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九十三學年度國小教師聯合甄選教育專業科目試題與答案

格式
doc
大小
35 KB
頁數
3
上傳者
黃式吟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5-10-17,离现在 20 1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屏東縣九十三學年度國民小學教師、代理教師聯合甄選「教育專業科目」試題

壹、選擇題:每題二分,共四十分

( ) 1. 下列哪一學派號稱是心理學的第三勢力?(1)心理分析學派(2)行為學派(3)人文學派(4)社會學派。


( ) 2. 在測驗評量中,教師如事前訂定60 分為及格這是屬於(1)常模參照評量(2)標準參照評量(3)最佳表現評量(4)典型表現評量。


( ) 3. 認知領域的教學目標何者層次最高?(1)知識(2)應用(3)綜合(4)評鑑。


( ) 4. 創造能力中何種特性能舉一反三提出不同凡響的新觀念?(1)變通(2)獨特(3)流暢(4)精密。


( ) 5. 何者決定各年級各學習領域的學習節數?(1)課程發展委員會(2)教師評審委員會(3)校務會議(4)行政會議。


( ) 6. 編序教學及電腦輔助教學主要是基於何種理論?(1)古典制約學習(2)操作制約學習(3)社會學習論(4)認知心理學。


( ) 7. 依教育部規定國小學生未經請假且未到校多少日列為中輟生必須通報協尋?(1) 2 (2) 3 (3) 4 (4) 5 日。


( ) 8. 老師在教學過程之中為了解學生學習情形所進行的平時測驗是屬於?(1)形成性評量(2)總結性評量(3)診斷性評量(4)安置性評量。


( ) 9. 研究教師本身自己的問題,倡導「教師即研究者」的概念是何種研究?(1)調查研究(2)實驗研究(3)行動研究(4)觀察研究。


( )10.何者法令規定國民教育階段家長依法律參與學校教育事務之權力?(1)教師法(2)教育基本法(3)師資培育法(4)國民教育法。


( )11.義務教育最主要的特性是:(1)免費性(2)強迫性(3)全民性(4)基礎性。


( )12.我國訂頒的教育基本法其教育理念係依據那一種心理學說?(1)行為主義(2)認知心理學(3)人本主義心理學(4)心理分析學派。


( )13.各大學所開設的「碩士在職專班」是屬於那一種教育型態?(1)正規教育(2)非正規教育(3)正式教育(4)回流教育。


( )14.有關思考或概念的教學宜採何種教學法?(1)講述法(2)發表法(3)啟發法(4)練習法。


( )15.下列何種教學活動比較符合「資訊融入教學」?(1)以多媒體科技來呈現教材(2)教導學生學習使用電腦網路(3)讓學生運用電腦解決問題(4)教師運用資源網站進行教學。


( )16.在課堂中,教師發問時,候答時間需多久,才足以引發兒童思考而回答?(1) 1-3 (2) 4-7 (3)8-15 (4) 30 秒。


( )17.教育部辦理師資培育工作的是那一個單位?(1)高教司(2)國教司(3)中教司(4)技職司。


( )18.如果有學生是因為受老師嘲笑而拒絕上學,根據馬斯洛(Abraham Maslow)的動機階層論,這位學生拒學是基於何種需求未獲滿足?(1)自我實現(2)審美鑑賞(3)認知需求(4)自尊需求。


( )19.國小兒童的歸因取向受何者的影響較大?(1)教師(2)家長(3)自己(4)同儕。


( )20.增進正向遷移(positive transfer)的教學策略之首要工作是:(1)教導先備基模(2)使學習意義化(3)指導類化應用(4)考慮值得學習的知能。


貳、填充題:每格三分,共六十分(各題答案順序不拘,均可計分)

1.九年一貫課程規定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生必須就哪三種鄉土語言任選一種修習?、、

2.心理學家迦納(Gardner)提出多元智慧理論,在1995 年提出的第八種智慧是。

3.皮特斯(R. S. Peters)提出教育的三大規準為:合價值性、、。

4.教學目標通常要兼顧認知、、三層面。

5.九年一貫課程中必須將、環境、、家政、、生涯發展等六大議題融入各領

域課程教學。

6.教學活動的基本歷程可以概分為準備活動、活動、活動。

7.根據「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規定,國小學生的成績評量的兩項範圍是:

8.知識管理有三要素:一是、二是、三是。

9.根據教師法規定,國小教師最主要的義務是:一、;二、。


屏東縣九十三學年度國民小學教師、代理教師聯合甄選「教育專業科目」答案卷

壹、選擇題:每題二分,共四十分

1. 3 2. 2 3. 4 4. 1 5. 1

6. 2 7. 2 8. 1 9. 3 10. 2

11. 2 12. 3 13. 4 14. 3 15. 4

16. 2 17. 3 18. 4 19. 1 20. 4

貳、填充題:每格三分,共六十分(各題答案順序不拘,均可計分)

1.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

2.自然觀察

3.合認知性、合自願性

4.情意、技能

5.兩性、資訊、人權

6.發展、綜合

7.學習領域評量、日常生活表現評量

8.知識的累積、知識的轉換、知識的創造

9.擔任教學、輔導學生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