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裡較大一尾魚:八年級國文教案設計

格式
pdf
大小
1.31 MB
頁數
18
作者
林奕均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1-11-14,离现在 13 34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設計:林奕均老師、林秋懿老師 

 

本國語文領域<小池裡較大一尾魚>教案設計

 

 

一、主題名稱

:國文南一版(民 93.8 版)第三冊     

諄諄教誨    第九課    小池裡較大一尾魚(作者:吳晟) 

二、教學目標

 

三、實施年級

:八年級

 

四、教學節數

:節數 5 節    共 225 分鐘(其中第四節課:數位教學課程 18 分鐘)

 

五、教材內容

:國中國文    南一版(93.8 版)  第三冊  第九課    小池裡較大一尾魚

 

六、教學重點:

﹝一﹞學習紀錄人物言行的寫作手法。 

                            ﹝二﹞了解閩南語詞彙及諺語的內涵。 

                            ﹝三﹞領會謙虛向學的重要。 
                            ﹝四﹞體會父親管教子女的用心。 
 

七、與其他領域的統整

 

        1.數                    學:換算作者年齡 
        2.藝術    與    人文:繪出課文分段圖畫 
        3.自然與生活科技:運用電腦自學的能力 
        4.綜                    合:團體分組學習 
        5.社                    會:作者生長的時代背景、鄉土文學產生的時代背景 
 

八、與重大議題的連結 

        資訊 5-4-2:適時應用資訊科技,透過網路培養合作學習、主動學習的能力。 

        環境 4-3-1:在面對環境議題時,能傾聽(或閱讀)別人的報告,並且理性地提出質疑。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認知方面  1.認識本課字音、字形、字義 

 
2.認識閩南語俗諺與詞語的運用及內涵 
 
3.認識鄉土文學與農耕文學作品 

 

1-1  能使用正確的字音、字形、字義。 
1-2  了解本課閩南語書寫方式。 
2-1  能增加聆聽母語的速度,並概略理解語義。 
2-2  了解本課相關閩南語諺語詞語。 
3-1  能知道台灣鄉土文學的重要作家。 
3-2  了解農耕文學作品的意義。 

技能方面  4.培養預習的能力 

 
5.能學會紀錄人物言行的寫作手法   
 
6.認識並應用本課文句、結構修辭技巧 

4-1  能事先將課文看過,並掌握課文大意。 
4-2  能學會用自己的圖畫表現文意。 
5-1  能以綱要方式理解本課段落重點。 
5-2  從類文欣賞中,習得紀錄人物言行的方法。 
6-1 能說明課文的內涵與掌握大綱。 
6-2  能運用本課學到的閩南語諺語。 

情意方面  7.體會作者寫本文的用意 

 
8.將課堂學習與日常生活結合 
 
9.能從數位教學中,培養自學能力 

7-1  能深刻了解課文所要表達的意義。   
7-2  由文意中反思自己。 
8-1  能運用與了解閩南語用語與諺語的內涵。 
8-2 由習得的閩南語諺語,體會俚語與生活的關係。 
9-1  能專心從數位教學中,回答學習單的問題。 
9-2  由數位教學,培養自我學習與探索解決問題。 

background image

設計:林奕均老師、林秋懿老師 

 

        兩性 3-4-8:積極投入科技資訊領域,不因性別而有差異。 
        人權 2-4-1:了解文化權,並能欣賞、包容文化差異。 
        家政 4-1-2:察覺自己與家人的溝通方式。 
        生涯發展 3-1-1:察覺自己應負的責任。 
        其他:生命教育

 

 
九、教學準備 

    ﹝一﹞教        師:多媒體資訊、電腦教學檔案、自製或蒐集多項課程相關圖片、預習單、學習單、 

講義。 

    ﹝二﹞學        生:教科書、習作、筆記、學習檔案夾。 
    ﹝三﹞家        長:了解學生學習情況,適時與學校和教師互動。 
    ﹝四﹞學        校:提供相關資訊設備。 

 
十、教學架構 
 
 

 

 
                                                                                                    修改 
 
                                                                                                           

                                                                   

 
 

 
十一、教材研究

 

﹝一﹞架構 

  1.文        體:記敘文 

 

2.文章作法:本文是以回憶父親的管教跟自己管教孩子作一個比較,並牢記父親訓誡的話「小池裡     

                          較大一尾魚」,希望作者永遠不可驕傲。 

    3.觀念啟發:臺灣社會的生育率越來越低,多數家庭只養育一兩個小孩,不免過度保護;加上現 

                                  代教育觀念重視關愛和誘導,反對打罵和暴力,因此,孩子的成長,不免以自我為 
                                  中心,驕縱而不服管教,自傲而不懂得尊敬,難得看到謙虛和體貼的表現。 
                              傳統的教育方式確實已過時,沒有必要回復,吳晟的父親也自承管教過當;但是本 
                                  文的寫作用意不在肯定過去,而是提供學生認知和比較的機會:讓他們知道過去父 
                                  母管教的嚴格,讓他們在比較中珍惜自己的幸福,並且從中體會到天下父母的用 
                                  心,以及謙虛的可貴。 
﹝二﹞教學聯繫 

     

  1.作者吳晟的作品有詩集與散文,其中收錄在國中國文教材有 

        (1)南一版第三冊第九課:小池裡較大一尾魚(散文) 
        (2)康軒版第二冊第一課:負荷(新詩) 
        (3)翰林版第五冊第十課:土(新詩) 

教材研究 

教學目標 

學生經驗分析 

設計教學活動 

運用教學資源 

實施教學評量 

設計教學評量 

教學: 

  講述、問答、討論、 

  啟發、輔導、發表、 

  欣賞、練習、自學。 

background image

設計:林奕均老師、林秋懿老師 

 

        (4)部編版第一冊第十課:不驚田水冷霜霜(散文) 
        2.作者吳晟是臺灣著名的鄉土文學作家,用樸實的文字創作描寫臺灣農民生活,探討農民命運,以 
            及關懷臺灣社會變遷。而吳晟的鄉土詩,是由於長年對鄉土的摯愛,從深切的體驗中,而發出的 
            憐憫之情。相關作品: 
            *親耕的文人      (1)陶淵明:歸園田居之三      (2)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農耕文學作家  (1)鐘理和:做田                      (2)陳冠學:田園之秋 
 
3.學生經驗連結(南一版) 
        

               

親情交流                

父親的愛 

              

                                                                             

 

 
                                                                                                           
                               
                              母親的愛                                                               
       

                                                                                                                          農耕文學 

 

 

 
 
 
 
               

 

 
       

 

 
 
 
 
 
 
 

十二、學生分析 

﹝一﹞環境分析 
          1.教學課程:普通教室環境,分組教學。 
          2.數位課程:(1)學生可在任何能上網的地方自學       
                                (2)或由老師教學時配合電腦多媒體教學 
 
﹝二﹞學生特質 
          1.異質分組的常態編班。 
          2.八年級學生已具有基本的聽、說、讀、寫之能力。 

 
 

背影

             朱自清

 

(南一國文第二冊第七課) 

西北雨

          陳冠學

 

(南一國文第三冊第二課) 

 

紙船印象

        洪醒夫

 

(南一國文第一冊第八課)

 

麥帥為子祈禱文

麥克阿瑟

 

(南一國文第四冊第三課)

 

心疼         

廖玉蕙

 

(南一國文第二冊第八課)

 

 

小池裡較大一尾魚 

                      吳晟

 

(南一國文第三冊第九課) 

做田

             鐘理和

 

(南一國文第五冊第四課)

 

飛鼠大學 

亞榮隆、撒可努

 

(南一國文第一冊第九課) 

小白豬

           李捷金

 

(南一國文第一冊第十二課)

 

 

嫩葉     

     陳秀喜

 

(南一國文第四冊第四課)

 

 

為學一首示子姪

 彭端淑

 

(南一國文第三冊第十課)

 

background image

設計:林奕均老師、林秋懿老師 

 

十三、教學流程 

 
第一節課 

分段能力 

指標 

教學 
活動 

教學 
資源 

多元 
智慧 

十大基本 
能力指標 

重大 
議題 

時 
間 

 
 
 
 
 
 
E-3-4-1-1 
能 廣 泛 閱 讀
課 外 讀 物 及
報刊雜誌,並
養 成 比 較 閱
讀的習慣。 
 
 
 

 

一、引起動機 

(一)課前準備活動 
課前發預習單,讓學生在課前先對本課有基本
的了解,也培養自學的能力。 
(二)課堂活動與教學 
1.吳晟的女兒:吳音寧相關報導 
吳晟在<小池裡較大一尾魚>一文中,寫出自
己為人父之後,才體會父親的苦心。請閱讀以
下報導後,回答相關問題: 
☆吳音寧的父親是(

吳晟

)、  是著名的(

農村

) 

    詩人作家。 
☆本篇報導中,提及吳晟有哪些作品被收在國 
    中國文課本裡:

負荷

不驚田水冷霜霜

)。 

 
 

分組教學 

預習單一 

 
 

預習單一 

 
 
 
 
 
 
 
 

 
 
 
 
 
 

語文 

 

 

 

 

 

 
 
 

 
 
 
 
 
 
一、了解自
我 與 發 展
潛能 
 
 
 
 
 
 

 
 
生涯發

3-1-1
察覺自
己應負
的責
任。 
 
 
 
 
 
資訊

45 

 
 
 
 

10 

 
 
 
 
 
 
 
 
 


次 

教學大綱 

教學活動 

教學重點 

時間 

(分鐘) 

一 

1.講解預習單一 
2.作者介紹 
3.講解課文導讀 
4.寫預習單二第一大題 
5.講解預習單二第二大題 

1.檢視學生是否做到預習工作 
2.介紹作者重要作品與生平 
3.點明本課主旨與特色 
4.閩南語用詞:注釋○

5

7

8

10

11

12

15

17

 

5.綱要說明課文重點 

10 
10 
07 
08 
10 

二 

1.講解注釋○

1

2

3

4

6

9

13

14

15

 

2.講解課文第一大段 
3.講解課文第二大段 

1.講解注釋中重要字音、字形、字義 
2.講解第一大段文意與修辭 
3.講解第二大段文意與修辭 

13 
16 
16 

三 

1.講解課文第三大段 
2.講解課文第四大段 
3.課文賞析、統整 

1.講解第三大段文意與修辭 
2.講解第四大段文意與修辭 
3.講解課文賞析並將全文加以統整 

15 
15 
15 

四 

1.分享預習單二 
2.數位教學課程 8-10 分鐘(關於父親文章) 
3.數位教學課程 8-10 分鐘(農耕文學) 
4.小組總評 

1.從預習單二,複習課文分段重點 
2.觀看與討論數位教學 Producer   
3.觀看與討論數位教學 Producer   
4.小組總評、交代作業 

10 
17 
16 
02 

五 

1.問題與討論 
2.應用練習 
3.習作講解 
4.學習單:關於「牛」的閩南語諺語 

1.請同學回答第三題 
2.閩南語俗諺辨識、詞語運用 
3.講解習作 
4.講解關於「牛」的閩南語諺語 16 個 

05 
10 
12 
18 

background image

設計:林奕均老師、林秋懿老師 

 

 
 
 
 
 
 
 
 
 
 
C-3-1-2-7 
能 因 應 不 同
說 話 目 的 與
情境,適度表
現自己。 
 
 
 
 
A-3-1-1-1 
能 應 用 注 音
符號,分辨字
詞的音義,增
進 閱 讀 理
解。 
 
 
 
 
 
 
 
 
 
 
 
 
 
 
 
 
 
 

☆吳音寧與父親的文學作品風格不同,她的父 
    親有著(

田埂上

)的詩人之稱。 

☆通常我們做報章雜誌的剪貼時,都要註明來 
    源與登出時間,這篇報導就是來自(

聯合

) 

    報,民國(

92

)年(

9

)月(

8

)日的報導。 

 
 
 
 

 
二、發展活動 

(一)作者介紹:吳晟 
☆請一位學生念作者介紹 
1.原有兩讀音:ㄔㄥˊ、ㄕㄥˋ,部編版 87 年國

中國文第一冊第十課中即注作ㄕㄥˋ。 

2.然而,教育部八十八年編定「一字多音審定 
    表」中,「晟」字僅有ㄔㄥˊ這一個讀音。   
3.國編館表示早年吳晟自讀ㄕㄥˋ,原本是取 
    本名吳勝雄的前兩字同音。且一字多音並未 
    將人名收入,故以「名從主人」之原則,晟 
    仍讀為ㄕㄥˋ。 
4.九年一貫版本康軒出版社,有電洽作者。作 
    者跟他們說念「成」音。既然作者同意回歸 
    原先的讀音,那讀做ㄔㄥˊ還是比較妥當。 
 
 
 
 
 
 
 
 
5.吳晟初中(國中)時開始寫詩,曾經寫到 
    棄學業而不顧,後來念農專一年級時,因為 
    父親車禍逝世,使他不得不下田耕作。因而   
    從汗水中體會農耕的辛酸與泥土的可愛,而 
    一變成為關懷鄉土的詩人。 
6.民國 33 年(西元 1944 年)生,現在吳晟的 
    年紀是

60

歲。 

7.他的作品 
☆鄉土詩集: 

 
 
 
 
 
 
 
 
 

課本 

 
 
 
 
 
 
 
 
 
 
 
 
 
 
 
 
 
 
 
 
 
 
 
 
 
 
 
 
 
 
 
 
 

 
 
 
 
 
 
 
 
 
 
 
 
 
 
 
 
 
 
 
 
 
 
 
 
 
 
 
 
 
 
 
 
 
 

邏輯 
數學 

 

 
 
 
 
 
 
 
 
 
 
二、欣賞、
表 現 與 創
新 
 
 
 
 
 
 
 
一、了解自
我 與 發 展
潛能 
 
 
 
 
 
 
 
 
 
 
 
 
 
 
 
 
 
 
 
 

5-4-2:
適時應
用資訊
科技,
透過網
路培養
合作學
習、主
動學習
的能
力。 
 
 
 
 
 
 
 
 
 
 
 
 
 
 
 
 
 
 
 
 
 
 
 
 
 
 
 
 
 
 
 
 

 
 
 
 
 
 
 
 
 

10 

 
 
 
 
 
 
 
 
 
 
 
 
 
 
 
 
 
 
 
 
 
 
 
 
 
 
 
 
 
 
 
 
 

*教育部國語辭典:  
【晟】ㄕㄥˋ  
解釋:熾盛、明亮。廣韻˙去聲˙勁韻:晟,熾也。
集韻˙去聲˙勁韻:晟,明也。 
(又音)ㄔㄥˊ 
教育部國語辭典的注音並不完全依照一字多音審定
表!在網站上有特別說明。雖然教育部國語辭典網站
中有ㄔㄥˊ與ㄕㄥˋ兩個讀音,但「一字多音審定表」
中,「晟」字目前僅有ㄔㄥˊ這一個讀音。 

*瀨戶內睛美:1922 年生於日本德島市。東京女子大
學文科畢業。婚後赴中國,戰後返日、離婚; 51 歲
時,於奧州平泉中尊寺出家,法名「寂聽」

。由於擅長

塑造人物典型以及嫻熟描繪人生投影,不只小說作
品,其隨筆及小品文章亦深受喜愛。 

 

background image

設計:林奕均老師、林秋懿老師 

 

 
 
 
 
 
 
 
 
 
 
 
 
 
 
 
 
 
 
 
 
 
 
 
 
 
B-3-2-3-3 
能 了 解 聽 的
內容。 
 
 
 
 
 
 
 
 
 
 
 
B-3-2-6-8 
能 增 加 聆 聽
母 語 的 速
度,並概略理

  (1)

《吾鄉印象》

曾獲民國 64 年「中國現代詩獎」。

           

  (2)《向孩子說》 
☆其他詩集: 
  (1)《飄搖裏》 
  (2)《吳晟詩選》 
☆散文集: 
  (1)《農婦》

被讀者文摘譯為十六國文字刊行。 

  (2)《店仔頭》 
  (3)《無悔》 
  (4)《不如相忘》 
7.民國 69 年,應美國國務院之邀,為國際作家 
    坊的訪問作家。是一項很特別的榮譽。 
8.

象 

   

像 

 
 
 
 
 
 
 
 
 
 
 
 

 
 
(二)課文導讀:本文選自《不如相忘》 
☆點一位學生念課文導讀 
1.鼓

害、嚴

、砥

、牡

、 

   

疫:傳染病(例:SARS) 

2.謙謙君子:謙虛退讓的君子。 
    謙沖自牧:以謙虛自我修養。 
3.

習 

ㄜˋ           

   

ㄨˋ 

4.管

教  ㄐㄧㄠˋ    教

書 

ㄐㄧㄠ

 

5.深

刻  ㄎㄜˋ        刻

骨銘心

ㄎㄜˋ 

    雕

刻  ㄎㄜˋ 

☆主旨:記錄了一個平凡而真實的父親形象。 
☆特色:文字淺近平實,善用鄉土俚語。

 

三、綜合活動 

(一)發預習單二:寫預習單第一大題 
閩南語注釋(課本注釋○

5

7

8

10

11

12

15

17

) 

 
 
 
 
 
 
 
 
 
 
 
 
 
 
 
 
 
 
 
 
 
 
 
 
 
 
 
 
 
 
 
 
 
 
 
 
 

預習單二 

 
 
 
 
 

 
 
 
 
 
 
 
 
 
 
 
 
 
 
 
 
 
 
 
 
 
 
 
 
 
三、生涯規
劃 與 終 身
學習 
 
 
 
 
 
 
 
 
 
 
 
六、文化學
習 與 國 際
了解 
 

 
 
 
 
 
 
 
 
 
 
 
 
 
 
 
 
 
 
 
 
 
 
 
 
 
 
 
 
 
 
 
 
 
 
 
 
 
 
 
 
 
 
 

 
 
 
 
 
 
 
 
 
 
 
 
 
 
 
 
 
 
 
 
 
 
 

 
 
 
 
 
 
 
 
 
 
 
 
 

 
 
 
 
 

吳晟寫作年表 
1966.12 第一本詩集「飄搖裏」自費出版 
1976.10 詩集「吾鄉印象」出版

(新竹.楓城出版社)

 

1979.06 詩集「泥土」出版

(臺北.遠景出版公司

) 

1980.09 應邀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 
1982.08 散文集「農婦」出版

(臺北.洪範書店)

 

1985.02 散文集「店仔頭」出版

(臺北.洪範書店)

 

1985.06 重新整理詩作,分為「飄搖裏」

「吾鄉印象」、

 

      「向孩子說」三冊詩集同時出版

(臺北.洪範書店)

 

1992.10 散文集「無悔」出版

(臺北.開拓出版社)

 

1994.11 散文集「不如相忘」出版

(臺北.開拓出版社)

 

2000.05 詩集「吳晟詩選」出版,內含新詩集 
       「再見吾鄉」

(臺北.洪範書店)

 

1986.01 詩集「吳晟詩選」出版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1993.07 詩集「吾鄉印象」出版

(中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6   「吾鄉印象」英譯詩集「My Village」出版 
        

(美國 Monterey 出版,譯者 John Balcom)

 

background image

設計:林奕均老師、林秋懿老師 

 

解語義。 
 
 
 
 
 
 
 
 
 
 
B-3-2-4-6 
能 將 所 聽 的
重 點 歸 納 整
理。 
 
 
 
 
 
 

給學生 2 分鐘寫預習單二的第一大題。 
請由本課注釋中,找出閩南語用語: 
1.

鬧熱

:熱鬧。(類似:颱風、客人) 

2.

滿滿是

:到處都是。比比皆是。   

3.

靠勢

:仗勢。   

         

腳石         

術 

         

掌              真

 

4.

挽瓠

:採摘瓠瓜。(瓠,ㄏㄨˋ) 

        失

:失去父親(比較:失恃,失去母親) 

         

斗:汲水灌溉的器具。  隨

 

5.

細漢

:小孩。 

6.

大漢

:大人。 

7.

不甘

:不忍心、捨不得。 

8.

狡怪

:不乖順。 

(二)解說預習單第二大題: 
            提示課文分段綱要 
1.第一大段:

父親重視兒女教育 

☆點明文章主旨: 
    作者自述

資質平庸卻以第一名畢業

,行為無 

    所偏差,全歸功於父親的教導。 
☆原因: 
(1)鄉間聰敏同伴為了幫忙農事,因而失去栽
培。 

(2)

父親生逢日據時期,對家貧失學,耿耿

於懷,於是寧願辛苦工作,也不願兒女失學。 

(3)母親也配合父親心願,負起全部家務,
給孩子充裕的讀書時間。 

2.第二大段:

父親熱心推廣教育 

☆父親不只重視自己子女的教育,也熱心推展 
    鄉下教育。 
☆積極爭取在本村設立小學,便利本村子弟就 
    近求學。 
☆告誡兒子體諒他人就學不易,不可自滿,今 
    日的成就只因自己是「

小池裡較大一尾魚

」。 

3.第三大段:

父親對兒女的管教

 

☆父親不只關心學業,也對日常行為管教嚴格。 

 
 

 

 
 
 
 
 
 
 
 
 
 
五、尊重、
關 懷 與 團
隊合作 
 
 
 
 
 
 
 
 
 

 
 
 
 
 
 
 
 
 
 
 
 
 
家政
4-1-2:
察覺自
己與家
人的溝
通方
式。 

 
 
 
 
 
 
 
 
 
 

10 

background image

設計:林奕均老師、林秋懿老師 

 

☆舉例偷肥皂事件:雖是小事,能受責打,引 
    出「

細漢偷挽瓠,大漢偷牽牛。

」(閩南語)

強調小時教育之重要。 

☆誇大的說:童年是在巴掌與藤條之下長大。 
4.第四大段:

父子的省思 

☆作者年紀漸長,父親改用苦口婆心的規勸。 
    在一次聊天中,作者抱怨父親以前的責罰是 
    小題大作,父親說明是擔心「積習難改」,其 
    實也是很「

不甘

」(閩南語)。 

☆如今作者也為人父,才明白父親的苦心。

 

    所謂「養兒方知父母恩」。 

※本課是一篇倒敘法記敘文。 

------------------第一節課結束------------------

 

 
第二節課 

分段能力 

指標 

教學 
活動 

教學 
資源 

多元 
智慧 

十大基本 
能力指標 

重大 
議題 

時 
間 

 
B-3-2-9-12 
能 將 聆 聽 的
內容,加以系
統紀錄。 
 
 
 
 
 
 
 
 
 
 
 
 
 
 
 
 
 
 

發展活動

 

(一)講解注釋 
1.注釋○

1

2

3

4

6

9

13

14

15

 

1

殊:極、甚。ㄕㄨ 

   

途同歸:途徑

不同

,目的、結果卻相同。 

   

榮:特別的榮譽。 

   

淡自如、

落有致:稀疏錯落,很有情趣。 

    神

:門神。

ㄕㄨ 

2

攬起:包攬起來,拉到自己這邊或身上。 

   

ㄌㄢˇ

:把持、承擔。動詞 

    電

:粗繩子的總稱。名詞 

    遊

:觀看。動詞 

   

ㄌㄢˊ

:擋住。

 

3

子姪輩:晚輩。 

4

:中途停止。

ㄔㄨㄛˋ

 

    點

:裝飾。

ㄓㄨㄟˋ

 

   

泣:哭泣。

ㄔㄨㄛˋ

 

6

咸:都。 

    四海

服:天下都服從。 

9

慫恿:從旁勸說鼓勵。 

    ㄙㄨ

ˇ    ㄩ

ˇ疊韻複詞。 

13

不知凡幾:不知道總共有多少。凡:總括。 

    相似詞:無法估計 

分組教學 

課本 

 

 

 
 

 

語文 

 
 
 
 
 
 
 
 
 
 
 
 
 
 
 
 
 
 
 
 
 

 
九、主動探
索與研究 
 
 
 
 
 
 
 
 
 
 
 
 
 
 
 
 
 
 
 
 

 
 
 
 
 
 
 
 
 
 
 
 
 
 
 
 
 
 
 
 
 
 
 

45 
13 

 
 
 
 
 
 
 
 
 
 
 
 
 
 
 
 
 
 
 
 
 

background image

設計:林奕均老師、林秋懿老師 

 

 
 
 
 
 
 
E-3-7-10-4 
能 將 閱 讀 內
容,思考轉化
為 日 常 生 活
中 解 決 問 題
的能力。 
 
 
 
 
 
 
 
 
 
 
 
 
 
 
 
 
 
 
 
 
 
 
 
 
 
 
 
 
 
E-3-5-5-1  能
體 會 出 作 品

14

苦口婆心:諄諄告誡的樣子。 

    形名形名 
    相似詞:叮嚀苦勸、耳提面命 

15

訕訕然:羞愧、難為情的樣子。 

    相似詞:尷尬(ㄍㄢ    ㄍㄚˋ  雙聲複詞) 
(二)課文講解 
因學生已有預習各段,直接進入講解。 
1.第一大段:

父親重視兒女教育   

分六小段 

☆第一小段:點明文章主旨:        果

 

作者自述

資質平庸卻以第一名畢業

,行為無所

偏差,全歸功於父親的教導。 
(1)凡庸。

:平凡。 

 

13

不知

幾:不知道總共有多少。凡:總括。 

(2)凡

:平凡。(同義複詞)ㄩㄥ 

          庸庸碌

:平凡無奇。 

         

懶:懶散。(同義複詞)ㄩㄥ 

         

人:受雇的人。ㄩㄥ 

         

金:居中介紹所得的酬金。

ㄩㄥˋ

 

          兵馬

:古人用以殉葬的偶人。

ㄩㄥˇ 

         

 

         

抱:抱。(同義複詞)

ㄩㄥˇ 

         

而上:圍攏 

(3)

質ㄗ   

姿

態ㄗ   

意ㄗˋ 

(4)成

    累

 

第二小段至第五小段:          因 
☆第二、三小段    說明第一名原因 1: 
鄉間聰敏同伴為了幫忙農事,因而失去栽培。 
(1)無

:暇,空閒。 

          目不

給:景物或東西太多太好,讓人 

                      看得忙不過來。(給:ㄐㄧˇ供給) 
         

想:遐,遙遠長久。超越現實的思索 

                      與想像。 
         

疵:玉的斑點,比喻過失、缺點。 

          晚

 

(2)

及:關心。動詞 

          四

無人:看。動詞 

          臨風

盼:看,左右張望。動詞 

(3)

需:就、立刻。副詞 

          一有機會

鼓勵他們(第二大段第小段) 

          倏忽

逝 

(4)

培ㄗㄞ   

判ㄘㄞˊ 

 
 
 
 
 
 

內省 

 
 

 
 
 
 
 
 
十、獨立思
考 與 解 決
問題 
 
 
 
 
 
 
 
 
 
 
 
 
 
 
 
 
 
 
 
 
 
 
 
 
 
 
 
 
 
 
 
 
五、尊重、
關 懷 與 團

 
 
 
 
 
    家政
4-1-2:
察覺自
己與家
人的溝
通方
式。 

 
 

16 

 
 
 
 
 
 
 
 
 
 
 
 
 
 
 
 
 
 
 
 
 
 
 
 
 
 
 
 
 
 
 
 
 
 
 
 
 
 
 
 

background image

設計:林奕均老師、林秋懿老師 

  10 

中 對 週 遭
人、事、物的
尊重關懷。 
 

 

 

 

 

 

 

 

 

 

 

 

 

E-3-5-5-2  透
過 閱 讀 中 外
及 臺 灣 文 學
作品,增進對
不 同 文 化 背
景 及 不 同 族
群 的 理 解 與
溝通。 
 

(5)寬

(裕的部首要注意) 

☆第四小段:說明第一名原因 2: 
父親生逢日據時期,對家貧失學,耿耿於懷, 
於是寧願辛苦工作,也不願兒女失學。 
          父親失學之憾,有良好環境要更加認真。 

(1)

端辛苦:非常。

副詞

 

         

為關心、

為注意 

          積

爭取設校 

(2)極

:非常。

Adv.(極端:同意複詞)

 

          鶴唳雲

:上面。名詞 

         

在手上:拿著。動詞 

          尖

科技:一頭、一方面。名詞 

(3)克勤克儉:能夠。副詞 
          以柔克剛:戰勝。動詞 
(4)兼

:擔任 

          放

:聽憑。動詞 

          責

:職責。名詞 

         

賢齊:

ㄖㄣˊ

 

☆第五小段:說明第一名原因 3: 

母親也配合父親心願,負起全部家務,給 
    孩子充裕的讀書時間。 
(1)參

與ㄩˋ

 

          我

ㄩˇ

 

☆第六小段    呼應第一段 
2.第二大段:

父親熱心推廣教育    分四小段 

☆第一小段:父親不只重視自己子女的教育,
也熱心推展鄉下教育。 
(1)

讀:從事。動詞 

         

近求學:湊近。動詞 

          父親

會鄭重其事的說:立刻。副詞 

          還來

菊花:親近。動詞 

          各

就位:登、到。動詞 

(2)

助:ㄐㄧˋ 

       

世匡時:救助世人,挽救時弊。ㄐㄧˋ 

       

南ㄐㄧˇ 

        人才

濟濟

ㄐㄧˇ:人數眾多 

☆第二小段:積極爭取在本村設立小學,便利
本村子弟就近求學。 
(1)熱

;言不由

:內心 

(2)基

:墊在柱下的石頭。 

隊合作 
 
 
 
 
 
 
 
 
 
 
 
 
 
 
 
五、尊重、
關 懷 與 團
隊合作 
 
 

 
 
 
 
 
 
 
 
 
 
 
 
 
 
 
 
 
 
 
 
 

16 

 
 
 
 
 

background image

設計:林奕均老師、林秋懿老師 

  11 

          清

楚:

明晰、整齊。 

          礎潤而雨:玉枝的顯露徵兆。 
(3)

步:步行。ㄊㄨˊ 

          遷

:遷移。ㄒㄧˇ 

         

然:突然。ㄉㄡˇ 

(4)費心

力    浪

:消耗 

         

物:捨棄 

☆第三小段:告誡兒子體諒他人就學不易,不
可自滿,今日的成就只因自己是「

小池裡較大

一尾魚

」。 

      自不量力、坐井觀天;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1)

恐:只。副詞 

     

見長江天際流:只、獨,通「惟」。副詞 

(2)

牙縫:填補空隙。動詞

ㄙㄞ

 

          邊

:邊界防守的地方。名詞

ㄙㄞˋ

 

          思想閉

:封閉。動詞

ㄙㄜˋ

 

          交通堵

:阻隔不通。動詞

  ㄙㄜˋ

 

☆第四小段: 
(1)

大    寬

 

(2)反

    重

   

仇 

         

作用  一

眼鏡  一

畫      自

 

----------------第二節課結束------------------ 

 
第三節課 

分段能力 

指標 

教學 
活動 

教學 
資源 

多元 
智慧 

十大基本 
能力指標 

重大 
議題 

時 
間 

 
C-3-1-1-4 
能 注 意 抑 揚
頓挫,發揮說
話技巧。 
 
 
 
 
 
 
 
 
 
 

發展活動

 

(一)課文講解 
1.第三大段:

父親對兒女的管教    分四小段

 

點一位同學念第三大段 
☆第一小段:父親不只關心學業,也對日常行
為管教嚴格。 
(1)

      ㄆㄛˇ 

          解

  ㄆㄡˇ 

          嗶

  ㄅㄛ 

(2)

到重罰     

糕 

☆第二小段:舉例偷肥皂事件。 
(1)舉不

舉:ㄕㄥ,盡。 

          不

枚舉:ㄕㄥ,盡。 

         

利:ㄕㄥˋ   

分組教學 

課本 

 
 
 
 
 

 

語文 

 
 
 
 
 
 
 
 
 
 
 
 
 

 
一、瞭解自
我 與 發 展
潛能 
 
 
 
 
 
 
 
 
 
 
 

 
家政
4-1-2:
察覺自
己與家
人的溝
通方
式。 
 

45 
15 

 
 
 
 
 
 
 
 
 
 
 
 
 

background image

設計:林奕均老師、林秋懿老師 

  12 

 
 
 
 
 
 
 
 
 
 
 
 
 
 
 
 
 
 
 
 
 
 
 
 
 
 
 
 
 
 
 
 
 
 
 
 
E-3-3-2-5 能
欣 賞 作 品 的
寫作風格、修
辭 技 巧 及 特
色。 

          阿

:ㄕㄣˇ  (閩南語:阿妗) 

☆第三小段:雖是小事,能受責打,引出「

漢偷挽瓠,大漢偷牽牛。

」強調小時教育之重

要。 
(1)

竟:結束、完成、全部。ㄅㄧˋ 

          西裝

挺:直挺挺。ㄅㄧˇ(筆直) 

(2)挽

ㄏㄨˋ瓜

ㄉㄧㄝˊ    瓜

ㄖㄤˊ 

☆第四小段:誇大的說:童年是在巴掌與藤條
之下長大。 
強調父親管教嚴厲。「愛之深,責之切。」 
2.第四大段:

父子的省思    分四小段 

☆第一小段:作者年紀漸長,父親改用苦口婆
心的規勸。 
(1)近

苦口婆心:於,介詞。 

          汝亦知射

:嗎。疑問助詞。 

          超

常人:於,介詞。 

          不亦樂

:表結束語氣,助詞。 

          其恕

:吧,表結束語氣,助詞。 

          宜

眾矣:順適語氣,無義。 

☆第二小段:抱怨 
(1)佳句:抱怨是生命力不足的表現! 
(2)作者抱怨父親以前的責罰是小題大作, 

父親說明是擔心「

積習難改

」,其實也是很

「不甘」。 
小題大作:大驚小怪、牛鼎烹雞。 
                                    (名名動名) 

☆第三小段: 
(1)訕

然   

頭 

         

氣        船

ㄕㄢ 

         

先生(鬥魚主角之一:單子) 

(2)

怪  面貌

好 

潔 

龍 

佼佼

者 

痛 
(3)

以糾正

ㄩˇ

:給。動詞 

          賜ㄙˋ

予ㄩˇ

:給。動詞 

          同

者何人

ㄩˊ

:我。代詞。 

(4)為時

晚:ㄧˇ  既經、業經 

          自

:ㄐㄧˇ   

 
 
 
 
 
 
 
 
 

內省 

 
 
 
 
 
 
 
 
 
 
 
 
 
 
 
 
 
 
 
 
 
 
 
 
 
 
 
 
 
 
 
 
 
 
 
 
二、欣賞、
表 現 與 創
新 
 
 
 
 

 
 
 
 
 
 
 
 
 

15 

 
 
 
 
 
 
 
 
 
 
 
 
 
 
 
 
 
 
 
 
 
 
 
 
 
 
 
 

15 

background image

設計:林奕均老師、林秋懿老師 

  13 

         

時:ㄙˋ 

☆第四小段:如今作者也為人父,才明白父親
的苦心。所謂「養兒方知父母恩」。 
2.課文賞析、統整 
(1)本課是一篇倒敘法記敘文。 
(2)本課結構 
(3)主旨 
(4)特色 
(5)修辭 

------------第三節課結束-----------------------

 

 
第四節課 

分段能力 

指標 

教學 
活動 

教學 
資源 

多元 
智慧 

十大基本 
能力指標 

重大 
議題 

時 
間 

 
 

 
C-3-4-9-4   
能 提 昇 主 動
表達的能力。 
 
 
 
 
 
B-3-2-8-11 
能 靈 活 應 用
科技資訊,增
進 聆 聽 能
力,加速互動
學習效果。 
 
 
 
B-3-1-9-4  能

養 成 主 動 聆

聽 進 行 探 索

學習的能力。 
 
 
 
 
 

 

一、引起動機 

(一)課堂活動與教學 
1.分享預習單二: 
(1)請作品優良的學生分享與說明 
(2)複習本課四大段重點(簡報 powerpoint) 
    <小池裡較大一尾魚>是吳晟在 1994 年 11
月出版的散文集《不如相忘》中紀念車禍早逝
的父親系列文章中的一篇作品。他寫父親極為
含蓄節制,沒有過度的修飾,以淺近平實的文
字,記錄一個真實的父親形象,在平凡中呈現
其為人可貴的精神。 

二、發展活動 

(一)觀看數位教學 Producer:父親的愛 
※請閱讀以下文句後,回答相關問題。 
第一題: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
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
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
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
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   
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
快地流下來了。 
☆這篇文章的作者:

朱自清

 

☆這篇文章的篇名:

背影

 

☆這篇文章形容的父親穿著都是深色,給人的 
    感覺是 1 快樂的   

2 沉重的 

  3 穩重的 

第二題: 
「爸,飛鼠真的有大學嗎?」 

分組教學 

單槍投影
機設備教
室 
事先製作
學生作品
簡報 ppt 

 
 
 
 
 

課文補充

學習單 

數位教學

Producer 

 
 
 
 
 
 
 
 
 
 
 
 
 

 
 

空間 

 
 
 
 
 

語文 

 
 
 
 
 
 
 
 
 
 
 
 
 
 
 
 
 
 
 
 

 
 
 
九、主動探
索與研究 
 
 
 
 
 
 
八、運用科
技與資訊 
 
 
 
 
 
 
 
九、主動探
索與研究 
 
 
 
 
 
 
 

 
 
 
 
 
 
 
 
資訊 

5-4-2 

適時應

用資訊

科技,

透過網

路培養

合作學

習、主

動學習

的能

力。 

 
 
 
 
 
 
 
 
 
 

45 

 
 

10 

 
 
 
 
 
 
 
 
 

17 

 
 
 
 
 
 
 
 
 
 
 
 
 
 
 

background image

設計:林奕均老師、林秋懿老師 

  14 

 
 
 
E-3-5-5-2  透
過 閱 讀 中 外
及 臺 灣 文 學
作品,增進對
不 同 文 化 背
景 及 不 同 族
群 的 理 解 與
溝通。 
 
 
 
 
 
 
 
E-3-4-1-1   
能 廣 泛 閱 讀
課 外 讀 物 及
報刊雜誌,並
養 成 比 較 閱
讀的習慣。 
 
 
 
 
 
 
 
 
 
 
 
 
 
 
 
 
 
 
 

爸爸答:「有哇!他們都是夜間部的。他們常
聚在一起研究生存法則,而逃生和躲過獵人的
追捕是必修的學分。」 
☆作者漢名是……

戴志強

 

☆撒可努是獲得文建會 2000 年十大文學人獎   
    的唯一一位原住民作家,他的《山豬.飛鼠. 
    撒可努》一書已被翻譯成英文成為哈佛大學 
    應用中文系的指定讀本。 
 
 
 
 

 

☆撒可努在飛鼠大學故事裡,有獵人與飛鼠之 
    間人性化的深刻描述,他用最簡單淺顯的字 
    句,讓讀者聽到了

排灣

族獵人的心跳。 

接下來是一首散文詩  :   

 

          念      

作者:林奕均

 

 

 靜靜地  您睡著了 

  從您生病的那天到現在  
  第一次見您睡得如此舒服 
  安祥── 
  您的病好了! 
  上帝醫好了您的病 
  帶您重回天堂 
  繼續您天使的職位 
  十七年前的那一天 
  上帝派您來做我的天使  我的爸爸 
  我不該悲傷 
  因為您長出了翅膀──亮白潔淨── 
  猶如您的性靈 
  我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只知道您變大了 
  大得不論我在哪裡都可以感受到您 
  您在遠山飄下的花香裡 
  您在西風吹落的菩提葉裡 
  在每一顆爍亮的星辰裡 
  您的聲音  您的笑 
  您的叮嚀  您的問候 
  漣漪般地以我的心為中心 
  擴散── 
  以一種超自然的傳播方式 
  呈現永恆的迴盪 
  迴盪在我的耳盼  身際 
  漫開填滿我空虛的心靈 
  沉澱我渾雜的心湖 
  清澄地映出了自己 
  我看到了自己  看到了您 
  我是您  您在我心裡  我是您的延續 
  闔上您的窗  千萬啊!千萬 
  千萬不要有悔意 
  靜靜地  靜靜地  靜靜地  您睡著了 
  我在夢裡喚醒了您 
  您依舊是如此溫柔  英俊 

 
 
 
 
 
 
 
 
 
 
 
 

人際 

 
 
 
 

內省 

 
 
 
 
 
 
 
 
 
 
 
 
 
 
 
 
 
 
 
 
 
 
 
 
 

 
 
 
五、尊重、
關懷與團隊
合作 
 
 
 
 
 
 
 
 
 
 
 
一、了解自
我與發展潛
能 
 
 
 
 
 
 
 
 
 
 
 
 
 
 
 
 
 
 
 
 
 
 
 

人權 
2-4-1 
了解文
化權,
並能欣
賞、包
容文化
差異。 
 
 
 
 
 
 
 
 
 
 
 
 
 

環境

4-3-1    

在面對

環境議

題時,

能傾聽

(或閱

讀)別

人的報

告,並

且理性

地提出

質疑。 
 
 
 
 
 
 
 
 
 
 
 

 
 
 
 
 
 
 
 
 
 
 
 
 
 
 
 
 
 
 
 
 
 
 
 
 
 
 
 
 
 
 
 
 
 
 
 
 
 
 
 
 
 
 

<飛鼠大學>是撒可努(漢名戴志強)的獵人父親講
述排灣族人打獵的故事,整個故事從排灣族的新香蘭
部落出發,撒可努的爸爸講起打獵,非常風趣,也可
以說上三天三夜也講不完。戴爸爸的獵人哲學,讓所
有看過這個故事人上了一課,原住民如何和天地所有
事物維持平衡,以及如何以人性的方法對待大自然。

 

background image

設計:林奕均老師、林秋懿老師 

  15 

 
 
 
 
 
 
 
 
 
 
 
 
 
 
 
 
 
 
 
 
 
 
 
 
 
 
 
 
 
 
 
 
 
 
E-3-1-1 能熟
習 並 靈 活 運
用 語 體 文 及
文言文 
 
 
 
 
 

  豪傑地撐開透明光亮的羽翼  莊嚴親切地微笑 
  聆聽  聆聽我說聲 
  愛您!愛您!愛您! 

☆作者認為爸爸是上帝派給她的

天使

。 

☆作者的爸爸在作者

17

歲時過世。 

☆作者的父親形象應該是 
      1 與吳晟的父親一樣嚴格 
      2 與朱自親的父親一樣肥胖 
   

  3 與撒可努的父親一樣親切 

☆小整理

 

 
(二)觀看數位教學 Producer:農耕文學 
☆吳晟是臺灣著名的鄉土文學作家,用樸實的 
    文字創作描寫臺灣農民生活,探討農民命   
    運,以及關懷臺灣社會變遷。而吳晟的鄉土 
    詩,是由於長年對鄉土的摯愛,從深切的體 
    驗中,而發出的憐憫之情。   
☆王維、孟浩然有許多田園詩,都是因山水風 
    景之美而作,並沒有深切接觸農事。文人中 
    能親自下田耕作,體會農人的汗水與艱辛 
    的,由以下作品可知。 
1.陶淵明〈歸園田居之三) 
      種豆南山下:耕作的地點              序言 
      草盛豆苗稀   :田中的情景 
     

晨興理荒穢:日出而作的辛勤      耕作 

      戴月荷鋤歸:日落而歸的辛勤 

      道狹草木長:地方的荒僻              情景 
      夕露沾我衣:生活的面對 
      衣沾不足惜:灑脫的胸襟              點題 
      但使願無違:無怨無悔的抉擇     

 

☆這首歸園田居,就是作者辭官歸隱後,躬耕 

    田畝的真實寫照,沒有真正為衣食而荷鋤種     

    豆的詩人,絕對寫不出這樣言簡意賅、真摯     

    動人的詩來!這和一般田園詩人筆下所表 

    現的風貌不同:一般都純是客觀的賞愛而 

    已。 

☆這是一首五言古詩。全詩八句,隔句什 

    韻,都押平聲「微」韻,國音「ㄧ」韻,一 

    韻到底。韻腳有「稀、歸、衣,違」四字(古 

    音ㄟ、ㄧ同韻)。 

☆這首詩是作者最真誠的心聲,在孤寂中說給                     

作者 

篇名 

父親形象 

吳晟 

小池裡較大一尾魚 

樸實嚴格 

朱自清 

背影 

溫柔敦厚 

亞榮隆、撒可努 

飛鼠大學 

尊重自然 

林奕均 

念 

溫柔英俊 

 
 
 
 
 
 
 
 
 
 
 
 
 
 
 

自然 
觀察 

 
 
 
 
 
 
 
 
 
 
 
 
 
 
 
 
 
 
 
 
 
 
 
 
 
 
 
 
 
 
 
 
 
 
一、了解自
我與發展潛
能 
 
 
 
 
 
 

 
 
 
 
 
 
 

生命 
教育 

 
 
 
 
 
 
 
 
 
 
 
 
兩性 
3-4-8 
積極投
入科技
資訊領
域,不
因性別
而有差
異。 
 
 

 
 
 
 
 
 
 
 
 
 
 
 
 
 
 
 
 
 
 
 

16 

 
 
 
 
 
 
 
 
 
 
 
 
 
 
 
 
 
 
 
 
 
 

background image

設計:林奕均老師、林秋懿老師 

  16 

 
 
 
 
 

    自己聽的聲音。千載而下,讀之仍然如見其   

    人。全詩渾然天成,結構綿密,寫景言志, 

    均能呼應如響;從平淡中越咀嚼越見滋味, 

    越探究越見工夫。我們學習他的灑脫精神, 

    配合上積極的做事態度,相信你一定是個前   

    途光明的人。 

 

2.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1126-1193)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范成大晚年,退居閒職,頗多參禪悟道之 
    作。此外在這一時期,他在家鄉與農民親 
    近,體驗到了田家的甘苦哀樂,寫出了《四 
    時田園雜興》六十首。通過深入的觀察和親 
    切的體驗領略了農民勤勞、淳樸的品質和他 
    們生活的苦樂,流露了詩人的同情和共鳴。 
    陶淵明的田園詩,目的是表達"複得返自然" 
    的思想,是借助田家風物寫主觀感受。而范 
    成大的田園詩,則是繼承了詩經中《豳風。 
    七月》的傳統,寫的就是田園生活。 
☆楊萬里、范成大、陸遊和尤袤號稱“中興四 
    大詩人”。(南宋四大家) 

 

 

 
 
 
 
   

《四時田園雜興》是范成大的代表作。 

    共 60 首,分五組,每組 12 首。 

◎請問:『四時』如何分為五組? 

    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 

◎複習題: 
陳冠學的《田園之秋》是一部三冊的散文集套
書,以日記方式寫成,分為

初秋

仲秋

晚秋

三篇,起自九月一日,終於十一月三十日。 
 

 
 
 
 
 
 
 

 
 
 
 

 
 
 
 
 
 
 
 
 
 
 
 
 
 
 
 
 
 
 
 
 
 
 
 
 
 
 
 
 
 
 
 
 
 
 
 
 
 
 
 
 
 
 

范成大以中唐新樂府的精神、"竹枝詞"的手法來寫田
家生活,為我國的田園詩開拓了新境界。他的田園詩
不僅再現了田家的景物和風俗,而且寫出了農民的喜
憂;不僅表達的曲折如意,而且對農民充滿了同情和
瞭解,也達到了很高的境界。另外,他以一首絕句來
寫一個側面,以一組詩來表現整體畫面,極盡敍事之
長,匠心頗費。 

《田園之秋》這套書是民國七十二年至七十四年每年

一冊出齊的,可以說是花了三年的時間才出齊了三個

月的日記。是作者歸隱田園之後的生活實錄,透過農

村四周景物的描寫,充分反映台灣本土所縕藏豐富的

美,是作者對樸實生活的緬懷,和對昔日農村自然之

美的謳歌。同時也是一本台灣少見的博物志,因為作

者是一位「每事問」的農夫,他將所見所聞的野生動

植物、生態環境、氣象景觀、農村的生活習性等面貌

呈現出來。 

 

background image

設計:林奕均老師、林秋懿老師 

  17 

 

◎選錄的這一首是四時中哪一時的作品? 

夏日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三、綜合活動 

(一)小組總評 
(二)交代作業:問題與討論寫在習作上; 
                    課本應用練習、習作完成。 

--------------第四節課結束---------------------

 

 
 
 
 
 

 

第五節課 

分段能力 

指標 

教學 
活動 

教學 
資源 

多元 
智慧 

十大基本 
能力指標 

重大 
議題 

時 
間 

 
 
 
F-3-7-2-1 能
養 成 反 覆 推
敲的習慣,使
自 己 的 作 品
更加完美,更
具特色。 
 

 

一、引起動機

 

(一)課堂活動與教學 
1.應用練習:請同學回答第三題 

二、發展活動 

(一)講解課本應用練習 
(二)講解習作 

三、綜合活動 

(一)學習單:關於「牛」的閩南語諺語 16 個 
1.

面 

2.

聲馬喉 

3.

腸馬肚 

4.

會哺棉被 

5.

老  牛

食幼菅筍 

6.大

換肩 

7.

牽到北京嘛是

 

8.甘願做

,毋驚無犁通拖。 

9.

犀  牛

望月,一月望過一月。 

10.

毋通敖行,人毋通出名。 

11.一隻

剝雙領皮 

12.

慢  牛

厚屎尿 

13.做

  著拖,做人著磨。 

14.好

  濟人犁,好馬濟人坐。 

15.人心肝,

腹肚。 

16.

面前讀經 

分組教學 

 

課本 

 
 
 
 
 

諺語 

學習單 

 
 

 
 

語文 

 
 
 
 
 

自然
觀察 

 
 
 
二、欣賞、
表現與創新 

 
 
 
 
 
 
 
人權
2-4-1:
了解文
化權,
並能欣
賞、包
容文化
差異。 
 

45 

 

05 

 

10 
15 

 

 

15 

background image

設計:林奕均老師、林秋懿老師 

  18 

---------------第五節課結束---------------------

 

 
十四、參考資料 

(一)書籍資料 
1.南一版(民 93.8):國中國文課本第三冊 
2.南一版(民 93.8):國中國文第三冊教師手冊 
3.謝四海編撰(民 77.12):國中國文輔助文選第二冊      開拓出版有限公司 
(二)網路資源 
1.田埂上的詩人-吳晟          http://ms.ly.ks.edu.tw/~chinese/w_work/n%20of%20d1.htm 
2.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網站:莊芷蓉訪問吳晟      http://www.twcenter.org.tw/b01/b01_7001.htm 
3.詩的歷程                              http://www.winsing.idv.tw/Liter/Lp1/lp1-005.htm 
4.台灣咁仔店                          http://www.taiwan123.com.tw 
 

十五、學習地圖 

 

 
                                                                                                   

 

 
                                                                                                           

                                                                   

 
 

 

 
 
 
 
 
 
 

作者: 
吳勝雄, 
筆名吳晟。 

文體:記敘文(倒敘法)

 

體裁:記敘兼抒情文 

內容賞析: 
作者敘述父親在其成長過程中,
極為重視孩子的教育,鼓勵孩子
謙虛向學;並且極為嚴厲地糾正
其行為的偏差,以免養成惡習。
父親的管教,雖然過嚴,卻也有
不得不然的苦心,作者於為人父
後,體會特別深刻。 

修辭: 
1.閩南語詞   2.譬喻 
3.誇飾       4.排比 
5.類疊       6.映襯 
7.同義複詞   8.雙聲 
9.疊韻 
 

活動:                                       
1.分享預習單二 
2.數位教學活動(配合課文學習單) 
3.講解習作 
4.關於牛的諺語學習單 

引起動機: 
1.講解預習單一 
2.吳晟的女兒 

教具:

 

數位教學檔案 
其他 

小池裡 

較大一尾魚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