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
臺南市公立南區省躬國民小學 113 學年度第一學期六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普通班/□特教班)
1.提供學生適性學習的機會,培育學生探索數學的信心與正向態度。
2.培養好奇心及觀察規律、演算、抽象、推論、溝通和數學表述等各項能力。
3.培養使用工具(使用直尺、三角板找出圓的圓周長和直徑;使用圓規畫出綁繩子的羊可以活動的範圍;使用直尺測量對應邊、量
角器測量對應角),運用於數學程序及解決問題的正確態度。
4.培養運用數學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培養日常生活應用與學習其他領域/科目(健康與體育、自然科學、社會)所需的數學知能。
6.培養學生欣賞數學以簡馭繁的精神與結構嚴謹完美的特質。
數-E-A1 具備喜歡數學、對數學世界好奇、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並能將數學語言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數-E-A2 具備基本的算術操作能力、並能指認基本的形體與相對關係,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用數學表述與解決問題。
數-E-A3 能觀察出日常生活問題和數學的關聯,並能嘗試與擬訂解決問題的計畫。在解決問題之後,能轉化數學解答於日常生活的
應用。
數-E-B1 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號之間的轉換能力,並能熟練操作日常使用之度量衡及時間,認識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
並能以符號表示公式。
數-E-B3 具備感受藝術作品中的數學形體或式樣的素養。
數-E-C1 具備從證據討論事情,以及和他人有條理溝通的態度。
數-E-C2 樂於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並尊重不同的問題解決想法。
第一單元最大公
因數與最小公倍
數
活動一:質數和
合數
活動二:質因數
和質因數分解
1.認識質數和合
數。
2.認識質因數,
並做質因數分
解。
n-Ⅲ-3 認識因
數、倍數、質
數、最大公因
數、最小公倍數
的意義、計算與
應用。
N-6-1 20 以內的質
數和質因數分解:
小於 20 的質數與合
數。2、3、5的質
因數判別法。以短
除法做質因數的分
解。
【人權教育】
人E3 了解每個人
需求的不同,並討
論與遵守團體的規
則。
【品德教育】
品E3 溝通合作與
和諧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