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新國小五年級自然領域課程計畫(112學年)

pdf
682.71 KB
26 頁
美玲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臺南市新化正新國民小學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五年級自然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 (普通班/□特教班)
教材版本
康軒版
實施年級
(班級/組別)
五年級
教學節數
每週(3)節,本學期共(61)
課程目標
1.認識動物的身體構造、行為與覓食及適應環境的關係,再觀察動物的自我保護方法及社會行為,了解動物的繁殖行為及方
式,最後覺察動物間的性狀具有差異,子代與親代的性狀具有相似性和相異性。
2.認識生活環境的噪音與樂音,知道減少噪音的方法,再藉由觀察各種樂器的發聲原理,覺察聲音三要素,進一步製作簡易樂
器,最後觀察光會有折射現象,了解放大鏡可以聚光和成像,覺察陽光是由不同色光所組成。
3.藉由觀察燃燒的現象,了解燃燒需要氧氣,透過查找資料,知道空氣的成分和特性,並了解燃燒三要素,認識預防火災及滅
火的方法,最後認識造成鐵生鏽的因素,了解鐵生鏽需要水和氧氣。
4.藉由觀察太陽察覺不同季節太陽位置的變化,再了解太陽是恆星,且太陽系是由太陽和八大行星所組成,最後知道星星的位
置會隨著時間、季節有規律的變化,進一步了解北極星幾乎固定不動,利用北斗七星和仙后座可以尋找北極星。
核心素養
-E-A1 能運用五官,敏銳的觀察周遭環境,保持好奇心、想像力持續探索自然。
-E-A2 能運用好奇心及想像能力,從觀察、閱讀、思考所得的資訊或數據中,提出適合科學探究的問題或解釋資料,並能依
據已知的科學知識、科學概念及探索科學的方法去想像可能發生的事情,以及理解科學事實會有不同的論點、證據或解釋方
式。
-E-A3 具備透過實地操作探究活動探索科學問題的能力,並能初步根據問題特性、資源的有無等因素,規畫簡單步驟,操作
適合學習階段的器材儀器、科技設備及資源,進行自然科學實驗。
-E-B1 能分析比較、製作圖表、運用簡單數學等方法,整理已有的自然科學資訊或數據,並利用較簡單形式的口語、文字、
影像、繪圖或實物、科學名詞、數學公式、模型等,表達探究之過程、發現或成果。
-E-B2 能了解科技及媒體的運用方式,並從學習活動、日常經驗及科技運用、自然環境、書刊及網路媒體等,察覺問題或獲
得有助於探究的資訊。
-E-B3 透過五官知覺觀察周遭環境的動植物與自然現象,知道如何欣賞美的事物。
-E-C2 透過探索科學的合作學習,培養與同儕溝通表達、團隊合作及和諧相處的能力。
-E-C3 透過環境相關議題的學習,能了解全球自然環境的現況與特性及其背後之文化差異。
教學期程
單元與活動名稱
節數
學習目標
學習重點
表現任務
(評量方式)
融入議題
實質內涵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第一週
8/28-9/01
第一單元動物世界
活動一動物如何求生存
1
1.
pc--2 能利用
較簡單形式的口
語、文字、影像
INb--6 動物
的形態特徵與
行為相關,動
口試
作業
【性別平等教
育】
E3 覺察性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係。
2.
調節體溫的方法。
3.
生存的幫助。
(例如:攝影、
錄影)、繪圖或
實物、科學名
詞、數學公式、
模型等,表達探
究之過程、發現
或成果。
物身體的構造
不同,有不同
的運動方式。
INd--5 生物
體接受環境刺
激會產生適當
的反應,並自
動調節生理作
用以維持恆
定。
別角色的刻板
印象,了解家
庭、學校與職
業的分工,不
應受性別的限
制。
【環境教育】
E2 覺知生
物生命的美與
價值,關懷
動、植物的生
命。
第二週
9/04-9/08
第一單元動物世界
活動一動物如何求生存
3
1.
調節體溫的方法。
2.
生存的幫助。
3.
禦敵或避敵的方法。
pa--2 能從
(所得的)資訊或
數據,形成解
釋、發現新知、
獲知因果關係、
解決問題、或是
發現新的問題。
並能將自己的探
究結果和他人的
結果(例如:來
自同學)比較對
照,檢查相近探
究是否有相近的
結果。
INe--11
物有覓食、生
殖、保護、訊
息傳遞以及社
會性的行為。
INe--12
物的分布和習
性,會受環境
因素的影響;
環境改變也會
影響生存於其
中的生物種
類。
口試
作業
【性別平等教
育】
E3 覺察性
別角色的刻板
印象,了解家
庭、學校與職
業的分工,不
應受性別的限
制。
【環境教育】
E2 覺知生
物生命的美與
價值,關懷
動、植物的生
命。
E2 豐富自
身與環境的互
動經驗,培養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對生活環境的
覺知與敏感,
體驗與珍惜環
境的好。
第三週
9/11-9/15
第一單元動物世界
活動二動物具有社會行為
3
1.
不同傳遞訊息的方法。
2.
進生存能力。
pc--2 能利用
較簡單形式的口
語、文字、影像
(例如:攝影、
錄影)、繪圖或
實物、科學名
詞、數學公式、
模型等,表達探
究之過程、發現
或成果。
INe--11
物有覓食、生
殖、保護、訊
息傳遞以及社
會性的行為。
口試
作業
【人權教育】
E5 欣賞、
包容個別差異
並尊重自己與
他人的權利。
E3 善用五
官的感知,培
養眼、耳、
鼻、舌、觸覺
及心靈對環境
感受的能力。
第四週
9/18-9/22
第一單元動物世界
活動三動物如何延續生命
3
1.
為。
2.
生、胎生等。
3.
不同差異。
4.
不同的動物行為。
tr--1 能將自
己及他人所觀
察、記錄的自然
現象與習得的知
識互相連結,察
覺彼此間的關
係,並提出自己
的想法及知道與
他人的差異。
INf--1 世界
與本地不同性
別科學家的事
蹟與貢獻。
口試
作業
【性別平等教
育】
E3 覺察性
別角色的刻板
印象,了解家
庭、學校與職
業的分工,不
應受性別的限
制。
【人權教育】
E5 欣賞、
包容個別差異
並尊重自己與
他人的權利。
第五週
9/25-9/29
第一單元動物世界/第二單
元探索聲光世界
活動三動物如何延續生命/
3
1.
不同差異。
pa--1 能分析
比較、製作圖
表、運用簡單數
INc--1 生活
及探究中常用
口試
實作
作業
【人權教育】
E5 欣賞、
包容個別差異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活動一樂音與噪音有什麼
不同有什麼不同
2.
不同的動物行為。
3.
義。
4.
式。
學等方法,整理
已有的資訊或數
據。
的測量工具和
方法。
INe--6 聲音
有大小、高低
與音色等不同
性質,生活中
聲音有樂音與
噪音之分,噪
音可以防治。
並尊重自己與
他人的權利。
【環境教育】
E2 覺知生
物生命的美與
價值,關懷
動、植物的生
命。
第六週
10/02-
10/06
第二單元探索聲光世界
活動一樂音與噪音有什麼
不同/活動二樂器如何發出
不同的聲音
3
1.
義。
2.
式。
3.
出聲音的方式。
4.
色。
5.
調高低的因素。
po--1 能從學
習活動、日常經
驗及科技運用、
自然環境、書刊
及網路媒體等察
覺問題。
INc--1 生活
及探究中常用
的測量工具和
方法。
INe--6 聲音
有大小、高低
與音色等不同
性質,生活中
聲音有樂音與
噪音之分,噪
音可以防治。
口試
實作
作業
【人權教育】
E5 欣賞、
包容個別差異
並尊重自己與
他人的權利。
【科技教育】
E1 了解平
日常見科技產
品的用途與運
作方式。
E4 體會動
手實作的樂
趣,並養成正
向的科技態
度。
第七週
10/09-
10/13
第二單元探索聲光世界
活動二樂器如何發出不同
的聲音
3
1.
有擴大聲音的功用。
po--2 能初步
辨別適合科學探
究的問題,並能
依據觀察、蒐集
資料、閱讀、思
考、討論等,提
出適宜探究之問
INc--1 生活
及探究中常用
的測量工具和
方法。
INd--2 人類
可以控制各種
因素來影響物
口試
實作
作業
【人權教育】
E5 欣賞、
包容個別差異
並尊重自己與
他人的權利。
【科技教育】
E1 了解平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題。
質或自然現象
的改變,改變
前後的差異可
以被觀察,改
變的快慢可以
被測量與了
解。
日常見科技產
品的用途與運
作方式。
E4 體會動
手實作的樂
趣,並養成正
向的科技態
度。
【資訊教育】
E2 使用資
訊科技解決生
活中簡單的問
題。
【安全教育】
E1 了解安
全教育。
E4 探討日
常生活應該注
意的安全。
第八週
10/16-
10/20
第二單元探索聲光世界
活動二樂器如何發出不同
的聲音/活動三光有什麼特
性與現象
3
1.
計製作簡易樂器。
2.
現象。
tm--1 能經由
提問、觀察及實
驗等歷程,探索
自然界現象之間
的關係,建立簡
單的概念模型,
並理解到有不同
模型的存在。
INd--2 人類
可以控制各種
因素來影響物
質或自然現象
的改變,改變
前後的差異可
以被觀察,改
變的快慢可以
被測量與了
解。
口試
實作
作業
【人權教育】
E5 欣賞、
包容個別差異
並尊重自己與
他人的權利。
【科技教育】
E1 了解平
日常見科技產
品的用途與運
作方式。
E4 體會動
手實作的樂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INe--7 陽光
是由不同色光
組成。
趣,並養成正
向的科技態
度。
第九週
10/23-
10/27
第二單元探索聲光世界
活動三光有什麼特性與現
3
1.
現象。
2.
線的特性。
3.
生活應用。
pe--1 能了解
自變項、應變項
並預測改變時可
能的影響和進行
適當次數測試的
意義。在教師或
教科書的指導或
說明下,能了解
探究的計畫,並
進而能根據問題
的特性、資源
(設備等)的有無
等因素,規劃簡
單的探究活動。
INc--2 自然
界或生活中有
趣的最大或最
小的事物
(量),事物
大小宜用適當
的單位來表
示。
INe--7 陽光
是由不同色光
組成。
口試
作業
【科技教育】
E1 了解平
日常見科技產
品的用途與運
作方式。
E4 體會動
手實作的樂
趣,並養成正
向的科技態
度。
E5 繪製簡
單草圖以呈現
設計構想。
E9 具備與
他人團隊合作
的能力。
【資訊教育】
E2 使用資
訊科技解決生
活中簡單的問
題。
E11 建立康
健的數位使用
習慣與態度。
【安全教育】
E1 了解安
全教育。
E4 探討日
常生活應該注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意的安全。
第十週
10/30-
11/03
第二單元探索聲光世界
活動三光有什麼特性與現
3
1.
光組成。
ti--1 能運用
好奇心察覺日常
生活現象的規律
性會因為某些改
變而產生差異,
並能依據已知的
科學知識科學方
法想像可能發生
的事情,以察覺
不同的方法,也
常能做出不同的
成品。
INc--2 自然
界或生活中有
趣的最大或最
小的事物
(量),事物
大小宜用適當
的單位來表
示。
INe--7 陽光
是由不同色光
組成。
口試
實作
作業
【科技教育】
E1 了解平
日常見科技產
品的用途與運
作方式。
E4 體會動
手實作的樂
趣,並養成正
向的科技態
度。
E9 具備與
他人團隊合作
的能力。
第十一週
11/06-
11/10
第三單元空氣的組成與反
活動一空氣與燃燒有什麼
關係
3
1.
燒。
2.空氣中的組成物質。
ti--1 能運用
好奇心察覺日常
生活現象的規律
性會因為某些改
變而產生差異,
並能依據已知的
科學知識科學方
法想像可能發生
的事情,以察覺
不同的方法,也
常能做出不同的
成品。
INa--4 空氣
由各種不同氣
體所組成,空
氣具有熱脹冷
縮的性質。氣
體無一定的形
狀與體積。
INe--3 燃燒
是物質與氧劇
烈作用的現
象,燃燒必須
同時具備可燃
物、助燃物,
並達到燃點等
三個要素。
口試
實作
作業
【安全教育】
E1 了解安
全教育。
E4 探討日
常生活應該注
意的安全。
第十二週
11/13-
11/17
第三單元空氣的組成與反
活動一空氣與燃燒有什麼
3
1.如何製造氧氣。
2.
幫助燃燒的關鍵成分。
ah--1 利用科
學知識理解日常
生活觀察到的現
INa--4 空氣
由各種不同氣
體所組成,空
口試
實作
作業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關係
象。
氣具有熱脹冷
縮的性質。氣
體無一定的形
狀與體積。
第十三週
11/20-
11/24
第三單元空氣的組成與反
活動二燃燒的條件與如何
滅火
3
1.
達到燃點。
2.
成因。
3.
的做法與原理。
ti--1 能運用
好奇心察覺日常
生活現象的規律
性會因為某些改
變而產生差異,
並能依據已知的
科學知識科學方
法想像可能發生
的事情,以察覺
不同的方法,也
常能做出不同的
成品。
INe--2 物質
的形態與性質
可因燃燒、生
鏽、發酵、酸
鹼作用等而改
變或形成新物
質,這些改變
有些會和溫
度、水、空
氣、光等有
關。改變要能
發生,常需要
具備一些條
件。
INe--3 燃燒
是物質與氧劇
烈作用的現
象,燃燒必須
同時具備可燃
物、助燃物,
並達到燃點等
三個要素。
口試
作業
第十四週
11/27-
12/01
第三單元空氣的組成與反
活動二燃燒的條件與如何
滅火/活動三為何會生鏽與
如何防鏽
3
1.
成因。
2.
的做法與原理。
3.
溶液會造成生鏽。
ai--1 透過科
學探索了解現象
發生的原因或機
制,滿足好奇
心。
INd--1 自然
界中存在著各
種的穩定狀
態;當有新的
外加因素時,
可能造成改
口試
實作
作業
【科技教育】
E9 具備與
他人團隊合作
的能力。
【資訊教育】
E2 使用資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4.
氣。
變,再達到新
的穩定狀態。
INd--2 人類
可以控制各種
因素來影響物
質或自然現象
的改變,改變
前後的差異可
以被觀察,改
變的快慢可以
被測量與了
解。
訊科技解決生
活中簡單的問
題。
E11 建立康
健的數位使用
習慣與態度。
【安全教育】
E1 了解安
全教育。
E4 探討日
常生活應該注
意的安全。
第十五週
12/04-
12/08
第三單元空氣的組成與反
/第四單元神祕的天空
活動三為何會生鏽與如何
防鏽/活動一太陽的位置和
四季有關嗎
3
1.
溶液會造成生鏽。
2.
氣。
3.
法。
4.
置會改變。
5.
晝短夜長。
6.一年中太陽在中午 12
至到冬至會越來越小。
7.
ah--1 利用科
學知識理解日常
生活觀察到的現
象。
INc--13
出日落時間與
位置,在不同
季節會不同。
INe--2 物質
的形態與性質
可因燃燒、生
鏽、發酵、酸
鹼作用等而改
變或形成新物
質,這些改變
有些會和溫
度、水、空
氣、光等有
關。改變要能
發生,常需要
具備一些條
件。
口試
實作
作業
【環境教育】
E1 參與戶
外學習與自然
體驗,覺知自
然環境的美、
平衡、與完整
性。
【國際教育】
E5 國際文
化的多樣性。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化。
第十六週
12/11-
12/15
第四單元神祕的天空
活動一太陽的位置和四季
有關嗎
3
1.
置會改變。
2.
晝短夜長。
3.一年中太陽在中午 12
至到冬至會越來越小。
4.
化。
tm--1 能經由
提問、觀察及實
驗等歷程,探索
自然界現象之間
的關係,建立簡
單的概念模型,
並理解到有不同
模型的存在。
INc--13
出日落時間與
位置,在不同
季節會不同。
口試
實作
作業
【環境教育】
E1 參與戶
外學習與自然
體驗,覺知自
然環境的美、
平衡、與完整
性。
【科技教育】
E1 了解平
日常見科技產
品的用途與運
作方式。
【戶外教育】
E2 豐富自
身與環境的互
動經驗,培養
對生活環境的
覺知與敏感,
體驗與珍惜環
境的好。
E3 善用五
官的感知,培
養眼、耳、
鼻、舌、觸覺
及心靈對環境
感受的能力。
第十七週
12/18-
12/22
第四單元神祕的天空
活動一太陽的位置和四季
有關嗎/活動二太陽系有哪
些成員
3
1.
置會改變。
2.
an--1 透過科
學探究活動,了
解科學知識的基
礎是來自於真實
的經驗和證據。
INc--13
出日落時間與
位置,在不同
季節會不同。
口試
作業
【環境教育】
E1 參與戶
外學習與自然
體驗,覺知自
然環境的美、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晝短夜長。
3.一年中太陽在中午 12
至到冬至會越來越小。
4.
化。
4.
和熱的恆星。
5.
太陽的光和熱。
INc--13
出日落時間與
位置,在不同
季節會不同。
平衡、與完整
性。
【科技教育】
E1 了解平
日常見科技產
品的用途與運
作方式。
【資訊教育】
E2 使用資
訊科技解決生
活中簡單的問
題。
E11 建立康
健的數位使用
習慣與態度。
【戶外教育】
E1 善用教
室外、戶外及
校外教學,認
識生活環境
(自然或人
為)
E2 豐富自
身與環境的互
動經驗,培養
對生活環境的
覺知與敏感,
體驗與珍惜環
境的好。
E3 善用五
官的感知,培
養眼、耳、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鼻、舌、觸覺
及心靈對環境
感受的能力。
【國際教育】
E5 國際文
化的多樣性。
第十八週
12/25-
12/29
第四單元神祕的天空
活動二太陽系有哪些成員/
活動三四季的星空有什麼
不一樣
3
1.
太陽運轉。
2.便
稱為星座。
ti--1 能運用
好奇心察覺日常
生活現象的規律
性會因為某些改
變而產生差異,
並能依據已知的
科學知識科學方
法想像可能發生
的事情,以察覺
不同的方法,也
常能做出不同的
成品。
INc--2 自然
界或生活中有
趣的最大或最
小的事物
(量),事物
大小宜用適當
的單位來表
示。
INc--13
出日落時間與
位置,在不同
季節會不同。
口試
作業
第十九週
1/01-1/05
第四單元神祕的天空
活動三四季的星空有什麼
不一樣
3
1.便
稱為星座。
2.
離。
3.
律的變化。
ti--1 能運用
好奇心察覺日常
生活現象的規律
性會因為某些改
變而產生差異,
並能依據已知的
科學知識科學方
法想像可能發生
的事情,以察覺
不同的方法,也
常能做出不同的
成品。
INc--2 自然
界或生活中有
趣的最大或最
小的事物
(量),事物
大小宜用適當
的單位來表
示。INf--1
世界與本地不
同性別科學家
的事蹟與貢
獻。
口試
實作
作業
【環境教育】
E1 參與戶
外學習與自然
體驗,覺知自
然環境的美、
平衡、與完整
性。
【科技教育】
E1 了解平
日常見科技產
品的用途與運
作方式。
【資訊教育】
E2 使用資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訊科技解決生
活中簡單的問
題。
E11 建立康
健的數位使用
習慣與態度。
第廿週
1/08-1/12
第四單元神祕的天空
活動三四季的星空有什麼
不一樣
3
1.
人們指引方向。
2.
找北極星。
ah--1 利用科
學知識理解日常
生活觀察到的現
象。
INc--2 自然
界或生活中有
趣的最大或最
小的事物
(量),事物
大小宜用適當
的單位來表
示。
INf--1 世界
與本地不同性
別科學家的事
蹟與貢獻。
口試
作業
【環境教育】
E1 參與戶
外學習與自然
體驗,覺知自
然環境的美、
平衡、與完整
性。
【科技教育】
E1 了解平
日常見科技產
品的用途與運
作方式。
【資訊教育】
E2 使用資
訊科技解決生
活中簡單的問
題。
E11 建立康
健的數位使用
習慣與態度。
第廿一週
1/15-1/19
第四單元神祕的天空
活動三四季的星空有什麼
不一樣
3
1.
決議。
ti--1 能運用
好奇心察覺日常
生活現象的規律
性會因為某些改
變而產生差異,
並能依據已知的
INc--2 自然
界或生活中有
趣的最大或最
小的事物
(量),事物
大小宜用適當
口試
【閱讀素養教
育】
E4 中高年
級後需發展長
篇文本的閱讀
理解能力。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科學知識科學方
法想像可能發生
的事情,以察覺
不同的方法,也
常能做出不同的
成品。
的單位來表
示。
E5 發展檢
索資訊、獲得
資訊、整合資
訊的數位閱讀
能力。
◎教學期程以每週教學為原則,如行列太多或不足,請自行增刪。
◎如有每位學生上台報告之「表現任務-評量方式」請用不同顏色的文字特別註記並具體說明。
◎「學習目標」應為結合「學習表現」(動詞)與「學習內容」(名詞),整合為學生本單元應習得的學科本質知能。
◎「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應為學校(可結合學年會議)應以學習階段為單位,清楚安排兩年內「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如何規劃在各
個單元讓學生習得。
◎「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需呈現領綱完整文字,非只有代號,「融入議題實質內涵」亦是。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臺南市新化正新國民小學 112 學年度第二學期五年級自然領域學習課(調整)計畫 (普通班/□特教班)
教材版本
康軒版
實施年級
(班級/組別)
五年級
教學節數
每週(3)節,本學期共(56)
課程目標
1.從生活中察覺接觸力與超距力作用的特性,並能設計圖表,分析並預測力的大小與物體形狀變化、運動快慢的關係。
2.了解地層的構成、礦物的不同特徵與應用,認識常見的地層變動現象與背後可能的自然作用,知道地表環境變動可能造成災
害,懂得做好防災準備。
3.認識植物身體各部位的構造、功能及適應環境的方式,察覺植物有趣的特性以及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4.知道物質受熱後體積可能會改變,並認識熱的傳播方式、日常生活中有些物品或方法可以達到保溫或散熱的效果。
核心素養
-E-A1 能運用五官,敏銳的觀察周遭環境,保持好奇心、想像力持續探索自然。
-E-A2 能運用好奇心及想像能力,從觀察、閱讀、思考所得的資訊或數據中,提出適合科學探究的問題或解釋資料,並能依
據已知的科學知識、科學概念及探索科學的方法去想像可能發生的事情,以及理解科學事實會有不同的論點、證據或解釋方
式。
-E-A3 具備透過實地操作探究活動探索科學問題的能力,並能初步根據問題特性、資源的有無等因素,規劃簡單步驟,操作
適合學習階段的器材儀器、科技設備及資源,進行自然科學實驗。
-E-B1 能分析比較、製作圖表、運用簡單數學等方法,整理已有的自然科學資訊或數據,並利用較簡單形式的口語、文字、
影像、繪圖或實物、科學名詞、數學公式、模型等,表達探究之過程、發現或成果。
-E-B2 能了解科技及媒體的運用方式,並從學習活動、日常經驗及科技運用、自然環境、書刊及網路媒體等,察覺問題或獲
得有助於探究的資訊。
-E-B3 透過五官知覺觀察周遭環境的動植物與自然現象,知道如何欣賞美的事物。
-E-C1 培養愛護自然、珍愛生命、惜取資源的關懷心與行動力。
-E-C2 透過探索科學的合作學習,培養與同儕溝通表達、團隊合作及和諧相處的能力。
教學期程
單元與活動名稱
節數
學習目標
學習重點
表現任務
(評量方式)
融入議題
實質內涵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第一週
2/12-2/16
第一單元力與運動
活動一力有哪些種類
1
1.
力作用的特性。
2.
狀變化的關係。
tc--1 能就所
蒐集的數據或資
料,進行簡單的
記錄與分類,並
依據習得的知
識,思考資料的
INb--3 物質
表面的結構與
性質不同,其
可產生的摩擦
力不同;摩擦
力會影響物體
口試
資料蒐集整理
作業
【科技教育】
E1 了解平日
常見科技產品的
用途與運作方
式。
E9 具備與他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3.
的快慢的關係。
正確性及辨別他
人資訊與事實的
差異。
運動的情形。
人團隊合作的能
力。
第二週
2/19-2/23
第一單元力與運動
活動一力有哪些種類/活動
二如何測量力的大小
3
1.
力作用的特性。
2.
狀變化的關係。
3.
的快慢的關係。
po--2 能初步
辨別適合科學探
究的問題,並能
依據觀察、蒐集
資料、閱讀、思
考、討論等,提
出適宜探究之問
題。
INc--1 生活
及探究中常用
的測量工具和
方法。
口試
資料蒐集整理
作業
【科技教育】
E1 了解平日
常見科技產品的
用途與運作方
式。
E9 具備與他
人團隊合作的能
力。
【生涯規劃教
育】
E12 學習解決
問題與做決定的
能力。
【閱讀素養教
育】
第三週
2/26-3/01
第一單元力與運動
活動二如何測量力的大小
3
1.
力作用的特性。
2.
狀變化的關係。
3.
的快慢的關係。
tc--1 能就所
蒐集的數據或資
料,進行簡單的
記錄與分類,並
依據習得的知
識,思考資料的
正確性及辨別他
人資訊與事實的
差異。
INb--3 物質
表面的結構與
性質不同,其
可產生的摩擦
力不同;摩擦
力會影響物體
運動的情形。
口試
資料蒐集整理
作業
【科技教育】
E1 了解平日
常見科技產品的
用途與運作方
式。
E9 具備與他
人團隊合作的能
力。
第四週
3/04-3/08
第一單元力與運動
活動二如何測量力的大小
3
1.
力作用的特性。
2.
po--2 能初步
辨別適合科學探
究的問題,並能
依據觀察、蒐集
INc--1 生活
及探究中常用
的測量工具和
方法。
口試
資料蒐集整理
作業
【科技教育】
E1 了解平日
常見科技產品的
用途與運作方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狀變化的關係。
3.
的快慢的關係。
資料、閱讀、思
考、討論等,提
出適宜探究之問
題。
式。
E9 具備與他
人團隊合作的能
力。
第五週
3/11-3/15
第一單元力與運動
活動二如何測量力的大小/
活動三如何保持力的平衡
及力的生活應用
3
1.
力作用的特性。
2.
狀變化的關係。
3.
的快慢的關係。
tc--1 能就所
蒐集的數據或資
料,進行簡單的
記錄與分類,並
依據習得的知
識,思考資料的
正確性及辨別他
人資訊與事實的
差異。
INb--3 物質
表面的結構與
性質不同,其
可產生的摩擦
力不同;摩擦
力會影響物體
運動的情形。
口試
資料蒐集整理
作業
【科技教育】
E1 了解平日
常見科技產品的
用途與運作方
式。
E9 具備與他
人團隊合作的能
力。
第六週
3/18-3/22
第二單元地層的奧祕
活動一地層裡有什麼
3
1.
境。
2.
同的特徵可以辨識。
3.
然作用。
4.
地形特徵與演變。
5.
防災準備。
po--2 能初步
辨別適合科學探
究的問題,並能
依據觀察、蒐集
資料、閱讀、思
考、討論等,提
出適宜探究之問
題。
INc--1 生活
及探究中常用
的測量工具和
方法。
口試
資料蒐集整理
作業
【環境教育】
E1 參與戶外
學習與自然體
驗,覺知自然環
境的美、平衡、
與完整性。
E3 了解人與
自然和諧共生,
進而保護重要棲
地。
E4 覺知經濟
發展與工業發展
對環境的衝擊。
E12 養成對災
害的警覺心及敏
感度,對災害有
基本的了解,並
能避免災害的發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生。
E14 覺知人類
生存與發展需要
利用能源及資
源,學習在生活
中直接利用自然
能源或自然形式
的物質。
第七週
3/25-3/29
第二單元地層的奧祕
活動一地層裡有什麼
3
1.
境。
2.
同的特徵可以辨識。
3.
然作用。
4.
地形特徵與演變。
5.
防災準備。
tc--1 能就所
蒐集的數據或資
料,進行簡單的
記錄與分類,並
依據習得的知
識,思考資料的
正確性及辨別他
人資訊與事實的
差異。
INb--3 物質
表面的結構與
性質不同,其
可產生的摩擦
力不同;摩擦
力會影響物體
運動的情形。
口試
資料蒐集整理
作業
【防災教育】
E1 災害的種
類包含洪水、颱
風、土石流、乾
⋯⋯
E2 臺灣地理
位置、地質狀
況、與生態環境
與災害緊密相
關。
E5 不同災害
發生時的適當避
難行為。
第八週
4/01-4/05
第二單元地層的奧祕
活動二地層如何變動
1
1.
境。
2.
po--2 能初步
辨別適合科學探
究的問題,並能
依據觀察、蒐集
資料、閱讀、思
考、討論等,提
INc--1 生活
及探究中常用
的測量工具和
方法。
口試
資料蒐集整理
作業
【海洋教育】
E10 認識水與
海洋的特性及其
與生活的應用。
【安全教育】
E1 了解安全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同的特徵可以辨識。
3.
然作用。
4.
地形特徵與演變。
5.
防災準備。
出適宜探究之問
題。
教育。
E4 探討日常
生活應該注意的
安全。
第九週
4/08-4/12
第二單元地層的奧祕
活動二地層如何變動
3
1.
境。
2.
同的特徵可以辨識。
3.
然作用。
4.
地形特徵與演變。
5.
防災準備。
tc--1 能就所
蒐集的數據或資
料,進行簡單的
記錄與分類,並
依據習得的知
識,思考資料的
正確性及辨別他
人資訊與事實的
差異。
INb--3 物質
表面的結構與
性質不同,其
可產生的摩擦
力不同;摩擦
力會影響物體
運動的情形。
口試
資料蒐集整理
作業
【環境教育】
E3 了解人與
自然和諧共生,
進而保護重要棲
地。
E4 覺知經濟
發展與工業發展
對環境的衝擊。
E12 養成對災
害的警覺心及敏
感度,對災害有
基本的了解,並
能避免災害的發
生。
E14 覺知人類
生存與發展需要
利用能源及資
源,學習在生活
中直接利用自然
能源或自然形式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的物質。
第十週
4/15-4/19
第二單元地層的奧祕
活動三地層變動有什麼影
3
1.
境。
2.
同的特徵可以辨識。
3.
然作用。
4.
地形特徵與演變。
5.
防災準備。
po--2 能初步
辨別適合科學探
究的問題,並能
依據觀察、蒐集
資料、閱讀、思
考、討論等,提
出適宜探究之問
題。
INc--1 生活
及探究中常用
的測量工具和
方法。
口試
資料蒐集整理
作業
【環境教育】
E3 了解人與
自然和諧共生,
進而保護重要棲
地。
E4 覺知經濟
發展與工業發展
對環境的衝擊。
E12 養成對災
害的警覺心及敏
感度,對災害有
基本的了解,並
能避免災害的發
生。
E14 覺知人類
生存與發展需要
利用能源及資
源,學習在生活
中直接利用自然
能源或自然形式
的物質。
第十一週
4/22-4/26
第三單元植物世界面面觀
活動一植物如何獲取養分
3
1.
影響植物生長。
2.
功能。
3.
播方式有關。
4.
tm--1 能經由
提問、觀察及實
驗等歷程,探索
自然界現象之間
的關係,建立簡
單的概念模型,
並理解到有不同
模型的存在。
INc--10
球是由空氣、
陸地、海洋及
生存於其中的
生物所組成
的。
口試
資料蒐集整理
作業
【環境教育】
E2 覺知生物
生命的美與價
值,關懷動、植
物的生命。
E3 了解人與
自然和諧共生,
進而保護重要棲
地。
E14 覺知人類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類植物會用孢子繁殖。
5.
的靈感。
生存與發展需要
利用能源及資
源,學習在生活
中直接利用自然
能源或自然形式
的物質。
第十二週
4/29-5/03
第三單元植物世界面面觀
活動一植物如何獲取養分/
活動二植物如何繁殖
3
1.
影響植物生長。
2.
功能。
3.
播方式有關。
4.
類植物會用孢子繁殖。
5.
的靈感。
pe--2 能正確
安全操作適合學
習階段的物品、
器材儀器、科技
設備及資源。能
進行客觀的質性
觀察或數值量測
並詳實記錄。
INc--11
石由礦物組
成,岩石和礦
物有不同特
徵,各有不同
用途。
口試
資料蒐集整理
作業
【環境教育】
E2 覺知生物
生命的美與價
值,關懷動、植
物的生命。
E3 了解人與
自然和諧共生,
進而保護重要棲
地。
E14 覺知人類
生存與發展需要
利用能源及資
源,學習在生活
中直接利用自然
能源或自然形式
的物質。
第十三週
5/06-5/10
第三單元植物世界面面觀
活動二植物如何繁殖
3
1.
影響植物生長。
2.
功能。
3.
播方式有關。
4.
tm--1 能經由
提問、觀察及實
驗等歷程,探索
自然界現象之間
的關係,建立簡
單的概念模型,
並理解到有不同
模型的存在。
INc--10
球是由空氣、
陸地、海洋及
生存於其中的
生物所組成
的。
口試
資料蒐集整理
作業
【性別平等教
育】
E3 覺察性別
角色的刻板印
象,了解家庭、
學校與職業的分
工,不應受性別
的限制。
【環境教育】
E2 覺知生物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類植物會用孢子繁殖。
5.
的靈感。
生命的美與價
值,關懷動、植
物的生命。
第十四週
5/13-5/17
第三單元植物世界面面觀
活動二植物如何繁殖/活動
三植物有哪些妙招
3
1.
影響植物生長。
2.
功能。
3.
播方式有關。
4.
類植物會用孢子繁殖。
5.
的靈感。
pe--2 能正確
安全操作適合學
習階段的物品、
器材儀器、科技
設備及資源。能
進行客觀的質性
觀察或數值量測
並詳實記錄。
INc--11
石由礦物組
成,岩石和礦
物有不同特
徵,各有不同
用途。
口試
資料蒐集整理
作業
【環境教育】
E2 覺知生物
生命的美與價
值,關懷動、植
物的生命。
E3 了解人與
自然和諧共生,
進而保護重要棲
地。
E14 覺知人類
生存與發展需要
利用能源及資
源,學習在生活
中直接利用自然
能源或自然形式
的物質。
第十五週
5/20-5/24
第四單元熱的作用與傳播
活動一溫度改變對物質的
體積有何影響
3
1.
化。
2.
有熱脹冷縮的特性。
3.
射。
tm--1 能經由
提問、觀察及實
驗等歷程,探索
自然界現象之間
的關係,建立簡
單的概念模型,
並理解到有不同
模型的存在。
INc--10
球是由空氣、
陸地、海洋及
生存於其中的
生物所組成
的。
口試
資料蒐集整理
作業
【科技教育】
E1 了解平日
常見科技產品的
用途與運作方
式。
E4 體會動手
實作的樂趣,並
養成正向的科技
態度。
E9 具備與他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4.
用於保溫或散熱上。
5.
或方法。
6.
問題。
人團隊合作的能
力。
【能源教育】
E7 蒐集相關
資料、與他人討
論、分析、分享
能源議題。
第十六週
5/27-5/31
第四單元熱的作用與傳播
活動一溫度改變對物質的
體積有何影響/活動二熱是
如何傳播
3
1.
化。
2.
有熱脹冷縮的特性。
3.
射。
4.
用於保溫或散熱上。
5.
或方法。
6.
問題。
pe--2 能正確
安全操作適合學
習階段的物品、
器材儀器、科技
設備及資源。能
進行客觀的質性
觀察或數值量測
並詳實記錄。
INc--11
石由礦物組
成,岩石和礦
物有不同特
徵,各有不同
用途。
口試
資料蒐集整理
作業
【科技教育】
E1 了解平日
常見科技產品的
用途與運作方
式。
E4 體會動手
實作的樂趣,並
養成正向的科技
態度。
E9 具備與他
人團隊合作的能
力。
【能源教育】
E7 蒐集相關
資料、與他人討
論、分析、分享
能源議題。
第十七週
6/03-6/07
第四單元熱的作用與傳播
活動二熱是如何傳播
3
1.
tm--1 能經由
提問、觀察及實
INc--10
球是由空氣、
口試
資料蒐集整理
【環境教育】
E17 養成日常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化。
2.
有熱脹冷縮的特性。
3.
射。
4.
用於保溫或散熱上。
5.
或方法。
6.
問題。
驗等歷程,探索
自然界現象之間
的關係,建立簡
單的概念模型,
並理解到有不同
模型的存在。
陸地、海洋及
生存於其中的
生物所組成
的。
作業
生活節約用水、
用電、物質的行
為,減少資源的
消耗。
【科技教育】
E1 了解平日
常見科技產品的
用途與運作方
式。
E4 體會動手
實作的樂趣,並
養成正向的科技
態度。
E9 具備與他
人團隊合作的能
力。
第十八週
6/10-6/14
第四單元熱的作用與傳播
活動二熱是如何傳播/活動
三如何保溫與散熱
3
1.
化。
2.
有熱脹冷縮的特性。
3.
射。
4.
用於保溫或散熱上。
pe--2 能正確
安全操作適合學
習階段的物品、
器材儀器、科技
設備及資源。能
進行客觀的質性
觀察或數值量測
並詳實記錄。
INc--11
石由礦物組
成,岩石和礦
物有不同特
徵,各有不同
用途。
口試
資料蒐集整理
作業
【環境教育】
E17 養成日常
生活節約用水、
用電、物質的行
為,減少資源的
消耗。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5.
或方法。
6.
問題。
第十九週
6/17-6/21
第四單元熱的作用與傳播
活動三如何保溫與散熱
3
1.
化。
2.
有熱脹冷縮的特性。
3.
射。
4.
用於保溫或散熱上。
5.
或方法。
6.
問題。
tm--1 能經由
提問、觀察及實
驗等歷程,探索
自然界現象之間
的關係,建立簡
單的概念模型,
並理解到有不同
模型的存在。
INc--10
球是由空氣、
陸地、海洋及
生存於其中的
生物所組成
的。
口試
資料蒐集整理
作業
【科技教育】
E1 了解平日
常見科技產品的
用途與運作方
式。
E4 體會動手
實作的樂趣,並
養成正向的科技
態度。
E9 具備與他
人團隊合作的能
力。
【能源教育】
E7 蒐集相關
資料、與他人討
論、分析、分享
能源議題。
第廿週
6/24-6/28
第四單元熱的作用與傳播
活動三如何保溫與散熱
3
1.
化。
2.
有熱脹冷縮的特性。
pe--2 能正確
安全操作適合學
習階段的物品、
器材儀器、科技
設備及資源。能
進行客觀的質性
INc--11
石由礦物組
成,岩石和礦
物有不同特
徵,各有不同
用途。
口試
資料蒐集整理
作業
【人權教育】
E5 欣賞、包
容個別差異並尊
重自己與他人的
權利。
【環境教育】
C5-1 領域學習課程(調整)計畫(新課綱版)
3.
射。
4.
用於保溫或散熱上。
5.
或方法。
6.
問題。
觀察或數值量測
並詳實記錄。
E17 養成日常
生活節約用水、
用電、物質的行
為,減少資源的
消耗。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