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建臺國中八年級國文課程計畫

格式
pdf
大小
452.13 KB
頁數
16
作者
TPC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8-05,离现在 1 7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苗栗縣建臺中學 113 學年度八年級國文領域課程計畫 

一、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  5 )節,銜接或補強節數﹙﹚節,本學期共﹙  105  ﹚節。 
二、本學期學習目標:

 

本學期課程目標為: 

本冊包含生活小品、古詩、原住民族文化、史傳文學、議論文、新詩等不同面向選文,第十課選錄饒富趣味、篇幅較長的故事性小說,藉

以訓練學生閱讀長文的能力。如此安排期使學生培養出正確理解和活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能力,並能提升讀書興趣及自學能力,奠定終身學

習的基礎。 

課程目標為: 

一、學習國語文知識,運用恰當文字語彙,抒發情感,表達意見。 

二、結合國語文與科技資訊,進行跨領域探索,發展自學能力,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三、運用國語文分享經驗、溝通意見,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有效處理人生課題。 

四、閱讀各類文本,提升理解和思辨的能力,激發創作潛能。 

五、欣賞與評析文本,加強審美與感知的素養。 

六、經由閱讀,印證現實生活,學習觀察社會,理解並尊重多元文化,增進族群互動。 

七、透過國語文學習,認識個人與社群的關係,體會文化傳承與生命意義的開展。 

八、藉由國語文學習,關切本土與全球議題,拓展國際視野,培養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與能力。 

 

 

 

 

background image

 

三、本學期課程內涵: 

教學期程 

領域及議題能力指標

(核心素養) 

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 

節數 

使用教材 

評量方式 

備註 

第一週 

8/30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環境教育】 
環 J3 經由環境美學與自然
文學了解自然環境的倫理價
值。 

第一課田園之秋選 

‧引起活動 
1.播放一段西北雨的影片,讓學生體會
西北雨的情景。 
2.請學生回想是否曾經遇過西北雨
嗎?請記下當時景象。 
‧發展活動 
1.說明西北雨的名稱與成因,請學生分
享遇西北雨的經驗。 
2.課文前哨站、題解、作者介紹。 
3.講解課文、注釋及解釋、修辭重點。 
4.引導學生完成讀後檢測站、應用練
習。 
5.請學生回家完成習作評量。 
‧總結活動 
針對本課已經習得的知識加以評量,檢
測其學習狀況,並針對同學該次評量不
足的部分予以加強。

 

5  翰林版國中國文八上教材 

 
第一課田園之秋選 

1.課程討論 
2.應用練習、習作 
3.寫作手法學習單 
4.大自然觀察與創作

 

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
彩意義,例如: 
●表示表示本校主題課程*表
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 

第二週 

9/2~9/6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環境教育】 
環 J3 經由環境美學與自然
文學了解自然環境的倫理價
值。 

第一課田園之秋選 

‧引起活動 
1.播放一段雷電的影片,讓學生體會雷
電交加的情景。 
2.請學生分享遇到雷電交加時的感
受? 
‧發展活動 
1.寫景手法分析與應用。 
2.分組討論與描繪大自然天氣的創作。 
3.學生分享自己所要描述的天氣,如:
豔陽高照、綿綿細雨、傾盆大雨、蕭瑟
秋風、寒流等等,描述天氣的特點或過
程。 
4.短句創作:引導學生運用摹寫、擬

5

 

翰林版國中國文八上教材 

 
第一課田園之秋選 

1.課程討論 
2.應用練習、習作 
3.寫作手法學習單 
4.大自然觀察與創作

 

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
彩意義,例如: 
●表示表示本校主題課程*表
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 

background image

 

人、誇飾等技巧描述天氣。 
5.創作文章分享與交流。 
‧總結活動 
針對本課已經習得的知識加以評量,檢
測其學習狀況,並針對同學該次評量不
足的部分予以加強。

 

第三週 

9/9~9/13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品德教育】 
品 EJU2 孝悌仁愛。 
【家庭教育】 
家 J3 了解人際交往、親密關
係的發展,以及溝通與衝突
處理。 
家 J4 探討約會、婚姻與家庭
建立的歷程。 
家 J6 覺察與實踐青少年在
家庭中的角色責任。 

第二課古詩選 
‧引起活動 
1.請學生回憶學習過的絕句與律詩,並
說出與古詩不同之處。 
2.利用影片引起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慶
之興趣。 
‧發展活動 
1.認識古詩的起源與形成,並透過影音
播放強化重點。 
2.說明古詩與近體詩的比較,請學生分
析歸納兩者之差異。 
3.介紹《古詩十九首》的相關內容,並
透過影音播放強化重點。 
4.請學生朗讀課文,並在教師尚未解釋
課文時,先試著自行翻譯、爬梳文句、
理解文義、整理重點。 
5.教師隨機抽問學生翻譯內容,再以口
頭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自行思考課文內
容,並與學生做討論。 
‧總結活動 
針對本課已經習得的知識加以評量,檢
測其學習狀況,並針對同學該次評量不
足的部分予以加強。

 

5  翰林版國中國文八上教材 

 
第二課古詩選 

1.作業呈現 
2.口語表達 
3.文章朗誦 

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
彩意義,例如: 
●表示表示本校主題課程*表
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 

第四週 

9/16~9/20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品德教育】 
品 EJU2 孝悌仁愛。 

第二課古詩選

 

‧引起活動 
1.利用影音補充介紹吳起與曾參,加深
學生印象。 
2.請學生針對「孝」字闡釋,敘述生活
中的「孝」該從何下手,以便進一步與
本課所陳述的「孝親」做連結。 

5  翰林版國中國文八上教材 

 
第二課古詩選

 

1.作業呈現 
2.口語表達 
3.文章朗誦 

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
彩意義,例如: 
●表示表示本校主題課程*表
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 

background image

 

【家庭教育】 
家 J3 解人際交往、親密關係
的發展,以及溝通與衝突處
理。 
家 J4 探討約會、婚姻與家庭
建立的歷程。 
家 J6 覺察與實踐青少年在
家庭中的角色責任。 

‧發展活動 
1.介紹作者白居易及寫作背景 
2.請學生朗讀課文,並在教師尚未解釋
課文時,先試著自行翻譯、爬梳文句、
理解文義、整理重點。 
3.閱讀本文內容後,透過對文本的反思
與分享,請學生檢討生活中的自己如何
盡到孝親的義務與責任。 
4.連結過往授課中習得的內容,請學生
體悟諷諭詩的特色,了解其託物寄意的
旨趣。 
‧總結活動 
針對本課已經習得的知識加以評量,檢
測其學習狀況,並針對同學該次評量不
足的部分予以加強。

 

第五週 

9/23~9/27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2 人際關係 
與團隊合作 
 
【性別平等教育】 
性 J3 檢視家庭、學校、職場
中基於性別刻板印象產生的
偏見與歧視。 
【家庭教育】 
家 J5 了解與家人溝通互動
及相互支持的適切方式。 

第三課 下雨天,真好 
‧引起活動 
請同學分享對「雨天」的心情與印象。 
‧教學活動 
1.整理文章時間線:現在→過去(童年-
少年-青年)→現在 
2.整理文中人物特質:母親、父親、長
工;並從文中找出「雨」對家中人物的
意義的具體線索。 
3.找出作者在雨天裡享受到的各種樂
趣。 
4.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雨天的意趣,找
出全文主旨。 
 
‧總結活動 
針對本課已經習得的知識加以評量,檢
測其學習狀況,並針對同學該次評量不
足的部分予以加強。

 

5  翰林版國中國文八上教材 

 
第三課 下雨天,真好 

1.學習單 
2.口語表達 
3.主題寫作 

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
彩意義,例如: 
●表示表示本校主題課程*表
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 

background image

 

第六週 

9/30~10/4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2 人際關係 
與團隊合作 
 
【性別平等教育】 
性 J3 檢視家庭、學校、職場
中基於性別刻板印象產生的
偏見與歧視。 
【家庭教育】 
家 J5 了解與家人溝通互動
及相互支持的適切方式。 

第三課 下雨天,真好 
‧引起活動 
1.請同學分享在雨天中經歷過的好事
與不便之處。 
2.請同學分享在享受喜愛事物的同時
所遇到不順意的事。 
 
‧教學活動 
1.課文字詞、成語整理。 
2.課文修辭整理:譬喻、擬人。 
3.課文中疊字整理:狀聲詞、形容詞。 
4.結合應用練習〈下雨天,真不好〉,
思考作者對「雨天」的情感抒發。 
5.請同學分享與家人的互動方式。 
6.請同學用不同角度去欣賞或觀察事
物的一體兩面。 
 
‧總結活動 
針對本課已經習得的知識加以評量,檢
測其學習狀況,並針對同學該次評量不
足的部分予以加強。

 

5  翰林版國中國文八上教材 

 
第三課 下雨天,真好 

1.學習單 
2.口語表達 
3.主題寫作 

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
彩意義,例如: 
●表示表示本校主題課程*表
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 

第七週 

10/7~10/11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閱讀素養教育】 
閱 J3 理解學科知識內的重
要詞彙的意涵,並懂得如何
運用該詞彙與他人進行溝
通。 
閱 J8 在學習上遇到問題
時,願意尋找課外資料,解
決困難。 
閱 J10 主動尋求多元的詮
釋,並試著表達自己的想法。 

語文常識(一) 
語法(上)詞類(第一次段考) 

‧引起活動 
請學生看課本漫畫中的例子,想一想生
活中還有哪些詞也有類似的狀況──
不同位置有不同意義。 
‧發展活動 
1.請學生先自行判斷何謂「字」與「詞」

。 

2.教師介紹語法的基本結構,教導學生
認識字和詞的區別。 
3.補充「衍聲複詞」、「連綿詞」之涵
義並舉例說明。 
4.課文內容講述:「實詞」與「虛詞」,
並請學生舉例說明。 
5.本課教授過程中,不斷以文章練習詞

5  翰林版國中國文八上教材 

 
語文常識(一) 
語法(上)詞類(第一次段
考) 

1.作業呈現 
2.口語表達 

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
彩意義,例如: 
●表示表示本校主題課程*表
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 

background image

 

性,在判別過程中加深學生印象。 
‧總結活動 
針對本課已經習得的知識加以評量,檢
測其學習狀況,並針對同學該次評量不
足的部分予以加強。 

第八週 

10/14~10/18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品德教育】 
品 J9 知行合一與自我反省。 
【生涯規劃教育】 
涯 J4 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
與價值觀。 
涯 J14 培養並涵化道德倫理
意義於日常生活。 

第四課愛蓮說 

‧引起活動 
1.利用影片觀賞,加深學生對〈愛蓮
說〉、周敦頤的了解。 
2.利用影片(牡丹花介紹、菊花入詩也
入藥),加強學生的印象。 
‧發展活動 
1.介紹周敦頤的生平大略與思想觀
念、理學內涵,並透過影音認識作者。 
2.介紹〈愛蓮說〉的相關內容與創作背
景,並透過影音加深學生對蓮花、牡丹
及菊花的了解。 
3.介紹「論說文」之基本架構。 
4.請學生朗讀課文,並在教師尚未解釋
課文時,先試著自行翻譯、爬梳文句、
理解文義、整理重點。 
5.教師隨機抽問學生翻譯內容,再以口
頭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自行思考課文的
內容,並與學生做討論。 
‧總結活動 
針對本課已經習得的知識加以評量,檢
測其學習狀況,並針對同學該次評量不
足的部分予以加強。

 

5  翰林版國中國文八上教材 

 
第四課愛蓮說 

1.作業呈現 
2.口語表達 
3.文章朗誦 

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
彩意義,例如: 
●表示表示本校主題課程*表
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 

第九週 

10/21~10/25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品德教育】 
品 J9 知行合一與自我反省。 
【生涯規劃教育】 

第四課愛蓮說 

‧引起活動 
1.請學生找一些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
的代表事物或具象徵意義的物品,引起
學生對「象徵手法」的共鳴與好奇。 
2.請學生針對「君子」形象做闡釋,敘
述理想中的「君子」典型為何,以便進

5  翰林版國中國文八上教材 

 
第四課愛蓮說 

1.作業呈現 
2.口語表達 
3.文章朗誦 

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
彩意義,例如: 
●表示表示本校主題課程*表
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 

background image

 

涯 J4 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
與價值觀。 
涯 J14 培養並涵化道德倫理
意義於日常生活。 

一步與本課所陳述的「君子」做連結。 
‧發展活動 
1.藉「語文充電站」做文義延伸討論:
請學生發表除課文所述三種植物之
外,其餘擁有「象徵」意涵的事物,務
求學生能懂得「象徵」的表現手法並靈
活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2.藉文義體認儒家「君子」的道德情
操,激發學生敦品勵學的志氣。 
3.連結過往授課中習得的古人(如陶淵
明),請學生分析其形象是否符合作者
所述,進一步說明儒家典型的君子形象
及特質。 
4.閱讀本文內容後,透過對文本的反思
與分享,請學生內化儒家道德修養的品
性,做一個擁有好品格的現代人。 
‧總結活動 
針對本課已經習得的知識加以評量,檢
測其學習狀況,並針對同學該次評量不
足的部分予以加強。

 

第十週 

10/28~11/1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閱讀素養教育】 
閱 J1 發展多元文本的閱讀
策略。 
【環境教育】 
環 J3 經由環境美學與自然
文學了解自然環境的倫理價
值。 
【戶外教育】 
戶 J1 善用教室外、戶外及校
外教學,認識臺灣環境並參
訪自然及文化資產,如國家

第五課森林最優美的一天 

‧引起活動 
1.請學生回答知道的森林有哪些? 
2.播放〈森林狂想曲〉音樂專輯一小片
段後,詢問學生曾去過哪些森林?並回
憶當時身處森林的見聞與心情感受。 
 
‧教學活動 
1.概述徐仁修的生平事蹟及寫作風格。 
2.講解課文,生難字詞詳加說明。 
3.說明本課前言、小標題的意義。 
4.講解本文內涵:多親近自然,感受森
林美,進而學習珍惜、保護它們。 
5.搭配應用練習一「臺灣‧花遊蹤」,
引導學生了解關於臺灣著名賞花景點
的常識,並能掌握文本資訊作答。 

5  翰林版國中國文八上教材 

 
第五課森林最優美的一天 

1.學習單 
2.口語表達 
3.紙筆測驗 

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
彩意義,例如: 
●表示表示本校主題課程*表
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 

background image

 

公園、國家風景區及國家森
林公園等。 

 
‧總結活動 
針對本課已經習得的知識加以評量,檢
測其學習狀況,並針對同學該次評量不
足的部分予以加強。 

第十一週 

11/4~11/8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閱讀素養教育】

 

閱 J1 發展多元文本的閱讀
策略。

 

【環境教育】

 

環 J3 經由環境美學與自然
文學了解自然環境的倫理價
值。

 

【戶外教育】

 

戶 J1 善用教室外、戶外及校
外教學,認識臺灣環境並參
訪自然及文化資產,如國家
公園、國家風景區及國家森
林公園等。 

第五課森林最優美的一天 

‧引起活動 
1.請學生發表說明自己喜歡的花季或
森林:介紹植物的外型、特色、盛開季
節、分布地域或是森林的位置。 
2.請學生回答賞花或漫步森林時要注
意哪些事項。 
 
‧教學活動 
1.析賞本課對於森林之美的描寫手法。 
2.針對課文對味道的描寫,也請學生想
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特殊的味道。 
3.以「語文小視窗」總說摹寫修辭:講
解視覺、嗅覺、觸覺等摹寫。 
4.搭配應用練習二,引導學生完成「美
景超有『感』」的百字創作。 
5.習作「點線面寫作策略」練習:以「那
一日,與美景邂逅」為主題,完成段落
寫作。 
 
‧總結活動 
針對本課已經習得的知識加以評量,檢
測其學習狀況,並針對同學該次評量不
足的部分予以加強。 

5  翰林版國中國文八上教材 

 
第五課森林最優美的一天 

1.紙筆測驗 
2.口語表達 
3 主題寫作. 

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
彩意義,例如: 
●表示表示本校主題課程*表
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 

第十二週 

11/11~11/15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品德教育】 

第六課鳥 

‧引起活動 
1.請學生先搜尋「梁實秋」的相關資訊。 
2.請學生分享所蒐集到的資料。 
2.老師總結學生報告的內容,介紹作者
生平、相關作品介紹──《雅舍小品》、

5  翰林版國中國文八上教材 

 
第六課鳥 

1.學習單 
2.網路蒐集 
3.口頭報告 
4.主題寫作 

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
彩意義,例如: 
●表示表示本校主題課程*表
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 

background image

 

品 J1 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
關係。 
品 J3 關懷生活環境與自然
生態永續發展。 
【生命教育】 
生 J2 探討完整的人的各個
面向,包括身體與心理、理
性與感性、自由與命定、境
遇與嚮往,理解人的主體能
動性,培養適切的自我觀。 
生 J5 覺察生活中的各種迷
思,在生活作息、健康促進、
飲食運動、休閒娛樂、人我
關係等課題上進行價值思
辨,尋求解決之道。 
【閱讀素養教育】 
閱 J3 理解學科知識內的重
要詞彙的意涵,並懂得如何
運用該詞彙與他人進行溝
通。 
閱 J4 除紙本閱讀之外,依學
習需求選擇適當的閱讀媒
材,並了解如何利用適當的
管道獲得文本資源。 
閱 J6 懂得在不同學習及生
活情境中使用文本之規則。 

翻譯莎士比亞之內容。 
‧發展活動 
1.透過影音認識作者(梁實秋)生平與
寫作風格。 
2.透過學習單知道各種鳥類之不同,理
解臺灣特有種的鳥類習性與山林。 
3.懂得欣賞鳥類的美好,進而培養學生
走入山林。 
4.教導學生製作紙鳥,以及摹寫修辭練
習,配合應用練習——譬喻、摹寫,讓
各組針對主題,進行描述該物品、動
物、植物等,並且上臺發表。 
‧總結活動 
針對本課已經習得的知識加以評量,檢
測其學習狀況,並針對同學該次評量不
足的部分予以加強。 

第十三週 

11/18~11/22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品德教育】 
品 J1 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
關係。 
品 J3 關懷生活環境與自然
生態永續發展。 

第六課鳥 

‧引起活動 
1.透過課文內容、應用練習歸納本課要
點及精神目標。 
2.播放影片:從中途家庭到永遠,膽小
狗心心不再經歷分別。 
‧發展活動 
1.教導學生從課文中的作者的心情,進
而體會愛護自然、與自然共處的重要
性。 

5  翰林版國中國文八上教材 

 
第六課鳥 

1.學習單 
2.網路蒐集 
3.口頭報告 
4.主題寫作 

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
彩意義,例如: 
●表示表示本校主題課程*表
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 

background image

 

10 

品 J9 知行合一與自我反省。 
【生命教育】 
生 J2 探討完整的人的各個
面向,包括身體與心理、理
性與感性、自由與命定、境
遇與嚮往,理解人的主體能
動性,培養適切的自我觀。 
生 J5 覺察生活中的各種迷
思,在生活作息、健康促進、
飲食運動、休閒娛樂、人我
關係等課題上進行價值思
辨,尋求解決之道。 
【閱讀素養教育】 
閱 J3 理解學科知識內的重
要詞彙的意涵,並懂得如何
運用該詞彙與他人進行溝
通。 
閱 J6 懂得在不同學習及生
活情境中使用文本之規則。 

2.以心智圖彙整本課重要資訊。 
3.相關鳥類保育之概念建立。 
4.創作一篇文章——有情臺灣,棄養寵
物?並且根據相關新聞報導於文章中
討論: 
(1)在文中討論棄養動物是否應該? 
(2)如何讓人民在飼養動物前慎重思
考? 
(3)我們又應如何鼓勵大眾領養動物不
購買? 
‧總結活動 
針對本課已經習得的知識加以評量,檢
測其學習狀況,並針對同學該次評量不
足的部分予以加強。 

第十四週 

11/25~11/29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閱讀素養教育】 
閱 J5 活用文本,認識並運用
滿足基本生活需求所使用之
文本。 
閱 J10 主動尋求多元的詮
釋,並試著表達自己的想法。 

語文常識(二) 
語法(下)句子(第二次段考) 

‧引起活動 
貳、介紹單句的基本組成。 
參、用 Rap 的方式唸一次課本 P104 的

四大句型分辨祕訣,舉例說明。 

‧發展活動 
1.認識有無句與敘事句。 
2.認識表態句與判斷句。 
3.教師帶領同學撰寫應用練習並檢討
習作。 
4.使用本單元所學的四種句子創作傳
達情意簡訊。 
5.句子判斷分組競賽。 
‧總結活動 
針對本課已經習得的知識加以評量,檢
測其學習狀況,並針對同學該次評量不

5  翰林版國中國文八上教材 

 
語文常識(二) 
語法(下)句子(第二次段
考) 

1.口頭評量 
2.活動評量 
3.書面評量(含學生評
語及老師評語) 

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
彩意義,例如: 
●表示表示本校主題課程*表
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 

background image

 

11 

足的部分予以加強。 

第十五週 

12/2~12/6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人權教育】 
人 J1 認識基本人權的意
涵,並了解憲法對人權保障
的意義。 
人 J3 探索各種利益可能發
生的衝突,並了解如何運用
民主審議方式及正當的程
序,以形成公共規則,落實
平等自由之保障。 
人 J4 了解平等、正義的原
則,並在生活中實踐。 
【法治教育】 
法 J1 探討平等。 
法 J2 避免歧視。 
法 J3 認識法律之意義與制
定。 

第七課張釋之執法 

‧引起活動 
利用影片加深學生對《史記》、司馬遷
的了解。 
‧發展活動 
1.介紹《史記》一書:體例、內容在文
學及史學上的地位、特色。 
2.教師講解課文,並請學生練習將本文
翻譯成語體文。 
3.針對課文中易混淆字進行形音義比
較說明。 
4.教師介紹《史記》中的張釋之形象,
加深學生對《史記》及張釋之的認識。 
‧總結活動 
針對本課已經習得的知識加以評量,檢
測其學習狀況,並針對同學該次評量不
足的部分予以加強。

 

5  翰林版國中國文八上教材 

 
第七課張釋之執法 

1.作業呈現 
2.口語表達 
3.文章朗誦 

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
彩意義,例如: 
●表示表示本校主題課程*表
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 

第十六週 

12/9~12/13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人權教育】 
人 J1 認識基本人權的意
涵,並了解憲法對人權保障
的意義。 
人 J3 探索各種利益可能發
生的衝突,並了解如何運用

第七課張釋之執法 

‧引起活動 
請學生角色扮演,分段誦讀〈張釋之執
法〉。 
‧發展活動 
1.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提問教學,並帶領
學生體會文字背後的意境。 
2.強調情境假設:以「角色扮演」的方
式,使人物形象變得更為具體、鮮明。 
3.請學生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生活實

5  翰林版國中國文八上教材 

 
第七課張釋之執法 

1.作業呈現 
2.口語表達 
3.文章朗誦 

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
彩意義,例如: 
●表示表示本校主題課程*表
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 

background image

 

12 

民主審議方式及正當的程
序,以形成公共規則,落實
平等自由之保障。 
人 J4 了解平等、正義的原
則,並在生活中實踐。 
【法治教育】 
法 J1 探討平等。 
法 J2 避免歧視。 
法 J3 認識法律之意義與制
定。 

例,或是報章媒體的相關報導,藉此讓
學生了解法治的重要性。 
‧總結活動 
針對本課已經習得的知識加以評量,檢
測其學習狀況,並針對同學該次評量不
足的部分予以加強。

 

第十七週 

12/16~12/20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人權教育】 
人 J1 認識基本人權的意
涵,並了解憲法對人權保障
的意義。 
人 J3 探索各種利益可能發
生的衝突,並了解如何運用
民主審議方式及正當的程
序,以形成公共規則,落實
平等自由之保障。 
人 J4 了解平等、正義的原
則,並在生活中實踐。 
【法治教育】 
法 J1 探討平等。 
法 J2 避免歧視。 
法 J3 認識法律之意義與制
定。 

第七課張釋之執法 

‧引起活動 
請學生回想生活中有聽過哪些敬謙
詞,再請學生閱讀「語文充電站」。 
‧發展活動 
1.請學生填寫課本「讀後檢測站」、「問
題與討論」。 
2.提醒學生閱讀非連續性文本的技
巧,限時讓學生作答。 
3.與同學討論「應用練習題」內容所提
到的網路現況,並引用網路霸凌的相關
新聞說明網路上留言或與朋友相處時
要留意的地方。 
。 
‧總結活動 
針對本課已經習得的知識加以評量,檢
測其學習狀況,並針對同學該次評量不
足的部分予以加強。

 

5  翰林版國中國文八上教材 

 
第七課張釋之執法 

1.作業呈現 
2.口語表達 
3.文章朗誦 

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
彩意義,例如: 
●表示表示本校主題課程*表
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 

第十八週 

12/23~12/27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品德教育】 

第八課生命中的碎珠 

‧引起活動 
課前一週發下學習單「生活時間分配
表」: 
1.請學生這一週每日詳細記錄。 
2.藉由作息時間的歸納,清楚明瞭自身

5  翰林版國中國文八上教材 

 
第八課生命中的碎珠 

1.學習單 
2.網路蒐集 
3.口頭報告 
4.主題寫作 

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
彩意義,例如: 
●表示表示本校主題課程*表
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 

background image

 

13 

品 J1 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
關係。 
品 J3 關懷生活環境與自然
生態永續發展。 
品 J9 知行合一與自我反省。 
【生命教育】 
生 J5 覺察生活中的各種迷
思,在生活作息、健康促進、
飲食運動、休閒娛樂、人我
關係等課題上進行價值思
辨,尋求解決之道。 
【生涯規劃教育】 
涯 J3 覺察自己的能力與興
趣。 
涯 J4 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
與價值觀。 
【閱讀素養教育】 
閱 J3 理解學科知識內的重
要詞彙的意涵,並懂得如何
運用該詞彙與他人進行溝
通。 
閱 J4 除紙本閱讀之外,依學
習需求選擇適當的閱讀媒
材,並了解如何利用適當的
管道獲得文本資源。 

時間利用之情況。 
3.課前分析:時間花費各部分總數,按
照比例列出。 
4.協助學生理解自己時間分配的優劣
之處,點出零碎時間是否可以加以利
用。 
‧發展活動 
1.透過影音認識作者(陳幸蕙)生平與
寫作風格,以及相關作品介紹──〈浮
生千山路〉(流行歌)、寫作暢銷文章。 
2.透過學習單知道時間掌握的重要
性,把自己的「生活時間分配表」一起
跟組員討論、分析。 
3.讓學生先能理解自己的時間安排上
的盲點所在,而其中依序上臺發表自身
運用時間記錄、歸納,互相學習觀摩,
提出看法及觀點,教師加以補充建議。 
4.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如何善用自由時
間。 
‧總結活動 
針對本課已經習得的知識加以評量,檢
測其學習狀況,並針對同學該次評量不
足的部分予以加強。 

第十九週 

12/30~1/3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品德教育】 
品 J1 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
關係。 
品 J3 關懷生活環境與自然
生態永續發展。 
品 J9 知行合一與自我反省。 

第八課生命中的碎珠 

‧引起活動 
透過課文內容、應用練習歸納本課要點
及精神目標。 
‧發展活動 
1.教導學生從課文中的理解善用時間
的重要性。 
2.以心智圖彙整本課重要資訊。 
3.配合應用練習——議論文,引用學習
過的〈謝天〉一文,說明使用的議論文
三要訴,並引導學生練習舉事例的方式

5  翰林版國中國文八上教材 

 
第八課生命中的碎珠 

1.學習單 
2.網路蒐集 
3.口頭報告 
4.主題寫作 

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
彩意義,例如: 
●表示表示本校主題課程*表
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 

background image

 

14 

【生命教育】 
生 J2 探討完整的人的各個
面向,包括身體與心理、理
性與感性、自由與命定、境
遇與嚮往,理解人的主體能
動性,培養適切的自我觀。 
生 J5 覺察生活中的各種迷
思,在生活作息、健康促進、
飲食運動、休閒娛樂、人我
關係等課題上進行價值思
辨,尋求解決之道。 
【生涯規劃教育】 
涯 J3 覺察自己的能力與興
趣。 
涯 J4 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
與價值觀。 
【閱讀素養教育】 
閱 J3 理解學科知識內的重
要詞彙的意涵,並懂得如何
運用該詞彙與他人進行溝
通。 
閱 J4 除紙本閱讀之外,依學
習需求選擇適當的閱讀媒
材,並了解如何利用適當的
管道獲得文本資源。 
閱 J6 懂得在不同學習及生
活情境中使用文本之規則。 

闡述論點的技巧。 
 
‧總結活動 
創作練習: 
1.創作一篇設喻說理的文章。 
2.題目自訂。 

第二十週 
1/6~1/10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性別平等教育】 
性 J11 去除性別刻板與性別
偏見的情感表達與溝通,具
備與他人平等互動的能力。 
【閱讀素養教育】 

第九課一棵開花的樹 
‧引起活動 
1.播放臺大合唱團所唱的「一棵開花的
樹」,並請學生分享聆聽的感受。 
2.播放音樂「戀人未滿」,請學生討論
歌詞中所傳達的意涵,以及聆聽時的感
受。 
3.教師說明席慕蓉的詩經常被譜成
曲,藉由詩句與旋律,抒發情感。 

5

 

翰林版國中國文八上教材 
 
第九課一棵開花的樹 

1.課程討論 
2.應用練習、習作 
3.愛情與友情學習單 
4.愛的詩句創作及愛
的明信片 

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
彩意義,例如: 
●表示表示本校主題課程*表
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 

background image

 

15 

閱 J1 發展多元文本的閱讀
策略。 

‧發展活動 
1.作者介紹、創作特色及文學地位。 
2.文本分析、課文注釋及生難字詞講
解。 
3.文本結構分析、應用練習、相關延伸
成語探討。 
4.讓學生欣賞網站(每天為你讀一首
詩:一棵開花的樹),引導運用詩句與
意象來表達心中情感。 
5.請學生思索並分享與愛情有關的新
詩。 
6 請學生分組討論友情的特質與愛情的
特質有何異同? 
7.藉由幾個告白的情境,讓小組討論如
何告白才是最尊重對方,且較適合的方
法。 
8.引導學生閱讀情詩或情歌,並創作一
首愛的詩,寫下愛的明信片,並討論希
望帶給收到手寫明信片的對象什麼樣
的心情。 
9.請學生回家完成習作評量。 
‧總結活動 
針對本課已經習得的知識加以評量,檢
測其學習狀況,並針對同學該次評量不
足的部分予以加強。 

第二十一週 

1/13~1/17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生命教育】 
生 J3 反思生老病死與人生
無常的現象,探索人生的目
的、價值與意義。 
【品德教育】 
品 J1 溝通合作與和諧人際

第十課畫的哀傷(第三次段考) 

 
‧引起活動 
1.請學生分享與朋友相處的經驗。 
2.蒐集從網站上或書籍中找到關於友
情的故事,鼓勵學生發表感想。 
‧發展活動 
1.作者介紹。 
2.介紹小說的要素與結構。 
3.文本分析與分組討論。 
‧總結活動 

5

 

翰林版國中國文八上教材 
 

第十課畫的哀傷(第三次
段考) 

 

1.課程討論 
2.應用練習 
3.友情信學習單 
4.完成我的友情信 

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
彩意義,例如: 
●表示表示本校主題課程*表
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 

background image

 

16 

關係。 
【閱讀素養教育】 
閱 J1 發展多元文本的閱讀
策略。 

針對本課已經習得的知識加以評量,檢
測其學習狀況,並針對同學該次評量不
足的部分予以加強。 
 
‧引起活動 
1.請學生分享與朋友相處的經驗。 
2.分享一封友情信,鼓勵學生表達對朋
友的情感。 
‧發展活動 
1.文本分析與分組討論。 
2.課文注釋講解及生難字詞。 
3.應用練習。 
‧總結活動 
藉戲劇演出、故事改寫或漫畫創作等進
行多元評量,激發學生的想像力與創作
力。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