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形成性評量教學活動表格
活動名稱 | 內角和 | 適用年級 | 五年級 | 教學節數 | 約1 節 | ||||||||||||||||||||||||||||||||||||||||||||||||||||||||||||||||||||||
設計者 | 縣(市)國小李世文、莊育忠、曾智祺老師 | ||||||||||||||||||||||||||||||||||||||||||||||||||||||||||||||||||||||||||
教學學校 | 國小 | 教學班級 | 年班 | 教學者 | |||||||||||||||||||||||||||||||||||||||||||||||||||||||||||||||||||||||
教學日期 | 教學節次 | 教學重點 | |||||||||||||||||||||||||||||||||||||||||||||||||||||||||||||||||||||||||
2004.7.16 . | 第一節 | 認識三角形的內角和 | |||||||||||||||||||||||||||||||||||||||||||||||||||||||||||||||||||||||||
教學準備 | 活動一:畫出一直線並明瞭平角是180度 | ||||||||||||||||||||||||||||||||||||||||||||||||||||||||||||||||||||||||||
活動二:畫出三個相同三角形並做出三個不同角的排列 | |||||||||||||||||||||||||||||||||||||||||||||||||||||||||||||||||||||||||||
活動三:發現三個角組合起來會成一直線 | |||||||||||||||||||||||||||||||||||||||||||||||||||||||||||||||||||||||||||
教材地位 | 四年級 五年級 五年級 【第×單元】 •能確認並說出幾何形的組成要素並說出彼此的關係 【本單元】
•透過實測察覺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度
•應用三角形的內角和求多邊形的內角和 能依圖形的組成要素之間的關係比較兩形體的異同 能透過實測察覺形體的性質 【第×單元】 • 【第×單元】 •角的估測和角量的分解合成 【 •能察覺張開角和旋轉角 【第×單元】
•理解量角器結構並形成計算 | ||||||||||||||||||||||||||||||||||||||||||||||||||||||||||||||||||||||||||
數學本質之概念 | 1.一般生活中所說的角概念:一個角有個線段當作邊,兩邊中夾著一塊區域,產生一個尖尖的頂點。 2.理想的角概念:角是自同一端點射出的兩射線圍出的一個平面區域 3.兒童角概念的認知及角概念: 圖形角─兒童最初是透過視覺觀察具體物,因此,數學新課程在最初引出角的概念時,由圖形角出發,採取角是多邊形頂點的局部的觀點,自多邊形上描下角形,使兒童認識角是構成多邊形的要素,初步認識角。 | ||||||||||||||||||||||||||||||||||||||||||||||||||||||||||||||||||||||||||
數學概念之發展 | [張開角] 8至9歲的學童對角的認識,大都僅止於物體上靜態的角之局部形象。因此為使理想化的角概念和實物上的角產生聯結,如扇子之開合現象,讓兒童察覺角的形成過程,引出「角」及其構成要素「邊」和「頂點」的概念及名稱。起初重在引出造角活動,其次為活動結果的記錄及其構成要素的命名。 [旋轉角] 表示一個旋轉的記錄中起始位置的線段(射線)稱為「始邊」,表示終止位置的線段(射線)稱為「終邊」,兩線段的交點稱為「旋轉中心」或「頂點」,若不考慮其旋轉方向,僅記出其起始的兩邊,則其形象和靜態的圖形角相似,故一般將旋轉角亦簡稱「角」。 | ||||||||||||||||||||||||||||||||||||||||||||||||||||||||||||||||||||||||||
迷思概念 | 1.「平角=180度」的概念:小朋友不了解為什麼一個半圓形的平角是180度。 2.學生測量角度時,易將角度錯看,如將 | ||||||||||||||||||||||||||||||||||||||||||||||||||||||||||||||||||||||||||
處理的特色 | 1.老師會在黑板上畫一個大的半圓形,並拿起一個直角三角板放在半圓形之上並在直角處畫出一條線,接著再拿起另一個直角三角板放在另一邊,讓小朋友以觀測的方式得知一個平角是由兩個直角所構成的,所以平角的角度為90度×2=180度。 2.老師解決方式是在介紹角的時候,老師會一再提醒學生注意頂點、始邊、終邊,一開始在畫角的時候,老師會要求學生將頂點、始邊、終邊表示出來,並且強調角度的測量是由始邊開始往終邊的方向量。另外還會提醒學生使用量角器時,將0擺在頂點,橫線對準始邊,讀取是從始邊延伸對到0度的那一邊。 終邊 頂點 始邊 | ||||||||||||||||||||||||||||||||||||||||||||||||||||||||||||||||||||||||||
能力指標 | 具體目標 | ||||||||||||||||||||||||||||||||||||||||||||||||||||||||||||||||||||||||||
5-s-01 能透過操作,理解三角形三內角和為180度。 | 1能透過操作和實測,察覺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度,並能解決有關問題。 2能做角量的合成、分解。 |
教學活動流程 | ||||
具體 目標 | 活動主題 及進行方式 | 主要活動與問話 | 教學資源 | 評量 |
實測三角形的內角 | 一、關系洞察 個人思考 ↓ 全班分享 1 個人思考 ↓ 全班分享 ↓ 老師講解 | U媽媽切了以下兩張蔥油餅給大雄和小叮噹當早餐,這時大雄提出了抗議:
小叮噹有一個角超過90度,我的每一個角都小於90度,所以小叮噹的蔥油餅的內角和大於我的蔥油餅內角和。所以小叮噹的蔥油餅比較大。 請問大雄說得對不對? U 請各組小朋友在西卡上用直尺畫出一直線。 請問小朋友直線有沒有角度? □ 有度 □ 沒有 1. 請各組在三張不同色的色紙上畫出三個一模一樣的三角形, 2.再請各組將三個三角形的三個角標記1、2、3 2 1 3 3.請各組學生把三個三角形不同編號的角排列在一起並把頂點對齊 請問三個三角形不同編號的角,排列在一起後,有什麼變化﹖ ※學生發現三角形底邊三個角組合在一起後會成一直線。 ※老師統合:角1、角2、角3就是三角形中的三個角,所以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所以,請問大家大雄的說法對不對? | 剪刀、直尺、量角器、色紙、筆、西卡紙 | 請小朋友說出對或錯的理由 請小朋友說出有或沒有的理由 請問小朋友三個角組合成一直線代表什麼意思? 請小朋友說出對或錯的理由 |
學習單
1.下面有各式各樣的三角形,量量看它們的內角和分別是多少?
A A A
B C
B C B C
A+B+C=? A+B+C=? A+B+C=?
°
2.下面三個三角形的內角和分別是幾度呢?
3.下面有個三角形,但只給我們其中的二個角度,你能將第三個角填上嗎?
60° 60°
4.小明有天在查三角形的三內角時,不小心把其中一個角度漏掉了,你能幫他把第三角的角度填上嗎?
45°
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