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問題導向學習創新課程計畫書
課程名稱:○○○○○○○○
應繳交之附件,包括以下:
□PBL課程申請表1份(附件1)
□PBL課程計畫書1份(附件1-2)【至少8頁,需核章】
□PBL經費初估表1份(附件1-3)
□PBL創新課程設計簡報【ppt檔】
科系:
教師: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附件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問題導向學習創新課程申請表
*開課時段 | 上學期 下學期 寒假 暑假 其他(請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申請教師類別 | □ 首次參加 | □二次以上 | |||||||
*中文課程名稱 | |||||||||
*英文課程名稱 | |||||||||
*授課教師 | |||||||||
聯絡電話 | 電子信箱 | ||||||||
課號 | 學分數 | ________學分(如無學分數,請填「0」) | |||||||
實習時數 | 總計________小時( ______小時/週) | ||||||||
*開課系(所) | |||||||||
課程時間 | 總計________小時( ______小時/週) (實習時數不計入) | ||||||||
預計修課人數 | 總時數 | ||||||||
課程特性 |
| ||||||||
*課程屬性 | 系所必修(___________系所) 系所選修(___________系所) 共同科目 通識課程 學程(__________________學程) 其他_______ | ||||||||
*授課對象 | 專科生(________年級) 大學部學生(________年級) 碩士生 博士生 | ||||||||
*過去開課經驗 | 曾開授本門課程 曾開授類似課程 第一次開授本門課程 | ||||||||
*授課語言 | 中文 英文 其他(______文) | ||||||||
*課程目標 | |||||||||
*教學方法 | |||||||||
*成績考核方式 | |||||||||
*教學進度 | 請簡述每週(或每次)課程主題與內容,自行依照所需增減表格 | ||||||||
週次(堂次) | 課程主題 | 內容說明 | 備註 | ||||||
1 | |||||||||
2 | |||||||||
3 | |||||||||
. . . | |||||||||
. . . | |||||||||
PBL課程分組討論活動 | (本計畫需以PBL方式進行教學至少6小時,請說明如何執行PBL分組討論活動) 課程人數: 課程時間: 課程設計: (說明本次課程如何設計發想) 課程內容:(說明本次授課內容) 執行策略: (說明教學策略,如何執行,如何引導學生自我學習) 計畫中與業師結合之部分: (說明業師如何引導學生以及評量學生) 發掘問題:(以解決技術應用、產業問題、價值創造、社會實踐、具跨領域課程性質、具實務實作性質,並就其問題與需求之發掘來源與過程作說明) 自我學習:(說明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資料的搜尋) 問題解決:(說明問題界定及涉及的領域、小組分工、蒐集資料、可能解決方式之規劃) 分組討論:(說明分組方式、相關成員與小組運作情形。) 小組互評: (說明小組相關成員互相評量各組及同組成員的呈現方式及執行情形) 結果呈現:(說明結果呈現方式,可以小組報告、全班討論等) 總結與評鑑:(說明課程評量方式以及請說明如何評量學生學習成效,透過議題討論、作業、評量方式) | ||||||||
活動成果 (建議可在簡報審查時提出之前的成果或成效) 若首次申請可不用提出 | □實務作品創作 □繪圖作品創作 □程式作品創作 □其他 | ||||||||
訓練方法 | 依訓練內容規劃,說明採用的訓練方法,例如:※訓練方法可複選。
|
【附件1-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問題導向學習創新課程計畫書
一、中文摘要與關鍵詞(課程大綱)
(摘要以500字為限、關鍵詞以5個為限)
二、計畫主持人部分
說明申請人於課程教學現場試圖解決之問題及問題之重要性。
說明申請人近3年課程教學經驗與成果,包含:相關開設課程、學生學習表現、相關教材建構或發表、教學評鑑回饋等。(若未滿3年,則說明任教後之課程教學經驗與問題之聯結)
說明申請人教學相關成果與本計畫之關聯。
說明1:說明過去相關經驗與問題之連結。
說明2:說明參與社區發展(課程中有帶入USR)與本計畫之關聯(若無則回答說明1)
說明參與社區發展(課程中有帶入USR)與本計畫之關聯(若無則回答說明1)
三、 計畫執行內容部分
計畫創新性或延續性價值(以300字為限。首次申請可填寫過往教學經驗與本計畫不同之處)
說明:曾獲本計畫補助者,請敘明過去計畫資訊與研究重點,並提出本計畫與過去執行計畫不同或延續之處,可針對研究主題、教學現場問題、教學成效評估等關鍵面向提出差異說明,若以過去研究成果為基礎進行新計畫之研究規劃,也請於此進行說明。
1.1互評方式: (例如:業師或TA如何評量學生,例如建立評分表、互評表)
1.2計畫特色與歷年參與之計畫差異性為何
1.3學生學習成效(可說明預計學生學習成效如何提升,預計用什麼評量方法)
1.4小組學習單元設計(說明單元設計構想,如提供課程小組討論週數、教材類別:書面、簡報類、海報製作、成果製作等)
2.研究動機與目的
說明1.請以過去在教學現場的觀察或教學實務經驗出發,詳述進行本研究的原因,希望探討的教學議題或教學實務上欲解決之問題與背景,及該研究議題的重要性與影響力。
說明2.(課程中有帶入USR),請以學生為本位,地方服務為課程規劃與教學內容。(若無則回答說明1)
3. 計畫主題及研究目的
說明1 請以提升教學品質或學生學習為中心描述,如何進行創新/新興課程方案建構、教學方法探究、教材教具研發、教學效能或教學品質的提升、學習評量改善,或學生學習成效促進等與教學相關之範疇。
說明2 (課程中有帶入USR),請描述如何透過地方服務、社會實踐的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方式,帶領學生瞭解地方特色與屬性,進行地方問題、需求或困境的議題探究,藉以提升學生對社區之認同感,及嘗試問題解決的能力、方法與行動。(若無則回答說明1)
4.文獻探討
說明:請針對本計畫提出之研究主題進行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與實務現場情形之評析。
5.研究方法
(1) 課程設計說明
說明:請針對課程目的與問題,透過架構、問題、課程範圍、課程對象與場域、訓練方法與工具的選擇原因、資料整理與分析、實施程序等項目進行描述。
課程架構
B課程問題與改善
C.課程教學範圍
說明:請陳述該課程教學擬投入的範圍,如課程範疇、教材選用、教學資源應用、評量方式採用,或協作實踐方式等相關規劃。
D.研究對象與場域
說明:請針對擬教學之對象人數與進行資料收集之場域(如實習場域、大學課室等),進行描述與說明。
E.研究方法與工具
說明:請針對課程目的與問題,陳述將採用何種訓練方法及工具於研究過程中進行資料蒐集,以達成有效檢視其教學研究之成效。 學習成效評量工具(如前後測、學生訪談、問卷調查等)
F.成效分析
說明:說明課程執行如何分析學生學習成效,以及學習動機,當學習成效並不理想時,該如何改善
6.預期完成工作項目與成果
(1) 預期完成之教學成果
說明:如開發新教材、新課程,線上教學資源庫或教學測驗與評量等。
(2) 預期達成之與學生學習相關之目標
說明:請提出具體可觀察、檢核或比較的預期學習效益指標。
(3) 預計教學成果公開發表與分享之規劃
(4) 教學成果對教學可能產生之影響與貢獻
(5)申請「USR專案計畫」者,請增敘參與社區發展可能產生之影響與貢獻。(若無USR可跳過此題)
7.其他補充說明(如課程參考網址)
【附件1-3】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補助問題導向學習創新課程—經費初估表(範本)
授課教師 | 郝自然 | 課號 | 1233 | 課程名稱 | 自然與環境生物概論 | ||
經費項目 | 初估經費 所占百分比 | 說明 | |||||
1. | 業師協同費 (包含:業師鐘點費、業師衍生保費、業師交通費) | 20% |
| ||||
2. | 工讀生費用 (包含:臨時工讀生、臨時工衍生保費) | 32% |
【勞退資訊請參考學務處_課指組】 | ||||
3. | 業務費 (包含:材料費、印刷費) | 32% | |||||
4. | 參訪費 (包含:租車費、學生保險費) | 13% |
| ||||
5. | 雜支 | 3% |
| ||||
合 計 | 100% (以上限100,000元為例) |
※ 部分經費項目有經費上限,請於編列經費時勿超出上限金額。
申請人:郝自然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補助問題導向學習創新課程—經費初估表
授課教師 | 課號 | 課程名稱 | |||||
經費項目 | 初估經費 所占百分比 | 說明 | |||||
1. | 業師協同費 (包含:業師鐘點費、業師衍生保費、業師交通費) |
| |||||
2. | 工讀生費用 (包含:臨時工讀生、臨時工衍生保費) |
【勞退資訊請參考學務處_課指組】 | |||||
3. | 業務費 (包含:材料費、印刷費) | ||||||
4. | 參訪費 (包含:租車費、學生保險費) |
| |||||
5. | 雜支 |
| |||||
合 計 | (以上限100,000元為例) |
※ 部分經費項目有經費上限,請於編列經費時勿超出上限金額。
申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