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師院附小九十三學年度第二學期自然與科技領域
四年級學生基本學力指標與教學單元、教學活動對照表
四年級〈牛頓版〉 設計者:四年級自然教師
分段能力指標 | 基本學力指標 | 教學單元 | 教學目標 |
1-2-1-1 察覺事物具有可辨識的特徵和屬性 | *理解空氣占空間、具重量、可壓縮的特性 *.認識昆蟲家族的特徵 | *.空氣的祕密 *.校園的昆蟲 | .透過實作,.理解及驗證空氣占空間、具重量、可以被壓縮等特性 .透過尋找小蟲蟲活動,認識昆蟲家族。 |
1-2-2-2 能權宜的運用自訂的標準或自設的工具去度量 | *能利用方法,比較空氣被壓縮的情形 | .*空氣的祕密 | .透過實際操作,探討空氣可被壓縮的特性 |
1-2-2-4 知道依目的(或屬性)不同,可作不同的分類 | *能依小動物身體的特徵,分辨出昆蟲和不是昆蟲 *能察覺昆蟲有各種不同的行為,不同的運動方式 *能將食物依不同的特性分類。 | *校園的昆蟲 *能源與食物 | ..透過觀察小動物的身體特徵, 並將觀察的動物分類 ..透過資料蒐尋知道食物的分類及目的。 |
1-2-3-1 對資料呈現的通則性作描述(例如同質料的物體體積愈大則愈重 | *.透過壓注射筒的活動,理解空氣可以被壓縮,空氣被壓縮的越多,產生的力量愈大 | *.空氣的祕密 | .透過實作,.理解空氣被壓縮的越多,反彈力量越大。 |
1-2-3-2 能形成預測式的假設(例1-3-3-1如這球一定跳得高,因…) | *能藉由操作觀察,東西在水中冒出氣泡,知道空氣存在縫隙中 | *.空氣的祕密 | .理解到處都有空氣,空氣占有空間 |
1-2-3-3 能在試驗時控制變因,做定性的觀察 | *能知道改變空氣的量,會影響燃燒時間。 *能設計實驗,探討食物腐壞的原因。 | *.空氣的祕密 *能源與食物 | .能知道燃燒需要空氣 .能探討防止食物腐壞的原因,並 設計實驗 |
1-2-4-1 由實驗的資料中整理出規則,提出結果 | *.能知道影響食物變化的原因 *能理解空氣壓縮的原理 *物質在空氣中會變化 | *能源與食物 | .探討影響食物變化的原因 .*認識生活中各種應用空氣壓縮的例子 |
1-2-4-2 運用實驗結果去解釋發生的現象或推測可能發生的事體性的看法 | *.能知道燃燒需要空氣 | *.空氣的祕密 | .透過實作,探討燃燒的條件 |
1-2-5-1 能運用表格、圖表(如解讀資料及登錄資料) | *能將影響食物變化的因素,以表格呈現。 | *能源與食物 | .能以表格方式呈現,分析、比較 溫度、空氣、水分對食物的影響。 |
1-2-5-2 能傾聽別人的報告,並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 *能專注傾聽同學報告,並提出自己的看法。 | *校園昆蟲 *.空氣的祕密 | .能分享不同的昆蟲,有不同的習性 .知道交通運輸工具為生活帶來的益處 |
1-2-5-3 能由電話、報紙、圖書、網路與媒體獲得資訊 | *能透過報紙、網路與電視等媒體收集昆蟲及交通運輸工具的資料及用途。 | *校園昆蟲 *能源與食物 | .能搜尋昆蟲的資料, .知道運輸工具的種類及用途 |
2-2-1-1 對自然現象作有目的的偵測。運用現成的工具如溫度計、放大鏡、鏡子來幫助觀察,進行引發變因改變的探究活動,並學習安排觀測的工作流程 | 會獨立或與人完成專題報告。 | *能源與食物 | .小組討論,擬定飼養計畫、實際飼養一種昆蟲進行觀察。 |
2-2-2-1 實地種植一種植物,飼養一種小動物,並彼此交換經驗。藉此栽種知道植物各有其特殊的構造,學習安排日照、提供水份、溶製肥料、選擇土壤等種植的技術 | *能正確佈置一個適合昆蟲居住的環境,並實際飼養觀察與記錄。 | *校園的昆蟲 | .實際飼養昆蟲,將飼養過程和觀察結果做成記錄。 |
2-2-2-2 知道陸生(或水生)動物外型特徵、運動方式,注意到如何去改善生活環境、調節飲食,來維護牠的健康 | *能知道動物依其身體特徵,有不同的運動方式。 *知道昆蟲的食性是多樣性的。 | *校園的昆蟲 | .知道昆蟲的食性及進食的情形結果做成記錄。 |
2-2-3-1 認識物質除了外表特徵之外,亦有性質的不同,例如溶解性質、磁性、導電性等。並應用這些性質來分離或結合它們。知道物質可因燃燒、氧化、發酵而改變,這些改變和溫度、水、空氣可能都有關 | *能分析比較溫度、空氣、水分對食物的影響 | *能源與食物 | .探討影響食物變化的因素。 |
2-2-5-1 利用折射、色散,電池、電線、燈泡、小馬達,空氣或水的流動等來設計各種玩具,在想辦法改良玩具時,研討變化的原因,獲得對物質性質的瞭解,再藉此了解來著手改進 | *能自製橡皮筋車,透過觀察及操作,了解橡皮筋車前進的動力。 | *.空氣的祕密 | .認識交通工具的動力來源 |
2-2-6-1 認識傳播設備,如錄音、錄影設備等。 | *利用昆蟲影片教學,讓同學體驗透過視聽設備學習的效果 | *校園的昆蟲 | .透過影片教學,與習得的知識相呼應。 |
2-2-6-2 認識運輸能源(如汽油)和運輸工具(如火車頭、車廂、軌道)。 | *.認識今昔交通工具,並比較差異性。 *.認識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能源 | *能源與食物 | ..認識交通運輸及能源 |
3-2-0-1 知道可用驗證或試驗的方法來查核想法 | *能設計方法,驗證空氣的一般特性 | *.空氣的祕密 | .設計實驗,驗證證空氣的一般特性 |
4-2-1-1 了解科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現運用科學知識來作推論,可推測一些事並獲得證實 | *察覺溫度、空氣、水,會影響食物變化。 | *能源與食物 | *察覺影響食物變化的因素,應用於生活中。 |
4-2-1-2 認識科技的特性。 | *認識人類運用科技改善生活、調適環境的過程與結果。 | *能源與食物*. | *知道交通工具為生活帶來的便捷 |
4-2-2-1 體會個人生活與科技的互動關係。 | *能說出常見交通工具的種類和用途 *能認識最新科技的交通工具 | *能源與食物 | *知道交通工具為生活帶來的便捷 |
4-2-2-2 認識家庭常用的產品。 | *察覺能源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知道大眾運輸工具的優點 養成節約能源的態度 | *能源與食物 | .認識生活中常用的能源,知道它們為我們做哪些事,並知道如何節約能源 |
4-2-2-3 體會科技與家庭生活的互動關係。 | *知道地球上的能源種類與利用情形 | *能源與食物 | .能明白能源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
5-2-1-1 相信細心的觀察和多一層的詢問,常會有許多的新發現 | *透過觀察,比較不同類昆蟲之間的異同,並提出疑問。 | *校園的昆蟲 | .知道昆蟲有不同的生活史。 .知道蝴蝶及蠶蛾一生的生長變化。 |
5-2-1-2 能由探討活動獲得發現和新的認知,培養出信心及樂趣 | *能留意校園及居家附近小動物的生活習性 *察覺昆蟲因生活環境不同,而有不同的構造去適應。 | *校園的昆蟲 | .認識生活在地下、地面、水中、空中的昆蟲動物,外形特徵與其運動方式。 |
5-2-1-3 對科學及科學學習的價值,持正向態度 | *察覺不同昆蟲動物有不同的習性 | *校園的昆蟲 | .透過觀察、飼養資料蒐集,認識生活在不同環境裡的昆蟲,並比較其身體各部位特徵與運動方式。 |
5-3-1-3 相信現象的變化有其原因,要獲得什麼結果,需營造什麼變因 | *知道人類的某些行為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來源 | *.空氣的祕密 | .透過觀察、資料蒐集,知道空氣污染的來源 |
6-2-2-1 能常自問「怎麼做?」,遇事先自行思考解決的辦法 | *能從同學的報告中提出疑問 | *校園的昆蟲 | .知道如何蒐集飼養昆蟲的資訊。 |
6-2-2-2 養成運用相關器材、設備來完成自己構想作品的習慣 | *能利用身邊器材或廢物,設計利用空氣特性的玩具,並知道主要是運用何種特性。 | *.空氣的祕密 | .能運用空氣的特性,製作簡易的的玩具。 |
6-2-3-1 養成主動參與工作的習慣 | 能利用身邊器材或廢物,設計簡單的應用空氣的玩具,並知道主要是運用空氣何種特性作用力。 | *.空氣的祕密 | .能製作空氣槍、橡皮筋動力車。 |
6-2-3-2 養成遇到問題時,先試著確定問題性質,再加以實地處理的習慣 | *能依主題利用網路或圖書館搜集資料,並尋求解決方法。 | *.空氣的祕密 | .能利用網路或圖書館搜集所需的動物或植物的資料。 |
7-2-0-1 利用科學知識處理問題(如由氣溫高低來考慮穿衣) | *能利用適當方法,保存食物 | *能源與食物 | .能利用適當方法,保存食物. |
7-2-0-2 做事時,能運用科學探究的精神和方法 | *能運用科學探究及動手實做的精神和方法,解決問題。* | *.空氣的祕密 | .能將所學的空氣特性,活用在生活中。 |
7-2-0-3 能安全妥善的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器具 | *能正確安全的使用交通工具。 | *能源與食物 | .能正確的使用交通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