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科技學校財團法人南亞技術學院
110.07.21 109學年度第9次教務會議訂定
第1條 南亞科技學校財團法人南亞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本校)為提升教師教學效能及精進教學品質,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學習成效;鼓勵教師落實創新教學方法或教材內容精進,提供多元教育資源與學習模式,進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達到教學目標,以及建立創新教學課程典範之目的,特訂定本校「創新教學課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2條 課程目標:高等教育必須協助學生培養面對未來瞬息萬變的社會所應具備的多元能力,學習不僅限於知識的傳授,而是跨出校園,與社會脈動及產業發展接軌,在真實的情境中,理解「人」與「生活」的需求,激發學習動機與熱情。本校為協助教師開發創新教學課程與教學方法,透過課程與教學培育學生實作能力、創新跨域思維與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有效教學評量、提升學生學習投入與成效,期能因應世界潮流及人才培育政策,培育本校學生所應具備的關鍵核心能力。
第3條 申請辦法:
一、申請對象:開設「創新創意課程」、「具前瞻性課程」、「問題導向學習課程(含:結合實務之PBL課程)」、「服務學習課程」、「磨課師課程(MOOCs)」、「總結性課程」、「職能導向課程」、「銜接課程」、「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創新創業課程」、以及其他創新教學法課程之本校專任教師(含專案教師)。
二、申請期程:依本校教務處公告。
三、申請程序:申請人檢附授課申請書(如附件1)寄送教務處備審。
第4條 課程類型及實施規範:
一、創新創意課程
(一)採用創新教學方法,開發創意學習,依學生程度及產業發展趨勢,誘導學生學習興趣,開設創新、創意教學課程,推廣創造力教育,強化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習成效。
(二)編製創新教材教具,或將產學成果融入課程教學以提升學生就業知能及職場競爭力。
(三)須產出學生創新創意實體作品,相關資料納入課程成果報告中。
二、具前瞻性課程
(一)符合時代需求及當前產業發展之趨勢(以含生物科技、綠色能源、精緻農業、觀光餐旅、醫療照護及文化創意等六大新興產業為優先)。
(二)突破傳統思維、帶動新思潮,能夠解決當代重要課題或當代重要議題之反思,具高度應用價值或發展潛力之課程。
(三)須產出學生實體作品,相關資料納入課程成果報告中。
三、問題導向學習課程及結合實務之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PBL)課程
(一)以學生為中心並利用真實的問題來引發學生討論,透過教師決定教學目標與進行問題的引導,藉由小組的架構培養學習者的思考、討論、批判與問題解決能力,有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並進行目標問題的知識建構、分享與整合。
(二)需繳交PBL教案電子檔(含PBL教案及教師手冊),PBL教案(格式如附件2)不可重複。授課期間至少安排課程討論4週次以上,期末需繳交討論影音檔至少2則,每則至少15分鐘。
(三)進行PBL教案教學,授課班級各組必須針對「確立學習目標」紀錄學習歷程檔案(格式如附件3),詳實記錄學生討論過程,相關資料納入成果報告中。
(四)授課班級,必須參加教務處辦理之PBL期末成果發表,且每班至少推派1組同學進行成果發表與經驗分享;相關資料納入課程成果報告中。
(五)加入PBL教師專業成長社群。
四、服務學習課程
(一)促使學生愛惜環境,學習手腦並用與身體力行,培養學生健全人格正確價值觀念,為養成學生負責,自律,勤勞,服務與互助合作之美德。
(二)服務學習課程分三階段規劃:
1.準備階段:基礎能力研習、理念說明及知能訓練等,時數不得少於1週課程時間。由任課教師實施或由本校學務處辦理研習。
2.服務階段:進行校內外社區服務活動,時數以4週課程時間為原則。進行校外服務活動,授課老師須替學生投保意外險(格式如附件4)。
3.反思(含慶賀)階段:心得報告與分享,時數不得少於2週課程時間。
(三)合作同意書:服務學習課程必須與服務對象簽訂合作同意書(範例如附件5),乙式4份。1份交予合作機構(受服務單位)、1份送教務處審核、1份送學務處存查、以及1份自存。
(四)實施規範:
1.修習本課程學生於服務開始之前必須撰寫服務學習計畫書(範例如附件6)。每次進行服務活動之後,須填寫服務日誌(格式如附件7),於服務活動完成後1週內送授課老師審閱。
2.修習本課程之學生應以小組為單位綜整各項學習資料,製作服務學習課程報告(含文字檔、多媒體影音檔等),報告格式由授課老師規範,於學期末繳交;授課教師彙整學生報告納入課程成果報告中。
3.由授課教師在本課程中挑選表現優異,最具代表成果的小組成員,參加期末的服務學習課程成果觀摩暨發表會。
五、磨課師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以下簡稱MOOCs)
(一)MOOCs,係指由教師製作提供主題明確且長度適中的單元教學影片,輔以數位媒體進行線上互動討論與測驗之學習活動。數位媒體係指運用影片、動畫、投影片、文字、聲音、圖片、照片等組合之數位媒介以傳遞教學與教材內容。為因應翻轉教學新趨勢,鼓勵教師開設磨課師開放式線上課程(MOOCs),建立本校數位特色課程。
(二)開發之磨課師教材,每一教材單元影片應提供一個完整的學習概念,長度以5 至15分鐘為宜,不鼓勵隨堂錄影。上傳教學內容須符合該課程學分數所需具備之時數,每1學分之課程以18小時為原則,於18週內完成授課。
(三)MOOCs之教學內容可採影音、簡報或動畫等數位教材,配合線上或課室進行點名、評量測驗、討論、作業繳交互動等方式混合式實施。
(四)整學期之教材單元影片須作為課程成果報告之附件。
(五)加入磨課師教師專業成長社群。
六、總結性課程(Capstone Course)
(一)於學生大三下至大四畢業前實施總結性課程,透過實作導向與整合性的學習經驗,讓學生有機會統合過去所學課程及學習經驗,讓教師能綜合評量學生主修之整體專業知識、技能與情意,以確保設定的教育目標能夠達成。
(二)實施方式:可結合業界參訪、業師協同教學、見習實習等業界協助教學機制等。
(三)總結性課程得規劃配套之前置課程,形成模組課程,並與系核心課程有進路關聯。對修習模組課程學生之作品成果應有系統性的評量方式,並能藉此有效評估學生之核心能力發展情形。
七、其他創新教學課程:教師開設之課程運用創新的教學方法、教材教具、策略或是視聽媒體等,具有創新思維及具體作法,以解決各類教學現場問題,並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動機及學習成效,藉以達成有效的教學目標。例如開設之職能導向課程、銜接課程、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創新創業課程等等創新教學課程。
第5條 審核作業:
一、設創新教學課程審查委員會(以下簡稱審查委員會),負責審議申請案之內容、執行成效、經費補助等相關事項。
二、審查委員會由教務長擔任主任委員並為會議主席,課務組組長為當然委員;其餘委員由教務長遴聘近3年績優教師若干人,任期一年,得連任之。
三、申請案經審查委員會參酌授課申請書內容及創新教學規劃構想等資料進行審核,並依審核結果,擇優給予以經費補助。
四、申請案如為同一教師開授相同課程於不同班級者,視為同一案。
五、執行成效經審查委員會參酌課程成果報告及成果分享等資料進行審核,並依審核結果,擇優給予教師評鑑考核T01項目加分。
第6條 獎勵方式:
一、申請案擇優補助經費(經費來源: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
二、申請案擇優補助教學助理(經費來源: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
三、視執行成果報告擇優加分(教師評鑑考核,教學項目T01:每案至多加10分)。
第7條 權利與義務:
一、授課教師須配合參與教務處辦理之教學成果觀摩、發表會及教師專業成長社群等相關活動進行經驗分享。
(一)第16週辦理「PBL課程成果發表會」。
(二)第17週辦理「服務學習課程成果發表會」。
(三)第18週辦理「創新教學課程成果發表會」。
二、授課教師於執行期間,應記錄相關教學過程與成果,並於期末繳交成果報告。
(一)課程問卷:授課教師須依課程性質設計課程「學習成效」問卷,應於學期結束前請修課同學填寫「學習成效調查問卷」,同時進行統計、分析,並將分析結果納入成果報告中。
(二)須將執行成果整理成「成果海報」(格式如附件8),並納入成果報告中。
(三)於課程結束後1個月內繳交成果報告電子檔(格式如附件9)。
第8條 智慧財產權注意事項:
一、創新教學課程教材不得侵害他人之著作權,相關法律責任由申請人自行負責。
二、教師繳交之著作成果不得有抄襲、改作或其他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之情事,如涉及智慧財產權糾紛時,悉由申請教師自負法律責任;違反智慧財產權情事如經查證屬實,本校將追回所有補助並依相關規定辦理。
三、本校享有計畫課程相關成果之使用權,以進行非營利或教學推廣之用。
第9條 本辦法經教務會議審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1-授課申請書格式
南亞技術學院 學年度第 學期 創新教學課程 授課申請書
授課教師 | ||||||||||||||||||||||||||||||||||||||||||||||||||||||||||
開課單位 | ||||||||||||||||||||||||||||||||||||||||||||||||||||||||||
中文課程名稱 | ||||||||||||||||||||||||||||||||||||||||||||||||||||||||||
英文課程名稱 | ||||||||||||||||||||||||||||||||||||||||||||||||||||||||||
課程屬性 | 創新創意課程 具前瞻性課程 問題導向學習課程 結合實務之PBL課程 服務學習課程 磨課師課程 總結性課程 職能導向課程 銜接課程 性別平等教育課程 創新創業課程 其他____ ___ | |||||||||||||||||||||||||||||||||||||||||||||||||||||||||
學分數(時數) | ________學分 ( ______小時/週) | |||||||||||||||||||||||||||||||||||||||||||||||||||||||||
授課對象 | 日四技 五專 進院四技 進院二技 進院二專 | |||||||||||||||||||||||||||||||||||||||||||||||||||||||||
過去開課經驗 | 曾開授本門課程 曾開授類似課程 第一次開授本門課程 | |||||||||||||||||||||||||||||||||||||||||||||||||||||||||
合作機構 | 服務學習課程需填寫,其他課程請刪除此項 | |||||||||||||||||||||||||||||||||||||||||||||||||||||||||
教學目標 | ||||||||||||||||||||||||||||||||||||||||||||||||||||||||||
教學方法 | ||||||||||||||||||||||||||||||||||||||||||||||||||||||||||
成績考核方式 | ||||||||||||||||||||||||||||||||||||||||||||||||||||||||||
課程進度 | 週次 | 課程主題 | 內容說明 | 備註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學生學習成效 | ||||||||||||||||||||||||||||||||||||||||||||||||||||||||||
預期 個人教學成果 | ||||||||||||||||||||||||||||||||||||||||||||||||||||||||||
學習成效評量工具(如前後測、學生訪談、問卷調查等) | ||||||||||||||||||||||||||||||||||||||||||||||||||||||||||
其他補充說明(如課程參考網址) | ||||||||||||||||||||||||||||||||||||||||||||||||||||||||||
經費需求 |
|
附件2-PBL教案格式
PBL 教案
標 題 | |
作 者 | |
知識領域 | |
教學目標 | |
學習對象 | |
關鍵詞 | |
單元教案時間/進行步驟 | |
摘要 | |
問題內容 | Part 1 Part 2 Part 3 |
Part 1 | |
內 容 | |
資料來源 |
Part 2 | |
內 容 | |
資料來源 |
Part 3 | |
內 容 | |
資料來源 |
教師手冊 | |
學生 學習目標 | |
學生 學習議題 | |
教師 參考資源 | |
PBL 活動流程 | |
多元評量 方式 |
附件3-「確立學習目標」之學習歷程檔案格式
「確立學習目標」之學習歷程檔案
課程名稱:
組別:第 組
單元名稱 | 單元幕別 | 第 幕 | |
活動日期 | 年 月 日 | 討論時數 | 2 hr |
老師/ Tutor | 討論地點 | ||
小組成員 | 小組長/ 彙整記錄/ 組員/ | ||
討論過程記錄(腦力激盪後,同學寫下所有提出的問題) | 現在知道什麼?(事實) → 問題應該怎麼解決?(想法) →還要知道什麼?(學習目標或議題) → 進行自我學習 | ||
1.請記錄同學將小組成員所提的問題一一寫下。 2.經小組討論後,採刪去法將不適合的問題刪除(如名詞定義、非經思考或推論即可容易找到解答…等)。 3.最後須保留至少4-5個問題作為本次PBL活動的學習目標。 | |||
學習目標 (經小組討論後確定的學習目標) | 1.至少需4-5個學習目標。 2.不可分配題目找答案,每位同學皆須查詢資料以利小組討論。 |
附件4-保險名冊格式
南亞技術學院服務學習課程 保險名冊
課程名稱:
班級: 指導老師: 教師手機:
序號 | 姓名 | 出生年月日 | 身分證字號 | 電話 | 服務日期 | 服務地點 |
01 | ||||||
02 | ||||||
03 | ||||||
附件5-合作同意書範例
南亞技術學院服務學習課程
合作同意書
本單位
已瞭解
南亞技術學院 系 學年度第學期服務學習課程-「OOOOOO(課程名稱)」所規劃之「服務工作理念、目標、項目與方式」,並願意配合南亞技術學院服務學習選修課程學生於計畫期間內的各項服務或輔導活動,給予協助及支持。
特此證明
立同意書人 |
受服務單位: 負責人(管理代表): 地址: 電話: E-mail: 南亞技術學院學務處 指導老師: 電話: E- mail: 開課單位: 授課老師: 電話: E- mail: |
中華民國年月日
附件6-服務學習計畫書範例
南亞技術學院 課程服務學習計畫書
紅色字供參考,填寫完後請刪除
一、班級、課程名稱:
二、機構介紹(學生自選機構請自填,教師指定機構請教師先行填寫後再給學生)
照 片
2.機構地址:
三、基本資料(學生自填)
1.學生姓名:
2.系 級:
3.聯絡電話:
4.緊急聯絡人:
5.聯絡人電話:
四、個人經歷
1.社團經驗:(學生自填)
2.志工服務/服務學習相關經驗
(學生自填,過去從事志工或高中服務學習的經驗)
五、自我介紹
(學生自填,專長、能力、興趣或其他個人資訊等)
六、服務動機
(你為什麼選擇本機構(自選者填本項)?從本機構服務過程中,你想要學什麼、想獲得什麼?)
七、預期服務成果
(請條列服務的具體內容,請依據課程特色與服務項目撰寫。例如:能夠陪伴老人、教導孩童課業、能夠指引病人醫院方位、能夠從事外送服務、能夠協助義賣活動之策劃與執行等等。)
八、預期學習目標
(請條列學生個人預期的學習目標,例如,能夠學習如何待人接物、能夠學習與孩童接觸的方式、能夠學習迅速有效地處理雜務、能夠培養積極認真的態度與服務的熱誠、能夠培養珍惜生命的態度、能夠學習義賣活動之策劃與執行能力等等。)
學 生 簽 名 :
任課教師簽名:
日 期: 年 月 日
附件7-服務學習日誌撰寫範例
南亞技術學院服務學習日誌
年 月 日
壹、What (服務內容)
請於本段記錄中寫下:我今天做了什麼?看見什麼?聽到什麼?接觸到什麼?
貳、So What (學習要點)
請於本段記錄中寫下:我的所見所聞帶給我什麼感想?
參、Now What (省思檢索)
請於本段記錄中寫下:這些經驗使我看事情有什麼改變?
輔導老師: 日誌撰寫者:
學年度第
學期 創新教學課程成果 課程類型-課程名稱-授課老師
海報內容
請依課程性質,自行設計,
足以呈現執行成果之特色,供師生觀摩學習。
附件9-成果報告格式
封面
南亞技術學院
創新教學課程成果報告
OOOOOO(課程類型)
授課學期:學年度 第學期
課程名稱:
合作機構:(服務學習課程需填寫,其他課程請刪除此項)
授課教師:
授課班級:
中華民國 年 月 日
目錄
(請依課程性質,在各項目下,自行規劃,呈現成果特色供觀摩學習)
成果海報
壹、課程目標及預期成果……………………………………
一、課程目標…………………………………………………………
二、預期成果…………………………………………………………
貳、課程實施方法……………………………………
一、教學進度……………………………………
二、能力指標……………………………………
三、教學方法…………………………………………………………
四、教學特色………………………………………………………
叁、課程執行成果分析與檢討
一、修課學生分析……………………………………
二、成績評分標準及學生學習評量……………………………………
三、課程問卷調查……………………………………
四、教學成效…………………………………………………………
五、學生實際產出成果……………………………………
六、學習紀錄…………………………………………………………
七、學生學習回饋…………………………………………………………
八、教師教學反思…………………………………………………………
肆、建議與省思
附錄…………………………………………………………
(教材、影片、學生作品、成果或報告、其他可展現執行成效之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