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學年度國小語文領域康軒版六年級下學期第九課《童年·夏日·棉花糖》教材分析教案

格式
docx
大小
315.25 KB
頁數
17
上傳者
ab5679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10-02,离现在 2 2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11學年度國小國語文領域康軒版六年級下學期第九課

〈童年‧夏日‧棉花糖〉

教材分析


設計/

教學者

基隆市111學年度國小國語文輔導團員:

設計者:謝素月、陳湘玲、吳姿慧、廖士雅、康詩佩教學者:謝素月、陳湘玲、吳姿慧

指導教授

國北教大

許育健 教授

文本內容

重點分析

主題細節

(內容深究)

主題

童年在夏日裡令人難忘的棉花糖記憶。

段意

()1段:回憶的夏日故事場景。(今、現在、回憶)

()2~3段:棉花糖童話氣息。(第2~6段昔、過去、童年開展)

()4~5段:盛讚棉花糖。

()6段:棉花糖的吸引力。

()7段:回憶逝去的甜蜜童年時光。(今、現在、回憶)

結構

今昔結構,第2~6段回憶童年故事的開展屬順序結構

語詞

扶疏、詩意盎然、諧趣、悄然飛逝、童話氣息、眷戀


童年回顧:(童年是充滿想像的)。

棉花糖好真實,用雲來借代,就更柔軟,更多些想像空間,找出和雲有關的語詞,每一段落都有雲,用雲的概念貫穿全文,雲高高的、遠遠的,變化萬千,對孩子充滿想像,象徵童年時代對各種事物的想像。

蓬鬆若雲、祥雲、捕雲、網雲、織雲、白雲、雲影


心情感受:(童年時光是充滿歡樂的)

找出和喜、樂有關的語詞:自得其樂、輕鬆美好的、柔軟甜蜜的、快樂的、饒富喜劇、喜孜孜、可喜的、甜蜜的

句子

  1. 碧葉扶疏的深巷底,有一顆古老巨大的鳳凰木。……那真是輕鬆美好的夏日景象。(第1段、第7段)

  2. 賣棉花糖的老者,便成了捕雲、網雲、巧手織雲的人了。(第2段)

  3. 被抽成纖纖裊裊、若有若無的糖絲,同時,也開始在細細的木棒上,糾結聚集成另一種美好的形狀了。(第3段)

  4. 做棉花糖,實在是一種詩意盎然的袖珍手工業,是可愛的街頭藝術,也是饒富喜劇效果的魔術。(第4段)

  5. 沒有一顆童心是不對雲影充滿好奇與幻想的(第6段)

  6. 那活潑可喜的生活畫面,在初夏的微風中,充滿了天真的諧趣。(第7段)

  7. 光陰竟悄然飛逝,屬於棉花糖……,已成為永恆、甜蜜的回憶。(第7段)

專門知識

飛梭、紡車、鋁薄片、防風玻璃板

布局手法

(形式深究)

取材

角色(棉花糖的老人、圍著老人的小孩們)、物景(棉花糖)、情景(巷子、鳳凰樹下)、情節(作者敘寫在他童年時光某一段的甜蜜回憶,在鳳凰樹下賣棉花糖的老人,還有一群圍著棉花糖老人的小孩們)

結構

(寫作)

今昔結構---時空轉移,今昔的對照,結構的效果是帶領讀者能夠回到過去,在跟今日的自己做個比較。

句型

並列複句-做棉花糖,實在是一種詩意盎然的袖珍手工業,是可愛的街頭藝術,也是饒富喜劇效果的魔術。(第4段)

雙重否定句-沒有一個孩子不愛雲,沒有一顆童心是不對雲影充滿好奇與幻想的吧?(第6段)

標點符號

()本課的課名〈童年‧夏日‧棉花糖〉中的「‧」稱為音界號,用在翻譯外國人名的名字與姓氏之間,有交集、關聯的概念,本課用來標示有承接、遞進、並列和交集等關係的語詞,有抒情意味,讀音的停頓位給人一種思考空間,營造一種特別的情感或格調。

()嘆詞:不是否定的語氣,是轉折的概念,語氣上的停頓,在此強調後者。如本課句子:一根一根新鮮潔白的棉花糖,不,一朵一朵柔軟甜蜜的祥雲。(第2段)

()破折號的用法:表示下文語意有轉折或下文對上文的詮釋。但是本課使用破折號,並不是為了補充說明詮釋。如本課句子:賣棉花糖唷——。(第6段)

修辭

譬喻、類疊、轉化、摹寫

(皆讓讀者有豐富的想像,與情境結合在一起)

輔助形式

文中的插圖

核心意旨

(主旨意涵)

主旨:此篇為生活散文,不單純只是記敘文,作者藉這篇文章,觸動讀者相關的經驗、感受和回憶,內心想要跟讀者對話,希望喚起讀者的童年生活故事。

1.回到單元主題思考關係:

第三單元是童年故事,作者陳幸蕙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給你們(六年級學生)看?在你們現在是六年級下學期的時候,讀這篇文章時,除了這篇文章表面所說的,如果作者在你們面前,她會想要跟你們說些什麼?

(她想要透過這篇文章,讓學生回想童年某些時刻值得回想的童年故事,讓學生知道作者寫這篇文章的背後目的)

2.讀寫結合:

作者的童年有夏日棉花糖,學生想起自己的童年有什麼?讀這篇文章,喚起學生想起自己的童年經驗,喚起學生重要的生命經驗,讀這篇文章讓學生想到些什麼?學生可以談或寫些什麼?引導孩子這六年來的點點滴滴有什麼屬於學生永恆、甜蜜的回憶畫面,停駐於心。

3.比較閱讀:

第七課油條報紙.文字夢、第八課雕刻一座小島和這一課(第九課)進行異同之處的比較,相同的地方都是在回憶童年過去,不同的地方,第七課是藉由包過油條的報紙,談回憶「人」—祖父,第八課則是透過雕刻談回憶特定地點「家鄉」—澎湖。

第三單元童年故事這三課相同的地方都是在回憶童年過去,不同的地方是選材不同,表達方式也不同。




教學活動設計

活動設計(含核心素養、學習重點、學習目標、學習活動等)

領域/科目

國語文

設計/教學者

基隆市111學年度國小國語文輔導團員:謝素月、陳湘玲、吳姿慧、廖士雅、康詩佩


實施年級

六年級下學期

指導教授

國北教大 許育健 教授


單元名稱

康軒版第九課 童年.夏日.棉花糖

總節數

5節,200分鐘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2-Ⅱ-2 運用適當詞語、正確語法表達想法。

5-Ⅱ-7 就文本的觀點,找出支持的理由。

6-Ⅱ-2 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核心

素養

-E-B1理解與運用國語文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並給予適當的回應,以達成溝通及互動的目標。


學習內容

Ab-Ⅱ-7 國字組成詞彙的構詞規則。

Ac-Ⅱ-4 各類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Ad-Ⅱ-2 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單結構。

Cb-Ⅱ-2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鄉里、國族及其他社群的關係。


議題

融入

議題/學習主題

品德教育-品德發展層面


實質內涵

E3 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綜合活動 手做棉花糖


教材來源

康軒版國語文領域第十二冊 第九課童年.夏日.棉花糖


學習目標


1-1 認識文本內容與架構 1-2 理解文本大意與概念

1-3 分析文本觀點與用意 1-4 實作練習表達的技巧


學習表現層次化

學習內容細部化


A.認識

B.理解

C.分析

D.實作

a.認識文本內容與架構

1-1




b.理解文本大意與概念


1-2



c.分析文本觀點與用意



1-3


d.實作練習表達的技巧




1-4



學習活動設計

學習引導內容及實施方式(含時間分配)

學習評量

備註

第一部分

文本理解




第一節課【概覽主題】

一、準備活動(引起動機,導入主題)7

  1. 學生朗讀課文(讀得正確),讀準字音、字詞拼合,語調自然的朗讀。

  2. 標上自然段。

  1. 發展活動(看一看,說一說)25

  1.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1. 請問有吃過棉花糖嗎?是什麼感覺?

【參考答案】有,甜甜的、軟軟的

  1. 什麼是夏日?對夏日的感受是什麼?夏天做什麼事?

【參考答案】很炎熱、可以玩水,很熱,吃冰、游泳

  1. 請看課文題目,跟我們剛才的討論內容,作者想要說什麼?

【參考答案】作者告訴我們棉花糖很好吃,夏天很炎熱。

  1.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篇文章主要在說些什麼?分組討論【備註1,將故事濃縮再濃縮,是什麼人?在什麼地方?發生什麼事?一起找出這一課課文中最主要的人物(1-2人,並能分出最主要的人物)、事、時、地、物。

【參考答案】人(棉花糖的老人、圍著老人的小孩們)

事(老人賣棉花糖)

時(初夏、夏日的某一天)

物(棉花糖)

地(鳳凰樹下)

  1. 朗讀課文(讀得流暢),依據文章段落重點的抒情語句,在朗讀時注意輕、慢、停連等技巧

班級分兩組朗讀全課(兩組輪讀,還未輪到朗讀的一組,要仔細聆聽朗讀組是否讀得正確、讀得流暢,並且注意帶有情感的句子是否有讀慢一點,語詞輕一點)。

  1. 綜合活動(經驗連結)8

  1.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1. 請問,作者的童年故事是什麼?(教師呈現主題)

【參考答案】在夏日裡令她難忘的棉花糖記憶

  1. 想想看,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和作者類似的難忘經驗?

【參考答案】畢業旅行和同學在飯店裡等待日出,整晚都沒睡覺,我覺得很瘋狂,我一定不會忘記。

  1. 請發表今日學習心得(一句話)

【參考答案】我知道作者的童年故事就是在夏日裡有令她難忘的棉花糖

  • 第一節結束


第二節課【隨文識詞】

一、準備活動(引起動機,導入主題)5

課前作業:學生課前預查課文生字之筆畫、部首和相關詞語解釋。

1.學生朗讀課文(讀得流暢),以自然口語朗讀。

2.提示學生在朗讀的時候,遇到有不會、不懂的字詞可用鉛筆圈起來或是畫下來。

二、發展活動(理解監控)25【備註2】【備註3

1.現在分組討論,小組共同推論出三個不會的語詞,並使用上下文推論的方法,來推估語詞的意思。

扶疏、詩意盎然、諧趣、悄然飛逝、童話氣息、眷戀)

  1. 複習解決陌生語詞的方法:透過上下文推論,不能夠隨文理解的部分,可以用拆詞、利用部首(例如:水部木部

  2. 教師示範,讓學生了解教師找出「諧趣」意思的方法。

【參考答案】拆詞策略-(詼諧有趣),趣(趣味) 詼諧有趣+趣味=幽默有趣。

  1. 試著找出「扶疏」、「詩意盎然」、「悄然飛逝」……的意思。

  2. 學生發表理解陌生語詞的意思及使用的方法。

2.專門知識的語詞(飛梭、紡車、鋁薄片、防風玻璃板):請學生看看這一句話,「但他不用飛梭,不用紡車……」有沒有哪一個語詞,我們覺得可以查詢看看?我們可以用什麼方式查詢?

【參考答案】例如:飛梭。上網查詢,用關鍵字查詢國語辭典簡編本解釋或google搜尋相關資料。

【參考答案】【備註4應用數位載具,讓學生分組【備註5,一組一平板,自行檢索上網查詢,國語辭典簡編本解釋或google搜尋相關資料。

3.看看這一課,請從文章中,找出什麼字詞最多、重複的(關鍵字)?

【參考答案】雲、喜、樂

4.現在請找出和雲有關的語詞,並且用藍色螢光筆把它畫下來,等到討論課文時,我們再看看這些雲有什麼不同?哪些是真的雲?哪些不是真的雲?

【參考答案】蓬鬆若雲、祥雲、捕雲、網雲、織雲、白雲、雲影

5.請問這篇文章有沒有談到作者的心情?這篇文章和一般記敘文的寫個故事不一樣,這篇文章裡面帶有作者的情感,請找出作者情感的語詞,並且用粉紅色螢光筆把它畫下來,,我們等到第三節課好好的來討論這些的事件、回憶和作者的心情關係是什麼?

【參考答案】有,開心的。自得其樂、輕鬆美好的、柔軟甜蜜的、快樂的、饒富喜劇、喜孜孜、可喜的、甜蜜的

三、綜合活動(心得回饋)10

1.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1. 作者在她的童年不斷的提到棉花糖,可見棉花糖是她童年裡很重要的一個事物,那你們的童年有沒有像作者一樣有很重要的一個事物?

【參考答案】我想用美術作品代表我的童年,因為在創作時就是我童年最美好的時光。

  1. 請發表今日學習心得(一句話)

【參考答案】我學到了透過上下文推論字詞,可以隨文識詞,還有找出與關鍵字(雲、喜樂)相關的語詞來理解文意

  1. 習作指導第一、二大題


  • 第二節結束

第二部分

文本探究



第三節課【內容深究】

一、準備活動(引起動機,導入主題)8

1.我們前面兩節課已經將全課看完,現在先給一分鐘,自己讀第二段,在朗讀課文第二段的時候,以自然的口語朗讀,再隨著文章內容變化語氣。

2.讀完之後,你覺得第二段是哪一句最重要?

二、發展活動(歸納段落大意與細究句子)25

1.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分組發表(歸納段落大意)

  1. 請問這一課總共有幾個自然段?

【參考答案】共有7

  1. 請問這些自然段可以組成幾個意義段?學生分組討論整理完和試說段落大意,請各組分別用一句話來說,每一段意義段主要在說什麼

【參考答案】共有5段意義段。

1段:回憶童年的夏日場景。(、現在、回憶)

2~3段:賣棉花糖的老人,化身巧手補雲、網雲和織雲,為 人間增添童話氣息。(第2~6、過去、童年開展)

4~5段:簡單的棉花糖手工業,也是可愛的街頭藝術和饒富喜劇效果的魔術。

6段:賣棉花糖的老人有著吸引力,孩子們就像簇擁君王一樣,把老人送到鳳凰樹下。

7段:時光飛逝,棉花糖的滋味猶在舌尖,回憶已逝去的甜蜜童年時光。(、現在、回憶)

  1. 教師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段落大意找出文章的課文大意。

【參考答案】作者回憶童年往事,夏日賣棉花糖的老人帶給孩童許多歡樂,讓生活充滿天真的諧趣,是作者難以忘懷的童年記憶。

  1. 在寫作或是閱讀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有些文章書寫時的時間是照著過去、現在的時間順序寫下來,但是你們有看過有些文章會寫現在,然後又跳到過去?

「今」,就是現在,「昔」,就是過去,這樣的文章結構就是今昔今的結構。

【參考答案】有,第九課童年.夏日.棉花糖。

教師說明:整篇文章的寫作結構名稱是今昔今結構,第2~6段回憶童年故事的開展則屬順序結構。

2.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細究句子:主題、直接相關語句、間接相關語句)

分組發表(細究句子:主題是什麼?

  1. 這一課分五大意義段,這裡面都有重要的語句,我們要來找重要的語句,我們來看看課文的標題有夏日、童年、棉花糖,你們覺得哪個最重要的?如果只能留一個,最關鍵的應該是什麼?

【參考答案】棉花糖。

  1. 將學生分組,請你們找出這篇文章與棉花糖相關的關鍵語句並且用黃色螢光筆作記號畫下來(細究句子:直接相關語句【備註6

【參考答案】

賣棉花糖的老者,便成了捕雲、網雲、巧手織雲的人了。(第2段)

被抽成纖纖裊裊、若有若無的糖絲,同時,也開始在細細的木棒上,糾結聚集成另一種美好的形狀了。(第3段)

做棉花糖,實在是一種詩意盎然的袖珍手工業,是可愛的街頭藝術,也是饒富喜劇效果的魔術。(第4段)(學生找出句子後,教師搭配並列複句的句型講解)

光陰竟悄然飛逝,屬於棉花糖……,已成為永恆、甜蜜的回憶。(第7段)

  1. 文章中有些句子沒有直接提到棉花糖,可是跟棉花糖有關,我們怎麼判斷呢?上一節課提到棉花糖真的只是棉花糖嗎?棉花糖代表著什麼?代表童年的重要回憶。請你們再找一找,有沒有從棉花糖延伸出來的重要回憶?並且用綠色螢光筆作記號畫下來(細究句子:間接相關語句

【參考答案】

我想碧葉扶疏的深巷底,有一顆古老巨大的鳳凰木。……那真是輕鬆美好的夏日景象。(第1段、第7段)

沒有一顆童心是不對雲影充滿好奇與幻想的(第6段)(學生找出句子後,教師搭配雙重否定句的句型講解)

那活潑可喜的生活畫面,在初夏的微風中,充滿了天真的諧趣。(第7段)

三、綜合活動(心得回饋)7

1.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1. 上一節課已經讓你們想一想童年裡最關鍵的事物,那你試著用一句話或兩句話說說你和童年事物的關係呢?

【參考答案】我最喜歡吃紅豆餅了,每次吃紅豆餅就代表我放學了,要回家了很開心!

  1. 請發表今日學習心得(一句話)

【參考答案】我學到這一課的課文大意和關鍵語句

  1. 習作指導第三大題


  • 第三節結束


第四節課【形式深究】

一、準備活動(引起動機,導入主題)5

1.我們前面三節課一開始都是進行朗讀,這一節課要請你們先默讀課文,能在心裡讀出作者的情感。

2.默讀完課文,請你們回想課文內容,我們在上一節提到作者是如何描述她的童年回憶?請你們用一句話或兩句話來說。

【參考答案】作者以棉花糖作為她童年最美好的回憶(童年.夏日.棉花糖)。

二、發展活動(標點符號、句型和修辭)25

1.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1. 將學生分組,我們前面幾節課已經將全課看完,現在先給三分鐘,請你們找出這篇文章中未學過或不懂的標點符號,並用粉紅色螢光筆在文本中標示出來。

【參考答案】童年.夏日.棉花糖

2.教師講解,本課活用標點符號的概念

  1. 帶有感嘆的意味:語意上的轉換,與意義上的嘆詞(放在句首)不同,此處不是否定的語氣,是轉折的概念,語氣上的停頓,在此強調後者,作者創造一種新奇的效果。如本課句子:一根一根新鮮潔白的棉花糖,不,一朵一朵柔軟甜蜜的祥雲。(第2段)

  2. 破折號的用法:表示下文語意有轉折或下文對上文的詮釋。但是本課使用破折號,並不是為了補充說明詮釋。如本課句子:賣棉花糖唷——。(第6段)

  3. 本課的課名〈童年‧夏日‧棉花糖〉中的「‧」稱為音界號,用在翻譯外國人名的名字與姓氏之間,有交集、關聯的概念,本課用來標示有承接、遞進、並列和交集等關係的語詞,有抒情意味,讀音的停頓位給人一種思考空間,營造一種特別的情感或格調。

3.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1. 這篇文章作者用了一些寫作技巧,讓這一篇文章讀起來很有視覺的感覺,你們小組可以試著幫忙找出你已經知道的寫作技巧,將本課和寫作技巧有關的句子,並用黃色螢光筆在課文中標示出來。

【參考答案】譬喻

例句 童年的時候,每逢初夏,當人家院牆角落的幾株向日葵,像一輪輪金黃的圓盤,燦燦然綻開時,那賣棉花糖的老人,便也開始自得其樂的在樹下,標售起一朵一朵蓬鬆若雲的棉花糖了。

解析 用一輪輪金黃的圓盤,比喻盛開的向日葵,用蓬鬆的雲朵比喻棉花糖的特質。

【參考答案】類疊

例句 童年的時候,每逢初夏,當人家院牆角落的幾株向日葵,像一輪輪金黃的圓盤,燦燦然綻開時,那賣棉花糖的老人,便也開始自得其樂的在樹下,標售起一朵一朵蓬鬆若雲的棉花糖了。(疊字、類字)

例句 一根一根新鮮潔白的棉花糖,不,一朵一朵柔軟甜蜜的祥雲,不徘徊在山巔,不流浪在天上,卻只眷戀不捨的停駐在人間,停駐在巷底,停駐在每一個快樂的男孩、女孩的手中。(類字)

例句 鬆鬆的棉花、甜甜的棉花,入口即化的那種感覺猶在舌尖,但光陰竟悄然飛逝,屬於棉花糖、屬於蝴蝶結、屬於雀斑的童年,已成為永恆、甜蜜的回憶。(疊字、類字)

  1. 整體來講,這篇文章是作者很久以前寫的文章,還寫她的小時候,可是好像就發生在我們眼前,那為什麼可以讓這篇文這麼生動?因為作者用了大量的描摹,也就摹寫的寫技巧,現在由你們來找一找那裡的描摹寫得特別清楚?描摹的特徵就是把細節都寫出來,所謂的細節是包含靜態的細節和動態的細節,再加上個人的想像,所以這些情景就會在讀者的腦海中呈現。

【參考答案】摹寫

例句 他只是以一小銅勺雪白晶瑩的砂糖粒,緩緩倒入製糖機器中央那神秘的黑洞裡,然後加熱、旋轉、攪拌,於是,一顆顆透明細小的粒子,便被抽呈纖纖裊裊、若有若無的糖絲,同時,也開始在細細的木棒上,糾結聚集成另一種美好的形狀了。

例句 清寂的午後,或清朗的早晨,當賣棉花糖的老人,悠閒的騎著腳踏車進入巷口,手裡的響鈴一搖,沙啞的嗓音一揚:「賣棉花糖唷——」成群的孩子,便著了魔似的,紛紛推開自家紗門衝出,緊跟在老人身後,喜孜孜的簇擁著他,像簇擁一位君王,直到把他送到巷底那涼涼翠翠的鳳凰樹下為止。

  1. 這篇文章中你們有沒有注意到棉花糖跟雲這件事情?棉花糖跟雲是一樣的東西嗎?作者為什麼把棉花糖用雲來表示呢?這樣可以達到什麼樣的效果?棉花糖為什麼不用棉花來表示?一樣有蓬鬆感,顏色一樣是白色,這是因為雲有存在著一些意象,想到雲就會覺得自由自在、沒有固定的形狀,並且充滿著想像!看到棉花會充滿著想像嗎?可能會有,但是棉花和雲一比較之下,就可以了解作者為什麼把棉花糖用雲來表示了!在第二節課,我們談到很多和雲相關的語詞,了解用雲來表示棉花糖帶來更好的效果。

【參考答案】轉化

例句 一根一根新鮮潔白的棉花糖,不,一朵一朵柔軟甜蜜的祥雲,不徘徊在山巔,不流浪在天上,卻只眷戀不捨的停駐在人間,停駐在巷底,停駐在每一個快樂的男孩、女孩的手中。

解析 作者將棉花糖想像成祥雲,轉化為祥雲的棉花糖,為綠蔭深濃的小巷,增添了幾分生動的童話氣息。因為小孩開始期盼它的出現,男孩、女孩的手中都有一抹雲,還因為它帶來無限的想像空間,充滿樂趣。(皆讓讀者有豐富的想像,與情境結合在一起)

  1. 我們下次會做童年的書寫,前幾節課一直提到童年你會想到什麼?例如:紅豆餅,紅豆餅像什麼一樣?將你的童年事物做另外一個比擬,會想到什麼?今天會先發給大家一張心智圖的學習單【備註6,請大家回家完成,為下次的寫作做準備。

三、綜合活動(心得回饋)10

1.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1. 作者用棉花糖代表她的童年,你會用什麼代表你的童年呢?

【參考答案】游泳

(是事,不是物,經常做的一件事也可以,游泳像什麼?游泳的時候,我像條魚,在水裡面自由自在優游)。

  1. 請發表今日學習心得(一句話)

【參考答案】我學到在寫作時,應用轉化、摹寫等寫作技巧,可以讓文章看起來更生動

  1. 習作指導第四大題


  • 第四節結束


第三部分

個人經驗呼應與讀寫結合





第五節課【個人經驗、讀寫結合】

  1. 準備活動(引起動機,導入主題)5

  1.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1. 我們上完了這一整課,可以請你們說說作者為什麼要用「棉花糖」代表她的童年呢?

【參考答案】因為棉花糖帶給作者很多的快樂,棉花糖柔軟甜蜜,拿著棉花糖、吃著棉花糖就充滿著歡樂和想像

  1. 現在讓我們回到自己的身上想一想,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經驗?

  1. 發展活動(核心意旨)30

1.問題討論一:從單元主題思考關係

  1. 首先,你們現在已經是六年級下學期的時候,在讀這篇文章時,除了這篇文章表面所說的,如果作者在你們面前,你們覺得她會想要跟你們說些什麼

【參考答案】她會想要跟我們說,希望我們也能說出自己的童年故事

  1. 在第三單元是童年故事,其中的第九課作者陳幸蕙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給你們(六年級學生)看?

【參考答案】其實這篇文章是希望提醒我們去回想、回顧自己的童年事物

既然作者希望我們回顧,我們就具體的來回顧吧!

2.問題討論二:讀寫結合

  1. 時空轉移,如果能夠回到過去看一看,今昔對照一下,今日的你和童年的你做個比較,有什麼不同?

【參考答案】我長大了,但是有些童年事物和難忘的回憶並不會因為長大而忘記,而是會留在我心底。

  1. 從這篇文章,我們已經知道作者的童年有夏日棉花糖,那請你想一想這六年來的點點滴滴有什麼屬於永恆、難忘的回憶畫面,停留在你的內心。

  2. 童年關鍵事物提示:現在要請你們先說一說再寫,先說童年的相關事物你想要寫什麼?再加上自己心情的陳述。可以先對同組的同學說一說(完成心智圖)【備註7

【參考答案】童年的相關事物我想寫紅豆餅,紅豆餅像什麼一樣?我最喜歡吃紅豆餅了,紅豆餅就像輪子,每次吃紅豆餅就代表我放學了,可以搭車回家了,很開心!

【參考答案】童年的相關事物我想寫我到附近的外木山游泳,游泳像什麼?游泳的時候,我像條魚,在水裡面自由自在優游。【備註8

  1. 然後畫個草圖,再畫完整的圖和寫完整的文章,因為我們是美術班,可以在上面繪圖,但是文字的表達也非常重要,透過文字把圖畫沒有辦法表達出來的意思,透過寫作的過程中,把你的童年故事完整的表達出來。

  2. 寫作技巧提示:寫作時,記得要把上一節課教到的轉化和摹寫的寫作技巧應用在你的文章上。

  3. 個別完成繪圖日記。【備註9】【備註10

  4. 教師適時個別指導,可以跟學生說,如果一開始不知道怎麼寫,也可以先參考課本的句型,模仿作者的語句,使用她的用詞,運用在寫作裡面,來幫助你自己完成繪圖日記。

三、綜合活動(心得回饋)5

1.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1. 請自願的學生分享自己寫的童年故事。

  2. 如果時間不夠,就等下一節課再進行發表,或者可以放在網路上公開給大家看,你的童年的記憶是什麼。


  • 第五節結束











【實作評量】

教師給予正確語音指導。




【口頭評量】

1)(2)(3)隨機各請兩位學生回答,若不一致再行討論。




【小組討論】

4)學生能討論出課文中核心主要的人、事、時、地、物,且能回答。

隨機請兩位學生回答。


【實作評量】

教師給予正確朗讀(輕重、快慢、停連等技巧)指導。


【口頭評量】

1)(2)(3

隨機各請兩位學生回答。




























【實作評量】

3)小組共同推論三個不懂的語詞。

【實作評量】

4)每個人能自行推論一個不懂的語詞的意思。












【實作評量】

小組共同推論和雲有關的語詞(至少三個語詞)。


【實作評量】

小組共同推論和作者情感有關的語詞(至少三個語詞)




【口頭評量】

1)(2)隨機請兩位學生回答。

【實作評量】

3)學生個別完成習作。














【口頭評量】

隨機請兩位學生回答。




【口頭評量】

1)(2)請各組學生一人代表回答。


























【實作評量】

每個學生能用螢光筆畫出課文和棉花糖直 接相關、間接相關的句子

【實作評量】

1)隨機請兩位學生回答。


2)小組共同推論這篇文章與棉花糖相關的關鍵語句(至少一個句子)。









3)小組共同推論從棉花糖延伸出來的重要回憶有關的句子(至少一個句子)。











【口頭評量】

1)(2)隨機請兩位學生回答。

【實作評量】

3)學生個別完成習作。











【口頭評量】

隨機請兩位學生回答。




【實作評量】

1)小組共同推論出本課未學過或不懂的標點符號。


【口頭評量】

1)(2)(3)請各組學生一人代表回答。













【實作評量】

1)(2)(3)小組共同推論出和寫作技巧有關的句子。

【口頭評量】

1)(2)(3)請各組學生一人代表回答。


【實作評量】

1)(2)(3)每個學生能用螢光筆畫出本課和寫作技巧有關的句子。

























































【實作評量】

4)每個學生能完成心智圖。



【口頭評量】

1)(2)隨機請兩位學生回答。


【實作評量】

3)學生個別完成習作。













【口頭評量】

1)(2)隨機請兩位學生回答。








【口頭評量】

1)(2)隨機請兩位學生回答。









【口頭評量】

1)(3)隨機請兩位學生回答。







【實作評量】

3)學生個別完成心智圖。

















【實作評量】

4)學生個別完成繪圖日記。



【口頭評量】

1)請三位學生回答。
























【備註1

分組合作學習。




































【備註2】學習歷程為全班共作→小組共作→獨力完成。


【備註3】分組合作學習。
















【備註4】應用數位科技學習。

【備註5】分組合作學習。



















































































【備註6

另外發給學生A4的課文作畫記。

1.學生可以檢視自己畫下的語句,和課程進行後整理歸納的語句,前後做出對照。

2.以免造成課本過於凌亂。








































































































































【備註6

概念本位化:應用心智圖探究童年回憶。



















































【備註7

心智圖詳見附錄一






【備註8

在地化:藉由童年回憶,

說出自己在當地的日常生活經驗




【備註9

實施標準本位評量:國語文第二階段-寫作-聆聽與口語表達,評分指引詳見附錄二

【備註10

繪圖日記詳見附錄三


教學設備/資源

  • 資訊設備(PPT

  • 電子書(康軒國語第十二冊)

  • 課文

  • 繪圖日記

  • 螢光筆(粉紅、藍、黃、綠)


參考資料

十二年國教課綱國民小學標準本位評量示例彙編(https://sbasa.rcpet.edu.tw/SBASA/HomePage/index.aspx






111學年度 《童年.夏日.棉花糖》 繪圖日記

班級:座號:姓名:



































112








:





:





3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