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大學附小104學年度第二學期五年級國語作文教學計畫

格式
doc
大小
85 KB
頁數
2
上傳者
may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6-01-19,离现在 9 27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立大學附小104學年度第二學期 五年級本國語文領域作文教學計畫

教材版本南一版第十冊

設 計 者:李佩怡、張雅甄、林倩瑛、劉聰穎、賴慧珉、施秀美、張志豪、武秀韻

序號

題目〈或主題〉

文體

配合單元

教學重點

運用策略

(如何達成能力指標)

1

讀書筆記

一則

讀書報告

書香處處飄

    • 引導學生透過「為一本書留一種味道」、「佐賀的超級阿嬤」2篇課文的閱讀與討論,了解「閱讀是一種享受」、「閱讀能充實生命」,進一步能夠「愛上閱讀」。

    • 引導學生熟習「摘要」書籍內容的方法。

    • 引導學生收集最喜愛的一本書的相關資料:背景介紹、內容摘要、寫作風格、感動啟發等,製作成海報或簡報,與大家分享。

    • 指導學生撰寫讀書報告應注意的各項格式。

      • 運用共同備課之閱讀理解「教學簡報」,引導學生熟悉「為一本書留一種味道」、「佐賀的超級阿嬤」2篇課文的課文架構、課文大意、主要內涵等基本知識。

      • 引導學生認識閱讀理解的十項策略(吳敏而教授),並練習在預習課文的作業中應用。

      • 利用教學簡報引導學生練習製作一份閱讀心得分享的簡報。

      • 鼓勵學生將所要介紹的專書帶來教室放在主題閱讀分享區。

      • 引導學生上台報告與分享自己「最喜愛的一本書」。

      • 引導學生依照「讀書報告」的寫作結構(書籍資料→內容摘要→讀後感想)擬訂自己的寫作大綱。

      2

      的一封信

      (主旨:送出一封謝意)


      應用文

      愛的協奏曲

        • 透過「八歲,一個人去旅行」、「給孩子的一封信」2篇課文的閱讀與討論,「熟悉的味道」是一種愛,「學會珍惜幸福」是一種愛。

        • 引導學生透過前述故事與例子,體會我們因「愛」而堅強,而更熱愛生命、進而關懷周遭的一切、領悟到愛的力量。

        • 透過共讀書「愛呆我家連加恩」,引導學生體會什麼是「愛」,並進一步學習體會自己的幸福、把福氣分享給他人的方法。

          • 運用共同備課之閱讀理解「教學簡報」,引導學生熟悉「八歲,一個人去旅行」、「給孩子的一封信」2篇課文課文架構、課文大意、主要內涵等基本知識。

          • 透過共讀書「愛呆我家連加恩」的閱讀與討論,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連加恩先生寫信給孩子重要內涵與意義。

          • 透過共讀書「愛呆我家連加恩」的閱讀與討論,引導學生製作自己的「幸福百寶袋」,每天在小日記記錄一件值得感謝的事情。

          • 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的「幸福百寶袋」,學習詳細敘述接受別人的「愛」之後的心情與想法。

          • 引導學生討論回報別人的意義與實踐方法。

          • 引導學生擬定寫作大綱。

          3

          有故事的地方

          記敘文

          文明時光機

            • 透過「沉默的動物園」、「被埋葬了的城市」、「地下護衛軍」三篇課文的閱讀與討論,見證人類輝煌的文明與歷史。

            • 引導學生透過三篇課文的討論,了解到不論是文化遺產、深埋地底的遺跡或是被埋葬的城市都有讓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 透過共讀書「台灣史」的閱讀與討論,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生長的地方的文明演變與歷史痕跡。

            • 透過共讀書「台灣史」的閱讀與討論,體會愛惜自己生長的地方的重要性。

              • 運用共同備課之閱讀理解「教學簡報」,引導學生熟悉課文架構、課文大意、主要內涵等基本知識。

              • 引導學生透過共讀書「台灣史」的閱讀與討論,了解自己生長地的歷史語文明的演變。

              • 引導學生觀賞「打拼~台灣人民的故事」影片,共同討論在台灣,原住民、移民、殖民、國民、世界公民,縱橫交錯,先來後到,悲歡離合,血淚交織的故事。

              • 引導學生透過共讀書的閱讀與討論,理解自己所在地方的文明發展。

              • 引導學生鎖定一處「與自己有關連性」的地方(媽媽的娘家、爸爸的老家、甚至爺爺奶奶的也可以),收集該處的背景資料,可以是敘述土地古老歷史的故事、可以是先民努力奮鬥的艱辛故事、也可能是一則古老的傳說。

              • 引導學生以「有故事的地方」為主題,運用前述資料,依照「背景介紹→故事內容與影響→成長與啟示」的基本結構來擬定寫作大綱。

              4

              談尊重

              議論文

              用心看世界

                • 透過「天涯若比鄰」、「尼泊爾少年」、「橘色打掃龍」、「瓶中信時空寄情」四篇課文的閱讀與討論,引導學生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制度裡生活應該學習尊重與理解。

                • 引導學生透過課文討論,理解「議論文」論點、論據、論證的結構與內涵,進而瞭解寫作的要領與技巧。

                • 引導學生透過共讀書籍的閱讀(三采文化世界歷史探險系列;我的阿富汗筆友)方式,了解不同文化之間存在著很多的差異性,因此學會彼此尊重十分重要。而尊重就要從「理解」開始。了解之後,互相欣賞包容,才能讓人類文明永遠都多元且美好豐富。

                  • 運用共同備課之閱讀理解「教學簡報」,引導學生熟悉課文架構、課文大意、主要內涵等基本知識。

                  • 引導學生透過共讀書的閱讀與討論,引導學生立足台灣,放眼世界」藉由漫畫故事吸引人的主題建立對其他國家的基本印象。也藉著故事中的尋寶情節,認識不同文化特色,包含各國人民、歷史、地理、生活、宗教、飲食文化、文化遺產等,引發學生對所處的世界有初步性的了解,並且能激發主動求知求學的精神、增廣世界觀與國際視野。

                  • 引導學生收集一個自己最有興趣的國家的文化特色,製作海報或簡報,與全班進行分享。

                  • 引導學生透過分享討論,深入了解更多不同國家的文化特色。

                  • 引導學生討論寫作大綱,透過1.提出論點(尊重就是)2.舉出論據(不同文化的差異,讓人類文明更為多元豐富,但缺乏尊重則可能誤解、仇視、甚至屠殺)3.呼應論點,進行總結。


                  【備註】:每學期習寫四篇以上結構完整的作文。


                  100課綱 高年級寫作能力指標】

                  6-3-1能正確流暢的遣辭造句、安排段落、組織成篇。

                  6-3-2知道寫作的步驟逐步豐富內容,進行寫作。

                  6-3-3能培養觀察與思考的寫作習慣。

                  6-3-4 能練習不同表述方式的寫作。

                  6-3-5 能具備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並主動和他人交換寫作心得。

                  6-3-6能把握修辭的特性,並加以練習及運用。

                  6-3-7能練習使用電腦編輯作品,分享寫作經驗和樂趣。

                  6-3-8能發揮想像力,嘗試創作,並欣賞自己的作品。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