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立體圖形:認識生活中的幾何形狀

格式
doc
大小
651 KB
頁數
16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7-01-11,离现在 18 28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活動名稱

有趣的立體圖形

適用年級

五、六年級

教學節數

1

設 計 者

 TKU95B11劉佩旻

註:紅色字體為陳老師指導修正部份

教學學校

淡水新興國小

教學班級

68

教學者

劉佩旻

教學日期

教學節次

教 學 重 點

2006.12.15

4

50分鐘

  1. 認識生活中立體圖形,舊經驗喚醒。可以分辨生活中正方體、長方體、角柱、角錐、圓柱及圓錐立體圖形。

  2. 無敵拆解王利用六塊巧拼版組合成正方體,之後也能將正方體展開,藉此認識其展開圖。

  3. 超級組裝王利用竹筷子與黏土組裝出角柱與角錐的透視圖。

(教學重點大部分是動詞開頭的完整句喔!)

教學準備

活動一:認識生活中的立體圖形

活動二:無敵拆解王

活動三:頂點棒珠(超級組裝王)

教材地位:

1(第四冊) 第三單元 4(第八冊) 第七單元

  • 用積木堆積造形。 ‧體積的間接比較。

  • 比較形體的大小。 ‧立方公分的意義。

  • 用相同數量或不同數量全 ‧實測與估測。

等的積木堆積造形。 ‧長方體的體積。

2(第五冊) 第六單元

  • 角的初步概念。

  • 利用直角了解三角形、四

邊形的特性。

3               5(第十冊) 第六單元

  • 由操作認識正方體和長方 ‧觀察長方體、立方體中邊與

體的構造要素。 面的平行關係。

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透視圖。 ‧長方體、立方體中邊與面

  • 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的展開圖。 的垂直關係。


   教學活動設計 [六上 立體圖形概念] TKU95B11劉佩旻


第六冊第四單元

  1. 由操作認識長方體與正方體。

  2. 長方體與正方體的構成要素。

  3. 透視圖及展開圖。

第十冊第三單元

  1. 長方體、正方體中,邊與邊的垂直、平行。

  2. 長方體、正方體中邊與面、面與面的垂直、平行。

本單元

  1. 認識柱體與錐體。

  2. 角柱與圓柱的構成要素。

  3. 角錐與圓錐的構成要素。

  4. 透視圖。











  1. 教學參考

本單元的編寫是透過『觀察各種柱體與錐體』的視覺性活動,引導學生以自己觀察到的形體外觀特質來進行分類。希望學生能先區分出柱體與錐體的兩大類別的物件。學生可依據第七、八、九、十等四冊的相關單元中對『三角形』、『四邊形』、『多邊形』、『圓形』、『長方體與立方體』的認識為基礎,進行柱體與錐體的認識活動。之後,主動說出分類的『依據』為何。在大多數學生獲得共識後,再說明兩者主要的差別之處。接者以同樣的方式區分柱體中的角柱與圓柱,錐體中的圓錐與角錐。最後,透過模型與透視圖的直接對照,認識『透視』的意義。希望學生能知道『透試圖』和『實體外觀』之間『透視性』上的差異。


這個單元是多邊形、圓形、長方體與正方體等經驗的延伸,因此,所有呈現的錐體與柱體的均為圓形和『正』多邊形。而且,這些形體都是『正』的柱體與錐體,連結這些新觀念與學生先期經驗,同時兼顧數學概念學習的連慣性。且需要強調本單元要從基本的正多邊形著手,正的柱體與錐體才是本單元的重點,因為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在於依據學生既有的平面和空間圖形經驗,認識柱體與錐體的差異,而非要窮盡所以的可能。再者『歪斜』的情形可於學生幾何與空間觀念較穩固之後,在國、高中學習相關概念時一併處理。


































活動設計二

無敵拆解王


紅色字體為陳老師指導修正部份

能力指標

5-s-06能運用「頂點」、「邊」與「面」等構成要素,辨認簡單立體形體。

5-s-07(同5-n-18

能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

5-s-08能認識面的平行與垂直,並描述正方體與長方體中面與面的平行與垂直關係。


教學時間

20分鐘

教學目標

1.分辨生活中正方體、長方體、角柱、角錐、圓柱及圓錐立體圖形。

2

前面教學重點沒有提到『透視』,應統一一下喔!

.能展開正方體及長方體之紙盒,並藉此認識其展開圖。

活動步驟

活動流程

、活動目的:讓小朋友從動手拆解正方體的過程中,了解展開圖,並設法找出拆解規則學習繪製其透視圖(這樣是否比較符合教學目標呢?但要記得教學重點中要補上透視的觀念)

貳、準備活動:

 教師準備:將小朋友分成六人一組。

     發放每組六個等面積的正方形巧拼版,並選擇巧拼版兩張不同顏色一組,(相對的面顏色相同)、及學習單一張。

參、發展活動:

一、指導小朋友利用六個正方形巧拼版湊出不同的正方體展開圖,並由教師示範一基本圖形。

二、請小朋友利用時間討論:正方體有幾種不同的展開圖。

三、每找到一種展開圖便將它描繪在書面紙上。

四、於10分鐘後,展示各組探討成果,並加以討論。

活動設計三

頂點棒珠(超級組裝王)

能力指標

6-s-04

能理解圓面積與圓周長的公式,並計算簡單扇形面積。(同6-n-12

6-s-05

能認識直圓錐、直圓柱與直角柱。

6-s-06(同6-n-13

能理解簡單直立柱體的體積為底面積與高的乘積。



教學時間

20分鐘

教學目標

  1. 透過立體模型與平面圖的對照,認識柱體的透視圖。

  2. 透過立體模型與平面圖的對照,認識錐體的透視圖。

  3. 綜合活動。

數學本質概念











1柱體的定義:

我們依照柱體底面的形狀來稱呼柱體。像底面是三角形、四邊形、就分別稱它們為三角柱、四角柱。

兩個上下平行且全等的面稱為柱體的底面;其他的面稱為柱體的側面。

  1. 柱體分類:

  1. 直角柱:有上下為全等的多邊形的底,且互相平行,其側面均為長方形。

  2. 正角柱:與直角柱的唯一差別在其底面均是正多邊形。

  3. 斜角柱:有上下為全等的多邊形的底,且互相平行,各側面均為平行四邊形。

  4. 正圓柱;上下為全等的圓形,側面與底面為垂直關係。

  5. 斜圓柱:上下底亦為全等的圓形,上下底互相平行。

3)角柱展開圖

三角柱

長方體

五角柱

六角柱

4)錐體的定義:

我們依照底面的形狀來稱呼錐體。當錐體的底面是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及六邊形時,則分別稱它們為三角錐、四角錐、五角錐和六角錐。


5)錐體的分類:

1.正角錐:底面為正多邊形,頂點在過正多邊形中心的垂線上。自頂點至底面個頂點連線都等長,其各側面都是全等的三角形。

正角錐可依底面為正n邊形,稱為正n角錐。
2.
斜角錐:底面則為多邊形,頂點沒有條件限制。

3.正圓錐:底面都是圓形,頂點必需在底面圓心的垂線上。

4.斜圓錐:底面都是圓形,頂點沒有條件限制。

5.角錐的頂點、面和邊的關係:

頂點數=底的邊數+1

邊的個數=底的邊數× 2

面的個數=底的邊數+1

三角錐

四角錐

五角錐

六角錐

形狀

角柱

角錐


頂點

個數

底面邊數×

底面邊數+1


個數

底面邊數×

底面邊數×


底面

形狀

多邊形

正多邊形


特點

1、兩個底面互相平行且全等

2、底面和側面互相垂直

沒有垂直或平行的面


個數

2個

1個


側面

形狀

長方形

等腰三角形


特點

底面和側面互相垂直

側面上的邊有共同的頂點






個數

底面邊數

底面邊數


面的總數

底面邊數+2

底面邊數+1





















9)圓柱與圓錐的展開圖:



圓柱體展開圖

圓錐體展開圖

展開後底面(圓形)的周長=側面(長方形)的長

圓柱體的高=展開後側面(長方形)的寬

展開後底面(圓形)的周長=
側面(扇形)的弧長


迷思概念


.學生常會搞混柱體與錐體,尤其是柱體與錐體的組成要素:點、線、面的垂直與平行之關係。

.教師需特別強調「有一頭尖尖的是圓錐體」與「兩頭都平的是圓柱體」的觀念。

.對於圓柱與圓錐的展開圖也是學生較易混淆的部分。


處理的特色


.透過觀察、小組討論和實際練習的活動讓學生能從辨識、描述、分類,逐漸建構其對柱體與錐體的概念。


.教學中提供柱體與錐體的實體與透視圖之比較活動,讓學生學習到實物與展開圖、透視圖的關係,使學生能確實掌握二維與三維之間圖形概念的轉換。




















壹、活動目的:讓小朋友從動手組裝立體圖形的過程中,了解透視圖,並設法 

       找出組裝規則。

貳、準備活動:

 教師準備:將小朋友分成六人一組。

     請每組發放黏土與竹筷子,並將其指定立體圖形合力拼出。

參、發展活動:

一、指導小朋友利用黏土與竹筷子組裝出不同的立體圖形透視圖,並由教師示範一基本圖形。

二、請小朋友利用時間討論:如何組裝。

三、依照角柱及角錐的透視圖將其頂點、邊數、面數寫在學習單上。

四、於10分鐘後,展示各組探討成果,並加以討論。










學習單一



班級:

姓名:


請把展開圖中,相對的面著上相同的顏色。










動動腦,哪些展開圖可以組成立體圖形?請打ˇ。















學習單二

  1. 園遊會的攤位上有好玩、好吃的!小吉安安決定去逛一逛

  2. 第一關】用積木玩疊疊樂遊戲,在玩之前,關主規定必須先認識這些立體圖形和展開圖,先把它們連一連!

      ㄆ      ㄇ       ㄈ      ㄉ



       ●       ●       ●       ●





     ●       ●       ●       ●

角 錐

圓 錐

角 柱

圓 柱

     ●       ●       ●       ●





       ●       ●       ●       ●

        ㄋ      ㄌ        ㄍ       ㄎ






(1)安安挑了積木ㄇ和積木ㄆ來疊城堡。積木ㄇ叫做(    ),它有( )個頂點、( )個邊; 積木ㄆ叫做( ),有( )個頂點,它的側面展開來是( )形。

(2)關主要求小吉把展開圖組合起來,請問圖ㄋ組合後叫做什麼立體圖形?(     )


學習單三

活中的立體圖形

___組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角柱

  1. 角柱的側面與底面__________

  2. 請組合出三角柱、四角柱、五角柱的立體圖形,並觀察成品完成下表:

    圖形

    頂點數

    邊數

    面數

    三角柱




    四角柱




    五角柱




    六角柱




  3. 請畫出任一種角柱的展開圖:





角錐

  1. 角錐的底面是正多邊形,而且每個側面都是_____三角形。

  2. 請組合出三角錐、四角錐、五角錐的立體圖形,並觀察成品完成下表:

    圖形

    頂點數

    邊數

    面數

    三角錐




    四角錐




    五角錐




    角錐




  3. 畫出任一種角錐的展開圖:








形成性教學活動紀錄表

活動名稱

有趣的立體圖形

教學年級

年級

教學節次

1

設計者

劉佩旻

試教者

劉佩旻

紀錄者

陳盈丹老師

試教地點

淡水鎮新興國小

試教日期

民國951215

引發學生熱烈參與之問話或活動

成功之因素

1. 情境問話,理解立體圖形

已具有先被知識,再利用圖形教具喚醒學生記憶,由於正方體與長方體,角柱與角椎的對比很清楚,學生可以從實際物品中理解他們之間的關係

2分小組以遊戲方式競賽



利用大的的教具-巧拼版,吸引目光

3 活動二與三實際操作



讓大家在遊戲中學習,且分組競賽,因此同學們才會更用心

4學習單的製作

加上情境佈題,讓學生從情境中思考,如學習單


未能如預期引起反應之

問話或活動

無法達成之因素

擬改善之對策

1.與小朋友間默契不夠,不能直接喊出名字

對孩子而言試教老師與同學之間較生疏,不熟悉彼此

可以在上課前先認識小朋友,且上課前十分鐘與小朋友培養默契

2.課程太趕,活動設計可以不要依次安排太多活動

教學設計與指導老師修改的次數太少

應該要多與老師討論後在修改教案

3.上課順序步驟顛倒

先發下巧拼版讓學生拿到後就不聽老師說話而開始玩起來了

在活動進行時因該要先說指令,將活動的項目及獎勵處罰方式說清楚,才發東西

擬改善之對策

1. .教具準備用心

但數量應該分配平均

可事先分好才不會手忙腳亂

2.能在課前跟同學有小約定,控制班及秩序

但太注重獎勵而忘記處罰,使在最後有些同學開始吵鬧

處罰的方式也要確實執行

3學習單製作用心,讓學生思考並討論答案

時間關係未能充分說明果

在寫完學習單後可以綜合討論,並說明學習但內容中要教什麼觀念

立體圖形教學回饋問卷統計單

有效問卷34

  1. 喜歡今天上課的數學單元活動嗎?

(1) 喜歡    31

  1. 喜歡原因:

    1. 因為可以動動腦動動手

    2. 因為活動很有趣又好玩

    3. 因為喜歡立體圖形這個單元

    4. 可以學到知識

    5. 可以複習之前學習的立體圖形數學單元

    6. 因為用遊戲來教這個單元

(2) 普通     3

  1. 普通原因:

    1. 因為我很少幫忙 

    2. 因為我沒有參與

(3) 不喜歡 0

  1. 不喜歡原因

    1. 因為太簡單

    2. 因為我不會做  


  1. 請問你最喜歡那個活動?

(1) 第一活動     4

(2) 第二活動     1

(3) 都喜歡     26

(4) 都不喜歡 0


  1. 請問在活動之中,小組大家有沒有互相合作?

(1) 有     19

(2) 沒有     0

(3) 還好 12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