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開始:探索自我 欣賞他人 共創團體和諧

格式
doc
大小
120.5 KB
頁數
15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8-06-28,离现在 7 11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08學年度綜合領域

年級學生基本課程能力指標與教學單元目標對照表

學習領域

綜合活動

適用年級

五年級

原設計者

李佩怡、張雅甄、林倩瑛、廖淑玲、賴慧珉、施秀美、徐芳華

逐年修訂者

柯 艾、鄧婷尹、張毓容

黃傳盛、王怡文、楊文琪

教學者

柯 艾、鄧婷尹、張毓容、黃傳盛、王怡文、楊文琪、604師、607

學習領域

教學背景分析

與設計理念

本學年的教學計畫依據學生身心特質發展,結合學生生活經驗,並融入學校課色課程。五年級上學期一共規劃了四個單元:單元一「新的開始」輔導學生了解自己的長處,在團體裡活動中發揮自己的長處;單元二「學習高手」介紹各種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技巧,並學習自我管理以適應不同年段的學習;單元三「歡樂賀校慶」結合動靜態的校慶課程,讓學生認識校史,並學習人際互動,共同完成任務,展現活力的表演,傳達關愛學校的情感;單元四「親近大自然」引導學生省思人與環境的關係,規畫走訪大自然的行程,並應用本學期所學來安排自己的寒假生活。

下學期亦規劃有四個單元:單元一「社會機關趴趴走」結合學生的校外參觀,指導學生利用各項社會資源,並融入學校特色課程,實際走訪臺北古城;單元二「在服務中學習」引導學生認識需要服務的對象,並透過參與班級和學校服務的方法,體會服務的意義;單元三「愛與感恩」配合多元文化活動,讓學生學會尊重不同族群與文化,並能對身邊的人表達愛與感恩;單元四「安全的生活」讓學生探討周遭環境或人為的潛蔵危機,運用各項資源或策略化解危險。活動的設計力求多元、適性、活潑,以培養學生基本能力,達成生活實踐、體驗意義、個別發展、學習統整等四大目標。

學習領域

教學目標

上學期:

1-3-1 欣賞並接納他人。

1-3-5 了解學習與研究的方法,並實際應用於生活中。

2-3-2 觀察野外生活中自然現象的變化。

2-3-3 規劃改善自己的生活所需要的策略與行動。

3-3-1 認識參與團體自治活動應具備的知能,並評估自己的能力。

4-3-2 探討環境的改變與破壞可能帶來的危險,討論如何保護或改善環境。

下學期:

1-3-2 尊重與關懷不同的族群。

3-3-2 體會參與社會服務的意義。

3-3-3 熟悉各種社會資源及支援系統,並幫助自己及他人。

3-3-4 認識不同的文化,並分享自己對多元文化的體驗。

4-3-1 認識各種災害及危險情境,並實際演練如何應對。

教材來源

自編

107學年度第 一、二 學期課程計劃



分段能力指標

本校學力指標

教學內容

月份

與節數

評量方式

學校行事活動

六大議題

1-3-1 欣賞並接納他人。

1-3-2 參與各項活動,探索並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

1-3-1-3接納他人合理的想法與意見。


1-3-2-1從參與各項活動中,探索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或表現行為。

五上單元一: 新的開始


活動一:認識新同學

1.教師利用ppt介紹多元智能的內涵,並列舉人物說明各種智能的特質。

2.教師以自己為例,示範多元智能圓形圖的製作方法。

3.學生依照老師的示範製作自己的多元智能圖,並塗上顏色。

4.同學彼此展示多元智能圖,並進行分享。

5.相似圖形家族:找一找,哪些同學的多元智能圖最相近?

6.互補圖形家族:找一找,哪些同學的多元智能圖是完全不同?

7.依據同學特質推選班級幹部。


活動二:班級招牌秀

  1. 教師利用品牌商品的廣告,引導學生思考品牌形象與商品特質之間的關係。

  2. 分組討論:我們這個班要塑造怎樣的形象?這樣的形象要具備哪些特質?

  3. 各組將討論的特質寫在白板上。

  4.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討論結果:

  • 有哪些特質是類似的?

  • 特質如果很多,要如何排列或選擇?

  • 選擇特質時,要考慮哪些因素?

  • 選擇本班要具備的特質。

  1. 製作「班級招牌」(名片大小)


活動三:戰將出擊

  1. 利用班會討論實現「班級招牌」的具體實踐方法。

  2. 將具體實踐方法做成任務表,想一想,每個人的角色與任務都一樣嗎?哪些是個人任務?哪些是小組任務?

  3. 以一至二個星期為單位,利用檢核表,檢視小組或個人是否完成任務。

  4. 完成任務者,頒發「班級招牌」以資鼓勵。

  5. 未完成任務者,給予機會進行補救或改善。



九月6















九月3














九月6


口頭發表

分組討論

實作評量

個人自評

小組互評

作品展示

生涯發展教育(1-2-1認識有關自我的觀念)

人權教育(1-2-1 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

兩性教育(1-2-1 學習表現自我特質、3-2-1 學習尊重兩性的行為)

1-3-3探究自我學習的方法,並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



2-3-1規劃個人運用時間、金錢,所需的策略與行動。

1-3-3-1 探究自我學習的方法。

1-3-3-2發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

1-3-3-3持續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



2-3-1-1 覺察規劃時間與金錢使用的意義與重要性。

2-3-1-2分享個人之時間與金錢運用方式。

2-3-1-3 規劃並實踐個人的時間與金錢使用計畫。



五上單元二:學習高手


活動一:SWOT戰力分析

  1. 教師介紹SWOT分析概念,引導學生找出自己學習上的競爭力。

  2. 引導學生針對不同競爭力的學科,探究不同學習的方法和時間的分配。

  3. 和同學分享自己的SWOT圖和各領域的學習方法。

活動二:讀書計畫

  1. 指導學生進行「專心」的練習,和全班討論分享如何消除不專心的因素。

  2. 引用名人成功的故事,並請學生選擇一位成功人士為目標,激發學生正向思考及學習的企圖心。

  3. 指導學生針對自己SWOT學科,訂定讀書計畫,每日安排固定時間進行學習,並紀錄下來。

  4. 一週後,學生相互分享自己的讀書計畫和紀錄,修正後再執行。

活動三:讀書方法

  1. 教師介紹「SQ3R」的學習方法,並實地演練。

  2. 教師介紹「尋找重點」的學習方法,並實地演練。

  3. 教師介紹「費曼身歷其境」的學習方法,並實地演練。

  4. 教師介紹「筆記法」的學習方法,並實地演練。

  5. 教師介紹「記憶法」的學習方法,並實地演練。

活動四:時間與金錢管理

  1. 請學生記錄一星期的時間表與生活花費支出表,和全班分享自己利用時間的方法,以及金錢使用的狀況。

  2. 兩兩一組討論如何利用時間、增加可用的時間,更有效率的完成學習,並應用本單元所學的方法,擬定一星期的時間,實地執行並紀錄下來。

  3. 兩兩一組討論自己一周以來的金錢使用情形,辨別「需要」與「想要」的消費內容,並分享彼此的消費習慣。



103









104











105











113





學習單

口頭發表

實作評量








實作評量


生涯規畫

1-2-1培養自己的興趣、能力。

2-2-1培養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

2-2-2激發對工作世界的好奇心。

3-2-1培養規劃及運用時間的能力。

3-2-2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分段能力指標

本校學力指標

教學內容

月份

與節數

評量方式

學校行事活動

六大議題

1-3-2 參與各項活動,探索並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


3-3-1以合宜的態度與人相處,並能有效的處理人際互動的問題。



1-3-2-2比較自己與他人在團體中角色的異同。



1-3-2-3在團體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3-3-1-1與人相處時能發現自己與別人有不同的特質,並尊重其差異。

五上單元三:歡樂校慶


活動一:我是校史通

1.將本校校歌歌詞內容製作成教學簡報,引導學生理解其內容。

2.引導學生欣賞校史網頁之影音檔案,並進行問題討論。

3.實際演唱內容。

4.討論校旗、校徽代表的意義及使用時機。

5.引導學生瀏覽課程發展網站上校史網頁,並進行問題討論。


活動二:活力向前衝

1.大會舞的基本動作及隊形變換簡介。

2.種子舞蹈學生動作演練及各班分組演練。

3.全體五年級動作及隊形演練。



113










116

129





口頭發表

實作評量








實作評量


校慶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2-3-2學習在性別互動中,展現自我的特色。
2-3-3
認識不同性別者處理情緒的方法,採取合宜的表達方式。




















分段能力指標

本校學力指標

教學內容

月份

與節數

評量方式

學校行事活動

六大議題

4-3-1探討周遭環境或人為的潛蔵危機,運用各項資源或策略化解危險。


4-3-2參與計畫並從事戶外活動,從體驗中尊重自然及人文環境


4-3-3

覺察環境的改變與破壞可能帶來的危險,並珍惜生態環境與資源。

4-3-2-3透過觀察與互動的過程,產生對大自然尊重與珍惜,並探索人文景觀的價值與意義。


4-3-1-2探討各項可能資源,並尋求可用的資源來化解周遭環境的潛藏危機。


4-3-3-1透過各種資訊,覺察及探討環境的改變可能帶來的危險。


4-3-3-2覺察因人為的破壞,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4-3-3-3分享環境保護的方法與行動,並珍惜資源及生態。


4-3-2-1透過戶外活動的體驗,瞭解戶外活動的意義與價值。


五上單元四:寒假生活親近大自然


活動一:自然大觀園

  1. 引導學生觀察大自然有哪些景物?帶給人們有什麼樣的感覺?

  2. 大自然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對生活有什麼樣的影響?

  3. 影片「我們的地球北極熊生存之戰」http://www.youmaker.com/video/sv?id=4325b93a549d47a5a59515535f9b03b4001(約50分鐘長)

  4. 分組發表影片感想。

活動二:和自然作朋友

  1. 引導學生觀察,在學校或住家附近,什麼地方適合觀察自然現象和它的變化?

  2. 欣賞繪本--「挖土機年年作響」

  3. 分組探討並發表繪本--「挖土機年年作響」

活動三:小小自然解說員

  1. 從「如果我是解說員」的角度,發表學校或住家附近適合讓別人深入瞭解的地方有哪些?理由何在?設計解說步道並發表之。

  2. 廣告欣賞:http://www.youtube.com/watch?v=WLKpeD3HcEE&feature=related

  3. 發表臺灣之美何在?原因為何?

  4. 介紹博物館、美術館或科學館,例如:

  1. 北美館網址:http://www.tfam.museum/

  2. 國立自然博物館:

http://www.nmns.edu.tw/

  1. 國立歷史博物館:

http://www.nmh.gov.tw/

  1. 故宮博物院:

http://www.npm.gov.tw/

  1. 設計一份寒假旅遊計畫(計畫中務必設計一個博物館、美術館或科學館的參觀)

  2. 發表自己的設計。



元月份

3










3







6


能瞭解影片內容並回答相關問題。


能回答問題。


能發表想法。


能和同學分工合作。


能設計學習單。















環境教育

1-3-1能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

3-3-2能主動親近並關懷學校與社區的環境,並透過對於相關環境議題的瞭解,體會環境權的重要。5-3-1具有參與規劃校園環境調查活動的經驗。
5-3-2
執行日常生活中進行對環境友善的行動。
5-3-3
主動參與學校社團和社區的環境保護相關活動。

家庭教育

3-3-1認識臺灣多元族群的傳統與文化

資訊教育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分段能力指標

本校學力指標

教學內容

月份

與節數

評量方式

學校行事活動

六大議題

2-3-4熟悉各種社會資源與支援系統,並分享如何運用資源幫助自己與他人。


2-3-4-1說明並演練獲得各種社會資源及支援系統的資訊與方法。


2-3-4-2省思運用各種社會資源及支援系統方式的適切性。


2-3-4-3分享善用各種社會資源及支援系統幫助自己及他人的經驗。

五下單元一:社教機構趴趴走


活動一:「天文臺、中山堂」大探索

1.搜集「天文臺、中山堂」背景資料。

2.相關歷史、地理背景探討。

3.學童分組進行「親近天文臺」、「走訪中山堂」簡報製作。

4.同學彼此分享簡報,進行製作經驗分享或歷史感觸交流。


活動二:「天文臺體驗營」

  1. 行前寫下自己參觀天文臺想獲得的科學新知,張貼在教室的心願牆上。

  2. 拜訪「天文臺」:學習行前意欲探索的科學新知,向自己的科學探索心願邁進。

  3. 在自己的心願卡上寫上此行的收穫,進行反思學習。


活動三:「中山堂~育藝深遠」知性藝術之旅

  1. 透過交流討論,獲知西洋管絃樂器的知識,了解管樂器、絃樂器間的差異性。

  2. 行前演練參觀音樂會的禮儀。

  3. 出發囉!做個知性、有禮的藝術饗宴小聽眾。

  4. 經驗交流,分享回饋。


活動四:走進臺北城

  1. 配合「走進臺北城」課程,全班規畫實地走訪行程。

  2. 實地走訪臺北古城,各小組擔任各景點解說工作。

  3. 針對走訪活動進行分享與回饋。



二月3








二月6









三月3









三月6



資料搜集

分組討論

口頭報告

實作評量

小組互評

作品展示

資訊教育(1-2-1 了解資訊科技在人類生活之應用。)

環境教育(1-1-1 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性別平等教育(2-2-4 學習在團體中兩性共同合作以解決問題)










分段能力指標

本校學力指標

教學內容

月份

與節數

評量方式

學校行事活動

六大議題

3-3-3尊重與關懷不同的族群。





3-3-4體會參與社會服務的意義。

3-3-3-3關懷與接納不同族群的意見與想法。











3-3-4-1從參與社會服務活動中,省思與分享服務的意義與價值。

五下單元二:從服務中學習


活動一:認識你真好

  1. 引導學生認識「亞斯伯格症」、「自閉症」、等不同弱勢族群兒童的特點、相處方式。

  2. 引導學生欣賞「我的同學來雄」短片,進行問題討論:

  1. 來雄哪些地方和我們不一樣?

  2. 來雄有哪些優點?

  3. 我們可以怎樣幫助來雄呢?


活動二:伸出愛的手

  1. 引導學生瞭解本校有哪些特殊的班級?(一年12

  2. 引導學生討論如何和這些不一樣的同學相處。

  3. 引導學生踴躍報名校內「牽引」活動。


活動三:我是小志工

  1. 引導學生討論在學校內外有許多穿著「黃」「紅」背心的學生或家長,他們為我們做哪些事情呢?

  2. 如果有一天小朋友也穿上「背心」擔任小小志工時,應該有哪些正確的行為呢?

  3. 引導學生討論交通隊、糾察隊、朝會服務人員、環保小義工等工作的意義與目的。

  4. 引導學生進行各項志工活動報名。

  5. 引導學生擔任這些小志工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舉止合宜、有禮貌





4

3



3











3











6

能瞭解影片內容並回答相關問題。






能回答問題。







能瞭解擔任交通隊、糾察隊、朝會服務人員、環保小義工等工作的意義與目的。

人權教育

1-3-4瞭解世界上不同的群體、文化和國家,能尊重欣賞其差異。

生涯發展教育

2-2-4瞭解工作對個人的意義及社會的重要性。

環境教育

5-3-3主動參與學校社團和社區的環境保護相關活動。










分段能力指標

本校學力指標

教學內容

月份

與節數

評量方式

學校行事活動

六大議題

3-3-5 尊重與關懷不同的文化,並分享在多元文化中彼此相處的方式。

3-3-3-1以尊重的態度瞭解不同族群的生活方式與特色。

3-3-3-2 表達與分享對不同族群的感受與想法。

3-3-3-3關懷與接納不同族群的意見與想法。

五下單元三:台灣的多元文化


活動一:認識台灣的多元文化(http://www.tncsec.gov.tw/c_cultures/C_home2.php

1.認識客家文化

2.認識原住民風情

3.認識外籍配偶的家鄉

4.認識台灣不同族群的特色,如中和潑水節、藍染、豐年祭


活動二:「感恩大聲說」

1.認識不同文化的母親節慶祝方式(http://forum.yam.org.tw/2004women/festival.htm)

2.學習用不同語言說「媽媽我愛你」

3.用媽媽的母語說「媽媽我愛你」


活動三:探討生活方式與多元文化的關係

1.針對一種文化分組做深入探討,並以海報或簡報方式呈現。

2.上台分享


活動四:擁抱多元國際新未來

1.認識新移民(http://mail.wtps.tp.edu.tw/~culture/index.html)

2.關懷新移民(公視關懷新移民主題曲MV---http://www.youtube.com/watch?gl=TW&hl=zh-TW&hl=en&v=4JF0jvyNkQo)

3.探討新移民的問題

  • 社會適應、文化調適問題

  • 家庭婚姻問題

  • 親子教育問題

4.結語

新移民相關報導(http://www.lihpao.com/news/more_p4.php)

五月



5













2









3





5


口頭報告

分組討論

實作評量

小組互評


母親節慶祝活動

【人權教育

1-3-3 了解平等、正義的原則,並能在生活中實踐
1-3-4
了解世界上不同的群體、文化和國家,能尊重欣賞其差異

【資訊教育

4-3-2 能找到合適的網站資源、圖書館資源及檔案傳輸等。

4-3-3 能利用資訊科技媒體等搜尋需要的資料。








分段能力指標

本校學力指標

教學內容

月份

與節數

評量方式

學校行事活動

六大議題

4-3-1

探討周遭環境或人為的潛藏危機,運用各項資源或策略化解危險。



4-3-3

覺察環境的改變與破壞可能帶來的危險,並珍惜生態環境與資源

2-3-4熟悉各種社會資源與支援系統,並分享如何運用資源幫助自己與他人。




4-3-1探討周遭環境或人為的潛蔵危機,運用各項資源或策略化解危險。

五下單元四:安全的生活

活動一:災害知多少?

1.展示圖片或播放影片,引導學生警覺災害的可怕及安全的重要。

2.提示學生生活中可能的災害無所不在,含括天然的(如地震、颱風等)、人為的(如火災、交通事故,乃至任何導致生命財產損失之意外狀況)

3.請學生進行災害相關資料蒐集(如剪報、網路訊息、親身經歷等),並於上課中報告資料內容、說出心中的感受。

活動二:逃生計畫A&B

  1. 以天然災害地震或人為災害火災為例,引導學生深入探討其成因與預防措施。

  2. 請學生分組進行「校園安全空間現況」調查(如哪些地方放置了滅火器、消防栓、逃生指示燈等),並做實際逃生路線演練。(分組學習單)

  3. 請學生回家調查「家居空間安全現況」調查,並與家人討論可能遭遇的狀況、困難及改善辦法。(個人學習單)

活動三:救援高手

  1. 引導學生分組整理出生活中各種可能的災害種類與預防措施(含日常觀念、行為、設備等)

  2. 再引導學生討論:災害(意外)狀況發生時,除了運用既有設備與自己應變之外,還可以尋求哪些單位的協助?這些單位通常會提供哪些救援?要如何才能及獲得他的救援?

  3. 請學生演練如何撥打與接聽救援熱線(119110或手機11211319951650800-055-850)

活動四:安全尖兵總動員

  1. 引導學生歸納防災與救援訓練的目的與意義在於保護財物、愛惜環境與尊重生命。

  2. 請各組學生擇一災害預防主題設計製作完成「安全生活宣導」大海報,並張貼於校園中。


六月3











六月3











六月3












六月3


資料蒐集

口頭發表

分組討論

實作評量

小組互評

作品展示

家政教育(3-2-3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人權教育(1-2-3 說出權利與個人責任的關係,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環境教育

4-3-4能建立伙伴關係,尋求適切的資源與協助,以設法解決環境問題。4-3-5能以各種管道向行政機關、民意代表或非政府組織發聲,以表達自己對環境問題的看法。

資訊教育

4-3-5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