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附小五年級國語文領域第二學期教學單元目標對照表

格式
doc
大小
143 KB
頁數
7
上傳者
estmtc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0-03-03,离现在 15 23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附小九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本國語文領域

五年級學生基本課程能力指標與教學單元目標對照表

五年級〈康軒版〉

原設計者:李佩怡、張雅甄、林倩瑛、邱靜萍、賴慧珉、施秀美、賴怡璇、林白涓

改寫者:王瑀、陳映蓉、鄭芳怡、李少玫、黃和智、邱政達、游彩雲

次領域

分段能力指標

基本學力指標

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或活動

注音符號應用能力

A-2-2 能應用注音符號,感受語文的優美。

能應用注音符號,在朗讀文章時,表現出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的變化。

  • 能應用注音符號,輔助朗誦文章

  • 能在朗誦中,應用注音符號,調整音調的變化。

  • 引導學生應用注音符號,輔助朗誦文章

  • 引導學生在朗誦中,應用注音符號,調整音調的變化。

A-2-3 能應用注音符號,擴充自學能力,提升語文學習效能。

能利用注音輸入的方法,檢索與學習主題相關的資料。

能應用注音輸入法,檢索與學習主題相關的資料。

引導學生應用注音輸入法,檢索與學習主題相關的資料。

聆聽能力

B-2-1 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

能仔細聆聽,並養成思考的習慣。

  • 能專注聆聽他人的發表。

  • 能針對發表內容,提出思考後的想法。

  • 能在聆聽時以適當的表情或肢體動作回應對方。

  • 能說出發表者應用了哪些優美技巧。

  • 引導學生專注的聆聽他人配合課文主題討論時所進行的發表,並能針對發表內容,提出思考後的想法。

  • 引導學生在多元活動(戲劇演出、演講、朗讀)進行過程中,學習適當的聆聽態度。

  • 引導學生在多元活動(戲劇演出、演講、朗讀)進行過程中,學習聆聽時掌握重點的要領。

B-2-2 能確實把握聆聽的方法。

能在聆聽過程中感受說話者的情緒,並以適當表情或肢體動作,回應對方。

B-2-3能聽出對方說話的表達技巧。

能聽並分辨出別人朗讀時的各種優美技巧。

說話能力

C-2-1 能充分表達意見。

能主動參與團隊活動中的溝通與協調。

  • 能透過小組合作,主動參與溝通與協調。

  • 能針對問題,提出自己的想法。

  • 說出對演說者演說表現的評語。

  • 能在與人溝通的過程中,保持適當的音量與態度。

  • 能利用不同的媒材,豐富上台發表的內容。

  • 應用演講大綱進行三分鐘的演講。

  • 引導學生透過小組合作活動,參與團隊的溝通與協調。

  • 引導學生透過團體討論,練習針對問題,提出自己的想法。

  • 引導學生應用網路、光碟、資料庫或書籍…等不同的媒材,豐富自己上台發表的內容。

  • 引導學生學習如何適當的說話。(統整活動一)

  • 引導學生在指定時間內,擬定演講大綱,並應用演講大綱進行二~三分鐘的演講。

C-2-2 能合適的表現語言。

能當眾講述見聞,針對問題提出自己的想法及問題。

C-2-3 能表現良好的言談。

能利用不同媒材收集訊息,充實自己的言談內容。

C-2-4 能把握說話重點,充分溝通。

能在規定的時間內撰寫演講稿,進行3分鐘的演講。

能針對主題,參與團體討論,掌握問題重點,並提出解決辦法。

識字與寫字能力

D-2-1 能認識常用中國文字2,200-2,700字。

能認識字體書寫原則:俯仰、均分、銜接、高低、大小、外形、比例等原則。

    • 能理解字體書寫原則。

    • 能分辨並應用字體書寫原則進行作業習寫。

  • 設計教學簡報引導學生進行筆記整理,以遊戲的方式,引導學生認識字體書寫原則。(統整活動一)

D-2-2 會查字辭典,並能利用字辭典,分辨字義。

能快速查找字典,分辨字詞義。(例如:相似詞、相反詞)

    • 能熟練的應用查字典的方法,分辨相似詞與相反詞。

  • 能熟練查字典的方法,並用此方法找出各課重要語詞的相似詞與相反詞。

D-2-3 能概略了解筆畫、偏旁變化及結構原理。

能認識常用字的間架結構原理,如左右平分、左窄右寬、左寬右窄、上窄下寬、上寬下窄、上下平分、包圍字、三併字。

  • 能應用間架結構的原則修正自己所書寫的字體,使其更加美觀。

  • 能在硬筆與軟筆字的習寫中,熟練的應用間架結構原則。

  • 引導學生由課文習寫字與認讀字中,區分文字的間架結構。

  • 引導學生認識間架的變化對字體美觀的影響。

  • 引導學生依據所理解的原則,練習利用硬筆與毛筆習寫。

  1. 認識並習寫楷書基本筆法。

  2. 臨摹名家楷書作品。

  3. 利用硬筆及毛筆習寫本冊課文生字。

D-2-5 能掌握楷書的筆畫、偏旁搭配、形體結構和書寫方法,並練習用硬筆、毛筆寫字。

能掌握楷書形體間架的變化,並練習用毛筆寫字。

D-2-6 能欣賞楷書名家碑帖,並辨識各種書體(篆、隸、楷、行)的特色。

能辨識篆書、隸書等書體筆勢、間架、形體、墨色之美

  • 能分辨篆書與隸書的差異

  • 能欣賞篆書與隸書的各種特色。

  • 引導學生辨識篆書與隸書的差異。

  • 引導學生辨識隸書與篆書的筆勢、間架、形體與墨色之美。

閱讀能力

E-2-1 能掌握文章要點,並熟習字詞句型。

能分辨不同類型的句型(因果句、假設句),了解句型在文章中的應用。

  • 能認識不同類型的句型。

  • 能理解假設句的意義並練習造句。(統整活動一

  • 能理解因果句的意義並練習造句。(統整活動二

  • 能辨識轉折句、條件句和因果句的句型,以及常用的關聯詞。

  • 能認識關聯詞在句子中的應用。

一、引導學生認識下列句型,並了解句型在文章中的應用時機與方法。

  • 假設複句

  1. 若…

  2. 如果

  3. 假如…就…

  4. 要是…那麼

  5. 即使

  6. 倘若那麼

  • 因果複句:

    1. 由於…才…

    2. 因為

    3. 之所以是因為

    4. 既然

    5. 從不因為

    6. 因此

  • 條件複句

    1. 唯有

    2. 不可

    3. 只有

    4. 不論

    5. 不論

  • 承接複句

    1. 便

  • 並列複句:

    1. 時而時而

    2. 既…又…

    • 轉折複句:

    1. 儘管

    2. 但是…

    3. 忽然…

    4. 可是…

    5. 雖然…卻…

    6. 竟然…

    7. 不過…

  • 遞進複句:

    1. 不僅…也…

    2. 不僅

    3. 不僅甚至

    4. 更…

    5. 而且…

    6. 甚至…

    7. 不但…還…

  • 選擇複句:

    1.寧可…也不

    二、引導學生認識時間格言。(統整活動一)

    三、引導學生辨識因果句和假設句的句型,以及常用的關聯詞。(統整活動一、二)

  • E-2-2 能調整讀書方法,提昇閱讀的速度和效能。

    能運用略讀與精讀的方式,提升閱讀效能。

    • 閱讀書籍書籍目錄、瀏覽篇章標題,了解書籍大致內容。

    • 能根據上述策略選讀自己有興趣的篇章。

    • 能精讀老師指定的深耕閱讀書籍。

    • 引導學生閱讀書籍書籍目錄、瀏覽篇章標題,了解書籍大致內容。

    • 引導學生配合閱讀策略引導與討論,精讀下列書籍:

    1. 台灣森林共和國

    2. 三國人物系列

    3. 藝術家的故事

    E-2-3 能認識基本文體的特色及寫作方式。

    能認識議論文(三段式論證)的基本特色與寫作方式(引言、正反實例的論述、呼應主題的結論)(統整活動三)

    • 能在閱讀後,畫出議論文的結構大綱。

    • 能讀出論點與例證的配合是否適切。

    • 能用議論文的結構來閱讀同類的文章。

    • 能掌握閱讀詩歌的方法。

    • 能說出劇本和一般文章的形式差異。

    • 引導學生認識議論文的特點與結構的變化:

    1. 特點:發表議論,說明道理的文章。

    2. 議論文的結構:

    • 題目(引論)

    • 提出例證(本論):正面例證、反面例證

    • 結論

      1. 分辨議論文的例證:事證、物證、言證

    • 引導學生練習應用議論文的結構,來閱讀同類型的文章。

    • 引導學生掌握「讀詩」的方法:(統整活動四)

      1. 把握詩歌中心主題,了解作者思想與情緒。

      2. 大聲朗誦詩歌,表現其音樂性與節奏感。

      3. 進入作者的想像世界,體會其刻畫的詩境,了解其創意與巧思。

    • 引導學生掌握「閱讀劇本」的方法,並分辨劇本和一般文章的形式有何不同。

    • E-2-4 能掌握不同文體閱讀的方法,擴充閱讀範圍。

      能掌握議論文的閱讀重點(引言、正反例證、結論)


      E-2-5 能利用不同的閱讀策略,增進閱讀的能力。

      能應用分析自然段,歸納意義段的策略,輔助思考閱讀內容。

      • 能應用分析文章題目、開頭與結尾,以及主要角色言行的方式,找出中心思想。

      • 能找出文章中不同類型的過渡。

      • 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時「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1. 分析文章的題目

      2. 分析文章的開頭和結尾

      3. 分析主要角色的言行

    • 引導學生發現文章的過渡(統整活動四)

      1. 用詞連接

      2. 用句子連接

      3. 用段落連接

    • 引導學生認識與應用閱讀策略---預測策略(統整活動三)

    • E-2-6 能熟練利用工具書,養成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能應用年表與傳記資料輔助學習,並進行資料剪輯、摘要與整理。(配合五下特色課程)

      • 能選用適切的工具書查詢與課文主題相關的資料。

      • 能針對查詢到的資料進行剪輯、摘要與整理。

      • 引導學生應用與網路資源,查詢與課文主題相關的內容

      • 引導學生進行資料的重點剪輯、摘要與整理(並上台報告以輔助聽說能力的練習)

      E-2-7 能配合語言情境閱讀,並了解不同語言情境中字詞的正確使用。

      能配合語言情境認識對偶、類疊、頂真的修辭技巧

      • 能認識借代與誇飾修辭的特性與應用方式。

      • 能辨識文章中出現的修辭技巧。

      • 引導學生認識並熟習以下修辭的特性與映育方式。

      1. 借代修辭(統整活動二)

      2. 誇飾修辭(統整活動四)

      E-2-8 能共同討論閱讀的內容,並分享心得。

      能共同討論閱讀的內容,分享課文主旨。

      • 能在閱讀後寫出文章的主旨。

      • 引導學生配合「找出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練習找出課文的主旨。

      E-2-9 能結合電腦科技,提高語文與資訊互動學習和應用能力。

      能應用電腦進行班級刊物的編輯。

      • 能應用電腦進行班刊的編輯。

      引導學生應用電腦進行班刊的編輯。

      E-2-10 能思考並體會文章中解決問題的過程。

      能思考與學習文章中解決問題的方法。

      • 能說出所閱讀的文章或書籍中,人物解決問題的方法。

      • 能說出所閱讀的文章或書籍中,人物解決問題的方法。

      寫作能力

      F-2-1 能培養觀察與思考的寫作習慣。

      能養成隨時進行觀察與思考,並隨手紀錄筆記的習慣。

      能觀察週遭事物,並做紀錄。

      能有系統的整理所做的紀錄,並進行寫作。

      • 引導學生配合寫作主題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並紀錄蒐集作為寫作材料。

      1. 記錄自己如何應用時間的經驗。

      2. 紀錄自己對美的事物的觀察與體驗。

      3. 認識提供線上學習、藝術欣賞的網頁。(統整活動二)

      4. 蒐集自己欣賞藝術作品的經驗,進行心得與感想的寫作。

      F-2-2 能正確流暢的遣辭造句、安排段落、組織成篇。

      能正確流暢的運用學過的語詞句型,並能嘗試針對題目擬定文章的大綱,適切安排文章的段落。

      • 能嘗試應用各種優美語詞、短語和句型於寫作內容中。

      • 能熟練的應用「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的結構,擬定說明文大綱。

      • 能熟習說明文的寫作技巧。

      • 能認識議論文的寫作形式。

      • 能將劇本和記敘文體相互交替改寫。

      • 引導學生熟習課文中詞語、句型的應用。

      1. 能應用課文中優美的語詞與短語進行造句練習。

      2. 能應用課文中的四字語詞與各類短語進行短文的敘寫。

      3. 練習應用前述句型進行短文敘寫。

      能搜集寫作材料,練習應用不同的文章結構,進行寫作。

      1. 詳寫與略寫的運用(統整活動二)

      2. 認識議論文(統整活動三)

      3. 認識文章的「過渡」(統整活動四)

      F-2-3 能認識各種文體,並練習不同類型的寫作。

      F-2-4 能應用各種表達方式練習寫作。

      能認識不同形式之說明文的寫作形式,並練習寫作

      • 能練習不同主題的說明文寫作。

      • 能將劇本和記敘文體相互交替改寫。

      • 引導學生熟習說明文的寫作方式。

      • 引導學生練習將劇本改寫為文章。

      • 引導學生將文章改寫為劇本。

      F-2-5 能具備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並主動和他人交換寫作心得。

      能與人交換作品,相互討論與修正。

      • 能應用寫作評分表為自己的作品評分。

      • 能具體說明自己寫作的想法

      • 能應用寫作評分表,針對他人的寫作作品,提出自己的意見

      • 能針對彼此不同的想法進行溝通。

      • 能針對討論結果,進行文章的修改。

      1. 引導學生應用寫作評分表為自己的作品評分。

      2. 引導學生向伙伴說明自己寫作的想法。

      3. 引導學生應用寫作評分表,針對他人的寫作作品提出意見。

      4. 共同針對彼此的想法進行討論。

      5. 引導學生根據討論結果,進行文章的修改。

      F-2-6 能依收集材料到審題、立意、選材、安排段落、組織成篇的寫作步驟進行寫作。

      能練習審視主題,安排寫作材料,擬定寫作大綱。

      • 能熟練舉出例證說明論點的方法。

      • 能熟練的習寫不同主題的說明文。


      • 引導學生認識寫作議論文的方法:(配合課文第3.10課及統整活動三進行統整教學)

      1. 引論的寫作方法:

      2. 本論的寫作方法:

      • 正面的例子印證論點

      • 反面的例子襯托論點

        1. 例證的取材方法:

        • 舉出事證

        • 舉出物證

        • 舉出言證

          1. 結論的寫作方法:

          • 再次提出論點,為全文做個總結。

          • 著重實踐方法,強調如何落實論點的主張。

          • 提出作者的希望與建議,呼籲讀者重視問題。

          F-2-7 能了解標點符號的功能,並在寫作時恰當的使用。

          會用各種標點符號。

          能在寫作中,適切的應用標點符號。

          引導學生認識不同的標點符號在文章中的應用。

          F-2-8 能把握修辭的特性,並加以練習及運用。

          能認識對偶、類疊、頂真的修辭技巧,並練習運用

          • 能認識不同的修辭技巧。

          • 能在寫作作品中練習應用不同的修辭技巧。

          • 引導學生認識課文中的修辭技巧:

          1. 頂真修辭

          2. 設問修辭

          3. 類疊修辭

          4. 引用修辭

          5. 譬喻修辭

          6. 轉化修辭

          7. 映襯修辭

          8. 排比修辭

          9. 鑲嵌修辭

          10. 感嘆修辭

          11. 回文修辭

          12. 雙關修辭

          13. 借代修辭

          • 引導學生認識熟習已學過的修辭技巧,並練習應用於寫作作品中。

          • 應用不同的修辭技巧於寫作作品中。

          F-2-9 能練習使用電腦編輯作品,分享寫作經驗和樂趣。

          能練習用電腦編輯作品,製作班級刊物(班刊、班報)

          能應用電腦進行班刊的編輯。

          引導學生應用電腦進行班刊的編輯。


          F-2-10 能發揮想像力,嘗試創作,並欣賞自己的作品。

          能發揮想像力創作不同文體的文章

          • 能將劇本改寫成故事。

          • 引導學生將劇本改寫成故事。


          7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