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構想書:教育研究倫理問題與課程設計框架

格式
docx
大小
24.45 KB
頁數
3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10-29,离现在 4 35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09/11/10【教學實踐研究計畫面面觀系列講座-教育研究的倫理問題】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構想書

(一)研究計畫簡要架構

    1. 課程模式

課堂 □課堂+場域 □場域 □線上平台課程(磨課師或開放式課程)

□AR/VR等學習科技融入課室建構教學場域 □其他,_______________

    1. 研究問題:

    2. 研究法:

    3. 研究對象:

(二)計畫執行內容部分(此大題以500字為限)(藍字閱讀後請刪除)

【說明】教學實踐研究的精神在於以教學現場的問題意識出發,透過有系統的步驟和方法,以及自我批判與省思的歷程來發現與解決問題,落實教學者即是研究者之理念,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教學品質及教師個人教學專業能力。

  1. 計畫創新性或延續性價值

【說明】曾獲本計畫補助者,請敘明過去計畫資訊與研究重點,並提出本計畫與過去執行計畫不同或延續之處,可針對研究主題、教學現場問題、教學成效評估等關鍵面向提出差異說明,若以過去研究成果為基礎進行新計畫之研究規劃,也請於此進行說明。(若非延續性計畫可免)

  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動機

【說明1】申請「一般學門研究計畫」者,請以過去在教學現場的觀察或教學實務經驗出發,詳述進行本研究的原因,希望探討的教學議題或教學實務上欲解決之問題與背景,及該研究議題的重要性與影響力。

【說明2】申請USR專案計畫」者,請以透過融入USR場域之社會實踐,說明為何適合解決教學現場實務問題,可以詳述過去教學的發現,或其他以學生為核心之相關議題,例如學生該具備哪些能力與素養、學用落差等,為何可透過融入USR場域之社會實踐課程加以提升。

【說明3】申請「技術實作專案計畫」者,請以提升學生實務操作技能之專業能力為課程規劃核心。計畫動機的部分,可以詳述教師過去教授實作技能課程,或學生在修習實作技能課程時曾遭遇的困境或問題為何?分析學生應具備那些基礎或關鍵實作技能?該門課如何改善教師教學成效或精進學生的技術實作能力?

  1.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主題及研究目的

【說明1】申請「一般學門研究計畫」之研究主題與目的,請以提升教學品質或學生學習為中心,可以是進行創新/新興課程方案建構、教學方法探究、教材教具研發、教學效能或教學品質的提升、學習評量改善,或學生學習成效促進等與教學相關之範疇。

【說明2】申請USR專案計畫」之研究主題與目的,可透過地方服務、社會實踐的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方式,帶領學生瞭解地方特色與屬性,進行地方問題、需求或困境的議題探究,藉以提升學生對社區之認同感,及嘗試問題解決的能力、方法與行動。

【說明3】申請「技術實作專案計畫」之研究主題與目的,可透過業師協同或結合產學合作等做中學的課程規劃,培養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務技能之能力,提升學生實務應用的專業技能或就業準備度,以減少學用落差。



  1. 教學設計與研究方法

  1. 教學設計與規劃說明

【說明1請依據研究主題進行教學設計與規劃的說明,內容包含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成績考核方式、各週課程進度、預計採用之學習成效評量工具與教學場域等;若有課程特別關注之議題,亦請一併提出說明。

【說明2】申請USR專案計畫」者,請針對配合計畫執行之場域實作任務如何進行評量,特別提出說明。

【說明3】申請「技術實作專案計畫」者,請針對學生實作任務如何評量與預期學生產出成果,特別提出說明。


  1. 研究方法與實施步驟說明

【說明1】請針對研究目的與問題,透過研究架構、研究問題、研究範圍、研究對象與場域、研究方法與工具的選擇原因、資料整理與分析、實施程序等項目進行描述。

【說明2】申請USR專案計畫」者,請針對配合計畫執行之USR場域、關注社會實踐議題、場域與課程合作機制項目特別說明。

【說明3】申請「技術實作專案計畫」者,請針對計畫配合課程之實作場域、實作教學模式特別說明。

建議說明項目

  1. 研究架構

  2. 研究問題/意識

  3. 研究範圍

【說明】針對本研究擬關注的範圍,如課程範疇、教材選用、教學資源應用、評量工具、社群教師與協作方式等規劃範圍進行說明。

  1. 研究對象與場域

【說明】針對擬教學之對象與進行資料收集之場域(如實習場域、大學課室等),進行描述與說明。

  1. 研究方法與工具

【說明】針對研究目的與問題,陳述將採用何種研究方法及工具進行資料蒐集,以有效檢視教學研究之成效,並回應提出之研究問題。

  1. 資料處理與分析

【說明】提出預計採用的資料處理與分析方法。

  1. 實施程序



  1. 預期完成工作項目與成果

  1. 預期完成之教學成果

【說明】如開發新教材、新課程,線上教學資源庫或教學測驗與評量等。

  1. 預期達成之與學生學習相關之目標

【說明】請提出具體可觀察、檢核或比較的預期學習效益指標。

  1. 預計教學成果公開發表與分享之規劃

  2. 教學成果對教學社群可能產生之影響與貢獻

【說明】申請USR專案計畫者,請增敘參與社區發展可能產生之影響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