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懷密碼萬花筒:遊戲中探索數學的奧祕與生活應用

格式
docx
大小
62.08 KB
頁數
39
上傳者
wen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6-03,离现在 1 14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附件3-3

南投縣東埔國民小學113學年度彈性學習課程計畫

【第一學期】

課程名稱

胸懷密碼萬花筒-從遊戲中玩數字

年級/班級

年級甲班

彈性學習課程類別

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

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其他類課程

上課節數

21

設計教師

六年級教師

配合融入之領域及議題

(統整性課程必須2領域以上)

國語文 □英語文(不含國小低年級)

本土語文□臺灣手語 □新住民語文

數學  □生活課程 □健康與體育

社會  □自然科學 □藝術與人文

綜合活動

資訊科技(國小) □科技(國中)

人權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科技教育 □資訊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閱讀素養

家庭教育 □戶外教育 □原住民教育□國際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對應的學校願景

(統整性探究課程)

分享合作、堅毅勇敢

與學校願景呼應之說明

運用生活情境讓學生從生活中思考數學,課程活動也採用分組方式,讓學生能團隊合作並分享眼中看到、腦中學到的數學,讓學生能以創新思考的方式去說數學、玩數學,發展自我潛能。

設計理念

透過遊戲設計方式,培養學生具備喜歡數學、對數學世界好奇、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並能將數學語言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總綱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E-A1具備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身心健全發展,並認識個人特質,發展生命潛能。

E-A2具備探索問題的思考能力,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E-A3具備擬定計畫與實作的能力,並以創新思考方式,因應日常生活情境。

E-B1具備「聽、 說、讀、寫、作」的基本語文素養,並具有生活所需的基礎數 理、肢體及藝術等符號知能,能以同理心應用在生活與人際溝通。

E-B2具備科技與資訊應用的基本素養,並理解各類媒體內容的意義與影響。

E-B3具備藝術創作與欣賞的基本素養,促進多元感官的發展,培養生活環境中的美感體驗。

E-C1具備個人生活道德的知識與是非判斷的能力,理解並遵守社會道德規範,培養公民意識,關懷生態環境。

E-C2具備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並與團隊成員合作之素養。

領綱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E-A1 具備喜歡數學、對數學世界好奇、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並能將數學語言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E-A2 具備基本的算術操作能力、並能指認基本的形體與相對關係,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用數學表述與解決問題。

-E-A3 能觀察出日常生活問題和數學的關聯,並能嘗試與擬訂解決問題的計畫。在解決問題之後,能轉化數學解答於日常生活的應用。

-E-B1 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號之間的轉換能力,並能熟練操作日常使用之度量衡及時間,認識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並能以符號表示公式。

-E-B2具備報讀、製作基本統計圖表之能力。

-E-B3 具備感受藝術作品中的數學形體或式樣的素養。

-E-C1 具備從證據討論事情,以及和他人有條理溝通的態度。

-E-C2 樂於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並尊重不同的問題解決想法。

-E-A1認識個人特質,初探生涯發展,覺察生命變化歷程,激發潛能,促進身心健全發展。

-E-A2探索學習方法,培養思考能力與自律負責的態度,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E-B1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學習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技巧,培養同理心,並應用於日常生活。

-E-C1 關懷生態環境與周遭人事物,體驗服務歷程與樂趣,理解並遵守道德規範,培養公民意識。

-E-C2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學習尊重他人,增進人際關係,與團隊成員合作達成團體目標。

課程目標

  1. 認識質數、合數、質因數,並做質因數的分解;了解兩數互質的意義;利用質因數分解或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數和

最小公倍數;能應用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 認識最簡分數;能解決同分母分數除以分數、整數除以分數、異分母分數除以分數的問題;能解決異分母分數除

法的問題,並能求出餘數;能根據除數和1的關係,判斷商和被除數的大小關係。

  1. 能察覺圖形的簡單規律;透過具體觀察及探索,察覺簡易數量樣式;描述簡易數量樣式的特性;觀察生活情境中

數量關係的變化(和不變、差不變、積不變);觀察生活中的數量關係,並以文字或符號表徵這些數量。

  1. 能解決小數(或整數)除以小數的除法問題;利用乘除互逆,來驗算除法的答數;能藉由除數與1的大小關係,判

斷被除數與商的大小關係;能用四捨五入法,對小數取概數;能做小數的加減乘除估算。

5、能整理生活中的資料,繪製長條圖並報讀;能整理有序資料,繪製折線圖並報讀。

6、認識圓周率及其意義;理解並應用圓周長公式,求算圓周長、直徑或半徑;能求算扇形的周長。

7、能以適當的正方形單位,對曲線圍成的平面區域估算其面積;能理解圓面積公式,並求算圓面積;能應用圓面積

公式,計算簡單扇形面積;能應用圓面積公式,解決複合圖形的面積。

8、能理解等量公理;能用未知數表徵生活情境中分數單步驟問題的未知量,並列成等式;能運用等量公理、加減

(乘除)互逆,求等式的解並驗算。

9、在具體情境中,認識「比」、「比值」的意義和表示法;認識「相等的比」;認識「最簡單整數比」;能應用相

等的比,解決生活中有關比例的問題;能理解成正比的意義,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0、了解縮圖和放大圖的意義;知道原圖和縮圖或放大圖的對應點、對應角、對應邊及面積的關係;能畫出簡單圖

形的放大圖和縮圖;了解比例尺的意義及表示方法。




教學進度

學習表現

須選用正確學習階段之2以上領域,請完整寫出「領域名稱+數字編碼+內容」

學習內容

可由學校自訂

或參考領綱

學習目標

學習活動

學習評量

教材

學習資源

自選/編教材須經課發會審查通過

週次

單元名稱/節數

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1)

n-III-3 認識因數、倍數、質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生涯發展教育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N-6-1 20以內的質數和質因數分解:

小於20的質數與合數。235的質因數判別法。以短除法做質因數的分解。

認識質數、合數、質因數,並做質因數的分解;了解兩數互質的意義;利用質因數分解或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能應用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一:質數在哪裡

1.教師在黑板上貼上一些數字。

2.學生找出黑板上數字是質數的那些數字,記在自己的小白板上。

3.教師找學生上台說明哪些是質數,並詢問他是如何找出答案的。

4.教師統整找質數的方法。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1)

n-III-3 認識因數、倍數、質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生涯發展教育

1-3-2 探索自我的興趣、性向、價值觀及人格特質。

N-6-1 20以內的質數和質因數分解:

小於20的質數與合數。235的質因數判別法。以短除法做質因數的分解。

認識質數、合數、質因數,並做質因數的分解;了解兩數互質的意義;利用質因數分解或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能應用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二:奇妙的完全數

1.教師簡介「完全數」的意義,把一個數的所有因數(自己除外)全部加起來,如果剛好等於自己,那這個數就是「完全數」。

2.以數字6為例,6除了自己以外的因數是1231236,剛好等於自己,所以6是一個「完全數」,而且是最小的一個。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1)

n-III-3 認識因數、倍數、質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性別平等教育

1-3-6 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 切表現自己在團體 中的角色,協同合 作達成共同目標。

N-6-2 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

質因數分解法與短除法。兩數互質。運用到分數的約分與通分。

Bb-III-2 團隊運作的問題與解決。 

Bb-III-3團 隊 合 作 的 技 巧。

認識質數、合數、質因數,並做質因數的分解;了解兩數互質的意義;利用質因數分解或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能應用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三:方格遊戲

1.教師自行設計兩數的最大公因數或最小公倍數題目及九宮格方格,方格中的數字為答案,答案塗色部分為英文字母。

2.學生分組找出題目中每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或最小公倍數,並在方格中將找出的數塗上色。

3.學生分組回答每題會塗出什麼英文字母。

4.本單元配合題庫「門牌號碼」學習單。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分數除法(1)

n-III-6 理解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生涯發展教育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N-6-3 分數的除法:整數除以分數、分數除以分數的意義。最後理解除以一數等於乘以其倒數之公式。

認識最簡分數;能解決同分母分數除以分數、整數除以分數、異分母分數除以分數的問題;能解決異分母分數除法的問題,並能求出餘數;能根據除數和1的關係,判斷商和被除數的大小關係。

活動一:分數除法()

1.熟練同分母分數除法與異分母分數除法。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分數除法(1)

n-III-6 理解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生涯發展教育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N-6-3 分數的除法:整數除以分數、分數除以分數的意義。最後理解除以一數等於乘以其倒數之公式。

認識最簡分數;能解決同分母分數除以分數、整數除以分數、異分母分數除以分數的問題;能解決異分母分數除法的問題,並能求出餘數;能根據除數和1的關係,判斷商和被除數的大小關係。

活動二:分數除法()

1.解決生活情境中,有關分數除法的應用問題。

2.本單元配合題庫「排排看」學習單。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數量關係(1)

r-III-3 觀察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並用文字或符號正確表述,協助推理與解題。

環境教育

3-2-1 了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

Bb-III-2 團隊運作的問題與解決。 Bb-III-3團隊合作的技巧。

N-6-9 解題:由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解題(R-6-4)

可包含(1)較複雜的模式(如座位排列模式);(2)較複雜的計數:乘法原理、加法原理或其混合;(3)較複雜之情境:如年齡問題、流水問題、和差問題、雞兔問題。連結R-6-2R-6-3

Bb-III-2 團隊運作的問題與解決。 Bb-III-3團隊合作的技巧。

能察覺圖形的簡單規律;透過具體觀察及探索,察覺簡易數量樣式;描述簡易數量樣式的特性;觀察生活情境中數量關係的變化(和不變、差不變、積不變);觀察生活中的數量關係,並以文字或符號表徵這些數量。

活動一:月曆中的趣數

1.教師請學生找出家中的舊月曆,帶到課堂上備用。

2.分組討論,先讓學生觀察月曆中數字的關係,再請學生發表觀察到的數量關係模式。

3.教師亦可於學生發表過後,補充相關的數量關係問題,讓學生動動腦解題。

4.本教材提供四個例子如下:

(1)從月曆中任意剪下一塊3×3的方格,在方格內的9個數字的和,一定等於中央那格數字的幾倍?

(2)從月曆中任意剪下一塊4×4的方格,在此方格內四周的12個數字的和,一定等於中央4格數字和的幾倍?

(3)陽曆二月可能會有5個星期一嗎?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數量關係(1)

r-III-3 觀察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並用文字或符號正確表述,協助推理與解題。

生涯發展教育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N-6-6 比與比值:

異類量的比與同類量的比之比值的意義。理解相等的比中牽涉到的兩種倍數關係(比例思考的基礎)。解決比的應用問題。

能察覺圖形的簡單規律;透過具體觀察及探索,察覺簡易數量樣式;描述簡易數量樣式的特性;觀察生活情境中數量關係的變化(和不變、差不變、積不變);觀察生活中的數量關係,並以文字或符號表徵這些數量。

活動二:數量關係

1.透過觀察,找出圖形數量的規律。

2.本單元配合題庫「數字三角形」學習單。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小數除法(1)

n-III-7 理解小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並能做直式計算與應用。

生涯發展教育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N-6-4 小數的除法:整數除以小數、小數除以小數的意義。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處理商一定比被除數小的錯誤類型。


能解決小數(或整數)除以小數的除法問題;利用乘除互逆,來驗算除法的答數;能藉由除數與1的大小關係,判斷被除數與商的大小關係;能用四捨五入法,對小數取概數;能做小數的加減乘除估算。

活動一:小數除法()

1.熟練小數除法的計算問題。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小數除法(1)

n-III-8 理解以四捨五入取概數,並進行合理估算。

生涯發展教育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N-6-4 小數的除法:整數除以小數、小數除以小數的意義。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處理商一定比被除數小的錯誤類型。


能解決小數(或整數)除以小數的除法問題;利用乘除互逆,來驗算除法的答數;能藉由除數與1的大小關係,判斷被除數與商的大小關係;能用四捨五入法,對小數取概數;能做小數的加減乘除估算。

活動二:小數除法()

1.解決生活情境中,有關小數除法的應用問題。

2.本單元配合題庫「數字填空」學習單。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長條圖與折線圖(1)

d-II-1 報讀與製作一維表格、二維表格與長條圖,報讀折線圖,並據以作簡單推論。

環境教育

3-2-1 了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 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D-4-1 報讀長條圖與折線圖以及製作長條圖:報讀與說明生活中的長條圖與折線圖。配合其他領域課程,學習製作長條圖。

Bb-III-2 團隊運作的問題與解決。 Bb-III-3團隊合作的技巧。

由長條圖與折線圖的遊戲,熟練如何畫長條圖與折線圖,為第十二冊繪製圓形百分圖和圓形圖做基礎。

活動:

1.先讓學生分組,教師再準備多個項目讓各組去收集資料。

2.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長條圖與折線圖的繪製活動。

3.各組上台報告並分享。

4.本單元配合題庫「運動會吉祥物」學習單。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十一

圓周率與圓周長(1)

s-III-2 認識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圓面積、圓周長、扇形面積與弧長之計算方式。

環境教育

3-2-1 了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 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S-6-3 圓周率、圓周長、圓面積、扇形面積:用分割說明圓面積公式。求扇形弧長與面積。知道以下三個比相等:(1)圓心角:360;(2)扇形弧長:圓周長;(3)扇形面積:圓面積,但應用問題只處理用(1)求弧長或面積。

Bb-III-2 團隊運作的問題與解決。 Bb-III-3團隊合作的技巧。

認識圓周率及其意義;理解並應用圓周長公式,求算圓周長、直徑或半徑;能求算扇形的周長。

活動一:小明的腳踏車

1.小明有一輛腳踏車,腳踏車的前輪和後輪的直徑都是1公尺,前、後輪圓心間的距離是1.2公尺。

2.小明騎腳踏車時,不小心壓到路上掉落的蛋捲冰淇淋,想想看,如果小明繼續往前騎,每一次冰淇淋印子出現的距離會相隔多遠?

3.教師在課堂上口述布題,學生分組討論解題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十二

圓周率與圓周長(1)

s-III-2 認識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圓面積、圓周長、扇形面積與弧長之計算方式。

環境教育

3-2-1 了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

S-6-3 圓周率、圓周長、圓面積、扇形面積:用分割說明圓面積公式。求扇形弧長與面積。知道以下三個比相等:(1)圓心角:360;(2)扇形弧長:圓周長;(3)扇形面積:圓面積,但應用問題只處理用(1)求弧長或面積。

認識圓周率及其意義;理解並應用圓周長公式,求算圓周長、直徑或半徑;能求算扇形的周長。

活動二:圓周長

1.知道圓的半徑或直徑,求出圓周長。

2.知道幾分之幾圓的半徑,求出扇形周長。

3.本單元配合題庫「圓周長」學習單。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十三

圓面積(1)

s-III-2 認識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圓面積、圓周長、扇形面積與弧長之計算方式。

環境教育

3-2-1 了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 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S-6-3 圓周率、圓周長、圓面積、扇形面積:用分割說明圓面積公式。求扇形弧長與面積。知道以下三個比相等:(1)圓心角:360;(2)扇形弧長:圓周長;(3)扇形面積:圓面積,但應用問題只處理用(1)求弧長或面積。
Bb-III-2
團隊運作的問題與解決。 Bb-III-3團隊合作的技巧。

認識圓周率及其意義;理解並應用圓周長公式,求算圓周長、直徑或半徑;能求算扇形的周長。

活動一:圍出面積最大的圖形

1.教師準備一條長60公分的繩子。

2.分別請學生上臺圍成各種基本圖形,並計算出這些圖形的面積。

3.再透過全班共同討論,發現周長一樣的圖形中,哪個圖形的面積比較大。

4.基本圖形應包含已學過面積公式的圖形為主,例如: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等。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十四

圓面積(1)

s-III-2 認識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圓面積、圓周長、扇形面積與弧長之計算方式。

生涯發展教育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 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S-6-3 圓周率、圓周長、圓面積、扇形面積:用分割說明圓面積公式。求扇形弧長與面積。知道以下三個比相等:(1)圓心角:360;(2)扇形弧長:圓周長;(3)扇形面積:圓面積,但應用問題只處理用(1)求弧長或面積。

Bb-III-2 團隊運作的問題與解決。 Bb-III-3團隊合作的技巧。

認識圓周率及其意義;理解並應用圓周長公式,求算圓周長、直徑或半徑;能求算扇形的周長。

活動二:拼一拼、算算看

1.將班上分成2組進行活動。

2.一組先用二分之一圓、四分之一圓或全圓和各種基本圖形,拼成複合圖形,並標出應有的單位長。

3.一組派一人上臺計算其面積,並說明其做法。

4.答案正確者得一分。

5.兩組輪流出題和解題,最後得分較高的那一組獲勝。

6.在拼複合圖形時,應提醒學生圖形與圖形之間,不能有空隙。

7.本單元配合題庫「圓面積」學習單。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十五

等量公理與應用(1)

r-III-3 觀察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並用文字或符號正確表述,協助推理與解題。

生涯發展教育

1-3-2 探索自我的興趣、性向、價值觀及人格特質。

R-6-3數量關係的表示:代數與 函數的前置經驗。將具體情 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學 習以文字或符號列出數量 關係的關係式。

能理解等量公理;能用未知數表徵生活情境中分數單步驟問題的未知量,並列成等式;能運用等量公理、加減(乘除)互逆,求等式的解並驗算。

活動一:狄歐法特斯的墓碑

1700年前,古希臘的數學家──狄歐法特斯的墓碑上,記錄著他的一生︰

狄歐法特斯他的一生的1/6是少年,1/12是青年,1/7是單身。

結婚五年後生了孩子,孩子活了父親1/2歲數,父親再孩子死後的四年過世。

你知道狄歐法特斯活了幾歲嗎?(單身是指青年時代到結婚之前的時間)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十六

等量公理與應用(1)

r-III-3 觀察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並用文字或符號正確表述,協助推理與解題。

生涯發展教育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R-6-3數量關係的表示:代數與 函數的前置經驗。將具體情 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學 習以文字或符號列出數量 關係的關係式。

能理解等量公理;能用未知數表徵生活情境中分數單步驟問題的未知量,並列成等式;能運用等量公理、加減(乘除)互逆,求等式的解並驗算。

活動二:未知數

1.用文字符號表徵情境問題,並列式解題

2.本單元配合題庫「符號與算式」學習單。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十七

比、比值與成正比(1)

n-III-9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與解題,如比率、比例尺、速度、基準量等。生涯發展教育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N-6-6 比與比值:

異類量的比與同類量的比之比值的意義。理解相等的比中牽涉到的兩種倍數關係(比例思考的基礎)。解決比的應用問題。

在具體情境中,認識「比」、「比值」的意義和表示法;認識「相等的比」;認識「最簡單整數比」;能應用相等的比,解決生活中有關比例的問題;能理解成正比的意義,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一:比與比值

1.熟練有關比或比值的計算問題。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十八

比、比值與成正比(1)

n-III-9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與解題,如比率、比例尺、速度、基準量等。

生涯發展教育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N-6-6 比與比值:

異類量的比與同類量的比之比值的意義。理解相等的比中牽涉到的兩種倍數關係(比例思考的基礎)。解決比的應用問題。


在具體情境中,認識「比」、「比值」的意義和表示法;認識「相等的比」;認識「最簡單整數比」;能應用相等的比,解決生活中有關比例的問題;能理解成正比的意義,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二:煎蛋

姐姐用一個很小的平底鍋煎蛋,蛋的一面煎好了,把它翻到另一面再煎,每一面要煎一分鐘。這個平底鍋每次只能煎兩個蛋,如果有三個蛋,兩面都煎,當然要花四分鐘的時間,但是姐姐只用了三分鐘左右,就把三個蛋的兩面都煎好了,姐姐的秘訣是什麼?

說明:姐姐在鍋裡先放兩個蛋,煎一分鐘,這兩個蛋的一面已經煎好,把其中的一個蛋翻面,另一個蛋從鍋裡盛出,趕快放進第三個蛋,再煎一分鐘,第一個蛋的兩面都已煎好,取出來,其餘的兩個蛋,都只煎好了一面,所以再煎一分鐘,另外兩面也煎好了。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十九

比、比值與成正比(1)

n-III-9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與解題,如比率、比例尺、速度、基準量等。生涯發展教育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N-6-6 比與比值:

異類量的比與同類量的比之比值的意義。理解相等的比中牽涉到的兩種倍數關係(比例思考的基礎)。解決比的應用問題。

在具體情境中,認識「比」、「比值」的意義和表示法;認識「相等的比」;認識「最簡單整數比」;能應用相等的比,解決生活中有關比例的問題;能理解成正比的意義,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三:成正比

1.解決生活情境中,有關成正比的問題。

2.透過關係圖,判斷有關成正比的問題。

3.本單元配合題庫「調果汁」學習單。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二十

縮圖、放大圖與比例尺(1)

s-III-7 認識平面圖形縮放的意義與應用。

生涯發展教育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 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S-6-1 放大與縮小:比例思考的應用。「幾倍放大圖」、「幾倍縮小圖」。知道縮放時,對應角相等,對應邊成比例。

Bb-III-2 團隊運作的問題與解決。 Bb-III-3團隊合作的技巧。

了解縮圖和放大圖的意義;知道原圖和縮圖或放大圖的對應點、對應角、對應邊及面積的關係;能畫出簡單圖形的放大圖和縮圖;了解比例尺的意義及表示方法。

活動一:教室

1.請學生分組測量教室的長寬及課桌椅的位置與長度。

2.請學生畫出教室的1/100倍縮圖。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二十一

縮圖、放大圖與比例尺(1)

s-III-7 認識平面圖形縮放的意義與應用。

生涯發展教育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 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S-6-1 放大與縮小:比例思考的應用。「幾倍放大圖」、「幾倍縮小圖」。知道縮放時,對應角相等,對應邊成比例。

Bb-III-2 團隊運作的問題與解決。 Bb-III-3團隊合作的技巧。

了解縮圖和放大圖的意義;知道原圖和縮圖或放大圖的對應點、對應角、對應邊及面積的關係;能畫出簡單圖形的放大圖和縮圖;了解比例尺的意義及表示方法。

活動一:教室

1.請學生分組測量教室的長寬及課桌椅的位置與長度。

2.請學生畫出教室的1/100倍縮圖。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第二學期】

課程名稱

胸懷數字萬花筒-從遊戲中玩數學

年級/班級

年級甲班


彈性學習課程類別

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

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其他類課程

上課節數

18


設計教師

六年級教師


配合融入之領域及議題

(統整性課程必須2領域以上)

國語文 □英語文(不含國小低年級)

本土語文□臺灣手語 □新住民語文

數學  □生活課程 □健康與體育

社會  □自然科學 □藝術

綜合活動

資訊科技(國小) □科技(國中)

人權教育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科技教育 □資訊教育

能源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閱讀素養

家庭教育 □戶外教育 □原住民教育□國際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對應的學校願景

(統整性探究課程)

分享合作、堅毅勇敢

與學校願景呼應之說明

課程運用生活情境讓學生從生活中思考數學,課程活動也採用分組方式,讓學生能團隊合作並分享眼中看到、腦中學到的數學,讓學生能以創新思考的方式去說數學、玩數學,發展自我潛能。


設計理念

透過遊戲設計方式,培養學生具備喜歡數學、對數學世界好奇、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並能將數學語言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總綱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E-A1具備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身心健全發展,並認識個人特質,發展生命潛能。

E-A2具備探索問題的思考能力,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E-A3具備擬定計畫與實作的能力,並以創新思考方式,因應日常生活情境。

E-B1具備「聽、 說、讀、寫、作」的基本語文素養,並具有生活所需的基礎數 理、肢體及藝術等符號知能,能以同理心應用在生活與人際溝通。

E-B2具備科技與資訊應用的基本素養,並理解各類媒體內容的意義與影響。

E-C1具備個人生活道德的知識與是非判斷的能力,理解並遵守社會道德規範,培養公民意識,關懷生態環境。

E-C2具備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並與團隊成員合作之素養。

領綱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E-A1 具備喜歡數學、對數學世界好奇、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並能將數學語言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E-A2 具備基本的算術操作能力、並能指認基本的形體與相對關係,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用數學表述與解決問題。

-E-A3 能觀察出日常生活問題和數學的關聯,並能嘗試與擬訂解決問題的計畫。在解決問題之後,能轉化數學解答於日常生活的應用。

-E-B1 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號之間的轉換能力,並能熟練操作日常使用之度量衡及時間,認識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並能以符號表示公式。

-E-B2具備報讀、製作基本統計圖表之能力。

-E-C1 具備從證據討論事情,以及和他人有條理溝通的態度。

-E-C2 樂於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並尊重不同的問題解決想法。

-E-A1認識個人特質,初探生涯發展,覺察生命變化歷程,激發潛能,促進身心健全發展。

-E-A2探索學習方法,培養思考能力與自律負責的態度,並透過體驗與實踐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E-B1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學習合宜的互動與溝通技巧,培養同理心,並應用於日常生活。

-E-C1 關懷生態環境與周遭人事物,體驗服務歷程與樂趣,理解並遵守道德規範,培養公民意識。

-E-C2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學習尊重他人,增進人際關係,與團隊成員合作達成團體目標。


課程目標

  1. 能解決小數(分數)加減乘除混合的四則問題;能解決分數與小數四則混合計算的問題;能簡化分數與小數四則混合計算的問題。

  2. 能做時間的分數與小數化聚;能用時間(或距離)的長短,比較物體在固定距離(或時間)內的運動快慢;認識平均速率的意義及速率的普遍單位(如:公尺/秒、公里/);能透過化聚作時速、分速或秒速之間的單位換算及比較;能應用距離、時間和速率三者的關係,解決生活中有關速率的問題。

  3. 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中面與面的相互關係(垂直和平行)及線與面的垂直關係;能理解簡單直立柱體的體積為底面積與高的乘積;能計算複合形體的體積;能計算簡單柱體的表面積。

  4. 認識基準量與比較量;能了解並運用求母子和的方法;能了解並運用求母子差的方法;能了解並運用母子和或母子差求母數或子數的方法。

  5. 能簡化或圖示給定的題目,透過思考、分析找出解題的方法;能列式表徵生活情境中的數量關係並進行解題,及檢驗解的合理性。

  6. 能整理生活中的資料,繪製成圓形百分圖並報讀;能整理生活中的資料,繪製成圓形圖並報讀。


教學進度

學習表現

須選用正確學習階段之2以上領域,請完整寫出「領域名稱+數字編碼+內容」

學習內容

可由學校自訂

或參考領綱

學習目標

學習活動

學習評量

教材

學習資源

自選/編教材須經課發會審查通過

週次

單元名稱/

節數

分數與小數的計算(1)

n-III-10 嘗試將較複雜的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以算式正確表述,並據以推理或解題。

生涯發展教育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N-6-5 解題:整數、分數、小數的四則應用問題。二到三步驟的應用解題。含使用概數協助解題。

能解決小數(分數)加減乘除混合的四則問題;能解決分數與小數四則混合計算的問題;能簡化分數與小數四則混合計算的問題。

活動一:

1.解決分數的四則問題。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分數與小數的計算(1)

n-III-10 嘗試將較複雜的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以算式正確表述,並據以推理或解題。

生涯發展教育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N-6-5 解題:整數、分數、小數的四則應用問題。二到三步驟的應用解題。含使用概數協助解題。

能解決小數(分數)加減乘除混合的四則問題;能解決分數與小數四則混合計算的問題;能簡化分數與小數四則混合計算的問題。

活動二:

1.解決小數的四則問題。

2.解決分數與小數的四則問題。

3.本單元配合題庫「分數四則」學習單。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速率(1)

n-III-10 嘗試將較複雜的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以算式正確表述,並據以推理或解題。

生涯發展教育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N-6-7 解題:速度。比和比值的應用。速度的意義。能做單位換算(大單位到小單位)。含不同時間區段的平均速度。含「距離=速度×時間」公式。用比例思考協助解題。

能做時間的分數與小數化聚;能用時間(或距離)的長短,比較物體在固定距離(或時間)內的運動快慢;認識平均速率的意義及速率的普遍單位(如:公尺/秒、公里/);能透過化聚作時速、分速或秒速之間的單位換算及比較;能應用距離、時間和速率三者的關係,解決生活中有關速率的問題。

活動一:

1.解決時間單位的換算問題。

2.解決生活中,求速率的基本問題。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速率(1)

r-III-3 觀察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並用文字或符號正確表述,協助推理與解題。

生涯發展教育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N-6-7 解題:速度。比和比值的應用。速度的意義。能做單位換算(大單位到小單位)。含不同時間區段的平均速度。含「距離=速度×時間」公式。用比例思考協助解題。

能做時間的分數與小數化聚;能用時間(或距離)的長短,比較物體在固定距離(或時間)內的運動快慢;認識平均速率的意義及速率的普遍單位(如:公尺/秒、公里/);能透過化聚作時速、分速或秒速之間的單位換算及比較;能應用距離、時間和速率三者的關係,解決生活中有關速率的問題。

活動二:

1.解決速率單位的換算問題。

2.解決生活中,關於速率、距離和時間的問題。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速率(1)

r-III-3 觀察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並用文字或符號正確表述,協助推理與解題。

生涯發展教育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N-6-7 解題:速度。比和比值的應用。速度的意義。能做單位換算(大單位到小單位)。含不同時間區段的平均速度。含「距離=速度×時間」公式。用比例思考協助解題。

Bb-III-2 團隊運作的問題與解決。 Bb-III-3團隊合作的技巧。

能做時間的分數與小數化聚;能用時間(或距離)的長短,比較物體在固定距離(或時間)內的運動快慢;認識平均速率的意義及速率的普遍單位(如:公尺/秒、公里/);能透過化聚作時速、分速或秒速之間的單位換算及比較;能應用距離、時間和速率三者的關係,解決生活中有關速率的問題。

活動三:常識大考驗

1.全班分成46組進行比賽。

2.教師事先出好一些關於速率的題目,可以是計算題,也可以是常識題。

3.各組輪流派人上臺回答問題,答對一題得1分。

4.積分最高的組別獲勝。

5.本單元配合題庫「誰是飛毛腿?」學習單。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速率(1)

r-III-3 觀察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並用文字或符號正確表述,協助推理與解題。

生涯發展教育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N-6-7 解題:速度。比和比值的應用。速度的意義。能做單位換算(大單位到小單位)。含不同時間區段的平均速度。含「距離=速度×時間」公式。用比例思考協助解題。

Bb-III-2 團隊運作的問題與解決。 Bb-III-3團隊合作的技巧。

能做時間的分數與小數化聚;能用時間(或距離)的長短,比較物體在固定距離(或時間)內的運動快慢;認識平均速率的意義及速率的普遍單位(如:公尺/秒、公里/);能透過化聚作時速、分速或秒速之間的單位換算及比較;能應用距離、時間和速率三者的關係,解決生活中有關速率的問題。

活動三:常識大考驗

1.全班分成46組進行比賽。

2.教師事先出好一些關於速率的題目,可以是計算題,也可以是常識題。

3.各組輪流派人上臺回答問題,答對一題得1分。

4.積分最高的組別獲勝。

5.本單元配合題庫「誰是飛毛腿?」學習單。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形體關係、體積與表面積(1)

d-III-1 報讀圓形圖,製作折線圖與圓形圖,並據以做簡單推論。

3-2-1 了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S-6-4 柱體體積與表面積:含角柱和圓柱。利用簡單柱體,理解「柱體體積=底面積×高」的公式。簡單複合形體體積。

Bb-III-2 團隊運作的問題與解決。 Bb-III-3團隊合作的技巧。

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中面與面的相互關係(垂直和平行)及線與面的垂直關係;能理解簡單直立柱體的體積為底面積與高的乘積;能計算複合形體的體積;能計算簡單柱體的表面積。

活動一:

1.教師先準備好關於柱體的面與面、邊與面關係的題目。

2.教師出題,學生搶答,分數最高的那組獲勝。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形體關係、體積與表面積(1)

d-III-1 報讀圓形圖,製作折線圖與圓形圖,並據以做簡單推論。

3-2-1 了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 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S-6-4 柱體體積與表面積:含角柱和圓柱。利用簡單柱體,理解「柱體體積=底面積×高」的公式。簡單複合形體體積。

Bb-III-2 團隊運作的問題與解決。 Bb-III-3團隊合作的技巧。

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中面與面的相互關係(垂直和平行)及線與面的垂直關係;能理解簡單直立柱體的體積為底面積與高的乘積;能計算複合形體的體積;能計算簡單柱體的表面積。

活動二:模型設計

1.全班分五至六組,每組設計製作一種柱高都是9公分的柱體。

2.教師請學生將每兩組的柱體組成複合形體,然後計算體積。

3.換組後再繼續進行活動。

4.教師亦可請學生將每三組的柱體組成複合形體,然後計算體積。

5.學生所計算的形體應畫出其圖,並標記各長度和體積,以利全班校對答案。

6.最後統計各組計算出正確的複合形體體積最多的為獲勝組。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形體關係、體積與表面積(1)

d-III-1 報讀圓形圖,製作折線圖與圓形圖,並據以做簡單推論。

3-2-1 了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

S-6-4 柱體體積與表面積:含角柱和圓柱。利用簡單柱體,理解「柱體體積=底面積×高」的公式。簡單複合形體體積。

Bb-III-2 團隊運作的問題與解決。 Bb-III-3團隊合作的技巧。

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中面與面的相互關係(垂直和平行)及線與面的垂直關係;能理解簡單直立柱體的體積為底面積與高的乘積;能計算複合形體的體積;能計算簡單柱體的表面積。

活動二:模型設計

1.全班分五至六組,每組設計製作一種柱高都是9公分的柱體。

2.教師請學生將每兩組的柱體組成複合形體,然後計算體積。

3.換組後再繼續進行活動。

4.教師亦可請學生將每三組的柱體組成複合形體,然後計算體積。

5.學生所計算的形體應畫出其圖,並標記各長度和體積,以利全班校對答案。

6.最後統計各組計算出正確的複合形體體積最多的為獲勝組。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形體關係、體積與表面積(1)

n-III-10 嘗試將較複雜的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以算式正確表述,並據以推理或解題。

生涯發展教育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S-6-4 柱體體積與表面積:含角柱和圓柱。利用簡單柱體,理解「柱體體積=底面積×高」的公式。簡單複合形體體積。

Bb-III-2 團隊運作的問題與解決。 Bb-III-3團隊合作的技巧。

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中面與面的相互關係(垂直和平行)及線與面的垂直關係;能理解簡單直立柱體的體積為底面積與高的乘積;能計算複合形體的體積;能計算簡單柱體的表面積。

活動三:油漆專家

1.46人一組進行活動。

2.教師準備數張直立柱體圖片,圖中標明計算表面積所需的資訊,張貼在黑板上。

3.請學生假想自己要替圖中的形體塗上油漆,要求各組算出指定形體的表面積。

4.最先算出正確答案的小組得1分,遊戲結束時,得分最高的小組獲勝。

5.本單元配合題庫「糖果禮盒」學習單。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十一

形體關體積與表面積(1)

n-III-10 嘗試將較複雜的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以算式正確表述,並據以推理或解題。

生涯發展教育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S-6-4 柱體體積與表面積:含角柱和圓柱。利用簡單柱體,理解「柱體體積=底面積×高」的公式。簡單複合形體體積。

Bb-III-2 團隊運作的問題與解決。 Bb-III-3團隊合作的技巧。

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中面與面的相互關係(垂直和平行)及線與面的垂直關係;能理解簡單直立柱體的體積為底面積與高的乘積;能計算複合形體的體積;能計算簡單柱體的表面積。

活動三:油漆專家

1.46人一組進行活動。

2.教師準備數張直立柱體圖片,圖中標明計算表面積所需的資訊,張貼在黑板上。

3.請學生假想自己要替圖中的形體塗上油漆,要求各組算出指定形體的表面積。

4.最先算出正確答案的小組得1分,遊戲結束時,得分最高的小組獲勝。

5.本單元配合題庫「糖果禮盒」學習單。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十二

基準量與比較量(1)

n-III-10 嘗試將較複雜的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以算式正確表述,並據以推理或解題。

生涯發展教育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N-6-8 解題:基準量與比較量。比和比值的應用。含交換基準時之關係。

Bb-III-2 團隊運作的問題與解決。 Bb-III-3團隊合作的技巧。

認識基準量與比較量;能了解並運用求母子和的方法;能了解並運用求母子差的方法;能了解並運用母子和或母子差求母數或子數的方法。

活動一:

1.教師口述關於兩量為倍數關係的題目,讓學生分組解題,最快解出來並做對的組別獲勝。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十三

基準量與比較量(1)

r-III-3 觀察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並用文字或符號正確表述,協助推理與解題。

生涯發展教育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N-6-8 解題:基準量與比較量。比和比值的應用。含交換基準時之關係。

Bb-III-2 團隊運作的問題與解決。 Bb-III-3團隊合作的技巧。

認識基準量與比較量;能了解並運用求母子和的方法;能了解並運用求母子差的方法;能了解並運用母子和或母子差求母數或子數的方法。

活動二:

1.教師口述關於母子和的題目,讓學生分組解題,最快解出來並做對的組別獲勝。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十四

基準量與比較量(1)

r-III-3 觀察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並用文字或符號正確表述,協助推理與解題。

生涯發展教育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N-6-8 解題:基準量與比較量。比和比值的應用。含交換基準時之關係。

Bb-III-2 團隊運作的問題與解決。 Bb-III-3團隊合作的技巧。

認識基準量與比較量;能了解並運用求母子和的方法;能了解並運用求母子差的方法;能了解並運用母子和或母子差求母數或子數的方法。

活動三:

1.教師口述關於母子差的題目,讓學生分組解題,最快解出來並做對的組別獲勝。

2.本單元配合題庫「購物高手」學習單。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十五

怎樣解題(1)

r-III-3 觀察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並用文字或符號正確表述,協助推理與解題。

生涯發展教育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N-6-9 解題:由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解題(同R-6-4)。可包含(1)較複雜的模式(如座位排列模式);(2)較複雜的計數:乘法原理、加法原理或其混合;(3)較複雜之情境:如年齡問題、流水問題、和差問題、雞兔問題。

Bb-III-2 團隊運作的問題與解決。 Bb-III-3團隊合作的技巧。

能簡化或圖示給定的題目,透過思考、分析找出解題的方法;能列式表徵生活情境中的數量關係並進行解題,及檢驗解的合理性。

活動一:

1.教師口述關於年齡的題目,讓學生分組解題,最快解出來並做對的組別獲勝。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十六

怎樣解題(1)

d-III-1 報讀圓形圖,製作折線圖與圓形圖,並據以做簡單推論。

3-2-1 了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N-6-9 解題:由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解題(同R-6-4)。可包含(1)較複雜的模式(如座位排列模式);(2)較複雜的計數:乘法原理、加法原理或其混合;(3)較複雜之情境:如年齡問題、流水問題、和差問題、雞兔問題。

Bb-III-2 團隊運作的問題與解決。 Bb-III-3團隊合作的技巧。

能簡化或圖示給定的題目,透過思考、分析找出解題的方法;能列式表徵生活情境中的數量關係並進行解題,及檢驗解的合理性。

活動二:

1.教師口述類似雞兔同籠的題目,讓學生分組解題,最快解出來並做對的組別獲勝。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十七

怎樣解題(1)

d-III-1 報讀圓形圖,製作折線圖與圓形圖,並據以做簡單推論。

3-2-1 了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

2b-III-1 參與各項活動,適 切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N-6-9 解題:由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解題(同R-6-4)。可包含(1)較複雜的模式(如座位排列模式);(2)較複雜的計數:乘法原理、加法原理或其混合;(3)較複雜之情境:如年齡問題、流水問題、和差問題、雞兔問題。

Bb-III-2 團隊運作的問題與解決。 Bb-III-3團隊合作的技巧。

能簡化或圖示給定的題目,透過思考、分析找出解題的方法;能列式表徵生活情境中的數量關係並進行解題,及檢驗解的合理性。

活動三:男孩女孩知多少

1.教師口述布題,讓學生分組解題,最快解出來並做對的組別獲勝。

2.題目如下:

王家的兄弟姐妹很多,我們只知道王家每個男孩的兄弟數目與姐妹一樣多,每個女孩的兄弟數目為姐妹的兩倍,猜猜看,王家有多少男孩?多少女孩?

3.本單元配合題庫「請誰打籃球」學習單。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十八

圓形圖

d-III-1 報讀圓形圖,製作折線圖與圓形圖,並據以做簡單推論。

3-2-1 了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

D-6-1 圓形圖:報讀、說明與製作生活中的圓形圖。包含以百分率分配之圓形圖(製作時應提供學生已分成百格的圓形圖。)

Bb-III-2 團隊運作的問題與解決。 Bb-III-3團隊合作的技巧。

能整理生活中的資料,繪製成圓形百分圖並報讀;能整理生活中的資料,繪製成圓形圖並報讀。

活動一:收集資料再分析()

1.先讓學生分組,教師再準備多個項目讓各組去收集資料。

2.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圓形百分圖的繪製活動。

3.各組上台報告並分享。

口頭問答、操作評量、紙筆評量、互相討論

自選康軒教材




:

  1. 本表格係依〈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課程計畫備查作業參考原則〉設計而成。

  2. 依課程設計理念,可採擇高度相關之總綱各教育階段核心素養或各領域/科目核心素養,以敘寫課程目標。

  3. 本表格舉例係以一至五年級為例,倘六年級辦理十二年國教之彈性課程者,其上課『節數』請依照「九年一貫課程各學習領域學習節數一覽表」填寫。

  4. 計畫可依實際教學進度填列,週次得合併填列。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