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28150  全四頁
第一頁
類 科:工業工程 
科 目:工程統計學與品質管制
考試時間:2小時 座號: 
※注意: 
可以使用電子計算器,須詳列解答過程。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一、針對下列各情況,選擇一個適當的機率分配。無須列出參數值。(20 分) 
品管圖上每次檢驗就將相關之統計量填入品管圖之 y軸上。檢驗出第 1個落在品
管圖上下限外之值所需之總檢驗次數。 
一個晶片之厚度。 
10 個晶片中不良的晶片數(每個晶片只分兩種:良片與不良片)。 
晶片檢驗線上,檢驗出第 2個不良品所需總檢驗次數。 
二、令 X表示某產品的品質指標,如晶片中心點厚度等。令 n為每次檢查的樣品數。現在
欲建立一個監控「平均數 μX,  X」的管制圖,依傳統 ARL0與ARL1為評判標準,下列
那一個建議比較好?說明理由。(20 分) 
‧小王建議(a)採用統計量X(n=3),(b)管制圖上下限:μX±3
3X
。 
‧小李建議(a)採用統計量X(n=5),(b)管制圖上下限:μX±5
3X
。 
三、圖 1中有 2張品管圖(a), (b);其中 x軸是時間,y軸是品管圖的統計量,說明如下: 
‧此 2圖下方中一個圓圈表示一個晶片,圓圈的總數就是檢驗的晶片總數。 
‧圖(a)與(b)下方中圓圈內黑點表示缺點。例如,一個晶片中有 3個黑點表示該晶片
中有 3個缺點。圖(a)中y軸是缺點總數,圖(b)中y軸是缺點比例。 
試回答下列問題: 
傳統將此兩張品管圖命名為何?(提示:可能的選擇為(a)p-chart, (b)np-chart, 
(c)c-chart, (d)u-chart)(10 分) 
說明 y軸的統計量θ
ˆ在2張圖中用何種機率分配模型來描述較適當?說明理由。
(20 分) 
 
(a)                  (b) 
圖1:兩張品管圖 
(請接第二頁) 
3 
2 
1 
3 
2 
1 
3 
2 
1 
2 
時間 時間 
1/3  2/3 
)(θ
ˆnX=X=θ
ˆ
 

106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28150  全四頁
第二頁
類 科:工業工程 
科 目:工程統計學與品質管制
 
 
 
四、說明製程能力指標 Cp與Cpk 的關係:(每小題 5分,共 10 分) 
當製程平均值在規格中心時,Cp與Cpk 的關係為何? 
當製程平均值不在規格中心時,Cp與Cpk 的關係為何? 
五、探討某半導體的三種氣體配方對晶圓片的表面平整度的影響。令 μi表示配方 i晶圓片
的表面平整度之平均數每種氣體配方抽 6個資料,利用表 1之資料回答問題: 
(每小題 10 分,共 20 分) 
完成變異數分析表(填入(a)–(e)值)。 
建立統計檢定(i.e.,也就是虛無 H0與對立假設 H1),並做出結論。 
表1:一因子之反應值 Yij 
氣體配方 表 面 平 整 度  
  1 2 3 4 5 6 
配方 1.  2.7 4.6 2.6 3.0 3.2 3.8 
配方 2.  4.9 4.6 5.0 4.2 3.6 4.2 
配方 3.  4.6 3.4 2.9 3.5 4.1 5.1 
 
表2:1因子變異數分析(ANOVA)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Treatment 3.648  (a)  (c)  (e) 
Error 7.630 (b) (d)  
Total 11.278 17   
 
 
 
 
 
 
 
 
 
 
 
 
 
 
 
 
 
 
(請接第三頁) 
 

106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28150  全四頁
第三頁
類 科:工業工程 
科 目:工程統計學與品質管制
 
(請接背面) 
 
 
 
(請接第四頁) 
 

106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代號:28150  全四頁
第四頁
類 科:工業工程 
科 目:工程統計學與品質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