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2
,离现在 1
年 30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112 學年度上學期 國語領域 公開觀課教案
一、設計理念
(一)生活經驗的連結:透過課文文本,喚醒學
生的生活經驗,並進行素養導向教學。
(二)閱讀策略的運用:運用故事結構的「起
因、經過、結果」策略,引導學生練習搜
尋文本關鍵字的技巧,並學習如何摘錄文
本重點。
(三)友善溝通的技巧:藉由課程活動,培養學
生專心聆聽他人想法,並以適當方式加入
話題、給予回饋。
二、單元架構
三、活動設計
領域/科目
語文領域-國語
設計/教學者
許嘉容
實施年級
二年級
總節數
共 1 節,40 分鐘
單元名稱
第十二課 詠鵝
設計依據
學
習
重
點
學習
表現
1-I-1 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
方的發言。
2-I-3 與他人交談時,能適當的提問、
合宜的回答,並分享想法。
5-I-4 了解文本中的重要訊息與觀點。
核心
素養
國-E-B3 運用多重感官感受文藝之美,體
驗生活中的美感事物,並發展藝
文創作與欣賞的基本素養。
國-E-C2 與他人互動時,能適切運用語
文能力表達個人想法,理解與
包容不同意見,樂於參與學校
及社區活動,體會團隊合作的
重要性。
學習
內容
Ab-I-1 1,0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
和字義。
Ac-I-3 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Ba-I-1 順敘法。
議
題
融
入
議題/
學習
主題
【環境教育】環境倫理
【閱讀素養教育】閱讀的情境脈絡
【戶外教育】健康的身心
實質
內涵
環 E2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閱 E11 低年級:能在一般生活情境中,懂得運用文本習得的知識解決問題。
戶 E3 善用五官的感知,培養眼、耳、鼻、舌、觸覺及心靈對環境感受的能力。
與其他領域/
科目的連結
生活課程
教材來源
翰林版國語課本第三冊
學習目標
1.聽出並說出故事的主要人物及事件。
2.練習形容動物的聲音和樣態。
3.能換用相似意思的詞寫讚美的句子。
詠鵝
結
果
經
過
開
始
2
學習活動設計
學習引導內容及實施方式(含時間分配)
學習評量
備註
壹、 準備活動(5 分)
一、引起動機(導入主題)
1. 請學生觀察課文圖片,並回答問題。
(1)引導學生細心看圖片,並引導學生觀察鵝的顏色、動作。
(2) 請學生仔細觀察課文插圖,並說出圖片中有什麼?牠們在做什麼?
(3)第二張圖片裡有什麼?他們在做什麼事?
(4)教師小結:課文的插圖裡,白鵝在游水、有鵝伸長脖子在唱歌,
有鵝把頭伸進水裡,還有鵝翻跟頭倒栽在河裡,媽媽帶小朋友們
看到鵝的樣子都覺得很特別。
貳、 發展活動(25 分)
1. 文本閱讀
(1) 教師引導學生輪讀課文,並適時給予唸讀指導
2. 課文深究
(1) 教師提問並引導學生運用「圈選關鍵字」、「搜尋前後文策
略」
,尋找故事重點,以理解課文內容。
(2) 駱賓王詠鵝第一句是「鵝、鵝、鵝」,是什麼意思?
(3) 「曲項向天歌」,是什麼意思?
(4) 課文中提到有一隻鵝在水裡「翻跟頭」。觀察課文圖片,說一
說,
「翻跟頭」是什麼意思?
(5) 想一想,說一說,駱賓王是一個怎麼樣的人?請從課文中找
出答案。
3. 教師發下學習單,引導學生練習整理文本重要概念。
參、 綜合活動(10 分)
1. 引導學生練習以自己的角度述說文本內容,並進行提問。
(1)想一想,說一說,駱賓王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2)想一想,說一說,為什麼媽媽說姐姐也是個小詩人呢?
2. 教師向學生說明並做總結
只要細心觀察,真實寫出動物的樣態,讓人聽了好像親眼看到一
樣,每個人都能當小詩人。
3. 增強總結版計分
~下課~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實作評量
口語評量
觀察評量
紙筆評量
教學設備/資源:
平板、白板、白板筆、電子書、學習單
參考資料:
⚫
康軒版(二上)國語教師專用課本
⚫
十二年國教課綱國民小學標準本位評量示例彙編
⚫
楊宜蓁、王欣宜(2017)。淺談故事結構策略在國小閱讀障礙學生 教學之應用。特殊教育與輔
助科技半年刊。第 17 期第 43-50 頁。
附錄:
附錄(一)故事臉學習單
重點整理學習單
班級: 座號: 姓名:
3
第
一
課
好 心 情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