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學年度第二學期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學校特色課程評鑑
學年互評意見彙整
綜合意見 | 評鑑者 |
1.四下自然教學設計豐富落實,配合社區之展示與學習結合,很棒。 2.六下自然課程結合大手牽小手,整合學習,更收相得益彰之效。 | 課發委員 |
二年級參觀二二八公園內古蹟,四年級可著重在臺北城古蹟(二二八公園內的除外),如此才不會重複 | |
謝謝教授的指導 | |
評量方式不一致 | |
1建議英語課程不必在走進臺北城的課程中呈現,因意義性真的不大,放在校慶課程中校名的認識是 否較有意義。 2.老師們的用心、創意都令人感動。 3.在進行走訪古蹟時,孩子們對於二二八公園的印象大都只有遊樂場,故再次前往二二八時,孩子們 可以透過老師故事的解說對二二八有深入的認知。 | |
1.四年級總統府、大富翁遊戲很有特色,學生興趣高,課程統整好。 2.探訪臺北城很有意思,透過教學可以發現臺北城的美。 3.高年級的學長將所學介紹給學弟妹,可以做為課程成果的展現。 4.謝謝老師們,大家辛苦了! | |
| |
建議廢除學年課發委員,保留各領域領召與會即可。 | |
英語認識臺北古城可再豐富內容。 | |
1.一年級特色課程:走進臺北城,標題「台」,請改「臺」。 2.二年級善用社區資源---文獻會導覽,加上老師前置室內先行教學,再實地走訪<由導覽員導覽>, 兩相搭配,更能符合學生程度與目標。
另外可可加上校名英語全名或簡稱的認識與說的能力。
由六年級帶低年級認識校學植物。 | |
| |
以實地探索、動手實作的課程讓特色課程生動有趣。 | |
課程需不斷發展,可貫穿主軸下,融入更多的相關學科知識。 | |
二年級去二二八公園是知道,但四年級去二二八公園是了解古蹟,像歷史故事應該四年級比較能夠理解, 目標深淺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