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植感·護森福:青少年森林美學實踐課程

pdf
1.83 MB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綠植感。護森福教案設計總表
課程名稱
綠植感。護森福
團隊名稱
藝視野工作室呂郁芬
課程時間
每次 2 節課,共計5單元10節課
(每節課 40-45 分鐘)
授課教
師、助教
教師:呂郁芬
助教:2人/協同特殊專家(自
然田野導覽家)與助教
實施年級
國小5、6年級國中7、8、9年級
課程地點
校區
課程設計動
機及理念
島嶼森林文化屬於的自然生存之道,隨山風摇曳、瀑布流動灌溉,山嵐
繚繞像夢境一般的水稻田,不只是山巒美境,更是青年返鄉、田地復耕、
挽回在地文化最强而有力的心臟,也讓我們重新檢視人與民族植物、與
環境的關係若能讓學生藉由觀察生活民族植物與環境生態,透過踏查山
林步道或鄉野小徑,觀察其「綠植感」連結其森活美學應用創作經驗。
愛因斯坦說過:「深入觀察自然,你就會理解更多的事物」,運用大自然色
彩、質感「觀察力」的養成態度為主軸,森林植感「發現、探索、實作」為脈
絡,並透過觀察林野綠藝世界中,結合印刷、香氛與科學觀察的實驗精神,啟動
微觀與觸覺質感,並從中領略色彩、質感、秩序美感經驗。
本體驗課程開始以綠藝質感採集印刷為主的視藝計課,於是透過與縱谷
野,「山林為媒介」,「民族植物與文化為體」,「美感為」,「視
用」來帶領學生一起去林野探,在山林、林間、溪邊,藉由生態文化重
傳承心,像雲霧汲取芬多精,不僅將台灣的山林、
擬聲質感森林光影能屬於自然生態的氣息……,一點一滴融入學生的
發現,只有山野之子才看見的不可思議質感和豐富像,轉換圖
描繪創作喚起守護山林。山
議題融
多元文化教育
我族文化的同:解自的文化特質,不同地區域飲食文化。
108課 E1
戶外
l 健康心:
五官的感、觸覺靈對環境感的能力。
108課綱戶 E3)
l 友善環境:
參加校校外教學活動,認識環境, 生態、地質、文化戶外
108課綱戶 E7
閱讀素養教
l 閱讀媒材
中年級以紙閱讀為主。年級數位文本及混合文 本作為閱讀媒材
(108課綱閱讀 E8、9)
l 閱讀的態度:喜歡討論、分己閱讀的文本。(108課綱閱讀-E14)
環境教
合國永續展目標 (SDGs) 目標 15. 護、及促進領地生態
永續使用,永續理森林。
自然領
姿的植物,國小自然實驗植物的觀察實驗
形形色色的生物,國中生物實驗蕨類植物的觀察實驗步
課程簡介
森林的綠植感。護森福」作為次課程的主軸,以身邊可見的大自然
山林綠(稻田、田野、森林),讓學生重新思考有關「綠色質感」的種種可能,並
透過廣泛的觀察,重新面對色彩,並藉由觀察、收集、分、解與重新的
來認識色彩、質感,森林探福的事,建構屬於森活中「綠植
感。護森福」。
共區分為:
綠植感民族植物敘事、植物印刷、植覺測驗
綠植感民族植物採集、擬聲質感。
綠植感植蕨手作
綠植感森林仿生創作。
綠植感策展發表
教學目標
美感與文化觀察從生活、物或環境中觀察的對象)
1. 從民族植物的生活運用、族文化、意涵解其生活文化
。植物生規律意義表達了再生、青、健康生的植物美感
樣貌
2. 從民族植物觀察、觸品嚐葉子及氣味差異性
美感視覺技術(課程中學生學的美術設計工技法)
1. 習列印與描繪收集植物本理質感。
2. 習呈排列自然秩序的美感。
美感概念(課程中導學生認識的藝、美學或概念)
1. 介紹 uba Yang 以立體化的紙製蕨類植物創一大型裝置術―《蕨
台灣 Taiwan, Coloured by Fern》合成條狀懸掛中,
徵臺灣如同一艘乘載著各式蕨類植物的著獨
的物,同時也包容著各地多樣性的生物
2. 介紹植物藝術對當代計的
l A 自主動:
與藝活動, 探索生活美感。108藝藝-E-A1
認識設思考 理解藝意義108藝藝-E-A2
l B溝通互動:
用多元感,察覺感與生活的關以豐富美感經驗。
108藝藝-E-B3)
l C
活動中的議題108藝藝-E-C1
l 現:
l 能探索視覺元,並表達自我感像。108藝1-II-2
媒材技法進創作。108藝1-II-3)
l 鑑賞
發現生活中的視覺元並能表達感。108藝2-II-5
美理解 能觀察生活物與藝,並視自人的創作。108藝
2-II-6
l
能透過物或藝創作,美化生活環境。108藝綱3-II-4
l 美感觀察:自然觀察看見蘊藏之美,啟發觀察,能認識文化的豐富與多
。,伏石骨碎補九芎林、黃藤
l
藝文領
□電 視覺藝 □音樂及表
工藝 文化資產 文學閱讀
□電 視覺藝 □音樂及表
工藝 文化資產 文學閱讀
學生背景/
國小5-6年級,國中7、8、9年級 學生: 15-20人。
課程需求
l 本計以校體驗為主,校外體驗活動為
l 由教學者提供印、植、質感採集創作所需、工
解教材等;部由教學領學生採集體驗就地
l 需請校方提供適宜創作之教室與黑板白板影設
課程大綱
單元名稱
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
綠植感
族植物敘
事、植物印
l 認識民族植物的故事。
l 認識探索與印刷植物紋理質感
l 認識民族植物。
l 認識民族植物用途、用法、植物語
彙。
刷、植覺測
驗。
l 感受植物在手中的質感觸感嗅覺
與味覺的過程。
l 運用印刷紀錄植物質感圖像。
l 透過植覺測驗,連結植物靈感與感
受。
綠植感
族植物
集、擬聲質
感。
l 發現民族植物採集與文化連結
l 發現質感擬聲詞與分類
l 從民族植物採集與文化族群連結
l 練習質感標本採集和觀察技巧。
l 質感擬聲詞與分類實作。
l 質感採集與汲取不同靈感應用。
綠植感—植
蕨手作。
l 認識植物獵人如何在森林中採
集不同的植感。
l 認識體驗及豐富不同植蕨的質
感體驗。
l 體驗葉樹幹質感光影的表現
l 透過在自然森林環境中尋找植物種
類地點認識與連結家鄉自然風土文
化。
l 親身體驗採集與組合苔球的過程。
l 透過在自然森林環境蕨類的幼葉
石韋孢子兔腳蕨(肉質根莖)毛茸
如同兔腳。
l 運用攜帶式顯微鏡探索植物微觀視
角,培養「觀察力」的養成
綠植感—森
林仿生創
作。
l 認識質感葉片表現造型。
l 能實作創造質感紋理技巧與色
彩仿生。
l 運用課堂所學之技法紋飾質感
與藝術美感等實際體驗創作設
計。
l 森林探索經驗周遭發掘創作素材
創作與繪製
綠植感—設
計民族植物
仿生創作。
l 設計選定民族植物。
l 能實作民族植物的樣式創造質
感紋理與色彩仿生。
l 體驗自己創作民植物之綠質感作
品歷程與設計分享。
l 紀錄作品創作理念。
綠植感—策
展發表。
l 體驗學習綠質感創作策展。
l 展演透過作品分享培養學生的
創作思考與表達力。
l 體驗自己創作森林之綠質感作品
出之感想與心得分享。
l 表達品成果與創作理念。
各單元教學內容
第一單元: 綠植感—民族植物敘事、植物印刷、植覺測驗。
體驗內容
具體目標
流程與互動說明
使用教具設
需時間
(鐘)
備註
民族植物
故事
l 認識民族
植物的與
文化連結。
介紹台灣民族植
物圖
說明以菖蒲為例
各族群運用。
關於菖蒲的質感
採集與印。
台灣民族植物圖
45
PPT 簡報
森林植物印
l 認識森林
的植物與
動物。
l 認識民族
植物發展
與生
用。
運用植覺測驗感
受,從 40
⼿植物
「植」得各
植物對當下⾃⼰
指引
福,⾝⼼
量!
探索森植物與動
物的生活關聯性
蕨類觀察的剖析
正反株拆解
印影印與
45
PPT 簡報
單元:綠植感—民族植物採集、擬聲質感
體驗內容
具體目標
流程與互動說明
使用教具設
需時間
(鐘)
備註
森林採集、
彩汲。
森林採集不同
森林的色彩。
l 透過採集
學生
不同植
質感印與標本
採集和觀察技巧。
45
動物色彩
與質感。
l 培養中的
植物色彩觀
察與色環
PPT 簡報
森林採集、
彩汲。
森林採集不同
蕨類與植物標
本。
l 常見民族植物
與不同質感與
擬聲質感分類。
l 標本製作與標
繪。
活常見民族植
物。
45
PPT 簡報
單元:綠植感—綠植感—植蕨手作。
體驗內容
具體目標
流程與互動說明
使用教具設
需時間
(鐘)
備註
森林植物
獵人
l 認識及體
驗植物獵
人。
l 如何在森
林中採集
不同的植
感。
l 認識及體驗
植物獵人
何在森林中
採集不同的
植感。
校準備
機。
45
植物獵人
:課程簡報
森植感
l 透過在自
然森林環
境中尋找
植物種類
地點認識
與連結家
l 體驗葉、樹
質感
影的表現。
l 親身體驗採
集與組合苔
球的過程。
組合苔球的材
45
講義
鄉自然風
土文化。
l 種植植物
護生的重
單元:綠植感—森林仿生創作。第單元:綠植感—民族植物仿生創作。
體驗內容
具體目標
流程與互動說明
使用教具設
需時間
(鐘)
備註
影與植感
數位拼貼
認識森林表現
造型。
l 講解示範
同葉的表現
造型色彩與
質感表現
影技巧。
蕨類植物、ipad
動顯微鏡
μHandy
45
:課程簡報
講義
質感仿生創
運用皮革紋理
仿生創作
l 採用植鞣皮
仿生植物,
擅長透過觀
察微事物
創作
仿葉子紋
以最細
的觀察讓皮
創作更貼
本身
的樣
皮革工
45
講義
單元:綠植感—民族植物仿生創作。
體驗內容
具體目標
流程與互動說明
使用教具設
需時間
(鐘)
備註
民族植物靈
感發想
認識民族植物
表現造型。
l 講解示範
同葉的表現
造型色彩與
質感表現。
蕨類植物、ipad
動顯微鏡
μHandy
45
:課程簡報
講義
民族植物靈
感想質感仿
生創作
運用皮革紋理
仿生創作
l 採用植鞣皮
仿生植物,
擅長透過觀
察微事物
創作
皮革工
45
講義
仿葉子紋
以最細
的觀察讓皮
創作更貼
本身
的樣
單元:綠植感—策展發表。
體驗內容
具體目標
流程與互動說明
使用教具設
需時間
(鐘)
備註
森質感
l 體驗學習
森質感創
展。
l 展演透過
作品分享
培養學生
的創作思
考與表達
力作品
l 創作策展。
l 體驗自己創作
森質感作品出
l 作品成果與創
作理念理與
書寫
展與展演空間
45
:課程簡報
講義
森質感展演
l 體驗學習
森質感創
作策展。
l 展演透過
作品分享
培養學生
的創作思
考與表達
力。
l 對照孩
看他
與群體的
關係
重、
l 體驗自己創作
森林之綠質感
作品出之感想
與心得分享。
l 作品成果與創
作理念。
l 儕回饋填寫
森林圖
森林樹
中。
展與展演空間
45
講義
學習成果
學習成果
評量方
1. 透過不同的視觀察生活綠色與自然環境綠色,,發
然綠色規律奇妙,發觀察環境的美學力,開啟各角
度不同綠色色彩的現,也是好奇心與觀察力的養。
2. 讓學生 ipad 採集和運用微觀並體驗觀察
邊可見的大自然山林綠(稻田、杉樹林、蕨類黃藤),讓學生重
思考有關「綠森林」的視覺探索,並透過廣泛的觀察,
重新面對質感,並藉由觀察、收集、分、解與重新視覺
、觀察認識色彩單一綠色彩,建構屬於森活中綠質感。
3. 透過閱讀民族植物與仿生質感創作程,讓學生體驗文學
之美與族文化能透過與自然環境的連結與感,開啟
感體驗森林質感創作樂趣
4. 裡爾克確確實實地潛伏在自然
把它從中剝離出來。若能透過結合在地
森活環境,讓孩童親近與感自然之人文之美。
課程經費所需建議表
小計
鐘點
10
2000
20,000
課程時10節
助教鐘點
10
1000
10,000
課程時10節。
課程預備
執行
具材料費
人次
15
600
9,000
課程料耗
雜支
1
1000
1,000
40,000元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