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深美國小四年級數學領域教學計畫

格式
pdf
大小
658.79 KB
頁數
15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7-08-29,离现在 18 5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深美國小九十六學年度第一學期四年級教學計畫(數學領域教學計畫)

 

100 

基隆市深美國民小學九十

基隆市深美國民小學九十

基隆市深美國民小學九十

基隆市深美國民小學九十六

六學年度第

學年度第

學年度第

學年度第一

一學期

學期

學期

學期數學

數學

數學

數學領域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計畫

領域課程計畫    

(一)學習領域別:數學領域 
(二)實施時間:96 年 8 月 30 日~97 年 1 月 18 日 
(三)教學年級:四年級 
(四)教學節數:63 節 
(五)編修者:廖翠瑜(編修自九十六學年度康軒版數學第七冊教材) 
(六)學習目標與相對應能力指標 

學習總目標 

學習目標 

相對應能力指標 

1.億以內數的概念、位
值、化聚及大小關係;
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1-1 建立 10 萬以內的數量概念與
數詞序列。 
1-2 認識位值。 
1-3 億以內數的說、讀、聽、
寫、做。 
1-4 了解億以內數的化聚。 
1-5 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關係。 

N-2-1 能延伸非負整數的認識到十萬並認識位值概
念,進而理解 0 代表空位的意義。 

連結: 
C-R-1 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 

 

2.解決生活情境中,
四、五位數乘以一位數
的問題;解決生活情境
中,二、三位數乘以二
位數的整數乘法問題;
在情境中,理解乘法交
換律。 
 

2-1 解決生活情境中多位數乘以
一位數的問題。 
2-2 解決生活情境中二、三位數
乘以二位數的問題。 
2-3 能用直式記錄乘法的解題過
程。 
2-4 在情境中,理解乘法交換
律。 

N-3-2 能嘗試理解乘、除的直式算則。 
CZ-03 熟練乘數是二位數及除數是二位數的直式
計算。 
N-2-15 能用不同的想法,檢驗答案的合理性。 

N-2-14 能在情境中,理解乘法交換律、等號的對稱
性、「<、=、>」的遞移性、加法和乘法的結合
律與分配律,以及乘法和除法的相互關係。 

連結: 
C-R-1 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 

C-T-2 能把情境中數、量、形之關係以數學語言表
出。 

3.做角的大小比較;認
識「度」的意義,並做
角的測量與繪製;解決
角的合成與分解問題;
認識平角,並經驗三角
形內角和為 180°。 
 

3-1 能做角的大小比較。 
3-2 認識量角器和使用。 
3-3 認識「度」的意義,並作角
的測量與繪製。 
3-4 了解角的張開程度和角的關
係。 
3-5 認識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旋
轉。 
3-6 解決角的合成與分解問題。 

3-7 認識平角,並經驗三角形內
角和是 180 度。 

N-2-9 能在保留概念形成後,進行兩個同類量的間
接比較(利用完整複製)及個別單位的比較(利用等
量合成的複製)(量:長度、容量、重量、角度、面
積、體積)。 
N-2-11 能理解生活中,各種量的測量工具上刻度
間的結構,進而對以同單位表達的量作形式計算。 

S-2-6 能瞭解張開程度、旋轉程度和角的關係。 

連結: 
C-R-1 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 
C-T-2 能把情境中數、量、形之關係以數學語言表
出。 

C-C-1 能了解數學語言(符號、用語、圖表、非形式
化演繹等)的內涵。 

4.解決生活情境中,
四、五位數除以一位數
的問題;解決生活情境
中二、三位數除以二位
數的問題;在情境中,
經驗乘法和除法的相互
關係;驗算除法的答
數。 
 

4-1 解決生活情境中,多位數除
以一位數,商為整數的問題。 
4-2 解決生活情境中,二、三位
數除以二位數,商為整數的問
題。 
4-3 能用除法直式記錄除法問題
的解題過程。 
4-4 能在生活情境中,理解乘法
和除法的相互關係。 

4-5 能驗算除法的答數。 

N-3-2 能嘗試理解乘、除的直式算則。 
A-2-2 能透過具體表徵,解決從生活情境問題中
列出的算式填充題。 
CZ-02 熟練多位數乘以一位數及多位數除以一位
數的直式計算。 
CZ-03 熟練乘數是二位數及除數是二位數的直式
計算。 
N-2-15 能用不同的想法,檢驗答案的合理性。 

N-2-14 能在情境中,理解乘法交換律、等號的對稱
性、「<、=、>」的遞移性、加法和乘法的結合
律與分配律,以及乘法和除法的相互關係。 

連結: 
C-R-1 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深美國小九十六學年度第一學期四年級教學計畫(數學領域教學計畫)

 

101 

C-T-2 能把情境中數、量、形之關係以數學語言表
出。 

5.認識真分數、假分
數、帶分數的意義;了
解假分數、帶分數和整
數的互換;以真分數描
述單位分數內容物為多
個個物的幾份;理解在
平分情境下,分數為整
數相除結果之意涵。 
 

5-1 認識真分數、假分數、帶分
數的意義。 
5-2 能在等分情境中,理解分數
的整數相除意涵。 
5-3 了解假分數、帶分數的互
換。 

5-4 在等分好、整體 1 能明顯出
現之具體情境中,能以真分數來
描述單位分數內容物為多個個物
的幾份。 

N-2-5 在等分好、整體 1 能明顯出現之具體情境
中,能以真分數來描述單位分數內容物為多個個
物的幾份,進行同分母真分數的合成、分解活
動,並理解等值分數的意義。 

CZ-05 理解分數之整數相除意涵,並作分子相同,
分母不同的分數比較。 

連結: 
C-R-1 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 
C-T-2 能把情境中數、量、形之關係以數學語言表
出。 

C-C-1 能了解數學語言(符號、用語、圖表、非形式
化演繹等)的內涵。 

6.億以上數的概念、位
值、化聚及大小關係;
數的十進結構;做大數
的加減計算。 
 

6-1 建立億以上的數量概念與數
詞序列。 
6-2 認識位值。 
6-3 億以上數的說、讀、聽、
寫、做。 
6-4 了解億以上數的化聚。 
6-5 比較億以上數的大小關係。 

6-6 理解多位數的加減法直式算
則。 

N-2-1 能延伸非負整數的認識到十萬並認識位值
概念,進而理解 0 代表空位的意義。 
N-2-3 能理解加、減的直式算則。 

CZ-01 熟練多位數的加減直式計算(含多重進位及
借位)。 

連結: 
C-R-1 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 
C-T-2 能把情境中數、量、形之關係以數學語言表
出。 

7.間接比較與個別單位
比較;公分、毫米的關
係與化聚;公分、毫米
的形式計算及二階單位
計算。 

7-1 長度的個別單位比較。 
7-2 認識毫米,以毫米為單位進
行實測。 
7-3 知道長度二階單位的關係並
能做二階的化聚。(公尺和公
分、公分和毫米) 

7-4 公分和毫米二階單位的應用
及計算。 

N-2-9 能在保留概念形成後,進行兩個同類量的
間接比較(利用完整複製)及個別單位的比較(利用
等量合成的複製)(量:長度、容量、重量、角
度、面積、體積)。 
N-2-10 能認識各種量的普遍單位,應用在生活中
的實測和估測活動,並培養出量感(普遍單位:千
米、毫米、公升、毫公升、時、分、秒)。 
N-2-11 能理解生活中,各種量的測量工具上刻度
間的結構,進而對以同單位表達的量作形式計
算。 
N-2-12 能知道同類量中二階單位之間的關係及使
用二階單位作描述,並利用此關係作整數化聚。 
連結: 
C-R-1 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 
C-T-2 能把情境中數、量、形之關係以數學語言表
出。 
C-C-1 能了解數學語言(符號、用語、圖表、非形
式化演繹等)的內涵。 

 

8.重量的間接比較;用
公斤、公克進行實測,
並做二階單位的化聚及
形式計算;經驗等號的
意義,並能在情境中理
解等號的對稱性及
「<、=、>」的遞移
性。 
 

8-1 認識秤面刻度間的結構。 
8-2 在生活情境中,能使用「公
斤、公克」進行重量的實測和估
測。 

8-3「公斤、公克」的二階單位描
述與化聚。 

8-4 在生活情境中,理解等號的
對稱性及「>、<、=」的遞移
性。 

 

N-2-10 能認識各種量的普遍單位,應用在生活中
的實測和估測活動,並培養出量感(普遍單位:千
米、毫米、公升、毫公升、時、分、秒)。 
N-2-11 能理解生活中,各種量的測量工具上刻度
間的結構,進而對以同單位表達的量作形式計
算。 
N-2-12 能知道同類量中二階單位之間的關係及使
用二階單位作描述,並利用此關係作整數化聚。 

N-2-14 能在情境中,理解乘法交換律、等號的對
稱性、「<、=、>」的遞移性、加法和乘法的結
合律與分配律,以及乘法和除法的相互關係。 

連結: 
C-R-1 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深美國小九十六學年度第一學期四年級教學計畫(數學領域教學計畫)

 

102 

C-T-2 能把情境中數、量、形之關係以數學語言表
出。 

C-C-1 能了解數學語言(符號、用語、圖表、非形式
化演繹等)的內涵。 

9.就給定的圓、三角
形、四邊形及多邊形
(含正多邊形),能確認
並說出組成要素的名
稱;經驗幾何變動與圖
形在生活中的應用;認
識等邊三角形及等腰三
角形和性質。 

9-1 認識圓及其構成要素。 
9-2 察覺圓的構成要素間的關
係。 
9-3 認識三角形、四邊形及多邊
形的構成要素。 
9-4 認識等邊三角形及等腰三角
形及其性質。 

9-5 經驗三角形及四邊形的幾何
變動與應用。 

S-2-1 就給定的幾何形體,能確認並說出組成要
素的名稱,並在檢驗後適當地描述其要素間的關
係。 

S-2-3 能透過實測察覺形體的性質。 

連結: 
C-R-1 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 
C-T-2 能把情境中數、量、形之關係以數學語言表
出。 

C-C-1 能了解數學語言(符號、用語、圖表、非形式
化演繹等)的內涵。 

10.認識「時、分、
秒」,應用在生活中的
實測和估測活動,並培
養出量感;認識時、
分、秒的關係,以及 24
時制;作時或分同單位
時間量的加減計算。 
 

10-1 認識「時、分、秒」及其
關係。 
10-2 進行「時、分、秒」應用
在生活中的實測與估測活動,
並培養出量感。 
10-3 理解 24 時制,並應用在生
活中。 
10-4 認識並解決時刻與時間量
的問題。 

10-5 解決同單位時間量的加減。 

N-2-8 能報讀(鐘面上的)時刻以及點算兩時刻間
的時間;能理解 24 時制並應用在生活中。 

N-2-10 能認識各種量的普遍單位,應用在生活中
的實測和估測活動,並培養出量感(普遍單位:千
米、毫米、公升、毫公升、時、分、秒)。 

連結: 
C-R-1 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 
C-T-2 能把情境中數、量、形之關係以數學語言表
出。 

C-C-1 能了解數學語言(符號、用語、圖表、非形式
化演繹等)的內涵。 

11.認識生活中與左右
相關的標誌及路線;認
識東南西北及八方位之
方位語詞;運用方位語
詞及距離描述物體的位
置與方向。 

11-1 認識生活情境中與左右方
位相關的標誌和路線圖。 
11-2 認識方位語詞。 
11-3 運用方位語詞描述位置與
方向。 

11-4 知道因參考點不同而相對位
置有不同變化。 

S-2-4 能運用東西南北的語詞描述位置及方向。 

連結: 
C-R-1 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 
C-T-2 能把情境中數、量、形之關係以數學語言表
出。 

C-C-1 能了解數學語言(符號、用語、圖表、非形式
化演繹等)的內涵。 

 
(七)教學計畫: 

次 

日期  學校

(或

年)

重要

行事 

對應能力指標 

學習目標 

主要學習活動 
(評量與指導要項) 

排 

源 

入 

8.30

8.31 

8.30
(四)
始業
式 
 

N-2-1 能延

伸非負整數

的認識到十

萬並認識位

值概念。 

連結: 

C-R-1 能察覺

生活中與數

學相關的情

境。 

C-T-2 能把情

境中數、

量、形之關

係以數學語

言表出。 

 

1-1 建立 10

萬以內的數

量概念與數

詞序列。 

1-2 認識位

值。 

1-3 十萬以內

數的說、

讀、聽、

寫、做。 

1-4 億以內數

的說、讀、

聽、寫、

做。 

◎一、億以內的數 
【活動一】10 萬以內的數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累萬的情境,
建立十萬以內數的概念與數詞序列。 
2.透過操作定位板,察覺認識十萬位的位
值和數詞序列。 
3.透過情境布題,進行說、讀、寫十萬以
內的數。 
4.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附件數字卡,
表徵十萬以內的數,進行十萬以內數的化
聚活動,和不同位值的數字所代表的多
少。 
5.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定位板記錄,

3  附



、 
二 



卡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深美國小九十六學年度第一學期四年級教學計畫(數學領域教學計畫)

 

103 

進行十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和使用「<、
>或=」符號紀錄。 

參考課本 P4-6、配合習①P5-6 

9.03

9.07 

量身
高體
重 

N-2-1 能延

伸非負整數

的認識到十

萬並認識位

值概念。 

連結: 

C-R-1 能察覺

生活中與數

學相關的情

境。 

C-T-2 能把情

境中數、

量、形之關

係以數學語

言表出。 

 

1-1 建立億以

內數的數量概

念與數詞序

列。 

1-2 認識位

值。 

1-4 億以內數

的說、讀、

聽、寫、

做。 

1-5 比較億以

內數的大

小。 

【活動二】億以內的數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定位板記錄,
認識千萬。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定位板記錄和
四位數畫線記錄,進行千萬以內數的聽、
說、讀、寫的活動。 
參考課本 P7-9、配合習①P7 
【活動三】比大小 
1.

  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定位板記

錄,進行千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參考課本 P10、配合習①P7 

3  課





圖 

 

9.10

9.14 

 

CZ-02 熟練

多位數乘以

一位數及多

位數除以一

位數的直式

計算。 
CZ-03 熟練
乘數是二位
數及除數是
二位數的直
式計算。 

連結: 

C-R-1 能察覺

生活中與數

學相關的情

境。 

C-T-2 能把情

境中數、

量、形之關

係以數學語

言表出。 

 

2-1 解決生活

情境中多位

數乘以一位

數的問題。 

2-2 解決生活

情境中二位

數乘以二位

數的問題。 

2-3 能用直式

記錄乘法的

解題過程。 

◎二、整數的乘法 
【活動一】多位數乘以一位數 
1.教師口述布題,複習舊經驗,以乘法直
式記錄三位數乘以一位數,進行解題活
動。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並說明直式記錄方
式,學生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以乘法直式
記錄四位數乘以一位數的解題活動,並說
明和發表。 
3.教師重新口述布題,並說明直式記錄方
式,學生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以乘法直式
記錄五位數乘以一位數的解題活動,並說
明和發表。 
參考課本 P12-14、配合習①P9-10 
【活動二】二位數乘以整十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情境進行乘以 10 倍
的解題活動。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情境進行二位
數乘以整十倍的問題,並發表說明解題過
程。 
3.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情境進行二位數乘
以整十倍的解題活動,並觀察和討論乘以
整十倍,察覺在答案的末位補 0 的情形。 
參考課本 P15-16、配合習①P11-12 

3  課





圖 

 

9.17

9.21 

一年
級潔
牙與
望遠
凝視
宣導 

CZ-02 熟練

多位數乘以

一位數及多

位數除以一

位數的直式

計算。 
CZ-03 熟練
乘數是二位
數及除數是
二位數的直
式計算。 

2-2 解決生活

情境中二、

三位數乘以

二位數的問

題。 

2-3 能用直式

記錄乘法的

解題過程。 

2-4 在情境

中,理解乘

法交換律。 

【活動三】二位數乘以二位數 
1.

  教師口述布題,透過矩陣排列圖示的觀

察和討論,解決二位數乘以二位數(不
進位)的問題,並發表說明解題過程。 

參考課本 P17-18、配合習①P13-14 
【活動四】三位數乘以二位數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解決
三位數乘以整十的問題。 

3  課





圖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深美國小九十六學年度第一學期四年級教學計畫(數學領域教學計畫)

 

104 

連結: 

C-R-1 能察覺

生活中與數

學相關的情

境。 

C-T-2 能把情

境中數、

量、形之關

係以數學語

言表出。 

C-C-1 能了解

數學語言(符

號、用語、

圖表、非形

式化演繹等)

的內涵。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一位
數乘以二位數」的結果,察覺「整十乘以
二位數」

「整百乘以二位數」的答案,答

案末位補 0 的規律。 
3.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
三位數乘以二位數的解題活動,並以直式
記錄和發表說明。 
參考課本 P19-21、配合習①P15-17 
【活動五】乘法交換律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積木、觀察和
討論的矩陣排列,認識乘法交換律。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
察覺被乘數與乘數交換,積不改變的事
實。 
參考課本 P22、配合習①P18 

9.24

9.28 

9.24
彈性
放假 
9.25
(二)
中秋
節 
9.29

9.24
課 

N-2-9 能在

保留概念形

成後,進行

兩個同類量

的間接比較

(利用完整複

製)及個別單

位的比較(利

用等量合成

的複

製)(量:長

度、容量、

重量、角

度、面積、

體積)。 

N-2-11 能理

解生活中,

各種量的測

量工具上刻

度間的結

構,進而對

以同單位表

達的量作形

式計算。 

連結: 

C-R-1 能察覺

生活中與數

學相關的情

境。 

C-T-2 能把情

境中數、

量、形之關

係以數學語

言表出。 

C-C-1 能了解

數學語言(符

號、用語、

圖表、非形

式化演繹等)

的內涵。 

3-1 能做角的

大小比較。 

3-2 認識和操

作使用量角

器。 

3-3 認識「度」

的意義,並

作角的測量

與繪製。 

3-7 認識平

角,並經驗

三角形內角

和是 180 度。 

◎三、角度 
【活動一】角的大小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扇子
的開合情形,察覺扇子的角。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複製
扇子的開合程度的間接比較,察覺角的張
開程度的比較方式。 
3.教師重新以動動腦口述布題,透過觀察
和討論,察覺和經驗對頂角相同,並發表
說明。 
參考課本 P24-25、配合習①P19 
【活動二】量角器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認識
量角器的結構。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操作量角器和
三角板,進行觀察和測量,並解題的活
動。 
參考課本 P26-27、配合習①P20 
【活動三】認識度的意義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觀察和討
論,察覺和認識兩個三角板的 6 個角度的
測量、報讀和比大小。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點數
量角器上的刻度,察覺和認識 10 度角的表
示。 
3.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觀察和討
論,察覺和認識「度」的意義,並做出 1
度的角。 
4.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察覺
鋪色的角度,發表說明;並認識平角是
180 度。 

/

/

尺 

/

/

/

/

器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深美國小九十六學年度第一學期四年級教學計畫(數學領域教學計畫)

 

105 

5.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操作、觀察和
討論,進行解題活動。 
參考課本 P28-29、配合習①P21-22 

10.0

1- 

10.0

 
 

S-2-6 能了

解張開程

度、旋轉程

度和角的關

係。 

連結: 

C-R-1 能察覺

生活中與數

學相關的情

境。 

C-T-2 能把情

境中數、

量、形之關

係以數學語

言表出。 

C-C-1 能了解

數學語言(符

號、用語、

圖表、非形

式化演繹等)

的內涵。 

3-3 認識「度」

的意義,並

作角的測量

與繪製。 

3-4 了解角的

張開程度和

角的關係。 

3-5 認識順時

針及逆時針

方向旋轉。 

3-6 解決角的

合成與分解

問題。 

3-7 認識平

角,並經驗

三角形內角

和是 180 度。 

【活動四】畫角 
1.

  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觀察和討

論,測量課本上指定角的角度;並進
行畫角的活動。 

參考課本 P32、配合習①P23 
【活動五】旋轉角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觀察和討
論,時鐘指針的轉動活動,察覺和認識旋
轉角的意義,並畫旋轉角來記錄物品的轉
動。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觀察和討
論,鐘面的旋轉方向,教師說明順時針及
逆時針方向旋轉的意義。 
3.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觀察和討
論,使用量角器測量旋轉角的角度,並作
角度的形式計算解題活動。 
參考課本 P33-34、配合習①24 
【活動六】角的合成與分解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附件的操作、觀察
和討論,以實測方式解決圖形角的合成問
題,並用算式記錄解題。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附件圖卡的操作、
觀察和討論,經驗三角形內角和是 180
度,並作相關應用計算的解題活動。 
參考課本 P35-36、配合習①P25-26 

/

/

/

刀 

 

 

10.0

8- 

10.1

10.1
0(三
) 國
慶日 
 

CZ-03 熟練

乘數是二位

數及除數是

二位數的直

式計算。 

連結: 

C-R-1 能察覺

生活中與數

學相關的情

境。 

C-T-2 能把情

境中數、

量、形之關

係以數學語

言表出。 

C-C-1 能了解

數學語言(符

號、用語、

圖表、非形

式化演繹等)

的內涵。 

4-1 解決生活

情境中,多

位數除以一

位數,商為

整數的問

題。 

4-2 解決生活

情境中,二

位數除以二

位數,商為

整數的問

題。 

4-3 能用除法

直式記錄除

法問題的解

題過程。 

◎四、整數的除法 
【活動一】四、五位÷一位 
1.教師口述布題,複習舊經驗,透過觀察
和討論,進行以除法直式解決三位數÷一
位數的問題。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在定位板上的記
錄、觀察和討論,進行以除法直式解決四
位數÷一位數的問題。 
3.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在定位板上的
記錄、觀察和討論,進行除法直式解決五
位數÷一位數的問題。 
參考課本 P38-40、配合習①P29-30 
【活動二】二位÷二位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
二位數除以二位數的問題,並用直式記錄
解題過程。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
二位數除以二位數的估商問題,並用直式

3  附

六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深美國小九十六學年度第一學期四年級教學計畫(數學領域教學計畫)

 

106 

記錄解題過程。 
3.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
進行二位數除以二位數的估商問題,並用
直式記錄解題過程。 
參考課本 P41-42、配合習①P31-32 

10.1

5- 

10.1

10.1
8 防
震防
災演
練 

CZ-03 熟練
乘數是二位
數及除數是
二位數的直
式計算。 

N-2-14 能在情
境中,理解乘
法交換律、等
號的對稱性、
「<、=、>」
的遞移性、加
法和乘法的結
合律與分配
律,以及乘法
和除法的相互
關係。 

N-2-15 能用

不同的想

法,檢驗答

案的合理

性。 

連結: 

C-R-1 能察覺

生活中與數

學相關的情

境。 

C-T-2 能把情

境中數、

量、形之關

係以數學語

言表出。 

C-C-1 能了解

數學語言(符

號、用語、

圖表、非形

式化演繹等)

的內涵。 

3-2 解決生活

情境中,三

位數除以二

位數,商為

整數的問

題。 

3-3 能用除法

直式記錄除

法問題的解

題過程。 

3-4 能在生活

情境中,理

解乘法和除

法的相互關

係。 

3-5 能驗算除

法的答數。 

【活動三】三位÷二位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
使用多層和估商的方法解決三位數除以二
位數的問題,並用直式記錄解題過程。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
進行使用多層和估商的方法解決三位數除
以二位數的問題,並用直式記錄解題過
程,和發表說明。 
參考課本 P43-45、配合習①P33-35 
【活動四】乘除的相互關係及驗算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察覺
乘法和除法的相互關係。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
察覺乘法和除法的相互關係,並應用於解
題活動。 
3.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利用
乘法和除法的相互關係,進行驗算的解題
活動。 
參考課本 P46-48、配合習①P36-37 

3  附

六 

 

10.2

2- 

10.2

   

N-2-5 在等

分好、整體 1

能明顯出現

之具體情境

中,能以真

分數來描述

單位分數內

容物為多個

個物的幾

份,進行同

分母真分數

的合成、分

解活動,並

理解等值分

數的意義。 

CZ-05 理解

分數之整數

相除意涵,

並作分子相

同,分母不

同的分數比

較。 

5-1 認識真分

數、假分

數、帶分數

的意義。 

5-2 能在等分

情境中,理

解分數的整

數相除意

涵。 

5-3 了解假分

數、帶分數

的互換。 

5-4 在等分

好、整體 1 能

明顯出現之

具體情境

中,能以真

分數來描述

單位分數內

容物為多個

個物的幾

份。 

◎五、分數 
【活動一】分數的概念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附件圖卡,察
覺某一分數就是若干個單位分數。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真
分數的合成,察覺和認識假分數和帶分數
及記法。 
參考課本 P50-51、配合習①P39-41 
【活動二】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的辨
別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
分數卡的分類活動,察覺真分數、假分數
和帶分數的分辨

。 

2.教師宣告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意
義。 

八 

/白

木/

卡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深美國小九十六學年度第一學期四年級教學計畫(數學領域教學計畫)

 

107 

連結: 

C-R-1 能察覺

生活中與數

學相關的情

境。 

C-T-2 能把情

境中數、

量、形之關

係以數學語

言表出。 

C-C-1 能了解

數學語言(符

號、用語、

圖表、非形

式化演繹等)

的內涵。 

參考課本 P52、配合習①P42 
【活動三】用分數表示除法的結果 
1.

  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察

覺和解決整數÷整數=單位分數、整數
÷整數=真分數,以及整數÷整數=帶
(假)分數的問題。 

參考課本 P53-54、配合習①P42 
【活動四】假分數和帶分數的互換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圓形分數圖
卡、觀察和討論,察覺和解決帶分數換成
假分數的問題。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圓形分數圖
卡、觀察和討論,察覺和解決假分數換成
帶分數的問題。 
參考課本 P55-56、配合習①P43 
【活動五】內容物為多個個物的分數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積木、觀察和
討論,察覺使用分數描述占全部的幾分之
幾。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察覺
「等分後單位分數內容物為多個個物」的
分量數詞序列。 
參考課本 P57-58、配合習①P43

 

10 

10.2

11.0

 

同 1~5 單元

能力指標 

連結: 

C-R-1 能察覺

生活中與數

學相關的情

境。 

C-T-2 能把情

境中數、

量、形之關

係以數學語

言表出。 

C-C-1 能了解

數學語言(符

號、用語、

圖表、非形

式化演繹等)

的內涵。 

【期中評量

週】 

同 1~5 單元 

 

整複習 

◎學習廣角一 
【活動一】整數與假分數的互換 
參考課本 P60、配合習①P45 
【活動二】異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 
參考課本 P61、配合習①P45 
【活動三】數字填空 
參考課本 P62-63、配合習①P45 
【活動四】旋轉 
參考課本 P64-65、配合習①P46 
◎期中評量:紙筆評量(第一、二、四、五
單元) 、實作評量(第三單元~角度) 

/.

/

/

/.

/

圖 

 

 

11 

11.0

11.0

二年
級班
級新
詩朗
誦觀
摩表
演賽 

N-2-1 能延

伸非負整數

的認識到十

萬並認識位

值概念。 

N-2-3 能理

解加、減的

直式算則。 

6-1 建立億以
上的數量概
念與數詞序
列。 

6-2 認識位

值。 

6-3 億以上數

◎六、數的十進位結構 
【活動一】億以上的數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定位板記錄,
認識千億以內的數。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定位板記錄,

3  附

十 

/.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深美國小九十六學年度第一學期四年級教學計畫(數學領域教學計畫)

 

108 

CZ-01 熟練

多位數的加

減直式計算

(含多重進位

及借位)。 

連結: 

C-R-1 能察覺

生活中與數

學相關的情

境。 

C-T-2 能把情

境中數、

量、形之關

係以數學語

言表出。 

C-C-1 能了解

數學語言(符

號、用語、

圖表、非形

式化演繹等)

的內涵。 

的說、讀、

聽、寫、做。 

6-4 了解億以

上數的化

聚。 

6-5 比較億以

上數的大小關

係。 

6-6 理解多位

數的加減法

直式算則。 

進行千億以內數的聽、說、讀、寫的活
動。 
3.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定位板紀錄,
認識千兆以內的數,並進行千兆以內數的
聽、說、讀、寫的活動。 
4.教師宣告「我國的命數法」系統。 
參考課本 P66-67、配合習①P50 
【活動二】十進位結構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和觀察定位
板,察覺相鄰位值間的彼此關係。 
2.教師口述布題,學生透過觀察和討論,
用算式將數的十進位表示法記下來。 
參考課本 P68-69、配合習①P51 
【活動三】大數的加減計算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
解題活動,以加法直式記錄並計算,進行
解題活動。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
進行解題活動,以減法直式記錄並計算,
進行解題活動。 
3.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
進行解題活動,以加減直式記錄並計算,
進行解題活動。 
參考課本 P70-72、配合習①P52-53 

卡 

12 

11.1

11.1

四年
級班
級英
語歌
謠觀
摩表
演賽 

N-2-9 能在

保留概念形

成後,進行

兩個同類量

的間接比較

(利用完整複

製)及個別單

位的比較(利

用等量合成

的複

製)(量:長

度、容量、

重量、角

度、面積、

體積)。 

N-2-10 能認

識各種量的

普遍單位,

應用在生活

中的實測和

估測活動,

並培養出量

感(普遍單

位:千米、

毫米、公

升、毫公

升、時、

分、秒)。 

連結: 

C-R-1 能察覺

生活中與數

學相關的情

境。 

7-1 長度的個

別單位比

較。 

7-2 認識毫

米,以毫米

為單位進行

實測。 

 

◎七、長度 
【活動一】比長短 
1.教師口述布題,說明身體各部位的長
度,透過操作、觀察和討論,使用身體的
個別單位來測量,並描述長度。 
2.教師口述「一庹」布題,透過觀察和討
論,進行公尺和公分的二階單位化聚的活
動。 
3.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觀察和討
論,進行使用不同單位測量同一長度時,
察覺其數值的不同的解題活動。 
參考課本 P74-75、配合習①P55-56 
【活動二】認識毫米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說明
毫芒雕

刻的藝術認識毫米,並進行報讀尺

上毫米的刻度。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操作、觀察和
討論,以毫米為單位進行實際測量各種物
品的長度活動。 
3.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察覺
和認識毫米及公分的關係,並作化聚。 
參考課本 P76、配合習①P57 

2  .

筆 

尺 

品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深美國小九十六學年度第一學期四年級教學計畫(數學領域教學計畫)

 

109 

C-T-2 能把情

境中數、

量、形之關

係以數學語

言表出。 

C-C-1 能了解

數學語言(符

號、用語、

圖表、非形

式化演繹等)

的內涵。 

12 

11.1

11.1

四年
級班
級英
語歌
謠觀
摩表
演賽 

N-2-11 能理

解生活中,

各種量的測

量工具上刻

度間的結

構。 

N-2-12 能知

道同類量中

二階單位之

間的關係及

使用二階單

位作描述,

並利用此關

係作整數化

聚。 

連結: 

C-R-1 能察覺

生活中與數

學相關的情

境。 

C-T-2 能把情

境中數、

量、形之關

係以數學語

言表出。 

C-C-1 能了解

數學語言(符

號、用語、

圖表、非形

式化演繹等)

的內涵。 

7-3 知道長度

二階單位的

關係並能做

二階的化聚

(公尺和公

分、公分和

毫米)。 

7-4 公分和毫

米二階單位

的應用及計

算。 

【活動三】公分和毫米的化聚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操作,進行
以公分、毫米二階單位的實測活動,察覺

分和毫米的二階單位說法。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操作,畫出
指定長度,並進行公分和毫米的二階化
聚,及公分和毫米的小數(分數)化聚活
動。 
3.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操作,
進行公分和毫米的二階化聚,及公分和毫

的小數(分數)化聚活動,並發表說明解

法。 
參考課本 P77-78、配合習①P58 
【活動四】公分和毫米的計算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

分和毫米的加減計算解題活動。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

分和毫米的乘除計算解題活動。 

參考課本 P79-80、配合習①P59 

1  課

圖 

 

13 

11.1

11.2

三年
級班
級鄉
土歌
謠觀
摩表
演賽 

N-2-10 能認

識各種量的

普遍單位,

應用在生活

中的實測和

估測活動,

並培養出量

感(普遍單

位:千米、

毫米、公

升、毫公

升、時、

分、秒)。 

N-2-11 能理

解生活中,

各種量的測

量工具上刻

度間的結

構,進而對

以同單位表

達的量作形

式計算。 

N-2-12 能知

道同類量中

二階單位之

間的關係及

使用二階單

8-1 認識秤面

刻度間的結

構。 

8-2 在生活情

境中,能使

用「公斤、公

克」進行重量

的實測和估

測。 

8-3 公斤、公

克的二階單

位描述與化

聚。 

8-4 在生活情

境中,理解

等號的對稱

性及「>、

<、=」的遞

移性。 

 

◎八、重量 
【活動一】認識秤面並報讀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 1 公斤

的秤面,察覺和認識 1 公斤秤面的刻度

結構。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 3
公斤秤

的秤面,察覺和認識 3 公斤秤面的

刻度結構。 
3.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
3 公斤秤面刻度應用的解題活動。 
參考課本 P82-83、配合習①P60-61 
【活動二】重量的化聚 
1.教師宣告 1 公斤是 1000 公克,口述布
題,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公斤和公克互
換的解題活動。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
公斤

與公克的二階單位描述及化聚活動。 

參考課本 P84、配合習①P62 

一 

1

3

秤 

5.

圖 

6.

平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深美國小九十六學年度第一學期四年級教學計畫(數學領域教學計畫)

 

110 

位作描述,

並利用此關

係作整數化

聚。 

N-2-14 能在

情境中,理

解乘法交換

律、等號的

對稱性、

「<、=、

>」的遞移

性、加法和

乘法的結合

律與分配

律,以及乘

法和除法的

相互關係。 

連結: 

C-R-1 能察覺

生活中與數

學相關的情

境。 

C-T-2 能把情

境中數、

量、形之關

係以數學語

言表出。 

C-C-1 能了解

數學語言(符

號、用語、

圖表、非形

式化演繹等)

的內涵。 

【活動三】重量的計算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
以公斤為單位作形式計算的解題活動。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
以公克為單位作形式計算的解題活動。 
3.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
進行公斤和公克二階單位的加減計算解題
活動。 
4.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
進行公斤和公克二階單位的乘除計算解題
活動。 
參考課本 P85-87、配合習①P63-64 
【活動四】說說看,哪個重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積木在

平上呈現平衡狀態,經驗等號的對稱性。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
察覺等號的遞移性。 
參考課本 P88、配合習①P65 
【活動五】重量的比較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
重量的直接比較。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
察覺「<、=、>」的遞移性。 
參考課本 P89-90、配合習①P66-68 

圖 

14 

11.2

11.3

五年
級班
級英
語詩
歌觀
摩表
演賽 
 

S-2-1 就給

定的幾何形

體,能確認

並說出組成

要素的名

稱,並在檢

驗後適當地

描述其要素

間的關係。 

S-2-3 能透

過實測察覺

形體的性

質。 

連結: 

C-R-1 能察覺

生活中與數

學相關的情

境。 

C-T-2 能把情

境中數、

量、形之關

係以數學語

言表出。 

C-C-1 能了解

數學語言(符

號、用語、

圖表、非形

式化演繹等)

的內涵。 

9-1 認識圓及

其構成要

素。 

9-2 察覺圓的

構成要素間

的關係。 

◎九、平面圖形 
【活動一】認識圓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生活中
的物品,認識生活中的圓形。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附件、觀察和
討論,察覺和認識圓的構成要素圓心、直

、半徑。 

3.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察覺
圓裡面每條直徑都一樣長。 
4.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做測量、觀察和
討論,認識直徑和半徑,察覺半徑是直徑
的一半。 
5.教師口述布題畫圓,透過操做測量、觀
察和討論,察覺和使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並察覺圓規兩角之間的距離就是圓的半

。 

參考課本 P92-94、配合習①P70-71 
【活動二】直徑、半徑和圓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做、觀察和討論
畫圓,察覺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做、觀察和討論
畫圓,察覺直徑、半徑與圓面積大小的關

二 

/

規 

/

尺 

/

/

刀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深美國小九十六學年度第一學期四年級教學計畫(數學領域教學計畫)

 

111 

係,並畫出指定大小的圓形。 
參考課本 P95、配合習①P72 

15 

12.0

12.0

12-1
月份
體適
能  

S-2-1 就給

定的幾何形

體,能確認

並說出組成

要素的名

稱,並在檢

驗後適當地

描述其要素

間的關係。 

S-2-3 能透

過實測察覺

形體的性

質。 

連結: 

C-R-1 能察覺

生活中與數

學相關的情

境。 

C-T-2 能把情

境中數、

量、形之關

係以數學語

言表出。 

C-C-1 能了解

數學語言(符

號、用語、

圖表、非形

式化演繹等)

的內涵。連

結: 

 

9-3 認識三角

形、四邊形

及多邊形的

構成要素。 

9-4 認識等邊

三角形及等

腰三角形及

其性質。 

9-5 經驗三角

形及四邊形

的幾何變動

與應用。 

【活動三】三角形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做、觀察和討
論,察覺和認識三角形為多邊形中,最少

線的二維圖形。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做、觀察和討
論,察覺和說明生活中的三角形的物品,
並找出三角形的角、邊及頂點個數。 
3.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做、觀察和討
論,察覺和認識等邊(正)三角形的三邊一
樣長

,三個角一樣大,及等腰三角形的兩

、兩底角的關係。 

4.學生透過實測、觀察、歸納,察覺等腰
三角形的兩腰等長,兩底角相等。 
參考課本 P96-98、配合習①P73-74 
【活動四】三角形與四邊形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做、觀察和討
論,察覺三條邊決定一個三角形,和認識
四邊形的構成要素。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做、觀察和討
論,經驗三角形及四邊形的幾何變動,並
發表說明三角形和四邊形在生活中的應
用。 
參考課本 P99、配合習①P75 
【活動五】多邊形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察覺
和認識多邊形及其構成要素。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測量、觀察和
討論,察覺和認識正多邊形及其性質。 
參考課本 P100、配合習①P76 

三 

/

水 

/

刀 

/

尺 

/

器 

/塑

件 

 

16 

12.1

12.1

 

N-2-8 能報

讀(鐘面上

的)時刻以及

點算兩時刻

間的時間;

能理解 24 時

制並應用在

生活中。 

N-2-10 能認

識各種量的

普遍單位,

應用在生活

中的實測和

估測活動,

並培養出量

感(普遍單

位:千米、

毫米、公

升、毫公

升、時、

分、秒)。 

連結: 

C-R-1 能察覺

10-1 認識

「時、分、

秒」及其關

係。 

10-2 進行

「時、分、

秒」應用在生

活中的實測

與估測活

動,並培養

出量感。 

10-3 理解 24

時制,並應

用在生活

中。 

◎十、時間 
【活動一】時和分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經驗
1 小時的量感。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做撥鐘、觀察和
討論,察覺鐘面指針的變化,進而認識 1
時= 60 分。 
3.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操做撥鐘、觀
察和討論,察覺經過 1 小時在鐘面上的變
化。 
4.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
時和分二階單位化聚的解題活動。 
參考課本 P102-103、配合習①P77-78 
【活動二】分和秒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經驗

圖 

/

錶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深美國小九十六學年度第一學期四年級教學計畫(數學領域教學計畫)

 

112 

生活中與數

學相關的情

境。 

C-T-2 能把情

境中數、

量、形之關

係以數學語

言表出。 

C-C-1 能了解

數學語言(符

號、用語、

圖表、非形

式化演繹等)

的內涵。 

1 秒的量感。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做撥鐘、觀察和
討論,察覺和認識 1 秒及分和秒的關係。 
3.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
時間的估測和實測活動,並培養量感。 
4.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
分和秒的化聚的解題活動。 
5.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
進行分和秒二階單位的化聚的解題活動。 
參考課本 P104-105、配合習①P79 

17 

12.1

12.2

 
 

N-2-8 能報

讀(鐘面上

的)時刻以及

點算兩時刻

間的時間;

能理解 24 時

制並應用在

生活中。 

N-2-10 能認

識各種量的

普遍單位,

應用在生活

中的實測和

估測活動,

並培養出量

感(普遍單

位:千米、

毫米、公

升、毫公

升、時、

分、秒)。 

連結: 

連結: 

C-R-1 能察覺

生活中與數

學相關的情

境。 

C-T-2 能把情

境中數、

量、形之關

係以數學語

言表出。 

C-C-1 能了解

數學語言(符

號、用語、

圖表、非形

式化演繹等)

的內涵。 

10-4 認識並

解決時刻與

時間量的問

題。 

10-5 解決同

單位時間量

的加減。 

【活動三】二十四時制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經驗
一天的量感。 
2.教師宣告:一天的開始是半夜 12 點,也
就是凌晨 0 點。 
3.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撥鐘、觀察和
討論,時間數線,察覺一天有 24 小時,並
認識一天中時針會轉兩圈。 
4.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撥鐘、觀察和
討論,察覺從一特定時間,到隔一天的特
定時間,是 24 小時,也是一天。 
5.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報讀
數字鐘,察覺和認識 24 時制表示時刻的方
法。 
6.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
進行 24 時制的表示方法的解題活動。 
參考課本 P106-107、配合習①P80 
【活動四】同單位時間量的加減計算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撥鐘(點數鐘
面)、觀察和討論,進行同單位時間量的
加減

計算的解題活動。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操作撥鐘(點
數鐘面)、觀察和討論,進行同單位時間
量的加減計算的解題活動。 
參考課本 P109-110、配合習①P81-82 

3  鐘

圖 

 

18 

12.2

12.2

 

S-2-4 能運

用東西南北

的語詞描述

位置及方

向。 

連結: 

C-R-1 能察覺

生活中與數

學相關的情

境。 

C-T-2 能把情

境中數、

量、形之關

係以數學語

言表出。 

C-C-1 能了解

11-1 認識生

活情境中與

左右方位相

關的標誌和

路線圖。 

11-2 認識方

位語詞。 

11-3 運用方

位語詞描述

位置與方

向。 

11-4 知道因

參考點不同

而相對位置

有不同變

化。 

◎十一、位置的表示 
【活動一】位置與路線的描述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認識
生活情境中指示左右方向的標誌。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
在教室的情境中,使用左前、左後、右

、右後的複合語詞描述同學間位置的解

題活動。 
3.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觀察附件的地
圖和討論,進行使用前後左右等方位語詞
描述從某一地點到另一地點的路線的解題

五 

/.

針 

/

/

筆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深美國小九十六學年度第一學期四年級教學計畫(數學領域教學計畫)

 

113 

數學語言(符

號、用語、

圖表、非形

式化演繹等)

的內涵。 

活動。 
參考課本 P112-113、配合習①P83 
【活動二】認識東西南北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生活經驗的觀察和
討論,察覺和認識從太陽升起的方向認識

方。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指北針、觀察
和討論,察覺和認識東西南北的方向,並
利用身體做東西南北方向定位。 
3.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察覺

參考點不同而相對位置有不同變化。 

4.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操作指北針、觀察
和討論,進行依照方位指示行進的解題活
動。 
5.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
進行使用東西南北及距離的語詞來描述物

的位置及方向的藏寶圖解題活動,並發

表和說明。 
參考課本 P114-116、配合習①P84-85 
【活動三】八方位與方位語詞運用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生活經驗季風的情
境、觀察和討論,進而認識八方位。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操作,進行
製作風向器,並進行觀察記錄風向的實測
活動。 
3.教師口述布題,透過地圖的觀察和討
論,運用八方位語詞,進行描述地圖上各
縣市

的位置與方向的解題活動。 

參考課本 P117-118、配合習①P86 

/.

釘 

/.

器 

 

19 

12.3

1.04 

1.01
(二)
元旦
放假 
 

同 6~10 單元

能力指標 

 

同 6~10 單元 

◎學習廣角二 
【活動一】十進位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察覺
並發表說明自己的想法,察覺相鄰位值間
的關係。 
2.教師佈置算盤掛圖,口述布題,透過觀
察算盤,察覺和說明算盤撥珠與位值的關
係。 
3.教師重新口述課本情境題,介紹古埃及

的記數方式,學生進行觀察、討論和解

題的活動。 
參考課本 P120-121、配合習①P88 
【活動二】時間的計算 
1.

  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進

行報讀鐘面上的時刻,並計算兩時刻
間的時間,以及解決時刻與時間量的
問題。 

六 

/.

.

圖 

 

 

background image

                                                                                                                           

基隆市深美國小九十六學年度第一學期四年級教學計畫(數學領域教學計畫)

 

114 

參考課本 P122-123、配合習①P88 
【活動三】方位語詞運用 
1.

  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課本地圖的觀察

和討論,進行指定景點在地圖上的位

,和使用八方位語詞描述,及指出

從起

點到終點路線的方向的解題活

動。 

參考課本 P124-125、配合習①P89 
【活動四】重量的計算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
公斤

和公克的化聚及形式計算的解題活

動。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
進行報讀 1 公斤及 3 公斤的秤面,和應用
除法解決生活情境中的問題的解題活動。 
參考課本 P126-127、配合習①P89 

20 

1.07

1.11 

   

同 6~10 單元

能力指標 

【期末評量

週】 

 

同 6~10 單元 

◎統整複習 
◎期中評量:紙筆評量(第六、七、十、十
一單元) 、實作評量(重量、平面圖形) 

3   

 

21 

1.14

1.18 

大掃
除 
休業
式 

 

 

案整理 

3   

 

數小計 

63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