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棕傳奇:探索柴山生態

格式
pdf
大小
1.11 MB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10-28,离现在 0 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高雄市鼓山區內惟國民小學 111 學年度第 1學期 (三)年級 校訂課程
【打狗山下】-《生態環境》-[打狗生態] 教案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本課程設計理念以柴山生態為主軸學校緊鄰柴山是小朋友生活中最常接觸的環境
藉由本教學活動讓學生認識柴山的植物生態並養成愛護環境中的物種與維持其生活環境
的完整性,並讓學生能了解植物對於我們的重要性。
二、教學活動設計
領域名稱
(統整領域)
自然科學
綜合
設計者
三年級教學團隊
實施年級
三年級
總節數
3
單元名稱
山棕傳奇
設計依據
核心素養
總綱核心素養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感受以好奇心想像力探索自然生態的物種關懷自然環境珍惜資源並在學習的互動中,
培養溝協調的能力,利用合作的精神能和諧的進行學習活動。
概念架構(跨領域用)
導引問題
1.山棕的外觀型態及特色有哪些?
2.如何做好環境保護,隨手撿拾垃圾?
3.用何種態度來親近大自然?
4.怎樣與同儕共同討論主題繪製路線圖?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自然
po--1能從日常經驗、學習活
動、自然環境,進行觀察,進而能
察覺問題。
綜合
2b-II-1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並
能關懷團隊的成員。
學習
內容
自然
INg--1 自然環境中有許多
資源人類生存與生活需依賴
自然環境中的各種資源但自
然資源都是有限的需要珍惜
使用。
綜合
Bb-II-1 團隊合作的意義與
要性。
議題
融入
所融
入之
學習
重點
E2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資源
柴山植物生態資料、相機、柴山登山步道圖
學習目標
1.能運用五官認識山棕的外觀型態及特色。
2.能實際辨識山棕。
3.能用心欣賞大自然。
4.能做好環境保護,隨手撿拾垃圾。
5.能與同儕共同討論主題,繪製路線圖。
山棕
傳奇
植物
小檔
淨山
遠眺
與自然對話
植物與山的
呼喚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
【準備活動】
引起動機-植物與山的呼喚
老師蒐集山棕基本資料----
全省低海拔森林底層區域都可發現山棕的蹤影,
分類上屬於棕櫚科,是台灣的原生種,早期台灣農
家的生活與山棕息息相關,例如:把山棕的葉子 5
6支綑綁成一束,就可當掃帚使用;莖部外側的
纖維是製作雨衣的好材料(閩南音叫「棕蓑」,北
京話叫「蓑衣」),而在野外搭建草寮時,山棕更
是遮風避雨的好材料。
形態上是常綠灌木,莖矮小,叢生,高度約 1
3公尺,葉叢生於莖的基部,小葉互生,奇數羽狀
複葉,表面濃綠色,葉背灰白色。花在盛開期間,
香味濃郁四溢,尤以夜間為然,常招引夜蛾及夜行
性小動物以及蛇類,賞遊時宜小心,果球形,熟時
由綠轉黃變紅至黑色,
另外,山棕與賽夏族間有一段傳說,據說當年賽
夏族是與矮人一同生活的,一者精於農耕,一者則
精於畜牧。後來因賽夏族人無法忍受矮人的好色行
為而對其展開報復,受到攻擊而近於滅亡的矮人因
此用山棕葉對賽夏族人下了咒語,據說山棕葉原本
是像芭蕉扇一樣展開著,因矮人每下一個咒語,就
剝下一片葉子,一片一片撥下後,就變成現在的羽
狀葉。而矮人們並未對賽夏族人趕盡殺絕,因此留
了葉尖最後三片沒有下咒語。而賽夏族人也因此對
矮人們有了又懷念又恐懼的感覺,因此後來才有矮
靈祭的產生,而山棕也變成了矮靈祭裡重要的植物
之一。
山棕屬於台灣原生種多分佈於全省低海拔森林
底層區域。整株矮小,葉為奇數羽狀複葉,互生,
2~3 公尺葉柄粗大具稜角葉鞘黑色富含纖維
山棕與原住民的生活十分密切其葉片可用來製
作掃把簑衣及刷子 山棕是矮靈祭裡重要的植物
之一。
打狗山下
自編教材
山棕資料
【發展活動】
活動一、植物小檔案
介紹山棕的的外觀型態及特色。
1.介紹山棕外觀型態及特色。
2.有獎徵答活動。
活動二、淨山遠眺趣
1.行前注意事項說明。
2.觀察山上植物。
3.請學生用眼觀、手摸、鼻聞,實際辨識樹種。
3.小組合作沿路撿拾地上垃圾。
4.於柴山觀景台欣賞高雄風光。
【綜整活動】
與自然對話
1.各組分享及討論在柴山所看見的生態景觀。
2.各組製作淨山遠眺路線圖並標示出山棕之位置
3.完成『解決山上垃圾小妙招』學習單
40
40
40
資料
搜集整理
報告
實地探訪
實踐
口語報告
作業報告
同儕互評
附錄()教學重點、學習紀錄與評量方式對照表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方式
學習紀錄/評量工具
植物小檔案
能運用五官認識山棕的
外觀型態及特色。
1.能辨識出山棕的外觀型
態及特色
2.製作淨山遠眺路線圖,
並標示出山棕之位置
口語評量
實作評量
採書面報告
作品製作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
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應依第三條規定並視學生身心發展個別差異文化差異及核心
素養內涵,採取下列適當之多元評量方式:
紙筆測驗及表單依重要知識與概念性目標及學習興趣動機與態度等情意目標採用
學習單、習作作業、紙筆測驗、問卷、檢核表、評定量表或其他方式。
二、實作評量依問題解決技能參與實踐及言行表現目標,採書面報告、口頭報告聽力
與口語溝通、實際操作、作品製作、展演、鑑賞、行為觀察或其他方式。
檔案評量依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本於目的導向系統性彙整之表單測驗表現評量與其
他資料及相關紀錄,製成檔案,展現其學習歷程及成果。
特殊教育學生之成績評量方式由學校依特殊教育法及其相關規定衡酌學生學習需求及
優勢管道,彈性調整之。
附錄() 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備註:可由授課教師達成共識轉化自訂分數(級距可調整)
學習目標
能運用五官認識山棕的外觀型態及特色。
學習表現
能說出山棕的外觀型態及特色。
評量標準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D
不足
E
落後
能完全說出山
棕的外觀型態
及特色。
能大部分說出
山棕的外觀型
態及特色。
能小部分說出
山棕的外觀型
態及特色。
能說出極少部
分山棕的外觀
型態及特色。
未達
D
完全說出山棕
的外觀型態及
特色。
大部分說出山
棕的外觀型態
及特色。
部分說出山棕
的外觀型態及
特色。
說出極少部分
山棕的外觀型
態及特色。
未達
D
口語評量:透過發表討論結果,檢視學生是否掌握任務內容。
實作評量:檢核各學童是否符合指導動作,會將每一個步驟記下並依序實施。
分數
轉換
95-100
90-94
85-89
80-84
79 以下
高雄市鼓山區內惟國民小學 111 學年度第 1學期 (三)年級 校訂課程
【打狗山下】-《走讀與體驗》-[品味內惟]教案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本教學設計讓學生藉由認識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培養其敏銳的觀察力,覺察自然界中生命
變化的歷程並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樂於與人互動學習合作以達成團體目標了解生態環境
對於我們生活的關聯性,發展健全的身心。
二、教學活動設計
領域名稱
(統整領域)
自然科學、綜合
設計者
三年級教學團隊
實施年級
三年級
實施節數
3
單元名稱
品味內惟-壽山國家自然公園
設計依據
核心素養
總綱核心素養
領綱核心素養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E-A1
能運用五官敏銳的觀察周遭環境保持好
奇心、想像力持續探索自然。
-E-A1
認識個人特質初探生涯發展覺察生命變
化歷程,激發潛能,促進身心健全發展。
-E-C2
透過探索科學的合作學習培養與同儕溝通
表達、團隊合作及和諧相處的能力。
-E-C2
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學習尊重他
增進際關係與團隊成員合作達成團體
目標。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從走訪壽山國家公園的生態環境透過探索科學的合作學習培養與同儕溝通表達能力及運
用五官,激發好奇心、想像力以其持續探索自然。
概念架構(跨領域用)
導引問題
1.如何透過網路,認識壽山國家自然
公園的歷史人文發展過程?
2.找出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對內惟環境
的重要性?
3.從生態影片中,找出哪些是園區內
特有的物種?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自然
po--1能從日常經驗、學習活
動、自然環境,進行觀察,進而能
察覺問題。
綜合
2b-II-1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並
能關懷團 意義,並能關懷團
義,並能關懷團 隊的成員。
學習
內容
自然
INg--1自然環境中有許多資
源。人類生存與生活需依賴自
然環境中的各種資源,但自然
資源都是有限的,需要珍惜使
用。
綜合
Bb-II-1 團隊合作的意義與
要性。
議題
融入
所融
入之
學習
重點
E1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之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E2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資源
投影機、電腦網路資源
柴山地圖 生態影片
學習目
1.能了解內惟的地標—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歷史人文發展過程。
2.能認識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動植物生態、地質景觀、氣候環境。
3.能知道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對內惟環境的重要性。
4.能藉由參訪國家自然公園遊客中心,了解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重要性。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
壽山相見歡 活動一~壽山國家自然公園
10
網路資源
口試
實作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
壽山相見歡
拜訪壽山
壽山
生命
萬花
生態
之探
【準備活動】一見鍾情
1.藉由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網站了解其歷史的發
展。
2.瞭解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是第九座國家公園卻是第
一座國家自然公園。
【發展活動】深入秘境
1.介紹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網站,展示地圖顯示包括
壽山、半屏山、旗後山、龜山、鳳山舊城等範圍。
2.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劃分為生態保護區、特別景觀
區、史蹟保存區、遊憩區、及一般管制區等五種。
3.柴山是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一部分,也是內惟的
重要地標展示柴山地圖,由教師講述柴山登山健行
路線圖。並建議小朋友利用假日請家長帶領,實際
爬柴山道路,讓小朋友們能實際體會柴山的發展。
綜整活動此情不渝
1.知道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對環境的重要性。
2.對獼猴--愛牠就不要餵牠、保持距離。了解如何
對待自然公園中的動植物。
3.學生分組討論後,練習發表在哪裡做些什麼事。
20
10
壽山國家
自然公園
網站
柴山地圖
口試
實作
活動二~拜訪壽山國家自然公園
【準備活動】:壽山生命萬花筒
1.由國家自然公園的導覽人員介紹園區的「人文
生物、地質、軍事」。
【發展活動】:觀賞影片
1.由園區中心提供影片介紹壽山上的動植物例如:
姑婆芋、獼猴、山羌、密毛蒟蒻等。
2.介紹古早的柴山—平埔族,還有小溪貝塚、龍巖
冽泉等。
綜整活動】:分享心得
1.上台分享看完介紹壽山自然生態公園影片的心
得。
2.分享曾與家人爬壽山的感受
15
40
25
生態影片
作業
發表
附錄()教學重點、學習紀錄與評量方式對照表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方式
學習紀錄/評量工具
壽山相見歡
能認識壽山國家自然公
園的動植物生態地質景
觀、氣候環境
透過網路,認識壽山國家
自然公園的歷史人文發展
過程,說出壽山國家自然
公園的範圍及劃分的五大
口試評量
過提問結
檢視學生
是否掌握任
務內容。
口頭報告
拜訪壽山
能藉由參訪國家自然公
園遊客中心了解壽山國
家自然公園的重要性。
能舉出至少一種的生態物
實作評量:
檢核各學童
是否符合指
導動作,會
將每一個步
驟記下並依
序實施
書面報告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
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應依第三條規定並視學生身心發展個別差異文化差異及核心
素養內涵,採取下列適當之多元評量方式:
紙筆測驗及表單依重要知識與概念性目標,及學習興趣、動機與態度等情意目標採用
學習單、習作作業、紙筆測驗、問卷、檢核表、評定量表或其他方式。
二、實作評量依問題解決技能參與實踐及言行表現目標,採書面報告、口頭報告聽力
與口語溝通、實際操作、作品製作、展演、鑑賞、行為觀察或其他方式。
檔案評量依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本於目的導向系統性彙整之表單測驗表現評量與其
他資料及相關紀錄,製成檔案,展現其學習歷程及成果。
特殊教育學生之成績評量方式由學校依特殊教育法及其相關規定衡酌學生學習需求及
優勢管道,彈性調整之。
附錄() 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備註:可由授課教師達成共識轉化自訂分數(級距可調整)
學習目標
能認識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動植物生態、地質景觀、氣候環境。
學習表現
1.能夠說出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範圍及劃分的五大區
2.能舉出至少一種的生態物種
評量標準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D
不足
E
落後
能舉出至少
種的生態物種
能舉出至少
種的生態物種
能舉出至少
種的生態物種
能舉出至少一
種的生態物種
未達
D
四種的生態物
三種的生態物
二種的生態物
一種的生態物
未達
D
口試評量:透過提問結果,檢視學生是否掌握任務內容。
實作評量:檢核各學童是否符合指導動作,會將每一個步驟記下並依序實施
分數
轉換
95-100
90-94
85-89
80-84
79 以下
高雄市鼓山區內惟國民小學 111 學年度第 1學期 (三)年級 校訂課程
【允文允武】-《文狀元》-[跨域閱讀] 教案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藉由這本繪本的閱讀讓學生思考愛與被愛的課題透過這本繪本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省思如何
具體的將愛描述出來、更能體會親恩,與家人、朋友的關係更緊密。
二、教學活動設計
領域名稱
(統整領域)
國語文
綜合
設計者
三年級教學團隊
實施年級
三年級
總節數
<允文允武> 10
單元名稱
分享閱讀
設計依據
核心素養
總綱核心素養
領綱核心素養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E-B1
理解與運用國語文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體察他
人的感受並給予適 當的回應以達成溝通
及互動的目標。
-E-B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學習合宜的互動
與溝通技巧,培養同理心,並應用於日常生
活。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藉由繪本閱讀及故事討論,讓孩子理解語文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並透過實際生活行動,讓
孩子能用同理心在日常生活人際溝通上,符應 E-B1「具備『聽、說、讀、寫、作』的基本語
文素養,並具有生活所需的基礎數理、肢體及藝術等符號知能,能以同理心應用在生活與人
際溝通。」的素養。
概念架構(跨領域用)
導引問題
1. 愛是什麼?要如何表達愛呢?
2. 當對象不同時,表達的方式會相同嗎?
3. 如何記錄「愛的行動」?
分享閱讀
共讀繪本
愛的行動
愛的紀錄
猜猜我有
多愛你
對家人
對朋友
對寵物
小書製作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國語文
1--3 聽懂適合程度的詩歌、戲
劇,並說出聆聽內容的要點。
1--4 根據話語情境,分辨內容
是否切題,理解主要內容和情感,
並與對方互動。
綜合
2a--1 覺察自己的人際溝通方
展現合宜的互動與溝通 態度和
技巧。
學習
內容
國語文
Bb--1 自我情感的表達。
綜合
Ba--1 自我表達的適切性。
Ba--3 人際溝通的態度與技
巧。
議題
融入
所融
入之
學習
重點
E7 表達對家庭成員的關心與情感。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資源
電腦、投影機、繪本 ppt、圖畫紙
學習目標
1. 理解繪本內容與日常生活相關,並在能力所及下於生活中採取實踐行動。
2. 培養關懷家人的情意,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
壹、教學前準備
【猜猜我有多愛你】繪本 ppt
貳、正式教學
【準備活動】
引起動機-
教師播放『讓愛傳出去』的歌曲
教師提問:愛是什麼?要如何表達愛呢?
引出【猜猜我有多愛你】繪本
【發展活動】
1. 教師播放【猜猜我有多愛你】繪本 ppt師生共
讀繪本。
2. 教師提問:
80
電腦投影
機、繪本
ppt
口頭評量
(1)小兔子為什麼不睡覺呢?
(2)小兔子用了哪些方式對大兔子表達愛?
(3)其中哪一種方式令你印象深刻?
(4)大兔子又是如何回應小兔子?
(5)你覺得大兔子和小兔子誰的愛比較多呢?
【綜整活動】
1. 教師總結愛是難以形容與表達的東西小兔子
和大兔子用了好多方式告訴對方,自己對對方
的愛有多多。不過,不管誰比誰多,他們 的愛
讓彼此都好滿足。
2. 學習『讓愛傳出去』手語。
第一~二節結束
壹、教學前準備
小白板、白板筆
貳、正式教學
【準備活動】
引起動機-
看過【猜猜我有多愛你】繪本,想想看可以如何對
你喜愛的人表達愛。
【發展活動】
教師提問:我們可以表達愛的對象有那些呢?
引導學生思考
1. 對象是家人,可以如何表達愛呢?
2. 對象是朋友,可以如何表達愛呢?
3. 對象是寵物,可以如何表達愛呢?
【綜整活動】
學生分組畫下或寫下討論出的方法,每個人帶著所
討論出的方法,在家裡或學校對指定人選在一週中
實踐表達愛的方式,紀錄所得到的回饋在課堂上與
同學分享。
第三~六節結束
壹、教學前準備
教師:A4 圖畫紙
160
小白板
板筆
實作評量
口頭評量
實作評量
學生:彩色用具、美勞用品
貳、正式教學
【準備活動】
引起動機-
介紹小書的製作與功用,引導學生留下自己實踐表
達愛的紀念。
【發展活動】
學生製作小書。
【綜整活動】
成果展示與分享。
第七~十節結束
120
40
圖畫紙
實作評量
附錄()教學重點、學習紀錄與評量方式對照表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方式
學習紀錄/評量工具
共讀繪本
藉由繪本閱讀及故事討
讓孩子理解語文在日
常生活中的運用。
能專心聆聽,用簡單話語
說出自己的觀察,讀懂繪
本介紹的內容,並回答教
師的提問。
口頭評量
繪本、
口試、
愛的行動
理解繪本內容與日常生
活相關並在能力所及下
於生活中採取實踐行動
能分組討論出方法,並指
定人選在一週中實踐表達
愛的方式,紀錄所得到的
回饋。
小組討論
實作評量
紀錄表
愛的紀錄
經由實際生活行動培養
關懷家人的情意學習體
察他人的感受。
能製作小書並將成果展示
與分享。
實作評量
小書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
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應依第三條規定並視學生身心發展個別差異文化差異及核心
素養內涵,採取下列適當之多元評量方式:
紙筆測驗及表單依重要知識與概念性目標,及學習興趣、動機與態度等情意目標採用
學習單、習作作業、紙筆測驗、問卷、檢核表、評定量表或其他方式。
二、實作評量依問題解決技能參與實踐及言行表現目標,採書面報告、口頭報告聽力
與口語溝通、實際操作、作品製作、展演、鑑賞、行為觀察或其他方式。
檔案評量依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本於目的導向系統性彙整之表單測驗表現評量與其
他資料及相關紀錄,製成檔案,展現其學習歷程及成果。
特殊教育學生之成績評量方式由學校依特殊教育法及其相關規定衡酌學生學習需求及優勢
管道,彈性調整之
附錄() 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備註:可由授課教師達成共識轉化自訂分數(級距可調整)
學習目標
1.理解繪本內容與日常生活相關,並在能力所及下於生活中採取實踐行動。
2.培養關懷家人的情意,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
學習表現
根據話語情境,分辨內容是否切題,理解主要內容和情感,並與對方互動。
評量標準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D
不足
E
落後
能夠在生活中
體察家人的感
受並實踐關懷
行動。
願意體察他人
的感受並給予
回應。
只能理解內容
與日常生活相
關。
無法參與同儕
間的互動。
未達
D
於生活中採取
實踐關懷行動
體察他人的感
理解內容
對方互動。
未達
D
口語評量:透過各組發表討論結果,檢視學生是否掌握任務內容。
實作評量:檢核各組設計理念是否符合指導動作,會將每一個步驟記下可以融入
分組活動中。
分數
轉換
95-100
90-94
85-89
80-84
79 以下
高雄市鼓山區內惟國民小學 111 學年度第 1學期 (三)年級 校訂課程
【允文允武】-《武狀元》-[快閃精靈] 教案
一、教學設計理念說明
下課時間,會看到許多小朋友在操場上玩鬼抓人的追逐身影,可見得鬼抓人是一種
深受孩子們喜愛的遊戲,而在體育活動中,躲避飛盤的進行過程和鬼抓人的遊戲很像,過程
刺激又好玩。近來躲避飛盤非常流行於國小校園,因為躲避飛盤質地軟、安全、攜帶方便,
有別於以往傳統的飛盤材質硬,改善了施力過大時碰觸身體會痛的缺點,同學都非常喜愛這
一門課。
飛盤簡單易學,尤其是飛盤躲避球更是同學的最愛,但是其操控性不易,因此規劃以樂
趣化的教學活動帶領學生學習飛盤擲盤、接盤、比賽規則等課程,另外為了讓學生在學習過
程中增加學習興趣,故將藝術課程融入其中,在課程中設計製作簡易飛盤,以免洗紙盤作為
飛盤的本體,再指導學生發揮創意彩繪飛盤,希望能使躲避飛盤課程更為生活化與趣味化。
二、教學活動設計
領域名稱
(統整領域)
健康與體育
藝術
設計者
三年級教學團隊
實施年級
三年級
總節數
<允文允武> 10
單元名稱
快閃精靈-躲避飛盤
設計依據
核心素養
總綱核心素養
領綱核心素養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健體-E-A1
具備良好身體活動與健康生活的習慣,以促
進身心健全發展並認識個人特質發展運動
與保健的潛能。
健體-E-C2
具備同理他人感受,在體育活動和健康生活
中樂於與人互動公平競爭並與團隊成員合
作,促進身心健康。
藝術-E-C2
透過藝術實踐,學習理解他人感受與團隊合
作的能力。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C 社會參與
教學中發展適切運動潛能與人際互動關係的素養,並展現相互包容與尊重、溝通協調及團隊合
作的精神與行動。
概念架構
引導問題
1. 飛盤遊戲可以怎麼玩?
2. 進行飛盤遊戲時要注意的事項有
哪些?
3. 單靠一個人可以完成飛盤擲與接
的動作嗎?
4. 飛盤活動是否需要大家團結合作
才能進行?
5. 當面對比賽問題時,一個人獨自
解決較容易,還是靠大家來思考
較容易?
6. 單靠一個人可以完成比賽嗎?還
是須靠團體配合?
學習
重點
學習表
健體 1d--1 認識動作技能概
念與動作練習的策略。
健體 2c--2 表現增進團隊合
作、友善的互動行為。
藝術 1--6 能使用視覺元素與
想像力,豐富創作主題。
學習內
健體 Ce--1 其他休閒運動
基本技能。
藝術 E--1 色彩感知、造
形與空間的探索。
議題
融入
所融入
之學習
重點
E3 了解每個人需求的不同,並討論與遵守團體的規則。
教材來源
自編
教學資源
投影機、電腦躲避飛盤、三角錐免洗紙盤、彩色用具、色紙、剪刀、膠水
學習目標
1.學生能藉由躲避飛盤增進身體的控制力與協調力。
2.學習飛盤擲盤與接盤技能,了解比賽規則。
3.透過學習過程適切展現人際互動及團隊合作的精神。
教學活動設計
時間
教學資源
評量
壹、教學前準備
教師:躲避飛盤活動影片、躲避飛盤數個、自製躲
避飛盤
學生:體育服裝、運動鞋
貳、正式教學
【準備活動】
引起動機-
2
躲避飛盤
擲盤練習
接盤練習
飛盤擲遠
比賽
躲避飛盤
比賽
彩繪躲避
飛盤
1.全班欣賞一段躲避飛盤活動影片。
2.老師講解躲避飛盤由來。
【發展活動】
一、接盤練習
1.老師講解並示範接飛盤的技巧及注意事項。
2.以排隊隊形全班分為兩組,老師擲盤,小朋友輪
流練習接盤。
二、擲盤練習
1.老師講解並示範擲飛盤的技巧及注意事項。
2.小朋友四人一組練習擲飛盤的活動。
【綜整活動】
1.集合休息並提問:
1)單靠一個人可以完成飛盤擲與接的動作嗎?
2)飛盤活動是否需要大家團結合作才能進行?
2.學生共同討論並發表老師提問的問題。
3.學分發表如何提升擲、接飛盤的技巧。
第一~二節課結束
第三~五節課
【準備活動】
引起動機-
老師請 4位同學示範飛盤擲盤與接盤的動作。
【發展活動】
一、擲盤接盤練習
1.以排隊隊形一排 14 人一組,全班分為 2組,老
師擲盤,小朋友輪流練習接盤。
2.小朋友 4人一組練習擲、接飛盤的活動。
二、飛盤擲遠比賽
1.以排隊隊形一排 14 人一組,全班分為 2組,每
次每隊各 1位小朋友進行擲飛盤擲遠比賽。
2.比賽規則:以飛盤擲最遠者獲勝。
3.分數計算:每隊以獲勝次數累計分數,分數最高
者獲勝。
三、擲飛盤賽跑
1. 以排隊隊形一排 14 人一隊,全班分為 2隊,使
用飛盤來進行接力比賽,每隊單號在起跑點排隊
等待,偶數號在三角錐處排隊等待
2. 賽跑路線為大操場草皮,持盤在起跑點準備,老
師吹哨後將飛盤投擲到前方草皮內,越遠越好並
3
投影機
電腦
躲避飛盤
躲避飛盤
三角錐
觀察
實作
發表
口試
實作
發表
快跑至飛盤正後方,拿起飛盤繼續下一次投擲,
擲到隊友面前由隊友撿起飛盤,繼續投擲飛盤,
以一邊跑一邊投擲方式接力,直到隊員輪完,最
早輪完的隊伍獲勝。
【綜整活動】
1.集合休息並提問:
當面對比賽問題時,一個人獨自解決較容易,還是
靠大家來思考較容易?
2.學生共同討論並發表老師提問的問題。
第三~五節課結束
第六~八節課
【準備活動】
引起動機-
1.全班欣賞一段躲避飛盤賽的影片。
2.老師講解躲避飛盤賽的規則及應注意事項。
【發展活動】
一、躲避飛盤賽練習
1.全班以單、雙號分兩組。
2.比賽規則:以躲避球規則為例解說規則來進行躲
避飛盤比賽。
1)外場往後延伸,無界外區、死球區。
2)傳盤次數不限。
3)連擊未接住,全部出局。
3.比賽五分鐘即結束集合。
4.教師提問後請學生討論與發表。
1)飛盤跟球除了形狀以外,還有什麼不一樣?
2)該怎麼樣才能準確的擊中目標?
3)怎樣使擊中目標的機會增加?
4)討論問題並回答。
5)教師回饋。
二、躲避飛盤觀摩賽
1.老師再次說明躲避飛盤賽規則。
2.全班抽出 24 位學生,其餘同學先在場外休息觀
摩,待下次比賽為優先下場選手。
3.進行躲避飛盤賽。
4.比賽 10 分鐘結束。
5.集合休息並提問:
3
投影機
電腦
躲避飛盤
實作
發表
口試
1)單靠一個人可以完成比賽嗎?還是須靠團體
配合?
2)當你平常課業或日常生活遇到問題時,是否
會靠自己獨自解決,還是請教父母、師長或
同學?
6.教師回饋:
1)學習如何在比賽中找尋問題關鍵所在。
2)勇敢面對問題,要懂得結合夥伴的力量來解
決問題。
【綜整活動】
檢討比賽結果並請學生分享心得。
第六~八節課結束
第九~十節課
【準備活動】
引起動機-
老師展示以免洗紙盤為材料的自製彩繪躲避飛盤。
【發展活動】
一、彩繪自製躲避飛盤
1.全班每人 1個免洗紙盤。
2.小朋友利用色紙、亮片等美勞材料進行紙盤彩
繪、裝飾。
3.將自製彩繪躲避飛盤進行介紹與展示。
二、躲避飛盤賽
1.老師再次讓學生練習躲避飛盤賽。
2.全班分為兩隊進行比賽,上節課沒有下場比賽學
生優先下場,其餘選手抽籤下場比賽,沒抽到籤
的學生在場外加油。
3.進行躲避飛盤賽。
4.比賽 10 分鐘結束。
【綜整活動】
1.學生分享自製彩繪躲避飛盤的心得。
2.學生分享參與躲避飛盤賽心得。
3.教師回饋:任何比賽都有輸贏,比賽過程是灌溉
生命的重要泉源,希望學生不要因結果不如預期
而失落,並強調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2
自製彩繪躲
避飛盤
躲避飛盤
實作
發表
口試
附錄()教學重點、學習紀錄與評量方式對照表
單元名稱
學習目標
表現任務
評量方式
學習紀錄/評量工具
快閃精靈-
避飛盤
1.學生能藉由躲避飛盤
增進身體的控制力與協
調力。
2.學習飛盤擲盤與接盤
技能,了解比賽規則。
3.透過學習過程適切展
現人際互動及團隊合作
的精神。
1.能透過練習,學習躲避
飛盤的接盤與擲盤。
2.能進行躲避飛盤比賽。
3.繪方式,出具
意的彩繪飛盤。
實作評量
口語評量
1.透過各組發表討論
結果,檢視學生是否
掌握任務內容。
2.核各學童否符
合指導動作,會將每
一個步驟記下並依序
實施。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
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應依第三條規定並視學生身心發展個別差異文化差異及核心
素養內涵,採取下列適當之多元評量方式:
紙筆測驗及表單依重要知識與概念性目標,及學習興趣、動機與態度等情意目標採用
學習單、習作作業、紙筆測驗、問卷、檢核表、評定量表或其他方式。
二、實作評量依問題解決技能參與實踐及言行表現目標,採書面報告、口頭報告聽力
與口語溝通、實際操作、作品製作、展演、鑑賞、行為觀察或其他方式。
檔案評量依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本於目的導向系統性彙整之表單測驗表現評量與其
他資料及相關紀錄,製成檔案,展現其學習歷程及成果。
特殊教育學生之成績評量方式由學校依特殊教育法及其相關規定衡酌學生學習需求及
優勢管道,彈性調整之。
附錄() 評量標準與評分指引 (標準本位評量模式)
備註:可由授課教師達成共識轉化自訂分數(級距可調整)
學習目標
學習飛盤擲盤與接盤技能,了解比賽規則。
學習表現
健體 1d--1 認識動作技能概念與動作練習的策略。
評量標準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D
不足
E
落後
完整做出飛盤
擲、接動作並
能參與比賽及
創作彩繪飛盤
能達成飛盤擲
與接動作並完
成彩繪飛盤。
能參與飛盤教
學活動,但飛
盤擲與接動作
不完整。
不能達成飛盤
擲與接動作但
能完成彩繪飛
盤。
未達
D
飛盤擲與接動
作協調與團隊
合作。
飛盤擲與接動
作展現完整。
可以了解飛盤
擲與接的基本
動作。
肢體不太協調
與無法擲接飛
盤。
未達 D
口語評量:透過各組發表討論結果,檢視學生是否掌握任務內容。
實作評量:檢核各學童是否符合指導動作,會將每一個步驟記下並依序實施。
分數
轉換
95-100
90-94
85-89
80-84
79 以下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