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教大附小101學年度第二學期
語文領域
四
年級學生基本課程能力指標與教學單元目標對照表
年級:四年級 版本:南一
教學者:陳蕙蘭、洪玉倩、蔣曉萍、林群和
嚴茹馨、譚偉明、邱靜萍、林白涓
分段能力指標 | 本校學力指標 | 教學目標 | 教材內容或活動 |
1-2-1能運用注音符號,理解字詞音義,提升閱讀效能。 | 能用注音符號查字詞典,分辨字音字義(同音、多音、近音) | 能運用注音符號查明字詞義後,應用於閱讀中,以提昇閱讀效能。 | 1.應用注音符號查字辭典,並向同學分享經驗。 2.分配小老師協助對於查字辭典較為生疏的同學,提供同學之間互動學習的機會。 3.討論多音字、形近字、多義字詞之造詞、造句的用法。 4.討論分享使用注音符號閱讀經驗。 5.閱讀文章,檢核注音符號閱讀的應用程度。 |
1-2-4能選擇適合自己程度的注音讀物,培養自我學習興趣。 | 能用注音符號輔助閱讀長篇文章或書籍(8000~10000字)。 | ||
1-2-2能瞭解注音符號和語調的變化,並應用於朗讀文學作品。 | 能應用注音符號輔助朗讀文章,並配合文章情境做簡單的聲調變化。 | 能正確運用注音符號,朗讀文學作品並且感受語文的優美。 | 1.小組討論,正確朗讀出注音符號在文章中語調的變化。 2.將注音符號正確的應用於朗讀文學作品中。 3.在朗讀文學作品後,感受到語文的優美。 |
2-2-1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 | 能學會用禮貌的語言應對進退。 | 能耐心聆聽,用良好而禮貌的態度當一位好聽眾。 能養成喜歡聆聽不同媒材的習慣。 | 1.耐心聆聽不同的媒材以及同學所表達的意見。 2.在聆聽及發表活動中,能遵守規則,仔細聆聽,讓同學充份發表意見而不插嘴。 3.在發表活動中,能用禮貌的語言應答。 4.聆聽並感受不同媒材的情感表達和語調。 |
2-2-2能確實把握聆聽的方法。 | 能在聆聽過程中感受說話者的情緒,並以適當表情或肢體動作,回應對方。 | 能聽出課文的重點,理解後,能以適當表情或肢體動作說出課文的重點。 | 1.經由範讀或播放教學光碟,聆聽並理解課文中所表達的各種語調與情緒。 2.透過教師提問,能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並聽出課文的重點。 |
2-2-3能學習說話者的表達技巧。 | 能學習別人朗讀時語調、聲音情感的變化。 | 能在各種不同的活動中,聽出對方朗讀和說話時,語調、聲音情感的變化和表達技巧。 | 1.同學之間分享朗讀彼此的作品,感受他人在朗讀時語調、情感的變化以及表達技巧。(互評) 2.小組分享交流,歸納出討論的結果並報告。 |
3-2-1能充分表達意見。 | 能主動參與團隊活動中的溝通與協調,並清楚複述所聽到的內容。 | 能在參與團隊活動的過程中,與同儕溝通與協調,並能充分地將自己的意見或建議表達出來。 | 1.透過閱讀心得的分享,使學生有條理的講述想法。 2.閱讀報告發表的內容,包含了:書籍簡介、內容提要、讀後感想三大部分。 3.在分享與閱讀心得發表活動中,能充分地將自己的意見或建議表達出來。 |
3-2-2能合適的表現語言。 | 能轉述問題的內容,並對不理解的問題提出詢問。 | 能以有禮貌的風度,以及清晰、流暢的敘述,提出自己的疑問及表達自己的想法。 | 1.用合宜的表現語言,具體述說假期生活並對同學分享。 2.在聆聽完同學的發表之後,能用有禮貌的態度,以及清晰、流暢的敘述,對不理解的問題提出自己的疑問及表達自己的想法。 3.在提出詢問時,能用清晰優雅的談吐及良好的風度發言。 |
3-2-3能表現良好的言談。 | 能談吐清晰優雅,風度良好,內容具體,主題明確。 | ||
3-2-4能把握說話重點,充分溝通。 | 能針對事先準備好的的演講稿,在規範的時間內進行演講。 能與人討論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 能針對寒假假期中的出遊,或是針對閱讀一本書的看法,在所規範的時間之內進行演講或發表。 | 1.教師訂出時間讓學生事前準備,並使學生能上台發表假期旅遊經驗。 2.學生能在規範的時間之內,分享自己喜愛的閱讀書籍並合宜的發表自己的想法。 |
4-2-1能認識常用國字1500~1800字。 | 能認識六書造字原則之二:指事。(例如:上、下) | 能了解指事字的造字原則,認識常見指事字部首的形體演變。 | 1.教師介紹六書中「指事字」的造字方法。 2.學生觀賞文字演變的影片,能初步認識與欣賞指事文字的形體與演變。 3.能認識字典中常見的「指事字」部首。 4.全班分組競賽,找出生字中的指事字。 |
4-2-2會查字辭典,並能利用字辭典,分辨字義。 | 能快速查找字典,認識字詞義。 | ||
4-2-3能概略瞭解筆畫、偏旁變化及結構原理。 | 能了解筆劃與偏旁變化的原理。(例如食字,單獨使用與做為偏旁時的差異) | 能了解筆畫、偏旁變化及結構原理,並了解相同部首在單獨使用與做為偏旁使用時的差異。 | 1.學生能分析有偏旁變化的生字,了解筆畫與偏旁變化的原理。 2.全班分組比賽找出有偏旁變化的生字,並能認識左窄右寬、上短下長、上下平分和左中右合體字的生字。 |
4-2-4能保持良好的書寫習慣,並且運筆熟練。 | 能保持良好的書寫習慣(正確的坐姿及執筆方法),並且自我要求保持整齊美觀。 | 能保持正確的坐姿及執筆方法。 | 1.教師在課堂上表揚學生的優良寫字姿勢。 2.教師教導學生正確的坐姿及執筆方法。 |
4-2-5能掌握楷書的筆畫、形體結構和書寫方法,並練習用硬筆、毛筆寫字。 | 能正確掌握筆畫、筆順及形體結構,提升書寫的能力。(硬筆和毛筆) | 透過討論與分享,找出如何將字寫好的方法,並能實際應用在平日的寫作之中。 | 1.師生討論生字的間架結構。 2.師生討論如何書寫較為美觀並實際練習(硬筆字和毛筆字)。 |
4-2-6能概略認識字體大小、筆畫粗細和書法美觀的關係。 | 能概略認識字體大小、筆畫粗細和書寫美觀的關係。 | 能欣賞書法家(歐、顏、柳、褚)的故事及碑帖。 | 1.教師請學生蒐集書法家(歐、顏、柳、褚)的故事,並和同學分享。 2.教師在書法課堂上,引導學生認識與欣賞各種書體(歐、顏、柳、褚)碑帖。 |
5-2-1能掌握文章要點,並熟習字詞句型。 | 能熟悉文章中的基本句型(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 | 能認識課文中語詞的用法和不同形式的句型,並造出合適的句子。 | 1.教師配合課文進行多音字、多義字、同義詞的教學。 2.教師指導學生發現各課重要的語詞及句型特色,並讓學生做造句練習。 |
5-2-3能認識文章的各種表述方式。 | 能認識說明文、議論文基本的寫作方式。 能瞭解不同文體文章的主旨、取材及結構。 | 能認識基本文體的特色 能認識說明文的體裁,說明事物道理的寫作方法,並能辨別說明文寫作的方式。 能分析寫人和寫景的記敘文之敘寫重點及不同的寫作類型和方式。 能理解新詩和一般文章寫作技巧上的不同,並學習用新詩體材寫作。 | 1.透過課文的賞析,能分辨記敘文、說明文與新詩的文體特色與差異。 2.引導學生了解記敘文的類別、特色及各種寫作方式。 3.全班分組討論並嘗試將課文中的記敘文整理分類。 4.學生實際練習分辨記敘文、說明文與新詩的寫作。 |
5-2-4能閱讀不同表述方式的文章,擴充閱讀範圍。 | 能讀出文句的抑揚頓挫與文章情感。 | 能歸納段意與大意。 | 1.教師以「問答」的方式指導學生歸納段意和大意。 2.教師引導兒童敘述分段大意,找出文章的結構特色,並歸納出全課課文之大意。 |
5-2-2能調整讀書方法,提升閱讀的速度和效能。 | 能以架構圖方式整理課文大意。 | ||
5-2-5能利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增進閱讀的能力。 | 能應用自我提問或相互提問的策略,輔助思考閱讀內容(例如:這是在說什麼?為什麼?) | 能應用自我提問或相互提問的策略,輔助閱讀。 能分析文章結構,培養閱讀能力。 | 1.教師分析比較不同記敘文體的內容,指導學生能分析文章結構。 2.教師針對文章內容和主旨,引導學生提問、相互解答,以增進學生閱讀理解織能力。 |
5-2-6能熟練利用工具書,養成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 能應用各種簡介、手冊或地圖資料輔助學習。(配合四下特色課程) | 能應用網路資源收集與寫作主題相關的資料。能利用圖書館、字典及網路,增進自學能力。 | 1.能利用圖書館檢索系統或網路資源查詢資料。 2.將閱讀所得的資料加以摘要、整理。 3.熟練運用圖書館檢索系統查詢資料,解決問題。 |
5-2-7能配合語言情境閱讀,並瞭解不同語言情境中字詞的正確使用。 | 能配合語言情境認識引用、類疊的修辭技巧。 | 能透過閱讀上下文,理解文章中語詞的意義,並學會簡單的修辭方法。 | 1.透過問答、閱讀上下文的方式指導學生用同義詞說出詞語的意思。 2.教師並舉出課文中實例說明,以引導學生認識不同修辭法(設問、類疊、摹寫、譬喻、感嘆等)的寫作技巧與用法。 |
5-2-8能共同討論閱讀的內容,並分享心得。 | 能共同討論閱讀的內容,分享全文大意。 | 共同討論閱讀的內容,並分享心得。 | 1.用問答的方式討論閱讀的內容。 2.自由發表分享閱讀全文大意。 |
5-2-9能結合電腦科技,提高語文與資訊互動學習和應用能力。 | 能利用討論區或留言板,分享閱讀心得。 | 能利用學習資源網或班級網頁發表自己的文章或想法。 | 1.教師指導學生將寫作的內容運用電腦打字來輸入。 2.教師引導學生在學習資源網或班級網頁上發布電子檔,以全班分享的方式,和同學之間互相觀摩作品。 |
5-2-10能思考並體會文章中解決問題的過程。 | 能說出文章中問題解決的過程。 | 透過課堂閱讀討論,能理解並體會文章內容、主旨和問題解決的過程。 | 1.藉由圖書館共讀書目的閱讀,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故事情節、理解並體會文章的內容、主旨和問題解決的過程。 2.教師引導學生練習完成一篇簡易的讀書報告。 |
5-2-11能喜愛閱讀課外讀物,主動擴展閱讀視野。 | 能主動選讀不同類型的課外讀物,至少40本以上。 | ||
5-2-12能培養良好的閱讀興趣、態度和習慣。 | 能在假期中安排讀書計畫並切實執行。 | ||
5-2-13能讀懂課文內容,瞭解文章的大意。 | 能從文章中,認識不同文化特色。 | ||
5-2-14能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 | 能透過比較、分析的方式,歸納整理閱讀材料。 能說出文章中的寫作技巧或特色〈如修辭法、敘述方式〉。 | ||
6-2-3能練習運用卡片或短文等方式習寫作文。 | 能認識新聞稿的表現形式,並練習寫作 | 能有條理的運用詩歌文體寫作,並能實際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如:書寫和設計邀請卡)。 | 1.教師引導學生練習詩歌寫作。 2.配合學校園遊會活動,請學生設計和書寫邀請卡,表達邀請他人的誠意。 3.配合課文,師生討論說明文的表現形式、結構與寫作方式。 |
6-2-4能概略知道寫作的步驟,逐步豐富內容,進行寫作。 | 能熟練的依照寫作步驟進行寫作,並在擬定大綱時,思考段落的銜接、前後的呼應,形成更完整的篇章架構。 | 能分辨記敘文、應用文的文體,整理寫作材料;並依據不同的主題,選擇適當的文體結構和寫作材料,進行寫作。 | 1.教師引導學生認識記敘文、應用文的寫作特點。 2.教師腳導學生整理記敘文、應用文的寫作材料,並能實際練習寫作。 |
6-2-5能培養觀察與思考的寫作習慣。 | 能觀察周圍事物,紀錄蒐集寫作材料,並寫下思考後的發現。 | 能根據觀察的情境,寫出重點。 | 1.教師引導學生藉由課文、共讀書和實際觀察的情境,紀錄重點,並共同討論、蒐集寫作材料。 |
6-2-6能正確流暢的遣詞造句、安排段落、組織成篇。 | 能正確運用學過的語詞和句型於寫作作品中,並能留意文句敘述是否流暢。 | 能正確運用學過的語詞和句型,完成習作中的短語練習、照樣造句與句型練習等作業。 | 1.教師引導學生認識課文及習作中的短語練習、重要的句型,並讓學生練習及完成作業。 |
6-2-7能認識並練習不同表述方式的寫作。 | 能認識不同形式之記敘文的寫作形式(寫人、寫事、寫物、寫景),並練習寫作。 | 能了解記敘文的寫作要點。 能寫出結構完整的記敘文。 | 1.教師分析本冊記敘文(寫人、寫事、寫物、寫景)的類別及特色,使學生能分辨各類寫法的差異。 2.教師引導學生練習寫出完整的包含人、事、物的記敘文。 |
6-2-8能具備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並主動和他人交換寫作心得。 | 能從內容、詞句、標點方面,修改自己的作品。 能養成完成寫作作品後,自己反覆閱讀,並修訂錯字與文句的習慣。 | 能找出自己和他人作品中的錯誤並修正,分享及互相欣賞彼此的寫作心得。 | 1.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自己的作品,找出錯誤並修正。 2.教師引導學生共同討論、分享彼此作品的優缺點,並能互相欣賞彼此的寫作心得。 |
6-2-1能經由觀摩、分享與欣賞,培養良好的寫作態度與興趣。 | 能經由作品欣賞、朗讀、美讀等方式,培養寫作的興趣。 | ||
6-2-10能發揮想像力,嘗試創作,並欣賞自己的作品。 | 能發揮想像力創作童話故事。 | ||
6-2-9能瞭解標點符號的功能,並在寫作時恰當的使用。 | 能恰當應用各種標點符號,並練習在寫作中適切的應用。 | 能了解並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以提升閱讀的效能。 | 1.討論分號的使用時機與意義,請學生從教過的課文中尋找具有分號的句子,並說明其功用。 2.習寫習作,熟練標點符號的使用時機。 3.透過檢討與修正寫作作品的過程,瞭解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方式。 |
【註】:藍色字體為資訊教育融入語文科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