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湖國小五年級綜合活動課程計畫

格式
doc
大小
78 KB
頁數
4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4-07-02,离现在 11 11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內湖區明湖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

【五】年級【綜合活動】領域課程教學計畫


一、編寫者:五年級全體教師

二、課程目標:

1. 透過遊戲的互動建立與他人的合作關係體會團體互助的重要性。

2. 認識家庭暴力,並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方法。

3. 知道垃圾對環境的危害,進而懂得舉手之勞做環保。

4. 認同自己的性別並學習與異性和睦相處,進而能達到團隊合作。

5.學習將感恩的心情轉化為行動呈現出來,以積極正向的行動,

表達對家人照顧的感恩之情。

  1. 教材內容(來源):自編

  2. 教學計畫:以學年統一課程搭配學校活動、行程,以及教學進度,進行綜合活動課程。

隔週交替課程

單數週


各社團專任教師上課指導綜合活動

雙數週

學年統一課程

人權教育、性別平等教育、

健康教育、家政教育、資訊教育








議題

單元

主題

領域及

重大議題

能力指標

節數

主要評量方式

教學資源

綜合活動教育

我們這一班

【性別平等 教育】

2-3-5

學習兩性團隊合作,積極參與活動。

【人權教育】

1-3-2

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

1.能透過相互自我介紹、訪問、遊戲,主動認識新同學。

2.能表達出對新的學習階段的感受與期望。

3.能透過討論,選擇出班級的幹部

4.共同討論並決議級的規定事項。

【活動一】認識新朋友

  1. 透過團體遊戲認識新同學、促進同學間情誼,並體會團體合作的重要。

  2. 加速認識並融入新班級。


【活動二 】班級期望討論會

1.討論對新班級的期望。

2.與小組同學討論並選出對班級的期望。


【活動三 】挑戰任務開麥啦

1.討論並提出如何實現班級期望的策略和方法。

2.建立實現班級期望的檢核方式。


【活動四 】全力以赴完成任務

1.進行班級共同的期望。

2.觀察進行時所遭遇的事情或自己的心得。

3.就觀察所得討論出解決的辦法。

2





1





1







2

1.觀察學生

2.口語發表

3.態度評定

4.心得紀錄

5.互相

觀察

6.檢核

紀錄

1.圖卡

2彩色筆

3計畫紙



人權教育

用「心」看生命

1-3-2尊重與關懷不同的族群。

【人權教育】1-3-4了解世界上不同的群體、文化和國家,能尊重欣賞其差異。
【家政教育】1-3-1比較不同的飲食習慣。
【家政教育】1-3-3接納他人所喜歡的食物。
【資訊教育】4-3-3能利用資訊科技媒體等搜尋需要的資料。

  1. 能包容不同族群的文化差異,關懷並了解少數及弱勢族群的處境,同理、尊重他人的觀點和立場,進而能懂得以適當方式協助有需要的人。

【活動一】從文化習俗說生命

1.分享自己過生日的經驗。

2.蒐集生命有關的文化習俗,並上台分享。

3.教師歸納:從習俗上探索其活動的意義,繼而重視生命的存在價值。


【活動二】將心比心

1.教師提問:「當你發現你和別人有不同的種族、語言、飲食文化、宗教信仰……時,你的感受如何?當時你希望別人怎麼看待你呢?為什麼?」請孩子進行分享。
2.
教師提問:「透過討論,以後當你發現別人和你有不同的種族、語言、飲食文化、宗教信仰……時,你會怎麼看待他呢?為什麼?」引導兒童反思,並說出造成想法轉變的原因。
3.
教師歸納、期勉孩子多了解不同族群的人,並以開闊的心胸欣賞人我之間的差異。

2








2

1.個人分享

2.口語發表


1.新聞

2.網路


家政教育

生活高手

2-3-1參與家事,分享個人維持家庭生活的經驗。

2-3-3規劃改善自己的生活所需要的策略與行動。

【生涯發展教育】3-2-1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家政教育】4-3-5參與家庭活動、家庭共學,增進家人感情。
【資訊教育】4-3-3能利用資訊科技媒體等搜尋需要的資料。

  1. 能分享做家事時的感覺,體認家事工作對家中每一位成員的重要性,並分享個人維持家庭生活的經驗。

  2. 讓兒童經由活動能了解自己需加強或想再學習的生活能力,並訂定「生活增能行動」,加以實踐,以提升自己目前的生活能力。

【活動一】家庭生活放大鏡

1.說明與討論

「在家庭生活中,有哪些家事要做?」「你曾經做過哪些?做家事時,你有什麼樣的感覺?」

2.製作家事分工表


【活動二】生活增能行動

1. 討論與分享

2. 訂定個人的「生活增能計畫」

3. 兩周後進行計畫執行分享

2







4

  1. 討論、口語發言

  2. 計畫、實作、發表



  1. 簡報

  2. 影片

  3. 學習單

生涯發展教育

臨機應變

3-3-3熟悉各種社會資源及支援系統,並幫助自己及他人。
4-3-1
認識各種災害及危險情境,並實際演練如何應對。

【生涯發展教育】3-2-1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
【資訊教育】4-3-3能利用資訊科技媒體等搜尋需要的資料。

  1. 能了解生活中可能發生的意外狀況及應變方法,並能認識各種社會救援單位,以熟悉社會資源及支援系統。

  2. 能辨識意外狀況發生時,可尋求協助之單位及求助方法,並實際演練應變的方法。

【活動一】意外狀況與救援

  1. 師生討論生活中的意外狀況可能有哪些?

  2. 認識社會救援單位

  3. 小組介紹社會救援單位


【活動二】救援熱線你和我

  1. 介紹可以求助的電話有哪些?電話號碼?

  2. 製作「緊急聯絡電話卡」

  3. 討論電話求助的注意事項:人、事、時、地、物均要清楚說明

2







2









  1. 口語評量

  2. 能專心聆聽


1.學生活動手冊
2.
狀況劇演練時所需之物品
3.
可提供兒童參考的事例
4.
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人權教育

把愛傳出去

3-3-2體會參與社會服務的意義。

【人權教育】1-2-2關心弱勢並知道人權是普遍的、不容剝奪的。

1.能思考與討論人們互助關懷的動機,了解助人及愛心奉獻的本質,以及認識慈善與志工團體,並能參與愛心的活動。

2.能提出「讓愛傳出去」的方法,感受幫助別人的心情,進一步認識、接納同學,並能彼此表達關心。

3.能執行「讓愛傳出去」的計畫,發表行動過程的心得及成果。

活動一:愛心無國界
1.
教師引導孩子思考並發表:「在意外狀況發生時,尋求救助的方法,以及遇到災難時的逃生演練及會有什麼反應呢?」
2.
教師請孩子配合學生活動手冊圖例及相關報導資料,提出自己的看法。


活動二:社會服務的意義
1.
教師引導孩子了解學生活動手冊圖例中的各項事蹟。
2.
教師提問:「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你有什麼想法呢?」
3.
教師依照層次提問,引導孩子思考並發表:「從這些人的事蹟中,你看到什麼?想到什麼?學習到什麼?你覺得從事這樣的社會服務行動,具有什麼意義呢?」
4.
教師邀請孩子分享自己或家人曾經參與過的社會服務經驗,並適時補充說明。
5.
教師歸納並做總結。


活動三:「把愛傳出去」

一、構思、計畫、報告

二、執行

三、分享


1









1















4

  1. 口語發表

  2. 個人經驗分享

  3. 分組討論

  4. 學習單

1.學生活動手冊
2.
各種災難與救援圖片或相關故事資料
3.
慈善團體或志工團體的資料
4.
教用版電子教科書









五、評量項目:

評 量 項 目

表現優異

表現良好

已經做到

繼續加油

仍需努力

1.能產生班級期望,並以具體行動使其實現。






2.同理、尊重他人的觀點和立場,進而能懂得以適當方式協助有需要的人。






3.規劃改善自己的生活所需要的策略與行動






4.認識各種災害及危險情境,並實際演練如何應對。






5.能體會社會服務的意義。







六、學期成績計算:1.口語發表、創意發表、分組討論:40%

2.實作評量、作品呈現、學習紀錄、學習單:60%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