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萬豐國小六年級數學課程計畫

pdf
2.95 MB
62 頁
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1
南投 111 學年度 學期 萬豐國民小學 六年級數學 領域課程計畫表 設計者:許瓅丹
(數學 6)課程架構圖
9單元 規律問題
數學 6
2單元 分數的除法
3單元 長條圖與折線圖
4單元 小數的除法
5單元 圓周長與扇形弧長
綜合與應用(一)
7單元 縮放圖與比例尺
8單元 圓與扇形面積
綜合與應用(二)
6單元 比、比值與正比
1單元 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
10 單元 等量公理
數學樂園(完美數)
數學樂園(圓周率)
Created by free version of DocuFreezer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2
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 教育部
《樂在數學國民中小學數學教學補充說明手冊》 教育部
《動動腦 想一想》 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國小數學教材分析.分數的數概念與加減運算》 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國小數學教材分析.小數的數概念與加減運算》 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國小數學教材分析.統計與機率》 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國小數學教材分析.整數的數量關係》 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國小數學教材分析.比(含線段圖)》 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國小數學教材分析.幾何》 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嘿!圖表真好用》(圖表的祕密) 遠流
《讓我們來玩數學吧:當個遊戲大贏家!》 小天下
《數學的學習與教學六歲到十八歲》 心理
《幹嘛學數學?》 天下文化
《世界發明‧發現大事典》 牛頓
參考網站
數學教學資訊網 http://calculus.math.cycu.edu.tw/
數學知識 EpisteMath http://episte.math.ntu.edu.tw
昌爸工作坊 http://www.mathland.idv.tw/aboutme/myweb.htm
臺灣數學教育學會 http://tame.tw/forum.php
楊昌敦老師網路教學 http://www.pyes.chc.edu.tw/sunton/cai/
動態數學 http://www.dynamath.tw/
臺北市教育入口網 http://www.tp.edu.tw/
TESEC 國教專業社群網 http://teach.eje.edu.tw/
臺北市多媒體教學資源中心 http://tmrc.tp.edu.tw/Default.aspx
網路數學資源 http://www.mathland.idv.tw/web/webmath.htm
國小數學教材分析 http://wd.naer.edu.tw/216/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3
年級:六年級
科目:數學
學習目標
1.認識質數與合數,並能將一個合數做質因數分解,能利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且知道互質的意義。
2.能利用最大公因數將一個分數約成最簡分數,並熟練分數的除法計算,且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能繪製長條圖與折線圖。
4.熟練小數的除法,且能對小數取概數。
5.知道圓周率與圓周長的關係,且能計算圓周長、扇形周長與複合圖形的周長
6.知道比與比值的意義,並利用相等的比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且能知道正比與正比關係圖的意義。
7.知道生活中放大與縮小的關係,並能繪製指定倍數的放大與縮小圖,且能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8.透過附件操作知道圓面積公式,並能進行圓面積、扇形面積與複合圖形面積的計算。
9.能透過將問題簡化,找出問題的規律,再解決問題。
10.認識等量公理,並利用等量公理解決未知數問題。
學習領域課程的理念
分析及目的
本冊以「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的基本理念和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為依據,在反省了 92 課綱的實施狀況和以往使用經驗的基礎上編寫的。者特
別注意,把握了繼承與發展的平衡,努力體現新的教材觀、教學觀和學習觀,同時努力保持國內既有的數學教育的優良傳統。
教學材料
翰林版國小數學 6上教材
教學活動選編原則
及來源
1.依據教育部民國九十七年所公布的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編輯而成。
2.本教科書的組織重點在於有效的發展數學概念。
3.教師手冊提供綜合而實用的支援,以確保教師有效地教學。
教學策略
1.合作學習:透過分組合作,培養學生表達數學和分享的能力。
2.重視就經驗與新知識的連結:學習新知識前,先複習舊經驗。
3.強調數學與生活的連結: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4.培養解決問題:引導學生發現數學的規律,並進而解決問題。
先備知識
數與量
1.能用找出兩數的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並解決相關問題。
2.能進行分數的乘法計算。
3.能進行小數乘以小數和小數除以小數的直式計算。
4.認識比率與百分率,並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5.認識地圖的基本結構。
6.解決簡單的間隔問題。
幾何
1.認識圓,並知道圓的基本構造。
2.知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
3.知道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公式,並能計算簡單圖形的周長。
代數
1.知道加減互逆、乘除互逆的意義,並進行驗算。
統計
1.能報讀長條圖與折線圖。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4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概要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
能力
6-n-01
並用短除法做質因
的分解(質數<20,質因
數<20 ,被分解數<
100)
6-n-02
數的最大公因數最小
倍數。
6-n-03
的意義並將分數約成
簡分數。
C-T-01 能把情境中與
題相關的數、量、形析
出。
C-S-03 能瞭解如何利用
觀察分類歸納演繹
類比等方式來解決問題
1.認識質數、合數和
質因數。
2.能利用樹狀圖或
短除法將一個合數
做質因數分解。
1.活動一找出 112
所有因數藉由因數的
個數認識質數與合數
2.活動二藉由將一數
記錄成乘法算式認識
質因數分解再介紹短
除法做質因數分解
透過兩數的質因數分
解式觀察出彼此的因
倍數關係。
活動一:質數與合數
1.1從舊經驗入手學生寫出 112
每一個數的所有因數,再歸納:一個大於 1
的整數只有 1和自己 2個因數稱為質數
一個大於 1的整數 3個以上的因
為合數。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2.2根據例 1歸納的結論引導學生判別
20 以內的質數。
3.3讓學生判斷哪些數可能有因數 23
5透過填寫表格,學生可以看到有某些
數可能同時有 23個因數。
4.4引導學生判別合數時可先判別該數
是否有 235的因數。
活動二:質因數分解
1.1讓學生找出 12 的因數中有哪些質
數,再宣告質因數的定義。
2.2讓學生練習以樹狀圖做 30 的質因數
分解,要說明分解時可能有兩種以上的做
並說明這個過程稱為質因數分解得到
的算式稱為質因數分解式。
3.3讓學生仿照例 2的方式,做 60 的質
因數分解最後要檢查分解式中是否每一個
數都是質數並提醒質因數分解式的
習慣上將質因數由小到大排列。
4.4引導學生了解質數的無法做質因數分
5
1.課本第
411
2.習作第
47
3.小白板
4.教用版
電子教科
平時上課
表現
發表
課堂問答
學習態度
【環境教育】2-2-2
識生活周遭的環境問
題形成的原因,並探
究可能的改善方法。
與分享
決問題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5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概要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
能力
解。
5.5說明如何以短除法做質因數分解。
6.6引導學生直接利用短除法做質因數分
並提醒學生檢查除數與商是不是
7.7用列舉法和質因數分解式找出 42
所有因數並引導學生發現兩種方法找出的
因數是可以相對應的。
8.8引導學生可以直接利用質因數分解式
找出一個數的所有因數
9.9利用質因數分解式的乘法特性引導
學生可以直接透過質因數分解式判斷出兩
數間的因倍數關係。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6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概要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
能力
6-n-01
並用短除法做質因
的分解(質數<20,質因
數<20 ,被分解數<
100)
6-n-02
數的最大公因數最小
倍數。
6-n-03
的意義並將分數約成
簡分數。
C-T-01 能把情境中與
題相關的數、量、形析
出。
C-S-04 能多層面的理
數學可以用來解決
常生活所遇到的問題。
1.能用短除法求兩
數的最大公因數
知道互質的意義。
2.能用短除法求兩
數的最小公倍數。
3.利用最大公因數
和最小公倍數解決
生活中的問題。
1.活動一利用質因數
分解式求公因數和最
大公因數發現兩數
找不到共同的因數就
是互質最後再介紹短
除法求最大公因數。
2.活動二引入質因數
分解式求公倍數和最
小公倍數知道兩數
互質最小公倍數就是
這兩數的乘積最後利
用短除法求兩數的最
小公倍數。
3.活動三利用最大公
因數和最小公倍數解
決生活中的問題。
4.活動四進行本單元
的綜合練習。
活動一: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1.1以質因數分解式列出 12 18 的因
再從中找出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最後
引導學生發現兩數的最大公因數是共同質
因數的乘積。
2.2讓學生仿照例 1的方法過質因數
分解式找出最大公因數
3.3先請學生找出兩數的最大公因
生發現找不到共同的質因數教師宣告兩數
沒有共同的質因數為互質最大公因數
1
4.4讓學生自行透過質因數分解找出質因
數分解式再透過質因數分解式找出公因數
與最大公因數。
5.5讓學生先利用短除法分別找出兩數的
質因數分解式,再找出最大公因數。
6.6引導學生可將兩數的短除法合
注意兩數最後的商必需互質且可直接從短
除法算式中找到共同的質因數並算出最大
公因數。
活動二: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1.1先讓學生觀察 18 45 的質因數分解
引導學生發現共同質因數的乘積和剩下
質因數的乘積就是兩數的最小公倍數
2.2讓學生仿照例 1的方法過質因數
分解式找出最小公倍數
5
1.課本第
12 20
2.習作第
815
3.小白板
4.教用版
電子教科
平時上課
表現
紙筆測驗
習作評量
發表
課堂問答
學習態度
【生涯發展教育】
3-2-1 培養規劃及運
用時間的能力。
【家政教育】3-3-5
用消費知能選購合適
的物品。
與實踐
決問題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7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概要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
能力
3.3引導學生發現兩數互質時它們的最
小公倍數就是兩數的乘積。
4.4讓學生自行透過質因數分解找出質因
數分解式再透過質因數分解式找出最小公
倍數。
5.5讓學生利用合併短除法找出兩數的最
小公倍數並提醒學生兩數最後的商必需互
質。
6.6再做合併短除法的練習增加學生的
熟練度可再提醒學生共同質因數可以是同
樣數字相乘最後的商必需互質但不一定
都要是質數。
活動三:公因數和公倍數的應用
1~4教師可依照解析引導學生解題。
活動四:單元複習
進行第一單元之綜合練習。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8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概要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
能力
6-n-03
的意義並將分數約成
簡分數。
6-n-04
的意義及熟練其計算
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6-a-03 能用符號表示常
用的公式。
C-R-01 能察覺生活中
數學相關的情境。
C-S-05 能瞭解一數學問
題可有不同的解法
試不同的解法。
1.認識最簡分數,並
學會用最大公因數
求最簡分數。
2.理解同分母的分
數除以分數的意義
及其計算方法。
3.理解異分母的分
數除以分數的意義
及其計算方法。
1.活動一從約分認識
最簡分數的意義再利
用第 1單元的觀念
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
公因數後約分。
2.活動二從具體情境
中理解同分母分數相
除,等於分子除以分
子。
3.活動三引導學生先
將分數通分再利用第
2節的方法計算接著
引出除以分數等於乘
以該分數的倒數最後
利用此規則計算。
活動一:最簡分數
1.1引導學生利用約分的方式找出
30
18
的等
值分數,再宣告最簡分數的定義。
2.2彥廷的做法為逐次約分雪芬的做法
指導學生以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來約
分。
活動二:同分母分數的除法
1.1引導學生理解題意並列出正確的除
法算式說明被除數與除數的分母相同(均
5
5
1
為計數單位可用分子除以分子
來算再歸納同分母分數相除時等於兩分
數的分子相除。
2.2要將 2先化成
4
8
,再利用例 1的方法
來計算。
3.3引導學生先將帶分數化成假分
利用例 1的方法計算。
活動三:異分母分數的除法
1.1延續前一節同分母分數除法的做法,
先將兩分數通分成同分母再相除。
2.2引導學生列出除法算式後,計算時,
不用將通分後的新分母算出來最後再歸納
成重點框的計算規則。
3.3為分數除以整數 4為整數除以
5
1.課本第
21 27
2.習作第
16 22
3.小白板
4.教用版
電子教科
平時上課
表現
參與度評
課堂問答
學習態度
【生涯發展教育】
3-2-1 培養規劃及運
用時間的能力。
【家政教育】3-3-5
用消費知能選購合適
的物品。
與創新
身學習
與分享
決問題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9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概要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
能力
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例 2得到的規則
算答案。
4.4為已知平行四邊形面積和底邊
高的題目,可先複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
再請學生列出有未知數的算式最後進
行解題。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10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概要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
能力
6-n-03
的意義並將分數約成
簡分數。
6-n-04
的意義及熟練其計算
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6-a-03 能用符號表示常
用的公式。
C-R-01 能察覺生活中
數學相關的情境。
C-T-01 能把情境中與
題相關的數、量、形析
出。
C-T-04 能把待解的問
轉化成數學的問題。
C-S-03 能瞭解如何利用
觀察分類歸納演繹
類比等方式來解決問題
1.應用分數除法解
決生活中的問題。
2.知道被除數、除數
和商的關係。
1.活動一解決分數除
法的情境問題。
2.活動二先分別算出
空格中的答案再比較
被除數除數和商的關
係。
3.活動三進行本單元
的綜合練習。
活動一:有餘數的分數除法
1.1是在同分母狀況下,包含除但有「餘
數」的題型。依照題意,一杯可以裝滿
3
1
不足「一杯容量」就無法裝滿一杯
師可依照說明框指導學生。
2.2是在異分母狀況下,等分除但有「餘
數」的題型依照題
5
2
公斤裝成一袋
不足「一袋重量」就無法裝滿一袋教師可
依照說明框指導學生。
活動二:被除數、除數與商
1.1請學生先依題意與算式計算出答案,
引導學生發現每袋裝的公斤數越少數會
越多。
2.2請學生完成表格後,再回答下面
題,教師最後歸納:當除數<1時,商>被
除數;當除數=1時,商=被除數;當除數
1時,商<被除數。
3.動動腦可提示:乘以一個小於 1的數,
會比被乘數小除以一個小於 1的數商會
比被除數大引導學生不計算出答案就可
以回答問題。
活動三:練習園地
進行第二單元之綜合練習。
5
1.課本第
28 32
2.習作第
23 27
3.小白板
4.教用版
電子教科
平時上課
表現
紙筆測驗
參與度評
習作評量
課堂問答
學習態度
【性別平等教育】
3-3-4 檢視不同族群
文化中的性別關係。
【家政教育】3-3-6
用科技蒐集生活相關
資訊
【環境教育】4-2-1
操作基本科學技能與
運用網路資訊蒐集環
境資料。
與創新
與分享
與實踐
決問題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11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概要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
能力
6-d-01
資料,並製成長條圖。
6-d-02
有序資料並繪製成折
圖。
C-R-02 能察覺數學與
他學習領域之間有所連
結。
C-R-03 能知道數學可
應用到自然科學或社會
科學中。
C-T-03 能把情境中與
學相關的資料資訊化。
1.能整理生活中的
資料,並製成長條
圖。
2.
料,並繪製成折線
圖。
1.活動一引導學生依
照課本的步驟畫出長
條圖並介紹省略符號
的用途。
2.活動二引導學生依
照課本的步驟畫出折
線圖。
3.活動三進行本單元
的綜合練習。
活動一:繪製長條圖
1.1引導學生依照課文中提示的步
序畫出長條圖並提醒學生繪製長條
每一長條的寬度盡量相同。
2.2請學生拿出附件先自行自行繪製長
條圖再發表畫教師聽完發表後向學
生說明本題省略符號的用法因為給定數量
的範圍約在 3060 公斤之間 因此 0
30 公斤之間以省略符號表示
3.3為水平方向的「雙」長條圖,繪製的
步驟上仿照例 1,但教師要提醒學生留意人
物說明框的文字提示。
4.4為另一種形式的雙長條圖每一長條
都可以同時看到男生的個別數量又同
時可以看全部人數的總和。
活動二:繪製折線圖
1.1「單」折線圖,引導學生依照課文
中提示的步驟,依序畫出折線圖。
2.2為日晷實驗是自然領域中常做的
驗,本題繪製出來的折線圖,形狀很有意
思,是日後繪製函數圖形的前置經驗
3.3為雙折線圖在繪製的步驟上仿照例
1,但要提醒學生留意線框的文字提示。
活動三:練習園地
進行第三單元之綜合練習。
5
1.課本第
33 42
2.習作第
28 36
3. 附件
12
4.小白板
5.教用版
電子教科
平時上課
表現
紙筆測驗
參與度評
習作評量
課堂問答
學習態度
【人權教育】1-2-2
道人權是普遍的、不
容剝奪的,並能
弱勢。
【生涯發展教育】
3-2-1 培養規劃及運
用時間的能力。
展潛能
與分享
決問題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12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概要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
能力
6-n-06
數除法的計算並解決
活中的問題。
6-n-07 能在具體情境
對整數及小數在指
位數取概數(含四捨五入
),並做加、減、乘、
除之估算。
C-R-01 能察覺生活中
數學相關的情境。
C-T-01 能把情境中與
題相關的數、量、形析
出。
C-S-03 能瞭解如何利用
觀察分類歸納演繹
類比等方式來解決問題
1.認識完美數。
2.能做除以一位小
數的直式計算。
1.活動一介紹完美數
的定義與特質。
2.活動二引導學生將
被除數和除數都換成
0.1 為單位的數再
算。
活動一:數學樂園(完美數)
1.教師先介紹完美數的定義再說明 6是完
美數,但 8不是完美數。
2.接著請學生檢驗 28 是否為完美數。
3.教師再說明完美數的由來,並介紹 496
812833550336 8589869056 也是完美數
4.教師最後介紹完美數的另一個特性並請
學生檢驗。
活動二:除以一位小數
1.1先以分數除法來解決除數為 0.5 的問
再將被除數和除數都換成以 0.1 為單位
的數,也就是將 3除以 0.5 換成 30 除以 5
來計算。
2.2也是將被除數和除數都換成以 0.1
單位的數,就是將 0.8 除以 0.2 換成 8除以
2來計算。
3.30.3 除以 0.4 換成 3除以 4來計算
引導學生理解商的小數點位置要和被除數
新的小數點位置對齊。
5
1.課本第
43 47
2.習作第
37 39
3.小白板
4.教用版
電子教科
平時上課
表現
紙筆測驗
參與度評
習作評量
課堂問答
學習態度
【人權教育】1-2-2
道人權是普遍的、不
容剝奪的,並能關心
弱勢。
【生涯發展教育】
3-2-1 培養規劃及運
用時間的能力。
身學習
與分享
決問題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13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概要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
能力
6-n-06
數除法的計算並解決
活中的問題。
6-n-07 能在具體情境
對整數及小數在指
位數取概數(含四捨五入
),並做加、減、乘、
除之估算。
C-R-01 能察覺生活中
數學相關的情境。
C-T-01 能把情境中與
題相關的數、量、形析
出。
C-S-03 能瞭解如何利用
觀察分類歸納演繹
類比等方式來解決問題
1.能做除以二位小
數的直式計算。
2.能解決有餘數的
除法問題。
3.知道被除數、除數
和商的關係。
1.活動一引導學生將
被除數和除數都換成
0.01 為單位的數再
計算。
2.活動二解決小數除
法中有餘數的問題
3.活動三先分別算出
空格中的答案再比較
被除數除數和商的關
係。
活動一:除以二位小數
1.12將被除數和除數都換成以 0.01
單位的數並提醒學生注意例 2商小數
點位置要和被除數新的小數點對齊。
2.3將被除數和除數都換成以 0.01 為單位
的數也就是將 9.1 除以 1.25 換成 910 除以
125 來計算。
3.教師歸納小數除法的重點
(1)先把除數變成整數。
(2)依照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的位數,移
被除數的小數點再計算
(3)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新的小數點對
齊。
4.4彥廷的做法將 1.75÷0.7 看成 175÷70
再計算雪芬的做法將 1.75÷0.7 看成 17.5÷7
再計算。
活動二:有餘數的小數除法
1.1為一位小數除以二位小數有餘數的
問題教師先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再說明商
要求到個位,並討論餘數是不是 10,最後
點對齊。
2.教師引導學生,計算完畢後,要驗算答案
是否正確。
3.2為二位小數除以一位小數有餘數的
問題教師請學生列出直式計算再請學生
5
1.課本第
48 52
2.習作第
40 44
3.小白板
4.教用版
電子教科
口頭討論
小組互動
表現
參與度評
課堂問答
學習態度
【資訊教育】3-2-3
操作常用之繪圖軟
體。
展潛能
與創新
與分享
際了解
決問題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14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概要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
能力
回答餘數是多少並提醒餘數的小數點要和
被除數原來的小數點對齊。
4.3為二位小數除以二位小數有餘數的
問題。
活動三:被除數、除數與商
1.1請學生先依題意與算式計算出答案,
引導學生發現每袋裝的公斤數越少數會
越多。
2.2請學生完成表格後,再回答下面
題,教師最後歸納:當除數<1時,商>被
除數;當除數=1時,商=被除數;當除數
1時,商<被除數。
3.動動腦提示學生:乘以一個小於 1的數,
積會比被乘數小會變小除以一個小於 1
商會比被除數大引導學生不用計算答
案,就可以回答問題。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15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概要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
能力
6-n-06
數除法的計算並解決
活中的問題。
6-n-07 能在具體情境
對整數及小數在指
位數取概數(含四捨五入
),並做加、減、乘、
除之估算。
6-n-14
圓周長的公式並計算
單扇形的面積。(
6-s-03)
6-s-03 能理解圓面積與
圓周長的公式並計算
單扇形的面積。(
6-n-14)
C-R-01 能察覺生活中
數學相關的情境。
C-T-03 能把情境中與
學相關的資料資訊化。
C-S-04 能多層面的理
數學可以用來解決日
常生活所遇到的問題。
1.能運用四捨五入
的方法小數在指
定位數取概數且能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
除數為小數商取到
指定位數有餘數的
除法問題。
2.透過實測活動,算
出圓周長並認識圓
周長與直徑的比值
叫做圓周率。
1.活動一從生活情境
引導學生將小數取概
再說明如何將小數
除法的商取概數。
2.活動二進行本單的
綜合練習。
3.活動三透過實測
解圓周長與直徑的比
值大約是 3叫作圓
率,再導出圓周長公
式。
活動一:除法與概數
1.教師先說明 P53 上方課文只想知道大概
的容量通常用概數表示例如用四捨五
入法取概數到小數點後 2就要算到小
數點後第 3位,再用四捨五入法取概數。
2.教師說明例 1將多位小數取概數的方法,
2小題要提醒學生取概數到小數點後第 2
位,若第 2位為「00」不可以刪除。
3.教師以例 2情境布題,並說明:本題用四
捨五入法求到小數點後 2商要算到小
數點後第 3位,再用四捨五入法求概數。
4.3引導學生依照題目在指定位數取
動動腦引導學生發現除不盡時商的規
律。
活動二:練習園地
進行第四單元之綜合練習。
活動三:圓周率與圓周
1.1測量附件 3甲圓的直徑和圓周長
師課前應先要求學生準備三角板直尺
子等工具先示範例 1的做再引導學生
實際操作。
2.2請學生依據例 1的做法際測量附
3乙圓和丙圓的圓周長與直徑並計算圓
周長是直徑的幾倍再引導學生知道圓周長
大約是直徑的 3倍多。
4.P59 下方課文介紹圓周率,並說明其近似
5
1.課本第
53 61
2.習作第
45 51
3. 附件
34
4.小白板
5.教用版
電子教科
平時上課
表現
參與度評
課堂問答
學習態度
【資訊教育】3-2-3
操作常用之繪圖軟
體。
展潛能
身學習
決問題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16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概要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
能力
值為 3.14,得出圓周率之計算公式。
5.3利用圓周率和直徑求出圓周長
6.4引導學生知道直徑是半徑的 2
一步計算出圓周長。
7.教師歸納例 34得到圓周長的公式
8.5引導學生理解用一條繩子圍成
長就是圓周長而本題的商要在指定位數取
概數,是第四單元的應用。
9.6引導學生由圓周長反求半徑。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17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概要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
能力
6-n-14
圓周長的公式並計算
單扇形的面積。(
6-s-03)
6-s-01 能利用幾何形體
的性質解決簡單的幾何
問題。
6-s-03 能理解圓面積與
圓周長的公式並計算
單扇形的面積。(
6-n-14)
C-R-01 能察覺生活中
數學相關的情境。
C-T-01 能把情境中與
題相關的數、量、形析
出。
C-S-05 能瞭解一數學問
題可有不同的解法
試不同的解法。
1.理解扇形弧長和
周長的計算方法。
2.解決各種和圓或
扇形有關的周長問
題。
1.活動一先認識扇形
的基本結構再引導學
生計算扇形弧長與周
長。
2.活動二解決生活中
圓周長與扇形周長的
問題。
3.活動三進行本單元
的綜合練習。
活動一:扇形弧長與周
1.教師先複習五年級的圓心角概念再定義
扇形的「弧」與「弧長
2.1引導學生由幾何直觀知道,
8
1
圓的弧
長是圓周長的
8
1
,再引導學生算出弧長
3.2先由扇形的圓心角判斷是幾分之
圓,再計算弧長。
4.3先算出弧長,在加上 2條半徑就是
這個扇形的周長。
活動二:解題
1.1引導學生先分別算出甲乙兩圓的圓
周長再用除法列式算最後納:
乙圓的直徑是甲圓的幾倍,圓周長就是幾
倍。
2.2引導學生理解圓形池塘的周長即為一
步步長×步數,再由圓周長求出直徑
3.3引導學生知道車輪轉一圈的行駛距離
就是車輪的圓周長再算 942 公尺共轉了
圈。
4.4請學生分別算出紅色路線和藍色路線
的長度,再比較兩條路線的長短。
5.5為複合圖形的周長請學生拿出附件
操作 1小題有 4
4
1
,可以合成一個
5
1.課本第
62 68
2.習作第
52 57
3.附件 4
4.小白板
5.教用版
電子教科
平時上課
表現
自我評量
紙筆測驗
參與度評
習作評量
課堂問答
學習態度
【資訊教育】4-3-6
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
習資源與心得。
與分享
決問題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18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概要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
能力
2小題有 2
2
1
可以合成一個圓
再加上中間正方形的上下兩個邊。
活動三:練習園地
進行第五單元之綜合練習。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19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概要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
能力
6-n-01
並用短除法做質因
的分解(質數<20,質因
數<20 ,被分解數<
100)
6-n-02
數的最大公因數最小
倍數。
6-n-03
的意義並將分數約成最
簡分數。
6-n-04
的意義及熟練其計算
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6-n-06
數除法的計算並解決
活中的問題。
6-n-14
圓周長的公式並計算
單扇形的面積。(
6-s-03)
6-s-03 能理解圓面積與
圓周長的公式並計算
單扇形的面積。(
6-n-14)
6-d-01
資料,並製成長條圖。
6-d-02
有序資料並繪製成折
圖。
C-R-01 能察覺生活中
數學相關的情境。
1.能分辨質數和合
並將合數做質因
數分解。
2.能計算圓的直徑
與兩圓周長的倍數
關係。
3.能將整數除法記
錄成分數,再做計
算。
4.知道「坪」與「平
方公尺」的關係
做換算。
5.知道「公斤」「台
斤」的關係再做換
算。
6.能在不同單位的
格子內畫出相同意
義的折線圖並解讀
相同的數據為何呈
現不同的圖形。
1.活動一先完成整數
表中的質因數分解
進行遊戲。
2.活動二先計算紅色
圓形的直徑再利用杰
瑞的方法算出兩圓的
倍數關係。
3.活動三引導學生將
數,再做計算。
4.活動四介紹「坪」
「平方公尺」關係
再做換算。
5.活動五介紹「公斤」
「台斤」的關係
做換算。
6.素養挑戰能在不同
單位的格子內畫出相
同意義的折線圖並解
讀相同的數據為何呈
現不同的圖形。
活動一:布題 1
1.請學生先完成例 1下方表再回答問
2.1小題引導學生觀察任意相鄰兩數是否
都互質。
3.2小題可讓學生拿出附件進行質因數
對對碰的遊戲。
活動二:布題 2
1.1小題引導學生發現藍色大圓的直徑是
1個紅色小圓的 3倍。
2.2小題引導學生利用杰瑞的做法算出
大圓的圓周長是小圓的幾倍。
3.3小題引導學生先算出長方形紙張
寬分別是幾公分再求出分割成最大的
正方形時,正方形的邊長是幾公分。
活動三:布題 3
1.請學生先看對話內容再引導學生計算除
法時,可以將除法算式寫成分數再計算。
2.14小題引導學生,先將括號中的除
法算式記錄成分數,再計算答案。
3.5小題引導學生列成一個算式再利用
對話的方法計算。
活動四:布題 4
1.請學生先看對話,再回答 12小題的
問題。
2.12小題都是已知面積是平方公尺為
單位要換算成坪 2小題要提醒學生算
5
1.課本第
69 72
2.習作第
58 61
3.附件 5
4.小白板
5.教用版
電子教科
口頭討論
小組互動
表現
參與度評
報告
實驗操作
課堂問答
學習態度
【人權教育】1-2-2
道人權是普遍的、不
容剝奪的,並能關心
弱勢。
【生涯發展教育】
3-2-1 培養規劃及運
用時間的能力。
【性別平等教育】
2-3-1 瞭解家庭與學
校中的分工,不應受
性別的限制。
與創新
與分享
與實踐
決問題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20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概要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
能力
到小數點後第 3位再取概數
活動五:布題 5
台斤是市場常用的重量單位,第 12小題
練習台斤和公斤的互換
活動六:素養挑戰
引導學生分析圖表依新規範重新
再觀察並討論兩者的不同。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21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概要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
能力
6-n-09 能認識比和比
值,並解決生活中的問
題。
6-n-10
義,並解決生活中的問
題。
C-R-01 能察覺生活中
數學相關的情境。
C-T-02 能把情境中數
形之關係以數學語
表出。
1.用「:」的符號記
錄兩個數量的對等
關係並介紹「比值」
的意義。
2.給定兩個比,透過
比較活動解決其是
否相等的問題並加
以記錄。
1.活動一介紹生活中
常見的比介紹比值
的意義。
2.活動二藉由集點數
的活動,認識相等的
並能將比化成最簡
單整數比。
活動一:比與比值
1.P74 介紹生活中比的情境,再說明比的符
號與前項、後項。
2.1引導學生先記錄男生人數和女生人數
的比再利用兩量的倍數關係引導學生認
識比值並說明比值的求法以及比值可以
用分數和小數表示。
3.2引導學生先記下問題中的比再求出
其比值許多比值在日常生活有別的
本題為「出席率」,隨堂練習「命中
4.3引導學生列出比,並用比的「前項」
除以「後項」,得到比值,這個比值表示不
同包裝米的「單價」
5.動動腦和學生討論兩種包裝米每公斤價
錢的差異。
活動二:相等的比
1.1由常見的超商換點數引出當兩比的
比值相等時,稱為相等的比。
2.2熟悉相等的比的意義由比值是否相
等,判斷兩比是否相等
3.3引導學生知道比的前後項各乘一
數後或各除以一數後的比,和原比相等。
4.4為例 3的延伸練習,已知兩個比相
同,求出兩個比的倍數關係。
5.5為求出比例式中的未知數教學教師
先複習例 4的概念找出前後比例項的倍數
5
1.課本第
73 80
2.習作第
62 66
3.小白板
4.教用版
電子教科
口頭討論
小組互動
表現
紙筆測驗
參與度評
習作評量
報告
實驗操作
課堂問答
學習態度
【人權教育】1-2-2
道人權是普遍的、不
容剝奪的,並能關心
弱勢。
【生涯發展教育】
3-2-1 培養規劃及運
用時間的能力。
【性別平等教育】
2-3-1 瞭解家庭與學
校中的分工,不應受
性別的限制。
與分享
際了解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22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概要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
能力
關係再求出未知數例題的解多元
學生若能說明解法,教師應接受。
6.6引導學生找出前、後項互質的比,
宣告後項互質的比就是最簡單整數
也就是說前後項除 1以外沒有其
他的公因數。
7.7的第 1小題為整數比化簡 2小題
為分數比化簡各提供兩種做法引導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23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概要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
能力
6-n-09 能認識比和比
值,並解決生活中的問
題。
6-n-10
義,並解決生活中的問
題。
C-R-01 能察覺生活中
數學相關的情境。
C-R-03 能知道數學可
應用到自然科學或社會
科學中。
C-S-05 能瞭解一數學問
題可有不同的解法
試不同的解法。
1.利用相等的比來
解決日常問題。
2.「兩組數量對應
的紀錄
透過「對應項的比
較」量的
認識「正比」的
現象。
1.活動一引導學生先
列出等比的算式再解
出未知數。
2.活動二從生活情境
解正比的意
活動一:比的應用
1.1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後列出兩種含有未
知數的相等的比本題列式的空格在後比例
項的後項引導利用倍數求出空格中
2.2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後列出含有未知數
的相等的比本題列式的空格在前比列項的
前項。
3.3引導學生知道長和寬的比值是表示
長和寬的比是 34,再依題意列式,並再
求出答案。
4.4依照男、女生人數所占的比例,求出
各占了 7份中的 4份與 3再依照男
所占份數求出各有幾人。或用男生(或女生)
和全部人數的比來算出各有幾人。
活動二:正比
1.1讓學生透過列表方式觀察並討論其
關係再引導學生觀察第 1小題先檢查各
欄的比值是否相等 2題再利用比值寫
出關係式(二種寫法
2.教師宣告成正比的意義:像上面的情形
冰淇淋價錢和枝數的比值固定是 50,我們
就說這兩個量成正比。
3.2要判斷是否兩量成正比引導學生填
寫表中的比值若比值固定則面積和長就
成正比,就可以寫出正比關係式。
4.3可引導學生先算出價格對重量的
5
1.課本第
81 85
2.習作第
67 70
3.小白板
4.教用版
電子教科
口頭討論
小組互動
表現
紙筆測驗
參與度評
習作評量
報告
實驗操作
課堂問答
學習態度
【人權教育】1-2-2
道人權是普遍的、不
容剝奪的,並能關心
弱勢。
【生涯發展教育】
3-2-1 培養規劃及運
用時間的能力。
【性
2-3-1 瞭解家庭與學
校中的分工,不應受
性別的限制。
身學習
與分享
決問題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24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概要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
能力
值,再求其他空格的答案。
5.隨堂練習引導學生理解時間和路程成正
比,比值就是固定,可以求其他空格的答
案。
6.4-1 引導學生先算出周長和比值,再依
據比值是否相同判斷兩量是否成正比
7.4-2 引導學生先算出面積和比值,再依
據比值是否相同判斷兩量是否成正比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25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概要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
能力
6-n-09 能認識比和比
值,並解決生活中的問
題。
6-n-10
義,並解決生活中的問
題。
6-n-11 能理解常用導出
量單位的記法並解決
活中的問題。
C-R-01 能察覺生活中
數學相關的情境。
C-R-03 能知道數學可
應用到自然科學或社會
科學中。
C-S-05 能瞭解一數學問
題可有不同的解法
試不同的解法。
1.認識正比關係圖。
1.活動一透過生活情
境,將成正比的兩數
成正比關係
2.活動二進行本單元
的綜合練習。
活動一:正比關係圖
1.1以表格與折線圖的統計學習經驗引入
正比關係圖請學生完成比值後再畫出折
線圖,最後回答問題。
2.教師宣告:正比關係圖的兩量是一條直
線,延長後會通過左下方的原點。
3.隨堂為1的類似題,請學生先完成
再將價錢和長度畫成關係圖最後回答
問題。
4.2將關係圖資料填入表格中再算出比
值是否相同判斷容量和價格是否成
5.3的重點在於學生可由折線圖是直線,
但沒有通過原點,判斷兩量不成正比
6.教師提醒:當折線圖是直線時,兩量並不
一定成正比,除非該直線通過左下方的原
點。
活動二:練習園地
進行第六單元之綜合練習。
5
1.課本第
86 90
2.習作第
71 74
3.小白板
4.教用版
電子教科
口頭報告
小組互動
表現
紙筆測驗
參與度評
習作評量
實驗操作
課堂問答
學習態度
【生涯發展教育】
3-3-2 學習如何尋找
並運用工作世界的資
料。
【性別平等教育】
2-3-1 瞭解家庭與學
校中的分工,不應受
性別的限制。
身學習
與分享
決問題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26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概要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
能力
6-s-02 能認識平面圖形
放大小對長度角度
與面積的影響並認識
例尺。
C-R-01 能察覺生活中
數學相關的情境。
C-R-02 能察覺數學與
他學習領域之間有所連
結。
C-R-03 能知道數學可
應用到自然科學或社會
科學中。
C-T-03 能把情境中與
學相關的資料資訊化。
C-S-04 能多層面的理
數學可以用來解決
常生活所遇到的問題。
1.
知道原圖的長和
寬被放大(或縮小)
叫做放大圖(或縮小
圖)出原
與放大圖(或縮小
圖)的整數倍或分數
倍關係。
2.能認識平面圖形
放大(或縮小
對應角和對應邊的
關係。
3.能畫出原圖的放
大或縮小圖。
1.活動一透過原圖與
其他圖片的關係認識
放大與縮小的倍數關
係。
2.活動二依照課本步
驟,繪製放大或縮小
圖。
活動一:放大與縮小
1.先說明 P92 上方課本,再利用例 1觀察
甲、乙、丙、丁圖與原圖的關係。
2.依序提問第 13小題學生列式出長
寬的倍數再宣告放大圖與縮小圖的
3.2由影印前、後的直角三角形實際
認識原圖與縮小圖的頂指定
定角的關係師同時介紹「對應點「對
應角」「對應邊」的名詞並要求學生找出
原圖和縮小圖中全部的對應點對應角和
對應邊。
4.教師宣告:圖形縮小(或放大)時,對應
角會相等新圖和原圖各組對應邊的比值就
是圖形縮放的倍數。
5.312小題依據放大圖的定義,算
出放大圖的邊長及角度以確認放大圖仍為
正方形。第 34小題利用已知甲、乙兩正
方形的邊長,分別求面積,再算出倍數。
6.隨堂練習要引導學生三角形放大或縮小
時,高也會放大或縮小
活動二:繪製放大圖與縮小圖
1.1依照步驟畫出原圖的 2倍放大圖
師特別引導學生梯形斜邊的畫法。
2.隨堂練習引導學生畫出 3倍放大圖同樣
指導學生找出原圖和放大圖頂點對應的
位置,再將頂點連線。
5
1.課本第
91 97
2.習作第
75 79
3. 附件
46
4.小白板
5.教用版
電子教科
口頭討論
小組互動
表現
紙筆測驗
參與度評
習作評量
報告
實驗操作
課堂問答
學習態度
【生
3-3-2 學習如何尋找
並運用工作世界的資
料。
【性別平等教育】
2-3-1 瞭解家庭與學
校中的分工,不應受
性別的限制。
與分享
際了解
決問題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27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概要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
能力
3.2依照步驟畫出原圖的倍縮小圖教師
特別引導學生平行四邊形斜邊的畫法
4.隨堂練習引導學生畫出倍縮小圖。同樣
指導學生找出原圖和放大圖頂點對應的
位置,再將頂點連線。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28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概要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
能力
6-s-02 能認識平面圖形
放大小對長度角度
與面積的影響並認識
例尺。
C-R-01 能察覺生活中
數學相關的情境。
C-R-03 能知道數學可
應用到自然科學或社會
科學中。
C-T-03 能把情境中與
學相關的資料資訊化。
C-S-04 能多層面的理
數學可以用來解決
常生活所遇到的問題。
1.能認識比例尺,並
解決地圖上的長度
和實際長度的問題。
2.進行本單元的綜
合練習。
1.活動一透過常見的
平面圖認識比例尺
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活動二進行本單元
的綜合練習。
活動一:比例尺
1.1引導學生量出平面圖的長與寬再用
除法算出縮小圖的倍數最後宣告比例尺的
意義,並說明比例尺的記法與圖示法
2.21小題引導學生先測量平面圖上
長、寬各是幾公分,再求縮小的倍數
3.22小題引導學生計算比例尺並完
成比例尺的圖示。
4.23小題引導學生先算出熱帶植物園
在地圖上的邊長,再畫在上圖中恰當的位
置。
5.31小題請學生先測量地圖上富貴角
到鵝鑾鼻的長度再依據下方比例尺計算
富貴角到鵝鑾鼻的實際長度。
6.32小題請學生先測量地圖上濁水溪
口到秀姑巒溪口的長度,再依據下方比例
尺,計算濁水溪口到秀姑巒溪口的實際長
度。
7.隨堂練習請學生先測量榮星花園在地圖
上的長與寬是幾公分依據下方比例尺計
算實際長度並求出榮星花園的實際
活動二:練習園地
進行第七單元之綜合練習。
5
1.課本第
98 102
2.習作第
80 84
3.小白板
4.教用版
電子教科
口頭討論
參與度評
課堂問答
學習態度
【資訊教育】3-2-3
操作常用之繪圖軟
體。
與創新
與分享
決問題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29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概要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
能力
6-n-14
圓周長的公式並計算
單扇形的面積。(
6-s-03)
6-s-01 能利用幾何形體
的性質解決簡單的幾何
問題。
6-s-03 能理解圓面積與
圓周長的公式並計算
單扇形的面積。(
6-n-14)
C-R-01 能察覺生活中
數學相關的情境。
C-T-02 能把情境中數
形之關係以數學語
表出。
1.
理解圓的面積公
式。
2.理解扇形面積的
計算方法。
1.活動一透過切割再
重組,理解圓面積公
式。
2.活動二引導學生理
解求扇形面積時要先
知道圓面積和這個扇
形是幾分之幾圓。
活動一:圓面積
1.P104 教師引導學生操作附件 7的圓形圖
分別按照課本呈現的方式將圓形圖卡
分割拼湊成其他圖形,再引導學生觀察發
圓形平分得愈多份出來的圖形愈接
近長方形最後利用長方形面積公式得出圓
形面積公式,並宣告:圓面積=半徑×半徑
×3.14
2.1利用圓面積公式求出圓的面積
3.2提醒學生需先從直徑求出半徑再求
出圓面積。
4.3引導學生知道繩長等於圓周長再根
據圓周長算出半徑一步算出面積
5.4學生可先分別算出甲圓和乙圓的
再求兩圓面積的倍數關係對話框中提
供學生另一種解題思考
6.動動腦引導學生先計算丙圓(放大 3倍)
的面積再用除法算出丙圓是甲圓的
再看看此倍數是否為 3×3
活動二:扇形面積
1.1由扇形是幾分之幾圓計算該扇形之
面積對話框列成一個算式引導學生先約
分再計算比較方便。
2.2先由扇形的圓心角判斷是幾分之
圓,再計算扇形面積。
5
1.課本第
103107
2.習作第
85 89
3.附件 7
4.小白板
5.教用版
電子教科
口頭討論
參與度評
課堂問答
學習態度
【資訊教育】3-2-3
操作常用之繪圖軟
體。
身學習
與實踐
6年級-數學領域學習課程計畫,第 30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教學活動概要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十大基本
能力
6-n-14
圓周長的公式並計算
單扇形的面積。(
6-s-03)
6-s-01 能利用幾何形體
的性質解決簡單的幾何
問題。
6-s-03 能理解圓面積與
圓周長的公式並計算
單扇形的面積。(
6-n-14)
C-S-04 能多層面的理
數學可以用來解決
常生活所遇到的問題。
C-C-08 能尊重他人解
數學問題的多元想法。
1.解決各種和圓或
扇形有關的面積問
題。
2.知道圓周率的由
來。
1.活動一透過附件的
操作學會計算各種和
圓或扇形相關的複合
圖形面積。
2.活動二進行本單元
的綜合練習。
3.活動三知道圓周率
的由來。
活動一:解題
1.11小題引導學生先判斷所求吃草面
(扇形)是幾分之幾圓而繩長就是扇形
的半徑求出來的扇形面積就是羊可以吃
到草的最大面積。
2.12小題因繩長比穀倉的寬邊長
以會多出一個小扇形可以吃到草的面積
是大扇形加上小扇形。
3.2先算出環形步道和水池合起來的
再減掉水池的面積可以得到環形步
道的面積。
4.31小題用
4
1
圓的扇形減掉等腰直角
三角形的面積,即為塗色部分的面積
5.32小題因為半徑相等以整個圖
形是正方形用正方形面積減掉
4
1
圓的扇形
面積,即為塗色部分的面積。
6.4為例 3兩個圖形的延伸師可請學
生先拿出附件操作指導兩種做法家凱
的做法兩個扇形合併起來是一個正
再加上一個重疊的部分所以可以用兩個扇
形面積減掉一個正方形面積就是重疊的部
美君的做法先用扇形面積減掉三角形
面積就是半個斜線面積再乘以 2就可以算
出答案。
5
1.課本第
108114
2.習作第
90 93
3.附件 8
10
4.小白板
5.教用版
電子教科
口頭討論
平時上課
表現
參與度評
課堂問答
學習態度
【人權教育】1-2-2
道人權是普遍的、不
容剝奪的,並能關心
弱勢。
【生涯發展教育】
3-2-2 學習如何解決
問題及做決定。
與創新
與分享
決問題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