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大附小107學年度自然與生活科技課教學教案:大地的奧祕—地震防災資訊應用

格式
doc
大小
63.5 KB
頁數
2
上傳者
Administrato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8-11-29,离现在 6 32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北市大附小107學年度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

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教學教案

領域/科目

自然與生活科技

設計者

李安禪

實施年級

六年級

總節數

2 節,80 分鐘

教學活動

天氣與地震App

單元名稱(探究教學)

大地的奧秘~地震防災資訊應用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表現

  • pa -Ⅲ-2 能從(所得的)資訊或數據,形成解 釋、發現新知、獲知因果關係、解決 問題、或是發現新的問題。

核心

素養

  • -E-B2 能了解科技及媒體的 運用方式,並從學習活 動、日常經驗及科技運 用、自然環境、書刊及 網路媒體等,察覺問題或獲得有助於探究的資訊。

學習內容

  • INf-Ⅲ-5 臺灣的主要天然災害之認識 及防災避難。

教材來源

康軒

教學設備/資源

投影幕、平板30台、學習單

學習目標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tc -Ⅲ-1 能就所蒐集的數據或資料,進行簡單 的紀錄與分類,並依據習得的知識

INd-Ⅱ-7 天氣預報常用雨量、溫度、風向、 風速等資料來表達天氣狀態,這些 資料可以使用適當儀器測得。

1.透過平板查詢當下天氣情況以及預報未來天氣。並了解相關數據代表之意義。


2.透過查詢資料寫下當下天氣概況以及未來天氣。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節

一、準備活動

老師介紹中央氣象局網站,老師說明如何打開網站,詢問如何透過中央氣象網查詢到自己需要的資訊?

  1. 1.中央氣象局觀測頁面,以台北的氣象觀測為例子介紹觀測資料、衛星雲圖、雷達迴波、紫外線個別說明,如何看圖以及讀圖的意思。

  2. 2.列舉兩個不同的地點說明觀測資料並讓學生練習扮演小小氣象員。

二、發展活動

  1. 1.老師指導學生利用中央氣象局的網站查詢當下天氣。觀測欄每個都進去看一遍。

  2. 2.老師提問,若想要知道未來的天氣,要如何尋找?介紹中央氣象局預報。

  3. 3.讓學生練習使用平板上中央氣象局的網站,查詢預報天氣。預報欄每個項目都進去看一遍。

  4. 4.瀏覽生活氣象以及氣候。


三、綜合活動

  1. 1.牛刀小試,學習單練習。

  2. 2.重點歸納及提示平板使用和收拾之注意事項。




第二節(探究教學)

一、準備活動

  1. 1.喚起學童上次使用中央氣象局網站的經驗,老師複習如何打開網站,並詢問如何透過中央氣象網查詢到自己需要的資訊?

  2. 2.老師介紹中央氣象局地震頁面,說明如何知道台灣近期的地震介紹地震的規模、深度、位置,比較規模深度地震級數。

  3. 2.列舉並說明兩個不同的地震,規模一樣為什麼震度會有那麼多的不同呢?

二、發展活動

  1. 1.讓學生練習老師介紹的中央氣象局網站地震頁面和資訊,使用平板上查詢相關資訊。

  2. 2.老師介紹台北行動防災APP,說明並讓學生練習使用避難資訊、停車資訊、即時影像。

  3. 3.讓學生自己使用平板中的台北行動防災APP查詢附近的避難地點,以及用旅行世界的功能找出自己家附近的避難點。

  4. 4.情境題:爸爸開車到西門,請你幫他找出附近的停車點。

  5. 5.情境題,人在做天在看:用即時影像看一下校園外的人在做甚麼。隨機點小朋友,請問看到什麼?如住家附近、流動廁所等。

  6. 6.老師帶學生瀏覽防災手冊目錄、再讓學童瀏覽,老師提問地震防災方法?

三、綜合活動

  1. 1.牛刀小試,學習單練習。

  2. 2.重點歸納及提示平板使用和收拾之注意事項。


10分鐘










20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20分鐘














10分鐘



能依老師指示使用平板查詢有用的天氣資訊









透過口頭發表檢核學生對中央氣象局提供的資訊了解程度,當下的天氣要從觀測搜尋。


巡視學生是否能依指示抵達特定頁面,找出相關資訊。


學習單評量

  1. 學生能透過平板操作完成學習單。

  2. 學生能根據問題使用資訊網站或APP工具完成題目。




透過口頭發表檢核學生對中央氣象局提供的資訊了解程度,例如未來的天氣從預報查詢,當下的天氣要從觀測搜尋。







透過平板操作,巡視學生是否能依指示抵達特定頁面,找出相關資訊。










學習單評量

學生能透過平板操作完成學習單。學生能根據問題使用資訊網站或APP工具完成題目。


2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