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學年度上學期潛能班課程計畫
領 域 | 組 別 | 教學對象 | 每週教學節數 | 教學者 | 教學計畫 |
國 語 | A | 二年級 3人(學障) | 2 | 張玄宛 | 以二年級的國語科補救教學為主:
2.以文字的部件教學法,教導孩子能夠書寫出課文生字,進行造詞造句的練習,提昇整體國語文能力。 |
B | 二年級3人(疑似身障 、自閉症) | 2 | 張玄宛 | 以補救二年級國語課程為主
| |
C | 三年級 學障2人 | 1 | 黃淑苓 | 以三年級的國語科書寫教學為主: 1.加強注音拼音、聲調教學。 2.以部件教學法加強學生練習課本內生字的字型結構。教導孩子能夠書寫出課文生字,進行造詞造句的練習,提昇整體國語文能力。 | |
D | 三年級 2人(ADHD、 亞斯柏格) | 2 | 張玄宛 | 以補救三年級國語課程為主:
| |
E | 三年級 自閉症1人 | 2 | 蘇品后 | 以補救三年級國語課程為主:
| |
F | 三年級智能障礙1人、疑似情障 1人 | 2 | 陳麗如 | 以補救三年級國語課程為主: 1.運用結構圖表、問答法協助學生歸納出課文架構與大意,並增進口語表達之能力。 2.利用視覺提示、口語示範進行課文句型及照樣造句練習。 3.利用部件及圖像教學法,教導學生能夠書寫出課文生字,進行造詞造句的練習。 | |
G | 三年級 2人(智障、 自閉症) | 2 | 蘇品后 | 以三年級的國語科補救教學為主:
| |
H | 三年級學障1人、三年級自閉症1人、四年級自閉症1人 | 1 | 陳麗如 | 透過短篇文章引導閱讀,搭配心智圖法與文章結構法練習摘要,以角色扮演、多媒體教學、部件教學法等具體經驗連結的特殊教學策略,使學生能學會閱讀後摘要及畫重點的組織能力,建立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提升與人溝通互動及表達的能力。目標如下: 1.能認讀600字以內文章。 2.能增加閱讀文章的能力與技巧。 3.瞭解文章中常用字的意思及組字規則 4.能回答文章內容中重點與大意。 5.用口頭摘要出文章大意,加強口語表達敘事能力。 | |
I | 四年級學生2名(學障、 自閉症) | 1 | 魏景銓 | 提昇四年級國語生字書寫能力為主:以課本為教材,特為加強生字書寫能力的提昇,讓學生瞭解字的構造、部件。 | |
J | 四年級 學障2人 情障1人 | 1 | 蘇品后 | 以四年級的國語科書寫補救教學為主:
| |
K | 四年級學生2名(多障、 自閉症) | 4 | 魏景銓 | 以補救四年級國語課程為主,簡化課本內容,並搭配課外補充資料、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讓學生能學會每課的基本生字的讀音、部首、造詞,並加強造句能力,同時搭配課外補充教材提升閱讀能力。 | |
L | 四年級 自閉症1人 | 1 | 蘇品后 | 以四年級的國語科書寫補救教學為主:
| |
M | 五年級 學障2人 | 1 | 黃淑苓 | 以五年級的國語科書寫補救教學為主:
2. 補償式教學以練習打字來調整書寫上的困難。 | |
N | 五年級 自閉症1人 學障1人 | 2 | 黃淑苓 | 以五年級的國語科補救教學為主:
| |
O | 五年級 自閉症2人 | 2 | 黃淑苓 | 以五年級的國語科補救教學為主:
| |
P | 五年級語言障礙1人 | 1 | 陳麗如 | 以增進對高年級程度之文章理解為主:
| |
Q | 六年級 自閉症2人 | 6 | 葉春香 | 以六年級的國語科簡化教學為主:
3. 利用提示法熟悉課文填充內容,進而利用重複練習以達熟悉課文重點。 | |
R | 六年級學生3名(智障、 自閉症、 學障) | 1 | 魏景銓 | 1.以課外讀物為主要教材,以提問引導方式,讓學生思考文章的重點。 2.教導學生能明瞭文章的構成要素(人、事、時、地、物) 2.教導學生閱讀的步驟: 瀏覽閱讀畫線筆記自我檢查 | |
S | 六年級 2人(學障、 亞斯柏格) | 1 | 蘇品后 | 以六年級的國語科書寫補救教學為主:
| |
T | 六年級2人 (自閉症、) | 1 | 葉春香 |
| |
U | 二年級3人(智障、 學障、 自閉症 | 2 | 張玄宛 | 以二年級國語課程為主
| |
V | 特教班2人 (212自閉症、512唐氏症) | 2 | 葉春香 | 以一年級補救教學為主,加強國語識字、課文理解、生字書寫、與字形字義辨別,提昇國語文能力。 | |
W | 四年級2人(情障、學障) 五年級 智障1人 | 1 | 蘇品后 | 增進語文閱讀理解能力,透過討論的方式探討詞意、文意及文章架構。閱讀文章之後,能摘要文章架構重點,寫出文章的中的主角、背景(時間、地點)、起始事件、內在反應、事件發展、結果、主旨。 | |
領 域 | 組 別 | 教學對象 | 每週教學節數 | 教學者 | 教學計畫 |
數 學 | A | 一年級3人(智障2人、 疑似身障 1人) | 2 | 葉春香 | 透過圖解教學、實物操作、自製教具輔助、編序教學、模擬情境教學等等具體經驗連結的特殊教學策略,使學生能學會實用性數學課程,以便以後將能力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以數字、型狀、方位為主要單元做延伸。 |
B | 二年級疑似學障2人、學障1人 | 2 | 陳麗如 | 以補救二年級數學基本能力為主:
| |
C | 二年級3人(疑似身障 、自閉症) | 2 | 張玄宛 | 以補救二年級數學課程為主: 1藉由實際操作演練,熟悉三年級數學所指導的數學技巧及基本概念。 2利用圖解說明、實際操作、問答法及過度練習加強應用題的理解與解題。 | |
D | 二年級3人(智障、 自閉症) | 3 | 張玄宛 | 以補救二年級數學課程為主: 1藉由實際操作演練,熟悉三年級數學所指導的數學技巧及基本概念。 2利用圖解說明、實際操作、問答法及過度練習加強應用題的理解與解題。 | |
E | 三年級學生2名(智障、 自閉症) | 4 | 魏景銓 | 增進三年級數學之學業能力,透過輔助教具讓學生操作練習,以培養學生動腦思考的習慣,並加強課本基本題型的練習。 | |
F | 三年級 智障2人 | 4 | 黃淑苓 | 數學全部抽離: 以適合孩子的學習步調和方式進行原班數學課程的彈性調整教學。 | |
G | 三年級 學障1人、 自閉症1人 | 2 | 葉春香 | 以補救三年級數學課程為主: 1藉由實際操作演練,熟悉三年級數學所指導的數學技巧及基本概念。 2利用圖解說明、實際操作、問答法及過度練習加強應用題的理解與解題。 | |
H | 四年級學習障礙1人、多重障礙1人 | 2 | 陳麗如 | 以補救四年級數學課程為主:
| |
I | 四年級自閉症2人 | 2 | 陳麗如 | 以補救四年級數學課程為主:
| |
J | 四年級視覺障礙1人、五年級語言障礙1人 | 5 | 陳麗如 | 調整簡化四年級數學課程:
| |
K | 五年級 自閉症2人智障1人 | 5 | 蘇品后 | 調整簡化五年級數學基本能力為主:
| |
L | 五年級 學障2人 | 2 | 蘇品后 | 以補救五年級數學基本能力為主:
| |
M | 六年級學生 2名(學障、 自閉症) | 2 | 魏景銓 | 增進六年級數學之學業能力,透過輔助教具讓學生操作練習,以培養學生動腦思考的習慣,並加強課本基本題型的練習。 | |
O | 六年級 自閉症2人 | 5 | 黃淑苓 | 數學全部抽離: 以適合孩子的學習步調和方式進行原班數學課程的彈性調整教學。 | |
領 域 | 組 別 | 教學對象 | 每週教學節數 | 教學者 | 教學計畫 |
小 團 體 輔 導 | A | 二年級自閉症學生1名與該班同儕3名 | 1 | 張玄宛 | 在下課時間,每次以一個遊戲為主,引導同儕與自閉症兒童間的互動,透過同儕的引導,加強自閉症兒童如何遊戲與互動的技巧。 |
B | 二年級學生自閉症1名 | 1 | 魏景銓 | 以團體遊戲活動為主,邀請同儕一起參與遊戲活動,提昇學生與人正向互動的能力。 | |
C | 三年級疑亞斯柏格症 1名與該班同儕3位 | 1 | 葉春香 | 邀請3位同班同儕一起進行課程,以合作式遊戲加強學生的協調合作、人際互動、溝通表達等能力,進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並增加回班上同儕間的話題與互動性。 | |
D | 三年級學生2名(疑似亞斯伯格、自閉症) | 1 | 魏景銓 | 以團體遊戲活動為主,或透過繪本、文章的方式,一起參與活動,提昇學生與人正向互動的能力。 | |
E | 四年級自閉症1人、三年級自閉症1人 | 1 | 陳麗如 | 以「人際發展介入RDI」課程為架構,設計符合兩位自閉症兒童人際互動能力的遊戲式互動課程,引導兩位兒童進行相互社會參照、協調合作、在遊戲時加入變化都能調整,與社交夥伴進行共同創作式的分享。引導學生將互動能力類化在日常生活中。本學期邀請同儕一起來上課,訓練與同儕遊戲的能力。 | |
F | 三年級視覺障礙1人、三年級情緒障礙2人 | 1 | 陳麗如 | 邀請3位同班同儕一起進行課程,以合作式遊戲加強學生的協調合作、人際互動、溝通表達等能力,進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並增加回班上同儕間的話題與互動性。 | |
G | 四年級 自閉症1人+同儕數位 | 1 | 蘇品后 | 邀請同班同儕一起進行課程,以合作式遊戲加強學生的協調合作、人際互動、溝通表達等能力,進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並增加回班上同儕間的話題與互動性。 | |
H | 四年級自閉症學生1名與該班同儕3名 | 1 | 張玄宛 | 每節課邀請3位同班同儕一起進行課程,以合作式遊戲加強學生的協調合作、人際互動、溝通表達等能力,進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每次上課以1-2個活動為主。 | |
I | 四年級亞斯伯格1人 | 1 | 陳麗如 | 邀請3~5位同班同儕一起進行課程,以團體遊戲介入,提升學生的協調合作、人際互動、溝通表達等能力,進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 |
J | 五年級 自閉症1人+同儕數位 | 1 | 蘇品后 | 邀請同班同儕一起進行課程,以合作式遊戲加強學生的協調合作、人際互動、溝通表達等能力,進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並增加回班上同儕間的話題與互動性。 | |
K | 五年級自閉症1名與該班同儕數位 | 1 | 葉春香 | 設計符合人際互動能力的遊戲式互動課程,進行相互社會參照、協調合作、在遊戲時加入變化都能調整。引導學生將互動能力類化在日常生活中。本學期邀請同儕一起來上課,訓練與同儕溝通合作的能力。 | |
L | 五年級 學障1人 +同儕數位 | 1 | 蘇品后 | 邀請同班同儕一起進行課程,以合作式遊戲加強學生的協調合作、人際互動、溝通表達等能力,進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並增加回班上同儕間的話題與互動性。 | |
M | 六年級學生1名(亞斯柏格) | 1 | 魏景銓 | 以團體遊戲活動為主,或透過繪本、文章的方式,一起參與活動,提昇學生與人正向互動的能力。 | |
N | 六年級學生1名(ADHD) | 1 | 魏景銓 | 透過繪本、文章的方式,進行價值澄清,提昇學生正向的自我概念及與他人良好互動的能力。 | |
O | 六年級 學障2人、與3位同班同儕 | 1 | 張玄宛 | 邀請3~5位同班同儕一起進行課程,以團體遊戲介入,提升學生的協調合作、人際互動、溝通表達等能力,進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 |
P | 六年級亞斯柏格症1人與同班同儕數名 | 1 | 葉春香 | 邀請同儕一起來上課,以有結構的團體遊戲活動,或自由遊戲活動、繪本教學等方式進行課程,提升與人互動的技巧。 | |
領 域 | 組 別 | 教學對象 | 每週教學節數 | 教學者 | 教學計畫 |
專 注 力 訓 練 | A | 一年級亞斯柏格1人、一年級智能障礙1人、一年級疑似情障1人、三年級疑似情障1人、三年級疑似自閉1人 | 1 | 陳麗如 | 透過專注力策略、多媒體教學、認知行為策略等等特殊教學策略來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注力,訓練能在課程中獨立完成自我檢核,能在課程訓練中保持專注並且完成該做的事項,期待將能力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而可以在普通班級課堂上維持專注力時間達20分鐘,增加學習的潛能與效率,以便能適應大團體的課程與活動,增加適應能力。 |
B | 三年級 四年級 情障3人 ADHD 1人 學障 1人自閉症1人 | 1 | 葉春香 | 透過專注力策略、多媒體教學、認知行為策略等等特殊教學策略來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注力,訓練能在課程中獨立完成自我檢核,能在課程訓練中保持專注並且完成該做的事項,期待將能力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而可以在普通班級課堂上維持專注力時間達20分鐘,增加學習的潛能與效率,以便能適應大團體的課程與活動,增加適應能力。 | |
知 動 訓 練 | A | 一~四年級 自閉症智障等8人 | 1 | 黃淑苓 | 透過闖關活動,提升學生能專注力、動作模仿能力,提升前庭刺激、本體覺刺激、肌耐力、重力安全感、手眼協調的能力。並在闖關的過程中,學習尊重他人、依序排隊,養成輪流的概念。 |
B | 自閉症4人 智障1人 學障1人 亞斯柏格 1人 疑似身障 2人 | 1 | 蘇品后 | 透過闖關活動,提升學生能專注力、動作模仿能力,提升前庭刺激、本體覺刺激、肌耐力、重力安全感、手眼協調的能力。並在闖關的過程中,學習尊重他人、依序排隊,養成輪流的概念。 | |
C | 一年級 智障1人 疑似身障1人 二年級 自閉1人 三年級 學障1人 疑似情障1人 四年級 視障1人 自閉1人 學障1人 五年級 語障1人 | 1 | 陳麗如 | 透過闖關活動,提升學生能專注力、動作模仿能力,提升前庭刺激、本體覺刺激、肌耐力、重力安全感、手眼協調的能力。並在闖關的過程中,學習尊重他人、依序排隊,養成輪流的概念。 | |
適 應 體 育 | A | 自閉症學生等6人 | 1 | 魏景銓 | 過體適能運動,加強肌力、耐力、動作協調等基礎體能 ,並學會遵守運動比賽的規則及發揮團隊合作的精神。 |
B | ADHD學生等6人 | 1 | 魏景銓 | 過體適能運動,加強肌力、耐力、動作協調等基礎體能 ,並學會遵守運動比賽的規則及發揮團隊合作的精神。 |
領 域 | 組 別 | 教學對象 | 每週教學節數 | 教學者 | 教學計畫 |
社 交 技 巧 | A | 一~三年級 自閉症智障等6人 | 1 | 黃淑苓 | 利用生活情境模擬練習,以及透過遊戲或式活動的方式來理解與應用社交技巧中的溝通技巧,學會在情境中可以使用的溝通對話與模式的套用。 |
B | 一年級 自閉症2人 二年級 自閉症2人 三年級 自閉症2人 | 1 | 張玄宛 | 利用生活情境模擬練習,透過遊戲、角色扮演或活動的方式來理解與應用社交技巧中的溝通技巧,學會在情境中可以使用的溝通對話與模式的套用。 | |
C | ADHD等7人 | 1 | 魏景銓 | 以繪本書籍、文章、相關網站為教材,透過討論引導的方式,澄清正確的價值觀念,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 |
D | 二年級1 三年級5 四年級1 亞斯3人 情障3人 智障1人 | 1 | 葉春香 |
讓學生在繪本引導及活動過程中練習如何面對衝突及處理人際關係。 | |
結 構 休 閒 | A | 五~六年級 自閉症情障等8人 | 1 | 黃淑苓 | 透過遊戲,讓學生能熟悉遊戲規則,主動邀請同學參與遊戲,並練習以正向的態度與同學互動,遇到挫折能以正向的態度面對及處理。 |
B | 中高年級亞斯柏格2人 自閉症1人 ADHD2人 多障1人 語障1人 | 1 | 蘇品后 | 藉由與棋藝、大富翁、撲克牌等比賽活動,培養學生的人際互動技巧、情緒控制能力、增進挫折容忍度等以及參與團體的規範。目標如下: 1.增進與人際互動遊戲時的溝通技巧。 2.提升遇到挫折時的容忍度,增進其問題解決能力。 3.能主動遵守團體的規範,配合團體的行動。 |
領 域 | 組 別 | 教學對象 | 每週教學節數 | 教學者 | 教學計畫 |
音樂遊戲 | A | 低中高年級自閉症光譜及其他身障學生15名 | 1 | 張玄宛 葉春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