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08學年度綜合領域
五年級學生基本課程能力指標與教學單元目標對照表
學習領域 | 綜合活動 | 適用年級 | 五年級 | |
原設計者 | 李佩怡、張雅甄、林倩瑛、廖淑玲、賴慧珉、施秀美、徐芳華 | 逐年修訂者 | 柯 艾、鄧婷尹、張毓容 黃傳盛、王怡文、楊文琪 | |
教學者 | 柯 艾、鄧婷尹、張毓容、黃傳盛、王怡文、楊文琪、604師、607師 | |||
學習領域 教學背景分析 與設計理念 | 本學年的教學計畫依據學生身心特質發展,結合學生生活經驗,並融入學校課色課程。五年級上學期一共規劃了四個單元:單元一「新的開始」輔導學生了解自己的長處,在團體裡活動中發揮自己的長處;單元二「學習高手」介紹各種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技巧,並學習自我管理以適應不同年段的學習;單元三「歡樂賀校慶」結合動靜態的校慶課程,讓學生認識校史,並學習人際互動,共同完成任務,展現活力的表演,傳達關愛學校的情感;單元四「親近大自然」引導學生省思人與環境的關係,規畫走訪大自然的行程,並應用本學期所學來安排自己的寒假生活。 下學期亦規劃有四個單元:單元一「社會機關趴趴走」結合學生的校外參觀,指導學生利用各項社會資源,並融入學校特色課程,實際走訪臺北古城;單元二「在服務中學習」引導學生認識需要服務的對象,並透過參與班級和學校服務的方法,體會服務的意義;單元三「愛與感恩」配合多元文化活動,讓學生學會尊重不同族群與文化,並能對身邊的人表達愛與感恩;單元四「安全的生活」讓學生探討周遭環境或人為的潛蔵危機,運用各項資源或策略化解危險。活動的設計力求多元、適性、活潑,以培養學生基本能力,達成生活實踐、體驗意義、個別發展、學習統整等四大目標。 | |||
學習領域 教學目標 | 上學期: 1-3-1 欣賞並接納他人。 1-3-5 了解學習與研究的方法,並實際應用於生活中。 2-3-2 觀察野外生活中自然現象的變化。 2-3-3 規劃改善自己的生活所需要的策略與行動。 3-3-1 認識參與團體自治活動應具備的知能,並評估自己的能力。 4-3-2 探討環境的改變與破壞可能帶來的危險,討論如何保護或改善環境。 下學期: 1-3-2 尊重與關懷不同的族群。 3-3-2 體會參與社會服務的意義。 3-3-3 熟悉各種社會資源及支援系統,並幫助自己及他人。 3-3-4 認識不同的文化,並分享自己對多元文化的體驗。 4-3-1 認識各種災害及危險情境,並實際演練如何應對。 | |||
教材來源 | 自編 | |||
107學年度第 一、二 學期課程計劃 |
分段能力指標 | 本校學力指標 | 教學內容 | 月份 與節數 | 評量方式 | 學校行事活動 六大議題 |
1-3-1 欣賞並接納他人。 1-3-2 參與各項活動,探索並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 | 1-3-1-3接納他人合理的想法與意見。 1-3-2-1從參與各項活動中,探索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或表現行為。 | 五上單元一: 新的開始 活動一:認識新同學 1.教師利用ppt介紹多元智能的內涵,並列舉人物說明各種智能的特質。 2.教師以自己為例,示範多元智能圓形圖的製作方法。 3.學生依照老師的示範製作自己的多元智能圖,並塗上顏色。 4.同學彼此展示多元智能圖,並進行分享。 5.相似圖形家族:找一找,哪些同學的多元智能圖最相近? 6.互補圖形家族:找一找,哪些同學的多元智能圖是完全不同? 7.依據同學特質推選班級幹部。 活動二:班級招牌秀
活動三:戰將出擊
| 九月6節 九月3節 九月6節 | 口頭發表 分組討論 實作評量 個人自評 小組互評 作品展示 | 生涯發展教育(1-2-1認識有關自我的觀念) 人權教育(1-2-1 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兩性教育(1-2-1 學習表現自我特質、3-2-1 學習尊重兩性的行為) |
1-3-3探究自我學習的方法,並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 2-3-1規劃個人運用時間、金錢,所需的策略與行動。 | 1-3-3-1 探究自我學習的方法。 1-3-3-2發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 1-3-3-3持續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 2-3-1-1 覺察規劃時間與金錢使用的意義與重要性。 2-3-1-2分享個人之時間與金錢運用方式。 2-3-1-3 規劃並實踐個人的時間與金錢使用計畫。 | 五上單元二:學習高手 活動一:SWOT戰力分析
活動二:讀書計畫
活動三:讀書方法
活動四:時間與金錢管理
| 10月3節 10月4節 10月5節 11月3節 | 學習單 口頭發表 實作評量 實作評量 | 生涯規畫 1-2-1培養自己的興趣、能力。 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 2-2-2激發對工作世界的好奇心。 3-2-1培養規劃及運用時間的能力。 3-2-2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
分段能力指標 | 本校學力指標 | 教學內容 | 月份 與節數 | 評量方式 | 學校行事活動 六大議題 |
1-3-2 參與各項活動,探索並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 3-3-1以合宜的態度與人相處,並能有效的處理人際互動的問題。 | 1-3-2-2比較自己與他人在團體中角色的異同。 1-3-2-3在團體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3-3-1-1與人相處時能發現自己與別人有不同的特質,並尊重其差異。 | 五上單元三:歡樂校慶 活動一:我是校史通 1.將本校校歌歌詞內容製作成教學簡報,引導學生理解其內容。 2.引導學生欣賞校史網頁之影音檔案,並進行問題討論。 3.實際演唱內容。 4.討論校旗、校徽代表的意義及使用時機。 5.引導學生瀏覽課程發展網站上校史網頁,並進行問題討論。 活動二:活力向前衝 1.大會舞的基本動作及隊形變換簡介。 2.種子舞蹈學生動作演練及各班分組演練。 3.全體五年級動作及隊形演練。 | 11月3節 11月6節 12月9節 | 口頭發表 實作評量 實作評量 | 校慶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2-3-2學習在性別互動中,展現自我的特色。
|
分段能力指標 | 本校學力指標 | 教學內容 | 月份 與節數 | 評量方式 | 學校行事活動 六大議題 |
4-3-1探討周遭環境或人為的潛蔵危機,運用各項資源或策略化解危險。 4-3-2參與計畫並從事戶外活動,從體驗中尊重自然及人文環境 4-3-3 覺察環境的改變與破壞可能帶來的危險,並珍惜生態環境與資源。 | 4-3-2-3透過觀察與互動的過程,產生對大自然尊重與珍惜,並探索人文景觀的價值與意義。 4-3-1-2探討各項可能資源,並尋求可用的資源來化解周遭環境的潛藏危機。 4-3-3-1透過各種資訊,覺察及探討環境的改變可能帶來的危險。 4-3-3-2覺察因人為的破壞,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4-3-3-3分享環境保護的方法與行動,並珍惜資源及生態。 4-3-2-1透過戶外活動的體驗,瞭解戶外活動的意義與價值。 | 五上單元四:寒假生活—親近大自然 活動一:自然大觀園
活動二:和自然作朋友
活動三:小小自然解說員
| 元月份 3節 3節 6節 | 能瞭解影片內容並回答相關問題。 能回答問題。 能發表想法。 能和同學分工合作。 能設計學習單。 | 環境教育 1-3-1能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 3-3-2能主動親近並關懷學校與社區的環境,並透過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瞭解,體會環境權的重要。5-3-1具有參與規劃校園環境調查活動的經驗。
家庭教育 3-3-1認識臺灣多元族群的傳統與文化 資訊教育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
分段能力指標 | 本校學力指標 | 教學內容 | 月份 與節數 | 評量方式 | 學校行事活動 六大議題 |
2-3-4熟悉各種社會資源與支援系統,並分享如何運用資源幫助自己與他人。 | 2-3-4-1說明並演練獲得各種社會資源及支援系統的資訊與方法。 2-3-4-2省思運用各種社會資源及支援系統方式的適切性。 2-3-4-3分享善用各種社會資源及支援系統幫助自己及他人的經驗。 | 五下單元一:社教機構趴趴走 活動一:「天文臺、中山堂」大探索 1.搜集「天文臺、中山堂」背景資料。 2.相關歷史、地理背景探討。 3.學童分組進行「親近天文臺」、「走訪中山堂」簡報製作。 4.同學彼此分享簡報,進行製作經驗分享或歷史感觸交流。 活動二:「天文臺體驗營」
活動三:「中山堂~育藝深遠」知性藝術之旅
活動四:走進臺北城
| 二月3節 二月6節 三月3節 三月6節 | 資料搜集 分組討論 口頭報告 實作評量 小組互評 作品展示 | 資訊教育(1-2-1 了解資訊科技在人類生活之應用。) 環境教育(1-1-1 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性別平等教育(2-2-4 學習在團體中兩性共同合作以解決問題) |
分段能力指標 | 本校學力指標 | 教學內容 | 月份 與節數 | 評量方式 | 學校行事活動 六大議題 |
3-3-3尊重與關懷不同的族群。 3-3-4體會參與社會服務的意義。 | 3-3-3-3關懷與接納不同族群的意見與想法。 3-3-4-1從參與社會服務活動中,省思與分享服務的意義與價值。 | 五下單元二:從服務中學習 活動一:認識你真好
活動二:伸出愛的手
活動三:我是小志工
| 4月 3節 3節 3節 6節 | 能瞭解影片內容並回答相關問題。 能回答問題。 能瞭解擔任交通隊、糾察隊、朝會服務人員、環保小義工等工作的意義與目的。 | 人權教育 1-3-4瞭解世界上不同的群體、文化和國家,能尊重欣賞其差異。 生涯發展教育 2-2-4瞭解工作對個人的意義及社會的重要性。 環境教育 5-3-3主動參與學校社團和社區的環境保護相關活動。 |
分段能力指標 | 本校學力指標 | 教學內容 | 月份 與節數 | 評量方式 | 學校行事活動 六大議題 |
3-3-5 尊重與關懷不同的文化,並分享在多元文化中彼此相處的方式。 | 3-3-3-1以尊重的態度瞭解不同族群的生活方式與特色。 3-3-3-2 表達與分享對不同族群的感受與想法。 3-3-3-3關懷與接納不同族群的意見與想法。 | 五下單元三:台灣的多元文化 活動一:認識台灣的多元文化(http://www.tncsec.gov.tw/c_cultures/C_home2.php) 1.認識客家文化 2.認識原住民風情 3.認識外籍配偶的家鄉 4.認識台灣不同族群的特色,如中和潑水節、藍染、豐年祭 活動二:「感恩大聲說」 1.認識不同文化的母親節慶祝方式(http://forum.yam.org.tw/2004women/festival.htm) 2.學習用不同語言說「媽媽我愛你」 3.用媽媽的母語說「媽媽我愛你」 活動三:探討生活方式與多元文化的關係 1.針對一種文化分組做深入探討,並以海報或簡報方式呈現。 2.上台分享 活動四:擁抱多元國際新未來 1.認識新移民(http://mail.wtps.tp.edu.tw/~culture/index.html) 2.關懷新移民(公視關懷新移民主題曲MV---http://www.youtube.com/watch?gl=TW&hl=zh-TW&hl=en&v=4JF0jvyNkQo) 3.探討新移民的問題
4.結語 ※新移民相關報導(http://www.lihpao.com/news/more_p4.php) | 五月 5節 2節 3節 5節 | 口頭報告 分組討論 實作評量 小組互評 | 母親節慶祝活動 【人權教育 1-3-3
了解平等、正義的原則,並能在生活中實踐 【資訊教育 4-3-2 能找到合適的網站資源、圖書館資源及檔案傳輸等。 4-3-3 能利用資訊科技媒體等搜尋需要的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