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Happy Day形成性評量教學活動設計

格式
doc
大小
731.5 KB
頁數
17
上傳者
Wang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5-05-14,离现在 20 16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形成性評量教學活動設計

Happy Day

適用年級

三年級

教學節數

設 計 者

淡江大學教育學程(TKU93B02黃健哲、10黃蘭筑、19黃綺紋)

竹圍國小

教學班級

三年一班

教學者

黃健哲、黃蘭筑

教 學 日 期

教 學 重 點

2005. 4 .26

935~1015

認識月曆及熟悉如何使用月曆

2005. 4 .26

1030~1110

體驗分享一秒鐘、一分鐘、一個小時之經驗分享及換算。

2005. 4 .26

1120~1200

熟悉如何判定某一天為星期幾

教學準備

活動一:2005教學用時鍾教具連連看海報

活動二:2005年月曆

活動三:200517星期數字牌

參考資源

林宜臻的數學園地:http://www.naer.edu.tw:8080/

康軒版數學三年級教師手冊【第五冊第二單元】

設計理念

時間是兒童在生活上最常用的量,雖然經常出現,但是其相關的認知結構卻相當複雜,尤其時間的掌握會和文化傳承下的時鐘、月曆等產生關連。而且時間是隨著生活事件存在,但是它卻是看不到也摸不到,我們藉由時鐘、日曆、月曆、年曆把它表現出來,對兒童而言,雖然耳熟能詳,卻是很抽象的教材。例如以過生日活動讓兒童查閱日曆和月曆,知道幾月幾日是星期幾;也配合每天的值日生事件讓兒童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明天是幾月幾日、後天是幾月幾日,特別強調「現在」實際的觀點。到本單元仍以「現在」和「查日曆」或「查月曆」的觀點去進一步知道日、月、年的關係及意義。並透過生活情境的問題讓學生從中學習關於日期應具備的概念,以及體會生活處處是數學,數學即在生活。

所以時間的觀念是很重要的,讓兒童學會如何看時間,再進而學習查年()曆並認識一年有十二個月、一個月有幾天、報讀幾月幾日星期幾,並且了解與知道年、月、日的意義。



年級

中年級

高年級











































































一、「時間」隨著生活事件存在,但是它卻看不到也摸不到,藉由時鐘、日曆、月曆把它表現出來,對兒童而言,雖然耳熟能詳,卻是很抽象的教材。時間存在於變動中,變動中的事物有「先」、「後」的變動連續狀態,其變動中的時間也必有「先」與「後」的連續情形,而「先」與「後」的連接點是「現在」。若以數線來說明「時間」,數線上的原點表示為「現在」的時間,正向為「未來」的時間,負向為「過去」的時間。

二、時間是流動的,連續的勻速進行而又不可逆的,在實際生活中,是以事物的勻速變化,如鐘錶上時針的移動作為信號,再由別的知覺識別這種信號而感知時間。Leushina認識為:時間是客觀而獨立地存在於我們的知覺之外而時間的察覺和時間的概念只是真實地反應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所以,時間具有三個特徵:

流動性:時間是不斷地在運行;

不可逆性:時間是無法再重回到過去;

缺乏觀測的方式:時間是無法看到和聽到的。

三、時間是抽象、非具體存在的,在生活中透過外在的事物或事件的變動,我們可以知覺它的存在,它具有不斷運行的流動性與不可逆性。

(一)『時間』這個名詞,有兩種意義,一是「時刻」﹔另一是「時距」。

時刻」—指某一事件發生的時侯,例如:750分升旗、9點開會…。

時距」—指某一件事件經過了多久,例如:一節課40分鐘、開了2小時的車。在生活上『時間』的名詞泛指時刻和時距。

(二)一般來說,當我們講到「小時」、「分鐘」通常是指時距(如:230分、50分鐘);而講到「×點鐘」、「××分」指的是時刻(如:2點鐘、340)

四、應用24時制解決生活上有關的問題:生活中有許多牽扯到『24時制』的問題,如:我看去看電影時、坐火車時要看的時刻表大多會用15002200…這樣的方式來呈現,老師可引導學生到底中午12點以後的時刻(13點—24)要如何換算出正確時刻,以解決日常生活中會出現的問題。

()地球的年、月、日

1、地球的繞日軌道為橢圓,太陽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2、地球在遠日點附近的公轉速率比在近日點附近的公轉速率慢。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所需時間為一自然年,自轉一周所需時間為一恒星日;月亮繞地球旋轉一周所需時間為一自然月。

()月曆的年、月、日

1、年、月、日皆有對應的自然週期,但一日以內的時、分是以時鐘為參考架構的人為週期。

2、何謂「年」﹖查月曆可知,平年為365日,閏年為366日;且有名稱年和區間年之分,它們都形成年的週期。名稱年固定以每年的11日為起日,1231日為終日。


數學概念之發展

一、工具量的教材架構層次有三:

(一)以工具上的不同刻度作為不同情境的指標

(二)以比較記錄上的差異引入刻度上的變化概念,從而建立所謂的相對量感。

(三)由等相對量感的不同階刻度的變化,引出及應用不同階刻度間的關係。

此階段兒童對年、月、日的認識仍在第一層次,所以在教學時將民國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幾…等均視為刻度,只是這些刻度出現在月曆、日曆、或年曆上。

二、根據教材內容及數學結構,我們又可以歸納為下列三項:

(一)認識時、分、秒間的關係-這個部分含括了下列一些概念:

1、年、月、日關係的現象,推知1年(平年)有365日、1年有12個月及1個月是30日的說法;進而認識1年、1個月。

2、藉二十四時制及時刻變化,加強認識1()24(小時)的關係,以知道「24時=1日」和「1日=24時」;並體驗名稱日和週期日。

(二)時、分、秒的化聚:

1、將之前有關時間的認知與概念綜合起來,並加強練習有關時間單位之間的換算和觀念交換。

2、日和時的整數化聚及記錄。

3、配合生活情境,進行時和分、分和秒、日和時的整數化聚及記錄。

(三)時間的實測及求法:

1、認識以1時為單位的線段圖。

2、可以理解生活中某些數字和時間之間的關係。

3、可以解決日和時、時和分、分和秒連續二階複名數時間()的合成問題及記錄。

4、可以利用時間線段圖表示時刻和時間,將同一日()中兩時刻與時間()的問題記錄成算式填充題,並進行解題。

5、運用分數做時間的化聚,解決並記錄有關時間()的合成、分解問題。

6、運用分數做時間的化聚,解決並記錄有關時間()的乘法、除法問題。

7、運用小數做時間的化聚,解決有關時間()的合成、分解問題。

8、運用小數做時間的化聚,解決有關時間()的乘法、除法問題。


迷思概念

一、時間

(一)誤以為靠近時針的數字就是某時。

(二)時刻、時距分不清楚。

(三)時針、分針看不懂。

(四)時間的進位制分不清。

(五)學生都只會直接用題目所給的數字去解題,而且並沒考慮到什麼是起始量、結果量,都是拿大的時間量去減小的時間量。

二、日期

(一)不同月份連接的問題,例如331日是星期三,41日是星期四。

(二)日期的計算忘記加上當日,例如4/27~5/3日共幾天?學生忘記加上4/27日這天。

(三)學生誤以為日曆中的空白以為是沒有日期的一天。

(四)對於月底往後推算數天或者是月初往前推算數天容易混亂。

(五)有些孩子在認識月曆上有個疑問為每月的1日為何不是星期一?

處理的特色

一、除了利用課本上的資料為學生建立之外,也應該以具體的時鐘教具來實際操作,並反覆帶動學生練習。

二、鼓勵家長讓學生平常要帶指針錶,使練習可以融入日常生活。

三、培養學生時間的觀念,日常生活時可以實際的多加練習,例如:「可請學生當老師的秘書,幾點幾分來告訴老師必需處理什麼事。」

四、慶祝同學的生日,請最近幾月份要過生日的同學上台來提供線索「我什麼時後生日?」,並不可以直接說出自己生日的日期供同學猜測。











能力指標

具體目標

N-1-13

能報讀時刻,認識常用的時間單位,並做時或分同單位的加減計算。
D-1-03

能報讀生活中常見的交叉對應(二維)表格。

C-R-01

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

N-1-02

能理解加法、減法的意義,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N-1-03

能理解乘法的意義,解決生活中簡單整數倍的問題。

N-1-04

能理解除法的意義,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並理解整除、商與餘數的概念。

1、認識一天、一星期,並了解與知道年、月、日的意義。

2、認識一年有幾個月及有幾天。

3、認識「時、分、秒」及其關係,並培養對時間觀念的量感。

4、透過教具的操作活動,使小朋友能夠利用指針時鐘判讀時刻。

5、能夠做時、分的同單位加減計算。

6、能夠判讀月曆,並且使用月曆判讀出特定的一天為星期幾。

7、能以加法、減法、乘法、除法判讀出月曆上特定的一天為星期幾。

教 學 活 動 流 程

具體

目標

活動主題

及進行方式

主要活動與問話

教學資源

評量

1、認識一天、一星期,並了解與知道年、月、日的意義。

概念確認


觀念分析

個人思考

全班分享


U在黑板上掛上今年2005年年曆。


今天426小新要幫兩個朋友

阿呆準備生日禮物,阿呆的生日是430號,風間的生日是81號,請問小新先準備誰的生日禮物?







知道的人舉手發表。

2005年年曆


知道一天、一星期的關係,並了解年、月、日的意義。

2、認識一年有幾個月及有幾天。

概念確認


個人思考

小組分享

全班分享











個人思考

全班分享












多多想約ㄚ頭去約會。多多說:「ㄚ頭230日你有空嗎?」ㄚ頭:「???」





1、 請問ㄚ頭的反應為什麼是「???」?

請和小組一起討論。

知道的人舉手發表。

哈姆好友一起在研究年曆,發現去年2004年的二月有29天,但是今年2005年的二月只有28天,哈姆好友就在想每過幾年會遇到一次二月份有29天,請問誰說的對?













知道的人舉手發表。

全班一起討論為什麼2月會有29天。


20042008年年曆

能說出一年有幾個月及有幾天。

3、認識「時、分、秒」及其關係,並培養對時間觀念的量感。

關係洞察



個人思考

小組分享

全班分享

U體驗1秒,及1分鐘靜坐的差別。

連連看活動:一個連一個,在下面的時間之內,把最適合的時間配對?










個人思考

請和小組一起討論為什麼。


想一想活動:生活中每天都有的時間,我們如何來讓同學感覺和知道你所說的是半小時、一小時、半天、一天。


個人思考

請和小組一起討論與發表。



連連看海報


能說出「時、分、秒」及其關係,並培養對時間觀念的量感。

4、透過教具的操作活動,使小朋友能夠利用指針時鐘判讀時刻。

概念確認


個人思考

全班分享


U帶領小朋友實際操作教學用時鍾教學。

動動手,老師說一時間,例如

855」,請每一個小朋友畫出他們認為「855」的指針式時鐘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全班小朋友一起舉起小時鐘。

討論同學作品是否合理。

教學用時鍾教具

能夠利用指針時鐘判讀時刻。

5、能夠做時、分的同單位加減計算。

概念確認




個人思考

小組分享

全班分享


現在是850分,小峰的媽媽請小峰去菜市場買青菜,需要20分鐘,然後再請小峰去花圃拔草,需要50分,小志借一台除草機給小峰,可幫助小峰節省30分鐘的時間,請討論,小峰認真工作的話,應該在幾點幾分完成?












小組問題討論與發表。

由全班檢視是否合理。

教學用時鍾教具

能夠答題,做時、分的同單位加減計算。

6、能夠判讀月曆,並且使用月曆判讀出特定的一天為星期幾。

概念應用1






個人思考

小組分享

全班分享


U老師教導判讀月曆的技巧。

1將全班分成五組,試玩遊戲。






  1. 將每組分開,並設定界線。






  1. 老師將年曆貼在黑板上。

  2. 在黑板上貼上星期的數字牌。

  3. 老師說明遊戲規則。

  4. 老師喊一日期,如815日。

  5. 當同學聽到「日」這個字,每組派出一位同學上去拍黑板上的星期牌,星期一~七中正確的答案。






1最快按到的勝利,可指定「正」字表,哪一組加一撇,或者是指定哪一組減一撇。

第一組:正正

第二組:正正正正

第三組:正正

第四組:正正正

第五組:正

  1. 正字登記表為負的那一組即告失敗;被記「正」最多的贏。

3、遊戲進行五次之後強迫退出

分數最低那一組,以此類推。


2005年月曆

能在老師講解後正確判讀月曆,並且使用月曆判讀出特定的一天為星期幾。

7、能以

加法、減法、乘法、除法判讀出曆上特定的一天為星期幾。

關係洞察2





個人思考

全班分享



個人思考

全班分享


U今天是4/26星期二。

  • 請問再過十四天是星期幾?

知道的人舉手發表。

母親節是五月的第二個禮拜天,

請問是幾號?




知道的人舉手發表。

  • 中秋節(918日)是星期幾?



知道的人舉手發表。

今天是星期二,再過二十天是星期幾?

知道的人舉手發表。

今天是星期二,再過五十天是星期幾?

知道的人舉手發表。


2005年月曆


17的數字牌

能在老師講解後正確以加法、減法、乘法、除法判讀出曆上特定的一天為星期幾。


時 間 觀 念 的 學 習 單

    1. 查看,自己的生日是星期幾?

查法解說:

打開家裡的電腦

紅色框框部分點兩下,開啟視窗

在紅色的框框裡選擇日期及年度即可查閱。


    1. 查看,明年的今天(4/26)是星期幾?

    2. 規劃家庭一日生活,並把你認為的時針、分針畫在右邊時鐘裡面。

      1. 我規劃的是星期_____在家裡面的生活。

      2. 起床

      1. 早餐

      1. 出門上學

      1. 放學回家

      1. ___________________

      1. ___________________




      1. ___________________

      1. _ __________________

      1. ___________________

      1. ___________________

      1. 上床睡覺





健哲試教心得及檢討

感謝老師給予我這一次的試教機會,這次試教實在讓我獲益良多,因為我自己本身已經在工作的場合上有一些教學的經驗,但是由於我本身對於自己的教學方式一直處於主觀的態度,所以一直誤以為自己的教學方面沒有太大的問題,這次有幸能夠得到竹圍國小老師在台下提供客觀的意見讓我恍然大悟,原來在我的教學過程中還有許多我不知道的盲點問題!

這次我的試教心得只有一句話,就是──「好險我有去試教!」不然這些盲點我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才會發現,另外,我覺得這種理論和實際去操作的配合實在非常重要,想起那一天試教的情形,正在教迷思概念的時候,沒想到平常我們在課堂上提及一般常見的迷思概念,小朋友真的毫不猶豫的就……迷思了。

準備完善的教案也是很重要的,教學後的一個感想就是,我沒想到這些迷思的概念都真的會在實際教學上一一浮現,可見教學之前要做功課是很重要的,再次謝謝老師給我這次的學習機會。


蘭筑試教心得及檢討

這次試敎時間很緊迫,事先準備教具時間比較不充裕,如果有教具的輔助相信教學會更有趣,讓小朋友在學習上會更有幫助,事前準備的妥當是非常重要的。不過這次上台教學很有心得,尤其看到小朋友都很興奮的表情,小朋友對於我們準備的這三節課都非常的喜歡,我們上台試教時小朋友也很踴躍的回應老師,讓我我們覺得很棒,由小朋友回答各個問題的情形,可以知道學生對於時間的觀念非常清楚,我覺得上學期老師教的好,才能讓我門這次教學順利,也非常謝謝老師這次給我們機會上台試教及學習的機會。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