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好好玩!平面圖形形成性評量教學活動設計

格式
doc
大小
547.5 KB
頁數
28
上傳者
ii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4-06-07,离现在 21 14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TKU92B02楊季芳,12曾俊龍,21林雅凰設計

國小教育學程數學科教材教法

林宜臻老師



平面圖形形成性評量教學活動設計

「面積」好好玩!


TKU92B

487000258 (02)楊季芳

487550989 (12)曾俊龍

488070144 (21)林雅凰


民國935

目錄

一、教材簡介


二、形成性評量教學活動設計

()平面區域我最行

()小小方格算面積

()等積異形一─好玩的「魔術方塊」

()等積異形二─好玩的「七巧板」


三、學習單

()小小方格算面積學習單

()「積」不可失學習單


四、教師訪談要點


一、教材簡介:

活動名稱

「面積」好好玩

適用年級

年級

教學節數

TKU92B02楊季芳、12曾俊龍、21林雅凰

教學節次

第一節

平面區域我最行

能知道平面區域是封閉的周界所圍成的。

能透過不同物體的覆蓋來描述面積的大小。

第二節

小小方格算面積

認識「平方公分」測量單位。

練習利用平方公分板測量面積。

練習利用平方公分板測量面積,並比較大小。

第三節

等積異形一:

好玩的「魔術方塊」

認識「平方公分」測量單位。

第四節

練習利用「平方公分」測量面積。

第五節

等積異形二:

好玩的「七巧板」

面積的等積異形概念介紹。

第六節

實際操作面積的等積異形特性創作。

教學準備

活動一:家庭聯絡本。

活動二:拼圖(31×22cm)、鉛筆盒、平方公分板(21×29cm)【小小方格算面積】學習單

活動三:100平方公分長方形、正方形,皆為400平方公分的等積異形「魔術方塊」教具與遊戲板。

活動四:七巧板教具、【「積」不可失】學習單。

教材地位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第七單元】

透過疊合的活動認識全等的圖形

利用全等圖形板拼排圖形並比較大小

面積的初步認識直接比較


【第五單元】

周界與周長

面積間接比較與實測

等積異形


【第四單元】

四邊形














【第五單元】

平方公分平方公尺























數學本質之概念

面積的計數單位─從個別單位到普遍單位

  1. 面積指的是特定區域平面的大小、並可透過覆蓋的活動描述被覆蓋面。

  2. 從個別單位到普遍單位的使用,產生更方便溝通的單位量,如圖畫紙的面積 有四張貼紙大,色紙有兩張貼紙大,兩者皆採用了貼紙為個別單位,但其單位量不同容易產生誤解,以為圖畫紙較大,殊不知兩種貼紙的面積大小有異,故普遍單位的使用即為約定統一的單位量。

  3. 然而此種個別單位的了解與普遍單位的應用需先相當的成熟度,故本單元仍從看刻度的觀點將平方公分板視為規範的工具,先透過觀察了解一平方公分有多大,再透過疊合與與計數活動,知道封閉區內有多少的格子,其面積即是多少平方公分,此時的一平方公分並非指一公分乘以一公分所得的結果,而只是描述面積單位的刻度工具。

數學概念之發展

面積的比較─直觀比較、直接比較、間接比較:

  1. 直觀比較是透過視覺觀察而得,宜使用在兩物差異顯著時。

  2. 直接比較則是透過疊合活動,直接比較出誰大誰小,故較小的面必包含於較大的面。

  3. 間接比較,則是當當二面積無法直接疊合比較時,需透過第三物媒介或經切割或拼湊等活動才能進行比較。

  4. 間接比較因涉及兒童的保留概念或遞移概念,故兒童需具較高成熟度才可實施。

迷思概念

1.有些學生會誤以為周長等於周界。

2.以平方公分板計量面積時,學生可能會誤把不完整一格的部分,算成一個完整的方格,或誤認為1cm21 m2,一定都是方方正正的正方形。

3.有些學生誤以為同一圖形經過旋轉翻轉後,即不是原本的圖形,且面積不相等。

處理的特色

面積的概念必須透過豐富的操作比較、拼湊等活動,才能從具象到心象再到抽象的結果,以強化學生的「保留概念」、「測量概念」及「估測概念」等三個層次。因此我們的課程部份首先透過問答讓學生瞭解「區域」意義,接著讓學生動手操作平方公分板,以面積的「普遍單位—平方公分」來計數及描述整數與非整數格子面積的大小,以強化測量概念,為日後面積公式的了解奠基;然後讓學生透過各種比較、拼湊等活動,建立學生的面積保留概念,(透過親手操作,學生可清楚地形成面積的保留概念)。課程循序漸進、層層相扣,建立學生在面積方面的初步概念,以利學習往後更複雜之面積概念。

能力指標

具體目標

S-1-04 能認識平面圖形的內部、外部及其周界。

C-R-01 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

C-C-08 能尊重他人解決數學問題的多元想法。

1. 能知道平面區域是封閉的周界所圍成的。

2.能透過不同物體的覆蓋來描述面積的大小。

N-1-15 能作兩個同類量的間接比較與個別單位的比較。

N-1-16 能使用日常測量工具進行實測活動,理解其單位和刻度結構,並解決同單位量的比較、加減與簡單整數倍的問題。

1.能認識面積的普遍單位「平方公分」。

2.能利用面積的普遍單位「平方公分」計量面積,並比較大小。


N-1-15 能作兩個同類量的間接比較與個別單位的比較。

N-1-16 能使用日常測量工具進行實測活動,理解其單位和刻度結構,並解決同單位量的比較、加減與簡單整數倍的問題。

S-1-05 能透過操作,將簡單圖形切割重組成另一已知簡單圖形。

1.培養平方公分量感,並練習以平方公分為單位,測量平面圖形。

2.了解等積的平面圖形經切割、重組或旋轉後,其面積仍然不變。

3.能利用「七巧板」拼出指定圖形或創作。


二、形成性評量教學活動設計

()平面區域我最行【修改前】

教學活動流程(一節課)

具體目標

活動主題

及進行方式

主要活動與問話

教學資源

評量

能認識區域的定義及範圍。

一、說一說

複習舊經驗


個人思考

小組分享

全班分享

人們居住在的地方有城鎮、都市和鄉村。這些地區裡有住宅區、遊樂區,你還能說出多少個其他的區域名稱呢?

J將你的想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看看說的合不合理;再由小組分享給全班。


U美美強強二人在討論,但是有不同的意見,請你幫他們一起想想看,誰說的是對的?


美美認為:

「所謂的區域是沒有邊界的,所以一個區域都是好大好大的。」


強強認為:

美美說的剛好相反,區域是被邊圍起來的,而且邊可能是直的、彎的、不規則的,所以一個區域可能比一根針的針針小,也可能比地球表面大,甚至更大。」


請問誰說的是對的?

美美強強

說說看,你的理由是 _______


區域的照片如住宅區、商業區、教室、操場等

能正確說出其他區域的名稱

能正確說出區域的範圍

²能知道周界與周長的意義。

二、畫一畫

複習舊經驗


個人思考

小組分享

全班分享

1請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周界與周長的分別是什麼?

J將你的想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看看說的合不合理;再由小組分享給全班。

1讓全班在紙上畫下自己的手掌,並畫出周界與周長。


U小豬和大豬看到下面豬媽媽畫的愛心:

小豬說:「媽媽畫的愛心紅色是周

界而綠色是周長喔。」


大豬說:「才不是吧,老師說周界

不能超出圖形,可是媽媽都畫出來了。」


請問誰說的是對的呢?

小豬大豬

說說看,你的理由是 _______



能正確畫出周界與周長

²能透過不同物體的覆蓋來描述面積的大小。

三、比一比

複習舊經驗


個人思考

小組分享

全班分享

1人們會測量區域的大小,來知道這個區域覆蓋多少空間,然後才能說出二個區域間的大小關係,例如:測量區域可以知道農夫擁有多少土地,你還可以說出其他的原因嗎?

J將你的想法說給全班的同學聽,看看說的合不合理。


1你怎麼告訴別人,你的桌子有多大呢?

J將你的想法和小組的同學分享,再由小組分享給全班。看看說的合不合理。


1請用家庭聯絡本,量量看你的桌子有幾本家庭聯絡本大?

教師統整:

1、所謂的區域是被邊圍起的,邊

 可能是規則或不規則的,且區

 域範圍有可能很小或極大。

2、周界是平面區域被圍成的整個

內部;而周長則是被圍成邊的

長度。

3、測量區域可以知道這個區域覆

 蓋多少空間,然後才知道這個

區域比其他區域大或小。

1.家庭聯絡本

能說出桌子約幾本家庭聯絡本大


()平面區域我最行【修改後】

教學活動流程(一節課)

具體目標

活動主題

及進行方式

主要活動與問話

教學資源

評量

²能知道平面區域是封閉的周界所圍成的。

一、說一說

複習舊經驗





個人思考

小組分享

全班分享

U有三個國王正在為了如何畫國界而煩惱,請你幫他們想一想,哪一個國王畫的才是對的呢?


國王說:「      



粉紅色是我的國土,而黑色的線,則是我的國界。」


乙國王說:「

紅色是我的國土,而黑色線則是我的國界。」


國王說:「

橘色是我的國土,而黑色線則是我的國界。」

甲國王對 

乙國王對

丙國王對

你的理由是:_____

J將你的想法和小組的同學分享,再由小組分享給全班。看看說的合不合理。

1.如左三種不同形狀的紙卡

能說出平面區域是封閉的周界所圍成的。

²能透過不同物體的覆蓋來描述面積的大小。

二、比一比

複習舊經驗


個人思考

小組分享

全班分享

U人們會透過測量來知道區域的大小,然後才能知道兩個不同區域之間的大小關係,例如:測量區域可以知道農夫擁有多少土地,你還可以說出其他的例子嗎?

J將你的想法說給全班的同學聽,看看說的合不合理。


1你怎麼告訴別人,你的桌子有多大呢?

J將你的想法和小組的同學分享,再由小組分享給全班。看看說的合不合理。


1請用家庭聯絡本,量量看你的桌子有幾本家庭聯絡本大?


教師統整:

1.能知道面積是周界圍成的封閉平面區域。

2.測量區域可以知道這個區域覆蓋多少面積,然後才知道這個區域比其他區域大或小。

1.家庭聯絡本

能說出桌子約幾本家庭聯絡本大












()小小方格算面積

教學活動流程(共一節課)

具體目標

活動主題

及進行方式

主要活動與問話

教學資源

評量

²瞭解利用個別單位測量面積時,因單位量不同容易產生誤解。

一、複習舊經驗

使用個別單位間接比較物體的面積

個人思考

全班分享

U美美準備上網拍賣他的拼圖,可是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拼圖的大小,於是便去問強強強強就用鉛筆盒量量看,發現拼圖剛好等於4個鉛筆盒的大小,就告訴美美在拍賣網站上寫拼圖有4個鉛筆盒這麼大,別人就知道多大了?

小朋友你們覺得這樣其他人會知道那個拼圖的確實大小嗎?

不會

J說說看為什麼?

拼圖(31×22cm)

鉛筆盒

µ能說出個別單位大小不一,無法確知物體實際面積。

²認識平方公分板。


²認識面積間接比較的的普遍單位「平方公分」。


二、關係洞察

認識面積的普遍單位—平方公分,並知道平方公分板上的小方格是一平方公分。

個人思考

全班分享

U教師展示平方公分板,問學生這是什麼東西?學生可能回答:

 (1)這是方格板。
 (2)這是平方公分板。
 (3)不知道。

(如果沒人會說,則老師說出這是平方公分板。)


J(教師說明平方公分板上的每一小格都是「一平方公分」,「平方公分」是大家普遍會用的單位,所以用它測量出來的大小,大家都會知道是多大多小)


U教師用平方公分板來量量看拼圖的大小,得知拼圖的大小是一張平方公分板再多73格,請問該拼圖有多大?要怎麼說?

(一張平方公分板有609)

美美說:「609+73=682,可以說拼圖有682格小方格,每一格是一平方公分。」

強強說:「609+73=682,可以說拼圖有682平方公分。」

請問誰說的對?

美美強強

兩個都對

平方公分板(21×29cm,可用透明投影片列印)

µ能說出平方公分板。






µ能說出平方公分版有609個小格,並說出原因。











(能以平方公分板來描述面積。

(能利用面積普遍單位「平方公分」來描述面積。


(能利用面積普遍單位「平方公分」理解面積大小,並藉由實物培養面積量感。

三、概念確認

以平方公分為計讀單位,求出圖形的面積。

個人思考

全班分享



  • 學生可能會把圖形中上中下空白處18格的非封閉空間計入。


















學生可能會誤把三角形算成一個完整的方格。

(教師發下準備好的平方公分板(一人一張)

(請學生用平方公分板量量看數學課本有多大?

(教師行間巡視,看學生的放法是否正確。如果學生還不熟悉操作的方法,請教師引導學生再做一次。)


(教師發下準備好的圖形。

(用平方公分板蓋蓋看,下面這個圖形有多大?



















































































美美量了之後說有81格,是81平方公分。

強強量了之後說有63格,是63平方公分。

請問誰說得對?

  • 美美對□強強對


(跟大家說說看為什麼?


(用平方公分板蓋蓋看,下面這個圖形有多大?




















































美美量了之後說:

因為上面有2個小三角形,下面也有4個小三角形,再加上有12個小方格,共有18個,所以是18平方公分。」

強強量了之後說:

12個小方格和6個小三角形,所以15平方公分。」


請問誰說得對?

  • 美美強強


J跟大家說說看為什麼?

J教師再次說明平方公分為測量面積的普遍單位。

平方公分板









【學習單一】H形圖





















【學習單一】船型圖片



µ能以平方公分板來描述面積。




µ能以平方公分板來數整數格的面積。




















µ能以平方公分板來數非整數個格子的述面積。

²能以平方公分求出圖形的面積並比較大小。

四、概念應用

以平方公分為計讀單位,求出圖形的面積並比較大小。

個人思考

1比較下列圖形的大小,較大的請在( )中

1 .



( ) ( )

2.




( ) ( )

【學習單一】

µ能正確完成學習單

()等積異形一─好玩的「魔術方塊」

教學活動流程(共兩節課)

具體目標

活動主題

及進行方式

主要活動與問話

教學資源

評量

²欲測量和比較面積大小時,會利用直觀比較、直接比較和間接比較多種方法。

一、關係洞察

發現等積異形






個人思考

小組分享

全班分享




學生可能會誤以為:2號最小。

U黑板上放下列五種圖形圖卡


1


2





















3








4

5














(圖卡)


1請問小朋友,1~5號五種圖形,哪一個面積最大?說說看,你是怎麼發現的?為什麼?

J將全班分成四組,發給各組五種圖形圖卡,讓各小組討論,如何知道那一個圖形的面積最大。


1.五種圖形圖卡

(示範版:背後有磁條)


2.五種圖形圖卡

(操作版:依小組顏色區分)


µ能藉由操作或摺疊發現圖形為等積異形。


µ於小組討論時能熱烈參與。

²能利用間接比較測量面積大小。

二、概念確認

利用一樣單位的方格測量出等積異形的圖形面積。


個人思考

全班分享








U將下列五種圖形圖卡放在遊戲版面中。(每一方格為10公分10公分)


1


2





















3








4
















5



























(遊戲版面)


1小朋友請注意看老師把各圖形放到遊戲版面裡,是不是每個圖形都是四個方格呢?所以表示什麼?

J請全班一起回答。

1.120公分,寬70公分,每格100平方公分的遊戲板。

2.五種圖形圖卡

(示範版:背後有磁條)

µ能以方格為測量單位,發表五種圖形為同樣大小的等積異形圖形。

²能利用面積單位「平方公分」理解面積大小,並藉由實物培養面積量感。


²能利用100平方公分為單位,計算不規則圖形面積。

三、概念再製

了解方格的單位,並以此作為測量單位。


個人思考

小組分享

全班分享


可能的記法:

10cm 10cm

=100cm2

(為邊長等長的正方形面積)



U黑板上將下列五種圖形圖卡擺放於空白遊戲版面中。

































































3









5



2


1



4





1請小朋友量量看一個方格的邊長各是多少呢?

J派一位小朋友上台量,然後告訴全班。


1那老師把圖形拼成這樣(如上圖),請問一共是幾個方格?多少平方公分呢?

J請小朋友自己先算算看,再和組員們討論後與全班分享。

1.遊戲板

2.五種圖形圖卡

(示範版:背後有磁條)


3.五種圖形圖卡

(操作版:依小組顏色區分)


µ理解100平方公分大小。


µ能以100平方公分的方格為測量單位,算出不規則圖形面積與同學分享,確定算出的答案正確。

²了解100平方公分面積的大小,非僅指正方形。

四、正誤區辨

釐清100平方公分不只是正方形,也可能為其他形狀。


個人思考

小組分享

全班分享


學生可能會誤以為:

1平方公分、100平方公分都一定是正方形。

U黑板上放上如下圖兩種100平方公分的圖形卡。並將其他準備好的圖卡發給各組。

































1請問這兩個圖形一樣大嗎?

J小組討論後請表示意見:覺得一樣大的小朋友請舉手,不一樣的請舉手。請說說看為什麼?

1.粉紅色長條圖卡數個

(5公分20公分)


2.橘色正方形圖卡數個

(10公分10公分)


µ能操作手邊的圖卡作直接或間接比較面積,了解100平方公分面積的可能形狀。

²思考如何組合拼湊出完整的長條圖形。


²培養合作學習的技能。

五、概念應用

能利用不規則圖形拼出完整的長方形。






個人思考

小組分享

全班分享

小組檢討


U1.黑板上放置遊戲版面,發給各組五種圖形圖卡各5張;一共分四組,每組使用不同顏色圖卡,有紅、黄、藍、綠四種顏色。






















































































(遊戲版面)


2.準備符合遊戲版面「寬」長度的長條方格,有代表各組顏色的長條方格各5條。
































(長條方格)


1說明遊戲規則:

1.各組輪流上台貼上手邊的圖形,一次貼一個。

2.從底下開始堆疊,當遊戲版面的長堆滿,也就是疊到最高時,則遊戲即結束。

3.當某一組使遊戲版面中其中一條的寬全部填滿時,則可貼上屬於組別顏色的長條方格;一條得一分,最後結算得分。

圖形可翻轉成需要的角度;貼上即不可再更改。

J老師邀請一組小朋友上台示範如何玩此遊戲。

J每一組輪流上台,在輪到該組時,有15秒的時間給該組討論決定要貼哪個一圖形;遊戲時間約15~20分鐘。


1.五種圖形圖卡

(遊戲版:背後有磁條,並依組別分色)


2.代表各組顏色的得分長條

µ了解遊戲規則,並利用小組合作力量,參謀如何將遊戲板填滿成自己的版面。


µ積極參與小組活動,發表自己的意見。



²熟練利用100平方公分計算不規則面積。











²建構其他以100平方公分為單位,方便測量面積的方式。

六、概念應用

利用100平方公分為單位計算不規則面積。










個人思考

小組分享

全班分享


U留下黑板上的遊戲版面,進行結算。

1先算算看各組得幾分?

J由每組提出自己組別的得分。


U揭開屬於各組的得分長方條,露出原本學生貼的遊戲版面。

1用「眼睛」算算看每一組共使用了多少面積啊?

J請小朋友在自己的位置上算。


U請各組將貼在遊戲板上屬於自己那組顏色的圖形拿下。

1試試看有沒有比較容易計算的方式?

J請小組長前來領取自己組別顏色的圖形,小組一起商討如何方便計算出所使用的面積。

J發表各組提出的計算方法,表決認為最便利的頒給「精算大師獎章」。

J請得分最高的組別分享至勝秘訣,並頒給「魔術方塊高手獎章」。


1.精算大師獎章

2.魔術方塊高手獎章

µ能熟練以100平方公分為單位計算面積。


µ踴躍提出其他計算面積的方式。(如拼湊出規則圖形或倍數計算等)



()等積異形二─好玩的「七巧板」

教學活動流程(共兩節課)

具體目標

活動主題

及進行方式

主要活動與問話

教學資源

評量

²回憶舊經驗,了解學生先備知識。



²能正確認出四邊形。










²能分辨簡單的平面圖形。

一、複習舊經驗

依據四邊形的邊長關係,指認出四邊形的正確名稱。


個人思考

全班分享








個人思考

小組分享

全班分享


U在黑板上放七巧板製作方法。


1老師要教大家用七巧板拼出很多形狀喔!在開始作之前,請問這是什麼形狀?(上圖)

J認為是正方形的請舉手,認為是長方形的請舉手,認為是正方形也是長方形的請舉手;全班一起回答。


1請問七巧板裡有哪些形狀組成?

J小組討論後向全班發表。

J開始製作七巧板。

1.七巧板示範版

(已經組合成正方形)



2.製作七巧板的色紙。

µ能正確說出四邊形的名稱。














µ能指認出簡單的平面圖形名稱。

²能理解等積的平面圖形經過分割重組,其面積仍舊不變。

二、正誤區辨

同樣的平面圖形經分割重組後仍然是等積。



個人思考

小組分享

全班分享



學生可能會誤以為:梯形、平行四邊形比較大。

U在黑板上放由七巧板拼成的各種形狀,正方形、長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如下)

(正方形)










(長方形)





(梯形)






(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


1請問上面各種形狀哪一個大?哪一個小?為什麼?

J小組討論後發表。

1.七巧板示範版

(已經組合成各種形狀)

µ能指出因為由同樣面積的平面圖形組成,因此即使經過重組,仍然等積。

²理解等積的平面圖形經過旋轉角度後,其面積和名稱仍然不變。

三、概念確認

知道等積的平面圖形經過旋轉翻轉,其面積仍然相等。



個人思考

全班分享



學生可能會誤以為:經過旋轉翻轉的圖形,即不是原本的圖形,且面積不相等。

U在黑板上放由七巧板拼成的各種形狀,但經過旋轉的正方形、長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如下)


(正方形)




(長方形)




(梯形)





(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


1請問上面有哪些形狀?哪一個大?哪一個小?為什麼?

J請將自己的想法和全班分享。

1.七巧板示範版

(已經組合成各種形狀;但予以旋轉)

µ能指出因由相同面積的圖形組成,其經過旋轉後仍然為原本的圖形,其名稱和面積不變。

²能實際操作平面圖形成另一已知的圖形。


²能發揮創意,利用平面圖形創作出有趣的圖案。















²確認學生能辨認「等積異形」的概念。









²試著讓小朋友將「等積異形」的知識化成自己的經驗回答,並讓學生嘗試歸結結論。




²了解學生對面積整個單元概念學習情況,藉由小組討論紀錄學生學習情況,作為總結性評量參考依據。

四、概念應用




個人思考

小組分享

全班分享















個人思考

全班分享















個人思考

小組分享

全班分享


U老師提供利用七巧板拼成的有趣圖形給學生觀賞和挑戰。



1接下來要請小朋友動手作囉!請試試看利用七巧板拼成各種圖案,如果組員們看出你拼的圖案,請公佈到黑板上給大家觀賞你的大作喔!

J請小朋友合作或利用自己的創意,組成各種有趣的圖形,放在黑板上供大家欣賞。


1請問小朋友排出的每個圖形當中,哪一個面積比較大?還是都一樣大啊?

J請小朋友舉手;認為一樣大的舉手,認為其中哪一個比較大的請舉手並指出較大的圖案。


U無論學生怎麼回答,都把黑板上學生認為比較大的七巧板作品,全部統一恢復成原來分割前的正方形。

1注意喔!原來這些圖形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變成的,請問這表示什麼?

J請小朋友舉手搶答。(接著問)


1為什麼不一樣的圖案,面積卻都一樣呢?

J請小朋友舉手搶答。


1所以我們稱這種不同形狀,但是面積相同的情況叫做「等積異形」。(由老師作出結語)


1上完「面積好好玩」以後,老師想知道小朋有哪些好方法可以測量面積,請小朋友把這些好方法寫在「積」不可失學習單上。


J請小朋友先試著自己寫寫看,再和組員討論,討論後再於學習單中補充討論內容。

1.七巧板作品範例


2.學生作品











































3.「積」不可失】學習單

µ能發揮創意,利用平面圖形的拼湊組成各種圖案,並和同學分享。



















µ能正確分辨並說出為等積異形情形。








µ能用自己的話說明等積異形的概念。






µ利用小組合作,試著回顧與整理課程內容,一起完成學習單。

三、學習單

(

班級:姓名:座號:

)小小方格算面積學習單:

1用平方公分板蓋蓋看,下面這個圖形有多大?



















五五量了之後說:「81格,是81平方公分。

六六量了之後說:「63格,是63平方公分。

請問誰說得對?五五六六

說說看為什麼


1用平方公分板蓋蓋看,下面這個圖形有多大?












五五量了之後說:「因為上面有2個小三角形,下面也有2個小三角形,再加上有7個小方格,共有11個,所以是11平方公分。

六六量了之後說:「7個小方格和4個小三角形,所以9平方公分。

請問誰說得對?五五六六

說說看為什麼



1比較下列圖形的大小,較大的請在( )中

1 .




( ) ( )


2.









( ) ( )

()「積」不可失學習單




可愛又聰明的小朋友,老先生遇到一個大麻煩,想請大家幫忙解決~

老先生家游泳池的瓷磚,因為缺水的關係,前陣子被不知打哪來因為口渴而失去理智的大象給踏爛了,他打算重新貼瓷磚,卻苦惱不知道游泳池的面積,而遲遲無法決定要買多少瓷磚;請你幫他想些測量面積的辦法,越多越好喔!這樣他順利測量出面積的機會才會更多~先謝謝你的機智和拔刀相助嚕~^^

辦法一籮筐










集思廣益

有沒有辦法直接用眼睛看出來?



集思廣益

可以用什麼東西當成測量工具?怎麼用?

四、教師訪談要點:

教師訪談紀表一

訪談對象: 台北 忠義 國小 賴瑾瑄 老師

原本教案設計內容

老師的建議

小豬和大豬看到下面豬媽媽畫的愛心:

小豬說:「媽媽畫的愛心紅色是周

界而綠色是周長喔。」


大豬說:「才不是吧,老師說周界

不能超出圖形,可是媽媽都畫出來了。」


請問誰說的是對的呢?

小豬 □大豬

說說看,你的理由是 _______

周界和周長的概念,在此並不正確,須再查清楚,否則學生反而會更混洧。

認識平方公分板

公分

現在數學教材對單位的說法已更新,沒有公分的說法,應查閱最新的單位說法。

請問誰說的是對的?

美美強強


小朋友你們覺得這樣其他人會知道那

個拼圖的確實大小嗎?

□不會

此種形成性評量的問法,一開始看到還覺得蠻新鮮的,但是覺得學生會侷限在二個答案中,或許學生有更多的想法,可以讓學生去發表,再歸納,不要設定答案,雖有說為什麼,但只有二個說法,以後都跟著固定的模式走。

老師佳話:

整體而言,適合此年級的學生,教案頗有創意,學生應該會喜歡。








教師訪談紀表二

訪談對象: 台北 文林 國小 黃詩涵 老師

原本教案設計內容

老師的建議

人們居住在的地方有城鎮、都市和鄉村。這些地區裡有住宅區、遊樂區,你還能說出多少個其他的區域名稱呢?


所謂的區域是沒有邊界的,所以一個區

域都是好大好大的。

城鎮、邊界這些概念是社會化的東西,是立體的,對孩子來說其實是不容易理解的,要給清楚的東西,不能用語文去建構數學概念,不太適合教這部分。

(詳見單元一修改後教案)

能知道周界與周長的意義。

在康軒二年級的教材中,周界和周長是一樣的,所以要再查清楚。

老師提供利用七巧板拼成的有趣圖形給學生觀賞和挑戰。

圖形有點複雜,學生不太容易抓到面積是一樣的。

老師佳話:

基本上教案設計還蠻活的,可以讓學生實際操作七巧板,還不錯,有些因為經驗不足,所以難免有疏失的地方。



28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