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附小九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本國語文領域
五年級學生基本課程能力指標與教學單元目標對照表
五年級〈康軒版〉
原設計者:李佩怡、張雅甄、林倩瑛、邱靜萍、賴慧珉、施秀美、賴怡璇、林白涓
改寫者:王瑀、陳映蓉、鄭芳怡、李少玫、黃和智、邱政達、游彩雲
次領域 | 分段能力指標 | 基本學力指標 | 教學目標 | 教學內容或活動 |
注音符號應用能力 | A-2-2 能應用注音符號,感受語文的優美。 | 能應用注音符號,在朗讀文章時,表現出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的變化。 |
|
|
A-2-3 能應用注音符號,擴充自學能力,提升語文學習效能。 | 能利用注音輸入的方法,檢索與學習主題相關的資料。 | ● 能應用注音輸入法,檢索與學習主題相關的資料。 | ● 引導學生應用注音輸入法,檢索與學習主題相關的資料。 | |
聆聽能力 | B-2-1 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 | 能仔細聆聽,並養成思考的習慣。 |
|
|
B-2-2 能確實把握聆聽的方法。 | 能在聆聽過程中感受說話者的情緒,並以適當表情或肢體動作,回應對方。 | |||
B-2-3能聽出對方說話的表達技巧。 | 能聽並分辨出別人朗讀時的各種優美技巧。 | |||
說話能力 | C-2-1 能充分表達意見。 | 能主動參與團隊活動中的溝通與協調。 |
|
|
C-2-2 能合適的表現語言。 | 能當眾講述見聞,針對問題提出自己的想法及問題。 | |||
C-2-3 能表現良好的言談。 | 能利用不同媒材收集訊息,充實自己的言談內容。 | |||
C-2-4 能把握說話重點,充分溝通。 | 能在規定的時間內撰寫演講稿,進行3分鐘的演講。 能針對主題,參與團體討論,掌握問題重點,並提出解決辦法。 | |||
識字與寫字能力 | D-2-1 能認識常用中國文字2,200-2,700字。 | 能認識字體書寫原則:俯仰、均分、銜接、高低、大小、外形、比例等原則。 |
|
|
D-2-2 會查字辭典,並能利用字辭典,分辨字義。 | 能快速查找字典,分辨字詞義。(例如:相似詞、相反詞) |
|
| |
D-2-3 能概略了解筆畫、偏旁變化及結構原理。 | 能認識常用字的間架結構原理,如左右平分、左窄右寬、左寬右窄、上窄下寬、上寬下窄、上下平分、包圍字、三併字。 |
|
| |
D-2-5 能掌握楷書的筆畫、偏旁搭配、形體結構和書寫方法,並練習用硬筆、毛筆寫字。 | 能掌握楷書形體間架的變化,並練習用毛筆寫字。 | |||
D-2-6 能欣賞楷書名家碑帖,並辨識各種書體(篆、隸、楷、行)的特色。 | 能辨識篆書、隸書等書體筆勢、間架、形體、墨色之美 |
|
| |
閱讀能力 | E-2-1 能掌握文章要點,並熟習字詞句型。 | 能分辨不同類型的句型(因果句、假設句),了解句型在文章中的應用。 |
| 一、引導學生認識下列句型,並了解句型在文章中的應用時機與方法。
因果複句:
條件複句
承接複句
並列複句:
遞進複句:
選擇複句: 1.寧可…也不 二、引導學生認識時間格言。(統整活動一) 三、引導學生辨識因果句和假設句的句型,以及常用的關聯詞。(統整活動一、二) |
E-2-2 能調整讀書方法,提昇閱讀的速度和效能。 | 能運用略讀與精讀的方式,提升閱讀效能。 |
|
| |
E-2-3 能認識基本文體的特色及寫作方式。 | 能認識議論文(三段式論證)的基本特色與寫作方式(引言、正反實例的論述、呼應主題的結論)。(統整活動三) |
|
引導學生練習應用議論文的結構,來閱讀同類型的文章。 引導學生掌握「讀詩」的方法:(統整活動四)
引導學生掌握「閱讀劇本」的方法,並分辨劇本和一般文章的形式有何不同。 | |
E-2-4 能掌握不同文體閱讀的方法,擴充閱讀範圍。 | 能掌握議論文的閱讀重點(引言、正反例證、結論) | |||
E-2-5 能利用不同的閱讀策略,增進閱讀的能力。 | 能應用分析自然段,歸納意義段的策略,輔助思考閱讀內容。 |
|
引導學生發現文章的過渡(統整活動四)
引導學生認識與應用閱讀策略---預測策略(統整活動三) | |
E-2-6 能熟練利用工具書,養成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 能應用年表與傳記資料輔助學習,並進行資料剪輯、摘要與整理。(配合五下特色課程) |
|
| |
E-2-7 能配合語言情境閱讀,並了解不同語言情境中字詞的正確使用。 | 能配合語言情境認識對偶、類疊、頂真的修辭技巧 |
|
| |
E-2-8 能共同討論閱讀的內容,並分享心得。 | 能共同討論閱讀的內容,分享課文主旨。 |
|
| |
E-2-9 能結合電腦科技,提高語文與資訊互動學習和應用能力。 | 能應用電腦進行班級刊物的編輯。 |
| ●引導學生應用電腦進行班刊的編輯。 | |
E-2-10 能思考並體會文章中解決問題的過程。 | 能思考與學習文章中解決問題的方法。 |
|
| |
寫作能力 | F-2-1 能培養觀察與思考的寫作習慣。 | 能養成隨時進行觀察與思考,並隨手紀錄筆記的習慣。 | ●能觀察週遭事物,並做紀錄。 ●能有系統的整理所做的紀錄,並進行寫作。 |
|
F-2-2 能正確流暢的遣辭造句、安排段落、組織成篇。 | 能正確流暢的運用學過的語詞句型,並能嘗試針對題目擬定文章的大綱,適切安排文章的段落。 |
|
●能搜集寫作材料,練習應用不同的文章結構,進行寫作。
| |
F-2-3 能認識各種文體,並練習不同類型的寫作。 F-2-4 能應用各種表達方式練習寫作。 | 能認識不同形式之說明文的寫作形式,並練習寫作 |
|
| |
F-2-5 能具備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並主動和他人交換寫作心得。 | 能與人交換作品,相互討論與修正。 |
|
| |
F-2-6 能依收集材料到審題、立意、選材、安排段落、組織成篇的寫作步驟進行寫作。 | 能練習審視主題,安排寫作材料,擬定寫作大綱。 |
|
| |
F-2-7 能了解標點符號的功能,並在寫作時恰當的使用。 | 會用各種標點符號。 | ●能在寫作中,適切的應用標點符號。 | ●引導學生認識不同的標點符號在文章中的應用。 | |
F-2-8 能把握修辭的特性,並加以練習及運用。 | 能認識對偶、類疊、頂真的修辭技巧,並練習運用 |
|
| |
F-2-9 能練習使用電腦編輯作品,分享寫作經驗和樂趣。 | 能練習用電腦編輯作品,製作班級刊物(班刊、班報) | ●能應用電腦進行班刊的編輯。 | ●引導學生應用電腦進行班刊的編輯。 | |
F-2-10 能發揮想像力,嘗試創作,並欣賞自己的作品。 | 能發揮想像力創作不同文體的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