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大附小107學年度三年級數學“公升和毫升”素養導向教學教案

格式
doc
大小
148.16 KB
頁數
2
上傳者
Administrato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8-11-16,离现在 6 34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北市大附小107學年度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教學教案

領域/科目

數學

設計者

陳卉穎,陳怡琳,蔡依玲,蘇瑪莉,林美玲,賴柏吟,張素苓,黃心怡

實施年級

三年級

總節數

1 節,40分鐘

單元名稱

公升和毫升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n-II-9理解長度、角度、面積、容量、重量的常用單位與換算,培養量感與估測能力, 並能做計算和應用解題。認識體積。

核心

素養

-A3

具備轉化現實問題為數學問題的能力,並探索、擬 定與執行解決問題計畫,以及從多元、彈性與創新 的角度解決數學問題,並能將問題解答轉化運用於 現實生活。

學習內容

容量:「公升」、「毫升」。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單位換算。

議題

融入

實質內涵

所融入之學習重點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教材來源

翰林版三上第五冊

教學設備/資源

單槍投影機.IRS即時反饋系統.HiTA

學習目標

1.利用有毫升刻度的量筒,報讀液面所在刻度,來描述整毫升的液量,並進行以毫升為單位的實測活動。

2.利用有公升刻度的量筒,報讀液面所在刻度,來描述整公升的液量,並進行以公升為單位的實測活動,進而認識
1000
毫升和1公升一樣多。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活動一:容器小偵探(引起動機)

先從先備經驗談起,讓學生透過不同容器強化對毫升的認識。









活動二:實際量測(發展活動)

1.教師布題,並拿出1000毫升的量杯,讓學生觀察並認識
刻度結構。

2.教師將水倒入量杯中,直到水面到達500毫升的刻度,再請學生報讀水面位置的刻度。教師宣告:水面刻度是500,表示量杯裡有500毫升的水,「毫升」英文記作ml

3. 教師布題2讓學生用容器裝滿水倒入量杯,以進行實測容器容量的活動。


4.教師說明課本P69布題3,並拿出小湯匙,示範將小湯匙裝滿水倒入1000毫升量杯,無法測量出1湯匙的水量,接著拿出10毫升的量杯,讓學生觀察並認識刻度結構。並宣告:要測量如1湯匙這麼少的水量,可以改用10毫升的量杯。


5.布題4請學生拿出自備的湯碗、茶杯和水壺蓋,請學生先估估看這三樣容器的容量,再進行實測以了解估測後的正確情形。


活動三:綜合活動

1.教師帶領學生歸納:

(1)小容器用小的容杯測量,大容器則利用大的量杯測量。

(2) 利用有公升刻度的量筒,報讀液面所在刻度,來描述整公升的液量,並進行以公升為單位的實測活動,進而認識1000毫升和1公升一樣多。







10










10







15













5

(評量活動)


展示教材




IRS即時蒐集想法,了解學生解題思考。






能實際操作教具,並表達出自己在過程中的學習心得。







IRS即時蒐集想法,了解學生解題思考。





能實際操作教具,並表達出自己在過程中的學習心得。




透過實際操作及課堂問答,歸納出本重點。





2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