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106學年度四年級特色課程-走進臺北城
主題 名稱 | 臺北古城關懷之旅 | ||||||||
學習 領域 | 語文
□數學 社會
□自然與科技 □健康與體育 綜合
| ||||||||
教學者 | 虞茜如、陳怡琳、蔡依玲、蘇瑪莉、林美玲、胡雅筑、張素苓、黃心怡 | 適用年級 | 四上 | ||||||
編寫者 | 原創者:92學年度四年級全體級任、范瑞玉老師及蔡慧美老師 100學年度改編者: 虞茜如、梁惠玲、尤素蘭、林君玲、 林美玲、張志豪、張素苓、黃心怡 | ||||||||
編寫理念及目的 | 1.藉由認識臺北城環境,與人文教育結合,以培養學生愛護週遭環境,珍惜資源的情懷。 2.根據本年段學生三年級(走進臺北城)課程已經進行完成的內容,以及配合四年級上學期社會課本相關之單元目標,設計而成社會學習領域之課程發展架構。 3.希望學生藉由相關學習,能對臺北古城內的古蹟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4.透過實際走訪觀察拍照、上網蒐集資料等活動,了解臺北古城相關英語用語,期能使小四學生對臺北古城有更深的認識及培養基本的英語解說能力。 | ||||||||
教材 資源 | 翰林版四上社會教材自編走進臺北城學習護照 | ||||||||
單元主題名稱 | 學習 目標 | 能力 指標 | 教學內容 | 實施月份 節數安排 | 評量 方式 | 融入議題學習領域 | |||
臺 北 古 城 關 懷 之 旅 | 1.了解古蹟建置的歷史背景。 1-1認識臺北城的古老建築與人文環境。 1-2了解古蹟建築的特色與意義。 2.了解古蹟存在的重要性。 2-1藉由觀察古蹟,了解臺北城的歷史。 2-2懂得欣賞古蹟之美。 3.知道本校是臺北古城唯一小學。 | 社會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2-2-1瞭解居住地方的人文環境與經濟活動的歷史變遷。 2-2-2認識居住地方的古蹟或考古發掘,並欣賞地方民俗之美。 3-2-1 理解並關懷家庭內外環境的變化與調適。 5-2-1舉例說明自己可以決定自我的發展並具有參與群體發展的權利。 語文 6-2-5能培養觀察與思考的寫作習慣。 6-2-7能認識並練習不同表述方式的寫作。 | 活動一:臺北古城古蹟大搜尋
活動二:邀請老附小人回校細說往事 1.邀請傑出校友、退休教師或對附小有特殊情感之人士回校演說,引導兒童透過演講活動探索附小的過去。 2.透過與老附小人情感的聯繫,引導兒童能尊重他人、關懷校園。 3.搭配老附小人回校演說活動,引導兒童將其學習經驗與成就,轉化為對附小的感恩與尊重。 4.統整相關經驗,透過學習單及作文的習寫,能與同學分享自己的心得。 | 9月份 社會2節 彈性1節 11月份 綜合3節 配合(社慶靜態課程-綜合1節、彈性2節) | 參觀報告 口頭報告 剪貼 學習單 作文 | 社會領域 語文 環境 |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106學年度四年級特色課程-走進臺北城
主題名稱 | 臺北古城探索之旅 | |||||||||
學習領域 | 語文
□數學 社會
□自然與科技 □健康與體育 綜合
| |||||||||
教學者 | 虞茜如、陳怡琳、蔡依玲、蘇瑪莉、林美玲、胡雅筑、張素苓、黃心怡 | 適用 年級 | 四年級下學期 | |||||||
編寫者 | 原創者:92學年度四年級全體級任、范瑞玉老師及蔡慧美老師 100學年度改編者: 虞茜如、張志豪、尤素蘭、林君玲、 林美玲、蘇怡如、張素苓、黃心怡 | |||||||||
編寫理念及目的 |
| |||||||||
教材資源 | 康軒版四下國語教材、翰林版四下社會教材、自編走進臺北城學習護照 | |||||||||
單元主題名稱 | 學習 目標 | 能力 指標 | 教學內容 | 實施月份 節數安排 | 評量 方式 | 備註 融入議題學習領域 | ||||
臺 北 古 城 探 索 之 旅 | 1.完成一份古城內的古蹟報告。 1-1能蒐集臺北古城古蹟資訊。 1-2能介紹臺北古城內古蹟。 1-3能於臺北古城古蹟半日遊後進行報告並作經驗分享。 1-4能認識在古城內街道、建築物名稱。 2.愛護並欣賞古蹟之美。 | 社會 1-2-1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3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對家鄉的關懷。 2-2-2認識居住地方的古蹟或考古發掘,並欣賞地方民俗之美。 5-2-2舉例說明在學習與工作中,可能和他人產生合作或競爭的關係。 綜合 3-2-1參加團體活動,並能適切表達自我、與人溝通。 3-2-4參與社區各種文化活動,體會文化與生活的關係。 語文 5-2-6能熟練利用工具書,養成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6-2-2能運用各種簡單的方式練習寫作。 6-2-8能具備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並主動和他人交換寫作心得。 | 活動一:參觀國定古蹟「總統府」、文武廟碑 1.教師利用教學簡報 、網站資料,介紹總統府總統府、文武廟碑閱讀討論。 2.行前講習,指導參觀時得宜的禮儀與注意事項。 3.透過導覽參觀,欣賞總統府、文武廟碑的人、事、物之美。 4.討論學習單,分享印象深刻的經驗與關懷古蹟的情懷。 5. 認識在古城內街道、建築物名稱。 活動二:臺北古城古蹟花路米(Follow me)
3.利用週休二日帶領家人實際體驗行程,留下相關紀錄。 | 一月份 彈性3節 社會2節 三月份 彈性1節 | 資料收集 書面報告 學習單 | 社會領域 語文 環境教育 |
北市大附小106學年度上學期四年級特色課程學習單1
四年班號 姓名
聽 校友小檔案 姓名:
這次的演講,讓我印象深刻的是……
爸媽愛的鼓勵:
北市大附小106學年度上學期四年級特色課程學習單2
四年班號 姓名
活動名稱:拜訪古建築物
G想一想、畫一畫:
小朋友,學校附近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建築物,你知道嗎?去拜訪一下吧!
以下這些建築,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些?請你把它圈起來。
請你把曾經看過的建築物著上顏色。
台北賓館 | 行政院 | 司法大廈 | ||
台灣銀行 | 土地銀行 | 國立臺灣博物館 | ||
公賣局 | 監察院 | 中山堂 | ||
濟南教會 | 台大醫院 | 總統府 |
本頁圖部分取自遠流出版公司〝台灣深度旅遊手冊5台北古城之旅〞
北市大附小106學年度上學期四年級特色課程學習單3
四年班號 姓名
活動名稱:建築物博覽會
G手腦並用:小朋友,學校附近這些建築物,代表著不同時期所建築的,請將附件的建築物剪下來,貼在年代數線上,像例圖一樣。
再想一想,建築物的外型和年代有什麼關係呢?可以找同學一起研究唷!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本頁圖部分取自遠流出版公司〝台灣深度旅遊手冊5台北古城之旅〞
附件
台北賓館(1901) | 公賣局(1922) | ||
附件
台北賓館(1901) | 公賣局(1922) | ||
附件
台北賓館(1901) | 公賣局(1922) | ||
本頁圖部分取自遠流出版公司〝台灣深度旅遊手冊5台北古城之旅〞
北市大附小106學年度下學期四年級特色課程學習單1
四年班號 姓名
活動名稱:來去總統府
G總統府小檔案
親愛的小朋友,我就是─總統府,我站立在臺北市( )路一段122號。我出生於西元1919年,到今天,我已經( )歲,所以被列為國定古蹟喔。我的身高有五層樓高,中央塔則有十一層樓高,從平面來看,像一個( )字的形狀。
$畫下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並簡單說明原因。
$參訪之後的收穫
北市大附小106學年度下學期四年級特色課程學習單2
四年班號 姓名
活動名稱:二二八公園走走
G二二八和平公園小檔案
原名臺北新公園,落成於1899年,公園內,遊客可欣賞到古砲、老火車頭、碑林、牌坊,等各式多樣的古蹟,娓娓地敘說臺北古城豐富的故事。衡陽路入口處前,還有古早味的酸梅湯,不妨試試看。
P景點一:「急公好義」坊
是國家三級古蹟,為了紀念樂善好施、見義勇為的洪騰雲而設,建於西元1888年。其特色是四柱三間式,有兩層簷,最上層安置聖旨碑。屬於典型的清代石坊。
G景點二:國立臺灣博物館
建於西元1908年,是全臺灣第一座博物館,目前保存了臺灣已經絕跡的動植物標本、礦物化石,以及原住民文物。造型仿希臘維多利亞式建築,門口是多立克式柱廊,中央圓頂有許多窗戶。
$ 畫下我印象最深刻的…,並簡單說明原因。 參訪之後的收穫
參考網站:國立臺灣博物館中正區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