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力生活:環保小尖兵與揮毫之美課程設計

格式
doc
大小
621.5 KB
頁數
57
上傳者
課程組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2-16,离现在 1 24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2學年度校訂課程

年級第一學期主題探究課程教學活動設計1120607

主題名稱

美力生活

跨域合作

語文 □自然與科技 □社會

數學 □健康與體育 □本土語

英語 □藝術與人文 □生活 ■綜合活動

節數安排

校本8

原設計者

李佩怡,張雅甄,賴慧珉,施秀美

林倩瑛,邱季柔,蔣曉萍,賴怡璇

陳卉穎,陳怡琳,蔡依玲,蘇瑪莉

林美玲,賴柏吟,張素苓,黃心怡

112修訂者

邱筠茹、柯艾、蔡依玲、蘇瑪莉、

林美玲、鄭芳怡、賴柏吟、黃心怡

教學者

邱筠茹、柯艾、蔡依玲、蘇瑪莉、

林美玲、鄭芳怡、賴柏吟、黃心怡

適用 年級

四年級上學期

課程設計理念

〈環保小尖兵〉

中年級已經開始擔任校園公共服務,所以為加強學生的服務技能,而設計環保的課程。

〈揮毫之美〉

配合春節相關活動,讓學生學習及欣賞書法之美。

領綱

核心素養

-E-A2 探索學習方法,培 養思考能力與自律負責的態度,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E-C1 關懷生態環境與周遭人事物,體驗服務歷程與樂趣,理解並遵守道德規範,培養公民意識。

-E-B3 覺察生活美感的多樣性,培養生活環境中的美感體驗,增進生活的豐富性與創意 表現。

學習表現

1b-III-1 規劃與執行學習計畫,培養自律與負責的態度。

2d-II-1體察並感知生活中美感的普遍性與多樣性。

2d-II-2 分享自己運用創意解決生活問題的經驗與觀察。

Ab-II-1有效的學習方法。

Ab-II-2 學習行動。

Bd-II-1生活美感的普遍性與多樣性。

Bd-II-2生活美感的體察與感知。

Bd-II-3生活問題的創意解決。

學習目標

  1. 能了解資源回收的分類。

  2. 能依照規定作好資源回收。

  3. 能培養隨時做環保,愛護環境的精神。

  4. 了解春節習俗典故及意義。

  5. 能欣賞書法之美,樂於投入揮毫活動。

融入議題

*□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 *永續海洋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國防教育 *□資訊教育(□資訊素養與倫理 □行動學習 □新興科技)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閱讀素養教育

戶外教育□國際教育

議題內涵

E15覺知能資源過度利用會導致環境汙染與資源耗竭的問題。

E16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利用的原理。

E17 養成日常生活節約用水、用電、物質的行為,減少資源的消耗。

教材資源

電視廣告:「保護下一代,少用塑膠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I4l0ZGKPq4

繪本:不讓清潔員傷腦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rsUd1PDEOY

網路及範寫本

活動名稱

學習目標

學習活動歷程

(學習任務學習策略融入議題說明)

教學時間

評量方法/工具

環保小尖兵(6)

1.能了解資源回收的分類。





2.能依照規定作好資源回收。


一、資源回收分分看(1)

資源回收分類說明與指導。

二、愛地球的孩子(1)

1.引導學生了解環保的重要性,人人做環保,共同維護生態環境。

2.藉由電視廣告:保護下一代,少用塑膠袋,來討論資源回收對地球的重要。

三、我可以做好環保(4)

1.觀看繪本:不讓清潔員傷腦筋,並小組討論一個小學生可以做什麼?

2.小組角色扮演一個小學生可以做的環保。

3.引導學生美化教室,營造舒適的學習環境。

4.瞭解附小資源回收的實際情形。

5.設計檢核表格,自主落實環保行動,維持校園整潔。

40分鐘


40分鐘





80分鐘






80分鐘

能說出分類


能發表想法





角色扮演成果

訪問心得

設計的表格

揮毫之美(2)

1.了解春節習俗典故及意義。

2.能欣賞書法之美,樂於投入揮毫活動。

一、春聯大哉問(1)

1.介紹春聯的各種樣式。

2.介紹門聯的正確貼法,及常見的門聯用語。

3.在九宮格上練習寫小斗方的吉祥字:春、福、滿…等。

二、春城無處不飛花(1)

1.實際在春聯上習寫小斗方的吉祥字,並加上圖畫創意。

2.實際在春聯上習寫門葉。

3.張貼作品互相觀摩。

40分鐘






40分鐘

能發表

能寫出吉祥字





能寫出吉祥字

觀摩後分享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2學年度校訂課程

年級第一學期主題探究課程教學活動設計1120607

主題名稱

品格價值

跨域合作

語文 □自然與科技 □社會

數學 □健康與體育 □本土語

英語 □藝術與人文 □生活 ■綜合活動

節數安排

校本 4

原設計者

李佩怡,張雅甄,賴慧珉,施秀美

林倩瑛,邱季柔,蔣曉萍,賴怡璇

陳卉穎,陳怡琳,蔡依玲,蘇瑪莉

林美玲,賴柏吟,張素苓,黃心怡

112修訂者

邱筠茹、柯艾、蔡依玲、蘇瑪莉、

林美玲、鄭芳怡、賴柏吟、黃心怡

教學者

邱筠茹、柯艾、蔡依玲、蘇瑪莉、

林美玲、鄭芳怡、賴柏吟、黃心怡

適用 年級

四年級上學期

課程設計理念

透過模範生選拔活動,落實民主教育,引導學生選賢與能。並且表揚優良學生,激發同儕見賢思齊之效。

配合校慶活動,邀請校友返校說故事,與老附小人聯繫情感,讓學生對於校園更能產生認同。

領綱

核心素養

-E-A1認識個人特質,初探生涯發展,覺察生命變化歷程,激發潛能,促進身心健全發展。

-E-C2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學習尊重他人,增進人際關係,與團隊成員合作達成團體目標。

學習表現

1a-II-1展現自己能力、興趣與長處,並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a-II-1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展現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態度和技巧。

Aa-II-3自我探索的想法與感受。


Ba-II-1自我表達的適切性。

學習目標

  1. 能依全班決議的模範生標準推選模範生。

  2. 能虛心向他人學習優點,提升自我的品德。

  3. 邀請校友返校演說,引導學生探索附小的過去。

  4. 透過與老附小人情感的聯繫,引導學生尊重他人、關懷校園。

融入議題

*□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 *永續海洋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國防教育 *□資訊教育(□資訊素養與倫理 □行動學習 □新興科技)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閱讀素養教育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議題內涵

E2 自尊尊人與自愛愛人。

E4 參與規則的制定並遵守之。

教材資源

教學簡報、學習單

活動名稱

學習目標

學習活動歷程

(學習任務學習策略融入議題說明)

教學時間

評量方法/工具

模範生選拔

(2)

1.能了解選模範生的意義

2.能依全班決議的模範生標準推選模範生。

3.能虛心向他人學習優點,提升自我的品德。

一、建立規準(1)

1. 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學校提供的模範生規準。

2. 學生依自己認為的重要性給予規準評分,最重要的三個規準給5分,其餘1分。

3. 利用IRS給予規準評分,教師統計總分,選出班上共同認定的五項規準。


二、選拔與省思(1)

1. 依照班級票選的規準,填寫模範生推薦表。

2. 學生觀察同學平時表現,依規準列舉事例,推薦1-3位模範生候選人。

3. 全班依照共同訂定的規則,透過無記名投票方式、IRS選擇方式,選出班級模範生。

4. 省思(作業)

題目:模範生選舉的省思

內容:模範生選舉經過、他人值得學習的優點、自己可以努力的方向。

40分鐘








40分鐘

口頭發表

IRS票選







模範生推薦表

模範生選舉的省思

校慶靜態課程:校友說故事(2)

能探索附小的過去。

透過與老附小人情感的聯繫,引導學生尊重他人、關懷校園。

一、校友說故事(2)

  1. 邀請校友返校演說,安排各班聆聽活動,引導學生現在和以前附小生活的不同。

  2. 引導學生提問:

以前學生生活最有趣的部分是什麼?

附小以前的環境與現在環境的差異如何?

以前的學習活動和現在有什麼不一樣?

3.聆聽活動後,寫下自己的感想與收穫。

80分鐘

口頭發表

感想與回饋紀錄























市大附小四上【主題探究-品格價值課程學習單 ( )( )姓名( )

班模範生推薦表

班級共同訂定的模範生規準

  1. 和善有禮,儀態端莊,能主動問好,常說請、謝謝、對不起。

  2. 尊重他人,樂於接受不同的意見,並服從多數人的決定。

  3. 負責任,自動自發完成師長交付的工作。

  4. 誠實待人,說到做到,能遵守遊戲規則。

我想要推薦的人

候選人姓名

具體表現(請依上述規準進行說明)

推薦人簽名











市大附小四上【主題探究-品格價值課程學習單 ( )( )姓名( )

班模範生推薦表

班級共同訂定的模範生規準

  1. 和善有禮,儀態端莊,能主動問好,常說請、謝謝、對不起。

  2. 尊重他人,樂於接受不同的意見,並服從多數人的決定。

  3. 負責任,自動自發完成師長交付的工作。

  4. 誠實待人,說到做到,能遵守遊戲規則。

我想要推薦的人

候選人姓名

具體表現(請依上述規準進行說明)

推薦人簽名










市大附小四上【主題探究-品格價值課程學習單 ( )( )姓名( )

班孝親楷模禮儀楷模推薦表

選拔規準

禮儀方面

  1. 適時表達「請、謝謝、對不起」,與別人談話親切有禮。

  2. 聽從師長的指導、不喧鬧影響他人、與同學和樂相處。

  3. 愛惜公用物品、遵守場所規範、遵守上課及活動規則。

孝親方面

  1. 愛護自己的身體,自己該做的事自動做好,不讓父母擔心,也不惹父母生氣。

  2. 多幫忙做家事,減輕父母的負擔。

  3. 為父母爭光,讓父母以兒女為榮。尊敬師長,友愛同學,功課進步,品行良好,時常讓父母開心。

  4. 在日常生活的應對、進退中表達對父母與師長的感謝與敬意。

我想要推薦的人

類別

禮儀楷模

孝親楷模

候選人姓名



具體表現

(請依上述規準列舉實例說明)



推薦人簽名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2學年度校訂課程

年級第一學期主題探究課程教學活動設計1120607

主題名稱

問題解決~校慶動態課程與小鬼當家

跨域合作

語文 □自然與科技 □社會

數學 □健康與體育 □本土語

英語 □藝術與人文 □生活 □綜合活動

節數安排

校本 12

原設計者

李佩怡,張雅甄,賴慧珉,施秀美

林倩瑛,邱季柔,蔣曉萍,賴怡璇

陳卉穎,陳怡琳,蔡依玲,蘇瑪莉

林美玲,賴柏吟,張素苓,黃心怡

112修訂者

邱筠茹、柯艾、蔡依玲、蘇瑪莉、

林美玲、鄭芳怡、賴柏吟、黃心怡

教學者

邱筠茹、柯艾、蔡依玲、蘇瑪莉、

林美玲、鄭芳怡、賴柏吟、黃心怡
視藝老師

適用 年級

四年級上學期

課程設計理念

一年一度的校慶即將到來,期待學生在參與各項活動中,能展現自我,遵守紀律,重視榮譽感,達成共同目標。

領綱

核心素養

-E-A2

探索學習方法,培養思考能力與自律負責的態度,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E-B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學習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技巧,培養同理心,並應用於日常生活。

-E-C2

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學習尊重他人,增進人際關係,與團隊成員合作達成團體目標。

學習表現

1a-II-1展現自己能力、興趣與長處,並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a-II-1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展現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態度和技巧。

2b-II-1 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並能關懷團隊的成員。

2b-II-2 參加團體活動,遵守紀律、重視榮譽感,並展現負責的態度。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2c-II-1蒐集與整理各類資源,處理個人日常生活問題。

2c-II-1蒐集與整理各類資源,處理個人日常生活問題。

2c-III-1分析與判讀各類資源,規劃策略以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

2d-II-2分享自己運用創意解決生活問題的經驗與觀察。

Ba-II-1自我表達的適切性。

Ba-II-3 人際溝通的態度與技巧。

Bb-II-1 團隊合作的意義與重要性。

Bb-II-2 關懷團隊成員的行動。

Bb-II-3 團體活動的參與態度。

Bb-III-2 團隊運作的問題與解決。

Bb-III-3 團隊合作的技巧。

Bc-III-1 各類資源的分析與判讀。

Bc-III-3 運用各類資源解決問題的規劃。

Bc-III-1各類資源的分析與判讀。

Bc-III-3運用各類資源解決問題的規劃。

Bd-II-3生活問題的創意解決。


學習目標

1. 能分析與判讀各類資源,規劃策略以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

2. 能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並能關懷團隊的成員。

3. 能遵守團體活動的紀律,重視榮譽感,並展現負責的態度。

4. 能參與各項活動,適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5. 能從實踐中發現學習行動的優缺點,並加以修正。

6.能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人、事、物。

7. 能分享自我探索過程中的經驗與感受。

8. 能蒐集與整理各類資源,處理個人日常生活問題。

9. 能分析與判讀各類資源,規劃策略以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

融入議題

*□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 *永續海洋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國防教育 *□資訊教育(□資訊素養與倫理 □行動學習 □新興科技)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閱讀素養教育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議題內涵

E5 主動與家人分享。

教材資源

自編

活動名稱

學習目標

學習活動歷程

(學習任務學習策略融入議題說明)

教學時間

評量方法/工具

校慶動態課程

(6)

1. 能分析與判讀各類資源,規劃策略以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

2. 能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並能關懷團隊的成員。

3. 能遵守團體活動的紀律,重視榮譽感,並展現負責的態度。

4. 能參與各項活動,適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5. 能從實踐中發現學習行動的優缺點,並加以修正。


.運動「醉」熱門(1)

()面對問題(發現問題階段):

今年的校慶,四年級將表演OO,需要同學們回家熟練表演動作。

()分析問題(討論聚焦階段):

  1. 觀察討論:觀賞教學影片,討論影片中的動作,需要注意的細節?

  2. 建立重點提示資料庫:這麼多的動作中,最需要注意的是什麼呢?現階段的我們,可以做得到什麼呢?找出數種我們可多加練習的策略。

  3. 確立熟練目標:找出可以利用課後或是零碎時間,熟練精進的動作?


.運動練功房(4)

()解決問題(執行階段):

  1. 各班演練:全班先跟著教學影片熟練動作。

  2. 回饋交流與自省:檢討回饋剛才的練習發現什麼困難?解決方法是什麼?全班一起激盪更好的作法。

  3. 練習熟練:兩兩一組,合作練習熟練目標,互相觀察提醒是否確實達到要求。


()解決修正(執行修正階段):

  1. 團體演練1:全學年到操場,進行團體演練。

  2. 回饋交流與自省:觀看團體演練影片檢討回饋練習時發現的困難?或其他需要留意的地方?並討論解決方法是什麼?

  3. 分組練習熟練:兩兩一組,合作練習熟練目標,互相觀察提醒是否確實達到要求。

  4. 團體演練2:全學年到操場,進行團體演練。

  5. 回饋自省:觀看團體演練影片檢討回饋這次練習時,還有什麼需要調整之處和解決方法。


. 我最「好」動(1)

()回饋省思(回饋自省階段):

  1. 習得能力再精熟:利用課餘時間,自我練習精進,省思自己可以做更好的地方,提供自己進步的方向。

  2. 全年級預演。

  3. 回饋交流與自省:觀看團體預演影片檢討回饋剛才的表演是否是班級(自己)的最佳表現?是否已徹底修正之前練習時發現的問題?分享更好的地方並互相提醒勉勵,全班一起讓自己班級的表現更好吧!

40分鐘














160分鐘


























40分鐘



表演活動相關影片

「自我練習」執行檢核表















「自我練習」執行檢核表

碼錶






















「自我練習」執行檢核表

碼錶


小鬼當家

(6)

1.能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人、事、物。

2.能分享自我探索過程中的經驗與感受。

3.能蒐集與整理各類資源,處理個人日常生活問題。

4.能分析與判讀各類資源,規劃策略以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

  1. 餐點大賞(1)

()面對問題(發現問題階段):

班級內將舉辦餐點分享會,請孩子製作自己能夠完成的創意餐點。

()分析問題(討論發想階段):

1.建立餐點資料庫:與同學討論曾經吃過哪些餐點?其中哪些餐點是自己喜歡吃的?這些餐點中,又有可能是自己可能可以準備的?寫出數種可能的餐點。

2.確立餐點品項:與家人討論數種可能的餐點中,自己可能可以成功準備其中哪項餐點?哪項餐點是最方便的?或是最有可能成功的?

  1. 餐點製作研討會(2)

()解決問題(執行階段):

  1. 確定想準備的餐點後,分析餐點所需食材與用具,著手開始準備。

  2. 規劃餐點製作步驟,分析製作流程,並準備相關器具。

  3. 試作自己設計的餐點,請家人親友品嘗。

  4. 請品嘗者給予回饋,找出設計上的不足或缺失。

  5. 與同學交流自己製作餐點過程中的困難與解決方法,激盪更好的作法或是更多的想法。

()解決修正(執行修正階段):

  1. 依據回饋,修正餐點設計方向,補足不足。

  2. 試作修正後的餐點,請品嘗者再次給予回饋,確認是否已改進缺失?

  3. 與同學交流自己製作餐點過程中的困難與解決方法,激盪更好的作法或是更多的想法。

  1. 創意餐點分享會(3)

()回饋省思(回饋自省階段):

    1. 正式製作餐點,於餐點分享日,與小組成員共享。

    2. 小組成員互相欣賞成品的色、香、味,互評交流意見,給予回饋鼓勵。

    3. 自評與省思,覺察餐點製作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省思更好的作法。


40分鐘













80分鐘





















120分鐘


問題解決計畫表

































自評互評表





1-2-2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探索自己的興趣與專長





1-2-4 運用視覺、聽覺、動覺的創作要素,從事展演活動,呈現個人感受與想法  

3-2-13 觀賞藝術展演活動時,能表現應有的禮貌與態度,並透過欣賞轉化個人情感

1-2-2-1積極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分享對活動過程及結果的感受。

1-2-2-2從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中,覺察自己的興趣。

1-2-2-3從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中,探索並適度發揮自己的專長。


1-2-4-2能運用不同的肢體動作,表現樂曲。

3-2-13-1觀賞藝術展演活動時,能表現應有的態度與禮貌,並透過欣賞轉化個人情感。

  1. 能透過演講活動,了解附小過去的發展。

  2. 能透過演講活動,關懷校園,分享愛護校園的想法和心得。

  3. 能經由班際校歌觀摩會,了解校歌的意涵,分享對附小的感恩與尊重。


<歡度校慶>-邀請老附小人回校細說往事
(6)

  1. 邀請傑出校友、退休教師或對附小有特殊情感之人士回校演說,引導兒童透過演講活動探索附小的過去。

  2. 透過與老附小人情感的聯繫,引導兒童能尊重他人、關懷校園。

  3. 搭配老附小人回校演說活動,引導兒童將其學習經驗與成就,轉化為對附小的感恩與尊重。

  4. 統整相關經驗,透過學習單及作文的習寫,能與同學分享自己的心得。






學習單

實作

  1. 能熟練基本動作,回班擔任體育表演小老師。

  2. 能參與團體表演活動的練習。

  3. 能依序進退場及隊形整理。

<歡度校慶>-體育發表會(15)

*體育競賽或趣味競賽 (視實際資源及學生能力擇一加強指導)

    1. 體育老師教導學生基本動作及運動家精神。

    2. 教師運用晨光或課餘時間進行必要的基本動作的練習。

    3. 全年年利用共同時間,進行共同練習進退場(喊口令)





實作

互評

2-2-1實踐個人生活所需的技能,提升生活樂趣

人權教育

1-2-1欣賞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權利。

家政教育

3-2-4熟悉並表現合宜的生活禮儀。

3-2-7 製作簡易創意點心與生活風格。

4-2-3用適當的語詞向家人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情感。

2-2-1-1覺察個人的飲食、衣著、儀態及生活禮儀等日常行為

2-2-1-2具備個人生活技能,並能於日常生活中應用

2-2-1-3體會日常保健的重要並確實執行

  1. 能知道簡易創意點心材料及做法

  2. 能與小組合作完成創意點心

  3. 能樂於和家人分享創意點心

<小鬼當家>(9)

  1. 教師透過多媒體教導認識簡易烹飪器材及使用方法

  2. 指導學生分組討論創意點心材料準備與工作分配

  3. 各組上台發表,其他同學給予意見修正

  4. 各組開始分工合作製作簡易創意點心

  5. 各組上台發表創意點心後,享受自己的成品

  6. 老師鼓勵與家人分享這份創意點心



小組討論

實作




















市大附小四上【主題探究-問題解決課程學習單 ( )( )姓名( )

【校慶表演節目】自我練習再精進」執行檢核表

觀賞教學影片後,請問這項活動,最需要什麼技巧呢?想一想,我們如何幫助自

己的表演展現力與美?然後再評估提出的方法,我們是否做得到呢?

成功技巧

重要性

我們是否

做得到

課餘時間能練習嗎

(A)技巧

☆☆☆☆☆

□否

□否

(B)技巧

☆☆☆☆☆

□否

□否

(C)技巧

☆☆☆☆☆

□否

□否

我覺得我能撥出時間,多練習(               ),讓我的能力越來越好。


次數

發現問題

解決方法

班級演練

學年演練

學年預

進行方式:我回家還能多找時間練習,試試看,每週至少練習兩次,每次練習完請記錄自己熟練動作的最佳表現

次數

日期

完成目標

家長簽名

次數

日期

完成目標

家長簽名

1




3




2




4





市大附小四上【主題探究-問題解決課程學習單 ( )( )姓名( )

小鬼當家小廚師養成計畫

四年級的我,可以參與製作一些簡單的餐點,我計劃和組員共享的小餐點是( ),我的小組包括我在內,共計( )人。

面對問題

解決問題

要成為小小的廚師,我計劃完成的餐點成品大概會像這樣



運用拍照或其他方式記錄下我的製作過程


分析問題

我需要提前預備的食材是(寫最難準備或是最重要的三項食材就好)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饋省思----自評互評

組員

日期

美味程度

5(最高)—1☆(最低)

美觀程度

5(最高)—1☆(最低)

製作難度

5(最高)—1☆(最低)

喜愛程度

5(最高)—1☆(最低)

我自己

☆☆☆☆☆

☆☆☆☆☆

☆☆☆☆☆

☆☆☆☆☆

我的省思


組員1-()

☆☆☆☆☆

☆☆☆☆☆

☆☆☆☆☆

☆☆☆☆☆

組員1的鼓勵


組員2-()

☆☆☆☆☆

☆☆☆☆☆

☆☆☆☆☆

☆☆☆☆☆

組員2的鼓勵


組員3-( )

☆☆☆☆☆

☆☆☆☆☆

☆☆☆☆☆

☆☆☆☆☆

組員3的鼓勵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2學年度校訂課程

年級第一學期主題探究課程教學活動設計1120607

主題名稱

問題解決~走入台北城(古蹟大探索)

跨域合作

語文 □數學 ■綜合活動 □生活

社會 □自然與科技 □健康與體育

藝術與人文 □英語 □本土語

節數安排


校本 8

原設計者

李佩怡,張雅甄,賴慧珉,施秀美

林倩瑛,邱季柔,蔣曉萍,賴怡璇

112

修訂者

邱筠茹、柯艾、蔡依玲、蘇瑪莉、

林美玲、鄭芳怡、賴柏吟、黃心怡

教學者

邱筠茹、柯艾、蔡依玲、蘇瑪莉、

林美玲、鄭芳怡、賴柏吟、黃心怡

適用 年級

四年級上學期

課程設計理念

臺北市大附小為臺北古城內唯一一所小學,除了學校本身有百年的悠久歷史之外,學校所在的臺北古城更是深富歷史意義與人文氣息,極具教育價值。結合四上社會課程介紹古蹟,接著以臺北古城古蹟為素材,以跨領域、團隊合作為方法,進行本課程設計。

領綱

核心素養

-E-A2 敏覺居住地方的社會、自然與人文環境變遷,關注生活問題及其影響,並思考解決方法。

-E-C2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學習尊重他人,增進人際關係,與團隊成員合作達成團體目標。

-E- C2 與他人互動時能適切運用語文能力表達個人想法,理解與包容不同意見,樂於參與學校及社區活動,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學習表現

3b-Ⅱ-2摘取相關資料中的重點。

3b-Ⅱ-3整理資料,製作成簡易的圖表,並加以說明。

2a-II-1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展現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態度和技巧。

語文2-II-4樂於參與討論,提供個人觀點和意見。

學習內容

Cb-Ⅱ-1居住地方不同時代的重要人物、事件與文物古蹟,可以反映當地的歷史變遷。

Bb-II-3團體活動的參與態度

學習目標

  1. 能從分類中認識臺北古城古蹟不同時期的建築特色,並訂定出介紹臺北城古蹟的項目類別(知識方法)

  2. 能閱讀臺北城古蹟資料,認識其對臺北古城的意義,並依項目類別進行摘要。(知識方法)

  3. 運用遊戲設計原則,設計以古蹟特色為主題之牌卡桌遊。(應用實踐)

  4. 能樂於與同學進行牌卡遊戲,分享古蹟特色。(態度意願)

融入議題

*□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 *永續海洋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國防教育 *■資訊教育(□資訊素養與倫理 ■行動學習 □新興科技)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閱讀素養教育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議題內涵

E9利用資訊科技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E1了解自己的文化特質。

E2建立自己的文化認同與意識。

E3認識不同的文化概念,如族群、階級、性別、宗教等。

E4理解到不同文化共存的事實。

E3熟悉與學科學習相關的文本閱讀策略。

E5發展檢索資訊、獲得資訊、整合資訊的數位閱讀能力。

教材資源

台北古城之旅(遠流)、台北古蹟偵探遊(遠流)

活動名稱

學習目標

學習活動歷程

(學習任務學習策略融入議題說明)

教學時間

評量方法/工具

活動一

古蹟

「大解密」

能從分類中認識臺北古城古蹟不同時期的建築特色,並訂定出介紹臺北城古蹟的項目類別(知識方法)

  1. 將古蹟圖卡(北門、公賣局、臺博館)分類。

  2. 觀察臺北城內古蹟圖片,分辨不同時期建築特色。

  3. 閱讀古蹟資料並摘要出關鍵詞重點。

  4. 歸納相同屬性之摘要內容並命名。

  5. 訂出介紹台北城古蹟的項目類別於T表中。

社會1

口頭發表

教師觀察

/

討論紀錄


活動二

古城

「知識家」

能閱讀臺北城古蹟資料,認識其對臺北古城的意義,並依項目類別進行摘要。

  1. 上網搜尋臺北城古蹟資料。

  2. 閱讀資料依項目類別進行摘要,並將摘要填入T表中。

  3. 組內分享及討論修正。

  4. 全班分享、討論修正並彙整於古蹟牌卡製作T表中。

社會1

口頭發表

教師觀察

/

討論紀錄


活動三:
古城

「牌牌樂」

(4)

運用遊戲設計原則,設計以古蹟特色為主題之牌卡桌遊

  1. 將社會課的古蹟特色表格摘要「關鍵字」(年代、特色、功能),製作成遊戲牌卡。

轉換成古蹟牌卡(藍色部份每格一張牌卡)

建築名稱


建築圖卡


建築年代


建築特色


建築功能


特殊設計(自選)



  1. 學生回家收集各種撲克牌「遊戲」(附件一)

  2. 學生在組內分享遊戲玩法、說明遊戲規則,老師視情況補充說明(附件二))

  3. 玩牌體驗活動運用「世界咖啡館」的操作方式,進行方式如下:


一、學生玩牌,豐富經驗

  1. 全班分成5-6組,每組5-6個人,抽籤決定每組玩一種撲克牌遊戲。

  2. 8分鐘換一次,每次留2個人介紹該組的遊戲玩法,其他人換到下一組玩不同的遊戲。


二、說明規則,歸納類型

  1. 視時間決定交換次數,最後回原座位,小組把遊戲分類,說明分類的原因,為類別命名。

  2. 教師歸納各組報告,歸納玩法類型可分為:配對、湊牌、排序、比大小師可參考(附件二)的分類表格


三、古城牌卡,決定玩法

  1. 小組討論設計牌卡遊戲:小組討論古城牌卡遊戲適合用哪一種玩法類型(附件三),並參考老師提供的遊戲規則範例(附件四),修改內容,寫出遊戲說明。



80分鐘
















80分鐘

口頭發表

牌卡作品










學習單


















學習單

(如附件一~)

教師視教學情形決定用學習單或簡報方式呈現

活動四:
古城

樂翻天

(4)

能樂於與同學進行牌卡遊戲,分享古蹟特色。

  1. 小組實際操作古城牌卡遊戲,進行修正討論。

  2. 選定關主,運用「世界咖啡館」的操作方式,開始進行遊戲。

  1. 關主輪流到各組說明遊戲方式與規則

  2. 關主帶領各組進行遊戲

  3. 每組依據下列評量項目,給各組貼紅點(互評)

說明清楚 ●遊戲好玩 ●認識古蹟


  1. 分享遊戲心得,依據下列提問分享:

  1. 古城內有哪些古蹟?

  2. 這些古蹟的特色是什麼?

  3. 你最喜歡哪一個古蹟?

  1. 活動結束後,教師依據自評表,引導學生進行自評與反思。(附件五)

120分鐘












40分鐘



口頭分享









互評





自評表


















附件一學生版

市大附小四上【主題探究-問題解決課程學習單 ( )( )姓名( )

撲克牌遊戲類型分析表


遊戲

輸贏標

1

心臟病

配對(口令和牌卡)

丟光牌卡者勝

牌卡最多者輸

2

撿紅點



3



4

老二

湊牌(牌組)+大小


5

鬼牌



6

暗棋

(牌卡和牌卡)

牌卡者勝






附件一學生版

市大附小四上【主題探究-問題解決課程學習單 ( )( )姓名( )

撲克牌遊戲類型分析表


遊戲

輸贏標

1

心臟病

配對(口令和牌卡)

丟光牌卡者勝

牌卡最多者輸

2

撿紅點



3



4

老二

湊牌(牌組)+大小


5

鬼牌



6

暗棋

(牌卡和牌卡)

牌卡者勝





附件二教師版

撲克牌遊戲類型分析表


遊戲

輸贏標

1

心臟病

配對(口令和牌卡)

丟光牌卡者勝

牌卡最多者輸

2

撿紅點

湊牌(湊成數十

得分最多者勝

3

大小排序

牌點數多者

4

老二

湊牌(牌組)+大小

丟光牌卡者勝

數多者輸

5

鬼牌

(牌卡和牌卡)

丟光牌卡者勝

後有鬼牌者輸

6

暗棋

(牌卡和牌卡)

牌卡者勝























附件三

市大附小四上【主題探究-問題解決課程學習單 ( )( )姓名( )

古城牌卡遊戲規則說明表

戲名稱


法規則

1.

2.

3.

4.





附件三

市大附小四上【主題探究-問題解決課程學習單 ( )( )姓名( )古城牌卡遊戲規則說明表

戲名稱


法規則

1.

2.

3.

4.




附件四

老師提供的遊戲規則說明範例

遊戲

鬼牌

  1. 52張牌再加上2牌,平均分

  2. 鬼牌外,同點數的牌卡湊成一對丟出

  3. 最小玩家開始,順時鐘方抽取一個玩家張牌卡,湊成一對即可丟出

最後手上有兩張鬼牌的玩家為

心臟病

  1. 均分牌,面朝下,不可看牌

  2. 最小玩家開始,順時鐘喊號(1~13)一人喊一同時翻出上的牌卡

  3. 出的號碼和翻出的牌卡相同時,有玩家用手拍牌卡,最後一名拍到的拿走一疊牌卡,洗牌後繼

最後手中還有牌卡的人為輸家

撿紅點

  1. 發出24牌,4玩家就6牌,其他的牌朝下成一疊,這一疊翻出四張牌卡在四周

  2. 中牌卡能和翻開的牌卡湊成10的就湊走,再從一疊牌卡出一張,還能10再拿走,不能就把牌留

  3. 如果不能湊成10先丟出張牌卡,再從一疊牌卡出一張,還能10再拿走,不能就把牌留

  4. 色牌卡配就能拿走

計分數,只有紅色卡可記分,點數分,花色牌一律為10分最者為贏家

暗棋

  1. 8牌卡正面朝下洗牌,排4×4形。

  2. 最小的玩開始牌,一次翻兩張,配對即可拿走

走最多牌卡的贏家








附件五

北市大附小四上【主題探究-問題解決 課程】學習單 四年( )( )號 姓名( )自互評表

評量項目

得分

我認真收集和閱讀古蹟資料,摘要成關鍵字



我認真和夥伴討論,完成古蹟牌卡



我認真參與小組討論,設計遊戲規則



遊戲中,我遵守規則並認真參與



遊戲讓我更認識台北古城內及鄰近古蹟





北市大附小四上【主題探究-問題解決 課程】學習單 四年( )( )號 姓名( )自互評表

評量項目

得分

我認真收集和閱讀古蹟資料,摘要成關鍵字



我認真和夥伴討論,完成古蹟牌卡



我認真參與小組討論,設計遊戲規則



遊戲中,我遵守規則並認真參與



遊戲讓我更認識台北古城內及鄰近古蹟

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2學年度校訂課程

年級學期主題探究課程教學活動設計1120607

主題名稱

自主學習

跨域合作

語文 □自然與科技 □社會

數學 □健康與體育 □本土語

英語 □藝術與人文 □生活 ■綜合活動

節數安排

校本 8

原設計者

李佩怡,張雅甄,賴慧珉,施秀美

林倩瑛,邱季柔,蔣曉萍,賴怡璇

陳卉穎,陳怡琳,蔡依玲,蘇瑪莉

林美玲,賴柏吟,張素苓,黃心怡

112修訂者

邱筠茹、柯艾、蔡依玲、蘇瑪莉、

林美玲、鄭芳怡、賴柏吟、黃心怡

教學者

邱筠茹、柯艾、蔡依玲、蘇瑪莉、

林美玲、鄭芳怡、賴柏吟、黃心怡

適用 年級

四年級上學期

課程設計理念

學生已完成3/4的中年級學習旅程,由「假期不停學」的概念出發,因此寒假自主學習計畫分成二大部份:

  1. 詞彙量是影響孩子學習的重要關鍵,讓孩子自發性無壓力的大量閱讀。

()延續三下暑假自主學習計畫省思及建議,規劃寒假自主學習計畫表

領綱

核心素養

-E-A1

認識個人特質,初探生涯發展,覺察生命變化歷程,激發潛能,促進身心健全發展。

-E-A2

探索學習方法,培養思考能力與自律負責的態度,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E-B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學習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技巧,培養同理心,並應用於日常生活。

-E-C2

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學習尊重他人,增進人際關係,與團隊成員合作達成團體目標。

-E-A2

透過國語文學習,掌握文本要旨、發展學習及解決問題策略、初探邏輯思維,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學習表現

1a-II-1展現自己能力、興趣與長處,並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1b-II-1選擇合宜的學習方法,落實學習行動。

2a-II-1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展現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態度和技巧。

2b-II-2參加團體活動,遵守紀律、重視榮譽感,並展現負責的態度。

5-Ⅱ-10 透過大量閱讀,體會閱讀的樂趣。

1a-II-1展現自己能力、興趣與長處,並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Aa-II-1自己能做的事。

Aa-II-2自己感興趣的人、事、物。

Aa-II-3自我探索的想法與感受。

Ab-II-1有效的學習方法。

Ab-II-2學習行動。

Ad-Ⅱ-3 故事、童詩、現代散文等。

Ba-II-1自我表達的適切性。

Bb-II-3團體活動的參與態度。

學習目標

  1. 能運用群體共同目標,激發孩子自主學習動力,養成樂在閱讀的習慣。

  2. 同儕間互學後,擬定具有挑戰性的自主學習計畫表。

  3. 能用流暢的語句上台分享假期生活。

  4. 能專心聆聽他人分享並從中學習。

融入議題

*□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 *永續海洋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國防教育 *□資訊教育(□資訊素養與倫理 □行動學習 □新興科技)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閱讀素養教育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議題內涵

EJU4自律負責。品EJU6欣賞感恩。

教材資源

自編

活動名稱

學習目標

學習活動歷程

(學習任務學習策略融入議題說明)

教學時間

評量方法/工具

喜相逢
(4)

1.能用流暢的語句上台分享假期生活。

2.能專心聆聽他人分享並從中學習。

一、省思與分享:(1)

(品EJU4

  1. 自我檢核:

  1. 依假期自主學習計畫達成情形,完成自主學習計畫完成度檢核表。

  2. 自主學習計畫有沒有調整的地方?為什麼調整?怎麼調整?

  3. 滿意度

  4. 給自己的建議

  1. 兩兩分享:

和夥伴分享自主學習計畫完成情形、調整的部分、滿意度及給自己下次計畫的建議。

  1. 自我思考:

從自主學習計畫中,找出一項對自己最有意義的學習計畫。

  1. 兩兩分享:

和學伴分享自己這項對自己最有意義的學習計畫的學習過程與收穫。

  1. 教師說明報告任務進行方式:

1.以演講的方式上台報告。

2.報告:

假期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事。

1)背景

2)經過

3)結果:收穫、心得、領悟等。

4)時間:2~3分鐘

  1. 回家任務:寫演講稿。

二、小組分享給建議(1)

(品EJU6

()小組分享給建議:

1.每人輪流在組內報告自己假期中最

有意義的一件事。

2.每個人報告後,組內所有人用便利貼寫下那些部分表現很棒(看見美好),那些部分怎麼做會更好(創造更好)。

()修演講稿:

依同學給的建議調整自己的演講稿。

()兩兩分享給建議:

兩人輪流報告後,互相給建議。

()自我省思:

依練習結果自我調整。

()回家任務:修演講稿、背演講稿。

三、我看見 我學習(2)

()上台報告:

1.依序上台報告。

2.聆聽、筆記重點、進行自互評。

()兩兩分享:

兩人互相分享剛剛欣賞全班報告後,發現的美好及

收穫。

()全班討論、歸納總結。

()回家任務:

1.拿著筆記單和家長分享自己的收穫。

2.作文:我看見 我學習

40分鐘




























40分鐘















80分鐘


紙筆/自主學習計畫完成度檢核表


























口頭報告















口頭報告

自互評單




寒假自主學習規劃
(4)

1.能運用群體共同目標,激發孩子自主學習動力,養成樂在閱讀的習慣。

2.同儕間互學後,擬定具有挑戰性的自主學習計畫表。


  1. 閱讀任務(1)

  1. 教師說明寒假閱讀集點方式

  1. 集點方式:

  1. 書籍種類

  2. 自己讀完

  3. 讀完回答爸媽的問題

  4. 老師加碼送

  1. 獎勵方式

  1. 達成班級目標獎勵方式

  1. 達成班級目標獎勵方式

  2. 老師介紹酷客雲的臺北E酷幣, 鼓勵學生善用平台資源學習。

二、自我思考(3)

1.回憶三下暑假自主學習計畫執行情況,及給自己的建議,並寫一段話。

計畫

執行結果

三下暑假自主學習計畫


給自己的建議:



2.共同討論寒假自主學習計畫內容項目:

(1)3個星期的假期我想學些什麼?

(2)選擇這個計劃的原因

(3)預計達成的方式

(4)預計要達成的目標

(5)估計完成所需要的時間

(6)需要的資源或協助

(7)分享成果的方式

二、自主任務:

1.完成自主學習計畫初稿

2.上臺報告計畫書師長同儕給予回饋

3.適度修正寒假自主學習計畫

40分鐘


















120分鐘

閱讀計畫表


















筆記











寒假自主學習計畫




1-2-1欣賞並展現自己的長處,省思並接納自己

生涯發展教育

1-1-1發現自

己的長處及優點

1-2-1認識有關自我的觀念

1-2-1-1從參與各式各類的活動中,欣賞並展現自己的長處

1-2-1-2從參與活動中,覺察自己各方面的進步情形

1-2-1-3從參與活動中,覺察並接納自己的缺點

  1. 能分享自己的暑假生活。

  2. 能藉由觀察彼此的寒假作業知道自己的優缺點。

<我們這一班>再相逢(3)

  1. 台自我介紹並分享寒假生活。

  2. 暑假作業自評、互評。

  3. 同學互相交流,分享與回饋。



學習單


口頭發表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1學年度校訂課程

年級第二學期 主題探究課程活動設計1120607

主題名稱

美力生活

跨域合作

語文 □自然與科技 ■社會

數學 □健康與體育 □本土語

英語 ■藝術與人文 □生活 ■綜合活動

節數安排

校本課程8

原設計者

李佩怡,張雅甄,賴慧珉,施秀美

林倩瑛,邱季柔,蔣曉萍,賴怡璇

陳卉穎,陳怡琳,蔡依玲,蘇瑪莉

林美玲,賴柏吟,張素苓,黃心怡

112修訂者

邱筠茹、柯艾、蔡依玲、蘇瑪莉、

林美玲、鄭芳怡、賴柏吟、黃心怡

教學者

邱筠茹、柯艾、蔡依玲、蘇瑪莉、

林美玲、鄭芳怡、賴柏吟、黃心怡

適用 年級

四年級下學期

課程設計理念

能了解社會機構對日常生活的重要,並遵守參觀的禮儀規定。

藉由閱讀,培養美的感覺,進而欣賞美的事物。

領綱

核心素養

-E-B3 覺察生活美感的多樣性,培養生活環境中的美感體驗,增進生活的豐富性與創意 表現。

學習表現

1c-II-1覺察工作的意義與重要性

2b-II-2參加團隊活動,遵守紀律、重視榮譽感,並展現負責的態度。

2d-II-1體察並感知生活中美感的普遍性與多樣性。

2d-II-2 分享自己運用創意解決生活問題的經驗與觀察。

3c-II-1參與文化活動,體會文化與生活的關係,並認同與肯定自己的文化。

Bb-II-3團體活動的參與態度。

Bd-II-1生活美感的普遍性與多樣性。

Bd-II-2生活美感的體察與感知。

Bd-II-3生活問題的創意解決。

Cc-II-1文化活動的參與

學習目標

  1. 能知道學校社區特色街道的地理、位置與形成背景。

  2. 能樂於參與社區活動。

  3. 能欣賞大自然的美。

  4. 能尊重並欣賞不同的美。

融入議題

*□性別平等教育 *人權教育*■環境教育 *永續海洋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國防教育 *□資訊教育(□資訊素養與倫理 □行動學習 □新興科技)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閱讀素養教育

戶外教育□國際教育

議題內涵

E1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E3 善用五官的感 知,培養眼、 耳、鼻、舌、觸 覺及心靈對環境感受的能力。

E7 參加學校校外教學活動,認識地方環境,如生態、環保、地質、文化等 的戶外學習。

E2覺 知 生 物 生 命 的 美 與 價 值,關懷動、 植物的生命。

教材資源

文山劇場簡介https://www.facebook.com/wenshantheater/

文山劇場光碟介紹

劇場學習單

四下國語課本

共讀書:世界的孩子

活動名稱

學習目標

學習活動歷程

(學習任務學習策略融入議題說明)

教學時間

評量方法/工具

寓藝深遠(文山劇場)
(6)

1.能知道學校社區特色街道的地理、位置與形成背景。

2.能樂於參與社區活動。

一、禮貌小達人(1)

老師行前說明,讓學生演練參觀劇場的禮儀。

二、禮儀我最行(4)

整隊出發,讓學生學習做個知性、有禮的藝術饗宴小觀眾。

三、我會好好說(1)

回校後,學生彼此經驗交流,分享回饋。

40分鐘



160分鐘



40分鐘

口頭發表



同學互評



學習單分享

藝術季美感體驗課程(2)

1.能欣賞不同文化的美。

2.能尊重並欣賞不同文化的美。

一、畫出美麗(1)

1.討論國語課文中的藍色小洋裝我愛鹿港兩篇文章中,不同地區和不同文化的美。

2.畫出校園中最美的角落。

二、心中有容最美(1)

1.閱讀「世界的孩子」。

2.討論閱讀的共讀書中的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分享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美在何處,引發學生尊重包容以展現有容接納生命豐富多樣的美。

40分鐘





40分鐘


口頭發表

畫出最美角落




口頭發表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1學年度校訂課程

年級 第二學期 主題探究 課程 教學活動設計1120607

主題名稱

品格價值

跨域合作

語文 □自然與科技 □社會

數學 □健康與體育 □本土語

英語 □藝術與人文 □生活 ■綜合活動

節數安排

校本課程2

原設計者

李佩怡,張雅甄,賴慧珉,施秀美

林倩瑛,邱季柔,蔣曉萍,賴怡璇

112修訂者

邱筠茹、柯艾、蔡依玲、蘇瑪莉、

林美玲、鄭芳怡、賴柏吟、黃心怡

教學者

邱筠茹、柯艾、蔡依玲、蘇瑪莉、

林美玲、鄭芳怡、賴柏吟、黃心怡

適用 年級

四年級下學期

課程設計理念

充實學生禮儀與孝親知能,在生活中展現有禮的語言與舉止,建立孝親、敬長的觀念與謙和有禮的態度,並能表達對父母尊長的敬愛與感激,增進正向和諧的人際關係。

領綱

核心素養

-E-A1認識個人特質,初探生涯發展,覺察生命變化歷程,激發潛能,促進身心健全發展。

-E-C2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學習尊重他人,增進人際關係,與團隊成員合作達成團體目標。

學習表現

1a-II-1展現自己能力、興趣與長處,並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a-II-1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展現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態度和技巧。

Aa-II-3自我探索的想法與感受。

Ba-II-1自我表達的適切性。

學習目標

  1. 充實學生禮儀與孝親知能

  2. 能依禮儀、孝親楷模標準推選禮儀、孝親楷模。

  3. 能虛心向他人學習優點,提升自我的品德。

融入議題

*□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 *永續海洋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國防教育 *□資訊教育(□資訊素養與倫理 □行動學習 □新興科技)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閱讀素養教育

戶外教育□國際教育

議題內涵

E2 自尊尊人與自愛愛人。

E4 參與規則的制定並遵守之。

教材資源

教學簡報、學習單

活動名稱

學習目標

學習活動歷程

(學習任務學習策略融入議題說明)

教學時間

評量方法/工具

禮儀、孝親楷模選拔
(2)

1.充實學生禮儀與孝親知能

2.能依禮儀、孝親楷模標準推選禮儀、孝親楷模。

3.能虛心向他人學習優點,提升自我的品德

一、充實知能(1)

  1. 利用「禮貌」「孝順」的學習單,引導學生了解「禮貌」「孝順」的內涵。

  2. 運用學習單檢核自己的禮貌與孝順的表現。

  3. 完成學習單後,將同學們的學習單展示於教室布告欄,引導同學相互勉勵。

二、選拔活動(1)

  1. 同學依照「禮貌」「孝順」學習單檢核表,填寫禮儀、孝親楷模推薦表。

  2. 學生觀察同學平時表現,依規準列舉事例,推薦「禮儀」「孝親」楷模候選人。

  3. 全班依照共同訂定的規則,透過無記名投票方式、IRS選擇方式,選出「禮儀」「孝親」楷模。

  4. 省思(作業)

題目:禮儀、孝親楷模選舉的省思

內容:禮儀、孝親楷模選舉經過、他人值得學習的優點、自己可以努力的方向。

40分鐘







40分鐘

禮貌學習單

孝順學習單







禮儀、孝親楷模推薦表

禮儀、孝親楷模選舉的省思





































市大附小四下【主題探究-品格價值課程學習單 ( )( )姓名( )禮貌是什麼?  座號: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我的禮貌表現檢核表:請利用這個檢核表進行自評(鉛筆)和家長評(藍筆)

類別

檢核項目

評分標準

太棒了

10

不錯喔

8

普通

6

還可以

4

要加油

2

行為舉止

能注意不同時機,用適當有禮的用語,表達自己的意見。






能依不同情境和對象,表現守規矩、有禮的行為。






依照不同的場合,整理儀容,表現有禮的態度。






團體互動

能聽從師長的指導,遵守各種團體的規範。






在團體人際互動中,尊重不同意見的表達






能適時的表現熱誠助人的態度與行為。






尊師敬長

能以有禮的語言和老師及長輩對談。






能誠心接受師長與尊長的指導。






我能在生活中表達對師長的感謝與敬意。






自訂項目

(和同學討論一起訂定符合自己狀況的檢核項目)







合計總分

自己評分:( )

家長評分:( )

檢核後的自我省思:請你在上表中,自己做得最好的檢核項目,用色鉛筆著上「綠色」,自己做得最不好,最需要改進的項目著上紅色。並請你針對自己目前的表現,寫下你的省思。


爸媽推薦的話:請你訪問爸媽,或請爸媽協助填寫「值得推薦的禮貌表現」;若尚未有值得推薦的孝行表現,則請你訪問或請爸媽寫下對你的叮嚀

市大附小四下【主題探究-品格價值課程學習單 ( )( )姓名( )孝順是什麼?  座號: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我的孝行表現檢核表:請利用這個檢核表進行自評(鉛筆)和家長評(藍筆)

類別

檢核項目

評分標準

太棒了

10

不錯喔

8

普通

6

還可以

4

要加油

2

互動態度

我能用心聆聽爸媽的叮嚀,並盡力做好。






我能用溫和的語氣和父母溝通,若有意見不合,也能做到不頂嘴和耍脾氣。






我能用好的表情與父母互動,不隨便臭臉相向。






主動付出

我能主動幫忙做家事,減輕父母的負擔。






吃東西前,我會主動請父母長輩先用。






我能主動表達對父母親的關心,對他們說「關心的話」。






避免操心

我能認真用心學習,不需要父母催促或操心。






我能主動和父母溝通商量,讓他們了解自己的情況。






我能主動做到愛惜自己的身體,例如:按時睡覺、打球注意安全、天冷加衣服…等,不讓父母親擔心。






自訂項目

(和爸媽一起訂定符合自己狀況的檢核項目)







合計總分

自己評分:( )

家長評分:( )

檢核後的自我省思:請你在上表中,自己做得最好的檢核項目,用色鉛筆著上「綠色」,自己做得最不好,最需要改進的項目著上紅色。並請你針對自己目前的表現,寫下你的省思。


爸媽推薦的話:請你訪問爸媽,或請爸媽協助填寫「值得推薦的孝行表現」;若尚未有值得推薦的孝行表現,則請你訪問或請爸媽寫下對你的叮嚀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1學年度校訂課程

年級 第二學期 主題探究 課程 教學活動設計1120607

主題名稱

問題解決~生命保護傘與園遊會

跨域合作

語文 □自然與科技 □社會

數學 □健康與體育 □本土語

英語 □藝術與人文 □生活 ■綜合活動

節數安排

校本課程10

原設計者

李佩怡,張雅甄,賴慧珉,施秀美

林倩瑛,邱季柔,蔣曉萍,賴怡璇

112修訂者

邱筠茹、柯艾、蔡依玲、蘇瑪莉、

林美玲、鄭芳怡、賴柏吟、黃心怡

教學者

邱筠茹、柯艾、蔡依玲、蘇瑪莉、

林美玲、鄭芳怡、賴柏吟、黃心怡

適用 年級

四年級下學期

課程設計理念

1.配合學校舉辦園遊會活動,教師事在課程中學生討論,在買東西前要注意的事情,以及除了需要及想要買的東西,該如何做購物計畫

2.園遊會是樂性質高的活動,期待學生能在娛樂中正確選擇衛生安全又健康的食品、實用的物品,學習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

領綱

核心素養

-E-A2

探索學習方法,培養思考能力與自律負責的態度,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E-A3

規劃、執行學習及生活計畫,運用資源或策略,預防危機、保護自己,並以創新思考方式,因應日常生活情境。

-E-C2

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學習尊重他人,增進人際關係,與團隊成員合作達成團體目標。

學習表現

2b-III-1參與各項活動,適切表現自己

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

成共同目標。

2c-II-1蒐集與整理各類資源,處理個人

日常生活問題。

2c-III-1分析與判讀各類資源,規劃策

略以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

3a-II-1覺察生活中潛藏危機的情境,

提出並演練減低或避免危險的

方法

3a-III-1辨識周遭環境的潛藏危機,運

用各項資源或策略化解危機。

Bb-III-2團隊運作的問題解決。

Bc-III-1各類資源的分析與判讀。

Bc-III-3運用各類資源解決問題的規劃。

Ca-II-1生活周遭潛藏危機的情境。

Ca-II-2生活周遭危機情境的辨識方法。

Ca-II-3生活周遭潛藏危機的處理與演練。

Ca-III-1環境潛藏的危機。

Ca-III-2辨識環境潛藏危機的方法。

Ca-III-3化解危機的資源或策略。

學習目標

  1. 能辨識危險事件的情境,討論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與看法。

  2. 探討生活中潛藏的危機,並提出減低或避免危險的預防方法。

  3. 能透過演練來學習遇到危險時懂得自我保護的方法。

  4. 能分辨在生活中需要想要的差別。

  5. 能學習在有限的預算內,規劃想買和能買什麼,透過正確的選擇,以達到有效

  6. 的使用金錢。

  7. 不受商品外觀與廣告的影響之下,去購買真正需要的商品。

融入議題

*□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 *永續海洋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國防教育 *□資訊教育(□資訊素養與倫理 □行動學習 □新興科技)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閱讀素養教育

戶外教育□國際教育

議題內涵

E2了解危機與安全。

E3知道常見事故傷害。

E4探討日常生活應該注意的安全。

E5了解日常生活危害安全的事件。

E9參與家庭消費行動,澄清金錢與物品的價值。

教材資源

自編

活動名稱

學習目標

學習活動歷程

(學習任務學習策略融入議題說明)

教學時間

評量方法/工具

生命保護傘
(6)

1.能辨識危險事件的情境,討論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與看法。

2.探討生活中潛藏的危機,並提出減低或避免危險的預防方法。

3.能透過演練來學習遇到危險時懂得自我保護的方法。


.危險大追擊(2)

()面對問題(發現問題階段):

教師引導學生共同討論生活中常易發生什麼樣的

危險事件。

()分析問題(討論發想階段):

1.探討發生危險事件的原因。

2.將危險事件的發生原因,依照因設施不良所引起、因自己的疏忽所引起、因別人的疏忽所引起、因別人的故意所引起、其他等原因加以分類。

3.教師請學童分組,將蒐集到的危險事件的新聞,製作成海報,並發表蒐集結果與看法。

【備註】:1.學生於課前蒐集有關危險事件的新聞及資料,完成危險大追擊學習單

4.分組發表之後,能使學生更加了解各種危險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和結果,加強預防危險事件發生的認知。


.危險停看聽(1)

()解決問題(提出方法階段)

1.教師引導學生分享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危險事件最令自己感到害怕,以及該如何避免這些危險的發生。

2.師生共同討論危險最容易發生的地點,以及預防的方法。

3.生分組討論自保的對策及遭遇危險事件時的處理方法,各組討論、整理及歸納。如:保持鎮定不慌張,找信任的長輩協助;冷靜觀察周遭情況,想法趕快離開現場書包中帶防身警報器或哨子,遇到緊急情況可以製造聲響,引起路人的注意……等。

4.教師綜合歸納各種危險發生的情境及處理方法,並給予必要的指導


.自保之道(3)

()解決問題(模擬演練階段)

1.教師舉出一則真實的新聞報導。

https://news.tvbs.com.tw/health/1039652

2.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事件中的主角如果是自己,當下會如何做? 有能夠預防或保護自己的好方法嗎?

3.教師根據自我保護學習單之內容提問,並請學生發表。

4.求救大行動:教師引導學生探討,當遇到危險,而自己的行動被歹徒控制時,該怎麼辦?有哪些可以自我保護的方法呢?

5.情境劇演練:教師將學生分組,討論演出劇本,再請各組上臺演示,讓大家討論並發表在什麼情況下,自己可能會面臨危險的情境、察覺的方法、能夠預防危險,以及自我保護的方法。

()回饋省思(回饋自省階段)

1.分組發表之後,教師引導學生給予小組回饋與鼓勵,並激盪出更好的方法。

2.教師提醒學生在生活的周遭,只要多一分注意,就會少一分危險,生活中務必要提高警覺性,才能更加保護自己。教師也請學生回家之後觀察生活周遭情況,並覺察各樣有可能稱為危機的事件(自己或他人),運用課堂所學之方法來解決,並到校分享、回饋。

【備註】:學生須於課前完成自我保護學習單

80分鐘






















40分鐘
















120分鐘

料蒐集

學習單

口頭發表

分組討論

實作發表


















口頭發表

















口頭發表

學習單

分組討論

實作發表

我是消費高手

(4)

1.能分辨在生活中需要想要的差別。

2.能學習在有限的預算內,規劃想買和能買什麼,透過正確的選擇,以達到有效

的使用金錢。

3.不受商品外觀與廣告的影響之下,去購買真正需要的商品。

學校舉辦園遊會
一、買東西的學問(2)

()面對問題(發現問題階段):

1.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幾乎每天都要消費生活周遭有好多不同類型的商店,面對這麼多種類的商品,什麼是我們「想要」的?什麼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如果你的錢只夠買一樣東西,你會選擇哪一個?為什麼?(選擇物品的標準:功能?價錢?實用?真正需要?)

2.教師請學生發表想法。

()分析問題(討論發想階段):

教師請學生分組,依據不同的情境,從各組蒐集到的大賣場商品目錄中選擇物品。

(情境一)

假設現在要到賣場購買商品,在沒有額度限制時,你會選擇目錄中哪五種商品,並請計算出所有物品錢數的總和。

(情境二)

假設現在要到賣場購買商品,在有額度兩百元限制下,你會想買這些目錄中的哪五種商品,並請計算出這五種商品的總和。

()解決問題(提出方法階段)

1.各組須按兩種不同情境,並將討論後所選擇五種商品的名稱、價格、所花錢數總和、選擇的原因在海報上進行分類。

2.各組上台發表。

3.教師綜合歸納

(1)需要想要的差別。

(2) 在有限的預算內,要做出優先的選擇。

(3) 購買東西前,先列出購物清單,才不會超出預算。


【備註】:教師鼓勵學生於課前準備各大賣場商品目錄(至少每組蒐集一份以具有較多樣商品的目錄為佳,如果能夠有不同賣場的目錄更好)


.我是消費高手(2)

()解決問題(模擬演練階段)

1.教師提問:遊會中如果你有100最想要買到的東西是什麼?

2.教師將學生兩人分為一組,依照課前蒐集到的攤位宣傳價目表,互相討論、規劃,並將園遊會的購物清單列出。

3.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除了購物規劃、不超過預算之外,還有哪一種可節省預算的購物方式?(如:自備環保餐具可減少消費金額)

4.教師提醒學生討論,要如何在不受商品外觀與廣告的影響之下,去購買自己真正需要的商品。

5.教師鼓勵學生上台發表討論結果。


【備註】:教師鼓勵學生於課前蒐集園遊會各攤位的宣傳價目表,在上課備用


()回饋省思(回饋自省階段)

1.分組發表之後,教師引導學生給予小組回饋與鼓勵

2.教師發下消費高手自評表,讓學生在園遊會結束之後來檢視自己所擬定的消費計畫。 (如:購物時,是否買到自己需要的物品?是否注意食品安全?是否自備環保餐具?是否有超出預算?)

【備註】:學生須於園遊會之後完成消費高手自評表,並分享、回饋。

80分鐘







































80分鐘

資料蒐集

口頭發表

分組討論

實作發表




































資料蒐集

口頭發表

分組討論

實作發表
















口頭發表

自評表






































市大附小四下【主題探究-問題解決課程學習單 ( )( )姓名( )

危險大追擊

手繪多邊形: 圖案 8小朋友,從報紙剪一則意外事件的報導,貼在下面的情報站。

矩形: 摺角紙張 7










對於這則意外事件,我的想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我是這則意外事件中的主角,我該怎麼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市大附小四下【主題探究-問題解決課程學習單 ( )( )姓名( )

自我保護學習單

小蘭今年12歲,平常放學回家最喜歡上網。

有一天,小蘭在網路上認識了一位自稱是同校畢業的學長怪盜基德,兩個人聊天聊得很開心,經過一個多禮拜,怪盜基德便邀約小蘭出來見面。

小蘭看怪盜基德的照片不像是壞人,於是便答應單獨跟他見面,見面後,怪盜基德騎著車帶小蘭去看電影、逛街、買衣服。

但是在騎車載小蘭回家的路上,怪盜基德說:「我今天為你付出那麼多,所以你要讓我抱一下,而且要……。」

下列有關自我保護的敘述,做法正確的在( )打○;錯誤的在( )請打X

01.( )答應網友的邀約,並且一個人赴約。

02.( )單獨坐上陌生人的車。

03.( )出門前要跟爸媽說我要去哪裡,以及跟誰出去。

04.( )男生不需要學會保護自己。

05.( )網路身分不能全部相信,有可能是假的。

06.( )和網友約在白天見面就一定不會發生危險。

07.( )不喝來路不明的飲料。

08.( )我想要禮物,所以被抱一下沒關係。

09.( )遇到可疑的事情,要趕快離開現場,並告訴爸媽或是老師。

10.( )不隨便在網路上留下自己的資料(姓名、生日、電話、住址)


矩形: 圓角 1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1學年度校訂課程

年級 第二學期 主題探究 課程 教學活動設計1120607

主題名稱

問題解決~走進台北城(古城宅急便)

跨域合作

語文 □數學 ■綜合活動 □生活

社會 □自然與科技 □健康與體育

藝術與人文 □英語 □本土語

節數安排

校本課程8

原設計者

語文、綜合領域:

李佩怡、張雅甄、賴慧珉、施秀美

林倩瑛、邱季柔、賴怡璇、廖淑玲

藝文(視藝)領域:

施富皓老師

112修訂者

邱筠茹、柯艾、蔡依玲、蘇瑪莉、

林美玲、鄭芳怡、賴柏吟、黃心怡

教學者

四年級導師:

邱筠茹、柯艾、蔡依玲、蘇瑪莉、

林美玲、鄭芳怡、賴柏吟、黃心怡

藝文教師

適用年級

四年級下學期

課程設計理念

透過四上古蹟課程,學生對古蹟存在的意義有所理解之後,本學期結合語文課程的詩歌創作,學生以古城古蹟為素材,經由資料蒐集閱讀、規劃路線以及實際走訪後,將詩歌內容與古蹟圖畫創作兩者結合設計成創意明信片。藉由明信片寄送親友的過程,希望學生實際應用所學在生活中,達到認同、肯定與分享自己在地的文化之目的。

領綱

核心素養

-E-B3運用多重感官感受文藝之美,體驗生活中的美感事物,並發展藝文創作與欣賞的基本素養。

-E-B3覺察生活美感的多樣性,培養生活環境中的美感體驗,增進生活的豐富性與創意表現。

學習表現

6--2培養感受力、想像力等寫作基本能力。

2d-II-1體察並感知生活中美感的普遍性與多樣性。

3c-II-1參與文化活動,體會文化與生活的關係,並認同與肯定自己的文化。

1-Ⅱ-6 能使用視覺元素與想像力,豐富創作主題。

學習內容

Be--2在人際溝通方面,以書信、卡片、便條、啟事等慣用語彙及書寫格式為主。

Bd-II-1生活美感的普遍性與多樣性。

Bd-II-2生活美感的體察與感知。

Cc-II-3對自己文化的認同與肯定及省思。

E-Ⅱ-3 點線面創作體驗、平面與立體創作、聯想創作。

學習目標

  1. 能主動運用相關網站蒐集臺北古城重要古蹟的相關資料,認識由來、演變及特色。(態度意願、知識方法)

  2. 在地圖上標示古蹟位置,實際走訪古蹟並進行古蹟速寫。(知識方法)

  3. 能以詩歌的形式,創作一首讚詠古蹟的詩歌。(知識方法)

  4. 能運用古蹟圖畫、詩歌等素材,設計古蹟明信片。(應用實踐)

  5. 能與同學相互觀摩明信片,並寄送親友,分享古蹟的價值。(應用實踐)

融入議題

*□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 *永續海洋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國防教育 *■資訊教育(□資訊素養與倫理■行動學習 □新興科技)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閱讀素養教育

戶外教育□國際教育

議題內涵

E1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E9利用資訊科技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E3熟悉與學科學習相關的文本閱讀策略。

E5發展檢索資訊、獲得資訊、整合資訊的數位閱讀能力。

E2豐富自身與環境的互動經驗,培養對生活環境的覺知與敏感,體驗與珍惜環境的好。

E3善用五官的感知,培養眼、耳、鼻、舌、觸覺及心靈對環境感受的能力。

E7參加學校校外教學活動,認識地方環境,如生態、環保、地質、文化等的戶外學習。

教材資源

片:臺北建城記

活動名稱

學習目標

學習活動歷程

(學習任務學習策略融入議題說明)

教學時間

評量方法/工具

活動一:

古城探索

1.能主動運用相關網站蒐集臺北古城重要古蹟的相關資料,認識由來、演變及特色。

2.能走訪古蹟繪製簡單的位置示意圖,並標示古蹟的位置。

一、票選走訪路線

  1. 蒐集並閱讀臺北古城古蹟相關資料(可以利用四上牌卡遊戲進行複習),並在google地圖上標示古蹟位置。

  2. 規畫走訪古蹟路線,選擇一條路線進行實際走訪。

(1)google地圖上標示臺北古城位置,圈出古蹟位置,圈選想拜訪的古蹟。

(2)各組共同討論規畫走訪的路線。

(3)全班票選一條共同實際走訪的路線。

二、走訪資料準備

  1. 教師引導與說明學習單1中,學生沿途需要特別觀察的重點,配合資料收集和影片觀賞,可以在行前或事後補充完成,作為詩歌寫作的材料。

三、觀察速寫古蹟

  1. 全班實際走訪,沿路教師選取適當的停留地點,讓學生利用學習單2進行古蹟速寫。

6










習單1





學習單2


活動二:美哉!古城

3.能以詩歌的形式,創作一首讚詠古蹟的詩歌

  1. 從走訪中的古蹟中,自己選定一種古蹟,與全班分享該古蹟值得讚頌的特色與理由。

  2. 個人任務:運用語文課學到的詩歌寫作技巧,創作讚頌古蹟的詩。

國語2

口頭發表

詩歌創作

活動三:明信片大

4.能運用古蹟圖畫、詩歌等素材,設計古蹟明信片。





5.能與同學相互觀摩明信片,並寄送親友,分享古蹟的價值。

  1. 美勞老師利用美勞課指導「古蹟速寫」的方式。

  2. 創作古城明信片:

(1)提供明信片圖文配置的版面參考範例。

(2)學生參考範例,將「速寫」的作品擇一,設計到自己的版面中。

(3)將語文課的古蹟詩歌配合速寫的作品,摘錄到版面中。

(4)參考古蹟照片,完成明信片的圖畫創作。


4








速寫作品

口頭分享

3.分享我的創作:

(1)小組相互觀摩作品。

(2)學生填寫親友地址,寄送明信片。

(3)蒐集與分享親友回饋。

2






2-2-4樂於嘗試使用社區機構與資源。


2-2-4-1舉例說明自己運用社區機構或資源的經驗,並分享感受。

2-2-4-2瞭解並演練社區機構與資源使用的方法。

2-2-4-3 樂於運用周遭環境的機構與資源,增進個人的生活或學習。


  1. 能知道學校社區特色街道的地理、 位置與形成背景。

  2. 能樂於參與社區活動。

  3. 能完成簡介特色街道的圖文廣告。

<走進臺北城走訪學校社區古蹟>(6)

活動一:參觀國定古蹟「總統府」

  1. 教師利用教學簡報、網站資料,介紹總統府總統府、文武廟碑閱讀討論。

  2. 行前講習,指導參觀時得宜的禮儀與注意事項。

  3. 透過導覽參觀,欣賞總統府、文武廟碑的人、事、物之美。

  4. 討論學習單,分享印象深刻的經驗與關懷古蹟的情懷。

  5. 認識在古城內的街道、建築物名稱。

活動二:臺北古城古蹟花路米(Follow me)

  1. 配合四上社會課家鄉一日遊及古蹟相關課程內容,收集臺北古城各類古蹟的相關資訊。

  2. 規劃、設計臺北古城古蹟一日遊的行程。

  3. 利用週休二日帶領家人實際體驗行程,留下相關紀錄。




口頭發表








學習單



市大附小四下【主題探究-問題解決課程學習單 ( )( )姓名( )


【走進台北城--古城宅急便】學習單1


一、走訪古蹟出發時間:


二、走訪古蹟重點記錄

古蹟名稱




建築年代





建築特色


  1. 屋頂



  1. 主體



  1. 柱窗



  1. 材料



  1. 屋頂



  1. 主體



  1. 柱窗



  1. 材料

  1. 屋頂



  1. 主體



  1. 柱窗



  1. 材料

建築功能

以前:



現在:



以前:



現在:


以前:



現在:


四周環境





想像感受






市大附小四下【主題探究-問題解決課程學習單 ( )( )姓名( )

【走進台北城--古城宅急便】學習單2

一、我們票選的路線:

公園路

二、依據視藝老師的要求,請沿路觀察,進行古蹟速寫: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1學年度校訂課程

年級 第二學期 主題探究 課程 教學活動設計1120607

主題名稱

自主學習

跨域合作

語文 □自然與科技 □社會

數學 ■健康與體育 □本土語

英語 □藝術與人文 □生活 ■綜合活動

節數安排

校本課程12

原設計者

李佩怡,張雅甄,賴慧珉,施秀美

林倩瑛,邱季柔,蔣曉萍,賴怡璇

112修訂者

邱筠茹、柯艾、蔡依玲、蘇瑪莉、

林美玲、鄭芳怡、賴柏吟、黃心怡

教學者

邱筠茹、柯艾、蔡依玲、蘇瑪莉、

林美玲、鄭芳怡、賴柏吟、黃心怡

適用 年級

四年級下學期

課程設計理念

過了暑假即將升上高年級,因此暑假自主學習計畫分成二大部份:

()結合語文課程,總結中年級學得的學習策略,運用在暑假閱讀中。

()規劃適合自己且具有挑戰的暑假自主學習計畫表。

學生已經有一年半的游泳經驗,經由自我目標的設定,紀錄於檢核表中,讓學生能有更明確的方向進行反思,督促自己設定8周游泳技巧達成目標,進而能自我激勵為班級團體競賽盡一分心力。比賽結束後,結合四年級上學期新聞寫作的語文技巧,在活動後訪問同學,培養正向的比賽態度。

領綱

核心素養

-E-A1

認識個人特質,初探生涯發展,覺察生命變化歷程,激發潛能,促進身心健全發展。

-E-A2

探索學習方法,培養思考能力與自律負責的態度,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E-B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學習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技巧,培養同理心,並應用於日常生活。

-E-C2

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學習尊重他人,增進人際關係,與團隊成員合作達成團體目標。

-E-B1理解與運用國語文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並給予適當的回應,以達成溝通及互動的目標。

-E-A2

透過國語文學習,掌握文本要旨、發展學習及解決問題策略、初探邏輯思維,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學習表現

1a-II-1展現自己能力、興趣與長處,並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1b-II-1選擇合宜的學習方法,落實學習行動。

1d-II-1 覺察情緒的變化,培養正向思考的態度

2a-II-1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展現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態度和技巧。

2b-II-1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並能關懷團 隊的成員。

2b-II-2參加團體活動,遵守紀律、重視榮譽感,並展現負責的態度。

5-Ⅱ-10 透過大量閱讀,體會閱讀的樂趣。

1a-II-1展現自己能力、興趣與長處,並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6-Ⅱ-4 書寫記敘、應用、說明事物的作品。

Aa-II-1自己能做的事。

Aa-II-2自己感興趣的人、事、物。

Aa-II-3自我探索的想法與感受。

Ab-II-1有效的學習方法。

Ab-II-2學習行動。

Ad-II-2正向思考的策略。

Ad-Ⅱ-3 故事、童詩、現代散文等。

Ba-II-1自我表達的適切性。

Bb-II-1 團隊合作的意義與重要性。

Bb-II-2 關懷團隊成員的行動。

Bb-II-3團體活動的參與態度。

Be-Ⅱ-4 應用文本的結構。

學習目標

  1. 能綜合整理中年級所學的摘要策略,並練習運用在暑期閱讀中。

  2. 同儕間互學後,擬定具有挑戰性的自主學習計畫表。

  3. 能用流暢的語句上台分享假期生活。

  4. 能專心聆聽他人分享並從中學習。

  5. 能了解自己的能力,設定合宜的游泳技巧目標。

  6. 能有紀律的完成目標檢核表,並進行省思。

  7. 能參與團體活動,重視榮譽,培養正向的比賽態度。

  8. 能運用採訪寫作技巧,完成一篇游泳異程接力比賽的新聞報導。

融入議題

*□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環境教育 *永續海洋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國防教育 *□資訊教育(□資訊素養與倫理 □行動學習 □新興科技)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閱讀素養教育

戶外教育□國際教育

議題內涵

EJU4自律負責。品EJU6欣賞感恩。

E1喜歡親水活動,重視水域安全。

E1學會游泳技巧,熟悉自救知能

教材資源

自編

活動名稱

學習目標

學習活動歷程

(學習任務學習策略融入議題說明)

教學時間

評量方法/工具

再相逢

(4)

1.能用流暢的語句上台分享假期生活。

2.能專心聆聽他人分享並從中學習。


  1. 省思與分享(1)

(品EJU4

  1. 自我檢核:

  1. 依假期自主學習計畫達成情形,完成自主學習計畫完成度檢核表。

  2. 自主學習計畫有沒有調整的地方?為什麼調整?怎麼調整?

  3. 滿意度

  4. 給自己的建議

  1. 兩兩分享:

和夥伴分享自主學習計畫完成情形、調整的部分、滿意度及給自己下次計畫的建議。

  1. 自我思考:

從自主學習計畫中,找出一項對自己最有意義的學習計畫。

  1. 兩兩分享:

和學伴分享自己這項對自己最有意義的學習計畫的學習過程與收穫。

  1. 教師說明報告任務進行方式:

1.以演講的方式上台報告。

2.報告:

假期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事。

1)背景

2)經過

3)結果:收穫、心得、領悟等。

4)時間:3~4分鐘

  1. 回家任務:寫演講稿。


  1. 小組分享給建議(1)

(品EJU6

()小組分享給建議:

1.每人輪流在組內報告自己假期中最

有意義的一件事。

2.每個人報告後,組內所有人用便利貼寫下那些部

分表現很棒(看見美好),那些部分怎麼做會更好

(創造更好)。

()修演講稿:

依同學給的建議調整自己的演講稿。

()兩兩分享給建議:

兩人輪流報告後,互相給建議。

()自我省思:

依練習結果自我調整。

()回家任務:修演講稿、背演講稿。


三、我看見 我學習(2)

()上台報告:

1.依序上台報告。

2.聆聽、筆記重點、進行自互評。

()兩兩分享:

兩人互相分享剛剛欣賞全班報告後,發現的美好及

收穫。

()全班討論、歸納總結。

()回家任務:

1.拿著筆記單和家長分享自己的收穫。

2.作文:我看見 我學習

40分鐘





























40分鐘


















80分鐘


紙筆/自主學習計畫完成度檢核表



























口頭報告


















口頭報告

自互評單


暑假自主學習計畫
(4)

1.能綜合整理中年級所學的摘要策略,並練習運用在暑期閱讀中。

2.同儕間互學後,擬定具有挑戰性的自主學習計畫表。


一、語文策略總整理(1)

()回顧整理

  1. 全班共同討論中年級所學得的語文摘要策略有哪些?

參:維恩圖、T圖表、心智圖、條列式

()閱讀任務

  1. 教師說明第一部份的閱讀自主學習計畫

  1. 每一篇仔細閱讀全文,完成閱讀測驗,自行訂正。

(2)挑選8篇,用策略進行摘要,用半張A4紙紀錄,浮貼在該篇文本上。

() 平台資源:
1.老師介紹酷客雲的臺北E酷幣, 鼓勵學生善用平台資源學習。

  1. WOW自我挑戰(3)

()自我思考

1.回憶三下暑假及四上寒假自主學習計畫執行情況,及給自己的建議,並寫一段話。

計畫

執行結果

三下暑假自主學習計畫


四上寒假自主學習計畫


給自己的建議:



2.共同討論暑假自主學習計畫內容項目:

(1)8個星期的假期我想學些什麼?

(2)選擇這個計劃的原因

(3)預計達成的方式

(4)預計要達成的目標

(5)估計完成所需要的時間

(6)需要的資源或協助

(7)分享成果的方式

()自主任務:

1.完成自主學習計畫初稿

2.上臺報告計畫書師長同儕給予回饋

3.適度修正暑假自主學習計畫

40分鐘





















120分鐘













口頭發表及筆記





















筆記













自主學習計畫表


班際異程游泳比賽
(4)

1.設定八周游泳階段性目標

2.能透過檢核表,進行省思

3.重視團隊榮譽,培養對於比賽的正向態度。

4.完成訪問,進行新聞稿的寫作。

一、泳士計畫(2)

自我思考:

  1. 教師在游泳課開始前,進行班上游泳能力統計。

  2. 學生根據自我能力設定第一周目標,並於第一周課程結束後進行檢核與省思。

  3. 完成第二至四周目標檢核及省思。

  4. 教師於第四周時結束時,再次進行統計。

  1. 共同討論第一、二次統計結果的差異。

  2. 請學生分享努力的過程,互相學習。

  1. 教師於第八周時結束時,再次進行統計

(1)完成八周檢核表,做歷程的省思。

(2)與家人分享,請家長回饋。

:游泳異接力賽分8公尺及17公尺


二、游泳花絮(2)

採訪任務:

  1. 請學生分享努力的過程,及達成目標的方法。

  2. 徵求自願的學生,進行全班採訪。

  3. 5W1H策略將採訪記錄寫在筆記上

  4. 完成簡單的採訪內容。

80分鐘





















80分鐘

檢核表





















新聞稿作品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2學年度校訂課程

學期主題探究評量項目及評量規準對照表

年級年級

教學者邱筠茹、柯艾、蔡依玲、蘇瑪莉、林美玲、鄭芳怡、賴柏吟、黃心怡


評量項目

評量規準

評量方式

能在生活情境中,體察具有美感的事物並表達感受。

  1. 能在校慶動態活動中,展現團體之美,並分享美感部分的收穫。

  2. 能在揮毫活動中,創作具有美感的作品。

  3. 能參與教室布置活動,賞析作品及分享心得。

討論發表

任務

告作單

評互

能實際參與團體活動,確實完成分工任務。

  1. 能提出自己對於模範生規準的看法

  2. 能依照規準參與選模範生活動

  3. 能虛心向他人學習優點,提升自我的品德。

  4. 能參與校友說故事活動,探索附小的過去。

  5. 能透過與老附小人情感的聯繫,尊重他人、關懷校園。

討論發表

任務

告作單

評互

能與同儕交流回饋,檢核自己解決問題的作法。

  1. 能規劃自製餐點製作步驟,製作簡單餐點。

  2. 同儕品評餐點,省思修正作法。

  3. 能合作熟練校慶展演,發現困難與解決辦法。

  4. 嘗試解決困難,同儕檢討後再修正。

討論發表

任務

告作單

評互

能設計及執行自主學習計畫,並與他人分享學習收穫。

  1. 同儕間互學後,能擬定具有挑戰性的自主學習計畫表。

  2. 能有紀律的完成目標檢核表,並進行省思。

  3. 能用流暢的語句上臺分享假期生活。

  4. 能專心聆聽他人分享並從中學習。

討論發表

任務

告作單

評互


112四上期末修改如下:(113.02.16.紀錄)

主題

探究

能在生活情境中,體察具有美感的事物並表達感受

能實際參與團體活動,確實完成分工任務

能設計及執行自主學習計畫,並與他人分享學習收穫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2學年度校訂課程

學期主題探究評量項目及評量規準對照表

年級年級

教學者邱筠茹、柯艾、蔡依玲、蘇瑪莉、林美玲、鄭芳怡、賴柏吟、黃心怡


評量項目

評量規準

評量方式

能在藝文活動中,體察具有美感的事物並表達感受。

1.能欣賞藝文活動中,印象深刻的部分及欣賞的理由。

2.能分享藝術季節目的觀賞心得及收穫。

討論發表

任務

告作單

評互

能實際參與團體活動,確實完成分工任務並主動關心團隊的需求。

1.能認識學生禮儀與孝親知能。

2.能實踐禮儀與孝親檢核表。

3.能依照規準參與孝親禮儀代表選拔活動。

4.能虛心向他人學習優點,提升自我的品德。

討論發表

任務

告作單

評互

能透過回饋與省思,精進自己解決問題的作法。

1.能辨識各種危險發生的情境及處理方法。

2.能透過演練來學習遇到危險時自我保護的方法。

3.學習在有限的預算內,規劃想買和需要買的物品。

4.能針對自己所擬定的消費計畫自省,檢討並修正。

討論發表

任務

告作單

評互

能透過回饋與省思,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1.同儕間互學後,能擬定具有挑戰性的自主學習計畫表。

2.能有紀律的完成目標檢核表,並提出修正方案。

3.能寫出假期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事。

4.能聆聽他人自主學習報告,並寫出自己的收穫。

討論發表

任務

告作單

評互


















領域

評量規準

國語

聽出重點,學習讚美他人與適當回應

辨析國字的形音義,寫出正確的字

運用閱讀策略理解文本並擷取大意

依照寫作步驟書寫不同文體的作品

數學

能熟練加減乘除運算,並順利解決兩步驟問題

能解決公里、公尺的化聚及長度的合成、分解問題,並用直式計算

能做出指定的角或三角形,用算式解決角的合成與分解問題

能進行分數與小數的比較,解決小數的加法、減法問題

能報讀生活中常見的表格,並分類、製作二維表格

綜合

能欣賞並表現自己的長處,並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

會蒐集與整理各類資源,處理自己日常生活問題

能與同儕交流回饋,檢核自己解決問題的作法

主題

探究

能在生活情境中,體察具有美感的事物並表達感受

能實際參與團體活動,確實完成分工任務

能設計及執行自主學習計畫,並與他人分享學習收穫

我思

故我在

能應用聯想策略閱讀,學習用不同形式表達閱讀心得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