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立武崙國中八年級國文第四課《愛蓮說》教學教案設計

格式
docx
大小
24.71 KB
頁數
4
上傳者
蕭詠琪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9-27,离现在 3 2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基隆 市立 武崙 國民中學111 學年度第學期 八 年級 國文 領域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節數:共4

單元名稱

第四課 愛蓮說

授課日期


教材來源

翰林版

教 師

教 學 重 點

10

17

認識作者周敦頤的生平大略、介紹「論說文」之文學體裁

10

18

課文文本講述

10

19

課文文本講述

10

20

課文文本的深究與鑑賞、體認儒家「君子」的道德情操;能懂得「象徵」的表現手法並靈活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熟悉本課教材,充分研讀教師手冊、備課用書及相關書籍。
2.蒐集作者周敦頤相關資料及影片。
3.
蒐集「君子」相關主題、「象徵手法」等課文補充資料及影片。

學生準備:

1. 預習課文。

2. 找一些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代表事物或具象徵意義的物品。

教學資源


(參考網站、書目)

一、書籍:

1.《宋儒風範》董金裕著,東大圖書公司

2.《散文寫作藝術指要》周振甫、徐明翬編,東方出版社
3.《中國歷代大儒》舒大剛主編,吉林教育出版社
4.《中國散文鑑賞文庫》崔承遠、劉衍主編,百花文藝出版社
5.《古代散文賞析》王國安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二、網站:

1.翰林作者動畫—周敦頤;翰林教學影片—課文動畫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Cl2hLQ580婷婷唱古文——愛蓮說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Yk-6pA4ZDc荷花&睡蓮

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2rW_fhTATc牡丹花介紹

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RQ7oo_6dSQ菊花入詩也入藥.

核心素養與議題融入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核心素養項目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J-A1 透過國語文的學習,認識生涯及生命的典範,建立正向價值觀,提高語文自學的興趣。

-J-B1 運用國語文表情達意,增進閱讀理解,進而提升欣賞及評析文本的能力,並能傾聽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觀點,達到良性的人我溝通與互動。

-J-B3 具備欣賞文學與相關藝術的能力,並培養創作的興趣,透過對文本的反思與分享,印證生活經驗,提升審美判斷力。


議題融入

【品德教育】

J9知行合一與自我反省。

【生涯規劃教育議題】

J4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質與價值觀。

J14培養並涵化道德倫理意義於日常生活。



2-Ⅳ-2 有效把握聽聞內容的邏輯,做出提問或回饋。

2-Ⅳ-3 依理解的內容,明確表達意見,進行有條理的論辯,並注重言談禮貌。

5-Ⅳ-2 2 理解各類文本的句子、段落與主要概念,指出寫作目的與觀點。

5-Ⅳ-3 3 理解各類文本內容、形式和寫作特色。

6-Ⅳ-2 2 依據審題、立意、取材、組織、遣詞造句、修改潤飾,寫出結構完整、主旨明確、文辭優美的文章。

6-Ⅳ-3 3 靈活運用仿寫、改寫等技巧,增進寫作能力。

6-Ⅳ-4 4 依據需求書寫各類文本。

Ab--6常用文言文的詞義及語詞結構。

Ab--7常用文言文的字詞、虛字、古今義變。

Ac-Ⅳ-3文句表達的邏輯與意義。

Bd-Ⅳ-1以事實、理論為論據,達到說服、建構、批判等目的。

Bd-Ⅳ-2論證方式如比較、比喻等。

學 習 目 標

1. 對於周敦頤有基本的認識,並認知周敦頤理想中的君子特質。

2. 學習藉物言志、托物抒情的文章作法。

3. 體認儒家「君子」的道德情操,激發敦品勵學的志氣。

4. 能懂得「象徵」的表現手法並靈活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教學指導要點(活動流程)

教學時間

評量方式

第一節課

一、介紹周敦頤的生平大略與思想價值

1.周敦頤的政治生涯—廉於取名而銳於求志

2.周敦頤的傳道講學—以儒學為本,兼融佛道思想

3.周敦頤的理學主張—《太極圖說》敘宇宙生成演化、《通書》論性命道德之本。

4.周敦頤的歷史定位—理學之祖、開啟儒學新風

二、介紹〈愛蓮說〉的寫作背景

1.「說體」的簡介

2.本文最初發表形式為碑刻

3.文章內容反映理學思想

三、介紹「論說文」之基本架構

1.總題分論法
2.
先敘後議法
3.
正反立論法

4.秘訣:發揮創意、舉證明確、引用名言佳句、語氣堅定

四、利用影片加深學生對〈愛蓮說〉、周敦頤的了解

1.翰林教學影片—課文動畫
2.
翰林作者動畫—周敦頤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Cl2hLQ580
婷婷唱古文—愛蓮說

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Yk-6pA4ZDc
荷花&睡蓮


第一節結束


15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口頭評量

1.能回答教師問題,說出周敦頤及〈愛蓮說〉的相關訊息。

2.能夠發表自己的看法,並聆聽同學的分享。

第二節課


  1. 請學生先預習全篇課文,將注釋內的國字、注音、文義標註 在課文旁邊,幫助理解。

  2. 請學生朗讀第一段,並在教師尚未解釋課文時,先試著自行翻譯、爬梳文句、理解文義、整理重點。

  3. 教師隨機抽問學生翻譯內容,再以口頭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自行思考第一段的內容,並與學生做討論。提問討論內容如下:
    1.
    文中除了蓮花,還有提到哪些花?
    2.
    作者提其他花的目的是什麼?
    3.
    作者為何提到這兩種花,而不是其它的花?
    4.
    蓮花有哪些特質讓作者喜愛?
    5.
    蓮花的這些特質,又象徵君子的哪些品德?

  4. 教師針對討論內容及文本細節補充筆記。

  5. 回家作業


第二節結束



5分鐘


10分鐘


20分鐘








10分鐘




口頭評量

1.能流暢地誦讀課文。

2.能理解本文所表達的涵義。

3.能回答老師的提問。

4.能夠發表自己的看法,並聆聽同學的分享。






作業

能用心完成練習。

第三節課


  1. 請學生再朗讀一次第一段課文,預習前節課的內容與教師提問,引導學生進入下文。

  2. 請學生朗讀第二段課文,並在教師尚未解釋課文時,先試著自行翻譯、爬梳文句、理解文義、整理重點。

  3. 教師隨機抽問學生翻譯內容,再以口頭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自行思考第一段的內容,並與學生做討論。提問討論內容如下:
    1.
    作者為何說牡丹是花之富貴者?
    2.
    作者分別將菊花、牡丹、蓮花比擬為何種人?
    3.
    作者為何感慨繼陶淵明之後,鮮少有人愛菊?
    4.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一句背後有何涵義?
    5.
    若要彰顯君子風範,除蓮花外,還有哪種植物?
    6.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一句背後有何涵義?

  4. 教師針對討論內容及文本細節補充筆記。

  5. 回家作業


第三節結束



10分鐘


10分鐘


15分鐘









10分鐘



口頭評量

1.能流暢地誦讀課文。

2.能理解本文所表達的涵義。

3.能回答老師的提問。

4.能夠發表自己的看法,並聆聽同學的分享。






作業

能用心完成練習。

第四節課


一、請學生朗讀全篇課文,預習前節課的內容。教師針對全文內容做重點口頭提問(前述兩節課提問內容),加強學生印象。

二、教師針對本文作總結,利用「課文賞析」延伸說明背後涵義,再次強調重點。

三、教師與學生一同完成「讀後檢測站」、「問題與討論」、「應用練習」、「語文充電站」的部分。

四、藉「語文充電站」一文做文義延伸討論:請學生發表除課文所述三種植物之外,其餘擁有「象徵」意涵的事物,務求學生能懂得「象徵」的表現手法並靈活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五、影片觀賞,加強學生印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2rW_fhTATc牡丹花介紹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RQ7oo_6dSQ菊花入詩也入藥

六、回家作業


第四節結束



10分鐘


5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10分鐘




口頭評量

1.能流暢地誦讀課文。

2.能理解本文所表達的涵義。

3.能回答老師的提問。









作業

能用心完成練習。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