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Ya!愛的好自然:深美國小自然觀察實踐歷程

pdf
3.11 MB
40 頁
欣蓉 李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Nature L.O.V.E
1
Nature L.O.V.E ! Ya! 自然!
基隆市深美國小簡名辰、李欣蓉、蔡博森
一、設計理念
這個世界很美,但人們有停下腳步仔細去觀看嗎? 地球環境正在變化,學生們知道真實
的狀況嗎?校園中綠意盎然,充滿了生機,全校師生有感受嗎?人們如何觀察到春夏秋冬四季
的差異呢? 世間萬物,日換星移,所有的創新成就與科技,都在人們觀察後顯現。人們在幼
時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對什麼事都感興趣,但長大後隨著生活步調加快,常忘記了那個最初
的發現的喜悅。
團隊教師們認為「自然觀察」不只是自然課獨有的學習方法,在藝術、生活課程也同樣
可以讓學生從中了解自然之美、自然的奧妙及以自然為師的發明設計。團隊教師們的學校-
深美國小位於基隆深澳坑的山上,依山傍海的地形,學校內綠意盎然,有大樹、有生態池,
學生很自然地就親近於自然的草木中,對於自然的喜好也展現在校內社團課程、校訂課程
中。而深美的教育理念「深情教學、美的教育」鼓勵師生積極參與藝文活動,團隊教師們以
「探索、感知、欣賞、創作」為主要學習歷程,規劃了「Nature L.O.V.E ! Ya! 愛的好
自然!」課程,想要喚醒學生對於自然環境的感知,讓藝術的力量,讓學生們體驗美可以撼
動人心,用藝術來幫助世界,是非常可行的夢想。
二、核心概念
要喚醒孩子對於自然環境的感知,什麼是最好的方法呢? 藝術具有力量,美可以撼動人
心,用藝術來幫助世界,是非常可行的夢想。我們想藉由「見微知美-驚豔新視野」展覽來
引發孩子對於自然的好奇與探求,進一步發展系列課程,落實孩子對於自然之美的實踐。
因此教學團隊根據展覽研發「Nature L.O.V.E 愛的好自然」課程: L --( land /土地)透
過探索展現對土地的關愛。 O --(observation /觀察)觀察生活中的自然環境。 V --
(value /價值)經由課程學習愛護環境與永續的價值。 E --(explorer /探險家) 懷抱探索
家的精神去關懷環境。 配合展品與校內藝術課程的縱架構,研發出「校園探險家」、「葉
子大變身」、「葉脈的秘密」、「葉子狂想曲」四軸課程,以校內隨處可見的葉子做為發
想,透過對土地的關愛與觀察發現,自然環境中的美,並學習如何透過藝術分享及保留自然
之美,認知有許多方法都可以闡述永續環境的價值,進而培養探索家的精神,學習愛護、珍
惜環境。
Nature L.O.V.E
2
三、各單元設計重點、教學目標與內
Nature L.O.V.E
! Ya! 愛的好自然!
校園探險家
一、三、四、
六年級
1.生活課程
2.藝術領域
3.環境教育議題
1.能夠從「見微知美」展
覽中,感受到自然與造
之美。 2.嘗試以他人合
作,用大地藝術的藝術
作形式,表達豐富的想
力與創作力。 3.能夠瞭
解藝術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進而在生活中實踐對環
的友善之情。
藉由關鍵提問引導思考
話、提供紀錄影片引發
機及觀察指引、小組討
思考表達如何運用多元
藝術表現展現愛護自然
方式。
以形成性評量(觀察評量、
提問對話、學習單、作
品實作評量)檢視學生學
習表現。
藉由團隊合作及個人創
意展現,以實作評量製
作出大地藝術作品及肢
體表現作品。
葉子大變身
四年級
1.藝術領域
2.數學領域
欣賞「見微知美」展覽
品,觀察自然界的造型
律、配色及設計應用。
拾葉子製作標本,用壓
力顏料彩繪造型,共同
造出繽紛的樹來美化校園。
再取用葉子的輪廓製作
板,加上創意變化變成
活中各式實用的藝術品
透過觀察展品並使用關鍵提
問讓學生發覺葉子的特性、
運用小組討論與創作,讓學
生藉由多元的藝術技法展現
出葉子獨特性。了解自然界
的色彩造型、用色技巧、造
型技巧、個人創意展現
藉由形成性評量(察評量、
提問對話、作品實作評)
方法,檢視學生運用技
與創意。
葉脈的秘密
三、五年
1.藝術領域
2.自然領域
觀察大自然的元素與媒
並嘗試發想創作。 2.運用
水彩葉子拓印及纏繞畫
技巧,表現自然藝術之美。
3.在創作過程中展現個人
想像力與創意。
欣賞「見微知美」作品
了解自然結構美學。讓
生在校園內探索,觀察
同落葉葉脈的差異,利
水彩拓印的方式再現,
加上自己的創意。從葉
發想,嘗試纏繞畫的技巧,
把觀察到的葉脈轉化成
號,展現個人特色。
透過關鍵提問引導、同
回饋、觀察指引、藝術
法表現。
以形成性評量(觀察評量、
提問對話、作品實作評
)了解學生葉脈的掌握與
藝術技巧使用
觀察葉脈的結構種類、
用拓印及纏繞畫線條的
巧、個人創意。
葉子狂想曲
三、四、
六年級
1.藝術領域
2.性別平等教
3.環境教育
介紹「見微知美」網站中德
國女性昆蟲學家跨界素描家
梅里安的故事,鼓勵學生對
夢想勇於嘗試,開創新機。
帶學生做校園巡禮,撿拾枝
葉石頭,介紹如何觀察並技
巧,並加上想像,用多媒材
將素描幻化為各種奇幻場景。
藉由關鍵提問引導思考對話、
掌握觀察技巧。
以形成性評量(觀察評量、
提問對話、作品實作評)
了解學生學習成效。
了解藝術家的精神、觀察並
繪出素描、個人創意展現。
Nature L.O.V.E
3
校園探險家
學生生活在校園中,舉步間可以看到許多綠意盎然的樹,卻缺乏感知與欣賞,我們期望學
生能夠對於身邊多一些關心,藉由觀察與探索來了解土地、自然物與我們生活之間的關
係,因此,結合了一年級生活課程中的校園探索來涵養學生熱愛自然之情。
學生在一上已經了解校園裡的各角落與設施,一下時讓學生能夠熟悉使用五感觀察探索身
邊的人事物,藉由”我的樹朋友”這個主題來發展他們對於校園樹木的認識,深化五感觀
察的能力學習探究事理的方法,進而感知與欣賞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 透過「校園探索
隊」走訪校園初步建立校園樹地圖,透過「樹木放大鏡」讓學生認識探索策略,進行「校
園裡特別的樹」活動,讓個人分享自己的觀察後,再小組討論決定小組的要介紹的樹朋
友,運用樹木放大鏡已經學習的探索策略再次深入觀察樹朋友,最後進行「我的樹朋友」
發表會,介紹樹朋友,並進行「護樹行動」大家怎麼保護樹木。在這樣的學習歷程中,學
生能夠與身邊的自然環境親,進而能夠感知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愛護環境。 而三四六年
級的孩子,他們對於環境的認識可能環繞在校園,配合廣達游於藝【見微知美】展覽中,
孩子理解自然的美,喚起對自然環境的好奇,與愛護之情,進而讓他們理解在日常的生活
中點滴製造垃圾,對造成環境多大的影響。因此用藝術家的作品紀錄片讓孩子了解現狀,
還有可以改變的實際做法,了解環境危機並體悟藝術能夠改變世界的力量,起身回到生活
從手邊做起愛護環境的行動,甚至影響家人,創造公民意識。 最後探討環境藝術材質,讓
孩子使用來自於大地的素材,在探索校園內的樹、植物及生態環境,沉浸校園之美,並就
地取材,分組創作出大地藝術及肢體表演作品。了解親近並愛護校園自然環境。
深美國小一年級生活課程自編課程計畫
深美國小三四六年級藝術領域自編課程計畫
廣達游於藝「見微知美」展品及教學物件 克里斯喬丹(Chris Jordan)網頁 《台客劇
場》影片 「零垃圾挑戰」新聞報導 安迪高茲沃斯(Andy Goldsworthy)的大地藝術作品
1.生活課程 2.藝術領域 3.自然領域 4.環境教育議題
一、三、四、六年級
教學節數
26
Nature L.O.V.E
4
-E-B3 善用多元感官,察覺感知藝術與生活的關聯,以豐富美感經驗。
-E-C1 識別藝術活動中的社會議題。
-E-C2 透過藝術實踐,學習理解他人感受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生活-E-A2 學習各種探究人、事、物的方法並理解探究後所獲得的道理,增進系統思考與解
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E-B3 感受與體會生活中人、事、物的真、善與美,欣賞生活中美的多元形式與表現,
在創作中覺察美的元素,逐漸發展美的敏覺。
生活
2-I-1 以感官和知覺探索生活,覺察事物及環境的特性。
3-I-1 願意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好奇與求知探究之心。
4-I-1 利用各種生活的媒介與素材,進行表現與創作,喚起豐富的想像力。
5-I-4 對生活周遭人、事、物的美有所感動,願意主動關心與親近。
藝術
1--6 能使用視覺元素與想像力,豐富創作主題。
3--2 能觀察並體會藝術與生活的關係。
1--3 能學習多元媒材與技法,表現創作主題。
生活
B-I-1 自然環境之美的感受。
B-I-3 環境的探索與愛護。
C-I-1 事物特性與現象的探究。
藝術
E--1 色彩感知、造形與空間的探索。
P--4 劇場遊戲、即興活動、角色扮演。
E--2 多元的媒材技法與創作表現類型。
P--2 生活設計、公共藝術、環境藝術。
1. 能仔細觀察樹,並記錄樹的特徵,並記錄校園特別的植物。
2. 能合作推選校園最特別的樹,能觀察校園地圖,認識小組樹的位置。
3. 能小組合作完成小組樹的心智圖,小組樹木的介紹卡,並上台分享發表。
4. 能了解樹對環境的影響,欣賞校園中的景物,思考護樹行動與方法,尊重並珍惜愛護大
自然。
5.能夠從「見微知美」展覽中,感受到自然與造型之美。
6.嘗試以他人合作,用大地藝術的藝術創作形式,表達豐富的想像力與創作力。
7.能夠瞭解藝術與環境之間的關係,進而在生活中實踐對環境的友善之情。
愛心樹繪本。水滴文化出版。 樹醫生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E5i7JYy6xA 種樹歌
Nature L.O.V.E
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43k63qTHLA 廣達游於藝「見微知美」展品及教學物
克里斯喬丹(Chris Jordan)網頁 《台客劇場》影片 「零垃圾挑戰」新聞報導 安迪
高茲沃斯(Andy Goldsworthy)的大地藝術作品
1. 廣告顏料、圖畫紙、海綿 2. 素描圖畫紙 3. 海報紙 4. 任務卡
節次
活動一
教學活動內容
教材教
評量方式
18
一、校園探索隊出發囉
【核心問題】你們覺得校園裡那裡很美?
1.教師提問:一起出去看一看,找一找你發現什麼?
2.教師帶學生走訪校園:香草步道、綠光森林、林蔭教室,
每個定點停留一些時間讓孩子用五官觀察校園的景物。
3.請學生將所見紀錄在校園大發現學習單中。
4.教師與學生團討:
Q1 在校園裡看到了那些顏色? 聞到了甚麼味道?
Q2 在校園裡看到了那些人事物?
Q3 綠色最多的是?
讓學生彼此分享發現
---------(2 )-------------
1. 廣告
顏料、
圖畫
紙、海
綿 2.
素描圖
畫紙
3. 海報
4. 任務
一、校園探
索隊:以校
園大發現學
習單再次彙
整為心智圖
團討結果與
發現(學生
口頭發
)
二、樹木放
大鏡:個人
Nature L.O.V.E
6
二、 樹木放大鏡
1.教師根據校園大發現,發布樹木放大鏡任務
(1)教師給予多棵在校園中拍到的樹照片。
(2)讓學生一起討論樹有哪些共同的地方,併定義樹的部
分。
(3)分享樹木放大鏡:從遠到近、從大到小來觀察樹。
2.學生到校園中畫下個人喜歡的樹
(1)教師與學生回顧之前的任務單上的觀察提醒學生回顧探
索策略及可以關注樹哪些部位,各部位紀錄(畫畫)的方式,
學生可以在安全的情況下觸摸、聞一聞樹葉、樹的味道。
(2)教師提醒學生使用鉛筆打草稿再用色鉛筆上色。
---------(2 )-------------
三、我的樹朋友
1.教師請分享個人喜歡的樹
(1)教師與學生共同訂定分享應該要有的重點:包含五感的說
明、提醒學生可以適度使用形容詞及比喻來增加其他人了
解,例如:這棵書聞起來有芭樂的味道。樹葉摸起來刺刺
的,像鉛筆的筆芯一樣。
(2)學生在小組內分享個人喜歡的樹。
2. 教師請學生投票,選出小組想要共同要介紹的樹朋友,
並未樹取一個名字。
3.教師將學生發現的樹記載在校園地圖。
---------(2 )-------------
四、樹葉拓印畫
教師須先撿拾葉子準備作葉子拓印。
1. 教師撿拾校園中的多種不同的落葉,讓學生分類。學生
能夠歸納出不同的類別,並說出分類的依據。師生討論
歸納出樹葉的構造包括葉緣、葉身、葉脈等。
2.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植物有組成的部分如果要介紹植物
讓其他人了解,需要要能夠清楚地說出部位,包含樹葉
的部位特徵、該樹木的部位特徵。
教師指導學生樹葉拓印的注意事項,以及如何運用彩色筆上
色、水彩上色的方式。
---------(2 )-------------
樹、小組
樹。
三、我的
樹朋友:
人喜歡的樹
色鉛筆作
品。小組合
作情形(
生作品)
四、樹葉拓
印畫(學生
作品)
五、我的樹
朋友介紹會
(小組發表)
六、護樹行
(小組合
作及發表內
)
七、小書
Nature L.O.V.E
7
五、我的樹朋友介紹會:
教師讓學生將上次所學的資料拿出來進行團討:
Q1.該怎麼讓人家知道你想要分享的樹?
1.教師與學生團討建立如何介紹樹朋友的要點
2.教師與學生團討形成共同的發表重點的基規準
3.為樹朋友介紹做準備:
(1)製作介紹樹朋友海報
(2)組內共同練習分工發表
4.進行發表會
(1)教師給學生發表重點的小組檢核表並說明使用方法
(2)各組上台發表自己的小組樹朋友並給予互評
---------(4 )-------------
六、護樹行動
1.教師分享蘋果樹繪本及樹醫生的故事進行團討歸納愛護樹的行
動作法。
2. 小組決定以歌曲編輯、海報、標語、演戲等方式告訴別人如
何保護樹朋友。 ---------(4 )-------------
七、單元回顧與整理。
---------(2 )-------------
活動二
教學活動內容
教材教具
評量方式
4
【用藝術愛地球】
一、 經驗分享
1.教師引導學生回朔一年級生活課中在校園探索的經驗。
2.讓學生說出在校園的回憶及最喜歡的地點。
3.在「見微之美」展覽看到生活中的自然之美的感受。
二、 藝術的力量
1.環境藝術介紹教師介紹環境藝術大致種類,並引導學生觀
看校園的公共藝術。請學生思考: 有看過資源回收做的藝術
品嗎? 藝術家要如何用創作改變環境呢?
廣達游於
藝「見微
知美」展
品及教學
物件。
克里斯喬
丹(Chri
s Jorda
n)網頁
《台客劇
觀察評量
(學生表達
與分享是
否能說出
感受並理
解環境改
變的影響)
Nature L.O.V.E
8
2.教師讓學生觀賞克里斯喬丹(Chris Jordan)的《數字》
系列,讓孩子觀看藝術家用驚人的量感呈現出環境被破壞的
事實。
3.觀看《中途島計畫》,說說觀看完的心情,反思基隆海邊
也面臨到一樣的問題。
4.教師說明藝術家用創作為世界發聲,顯示藝術的力量。
三、 愛地球行動
1. 教師提問:我們小學生目前可以引麼做,在日常生活中改
善環境呢?
2. 補充影片: 《台客劇場》便利人生一週累積多少垃圾?
愛地球人生一週累積多少垃圾? 高年級增加「零垃圾挑
戰」報導。
3. 請學生分組討論解決方案,可以在家裡或學校做什麼來
幫助環境。
4. 回家執行並於下週分享心得。
場》影
片、
「零垃圾
挑戰」新
聞報導
活動三
教學
時間
教學活動內容
教材教具
評量方式
4
【大地藝術創作】
一、 另一種藝術
1. 教師回顧上次的活動請學生分享在
家實踐的過程及家人反應。
2. 教師提問: 創作藝術有沒有可能不
準備材料呢? 有沒有可能創作藝術不產
生垃圾呢 ?
二、 大地藝術
1.教師分享安迪高茲沃斯(Andy Golds
worthy)的大地藝術,讓學生欣賞大地
藝術之美及材料的運用。
2.去校園走走,感受一下校園的景色。
分組在校園各個角落用撿拾的葉子、樹
枝和石頭來創作並命名。
3.各組完成後請老師過去拍照,並分享
當下自己的創作主題和心得。
三、 回饋與分享
教師自製 ppt
迪高茲沃斯(Andy
Goldsworthy
大地藝術資料。
觀察評量(學生表達
與分享是否能說出感
) 實作評量(學生
小組合作創作大地藝
術作品)
Nature L.O.V.E
9
1.各組在班上用照片分享創作,並且分
享創作後感想。
2.提示孩子創作出來的作品會隨著自然
改變消失,不會造成環境的負擔。
3.教師提示藝術創作的多元性與包容
性。許多創作的呈現形式可以用照片來
記錄,廣達游於藝「見微知美」展覽裡
的照片,很多是瞬間一刻,但美的感受
是永流傳下去。
透過探索單讓學生紀錄走訪校園的發
樹葉分類與拓印
Nature L.O.V.E
10
針對樹的各個部分進行細緻的觀察
學生整理將對於小組樹的觀察進行概念圖的
整理,並準備在樹專家發表會的介紹資料。
Chris Jordan 用藝術對世界發出警鐘。孩子們看他的作品覺得得很震撼。中途島計
畫拍攝中途島的信天翁,因為把漂浮在海上大量的塑膠垃圾當作食物吃,活活地撐
到餓死。 有人眼睛好像濕濕的。 我問:「看完以後,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有的孩
子說不要丟垃圾,更有的孩子指出,減少塑膠垃圾的使用是最基本的作法。 大家開
始討論難易度,我們用 #台客劇場 的影片「一週可以製造多少垃圾」及「一週可以
減少多少垃圾」的話題作為結尾。
孩子的日記反思
如果兩手空空的去校園創作,會有什麼作
品呢? 孩子喜歡安迪高茲沃斯的作品,
只用葉子石頭等自然物做變化,作品完成
後立即回歸大自然,非常魔幻,非常環
保。
Nature L.O.V.E
11
校園真是美麗。 孩子自由自在地進行
創作,越來越展現驚人的創意啊!
享受陽光的孩子
下雨天也要來探索
這是什麼動物呢?
Nature L.O.V.E
12
特別的獨角仙。
孩子們的笑容
校園的臉。
彩色愛心
結合表演互動喔!
企鵝
Nature L.O.V.E
13
把作品變成書籤囉!
Nature L.O.V.E
14
活動教案
葉子大變身
如何讓孩子的自然經驗可以內化到生活呢? 如果自然能夠融入生活美學,讓對自然的觀感
蔓延到室內,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孩子對自然更會產生共鳴吧! 引導孩子欣賞「見微知
美」展覽作品,觀察自然界的造型規律、配色及設計應用,認識自然界的數學,造物的奧
妙。撿拾葉子製作標本,用壓克力顏料彩繪造型,共同創造出繽紛的樹來美化校園。再取
用葉子的輪廓製作陶板,加上創意變化變成生活中各式實用的藝術品。 放在家裡和家人
分享的那一刻,一定是滿滿成就感的啊!
深美國小四年級藝術領域自編教材 廣達游於藝【見微知美】網站。
1.藝術領域 2.數學領域 3.自然領域
四年級
教學節數
12
-E-A1 參與藝術活動,探索生活美感。
-E-B3 善用多元感官,察覺感知藝術與生活的關聯,以豐富美感經驗。
藝術
1--3 能試探媒材特性與技法,進行創作。
2--5 能觀察生活物件與藝術作品,並珍視自己與他人的創作。
Nature L.O.V.E
15
3--2 能觀察並體會藝術與生活的關係。
A--1 視覺元素、生活之美、視覺聯想。
E--2 媒材、技法及工具知能。
P--2 藝術蒐藏、生活實作、環境布置。
1.探索陶版、壓克力的技法與形式,瞭解不同創作要素的效果與差異,以方便進行葉子及
陶版的藝術創作活動。
2.嘗試以環境藝術的藝術創作形式,表達豐富的想像力與創作力。
3.能了解自然界的數列,並運用色彩規律來創作。
廣達游於藝【見微知美】網站及補充資料。 【見微知美】展覽作品
廣達游於藝網站中【見微知美】展覽的補充資料影片連結 【見微知美】展覽作品 西卡
紙、壓克力顏料、陶土、化妝泥
節次
教學重點
【植物的秘密】2
【葉子的嘉年華】5--葉子好朋友(2)、幫葉子換新衣(2)、分享與布置(1)
Nature L.O.V.E
16
【葉子變身到我家】5--葉子陶版(1)、幫葉子化妝(2)、分享與回饋(1)
活動一
教學
時間
教學活動內容
教材教具
評量方
2
【植物的秘密】
一、植物大發現
1.引導學生觀察【見微知美】展品,請學生觀察展品中植
物的色彩、造型規律還有藝術家如何應用在設計上,記錄
在學習單上。
2.教師學生小組內分享,並抽籤讓各組的同學都有機會發
表。
3.教師協助將學生的答案整理成概念圖。
二、費氏數列
1.教師點開廣達游於藝網站中【見微知美】展覽的補充資
料影片連結,介紹費氏定律。
2.透過影片了解自然界植物的排列規律。 三、設計與應用
3.教師請學生回顧觀察到的資料。
4.教師提問:你會如何把自然界的造型或規律應用在生活中
?
5.讓學生去思考,嘗試設計出各種生活中的物品。
廣達游於藝
網站中【見
微知美】展
覽的補充資
料影片連結
【見微知
美】展覽作
觀察評
(小組
討論時
能夠分
享想法)
實作評
(在學
習單上
紀錄與
設計)
活動二
教學活動內容
教材教具
評量方
5
【葉子的嘉年華】
一、葉子好朋友
1.教師提示上次發現到觀察過植物的規律後,來欣賞如何幫
植物變身的藝術品。
2.教師出示各種不同的風格的葉子彩繪,分享色調的感覺、
變化及布置的例子。
3.我們再次出發去校園內,找出喜歡的葉子兩枚。
壓克力顏
料、西卡紙
實作評
(能夠
嘗試不
同的媒
)
察評量
(能夠在
製作過
Nature L.O.V.E
17
4.教師說明如何做葉子標本的步驟,請孩子處理並定期換衛
生紙以保持乾燥。兩週後的藝術課來讓葉子換新衣。
5.同時也請孩子利用西卡紙描繪葉子好朋友的外型,製作另
一個「雙胞胎」備用。
二、幫葉子換新衣
1.請孩子取出乾掉的葉子好朋友。
2.教師拿出各色壓克力顏料,讓學生排列看看效果如何。並
介紹塗色的方式。
3.各組選四色,在葉子上創作。
4.完成後可以再加碼顏色或和別組換色,創作葉子西卡紙替
身。 三、分享與布置
1.完成的穿上新衣的葉子好朋友排列起來,
2.請學生互相欣賞配色及線條色塊造型。
3.布置於學校的枯樹盆栽上讓校園變美麗,有如葉子的嘉年
華會一般。
4.分享創作的心得。
程中分
享感受)
活動三
教學
時間
教學活動內容
教材教具
評量方
5
【葉子變身到我家】
一、葉子陶版
1.教師介紹陶土特性及陶藝設備。
2.找出大片的葉子當模特兒,壓印在陶版上。
3.觀察葉子的形狀脈絡,根據葉子的樣貌,用工具畫出線
條。
4.教師提問:你的陶版葉子想要有什麼功能呢?可能是餐
盤、擺飾盤、肥皂盒等等。
5.教師提問:你的葉子像什麼呢?葉子上會有什麼動物呢?
可以根據不同的想像變化。
二、幫葉子化妝
1.教師說明化妝泥的用法。
2.教師讓學生拿素燒完成的陶版上化妝泥。
3.指導上色的規律可用上一個活動的線條色塊。
4.完成後晾乾。
三、回饋與分享
陶土、陶藝
設備、化妝
觀察評
(
夠彼此
分享經
驗及藝
術融入
生活的
想法)
實作評
(
嘗試不
同的媒
)
Nature L.O.V.E
18
1.拿到燒好的作品。
2.與同學欣賞彼此的作品。
3.說說看自己作品優點和可以更好的地方。
4.說說看可以如何把這件作品應用在生活中。
高年級的展覽課程學習單,讓孩子觀察
展品的特色並應用在生活中。
全校性的展場學習單,區別於課程中的
深度,讓低年級孩子也可以在小尖兵導
覽後填寫。
孩子對於教師團隊在校內工程中堅持要
辦展給予肯定。
大家一起找資料,歸納出壓印的方法。
Nature L.O.V.E
19
用各種方法壓印葉子,連肚皮都用得
上。
欣賞各種不同的彩繪方式。
學生提出問題
聚精會神地看老師示範壓克力如上色。
Nature L.O.V.E
20
大家興致盎然地聽老師解說。
聚精會神地觀察葉子並作成陶版。
一邊做邊開心地享受陶藝創作樂趣。
老師專注的指導學生細節。
Nature L.O.V.E
21
這個班的每件作品,美得像一幅幅畫一
般。 老師不禁陶醉在畫裏。
彩葉讓老樹新生。
這孩子人很溫和但用色大膽。
葉子和替身各有不同的樣貌。
艷麗的配色,全部色系都放在葉子上。
校長為孩子的展覽代言。
Nature L.O.V.E
22
我們的葉子流向展覽的中心,像一條河
一樣。
實用美麗且具有創意的葉子陶版作品。
大家忍不住駐足欣賞彼此的作品。
可愛的反思小日記。
Nature L.O.V.E
23
活動教案
葉脈的秘密
在進行校園的探索之後,孩子對葉子充滿好奇,我們要如何讓他們可以運用這些素材繼續
發揮創意呢? 每片葉子的葉脈也藏有許多秘密,我們透過觀察探索帶領學生一同前往大自
然的世界,利用葉子進行藝術的創作。從廣達游於藝【見微知美】的展品中,觀察到葉脈
的紋理多麼迷人。配合學校各年段藝術學習的縱架構,設計版畫和纏繞畫課程,讓孩子從
葉子的微觀世界,進一步發揮創意,在創作中更深植對環境的關懷。
深美國小三五年級藝術領域自編教材 廣達文教基金會游於藝展覽計畫-見微知美展覽相關
展品與展覽物件
1.藝術領域 2.自然領域
三、五年級
教學節數
12
-E-A1 參與藝術活動, 探索生活美感。
-E-B3 善用多元感官, 察覺感知藝術與生活的關聯,以豐富美感經驗。
藝術
1-II-6 能使用視覺元素與想像力,豐富創作主題。
1-III-6 能學習設計思考,進行創意發想和實作。
Nature L.O.V.E
24
E-II-1 色彩感知、造形與空間的探索。
E-III-2 多元的媒材技法與創作表現類型。
1.藉由「見微之美」展覽中,觀察大自然的元素與媒材並嘗試發想創作。 2.運用水彩葉子
拓印及纏繞畫的技巧,表現自然藝術之美。 3.在創作過程中展現個人想像力與創意。
深美國小三五年級藝術領域自編教材 廣達文教基金會游於藝展覽計畫-見微知美展覽相關
展品與展覽物件
水彩、鉛筆、色鉛筆、圖畫紙、簽字筆
節次
教學重點
【葉子拓印】 6 --從葉子想起(2)、欣賞【見微知美】展覽(2)、水彩遊戲(2)
【葉子禪繞畫】6--什麼是禪繞畫(1)、來畫纏繞畫(4)、分享與回饋(1)
Nature L.O.V.E
25
活動一
教學
時間
教學活動內容
教材
教具
評量
方式
6
【葉子拓印】
一、從葉子想起
1.自然教師分享從何謂自然觀察、如何觀察自然、記錄自然開始,
進而將這些發現、收穫與應用實踐在生活當中。
2.請學生觀察生活周遭並從中領略超出表象之外深層的美感經驗、
許多微觀世界的特色體驗,並將其應用於生活當中。
3.思考如何用自然的色彩來創作。
二、欣賞【見微知美】展覽
1.教師帶學生至深美藝術空間及平面會議室。
2.介紹教育展示版,從展覽概述、創作歷程等簡述。
3.教師可以使用展示作品說明上的問題提問?請學生回答。 你在
作品裡看到了什麼?
4.教師發學習單給學生,請學生針對學習單上 3個任務作答。 5.
紀錄在學習單上。
三、水彩遊戲
1.教師介紹陶藝教室規則及用具。
2.介紹三原色
3.認識三原色,簡單介紹三原色可調出什麼顏色。
4.玩吹畫遊戲,給學生一人一根吸管,在圖畫紙上放上顏料後,可
以用吸管吹出各種造型。
5.教師請同學分享去植物園的心情。
6.請同學到校園撿拾落葉,或是拿出事先搜集的落葉。
7.教師示範如何用葉子拓印,在圖畫紙上安排出不同的趣味。完成
後加上上次的部分噴灑水彩技巧,讓畫面更豐富。
彩、
筆、
色鉛
筆、
圖畫
實作
評量
(能夠
使用
葉子
壓印
並發
揮想
像力)
活動二
教學活動內容
教材
教具
評量
方式
Nature L.O.V.E
26
6
【葉子禪繞畫】
一、什麼是禪繞畫
1.教師說明葉子【見微知美】展覽中,對於葉子和松果的結構,可
以用什麼藝術方式來表達呢?
2.教師介紹禪繞畫的基本由來,概念說明。
二、來畫纏繞畫
1.教師引導學生觀看禪繞畫作品。
2.教師說明禪繞畫與植物的關係。
3.教師說明ICSO禪繞畫 5 大概念
4.教師示範基本圖型設計,請學生用 a4 紙摺成 8 格,進行基本
型練習。
5.再請學生利用設計出來的基本型進行圖畫創作,用黑色簽字筆,
並加上局部上色,完成一張獨特的作品
三、回饋與分享
1.作品集中展示於深美藝術空間,教師帶領學生一同去觀賞。
2.說說看自己的作品和他人作品的特色。
3.討論可以如何運用在生活中呢?
圖畫
紙、簽
字筆
實作
評量
(
用禪
繞畫
的形
式創
作表
現個
人想
)
觀察
評量
(
說出
自己
的作
品和
他人
作品
的特
)
學生從展覽作品中學習到許多
教師說明如何操作
Nature L.O.V.E
27
教師說明纏繞畫的類型
動態示範
學生操作
學生操作
Nature L.O.V.E
28
細膩的作品有葉子的身影
細緻的描繪植物。
動植物都是發揮的好主題
不同的紋路呈現出不同的美
Nature L.O.V.E
29
孩子的作品排列起來真壯觀美麗。志工
團家長協助孩子布置作品展出。
三年級孩子的葉子水彩印染作品很有趣
味。
Nature L.O.V.E
30
有種空靈的感覺
葉子化身為動物
各有不同的創意
葉子也可以變成樹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