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大附小112學年度資源班課程計畫 | |||||||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 每週節數 | 班級 | 教學者 | ||||
國語文 | 6節 | 資源班 | 廖怡蘋 | ||||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 四年級:李生(自閉)、沈生(自閉)、洪生(自閉)、黃生(其他) | ||||||
核心素養 | A自主行動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
B溝通互動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
C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議題融入 | □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 ■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 | ||||||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1.利用基本字帶字識字法,並熟悉國字筆畫的書寫順序,增進書寫及識字能力,在課堂中完成生字認識並造詞。 2.能以心智圖法學習歸納課文重點,在課堂上主動舉手以口語或者上台書寫,列舉出相關課文大意。 | ||||||
教學與 評量說明 | 一、教材編輯與資源 (1)參考康軒版四年級國語課本、網路與自編教材。 (2)善用教學媒材,提供充分練習機會,協助教學,讓學生多唸、多聽、多寫、多練。 (3)分析先備能力,利用聯絡教學及統整教學,加強前後教材的連結。 二、教學方法 (1)運用基本字帶字、花蕊帶字等方法學習國字。 (2)運用心智圖法分析文章及歸納重點。 (3)多層次調整:依學生能力與需求,協助完成學習單與個別特殊需求課程 三、教學評量 (1) 課程參與態度、專心度、發表情形。 (2) 口頭問答情況及操作表現。 (3) 學習單的完成狀況。 (4) 隨堂紙筆測驗。 註:本課程學習時間安排經由IEP會議決議。 | ||||||
教學安排 |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
上學期 | 下學期 | ||||||
1 | 水陸小高手/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 1 | 選拔動物之星/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 ||||
2 | 下課以後/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 2 | 心動不如行動/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 ||||
3 | 我的籃球夢/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 3 | 一束鮮花/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 ||||
4 | 學習地圖一/文章理解 | 4 | 學習地圖一/文章理解 | ||||
5 | 永遠的馬偕/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 5 | 米食飄香/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 ||||
6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 6 | 讀書報告-藍色小洋裝/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 ||||
7 | 攀登生命的高峰/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 7 | 我愛鹿港/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 ||||
8 | 學習地圖二/語文概念 | 8 | 學習地圖二/語文概念 | ||||
9 | 閱讀階梯一:種樹的人/文章理解 | 9 | 閱讀階梯一 她是我姐姐/文章理解 | ||||
10 | 期中考重點複習 | 10 | 期中考重點複習 | ||||
11 | 美味的一堂課/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 11 | 未來的模樣/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 ||||
12 | 建築界的長頸鹿/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 12 | 小黑的新發現/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 ||||
13 | 請到我的家鄉來/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 13 | 向太空出發/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 ||||
14 | 學習地圖三/語文概念理解 | 14 | 學習地圖三/語文概念 | ||||
15 | 奇幻旋律/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 15 | 小青蛙想看海/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 ||||
16 | 兔子先生等等我/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 16 | 窗前的月剛/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 ||||
17 | 許願椅/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 17 | 如來佛的手掌心/國字認讀及書寫、課文理解 | ||||
18 | 學習地圖四/語文概念 | 18 | 學習地圖四/語文概念 | ||||
19 | 閱讀階梯二:國王的噴泉/文章理解 | 19 | 閱讀階梯二 南安小熊回家/文章理解 | ||||
20 | 期末考重點複習 | 20 | 期末考重點複習 | ||||
臺北市大附小112學年度資源班課程計畫 | |||||||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 每週節數 | 班級 | 教學者 | ||||
國語文 | 2節 | 資源班 | 廖怡蘋 | ||||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 五年級:李生(學障)、林生(自閉) *兩位學生因閱讀理解能力顯著落後於同儕,需進行補救教學,目前全校無其他認知能力及學習內容與其相當之學生,故安排一對二教學。 | ||||||
核心素養 | A自主行動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
B溝通互動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
C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議題融入 | □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 ■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 | ||||||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1.能以心智圖法學習歸納課文重點,在課堂上主動舉手以口語或者上台書寫,列舉出相關課文大意。 2.能依據教師提示之情境了解句型的前後關係,在課堂中選擇正確連接詞接寫句子或自行完成造句。 | ||||||
教學與 評量說明 | 1.教材編輯與資源 (1)參考康軒版五年級國語課本、網路與自編教材。 (2)善用教學媒材,提供充分練習機會,協助教學,讓學生多唸、多聽、多寫、多練。 (3)分析先備能力,利用聯絡教學及統整教學,加強前後教材的連結。 2.教學方法 (1)運用六何法掌握文章意義,從文章中獲取訊息。 (2)運用心智圖法分析文章及歸納重點。 (3)分析課文的語句,學習判斷不同的修辭法,掌握不同修辭法的運用。 3.教學評量 (1) 課程參與態度、專心度、發表情形。 (2) 口頭問答情況及操作表現。 (3) 學習單的完成狀況。 (4) 隨堂紙筆測驗。 註:本課程學習時間安排經由IEP會議決議。 | ||||||
教學安排 |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
上學期 | 下學期 | ||||||
1 | 拔一條河/課文理解、語句練習 | 1 | 名人記趣/課文理解、語句練習 | ||||
2 | 從空中看台灣/課文理解、語句練習 | 2 | 秋江獨釣/課文理解、語句練習 | ||||
3 | 蚊帳大使/課文理解、語句練習 | 3 | 智救養馬人/課文理解、語句練習 | ||||
4 | 統整活動一/文章理解 | 4 | 故宮挖「寶」趣/課文理解、語句練習 | ||||
5 | 不一樣的醫生/課文理解、語句練習 | 5 | 第一-四課複習 | ||||
6 | 分享的力量/課文理解、語句練習 | 6 | 恆久的美/課文理解、語句練習 | ||||
7 | 田裡的魔法師/課文理解、語句練習 | 7 | 劇迷/課文理解、語句練習 | ||||
8 | 從失敗中覺醒/課文理解、語句練習 | 8 | 請到我的家鄉來/課文理解、語句練習 | ||||
9 | 閱讀階梯一 永不掉落的葉子 | 9 | 種樹的人/文章理解 | ||||
10 | 期中考重點複習 | 10 | 期中考重點複習 | ||||
11 | 火星人,你好嗎?/課文理解、語句練習 | 11 | 動物的尾巴/課文理解、語句練習 | ||||
12 | 溪谷間的野鳥/課文理解、語句練習 | 12 | 生命中的「大石頭」/課文理解、語句練習 | ||||
13 | 海豚/課文理解、語句練習 | 13 | 果真如此嗎/課文理解、語句練習 | ||||
14 | 第八-十課 複習 | 14 | 第八-十課 複習 | ||||
15 | 你想做人魚嗎?/課文理解、語句練習 | 15 | 湖光山色/課文理解、語句練習 | ||||
16 | 衝破逆境/課文理解、語句練習 | 16 | 田園交響曲/課文理解、語句練習 | ||||
17 | 想念的季節/課文理解、語句練習 | 17 | 山豬學校,飛鼠大學/課文理解、語句練習 | ||||
18 | 小樹/課文理解、語句練習 | 18 | 湖濱散記/課文理解、語句練習 | ||||
19 | 閱讀階梯二:珍惜水資源 /文章理解 | 19 | 閱讀階梯二 蜘蛛的電報線/文章理解 | ||||
20 | 期末考重點複習 | 20 | 期末考重點複習 | ||||
臺北市大附小112學年度資源班課程計畫 | |||||||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 每週節數 | 班級 | 教學者 | ||||
數學 | 4節 | 資源班 | 廖怡蘋 | ||||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 四年級:李生(自閉)、黃生(其他) *兩位學師生因認知能力顯著落後於同儕,無法參與原班數學課程,需全部抽離至資源班,進行大量學習內容調整。然目前全校無其他認知能力及學習內容與其相當之學生,故安排一對二教學。 | ||||||
核心素養 | A自主行動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
B溝通互動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
C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議題融入 | ■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 □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 | ||||||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1.在課堂活動中,能夠運用算式步驟拆解、計算演練、實物觀測,解決數與量、空間與形狀、數量關係推理的問題。 2.在情境活動中,能夠運用分解題目、找關鍵字句、圈題目重點、數線法、圖形輔助法,解決生活中的應用問題。 | ||||||
教學與 評量說明 | 1.教材編輯與資源 (1)參考翰林版數學四年級課程內容,改編各單教材,依據學生能力和需求,實施教材簡化。 (2)分析學生先備能力,連結現階段單元內容,並按照學生能力佈題。 2.教學方法 (1)多媒體教學,運用具體教具操作與觀察。 (2)圖示教學與解題步驟提示卡教學,以強化計算與解題能力。 (3)運用直接教學找關鍵字畫重點、理解題意、判斷運算方法、步驟分解解題策略。 3.教學評量 (1)課程參與態度、專心度、發表情形 (2)運用解題策略寫學習單情形及完成狀況 (3)隨堂紙筆測驗 註:本課程學習時間安排經由IEP會議決議。 | ||||||
教學安排 |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
上學期 | 下學期 | ||||||
1 | 單元1一億以內的數/概念與計算技巧 | 1 | 第1章:概數/基本計算技巧 | ||||
2 | 單元1一億以內的數/解體策略 | 2 | 第1章:概數/解題策略 | ||||
3 | 單元2乘法/分數除法的應用解題 | 3 | 第2章:四則運算/基本概念 | ||||
4 | 單元2乘法/被除數、除數與商的解題 | 4 | 第2章:四則運算/解題策略 | ||||
5 | 單元3 角度/概念技巧 | 5 | 第3章:垂直、平行與四邊形/圖形概念 | ||||
6 | 單元4除法/運用練習 | 6 | 第3章:垂直、平行與四邊形/製圖概念 | ||||
7 | 單元4 除法/解題策略 | 7 | 第4章:分數/運用練習 | ||||
8 | 單元5公里/概念技巧 | 8 | 第4章:分數/解題策略 | ||||
9 | 單元5 公里/解題策略 | 9 | 第5章:周長與面積/基本列式概念 | ||||
10 | 期中考重點複習 | 10 | 第5章:周長與面積/基礎解題技巧 | ||||
11 | 單元6 假分數與帶分數/概念與計算技巧 | 11 | 第6章:小數乘法/基本計算技巧 | ||||
12 | 單元6 假分數與戴分數/解題策略 | 12 | 第6章:小數乘法/解題策略 | ||||
13 | 單元7 時間/概念技巧 | 13 | 第7章:體積/基本概念認識 | ||||
14 | 單元7 時間/應用解題 | 14 | 第7章:體積/應用問題解題 | ||||
15 | 單元8 兩步驟問題與併式/基礎面積計算 | 15 | 第8章:分數/基本計算概念 | ||||
16 | 單元8兩步驟問題與併式/圖形解題技巧 | 16 | 第8章:分數/解題策略 | ||||
17 | 單元9 二位小數/基本概念技巧 | 17 | 第9章:時間的計算/基本概念認識 | ||||
18 | 單元9 二位小數/應用解題策略 | 18 | 第9章:時間的計算/應用問題解題 | ||||
19 | 單元十 統計圖表/圖表概念 | 19 | 第10章:規律/解題策略 | ||||
20 | 基礎計算、應用問題複習 | 20 | 期末考重點複習 | ||||
臺北市大附小112學年度資源班課程計畫 | |||||||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 每週節數 | 班級 | 教學者 | ||||
社會技巧- 社會溝通 | 1節 | 資源班 | 廖怡蘋 | ||||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 一年級:許生(自閉)、傅生(自閉)、楊生(疑自)、柯生(自閉)、廖生(自閉) 二年級:薛生(自閉)、蘇生(疑身)、李生(自閉)、陳生(疑身)、黃生(疑情) | ||||||
核心素養 | A自主行動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
B溝通互動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
C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議題融入 | ■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 □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 | ||||||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1.在團體的活動中,透過分組活動的方式,能以合宜的言語邀請他人參與團體,或者主動詢問參與他人團體。 2.在教師設計情境中,學習與他人互動時,能運用不同的對話技巧,進行有效的對話內容。 3.在情緒繪本故事演繹中,透過角色扮演,學習角色互換以及不同情緒的表達合適方式。 | ||||||
教學與 評量說明 | 1.教材編輯與資源 (1)參考繪本、網路影片:思考說謊可能的後果和對他人造成的影響,學習做錯事可以如何面對。 (2心智解讀:透過社會性故事,了解自己與他人,並學習換位思考。 (3)團體活動遊戲:學習與他人輪流、等待,並且聆聽及尊重他人的意見。 2.教學方法 (1)講述、遊戲、討論、角色扮演、影片欣賞。 (2)模擬不同生活情境,進行實際演練。 3.教學評量 (1)觀察評量:課程參與專心度。 (2)口頭評量:內容、主題的理解程度。 (3)實作評量:學習單的正確情況。 註:本課程學習時間安排經由IEP會議決議。 | ||||||
教學安排 |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
上學期 | 下學期 | ||||||
1 | 認識新團體1-找找看誰是新成員 | 1 | 運用心智圖組織寒假生活-練習對話 | ||||
2 | 認識新團體2-討論如何介紹自己 | 2 | 分享寒假心智圖-練習分享 | ||||
3 | 認識新團體3-上台自我介紹 | 3 | 回饋同儕的寒假心智圖-練習稱讚他人 | ||||
4 | 認識新團體4-介紹同儕 | 4 | 話題主題探索1-有關聯和沒關聯 | ||||
5 | 一日三餐-什麼時間說什麼 | 5 | 話題主題探索2-小組製作主題海報 | ||||
6 | 禮貌運動情境演練- 「請 謝謝 對不起」 | 6 | 話題主題探索3-小組發表會 | ||||
7 | 請你說我怎麼做-觀察肢體 | 7 | 話題主題探索4-評比大會 | ||||
8 | 請你說我怎麼演-面部表情 | 8 | 延續話題-「追問」-學習加長對話內容 | ||||
9 | 線索遊戲1-學習聆聽他人說話 | 9 | 話題該喊「卡」-學習判斷中斷話題的時機 | ||||
10 | 線索遊戲2-學習說話給同儕聽 | 10 | 小小編劇家-象限圖尋找線索 | ||||
11 | 人際繪本1-看圖說故事 | 11 | 小小編劇家-設計角色對話 | ||||
12 | 人際繪本2-故事改寫 | 12 | 小小編劇家-實際上台演練 | ||||
13 | 我會畫「話」看1-認識情緒 | 13 | 情緒繪本討論-小奇的藍絲帶 | ||||
14 | 我會畫「話」看2-定義情緒色彩 | 14 | 繪本改寫-畫出自己的優點 | ||||
15 | 我會畫「話」看3-學習我手畫我口 | 15 | 分享他人的優點 | ||||
16 | 我會畫「話」看4-學習小組發表 | 16 | 你很特別-貼貼紙優點轟炸 | ||||
17 | 我會說音樂1-認識情緒形容詞 | 17 | 你很特別1-自我決策未來展望 | ||||
18 | 我會說音樂2-運用情緒形容詞 | 18 | 你很特別2-自我決策未來展望 | ||||
19 | 敘事練習-運動會心得分享 | 19 | 時空膠囊取與放-謝謝自己,許下新目標 | ||||
20 | 學年總回顧 | 20 | 課程總回顧活動 | ||||
臺北市大附小112學年度資源班課程計畫 | |||||||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 每週節數 | 班級 | 教學者 | ||||
健康與體育/知動訓練 | 1 | 資源班 | 廖怡蘋 | ||||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 三年級:黃生/自閉症、蔡生/疑似自閉症 四年級:呂生/學習障礙、陳生/其他障礙、蔡生/學習障礙、鄧生/自閉症 | ||||||
核心素養 | A自主行動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
B溝通互動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
C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議題融入 | □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 □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 | ||||||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1.能在暖身活動中,參照教師示範,熟習身體關節活動的動作技能要領,預防運動傷害,並願意應用到日常生活及校內外相關活動中。 2.在活動中,能透過運動器材(如:大龍球、滾筒、平衡木、跨欄)輔助,在課堂中表現出全身性協調動作,並願意應用到日常生活及校內外相關活動中。 3.在教學情境中,能參照教師示範,正確使用運動器材(如:小籃球、輪胎、滑板等)進行身體肌耐力、協調性等訓練,並願意應用到日常生活及校內外相關活動中。 4.能在分組活動中,運用遊戲的合作和競爭策略進行身體活動訓練,並享受運動的樂趣,並願意應用到日常生活及校內外相關活動中。 | ||||||
教學與 評量說明 | 一、教材編輯與資源 1.參考新課綱內容進行自編教材。 2.兒童律動、兒童瑜珈、肌耐力、團體遊戲。 二、教學方法 1.以暖身活動帶領學身認識身體關節與肌肉伸展,熟習正確的身體活動方式。 2.透過肌耐力訓練,提升全身肌肉力量及耐力表現,如:開合跳、快慢跑交替訓練、 折返跑等。 3.以主題活動進行關節活動及身體協調性訓練。 4.透過分組競賽,培養合作策略,並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 三、教學評量 1.觀察評量:課程參與程度。 2.實作評量:運動器材操作結果。 註:本課程學習時間安排經由IEP會議決議。 | ||||||
教學安排 |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
上學期 | 下學期 | ||||||
1 | 本學期課程說明 | 1 | 本學期課程說明 | ||||
2 | 基礎熱身技巧/認識身體關節活動、肌肉伸展 | 2 | 基礎熱身技巧/認識身體關節活動、肌肉伸展 | ||||
3 | 兒童律動/認識身體關節活動、肌肉伸展 | 3 | 兒童律動/認識身體關節活動、肌肉伸展 | ||||
4 | 兒童律動/認識身體關節活動、肌肉伸展 | 4 | 兒童律動/認識身體關節活動、肌肉伸展 | ||||
5 | 肌力大挑戰/移動城堡(四肢支撐) | 5 | 肌力大挑戰/腳上功夫(下肢傳遞) | ||||
6 | 肌力大挑戰/移動城堡(四肢支撐) | 6 | 肌力大挑戰/腳上功夫(下肢傳遞) | ||||
7 | 靈活的身體/方形積木踩踏跳 | 7 | 靈活的身體/跨欄橫向移動 | ||||
8 | 靈活的身體/方形積木點繞夾 | 8 | 靈活的身體/米字步伐 | ||||
9 | 靈活的身體/角錐、跨欄速度差訓練 | 9 | 靈活的身體/折返跑 | ||||
10 | 期中評量/闖關活動 | 10 | 期中評量/闖關活動 | ||||
11 | 球類運動/樂樂棒球拋接技巧 | 11 | 球類運動/籃球運球技巧 | ||||
12 | 球類運動/樂樂棒球傳接技巧 | 12 | 球類運動/籃球傳接技巧 | ||||
13 | 球類運動/樂樂棒球打擊技巧 | 13 | 球類運動/籃球投籃技巧 | ||||
14 | 平衡高手/走跨平衡木 | 14 | 平衡高手/單腳跳舞機 | ||||
15 | 平衡高手/平衡木上撿東西 | 15 | 平衡高手/單腳跳舞機 | ||||
16 | 平衡高手/平衡木上爬行 | 16 | 平衡高手/單腳跳舞機 | ||||
17 | 合作遊戲/圓盤九宮格 | 17 | 合作遊戲/足球彈珠檯 | ||||
18 | 合作遊戲/圓盤九宮格 | 18 | 合作遊戲/足球彈珠檯 | ||||
19 | 合作遊戲/傳送門 | 19 | 合作遊戲/你丟我踢 | ||||
20 | 期末評量/跑酷比賽 | 20 | 期末評量/足球比賽 | ||||
臺北市大附小112學年度資源班課程計畫 | |||||||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 每週節數 | 班級 | 教學者 | ||||
社會技巧- 小團輔 | 2節 | 資源班 | 廖怡蘋 | ||||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 一年級:林生(其他)、許生(自閉) 二年級:李生(自閉)、張生(語障) | ||||||
核心素養 | A自主行動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
B溝通互動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
C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議題融入 | ■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 □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 | ||||||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1.能在小團體的活動中,透過討論班級生活的方式,學會在團體中遵守基本規範,並在班級中能遵守班級課堂規範。 2.能在小團體的活動中,透過實際遊戲的方式,學會與同學輪流的概念,並在班級活動時能耐心等待、輪流遊戲。 3.能在小團體的活動中,透過實際遊戲或影片討論的方式,學習良好的溝通方式,並在班級活動時能和同儕溝通互動。 4.在繪本故事演繹中,透過角色扮演,學習邀請同儕的方法,並在教師引導下回到班級中邀請同儕參與小團體活動。 | ||||||
教學與 評量說明 | 1.教材編輯與資源 (1)參考特殊教育新課綱自編教材。 (2)善用多媒體教學,設計生動有趣的活動,並提供多元情境的練習,增進學生以正確方式表達情緒的能力、正向行為的養成。 (3)藉由桌遊或團隊遊戲,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互動與參照他人的能力。 2.教學方法 (1)講述、遊戲、討論、角色扮演、影片欣賞、手作課程 (2)模擬班級突發事件,進行臨機應變的情境學習。 3.教學評量 (1)觀察參與態度、專心度。 (2)觀察活動中動作的正確性與流暢性。 (3)聽指令的反應速度。 註:本課程學習時間安排經由IEP會議決議。 | ||||||
教學安排 |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
上學期 | 下學期 | ||||||
1 | 輔導:好朋友在哪裡/討論欲邀請參與小團輔的同儕及其特質 | 1 | 個別輔導:分享寒假生活 | ||||
2 | 團體形成:認識成員與規範及訓練遵守規則 | 2 | 個別輔導:好朋友在哪裡/討論欲邀請參與小團輔的同儕及其特質 | ||||
3 | 手作-教師節卡片/培養感恩的心、開放式創作 | 3 | 團體形成:認識成員與規範及訓練上課遵守指令 | ||||
4 | 桌遊-疊高高1/情緒控制訓練 | 4 | 手作-加分版設計/團隊合作、開放式創作 | ||||
5 | 桌遊-疊高高2/情緒控制訓練 | 5 | 桌遊-諾亞方舟1/情緒控制訓練 | ||||
6 | 桌遊-閃靈快手1/建立友善互動、專注力 | 6 | 桌遊-諾亞方舟2/情緒控制訓練 | ||||
7 | 桌遊-閃靈快手2/建立友善互動、專注力 | 7 | 個別輔導:如何面對衝突 | ||||
8 | 桌遊-德國蟑螂1/建立友善互動、專注力 | 8 | 桌遊-動物疊疊樂1/輪流等待練習 | ||||
9 | 桌遊-德國蟑螂2/建立友善互動、專注力 | 9 | 桌遊-動物疊疊樂2/輪流等待練習 | ||||
10 | 輔導:討論班級常規如何遵守/培養良好人際 | 10 | 個別輔導-面對考試的壓力 | ||||
11 | 紙牌遊戲-超級犀牛1/培養良好人際互動桌遊 | 11 | 情緒繪本-彩色怪獸1 | ||||
12 | 紙牌遊戲-超級犀牛2/培養良好人際互動桌遊 | 12 | 情緒繪本-彩色怪獸2 | ||||
13 | 手作課程-串珠珠活動1/訓練專注力、與人輪序、控制情緒 | 13 | 團體活動-鏡像模仿1/培養團體參照能力 | ||||
14 | 手作課程-串珠珠活動2/訓練專注力、與人輪序、控制情緒 | 14 | 團體活動-鏡像模仿2/培養團體參照能力 | ||||
15 | 戶外活動-體能遊戲1/培養良好人際互動及訓練控制情緒的能力 | 15 | 團體活動-鏡像模仿3/培養團隊默契、團體參照能力 | ||||
16 | 戶外活動-體能遊戲2/培養良好人際互動及訓練控制情緒的能力 | 16 | 戶外活動-體能遊戲1/培養良好人際互動及訓練控制情緒的能力 | ||||
17 | 戶外活動-體能遊戲3/培養良好人際互動及訓練控制情緒的能力 | 17 | 戶外活動-體能遊戲2/培養良好人際互動及訓練控制情緒的能力 | ||||
18 | 影片討論:抱怨大王1/培養良好人際互動 | 18 | 影片討論:團體討論遇到衝突如何化解 | ||||
19 | 影片討論:抱怨大王2/培養良好人際互動 | 19 | 時空膠囊取與放-謝謝自己,許下新目標 | ||||
20 | 輔導:學期總回顧 | 20 | 課程總回顧活動 | ||||
臺北市大附小112學年度資源班課程計畫 | |||||||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 每週節數 | 班級 | 教學者 | ||||
社會技巧- 小團輔 | 2節 | 資源班 | 廖怡蘋 | ||||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 三年級:齊生(自閉)、楊生(自閉) 四年級:陳生(視障)、楊生(自閉) | ||||||
核心素養 | A自主行動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
B溝通互動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
C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議題融入 | ■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 □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 | ||||||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1.能在個別討論的活動中,透過討論日常生活的方式,學會在遇到學習挫折時,可以在遇到學習挫折時,可以運用放鬆技巧,釋放壓力。 2.能在小團體的活動中,透過實際遊戲的方式,學會與同學輪流的概念,並在班級活動時能耐心等待、輪流遊戲。 3.在繪本故事、影片故事預測中,透過角色扮演,站在不同人的立場學習不同情緒的合適表達方式。 | ||||||
教學與 評量說明 | 1.教材編輯與資源 (1)參考特殊教育新課綱自編教材。 (2)善用多媒體教學,設計生動有趣的活動,並提供多元情境的練習,增進學生以正確方式表達情緒的能力、正向行為的養成。 (3)藉由桌遊或團隊遊戲,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互動與參照他人的能力。 2.教學方法 (1)講述、遊戲、討論、角色扮演、影片欣賞 (2)模擬遇到挫折的不同情境,進行調節心情的情境演練 3.教學評量 (1)觀察評量:課程參與專心度。 (2)口頭評量:課堂內容、教師指令的理解程度。 (3)實作評量:活動表現的正確情況。 註:本課程學習時間安排經由IEP會議決議。 | ||||||
教學安排 |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
上學期 | 下學期 | ||||||
1 | 心得分享:假期討論 | 1 | 個別輔導:分享寒假生活 | ||||
2 | 個別輔導:學習遵守班級常規 | 2 | 個別輔導:好朋友在哪裡/討論欲邀請參與小團輔的同儕及其特質 | ||||
3 | 個別輔導:同儕相處問題1 | 3 | 團體形成:認識成員與規範及訓練上課遵守指令 | ||||
4 | 個別輔導:同儕相處問題2 | 4 | 手作-加分版設計/團隊合作、開放式創作 | ||||
5 | 個別輔導:面對挫折1 | 5 | 桌遊-蘇格蘭特警1/培養良好人際互動桌遊 | ||||
6 | 個別輔導:面對挫折2 | 6 | 桌遊-蘇格蘭特警2/培養良好人際互動桌遊 | ||||
7 | 個別輔導:家庭相處1/壓力調適 | 7 | 桌遊-矮人礦坑1/輪流等待訓練 | ||||
8 | 個別輔導:家庭相處2/壓力調適 | 8 | 桌遊-矮人礦坑2/輪流等待訓練 | ||||
9 | 個別輔導:家庭相處3/壓力調適 | 9 | 桌遊-快手疊杯1/培養良好人際互動及訓練控制情緒的能力 | ||||
10 | 個別輔導-面對考試的壓力情緒調節 | 10 | 桌遊-快手疊杯2/培養良好人際互動及訓練控制情緒的能力 | ||||
11 | 人際繪本-沒有朋友的歐弟1 | 11 | 影片欣賞-夢想之路1/討論面對挫折的情緒反應 | ||||
12 | 人際繪本-沒有朋友的歐弟2 | 12 | 影片欣賞-夢想之路2/討論面對挫折的緩解之道 | ||||
13 | 戶外活動-體能遊戲1/培養良好人際互動及訓練控制情緒的能力 | 13 | 桌遊-跳跳棋1/情緒控制訓練 | ||||
14 | 戶外活動-體能遊戲2/培養良好人際互動及訓練控制情緒的能力 | 14 | 桌遊-跳跳棋2/情緒控制訓練 | ||||
15 | 影片討論:團體討論遇到衝突如何化解 | 15 | 桌遊-跳跳棋3/情緒控制訓練 | ||||
16 | 團體活動-珊瑚礁1/培養團體參照能力 | 16 | 戶外活動-體能遊戲1/培養良好人際互動及訓練控制情緒的能力 | ||||
17 | 團體活動-珊瑚礁2/培養團體參照能力 | 17 | 戶外活動-體能遊戲2/培養良好人際互動及訓練控制情緒的能力 | ||||
18 | 團體活動-珊瑚礁3/培養團隊默契、團體參照能力 | 18 | 戶外活動-體能遊戲3/培養良好人際互動及訓練控制情緒的能力 | ||||
19 | 影片討論:抱怨大王/培養良好人際互動 | 19 | 影片討論:團體討論遇到衝突如何化解 | ||||
20 | 輔導:學期總回顧 | 20 | 輔導:學期總回顧 | ||||
臺北市大附小112學年度資源班課程計畫 | |||||||
領域課程 /特需課程 | 每週節數 | 班級 | 教學者 | ||||
社會技巧- 小團輔 | 2節 | 資源班 | 廖怡蘋 | ||||
教學對象/年級 /障礙類別 | 五年級:林生(自閉)及其同儕1人 六年級:李生(學障)及其同儕1人 | ||||||
核心素養 | A自主行動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A2.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
B溝通互動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
C社會參與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議題融入 | ■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 □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 ■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 | ||||||
課程目標 (整合學習內容 與學習表現) | 1.能在個別討論的活動中,透過討論日常生活的方式,學習在遇到學習方面的挫折時,可以運用放鬆技巧,釋放壓力。 2.能在個別討論的活動中,透過討論日常生活的方式,學習藉由分類事情的輕重緩急,可以安排自己的時間表。 3.能在小團體的活動中,透過實際遊戲的方式,運用心智理論技巧,同理他人的感受。 4.能在競賽與合作活動中,透過口語、非口語溝通技巧,解讀他人想法,處理衝突。 | ||||||
教學與 評量說明 | 1.教材編輯與資源 (1)參考特殊教育新課綱自編教材。 (2)善用多媒體教學,設計生動有趣的活動,並提供多元情境的練習,增進學生以正確方式表達情緒的能力、正向行為的養成。 (3)藉由桌遊或團隊遊戲,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互動與參照他人的能力。 2.教學方法 (1)講述、遊戲、討論、角色扮演、影片欣賞 (2)模擬比賽衝突情境,進行情境演練 3.教學評量 (1)觀察評量:課程參與專心度。 (2)口頭評量:課堂內容、教師指令的理解程度。 (3)實作評量:活動表現的正確情況。 註:本課程學習時間安排經由IEP會議決議。 | ||||||
教學安排 |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週次 | 單元名稱/內容 | ||||
上學期 | 下學期 | ||||||
1 | 討論本學期上課方式、獎勵制度 | 1 | 心得分享:假期討論 | ||||
2 | 戶外活動-樂樂棒球1/培養良好人際互動及訓練控制情緒的能力 | 2 | 個別輔導:學習時間的運用 | ||||
3 | 戶外活動- 樂樂棒球2/培養良好人際互動及訓練控制情緒的能力 | 3 | 個別輔導:自製學習進度表 | ||||
4 | 桌遊-卡卡頌1/情緒控制訓練 | 4 | 個別輔導:自製休閒規劃表 | ||||
5 | 桌遊-卡卡頌2/情緒控制訓練 | 5 | 個別輔導:同儕相處1 | ||||
6 | 戶外活動-籃球1/輪流、參照,釋放壓力 | 6 | 個別輔導:同儕相處2 | ||||
7 | 戶外活動-籃球2/輪流、參照,釋放壓力 | 7 | 個別輔導:認識不同情緒 | ||||
8 | 桌遊-三國殺1/分組合作學習 | 8 | 個別輔導:面對考試情緒 | ||||
9 | 桌遊-三國殺2/分組合作學習 | 9 | 個別輔導:專注力訓練 | ||||
10 | 期中評量 | 10 | 個別輔導:認識國中生活 | ||||
11 | 影片欣賞1-討論挫折 | 11 | 紙牌遊戲-抽鬼牌1/培養良好人際互動桌遊 | ||||
12 | 影片欣賞2-面對挫折 | 12 | 紙牌遊戲-抽鬼牌2/培養良好人際互動桌遊 | ||||
13 | 桌遊-星海奪寶1/輪流、參照 | 13 | 桌遊-從前從前1/培養人際溝通能力 | ||||
14 | 桌遊-星海奪寶2/輪流、參照 | 14 | 桌遊-從前從前2/培養人際溝通能力 | ||||
15 | 桌遊-牛頭王1/培養良好人際互動及訓練控制情緒的能力 | 15 | 桌遊-阿瓦隆1/培養良好人際互動及訓練控制情緒的能力 | ||||
16 | 桌遊-牛頭王2/培養良好人際互動及訓練控制情緒的能力 | 16 | 桌遊-阿瓦隆2/培養良好人際互動及訓練控制情緒的能力 | ||||
17 | 桌遊-蘇格蘭特警1/培養良好人際互動及訓練控制情緒的能力 | 17 | 影片欣賞-付出的果實/懂得面對矬摺後仍能重新面對 | ||||
18 | 桌遊-蘇格蘭特警2/培養良好人際互動及訓練控制情緒的能力 | 18 | 畢業週/回首自己的轉變 | ||||
19 | 學期回顧/等待、輪流分享 | 19 | |||||
20 | 新春活動/期許自己三個進步 |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