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小學科技輔助自主學習公開課導學教案:比例尺教學設計

格式
docx
大小
37.64 KB
頁數
6
上傳者
ShirleyWong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10-07,离现在 3 1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國民小學

科技輔助自主學習公開觀課導學教案


日期:20221124

時間:學習時間:本單元共 5 節課(200 分鐘)

本節課為第 5-3 (上課時間:40 )

班級:601

科目:六年級翰林版數學上學期第7單元
單元名稱:縮放圖與比例尺

課題:比例尺

節數:3

授課老師: 張藍尹老師

觀課老師: 杜振文、徐詩萍老師




液晶電視

白板




3

2

1



















6

4















5






課堂設計

學習設計說明

  1. 本單元能力指標:

能力指標與因材網之學習子技能節點:

6-S-02 能認識平面圖形放大、縮小對長度、角度與面積的影響,並認識比例尺。


二、學生先備知識:

三、本單元學習目標:6-S-02 能認識平面圖形放大、縮小對長度、角度與面積的影響,並認識比例尺。

() 能說出比例尺就是依照固定比例來縮放實際長度或面積

() 能說出實際長度與依比例縮小之後長度的關係

() 能說出實際面積與依比例縮小之後面積的關係

() 能利用比例尺計算圖中長度的實際長度。

() 能利用比例尺計算圖中面積的實際面積。



四、學習難點:
(
)比例尺判斷、大小比例辨識。
(
)未正確讀題,數字隨意混搭計算。
(
)比例計算錯誤。

五、評估準則:
(
) 能說出比例尺就是依照固定比例進行縮放。
(
) 能說出長度與比例之間的關係。
(
) 能說出面積與比例之間的關係。
(
) 能利用比例尺計算出實際長度與縮小比例後之長度。
(
) 能利用比例尺計算出實際面積與縮小比例後之面積。

六、教學資源
(
)因材網、學生用平板每人一台、觸碰式螢幕、教師用電腦一台。
(
)教師自編之學習附件:
1.
附件一:因材網之知識節點(6-S-02)影片 WQSA 自學學習單
2.
附件二:自主學習組內共學任務
3.
附件三:組間互學評分表八、教學資源:


七、評量方式:多元評量
(
)課前預習:影片自學學習單、提問
(
)課中表現:
1.
組內互學(小組工作分配表、組內共學檢核單): 組內澄清討論表現、組內合作解題表現、組內工作任務分配度
2.
組間分享(組間互評評分表):溝通分享表現、聆聽態度、回饋表現

課堂組織 (環節、次序、銜接、時間)

學習任務 (應用性、複雜性、自主度、合作性)

教學支援 (講解示範、提問引導、回饋評估、課堂氛圍)

課前自學(課前預習,前一天作業)

  1. 學生自學

(15 分鐘)

  1. 利用因材網教學影片(6-S-02)做課前預習,並依據因材網 WQSA 影片自學方式預 習,並完成學習單。

  2. 完成因材網影片學習後,繼續完成練習題、 動態評量,並學習單中記下作法。

  3. 請學生將學習重點記錄在學習單中。

1. WQSA學習單。

2. 教師從因材網首頁掌握學生的預習影片觀看進度、 練習題作答成效、答題結 果。

3.觀看學生練習題與動態評量的錯誤類型。


單元九第2節課40分鐘(本節)

1.教師導入
(5
分鐘)








1.教師分析學生在預習時所遇到的學習難點, 說明錯誤的原因。


2.本單元學生學習難處為:
(
)比例尺判斷、大小比例辨識。
(
)未正確讀題,數字隨意混搭計算。
(
)比例計算錯誤。

3.
說明本節課學習目標:
(
) 能說出長度與比例之間的關係。() 能正確量出縮小後之長度。
(
) 能正確判斷實際長度
(
) 能計算實際長度與縮小後長度的比例
(
) 能利用同一比例尺計算地圖中不同距離的實際長度。

1. 教師根據學生在因材網預 習結果及自學單的紀錄, 與學生共同檢視預習時所 遇到的問題。

2. 設計學習難點的小組共學任務

3.小組工作分配表(附件)

2.組內共學 (15分鐘)






1.說明小組工作任務:
請各組登入因材網,進入班級討論區,點選自己組別的題目,由組長主持開始進行小組討論。由記錄長紀錄討論後的正確解題過程。報告長必須清楚解題過程,由報告長上台報告、副組長進行組內自評、各小組的檢核長記得進行其他組別評分確認。

2.每組發下小組任務學習單。

3.小組討論並完成任務:


1.說明小組工作任務內容及記 錄方式,可依組員默契自行 協調工作內容。 2.課間巡視,觀察小組任務進 度及討論內容是否聚焦,隨 時給予意見或提點。 3.隨時記錄學生進行任務時所 遇到的問題,並提供諮詢。 4.掌控任務步驟進行的時間。

3.組間互學(15分鐘)

1.依匯報順序或各組任務執行狀況安排適當組 別上台分享。
2.
小組分享任務:
(1)
自我介紹
(2)
說明小組所要講解的題目。
(3)
說明小組採取的計算方式,並講解計算過程。
3.
透過平台,說明評分方式,請各組依序上台小組的分享內容及說明,根據進行互評確認及記錄。
4.
各組均完成任務後,完成互評表紀錄

1.提醒上台時的 SOP(1)報告組別
(2)
複述題目
(3)
掌握時間
(4)
注意音量;態度

(5)接受提問

(6)下台感謝聆聽

2.
各組發下,並說明評分準 則內容,提醒各組分享時必 須依據指標說明。
3.
隨時提點並引導學生聚焦討 論重點,回扣學習目標。
4.
請各組利用互評表之評分規 準的內容,檢核分享小組是 否有達成各項任務規準,並勾選確認。

5.教師導學(5分鐘)

1.教師總結各組表現結果:教師依照學生歸納整理,進行難題說明。

2.公布回家功課:習作練習題


1.引導學生完成互評紀錄。
2.
利用組間互評表,統整本節 課學習的重點。
3.完成習作練習題

4.利用因材網影片複習



























附件一

科技輔助自主學習合作分組小組工作分配單

組別: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第五組 □第六組

學習重點:6-S-02 能認識平面圖形放大、縮小對長度、角度與面積的影響,並認識比例尺。

組內工作分配表:(請各小組成員討論後填入姓名)

編號

代號

分配任務

學生姓名

1

組長

主持小組成員討論

(需引導小組成員討論並說明講解題方式)


2

副組長

確認組內小組合作流程完成組內自評


3

記錄長

彙整小組解題記錄與成果


4

報告長

上台報告並說明解題方式及原理

(依照解題步驟詳細說明)


5

檢核長

進行確認他組解題是否正確(互評標準:逐條確認各組解題是否符合互評標準表單)








附件二



科技輔助自主學習合作小組自評規凖評分表

評分組別: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第五組 □第六組

學習重點:6-S-02 能認識平面圖形放大、縮小對長度、角度與面積的影響,並認識比例尺。自評標準:(請評分同學逐條確認)得分為1-2

順序

檢查確認

評分標準

得分

1

有 □無

1. 是否能正確的列式


2

有 □無

2. 是否能理解圖形的放大和縮小


3

有 □無

3. 是否能繪製放大圖和縮小圖


4

有 □無

4. 是否能認識比例尺,並解決生活中的情境問題




附件三

科技輔助自主學習合作小組互評規凖評分表

評分組別: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第五組 □第六組

學習重點:6-S-02 能認識平面圖形放大、縮小對長度、角度與面積的影響,並認識比例尺。
互評標準:(請評分同學逐條確認)得分為1-2

順序

檢查確認

評分標準

1

2

3

4

5

1

有 □無

題目說明正確與否(清楚說明題目解題重點)






2

有 □無

解答是否書寫完整(排列順序與答案)






以下評分表依照各組題目解答給分

3

有 □無

能正確的列式






4

有 □無

能理解圖形的放大和縮小






5

有 □無

能能繪製放大圖和縮小圖






6

有 □無

能能認識比例尺,並解決生活中的情境問題。






總分










6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