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正濱國民小學104學年度學校課程發展與規畫方案

格式
doc
大小
182 KB
頁數
19
上傳者
pc00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3-07-24,离现在 12 9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基隆市正濱國民小學104學年度學校課程發展與規畫


一、依據

  1.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2. 本校課程發展委員會設置要點與實施計畫。


二、目的

()因應國家之需要及社會期待,充分發展九年一貫課程,以「課程綱要」突破以往「課程標準」之窠臼,採九年一貫課程設計,落實十項現代國民應具備的基本能力。

()注重個體適性發展,推展社會教育,重視環保教育,規劃、設計符合廿一世紀生活需要之教材教法。

()因應本校地理環境、學校規模,在軟、硬體設備等教學背景,配合市本課程,進行有效的學校本位課程教學,發展學校特色。

()充分發揮教師專業自主精神,設計教學主題與教學活動,適切增補教材,強化教師協同教學,透過教學群腦力激發,增進教師專業成長,發揮團隊合作與專業自主精神。

()教導學生如何蒐集資訊,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超越障礙;了解學生,針對學生的需求和特質,拋開過去制式教材的模式,走向以學生為主,設計適合班級學生的教材。

(六)研擬自編或改編課程計畫,實施課程評鑑,透過教學反思的機制,提昇學校本位課程的品質。

(七)推展落實學校本位理念的各項行政措施,提昇課程改革與學校行政績效。


三、學校分析

基隆市正濱國民小學學校發展分析

因 素

優 勢

劣 勢

機 會 點

威 脅 點

地理環境

1.各級學校林立

2.文教住宅區

上下學期間車多擁擠,家長接送停車困難,常造成交通堵塞

雨陽走廊安全便道陸續完工,亮麗校園陸續完工學習環境更加舒暢

道路狹窄車多上下學時間交通擁擠師生安全受威脅

學校規模

全校19班學生約475人,屬中型學校

專科教室及設備明顯不足,且因教室改建經常搬移。

1. 1.資訊融入教學設備 逐年獲得充實

2.專科教室設備已獲部分補助

1.班數雖逐年減少但因教室改建,專科教室將嚴重不足,甚至完全取消。

硬體設備

1.教室55

2.電腦教室一間

3.行政人員均有專用電腦

4.班班有電腦

部分操場仍鋪設柏油容易造成運動傷害

新建運動場已完成PU跑到方便學生活動老師教學

1.部分教室老舊亟待拆除改建作為專科教室

2.部分教室仍缺投影機造成上課不變

3.缺乏遊戲器材

教學資源

  1. 教師年齡普遍年輕化,服務年資在十五年上下者居多,有豐富教學經驗且具教學充滿熱忱。

  2. 教學設備經費由市政府補助

  1. 行政工作無專人負責須由老師兼任因行政人員減課而增加其他老師授課時間無充裕時間備課

  2. 學校無力自籌經費,教學設備無法充分支援教學需要。

1.提供在職訓練

教師進修意願強,目前完成碩士學位者已有23人。超過全體教師2/3

2.透過民意代表爭取補助學校各項教學資源

1.平均年齡不到40歲一般教師個性較保守活力不足,缺乏活躍之帶領人才,帶動學校氛圍。

2.學校經費仰賴市政府補助近年來市府經費短缺壓縮學校經費教學設備補充不易

行政人員

1.有熱忱

2.相處融洽

3.重視事前非正式溝通協調使推動工作更順暢

編制及人員調度關係,教師須兼辦行政工作。

校務行政電腦化減輕教師部分負擔

學習成長動力因人而異,部份教師進修意願低落。

學 生

1.平均素質尚可

2.家庭關心度尚可


1.學生一般均嬌生慣養學生問題越來越多

2.單親外配隔代教養養子女幾乎佔全校三分之一。

1.學生可塑性高

2.強化生活教育

道德教育及情緒 續教育。

1.外界誘惑多,價值觀念模糊,抵擋外界誘惑之定力漸薄弱。部分學生假日沈迷網咖。

2.部分家長無法配合老師管教學生

家 長

學生家長普遍信任學校、信任老師,對學校有高度認同。

  1. 對班務校務關

心呈現兩極,不

是太關心就是

漠不關心。

  1. 高年級學生家

長參加班親會

意願不高。

  1. 社經地位及學

歷高低呈現雙

峰現象。

提供親職教育機會、開放參與管道

1.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及外籍配偶比例漸高,幾乎佔全校學生的1/5

2.家長參與親職教育意願低落,教育子女觀念無法充分溝通。

社區參與

參與校務意願漸高

欠缺正確觀念和方法社區資源難引入校園

社區總體營造時代來臨家長參與學校活動機會漸多

家長關切校務運作比例增高各有優缺點

地方資源

1.與基隆區漁會四健會合作,進行高年級的海洋教育教學。

2.與海科館、海洋大學合作推動各年級海洋教育。

  1. 尚無有組織整合系統

  2. 家長參與家長會意願不濃

  3. 學校志工招募

困難重重

1.善用社區網絡人脈做好公關建立

交情。

2.目前已招募到部悶志工協助圖書

館管理。

1.付出動機漸漸多元

2.受景氣影響部分家長經濟情況較差,需申請補助人數逐年增多幾乎到達1/5


四、學校教育目標與願景

(一)、學校教育目標

1.以「領域教學」結合「重大議題」及「十大基本能力」,營造一個「快樂的學習」、「健康的成長」溫馨、和諧的校園,讓每一位師生都圓一個「健康快樂的人生」。

2.規劃「正濱兒童全人教育課程」,以「生活輔導」「品德教育」及「學習輔導」,培養具備人本情懷、鄉土與國際意識、民主素養及統整能力、終身學習的二十一世紀國民。

3.以「人性化」、「多元化」、「趣味化」及「行動原則」、「分享原則」,開展「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的康莊大道。

(二)、學校教育願景:創新、主動、健康、快樂

1.學校圖像:

營造多元、開放、精緻的人本學習環境

培養主動、尊重、健康的優質世紀兒童

ㄅ、開放的學習型態:打破傳統的教室黑板教學,激發學童的多元智慧,提供動態靜態的學習情境,使學習生活化、趣味化、意義化。

ㄆ、精緻的教學內容:統整現有課程教材內容,辦理主題式課程教學,使知識與生活結合,學生能內化並建構個人的知識。

ㄇ、多元的鄉土教育:培養兒童認識鄉土、熱愛鄉土,進而培養兒童服務鄉土的情操,是當今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尤其是母語的教學,更是刻不容緩的事。故學校提供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歌曲播放。讓不同族群的學生可以相互學習自己喜愛的他族母語,以期做到族群的相互尊重。

2、教師圖像:

合作、學習、有效能的專業教師

尊重、關懷、有熱忱的快樂教師

(甲)就教師專業素養而言

.教師必須開放心胸,具有悅納自己、欣賞同儕的意念,與校內其他教師攜手合作共同努力,為協同教學、為組織教學群凝聚共識。

.教師要具有海綿吸水的精神,進行各種形式的進修,以充實自己課程設計與開發教學方法的能力,成為一位有效能的教師。

(乙)就教師專業態度而言

教師應基於人道精神,本於自由、民主、博愛的原則,來維護兒童的人性尊嚴,尊重兒童的個別差異,施以適性教育,關懷兒童的成長,成為一位有愛心有耐心的教師。

3、兒童圖像:

發展潛能、積極實踐的全腦兒童

活力充沛、優雅自在的快樂孩子

期望所有正濱國小的學童,在多元智能的教學策略下,發現個人的潛在優勢,提升自我認同,進而達到自我實現的理想目標。經過六年的學習,期望學童在認知方面,能習得各領域的基本知能外,並具有批判思考的能力及較適切的價值觀;在技能方面,除了有健康的身心外,並能習得理性的解決問題策略及具體實踐的行動;在情意方面,能具有社會公民的素養、溫文儒雅的氣質、尊重關懷的胸襟及有宏觀視野的廿一世紀優質兒童。


()、學校工作重點:

1.行政方面

(1)落實教育部營造「友善校園」建構和諧關懷的校園環境,營造平等尊重的友善校園。

2)加強品德教育倡導三品運動,協助學生建立自己的價值系統,發展其道德判斷能力。

(3)落實推動市長教育施政理念:構築基隆市為海洋城市,推動海洋教育。

(4)校務行政採目標管理,追求卓越,講求績效與速度。

(5)實施適性教育,激發學生潛能,以達自我實現,圓一個健康快樂的人生。

(6)發揚人文精神教育,重視人性化管理,提升教育品質。

(7)推展校務電腦化,提升學校行政效率,並將校務行政資料電腦化。

2.教務處方面

(1)落實各領域教學研究會及教師進修,增進教育專業知能,提升教學品質。

(2)推動英語教學、閱讀教育、資訊融入教學、海洋教育等重點工作。

3)提昇語文能力,加強語文教學、閱讀指導、作文教學等。

4)充實教師教學評鑑知能,實施同儕教學內部觀摩討論,提昇教學品質。

(4)加強本土語言教學活動,重視本土文化的認識。

(5) 充實電腦設備、培養教師電腦能力,充實教師推動資訊融入各領域教學知能。

6)配合校務行政電腦化實施,各項資料完成建檔管理運用。

3.學生事務處方面

(1)全面推動安全教育,建立危機處理機制,學生申訴管道暢通並重視學生體能與健康飲食。

2)以生活教育、法治教育及品德教育為中心,培養均衡發展守規矩之活潑兒童與健全國民。

(3)以籃球、羽球、跳繩、桌球、直排輪等為體育發展重要項目,培養健全體魄之學生,體育往下扎根,為國育才。

(4)辦理學生午餐及營養教育,於用餐時指導學生生活禮儀及飯後潔牙。

5)重視環境衛生教育,做好資源回收垃圾減量工作。

(6)輔導學生懂得欣賞別人、尊重別人、負責守法、敬老尊賢、常懷感恩的心。

(7)加強親職教育,落實「終身學習」之願景。

(8)成立「性別資源中心」推動性別教育、家庭教育與生命教育各項活動。

9)推動生涯發展教育,融入各領域教學及相關活動,讓學生得到專業適性的課程。

4.總務處方面

(1)重視教室、操場營建品質,做好施工安全維護

2)美化、綠化校園,塑造良好學習環境,實現「快樂學習」

之願景。

(3)加強E化資訊融入教學,充實軟、硬體設備,增進教學效果。

4)營造無障礙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安全、快樂的學習。

()學校發展方向:

  1. 落實九年一貫課程班群教學的規劃與學習情境布置。

  2. 推動「安全教育、友善校園」各項活動。

3.推動「學習社群」資訊融入各領域教學。

4.成立「性別教學資源中心」推動兩性教育與生命教育。

5.推動海洋教育、創意校園設置的構想。

6.推動閱讀教育,爭取各項社會資源充實圖書室設備。

7.提升教師教學評鑑與多元評量專業能力。

8.加強班親會家長的設置與功能之發揮。

五、實施年級

全校各年級一同實施。


六、各年級領域、彈性學習節數一覽表


基隆市正濱國小104學年度學習領域與彈性學習節數分配一覽表

類別

領域學習節數

彈性學習節數

(若項目不足請自行增列)

合計

學習領域或科目

語文

健康

體育

生活課程

數學

綜合

活動

語文補救

教學及閱讀

海洋閱讀性平學校行事等

資訊

教育及智慧財產權議題

國語文

本土語言

英語

社會

藝術

人文

自然與

生活

科技

低年級

20

3

23

每週節數

5

1

0

2

6

3

3

1

2

0

23

30%

10%

30%

15%

15%

每週節數

5

1

0

2

6

3

3

1

2

0

23

30%

10%

30%

15%

15%

中年級

25

5

30

每週節數

4

1

2

3

3

3

3

3

3

2

2

1

30

28%

12%

12%

12%

12%

12%

12%

每週節數

4

1

2

3

3

3

3

3

3

2

2

1

30

28%

12%

12%

12%

12%

12%

12%

高年級

27

5

32

每週節數

5

1

2

3

3

3

3

4

3

2

2

1

32

30%

11%

11%

11%

11%

15%

11%

每週節數

4

1

3

3

3

3

3

4

3

2

2

1

32

30%

11%

11%

11%

11%

15%

11%

附註:

  1. 語文學習領域佔領域學習節數20%~30%;健康與體育、社會、藝術與人文、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綜合活動各佔領域學習節數10%~15%

  2. 本市國小三、四、五年級每週英語授課時數排定2節(97.5.26基府教學參字第0970129090號函);另自100學年度國小六年級每週英語授課時數由2節增加為3(100.5.25基府教學參字第1000159422號函)

3.「彈性學習節數」含英語、電腦及學校本位課程等。由學校自行規劃辦理全校性和全年級

活動,各學年教學群設計的課程或活動來推展學校特色、安排學習領域選修節數、實施補

救教學、進行班級輔導或學生自我學習等活動。


七、教科書選用一覽表

基隆市正濱國小104學年度選用審定本教科書版本

年級

國語

數學

社會

自然

(生活)

藝術

健體

綜合

英語

閩南語

一年級

翰林

南一


康軒


康軒

翰林


真平

二年級

翰林

康軒


南一


康軒

南一


真平

三年級

翰林

南一

翰林

南一

康軒

康軒

南一

何嘉仁

Story.com

真平

四年級

南一

南一

南一

南一

康軒

康軒

翰林

翰林Dino on the GO

真平

五年級

翰林

南一

翰林

南一

康軒

南一

康軒

何嘉仁

Story.com

真平

六年級

翰林

南一

翰林

南一

康軒

康軒

南一

翰林

Dino on the GO

真平


八、各年級彈性學習領域節數規畫表:

基隆市正濱國小104學年彈性學習節數課程規畫總表

低年級每週三節全學年42週共126節上學期21週下學期21

中年級每週五節全學年42週共210節上學期21週下學期21

五年級每週五節全學年42週共210節上學期21週下學期21

六年級每週五節全學年40週共200節上學期21週下學期19

項 級

各學年每週彈性學習節數

3

3

5

5

5

5

各學年學期彈性學習總節數

63

63

105

105

105

105

63

63

105

105

105

95

學校重大行事

1.水域安全宣導

1

1

1

1

1

1

2.友善校園週宣導

2

2

2

2

2

2

3.國防教育議題

2

2

2

2

2

2

4.資訊安全教育議題含智慧

財產權議題

2

2

0

0

0

0

5.健康促進(宣導)

2

2

2

2

2

2

6.語文教學成果發表

6

6

6

6

6

6

7.防災教育

4

4

4

4

4

4

8.校慶運動會

4

4

4

4

4

4

9.畢業典禮

0

0

1

1

6

6

校本

課程

海洋教育

12

12

16

16

20

20

閱讀教學

12

12

12

12

12

12

友善

校園教學活動

1.性別平等教育

12

12

12

12

12

12

2.性侵害防治教育

6

6

6

6

6

6

3.家庭教育相關課程

6

6

6

6

6

6

4.生命教育

2

2

2

2

2

2

5.人權法治教育

2

2

2

2

2

2

6.環境教育(融入領域課程)

6

6

6

6

6

6

7.學生健促(融入領域課程)

4

4

4

4

4

4

資訊

資訊教育含資安及智慧權

0

0

42

42

42

40

閱讀

閱讀課(搭配閱讀教學)

30

30

30

30

30

28

補救

教學

低中高年級(本國語文)

11

11

60

60

51

45

特色課程








備註

9/27()中秋節9/28()補假一日、10/10()國慶日10/9() 補假一日、1/1()元旦放假、1/20()休業式;寒假1/21-2/102/7-2/11春節,2/12彈性放假,2/20()補課一日、2/15()開學2/28()和平記念日2/29()補假一日4/4()兒童節清明節放假6/9()端午節放假


九、各年級教學進度如年級課程計畫

十、各年級自編或改編學習領域或彈性學習節數課程計畫如各年級課程計畫

十一、學校本位課程:

  本校學校本位課程各年級以『海洋正濱』為主軸,依據學校社區環境、學生需要、教師能力、家長期望等由各年級教師自行設計,安排在彈性課程中實施,採主題統整學習模式,希望能達成學校願景。其架構如下:


正濱國小學校本位課程「海洋正濱」主題教學架構圖















    為使正濱學童認識基隆的海洋文化並與海洋互動,本校配合市本課程「海洋城市」,由各教學群著手設計相關課程,從魚類、海洋生物的認識、臨海養殖、漁港巡禮、海岸風光、古蹟砲台等,期望透過實地參訪、觀察、彩繪、製作標本,透過親近自然與人文關懷,讓「海洋基隆」的意念紮根在正濱的學子生活中,以身為基隆市民為榮。故以「海洋正濱」為本校規劃海洋教育主題課程的核心概念,從欣賞、親近、認識、拜訪、探索到關懷,循序漸進的建立海洋意識。透過體驗、分享、省思、實踐等活動,培養熱愛海洋情操涵養人與海洋和諧共處的價值觀,未來更能積極關心國家海洋發展,為藍色國土盡一份心力。


十二、教學方法:

  1. 科任、級任教師可採協同教學或主題式統整教學模式。

  2. 教師必須充分運用教學媒體,妥善規劃設計將資訊融入各領域教學,以提昇教學品質。

  3. 教學應注意培養兒童發表的興趣和信心,讓每位小朋友均有發表的機會。

  4. 教師應明瞭各單元的重點,把握教學目標,並佈置適當的學習環境以利教學。

  5.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隨時檢視教學是否適性,符合學童需求,並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及內容,使學生獲得完整的知識和生活經驗。

  6. 概念與技能教學,應提供兒童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的機會。

  7. 各領域教學活動應力求相互呼應使之成為有系統有組織之完整經驗。


十三、課程評鑑:

學校依據課程綱要之精神成立課程發展委員會訂定課程評鑑計畫,其成員包含行政代表、領域代表、學年代表、家長代表等。學年學群成立教學研究會隨時對教學實施作各項檢討,每週安排共同空堂時間由學年主任召集進行專業對話,進行教學評鑑及課程評鑑。依據評鑑計畫原則訂定評鑑計畫,評鑑計畫應包含下列要素:

  1. 依據學校願景、課程脈絡分析與需求評估、配合學校課程

計劃等訂定評鑑指標,檢視校本課程之規劃是否符合指標

需求。

  1. 依據組織運作、課程目標、教學活動設計、學習單設計、教

學資源等項目訂定評鑑指標,於課程設計中隨時檢視是否

符合指標需求。

  1. 依據事前研討與教學準備、教學實施與檢核、教學反應、回

饋與修正等項目訂定評鑑指標,於教學實施中、實施後教

師隨時自我檢視,是否合乎指標要求。



















附件

基隆市中正區正濱國民小學課程教學評鑑計畫

依據教育部公布之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實施要點,學校負責課程與教學的實施,並進行課程評鑑,包括課程計畫、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教材與教科書選編,藉由校內老師與校外專家學者的專業來檢驗老師們設計的課程,在執行當中是否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並從中做檢討,作為改進課程、編選教學計畫、提升學習成效,以及進行評鑑後的檢討。


一 課程評鑑原則:

  1. 目標原則:依據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檢核課程實施運作的過程,掌握學生能力的獲得,做為修正教材、改進教學與辦學績效之依據。

  2. 主動原則:落實學校本位課程,提供課程發展基礎。

  3. 參與原則:鼓勵實際擔任教學教師參與評鑑,反映教學實際狀況。

  4. 回饋原則:課程評鑑的結果,可以提供下學年課程計畫參考。

  5. 多元原則:兼重過程與結果,運用形成性與總結評鑑。

二 課程評鑑內容:

本校課程評鑑主要包括課程目標的訂定、課程組織與結構、課程運作與教學、學生學習成效、行政配合與運作

三 課程評鑑人員:

  1. 教師自我評鑑部分由教師自行進行。

  2. 本校組織「課程發展委員會」成員,邀請實際擔任教學之教師以及學生家長代表,針對課程計畫之理念、目標、組織、結構、學能適應情形、教師教學狀況進行檢討評估。

四 課程評鑑方式:

  1. 上級評鑑:依教育部或教育局的規定之內容進行評鑑。

  2. 教師自我評鑑:實際擔任教學之教師,依據本校課程評鑑表〈教師自我檢核部分〉進行評鑑,掌握教學實際狀況。

  3. 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評鑑:依據本校課程評鑑表〈學校檢核部分〉進行係細目評鑑,作為課程改進參考。

五 課程評鑑結果:

  1. 評鑑結果以及所獲得的資料,由課程發展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檢討修正計畫,與學習領域校組相關的資料,交由各學習領域小組參酌修正。

  2. 教師應進行自我評鑑或同儕相互評鑑,採集各方意見,如屬於學生能力部分,以補救教學、或修訂課程方式改善。如屬於教師方面,則依據教師需求,加強進修、輔導,並於甄聘教師時予以員額上的補足。如屬於學校行政方面,則設法修正措施。如屬於政策、法令或整體普遍現象之問題,則建請上級單位參考。

  3. 評鑑結果需要學校行政配合措施,提交學校行政會議討論,或逕提學校校務會議討論修訂。

  4. 評鑑結果需要反映上級,

六 教材及教科書之評鑑:

  1. 教科書部分:由教務處依本校教科書選用辦法召集成立教科書選用委員會,於前一學年第二學期遴選出經審定合格之教科書。

  2. 自編教材部分:教師如認為教科書內容不符學生學習之所需,或須為學生進行補救教學及充實教學時,可以自編教材。
    1)教材內容應符合學校本位課程設計與目標,適應學生經驗。
    2)教學活動設計能達成目標,檢核學生基本能力。
    3)自編教材應提本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審查通過呈報主管教育行政機
    關後採用之。

七、本計畫經課程發展委員會通過後陳請校長同意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基隆市正濱國民小學課程發展委員會設置要點

909月校務會議通過

979月校務會議修正

一、基隆市正濱國民小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教育部頒布「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之實施要點規定,設置本要點。

二、基隆市正濱國民小學課程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負責規劃全校課程計畫,決定每週各學習領域學習節數,審查自編教科用書,負責課程與教學的評鑑,進行學習評鑑,以培養具備人本情懷、統整能力、民主素養、鄉土與國際意識,以及能進行終身學習之健全國民。

三、本會設委員十三人,委員均為無給職,其組成方式如下:

()學校行政人員代表:指由校長及本職為教師兼行政之人員共同選()舉之代表,校長為當然委員。

()年級及領域教師代表:指由未兼行政之教師選()舉之代表,其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額之二分之一。

()家長及社區代表:指由家長會或社區人士選()舉之代表,其人數為一人。

前項第二款之教師代表,應完成九年一貫課程產出型研習,且包括學校教師會代表至少一人。

四、本會之執掌如下:

()充分考量學校條件、社區特性、家長期望、學生需要等相關因素,結合全體教師和社區資源,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並審慎規劃全校課程計畫。

()審查各學習領域課程計畫,內容至少包涵:「學年/學期學習目標單元活動主題單元學習目標對應能力指標時數評量方法」等項目,且應融入有關性平、性侵、環、資訊、家、人權法治、生涯發展等大議題

()統整各學習領域課程計畫發展學校課程計畫

()應於每學開學前一個月擬定該學學校課程計畫。

()擬定「選用教科用書辦法」初稿,送校務會議決議。

()決定各學習領域之學習節數及彈性學習節數。

()審查各學習領域課程小組之計畫與執行成效。

()規劃教師專業成長進修計畫,增進專業成長。

()負責課程與教學的評鑑,並進行學習評鑑

()其他有關課程發展事宜。

五、本會之組織分工如下:

本會由校長擔任主任委員,教務主任擔任執行秘書,下設三組,課程研發組(領域小組)置召集人、資訊設備組、專業成長及評鑑組,其分工如下:

()主任委員:綜理學校本位課程,以及課程發展、計畫、執行與考核事宜。

()執行秘書:協助主任委員推動課程發展、計畫、執行與考核事宜,以落實學校本位課程。

()課程研發組:發展與檢討改善學校本位課程內涵與架構,編擬七大學習領域之自編或改編教材,探討重大議題融入各學習領域教學,研擬與實施各學年統整課程,設計與發展選修課程、以及發展學校總體課程計畫、規劃領域學習節數與彈性學習節數、探討班群與協同教學,發展各種創新教學方法、協助教師發展教學策略,以及發展與檢討改善多元化教學評量、負責課程變革之宣導推廣等。

()資訊設備組:負責策劃執行資訊教育相關軟硬體設施,以提昇電腦連結各科教學之專業技能及多媒體教學;提供相關教學行政支援,充實相關資訊、設備、圖書、光碟等教學設備。

(五)專業成長教學評鑑組:規劃與推動教師專業成長進修計畫,提供課程、教學與行政之諮詢,協助解決課程問題與提出因應策略,以增進教師專業成長。負責規劃與協助執行教學與學習評鑑、及學習評鑑,擬定「選用教科用書辦法」,負責規劃與協助審查各學習領域課程小組之計畫與執行成效,以及彙整各學習領域審查自編教科用書之結果。

六、本會委員任期一年,連選得連任。候補委員或補選()舉產生之委員,其任期均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七、本會每年定期舉行四次,以二月、六月、八月、十二月各召開一次為原則。唯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每年二月、八月召開會議必須擬定該學期學校課程計畫方案呈報主管機關備查

八、本會由主任委員召集並擔任主席,主任委員缺席時,得由執行秘書代理之。然如經委員二分之一以上連署召集時,得由連署委員互推一人召集之。

九、本會開會時,須有應出席委員二分之一()以上之出席,方得開議。須有出席委員二分之一()以上之同意,方得議決,投票採無記名投票或舉手方式行之。

十、本會開會時得視事實需要邀請學者專家其他相關人員列席諮詢或研討。

十一、本會之行政工作,由教務處主辦、相關單位協辦。

十二、本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修正時亦同。



















基隆市正濱國民小學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及運作


壹、課程發展委員會成員:

成員

產生方式

人數

主任委員

校長擔任委員會主席。

1

執行秘書

教務主任兼辦

1

行政人員代表

由學務、總務、教師會推選一位教師。

3

學習領域教師代表

由社會、自然與科技、藝術與人文、健康與體育、語文、數學、綜合活動等七個學習領域之教師自行推選之,每個領域一名。

7

家長代表

由家長會推派代表1名。

1

總計

13

一、兼具多重身分者只能選擇擔任一種代表。

二、各類課程代表之任期皆為一年,於每年八月底前推選之。課程代表於任期中若因職務或身分之變更,應即時遞補或改選之。

三、校長得聘請學者專家或社區人士擔任本校課程發展顧問,視需要列席課程發展委員會,提供諮詢。

四、課程發展委員會得視需要邀請相關人員列席。



















貳、課程發展之流程與運作方式

完成日期

工作項目

負責人

七、八月


1.研擬各年級領域課程教學時數。

2.研擬各學習領域課程綱要。

3.審查各年級及各學習領域之課

程計畫、學年課程計畫。

各學習領域課程發展小組

課程發展委員會

九月

研討學期教學計畫實施要領及教學模式、進修計畫。

各領域小組及年級課程小組

十、十一月

辦理各領域教學研究會或專書研讀

各領域小組及年級課程小組

十二月

研討下學期教師進修計畫

各領域小組及年級課程小組

一、二月

研討學期教學計畫實施要領及學模式

各領域小組及年級課程小組

三月

研擬各年級與各學習領域之課程構想。

各年級課程發展小組及各學習領域課程發展小組

四月

擬定教科書評選要點

各領域小組及年級課程小組

五月

規劃全校課程方案。(必要時跨年級與跨領域先行統整協調)

課程發展委員會

六月

1.研討下學年度學校課程計畫編

擬方式

2.審查各年級教科書選用版本

課程發展委員會











參、基隆市正濱國小104學年度課程發展委員會成員名單



身分別

姓名

擔任工作

人數

主任委員

王春奎

委員會召集人

1

教務主任

陳釗文

執行秘書

1

行政人員代表

學務主任陳銘彬

總務主任蘇月吟

教師會代表

委員

委員

委員

3

學習領域教師代表

語文領域代表

數學領域代表

社會領域代表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代表

藝術與人文領域代表

健康與體育領域代表

綜合活動領域代表

委員

7

家長會代表

家長代表

委員

1

總計

13

專家學者視實際需要聘請

19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