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期 數學領域課程計畫 1120529版
◎年級:五年級 版本:翰林版
◎原設計者: 柯怡如、胡雅筑、李雅雪、黃和智、朱予萱、蘇慧珊、林曉怡、郭美如
◎逐年修訂者:
◎教學者:柯怡如、胡雅筑、李雅雪、黃和智、朱予萱、蘇慧珊、林曉怡、郭美如
領綱核 心素養 | 數-E-A1 具備喜歡數學、對數學世界好奇、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並能將數學語言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數-E-A2 具備基本的算術操作能力、並能指認基本的形體與相對關係,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用數學表述與解決問題。 數-E-A3 能觀察出日常生活問題和數學的關聯,並能嘗試與擬訂解決問題的計畫。在解決問題之後,能轉化數學解答於日常生活的應用。 數-E-B1 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號之間的轉換能力,並能熟練操作日常使用之度量衡及時間,認識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並能以符號表示公式。 數-E-B2具備報讀、製作基本統計圖表之能力。 數-E-B3 具備感受藝術作品中的數學形體或式樣的素養。 數-E-C1 具備從證據討論事情,以及和他人有條理溝通的態度。 數-E-C2 樂於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並尊重不同的問題解決想法。 | |||||
學習表現 | 一、數與量 n-III-2 在具體情境中,解決三步驟以上之常見應用問題。 n-III-3 認識因數、倍數、質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n-III-4 理解約分、擴分、通分的意義,並應用於異分母分數的加減。 n-III-5 理解整數相除的分數表示的意義。 n-III-6 理解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二、空間與形狀 s-III-1 理解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面積計算。 s-III-2 認識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圓面積、圓周長、扇形面積與弧長之計算方式。 s-III-3 從操作活動,理解空間中面與面的關係與簡單立體形體的性質。 s-III-5 以簡單推理,理解幾何形體的性質。 三、關係 r-III-1 理解各種計算規則(含分配律),並協助四則混合計算與應用解題。 r-III-3 觀察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並用文字或符號正確表述,協助推理與解題。 四、資料與不確定性 d-III-1 報讀圓形圖,製作折線圖與圓形圖,並據以做簡單推論。 | 學習內容 | 一、數與量 N-5-2 解題:多步驟應用問題。除「平均」之外,原則上為三步驟解題應用。 N-5-3 公因數和公倍數:因數、倍數、公因數、公倍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N-5-4 異分母分數:用約分、擴分處理等值分數並做比較。用通分做異分母分數的加減。 N-5-5 分數的乘法:整數乘以分數、分數乘以分數的意義。知道用約分簡化乘法計算。處理乘積一定比被乘數大的錯誤類型。透過分數計算的公式,知道乘法交換律在分數也成立。 N-5-6 整數相除之分數表示:從分裝(測量)和平分的觀點,分別說明整數相除為分數之意義與合理性。 二、空間與形狀 S-5-1 三角形與四邊形的性質:操作活動與簡單推理。含三角形三內角和為180度。三角形任意兩邊和大於第三邊。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對角相等。 S-5-2 三角形與四邊形的面積:操作活動與推理。利用切割重組,建立面積公式,並能應用。 S-5-3 扇形:扇形的定義。「圓心角」。扇形可視為圓的一部分。將扇形與分數結合(幾分之幾圓)。能畫出指定扇形。 S-5-6 空間中面與面的關係:以操作活動為主。生活中面與面平行或垂直的現象。正方體(長方體)中面與面的平行或垂直關係。用正方體(長方體)檢查面與面的平行與垂直。 S-5-7 球、柱體與錐體:以操作活動為主。認識球、(直)圓柱、(直)角柱、(直)角錐、(直)圓錐。認識柱體和錐體之構成要素與展開圖。檢查柱體兩底面平行;檢查柱體側面和底面垂直,錐體側面和底面不垂直。 三、關係 R-5-1 三步驟問題併式:建立將計算步驟併式的習慣,以三步驟為主。介紹「平均」。與分配律連結。 R-5-2 四則計算規律(II):乘除混合計算。「乘法對加法或減法的分配律」。將計算規律應用於簡化混合計算。熟練整數四則混合計算。 R-5-3 以符號表示數學公式:國中代數的前置經驗。初步體驗符號之使用,隱含「符號代表數」、「符號與運算符號的結合」的經驗。應併入其他教學活動。 四、資料與不確定性 D-5-1 製作折線圖:製作生活中的折線圖。 | |||
學習目標 | 1.解讀長條圖與折線圖並知道其使用的時機;整理生活中的有序資料,繪製成折線圖。 2.理解因倍數的意義與找法;解決倍數與因數的應用問題。 3.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和大於第三邊;理解三角形的3內角和為180度;理解四邊形的4內角和為360度;認識多邊形。 4.理解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意義與找法;理解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的意義與找法;解決生活中的公倍數與公因數的應用問題。 5.理解空間中面與面的垂直或平行現象;做立體形體的分類與命名;能認識柱體的構成要素與性質;認識錐體的構成要素與性質;認識球。 6.用併式記錄三步驟問題,運用整數四則運算的約定計算答案;理解分配律,並用以簡化計算;理解乘除四則運算的性質,並用以簡化計算;用併式紀錄解決平均問題。 7.理解擴分、約分與等值分數的關係;透過通分解決異分母分數大小比較問題;透過通分解決異分母分數加減問題。 8.透過點數方格與切割重組活動,理解與應用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透過點數方格與複製拼湊活動,理解與應用三角形面積公式;透過點數方格與切割重組活動,理解與應用梯形面積公式;能計算簡單複合圖形的面積。 9.用分數表示整數相除的結果;整數的單位分數倍;除以2與乘以1/2。10.透理解扇形的構成要素,並知道扇形是某圓的一部分;理解「圓心角」的意義;理解「幾分之幾圓」的意義,及其與「圓心角」之間的關係;畫出指定半徑與圓心角的扇形。 | |||||
融入 議題 *必選 | *□性別平等教育 □人權教育*■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國防教育 □資訊教育(□資訊素養與倫理 □行動學習 □新興科技)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閱讀素養教育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 |||||
議題內涵 | 【環境教育】 環E8 認識天氣的溫度、雨量要素與覺察氣候的趨勢及極端氣候的現象。 【家庭教育】 家E4 覺察個人情緒並適切表達,與家人及同儕適切互動。 【科技教育】 科E2 了解動手實作的重要性。 【品德教育】 品E3 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多元文化教育】 多E2 建立自己的文化認同與意識。 【閱讀素養教育】 閱E3 熟悉與學科學習相關的文本閱讀策略。 【戶外教育】 戶E1 善用教室外、戶外及校外教學,認識生活環境(自然或人為)。 | |||||
學習目標 | 教材重點 | 學習活動 (含學習任務、學習策略與融入議題說明) | 多元評量 | |||
1.解讀長條圖與折線圖並知道其使用的時機;整理生活中的有序資料,繪製成折線圖。 | 共備教學簡報 課堂討論發表 數學小白板 長條圖 折線圖 | 任務:在課堂活動中實作、討論、完成任務並解題。 策略: 「製圖大師」活動 1.引導學生觀察降雨日數統計表後,從表中找到所需資料,先畫出表示基隆降雨日數變化的折線後,再畫出表示澎湖降雨日數變化的折線。 2.先引導學生將交易明細依照日期順序整理成統計表,再引導學生判斷該繪製成長條圖或折線圖,並說出畫出折線圖的目的。 【環境教育】 環E8 認識天氣的溫度、雨量要素與覺察氣候的趨勢及極端氣候的現象。 | 教師觀察 口頭報告 任務評量 紙筆評量 | |||
2.理解因倍數的意義與找法;解決倍數與因數的應用問題。 4.理解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意義與找法;理解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的意義與找法;解決生活中的公倍數與公因數的應用問題。 | 共備教學簡報 課堂討論發表 數學小白板 | 任務:在課堂活動中實作、討論、完成任務並解題。 策略: 「因數倍數心臟病」活動 1.發給學生數張數字卡,依照指定人數分組。 2.由老師指定一個數字,學生輪流出牌,若丟出的牌是老師念的數字的因數時,全員須快速拍擊,最慢者要拿回所有卡片。 3.由老師指定一個數字,學生輪流出牌,若丟出的牌是老師念的數字的倍數時,全員須快速拍擊,最慢者要拿回所有卡片。 【家庭教育】 家E4 覺察個人情緒並適切表達,與家人及同儕適切互動。 | 教師觀察 口頭報告 任務評量 紙筆評量 | |||
3.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和大於第三邊;理解三角形的3內角和為180度;理解四邊形的4內角和為360度;認識多邊形。 8.透過點數方格與切割重組活動,理解與應用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透過點數方格與複製拼湊活動,理解與應用三角形面積公式;透過點數方格與切割重組活動,理解與應用梯形面積公式;能計算簡單複合圖形的面積。 | 共備教學簡報 課堂討論發表 數學小白板 數學附件 | 任務:在課堂活動中實作、討論、完成任務並解題。 策略: 「找出合理三角形」活動 1.教師先與學生討論三角形的三條邊長中,什麼是最長邊,什麼是較短兩邊。 2.透過附件操作,引導學生如何選出三條邊來圍成三角形,並透過圖示幫助學生看見,當三角形的其中兩邊和的比第三邊短或和第三邊一樣時,就不能圍成三角形;請學生觀察操作的結果,教師最後歸納:三角形較短兩邊和大於最長邊。 3.教師先請學生觀察課本中的圖示,說一說是不是能圍成三角形。再運用三角形的邊長關係來驗證,逐步從圖示走向文字,教師最後歸納:任意選擇兩邊長的和會大於第三邊。 【科技教育】 科E2 了解動手實作的重要性。 | 教師觀察 口頭報告 任務評量 紙筆評量 | |||
5.理解空間中面與面的垂直或平行現象;做立體形體的分類與命名;能認識柱體的構成要素與性質;認識錐體的構成要素與性質;認識球。 | 共備教學簡報 課堂討論發表 數學小白板 數學附件 | 任務:在課堂活動中實作、討論、完成任務並解題。 策略: 「生活中的立體形體」活動 1.透過操作附件分類活動讓學生認識更多立體形體,並認識這些立體形體的各種幾何特徵與名稱。 2.讓學生透過觀察歸納出角柱與角錐的命名是根據底面形狀。 3.除了實際接觸立體形體,認識其特徵之外,也可利用展開圖經驗協助理解立體圖形的構成要素,能從立體形體展開成展開圖,也能從展開圖黏貼出立體形體。 4.引導學生觀察教室,找出身邊的柱體與錐體。 5.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觀察生活中還有哪些柱體與錐體。 【戶外教育】 戶E1 善用教室外、戶外及校外教學,認識生活環境(自然或人為)。 | 教師觀察 口頭報告 任務評量 紙筆評量 | |||
6.用併式記錄三步驟問題,運用整數四則運算的約定計算答案;理解分配律,並用以簡化計算;理解乘除四則運算的性質,並用以簡化計算;用併式紀錄解決平均問題。 | 共備教學簡報 課堂討論發表 數學小白板 | 任務:在課堂活動中實作、討論、完成任務並解題。 策略: 「平均問題」活動 1.教師引導學生列出超過三步驟先加再除的算式,進行解題。教學時,應先澄清「平均」的意義是每個人出一樣多錢。並以圖示讓學生察覺以多補少,可以讓每個人都一樣多。 2.教師引導學生澄清題意中的平均是指全部的綠豆重量平分成3天,每天都一樣多。 3.此單元為三步驟問題,但在平均問題時,欲平均的數值可超過3個;教學時應先澄清「平均1天花多少是什麼意思?」是指如果每天都花一樣多,會是多少元。 4.教師引導學生澄清題意中的平均分數是指如果每次小考都一樣多分時,每個科目會是幾分。 【閱讀素養教育】 閱E3 熟悉與學科學習相關的文本閱讀策略。 | 教師觀察 口頭報告 任務評量 紙筆評量 | |||
7.理解擴分、約分與等值分數的關係;透過通分解決異分母分數大小比較問題;透過通分解決異分母分數加減問題。 9.用分數表示整數相除的結果;整數的單位分數倍;除以2與乘以1/2。 | 共備教學簡報 課堂討論發表 數學小白板 分子與分母數字卡 | 任務:在課堂活動中實作、討論、完成任務並解題。 策略: 「等質分數大風吹」活動 1.發給學生數張分子和分母數字卡,在教室前方布置十張椅子。 2.依據老師給的分數,可通分或約分找出等值分數,兩兩一組符合答案者坐上椅子,搶不到椅子者或是卡片無法湊出答案者淘汰。 【品德教育】 品E3 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關係。 策略: 「看繪本學數學」活動 1.教師播放《有趣的埃及分數》故事動畫,討論異分母分數的加減計算。 2.教師詢問學生: (1)大披薩是個,小披薩是個,一共是幾個披薩呢? 【閱讀素養教育】 閱E3 熟悉與學科學習相關的文本閱讀策略。 | 教師觀察 口頭報告 任務評量 紙筆評量 | |||
10.透理解扇形的構成要素,並知道扇形是某圓的一部分;理解「圓心角」的意義;理解「幾分之幾圓」的意義,及其與「圓心角」之間的關係;畫出指定半徑與圓心角的扇形。 | 共備教學簡報 課堂討論發表 數學小白板 量角器 | 任務:在課堂活動中實作、討論、完成任務並解題。 策略: 「找出1/N圓」活動 1.半徑相同的1n圓,找出圓心角是多少度? 2.學生讀題後先自行思考解題。 3.老師透過關鍵提問引導思考。 4.學生發表解題想法與答案。 5.將圓規打開量出指定的距離,以指定的距離為半徑畫出一個圓;並算出指定的幾分之一圓的圓心角,用量角器和尺作圖完成扇形。 【科技教育】 科E2 了解動手實作的重要性。 | 教師觀察 口頭報告 任務評量 紙筆評量 |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3學年度部定課程
第一學期數學領域評量項目及評量規準對照表
年級:五年級 版本:翰林版
教學者:柯怡如、胡雅筑、李雅雪、黃和智、朱予萱、蘇慧珊、林曉怡、郭美如
評量項目 | 評量規準 | 評量方式 |
能報讀長條圖與折線圖,並將有序的統計資料繪製成折線圖。(L1) | 1.能解讀長條圖與折線圖並知道其使用的時機。 | 口頭發表 平時作業 紙筆評量 作品評量 |
2.能整理生活中有序的資料,繪製成折線圖。 | ||
能認識倍數與公倍數,因數與公因數,並解決生活上的應用問題。(L2、L4) | 1.能理解倍數與因數的找法。 | 口頭發表 平時作業 紙筆評量 |
2.能解決生活中的公倍數與公因數應用問題。 | ||
能認識平面圖形的性質,並計算簡單複合圖形的面積。(L3、L8) | 1.能理解三角形的邊角關係,以及多邊形的性質。 | 口頭發表 平時作業 紙筆評量 |
2.能認識多邊形以及正多邊形的性質。 | ||
3.能認識平行四邊形及三角形面積公式。 | ||
4.能利用分割或平移的方式,計算簡單複合圖形的面積。 | ||
能認識立體形體面與面的關係,以及柱體、錐體和球體的構成要素。(L5) | 1.能理解空間中面與面的垂直及平行現象。 | 口頭發表 平時作業 紙筆評量 |
2.能根據立體形體的構成要素,將柱體、錐體和球體分類。 | ||
能理解四則運算及分配律的性質,並用以簡化計算。(L6) | 1.能熟練整數的四則運算,並解決多步驟問題。 | 口頭發表 平時作業 紙筆評量 |
2.能理解分配律,並用以簡化計算。 | ||
能解決異分母分數的加減問題,及整數的分數倍關係。(L7、L9) | 1.能理解等值分數的意義,並透過通分解決異分母分數的加減問題。 | 口頭發表 平時作業 紙筆評量 |
2.能用分數表示整數相除的結果,並理解單位分數倍的意義。 | ||
能認識扇形構成要素及圓心角意義,並畫出指定半徑與圓心角的扇形。(L10) | 1.能認識扇形構成要素及圓心角意義。 | 口頭發表 平時作業 紙筆評量 作品評量 |
2.能繪製出指定半徑與圓心角的扇形。 |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3學年度部定課程
第二學期 數學領域課程計畫 1120529版
◎年級:五年級 版本:翰林版
◎原設計者: 柯怡如、胡雅筑、李雅雪、黃和智、朱予萱、蘇慧珊、林曉怡、郭美如
◎逐年修訂者:
◎教學者:柯怡如、胡雅筑、李雅雪、黃和智、朱予萱、蘇慧珊、林曉怡、郭美如
領綱核 心素養 | 數-E-A1 具備喜歡數學、對數學世界好奇、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並能將數學語言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數-E-A2 具備基本的算術操作能力、並能指認基本的形體與相對關係,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用數學表述與解決問題。 數-E-A3 能觀察出日常生活問題和數學的關聯,並能嘗試與擬訂解決問題的計畫。在解決問題之後,能轉化數學解答於日常生活的應用。 數-E-B1 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號之間的轉換能力,並能熟練操作日常使用之度量衡及時間,認識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並能以符號表示公式。 數-E-B2具備報讀、製作基本統計圖表之能力。 數-E-B3 具備感受藝術作品中的數學形體或式樣的素養。 數-E-C1 具備從證據討論事情,以及和他人有條理溝通的態度。 數-E-C2 樂於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並尊重不同的問題解決想法。 | |||||
學習表現 | 一、數與量 n-III-1 理解數的十進位的位值結構,並能據以延伸認識更大與更小的數。 n-III-5 理解整數相除的分數表示的意義。 n-III-6 理解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計算與應用。 n-III-7 理解小數乘法和除法的意義,能做直式計算與應用。 n-III-8 理解以四捨五入取概數,並進行合理估算。 n-III-9 理解比例關係的意義,並能據以觀察、表述、計算與解題,如比率、比例尺、速度、基準量等。 n-III-11 認識量的常用單位及其換算,並處理相關的應用問題。 n-III-12 理解容量、容積和體積之間的關係,並做應用。 二、空間與形狀 s-III-4 理解角柱(含正方體、長方體)與圓柱的體積與表面積的計算方式。 s-III-6 認識線對稱的意義與其推論。 三、關係 r-III-3 觀察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並用文字或符號正確表述,協助推理與解題。 | 學習內容 | 一、數與量 N-5-1 十進位的位值系統:「兆位」至「千分位」。整合整數與小數。理解基於位值系統可延伸表示更大的數和更小的數。 N-5-5 分數的乘法:整數乘以分數、分數乘以分數的意義。知道用約分簡化乘法計算。處理乘積一定比被乘數大的錯誤類型。透過分數計算的公式,知道乘法交換律在分數也成立。 N-5-7 分數除以整數:分數除以整數的意義。最後將問題轉化為乘以單位分數。 N-5-8 小數的乘法:整數乘以小數、小數乘以小數的意義。乘數為小數的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處理乘積一定比被乘數大的錯誤類型。 N-5-9 整數、小數除以整數(商為小數):整數除以整數(商為小數)、小數除以整數的意義。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能用概數協助處理除不盡的情況。熟悉分母為2、4、5、8之真分數所對應的小數。 N-5-10 解題:比率與應用。整數相除的應用。含「百分率」、「折」、「成」。 N-5-11 解題:對小數取概數。具體生活情境。四捨五入法。知道商除不盡的處理。理解近似的意義。 N-5-12 面積:「公畝」、「公頃」、「平方公里」。生活實例之應用。含與「平方公尺」的換算與計算。使用概數。 N-5-13 重量:「公噸」。生活實例之應用。含與「公斤」的換算與計算。使用概數。 N-5-14 體積:「立方公尺」。簡單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N-5-15 解題:容積。容量、容積和體積間的關係。知道液體體積的意義。 N-5-16 解題:時間的乘除問題。在分數和小數學習的範圍內,解決與時間相關的乘除問題。 二、空間與形狀 S-5-4 線對稱:線對稱的意義。「對稱軸」、「對稱點」、「對稱邊」、「對稱角」。由操作活動知道特殊平面圖形的線對稱性質。利用線對稱做簡單幾何推理。製作或繪製線對稱圖形。 S-5-5 正方體和長方體: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體積與表面積。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體積公式。 三、關係 R-5-3 以符號表示數學公式:國中代數的前置經驗。初步體驗符號之使用,隱含「符號代表數」、「符號與運算符號的結合」的經驗。應併入其他教學活動。 | |||
學習目標 | 1.認識億以上的大數;認識多位小數;認識數的十進位結構及位值間的關係;解決整數末位有多個0的乘除計算。 2.整數的分數倍;分數的分數倍;被乘數、乘數與積的關係;分數除以整數。 3.理解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認識體積單位「立方公尺」並做實測及估測;計算簡單長方體和正方體複合形體的體積。 4.理解多位小數的整數倍問題,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解決整數乘以小數的問題;解決小數乘以小數的問題;解決小數、整數除以整數且商為小數的除法問題。 5.認識重量單位「公噸」之意義,並進行計算;認識面積單位「公畝」、「公頃」、「平方公里」之意義,並進行計算。 6.解決時間的乘法問題;解決時間的除法問題;解決生活中的時間應用問題。 7.容積與體積的關係;容積與容量的關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8.理解比率的意義;理解百分率的意義;解決生活中與百分率有關的問題。 9.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表面積;觀察長方體與正方體,切開或合併後,表面積的變化。 10.認識線對稱圖形;知道線對稱圖形的對稱邊相等、對稱角及對稱點的性質;繪製線對稱圖形。 | |||||
融入 議題 *必選 | *□性別平等教育 □人權教育*■環境教育 *□永續海洋 *□家庭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國防教育 □資訊教育(□資訊素養與倫理 □行動學習 □新興科技) ■科技教育 □能源教育 □原住民族教育 *□品德教育 *■生命教育 □法治教育 *□安全教育 □防災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閱讀素養教育 *□戶外教育 ■國際教育 | |||||
議題內涵 | 【環境教育】 環E4 覺知經濟發展與工業發展對環境的衝擊。 環E5 覺知人類的生活型態對其他生物與生態系的衝擊。 環E9 覺知氣候變遷會對生活、社會及環境造成衝擊。 環E15 覺知能資源過度利用會導致環境汙染與資源耗竭的問題。 【科技教育】 科E1 了解平日常見科技產品的用途與運作方式。 【生命教育】 生E3 理解人是會思考、有情緒、能進行自主決定的個體。 【閱讀素養教育】 閱E3 熟悉與學科學習相關的文本閱讀策略。 【國際教育】 國E1 了解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文化特質。 | |||||
學習目標 | 教材重點 | 學習活動 (含學習任務、學習策略與融入議題說明) | 多元評量 | |||
1.認識億以上的大數;認識多位小數;認識數的十進位結構及位值間的關係;解決整數末位有多個0的乘除計算。 2.整數的分數倍;分數的分數倍;被乘數、乘數與積的關係;分數除以整數。 4.理解多位小數的整數倍問題,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解決整數乘以小數的問題;解決小數乘以小數的問題;解決小數、整數除以整數且商為小數的除法問題。 | 共備教學簡報 課堂討論發表 數學小白板 | 任務:在課堂活動中實作、討論、完成任務並解題。 策略: 「生活中的多位小數」活動 1.透過校園生活中常見的桌球桌的尺寸,讓學生察覺小數用於描述物品的長度量。更進一步幫助學生認識小數可以不斷的再細分下去,擴充至多位小數。認識「千分位」、「萬分位」……等位名,理解多位小數並做比較。 2.利用學生較為熟悉的1公尺的長度量來等分,幫助學生看到等分後的長度與原本長度間的關係,透過 3.配合課本布題,運用位值表認識三位小數的化聚和比較。 4.運用位值表幫助學生看到兩個小數的不同,並指導學生如何比較。 5.透過懸浮粒子的情境,讓學生認識0.0001;並配合位值表認識十萬分位、百萬分位與五位小數、六位小數的讀法,及多位小數的讀法。 6.透過讓學生以選擇口罩的情境,教師需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後,再指導學生進行多位小數的比較。 【環境教育】 環E5 覺知人類的生活型態對其他生物與生態系的衝擊。 【閱讀素養教育】 閱E3 熟悉與學科學習相關的文本閱讀策略。 | 教師觀察 口頭報告 任務評量 紙筆評量 | |||
3.理解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認識體積單位「立方公尺」並做實測及估測;計算簡單長方體和正方體複合形體的體積。 9.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表面積;觀察長方體與正方體,切開或合併後,表面積的變化。 | 共備教學簡報 課堂討論發表 數學小白板 | 任務:在課堂活動中實作、討論、完成任務並解題。 策略: 「工作中的數學」活動 1.介紹水利工程師的工作,並與數學概念連結相關的內容。 2.請學生透過文中的關鍵資訊,進行解題求出長方體區域的水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公尺。 【環境教育】 環E4 覺知經濟發展與工業發展對環境的衝擊。 | 教師觀察 口頭報告 任務評量 紙筆評量 | |||
5.認識重量單位「公噸」之意義,並進行計算;認識面積單位「公畝」、「公頃」、「平方公里」之意義,並進行計算。 | 共備教學簡報 課堂討論發表 數學小白板 | 任務:在課堂活動中實作、討論、完成任務並解題。 策略: 「生活中的大單位」活動 1.透過觀察各種工具車,引出「公噸」單位,並說明1公噸是1000公斤,以及公噸的國際通用符號「t」。 2.配合課本布題,利用1公斤= 3.透過學生認識的動物,讓學生思考當給予體重的數字時,應配合什麼單位,來建立適當重量單位的判斷能力。 4.用藍鯨與非洲象的體重進行公斤換成大約多少公噸的學習。透過1公噸是1000公斤的關係,知道當一物體的重量表示要從公斤換成大約多少公噸時,可以視為將公斤數取概數到千位。 【環境教育】 環E9 覺知氣候變遷會對生活、社會及環境造成衝擊。 | 教師觀察 口頭報告 任務評量 紙筆評量 | |||
6.解決時間的乘法問題;解決時間的除法問題;解決生活中的時間應用問題。 | 共備教學簡報 課堂討論發表 數學小白板 | 任務:在課堂活動中實作、討論、完成任務並解題。 策略: 「時間的應用」活動 1.請學生讀題,理解題目知道先算什麼,再算什麼;先用橫式記錄問題之後,解決時間量的除減應用問題。 2.請學生讀題,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時間軸複習舊經驗;先用橫式記錄問題之後,解決時間量與時刻的乘加應用問題。 3.請學生讀題,理解題目為時間量與時刻的減除應用後,先開放學生解題,再討論不同的解法。 4.請學生讀題,教師引導學生看圖並表示題意,知道有幾個休息時間,幾場電影,進而解決中間有休息時間的間隔問題。 【科技教育】 科E1 了解平日常見科技產品的用途與運作方式。 | 教師觀察 口頭報告 任務評量 紙筆評量 | |||
7.容積與體積的關係;容積與容量的關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 共備教學簡報 課堂討論發表 數學小白板 | 任務:在課堂活動中實作、討論、完成任務並解題。 策略: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活動 1.透過已知體積大小的物體進行實際操作,讓學生經觀察後了解上升的水的體積就是水中積木的體積。 2.在裝水的容器內投入不規則物體,再拿出不規則物體,引導學生思考下降的水的體積就是物體的體積;另外的方法是可將容器裝滿水,並在其外放置接水的盆子,將石頭放入容器後,溢出來的水的體積就是石頭的體積。 3.教師確認學生理解題意後,可請學生討論並說明解題策略。直接觀察到水上升的高度,用體積公式算出上升的水的體積。 4.透過測量水草的體積,讓學生說明水草移出而下降的水的體積,就是水草的體積。 【環境教育】 環E15 覺知能資源過度利用會導致環境汙染與資源耗竭的問題。 | 教師觀察 口頭報告 任務評量 紙筆評量 | |||
8.理解比率的意義;理解百分率的意義;解決生活中與百分率有關的問題。 | 共備教學簡報 課堂討論發表 數學小白板 | 任務:在課堂活動中實作、討論、完成任務並解題。 策略: 「認識比率」活動 1.以牙齒健康檢查的應用情境為入口,讓學生熟習比率指的是「部分占全體」的多寡這個概念和表示的方法;並用曾學過的通分概念來比較比率的多寡。 2.請學生讀題,求紅色玫瑰和白色玫瑰各占全部玫瑰的的比率;並將紅色玫瑰和白色玫瑰的比率相加,得到全部的比率總和為「1」。 3.請學生讀題,給定男生人數的比率,求女生人數的比率;並運用全班人數的比率是1來解題。 4.請學生讀題,給定總量和紅花的比率,求紅花的數量。 5.請學生讀題,給定總量和所有部分的比率,利用兩種方法比較比率的大小。 【生命教育】 生E3 理解人是會思考、有情緒、能進行自主決定的個體。 | 教師觀察 口頭報告 任務評量 紙筆評量 | |||
10.認識線對稱圖形;知道線對稱圖形的對稱邊相等、對稱角及對稱點的性質;繪製線對稱圖形。 | 共備教學簡報 課堂討論發表 數學小白板 剪刀 色紙 | 任務:在課堂活動中實作、討論、完成任務並解題。 策略: 「探索中學數學」活動 1.觀察摺紙的數個連字是否有對稱。 2.思考正方形色紙用不同的摺法和寫法,剪下來的國字是否不同。 3.根據課文提供的步驟,將指定的圖形進行對摺並剪下來,及親自動手設計線對稱圖案。 【國際教育】 國E1 了解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文化特質。 | 教師觀察 口頭報告 任務評量 紙筆評量 |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113學年度部定課程
第二學期數學領域評量項目及評量規準對照表
年級:五年級 版本:翰林版
教學者: 柯怡如、胡雅筑、李雅雪、黃和智、朱予萱、蘇慧珊、林曉怡、郭美如
評量項目 | 評量規準 | 評量方式 |
能認識多位小數並解決小數對整數或小數的乘、除法問題;能理解整數或分數的分數倍關係,並解決分數除以整數的問題 (L1、L2、L4) | 1.能認識多位小數,解決整數乘以小數、小數乘以小數的問題。 | 口頭發表 平時作業 紙筆評量 |
2.能解決小數、整數除以整數,且商為小數的除法問題。 | ||
3.能解決整數的分數倍、分數的分數倍問題。 | ||
4.能理解被乘數、乘數與積的關係。 | ||
5.能解決分數除以整數的問題。 | ||
能理解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與表面積的計算公式,並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複合形體的體積與表面積。(L3、L9) | 1.能理解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與表面積的計算公式。 | 口頭發表 平時作業 紙筆評量 |
2.能認識體積單位「立方公尺」。 | ||
3.能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複合型體的體積及表面積。 | ||
能認識生活中重量與面積的大單位,並進行計算。(L5) | 1.能認識重量單位「公噸」並進行計算。 | 口頭發表 平時作業 紙筆評量 |
2.能認識面積單位「公畝」、「公頃」、「平方公里」,並進行計算。 | ||
能解決時間的乘、除法問題;以及生活中的時間應用問題。(L6) | 1.能解決時間的乘、除法問題。 | 口頭發表 平時作業 紙筆評量 |
2.能解決生活中的時間應用問題。 | ||
能理解容積與體積和容量的關係,並計算不規則物體的體積。(L7) | 1.能認識容積與體積、容積與容量的關係。 | 口頭發表 平時作業 紙筆評量 |
2.能計算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 ||
能理解比率及百分率的意義,並解決生活中與百分率有關的問題。(L8) | 1.能理解比率及百分率的意義。 | 口頭發表 平時作業 紙筆評量 |
2.解決生活中與百分率有關的問題。 | ||
能認識線對稱圖形的對稱邊、對稱角及對稱點的性質,並繪製線對稱圖形。(L10) | 1.能理解線對稱圖形對稱邊相等、對稱角及對稱點的性質。 | 口頭發表 平時作業 紙筆評量 作品評量 |
2.能在方格紙上繪製線對稱圖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