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放圖與比例尺:數學教案(六年級)

pdf
694.31 KB
5 頁
Windows Us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教案
領域/科目
數學
設計者
陳志宏
實施年級
601
總節數
5/5
單元名稱
縮放圖與比例尺
學習
表現
核心
素養
-E-A1 具備喜歡數學、對數
學世界好奇、有積極主動的
習態度,並能將數學語言運
於日常生活中。
-E-A2 具備基本的算術操作
能力、並能指認基本的形體
相對關係,在日常生活情境
中,用數學表述與解決問題
-E-B1 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
及算術符號之間的轉換能力
並能熟練操作日常使用之度
衡及時間,認識日常經驗中
幾何形體,並能以符號表示
式。
-E-C2 樂於與他人合作解決
問題並尊重不同的問題解決
法。
學習
內容
一、學生先備知:
1.認識比和比值
2.認識相等的比,並解決情境問題。
3.認識正比和正比關係圖。
二、學習內容:
1.理解圖形的放大與縮小關係。
2.繪製放大圖和縮小圖。
3.認識比例尺,並解決生活中的情境問題
三、學習目標:
1.在方格紙上檢知道原圖的長和寬被放大(或縮小)叫做放大圖(或縮小
圖) 並能算出原圖與放大圖(或縮小圖)的整數倍或分數倍關係。
2.能認識平面圖形放大(或縮小)時,原圖與放大圖(或縮小圖
(1)對應角相等。
(2)放大(或縮小)後的邊長=原邊長×放大(或縮小)倍數。
3.給定一個嵌入方格中的簡單直線邊圖形當做原圖能利用與原圖同大的方格
紙畫出放大圖或縮小圖。
4.能認識比例尺,並應用於地圖、室內設計圖。
前測卷(112.11.21) NDE1NjkwN18xNzAwODY5Mjg5
後測卷(112.12.01) NDE3Mjg1MF8xNzAwODY5MTEx
五、學生組別分
液晶電視
實質
內涵
品德教育
E3 了解每個人需求的不同,並討論與遵守團體的規則
融入
學習
重點
與其他領
/科目的
連結
教材來源
翰林六年級數學
教學設備/
資源
數位設備(大屏、ipadapple TV)數位學習平(因材網)、小白板等
分配單、小組互評規凖評分
學習目標
會報讀生活中的比例尺,並由地圖上的長度,計算出實際的長度。
學習目標
學習表現
學習活動
學習評量與評分規
備註
1.教師在因材網
6-s-02-S07指派知識結構
學習任務請學生於課前完成
任務,並記錄學習重點。
20
1.教師觀看學生學習
進度百分比,了解學
生學習狀況。
2.摘要記錄任務討論
區學生學習問題與討
論內容。
3.觀看學生練習題與
動態評量的錯誤
型。
學習目標
學習表現
學習活動
學習評量與評分規
備註
教師導入
教師指派看完影片與練習
3
1.教師分析因材網中
第一組
第三組
第二組
現在來看看大家答對的狀
(教師展示因材網學生學習
結果),說明學生錯誤的原
並說明本節課學習重點。
學生學習任務的討論
資料。
熱身題
問題 1
請各位同學依下列問題進行
回答。
比列尺的表示
文字表示( )
( )
比值(
)
透過小組彼此核對答案如有
不同答案請小朋友對他組的
答案提出質疑與討論。
教師針對問題 1進行小結。
8
比例尺的
換算概念
共學及互
問題 2
阿信從 A地經 B地走D
小美從 A地經 B地走到 C
依地圖來看請問阿信比小美
多走的實際距離是多少公尺
(m)?
請將計算結果書寫在白紙
由教師選定組別並透過鏡
像輸出呈現組別解題過程。
請小組討論教師指派一組代
表上台說明其他組別同學進
行補充、提問或質疑。
12
1.教師課間巡視,觀
察各小組討問內容
是否失焦,並適時
給予意見指導
2.獎勵討論認真的小
組。
3.記錄工具白紙
4.平板電腦
5.課間巡視學生提示
討論時所出現的疑
問。
6.口頭報告
透過比例
並由地
圖上的長
計算出
實際的長
度。
共學及互
問題 3
地圖甲的比例尺為 1:5000
12
1.教師課間巡視,觀
察各小組討問內容
地圖乙是地圖甲的1
4 倍的縮
小圖請問下列地圖乙的比例
?
請將計算結果書寫在白紙
由教師選定組別並透過鏡
像輸出呈現組別解題過程。
請小組討論教師指派一組代
表上台說明其他組別同學進
行補充、提問或質疑。
是否失焦,並適時
給予意見指導
2.獎勵討論認真的小
組。
3.記錄工具白紙
4.平板電腦
5.課間巡視學生提示
討論時所出現的疑
問。
6.口頭報告
度。
教師導學
1. 比例尺表示地圖上長度和
實際長度間的關係,表示
方式:文字表示、數字表
示、圖示。
2. 將圖例比例尺轉換成比或
比值表示時,注意換成同
一單位。
3. 要釐清比例尺中圖上距離
和實際距離間的關係
4. 利用比例尺的比例,以圖
上距離計算出實際的距離
5
5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