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內湖區明湖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
【五】年級【綜合活動】領域課程教學計畫
一、編寫者:五年級全體教師
二、課程目標:
1. 透過遊戲的互動建立與他人的合作關係體會團體互助的重要性。
2. 認識家庭暴力,並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方法。
3. 知道垃圾對環境的危害,進而懂得舉手之勞做環保。
4. 認同自己的性別並學習與異性和睦相處,進而能達到團隊合作。
5.學習將感恩的心情轉化為行動呈現出來,以積極正向的行動,
表達對家人照顧的感恩之情。
教材內容(來源):自編
教學計畫:以學年統一課程搭配學校活動、行程,以及教學進度,進行綜合活動課程。
隔週交替課程 | 單數週 | 各社團專任教師上課指導綜合活動 | |
雙數週 | 學年統一課程 | 人權教育、性別平等教育、 健康教育、家政教育、資訊教育 |
議題 | 單元 | 主題 | 領域及 重大議題 能力指標 | 教學目標 | 教學重點 | 節數 | 主要評量方式 | 教學資源 |
綜合活動教育 | 一 | 我們這一班 | 【性別平等 教育】 2-3-5 學習兩性團隊合作,積極參與活動。 【人權教育】 1-3-2 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 1.能透過相互自我介紹、訪問、遊戲,主動認識新同學。 2.能表達出對新的學習階段的感受與期望。 3.能透過討論,選擇出班級的幹部 4.共同討論並決議級的規定事項。 | 【活動一】認識新朋友
【活動二 】班級期望討論會 1.討論對新班級的期望。 2.與小組同學討論並選出對班級的期望。 【活動三 】挑戰任務開麥啦 1.討論並提出如何實現班級期望的策略和方法。 2.建立實現班級期望的檢核方式。 【活動四 】全力以赴完成任務 1.進行班級共同的期望。 2.觀察進行時所遭遇的事情或自己的心得。 3.就觀察所得討論出解決的辦法。 | 2 1 1 2 | 1.觀察學生 2.口語發表 3.態度評定 4.心得紀錄 5.互相 觀察 6.檢核 紀錄 | 1.圖卡 2彩色筆 3計畫紙 |
人權教育 | 二 | 用「心」看生命 | 1-3-2尊重與關懷不同的族群。 【人權教育】1-3-4了解世界上不同的群體、文化和國家,能尊重欣賞其差異。 |
| 【活動一】從文化習俗說生命 1.分享自己過生日的經驗。 2.蒐集生命有關的文化習俗,並上台分享。 3.教師歸納:從習俗上探索其活動的意義,繼而重視生命的存在價值。 【活動二】將心比心 1.教師提問:「當你發現你和別人有不同的種族、語言、飲食文化、宗教信仰……時,你的感受如何?當時你希望別人怎麼看待你呢?為什麼?」請孩子進行分享。 | 2 2 | 1.個人分享 2.口語發表 | 1.新聞 2.網路 |
家政教育 | 三 | 生活高手 | 2-3-1參與家事,分享個人維持家庭生活的經驗。 2-3-3規劃改善自己的生活所需要的策略與行動。 【生涯發展教育】3-2-1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
| 【活動一】家庭生活放大鏡 1.說明與討論 「在家庭生活中,有哪些家事要做?」「你曾經做過哪些?做家事時,你有什麼樣的感覺?」 2.製作家事分工表 【活動二】生活增能行動 1. 討論與分享 2. 訂定個人的「生活增能計畫」 3. 兩周後進行計畫執行分享 | 2 4 |
|
|
生涯發展教育 | 四 | 臨機應變 | 3-3-3熟悉各種社會資源及支援系統,並幫助自己及他人。 【生涯發展教育】3-2-1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
| 【活動一】意外狀況與救援
【活動二】救援熱線你和我
| 2 2 |
| 1.學生活動手冊 |
人權教育 | 五 | 把愛傳出去 | 3-3-2體會參與社會服務的意義。 【人權教育】1-2-2關心弱勢並知道人權是普遍的、不容剝奪的。 | 1.能思考與討論人們互助關懷的動機,了解助人及愛心奉獻的本質,以及認識慈善與志工團體,並能參與愛心的活動。 2.能提出「讓愛傳出去」的方法,感受幫助別人的心情,進一步認識、接納同學,並能彼此表達關心。 3.能執行「讓愛傳出去」的計畫,發表行動過程的心得及成果。 | 活動一:愛心無國界
活動三:「把愛傳出去」 一、構思、計畫、報告 二、執行 三、分享 | 1 1 4 |
| 1.學生活動手冊 |
五、評量項目:
評 量 項 目 | 表現優異 | 表現良好 | 已經做到 | 繼續加油 | 仍需努力 |
1.能產生班級期望,並以具體行動使其實現。。 | |||||
2.能同理、尊重他人的觀點和立場,進而能懂得以適當方式協助有需要的人。 | |||||
3.規劃改善自己的生活所需要的策略與行動。 | |||||
4.認識各種災害及危險情境,並實際演練如何應對。 | |||||
5.能體會社會服務的意義。 |
六、學期成績計算:1.口語發表、創意發表、分組討論:40%
2.實作評量、作品呈現、學習紀錄、學習單: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