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民族國中 八年級 110 下學期 語文領域 國文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613.39 KB
頁數
4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7-13,离现在 3 10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八年級國文科第1頁,共 4
一、國字或注音(一題 1分,共 8分)
1. 複「沓」
2. 社「稷」
3.「剎」那
4.「恣」你嘗新
5.「一ㄠˇ」窕
6. 休「ㄑ一ˋ」
7.「ㄖㄨㄥˊ」機
8.「ㄆㄟˋ」頭
二、注釋(一題 2分,共 16 分)
1. 唧唧
2. 十二轉
3. 雲鬢
4. 娉婷
5. 冉冉
6. 乘輿
7. 吾馬賴柔和
8. 民安所錯其手足
三、默寫(共 12 分,錯一字扣 1分,扣完為止)
1. 請依據原文寫出木蘭詩一文中,木蘭返鄉後闔家團圓的
歡樂,共六句。(占 7分)
2. 請依據原文寫出木蘭詩一文中,木蘭的自豪語,共四
句。(占 5分)
四、單選題(一題 2分,共 54 分)
1. 關於一棵開花的樹詩句中蘊含的情感,下列何者有誤?
(A)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無怨無悔
(B)陽光下慎重地開滿花→殷切期盼
(C)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冷漠無情
(D)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驚慌、恐懼。
2. 四位同學正在討論一棵開花的樹的故事情節,請你根據詩
的內容推演結局,哪一個註解最不適合?
(A)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B)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C)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D)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
3. 一棵開花的樹一詩,設想一段前世今生的故事,並壓縮前
世「五百年」的長度成今生短暫的「遇見」與「走過」
這樣的情節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B)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C)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D)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4.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句中運用「凋
零」表現心情的轉變,屬於轉化修辭中化抽象為具體的
「形象化」,下列何者也使用相同的修辭技巧?
(A)釋然、慵懶、盡歡,時間風乾後你與我再無關(陳粒
小半)
(B)在我們相遇相愛之後,遺憾都會變成收穫(田馥甄 My
Love
(C)你可以翱翔,可是我只能停滯(盧廣仲刻在我心底的
名字)
(D)看你看的書,聽你聽的歌,喝你喝的湯,想跟你一樣
(魏如萱好嗎好嗎)
5. 下列關於「樂府詩」的敘述,何者錯誤?
(A)樂府詩的句式多長短句,內容多言情,押韻也較寬
(B)「樂府」一詞本來是指漢代專門掌管音樂的官署
(C)樂府詩的作品包含民間歌謠和文人模仿的作品
(D)樂府詩常使用相似字句,反覆吟詠。
6. 北朝民歌質樸奔放、豪邁雄壯,情感也多真切直接,反映
出北地風光及人民的生活。根據北朝民歌的特色判斷,下
列何者並不是北朝民歌?
(A)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疊
雙。婦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B)男兒欲作健,結伴不須多。鷂子經天飛,群雀兩向波
(C)春蠶不應老,晝夜常懷絲。何惜微軀盡,纏綿自有時
(D)敕敕何力力,女子臨窗織。不聞機杼聲,只聞女嘆
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阿婆許嫁女,今年無消
息。
7. 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組讀音完全相同?
(A)重金禮「聘」/馳「騁」/「娉」婷
(B)風流「倜」儻/「惆」悵/未雨「綢」繆
(C)「擅」離職守/「顫」抖/如坐針「氈」
(D)妄自「菲」薄/「誹」謗/纏綿「悱」惻。
8. 關於木蘭詩的敘述,下列選項何者有誤?
(A)由可汗、黃河、燕山、明駝可以推測木蘭詩是一首北
朝民歌
(B)「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是促成木蘭代父從軍的
原因
(C)「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暗示了木蘭征戍生活的
辛苦
(D)「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
裳」,句式整齊可推論木蘭詩曾經過後代文人潤飾而成。
9. 木蘭詩:「願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由上述詩句
判斷,木蘭當時的心境,與下列何者最相近?
(A)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B)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C)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D)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10. 「數百萬尾的烏魚從北方抵達我們的南島西部,牠們渴切
的尋找溫度在攝氏二十一度左右的海床,要將牠們飽滿的
腹裡的魚卵壓擠出來,以延續烏魚家族的生生世
世……。」關於這段文字的主旨,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海水溫度一下降,便是成年烏魚產卵的時期
(B)烏魚成群結隊南下臺灣,尋找適合產卵的海域
(C)烏魚每年冬天抵達臺灣,數百年來未曾間斷
(D)烏魚在完成延續家族生命後,不久便會死去。
11. 「那是因為大一點的孩子說:『萬一,父親他們的船誤過
110 3
八年級 國文科試題
姓名:_____________
八年級國文科第2頁,共 4
了烏魚群過境的時刻,怎麼辦呢?』另外那個小一點,穿
著紅色毛衣的孩子猛然回過頭來,厲聲的指責他說:『你
怎麼可以說這種話?烏鴉嘴!』就這樣起了爭執。」
關於這段文字的含義,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兩個孩子因為互相毆打而起了爭執
(B)大一點的孩子認定父親的船會錯過烏魚群過境的時刻
(C)小一點的孩子堅信父親會滿載而歸
(D)大一點的孩子嫌小一點的孩子說話不中聽。
12. 下列對話中的稱謂用語,何者使用最恰當?
(A)甲:「先父早已退休,每日在家含飴弄孫。」
乙:「令堂真是好福氣啊!」
(B)甲:「歡迎光臨寒舍。」
乙:「寶號真是美輪美奐!」
(C)甲:「聽聞令嬡剛產下一子,可還平安?」
乙:「託您的福,小女及小孫皆安然無恙。」
(D)甲:「外子初入貴公司工作,若有不周之處,還請您多
多包涵。」
乙:「您大可放心,令郎表現十分優秀。」
13. 下列有關書信常識的內容,何者正確?
(A)直式信封和橫式信封的郵票都貼在左上角
(B)直式信封中欄的稱呼,是寄信人對受信人的稱呼
(C)信封上的啟封詞,對長輩宜用「敬啟」表示尊敬
(D)書信中緘封詞,對親長用「謹緘」,對平輩用
「緘」,明信片則用「寄」。
14. 四位同學想寫信給石老師,其中哪一個人的說明最正確?
(A)大鋒:寄信給老師的信封上,啟封詞應寫「道啟」
(B)翔翔:寫信給老師,開頭可寫「吾師膝下」
(C)小沐:信末問候語可使用「敬請 大安」
(D)阿聖:署名下的末啟詞應寫「叩上」顯示敬意。
15. 我所知道的康橋一文中,「遠近的炊煙,……漸漸地上
騰,漸漸地不見,彷彿是朝來人們的祈禱,參差地翳入了
天聽。」以聽覺印象來描寫視覺感受。下列句子也都用了
感覺移轉的摹寫方式,請判斷何者說明正確?
(A)我低下頭去喊自己的名字,井水也大聲應和,連那回
聲都彷彿有淡淡的餘香:以嗅覺印象描寫聽覺印象
(B)星星是靜靜的掛在空中,卻好像帶著聲音,是早晨的
幽遠之鐘,也是靜夜中雄渾的鼓聲,有著清脆的節奏與閃
耀的聲息:以視覺印象描寫聽覺印象
(C)水面無波,四周靜謐,只有閃亮的螢光是唯一的聒
噪,看著看著,人都彷彿在光裡醉了:以視覺印象描寫聽
覺印象
(D)柚樹的葉影在緩緩的移動,移上我臉頰的是幾朵擠碎
的陽光,到這裡,它成了一種柔軟的撫摸:以視覺印象描
寫觸覺印象
16. 我所知道的康橋一文,是以時間為主軸,搭配空間的變
化,描寫康橋景物。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徐志摩記錄的是康橋「春天一日遊」的所見所聞
(B)安靜的康橋清晨,只有牛奶車的鈴聲點綴週遭的沉默
(C)作者認為騎自行車在康橋這一帶野遊,比徒步閒逛更
愉快
(D)作者覺得在傍晚的時候騎車追太陽是一件風流的事。
17. 下列有關我所知道的康橋一文的敘述,何者錯誤?
(A)連用兩個「春」字,把清晨尋春的歡喜心情完全表達
出來
(B)連用三個「頃刻間」,表示黃昏景色的瞬息萬變,給人
有目不暇給之感
(C)連用四個「你如愛」流露出作者眉飛色舞,津津樂道
的神情
(D)連用六個「關心」,顯示出作者對康河風光細心的尋訪
和熱切的盼望。
18. 徐志摩曾說:「數大便是美。」請問下列文句中,何者也
是屬於「壯美」的景象描述?
(A)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
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
著朵兒的
(B)愛心是冬日裡的一片陽光,使飢寒交迫的人分外感到
人間的溫暖
(C)但見滿山遍野紅一片、紫一片、白一片,彷彿迎接新
人的絨毛地毯,將幸福與熱情延續到沒有盡頭的地方
(D)太陽如一枚金幣懸在很藍的空中,田園裡一朵燦黃如
圓盤的向日葵,以極端崇拜讚美的神情仰望著它。
19. 下列人物皆與徐志摩有關,哪個成語對兩人關係的描述最
為貼切?
(A)張幼儀-破鏡重圓 (B)梁啟超-春風化雨
(C)林徽音-竹馬之交 (D)陸小曼-糟糠之妻。
20. 國文老師講解史記一書後,檢查同學抄寫的筆記,發現有
一人寫錯了,請問誰的筆記有誤?
(A)大妍:史記是正史之祖,作者是東漢的司馬遷
(B)小穎:史記是紀傳體史書之祖,也是四史之一
(C)琪琪:史記是中國第一部通史,記載黃帝到漢武帝之
間的歷史
(D)阿雲:內容分為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類。
21. ()使騎捕,屬「之」廷尉
()久「之」,以為行已過
()廷尉乃當「之」罰金
()今法如此而更重「之」
()上使立誅「之」則已
()唯陛下察「之」
以上六個「之」字,指犯人的是哪幾個?
(A)乙丙己 (B)丙丁戊 (C)甲乙己 (D)甲丙戊。
22. 下列關於張釋之執法一文的說明,何者錯誤?
(A)採用第三人稱敘述觀點
(B)由「廷尉當是也」可見漢文帝是位從諫如流的明君
(C)闡述「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觀點
(D)論理敘事都引經據典,頗具說服力。
23. 下列「」中的字義,何者兩兩相同?
(A)上「行」出中渭橋/久之,以為「行」已過
(B)釋之「為」廷尉/一傾而天下用法皆「為」輕重
(C)匿橋「下」/今既「下」廷尉
(D)廷尉奏「當」/廷尉「當」是也。
24. 下列關於張釋之執法文句的說明,何者錯誤?
(A)「縣人來,聞蹕,匿橋下。久之,以為行已過,即
八年級國文科第3頁,共 4
出」:氣急辭促,惶恐緊張
(B)「且方其時,上使立誅之則已」:語氣冷靜,自視非凡
(C)「令他馬,固不敗傷我乎?而廷尉乃當之罰金」:心有
不滿,氣急敗壞
(D)「廷尉,天下之平也」:理直氣壯,從容不迫。
25. 米蘭.昆德拉《緩慢》書中提到:「介於緩慢與記憶、速
度與遺忘之間,有一個祕密的關聯。舉個例子來說:一個
人走在街上,突然想記起某件事但記不起來,這個時候自
然而然會放慢腳步;相反,想更快速忘記一件剛剛經歷的
慘痛意外,他會不自覺地『加快』腳步,好讓他快速地遠
離這個時間軸線上還太近的事件。」分析上文,下列何者
最符合「行走速度」與「遺忘速度」的關係圖?
(A) (B)
(C) (D)
「從未聽聞一樹枯葉埋得了一條奔跑的溪。所以,青春傾
向張揚;愛攬鏡自照,愛攝影留戀,愛不擇手段使那輝煌
的美更美。反之,當肉身這條浪蕩舟航過五湖四海,犁過
悲歡歲月,所累積的脂肪與財力同等雄厚——年輕時的坐
姿,像一把名師設計的雅致單人椅,中年後變成皮沙發,
再幾年,沙發上多了抱枕,接著,一陣不必細述的肉體土
石流之後,變成沙發床——因此也就自然而然傾向於閉
鎖;看鏡子不順眼,認為應該賞給高畫素高解析攝影機一
顆石頭(秦始皇若在世,焚書之後必然焚所有智慧型手機
相機)。從未聽聞一樹新綠能讓一條枯溪回春,所以,過
了這條邊界,獨木舟喜歡躲在黃昏之際樹蔭之下。當年不
擇手段使美上加美,現在不擇手段不讓老醜外揚。(簡媜
誰在銀光閃閃的地方)」下列哪一本書最接近這段文字描
述的主題?
(A)《生命永不落:一個心理醫師追尋老化意義的旅程》
(B)《祕密瘦身法——利用觀想,改變你的身體》
(C)《用手機與相機恣意玩轉「多重曝光」
(D)《風格升級傢具傢飾軟裝全能百科王》
26. 對於美醜善惡的絕對標準,老子認為:「如果全天下人都
知道「美」的絕對標準,那麼不合乎該標準的「惡」就產
生了;如果天下人都知道「善」的絕對標準,不合乎標準
的「不善」也因此產生了。」以下是關於老子這一段話的
原文,正確的斷句為何?
(A)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
善,斯不善已。」
(B)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
為善,斯不善已。」
(C)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
為善斯,不善已。」
(D)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
為,善,斯不善已。」
27. 由上文可知,漁人家中發生什麼事?
(A)漁人之婦因年老色衰被丈夫遺棄
(B)漁人之婦及婆婆皆遭到新婦欺凌
(C)漁人因愛屋及烏,也邀請新岳母來同住
(D)漁人之婦因生活經驗的限制而自尋苦惱。
五、閱讀題組(一題 2分,共 10 分)
(一)請閱讀以下詩文並回答相關問題:
曾經是那樣的人
熬夜就要到天亮
散步就把整條路的街燈都數完
打開啤酒就要喝光
愛一個人就要一生
是生命教我
折衷
有益健康
我終於願意
讓你半途而廢
自己一人走完
剩下的一半路程 林婉瑜〈半途而廢〉
給你,其實一行就夠了。可是對你的懷念
就像夏至的陽光,熾熱、鮮紅、悠遠
就像切斷的蓮藕,弱小、白皙、纖細的絲
愈拉愈長。因此,我才了解,對你的愛戀
永遠無法一刀兩斷。要向你說的話永遠
無法言簡意賅。於是,我就要寫十四行
來想你,纏你。先寫三行半,運用意象
暗喻我扯不斷理還亂的思緒。再寫三行半
平舖直敘我難以捨棄的,對你的情感。接著
四行,是要解釋怕你看不懂,我字裡行間
深藏的意義。然後在十三行之前空下一行,讓你思考
等你都明白了,再讓你看最後兩行
給你我所能給的,並且等待你的拒絕
流淚,是我想你時唯一的自由 王添源〈給你十四行〉
28. 以下有關第一首詩的解讀,何者正確?
(A)詩中的「我」一直維持有始有終的處世態度
(B)由「自己一人走完剩下的一半路程」推測,「我」最後
選擇結束戀情
(C)「我終於願意讓你半途而廢」意味終於願意包容對方的
有漁婦素不蓄鏡,每日梳洗,以水自鑒而已。其夫偶為
買一鏡歸,婦取視之,驚告其姑曰:「吾夫又娶一新
婦來矣!」姑取視之,嘆曰:「娶婦猶可,奈何並與親
家母俱來!」(俞樾一笑)
【注釋】姑:婆婆。
八年級國文科第4頁,共 4
缺點
(D)「折衷有益健康」是因為可以避免身體過勞。
29. 第二首詩所要表達的意旨應是什麼?
(A)親子關懷,舐犢情深
(B)伉儷和睦,鶼鰈濃情
(C)好聚好散,各尋幸福
(D)一往情深,執著不悔。
30. 比較這兩首詩,以下何者為它們的相同之處?
(A)作者在詩中皆有引經據典化用傳統典故
(B)作者在詩中皆致力透過華麗的詞彙進行創作
(C)詩中主角皆屬於被動等對方回應的類型
(D)詩中主角皆身處在不圓滿的感情中。
(二)糧食的深思
31. 根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65%的挨餓人口位於非洲
(B)每年全球生產供應人類食用的糧食約 39 億噸
(C)全球每年約有 10 萬噸的芒果因無銷售通路而腐爛
(D)全球受飢餓人口大部分為女性,超重人口大部分為男
性。
32. 下列何者不是文中所提到開發中國家在全球市場的劣勢?
(A)糧食生產不足
(B)無法有效率的運輸
(C)產品的貯存方式不佳
(D)缺乏良好的加工和包裝。
~~試題結束~~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