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圖、放大圖與比例尺教學設計

pdf
989.54 KB
3 頁
凱庭 陳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縮圖、放大圖與比例尺》-教案
教學設計名稱
縮圖、放大圖與比例尺
服務學校
新北市板橋區中山國小
設計者
陳凱庭
領域類別
數學領域
實施年級
六年級
教學版本
康軒版-六上-第十單元
教學時間
每節 40 分鐘,兩節共 80 分鐘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n-III-9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與解題,
如比率、比例尺、速度、基準量等。
s-III-7 認識平面圖形縮放的意義與應用。
學習內容
N-6-6 與比值:異類量的比與同類量的比之比值的意義。理解相等
的比中牽涉到的兩種倍數關係(比例思考的基礎)。解決比的
應用問題。
S-6-1 大與縮小:比例思考的應用。「幾倍放大圖」、「幾倍縮小
圖」。知道縮放時,對應角相等,對應邊成比例。
學習目標
a. 學生能藉由影片自學基礎概念,並完成 WSQ 習單。
b. 學生能藉由口述表達數學概念,進行組內/組間分享。
c. 學生能藉由課程活動的分享,提出數學概念及發現,提供課程統整。
教學資源
WSQ 學習單、平板、課本
課程內容
時間
教學檢核
教學資源
-課程自學-
【學生自學】
利用均一影片,完成放大圖的 WSQ 學習單,
進行單元重點自學與理解監控。
-發展活動-
【組內共學】
1. 組內檢核 WSQ 學習單「基礎題內容」正
確性,(需全然與影片訊息相符,並分享
基礎題設計與繪製)
2. 組間檢核 WSQ 學習單「應用題內容」正
確性,(需符合數學邏輯,並分享應用題
設計與解題歷程)
15
5
a.學生能藉
由影片自學
基礎概念,
並完成 WSQ
學習單。
b.學生能藉
由口述表達
數學概念,
進行組內/
組間分享。
【組間互學】
1. 組間分享,說明設計來源及分享不同的
出題模式與題型內容。(高成就學生可自
行發想情境,低成就學生可採用課本題
目抽換數字,進行差異化)
2. 觀摩同儕題目設計及回饋。
-綜合活動-
【教師導學】
教師核對學生概念理解,形成性學習統整。
(1)以原圖的邊長為基準,設為 1倍。
(2)放大圖的邊長會成比例的放大,圖形邊
長、面積會較原圖大,且角度不變。
(3)進行影片學習遷移,完成課本內容。
本節結束
12
8
b.學生能藉
由口述表達
數學概念,
進行組內/
組間分享。
c.學生能藉
由課程活動
的分享,提
出數學概念
及發現,提
供課程統
整。
課程內容
時間
教學檢核
教學資源
課程自學
【學生自學】
利用均一影片,完成縮圖的 WSQ 學習單,
進行單元重點自學與理解監控。
發展活動
【組內共學】
1. 組內檢核 WSQ 學習單「基礎題內容」正
確性,(需全然與影片訊息相符,並分享
基礎題設計與繪製)
2. 組間檢核 WSQ 學習單「應用題內容」正
確性,(需符合數學邏輯,並分享應用題
設計與解題歷程)
15
5
a.學生能藉
由影片自學
基礎概念,
並完成 WSQ
學習單。
b.學生能藉
由口述表達
數學概念,
進行組內/
組間分享。
【組間互學】
1. 組間分享,說明設計來源及分享不同的
出題模式與題型內容。(高成就學生可自
行發想情境,低成就學生可採用課本題
目抽換數字,進行差異化)
2. 觀摩同儕題目設計及回饋。
綜合活動
【教師導學】
教師核對學生概念理解,形成性學習統整。
(1)以原圖的邊長為基準,設為 1倍。
(2)縮圖的邊長會成比例的縮小,圖形邊
長、面積會較原圖小,且角度不變。
(3)以均一自組卷測驗,進行學習遷移。
本節結束
12
8
b.學生能藉
由口述表達
數學概念,
進行組內/
組間分享。
c.學生能藉
由課程活動
的分享,提
出數學概念
及發現,提
供課程統
整。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