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國文科第2頁,共 6頁
追求夢想。
4.「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關於這
句話的含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作者因適時化解了父親拙於言詞的窘
境而感到欣慰(B)作者回想起自己當時的舉動而自豪不已(C)作者無法克制
自己對父親的輕視與厭惡(D)作者對自己當時的自以為是感到愧疚與自責。
5. 「善張網者,引其綱。若一一攝萬目而後得,則是勞而難;引其綱,而魚已
囊矣。」這句話說明做事應遵行下列哪一項原則才容易達成目標?(A) 攻其
不備,手到擒來 (B)把握機會,眼明手快(C) 勤練苦習,熟能生巧。(D) 掌
握關鍵,一舉成功
6. 下列何者運用了「對偶」技巧?(A)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B)朱門酒肉
臭,路有凍死骨(C)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D)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7. 下列括號內,何者是疊韻複詞?(A)這本書十分精采,情節描繪得細膩生動,
使讀者「彷彿」身歷其境(B)這段山路「崎嶇」難行,每跨一步都是一項艱難
的挑戰(C)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已久,仍尋不著未來的方向(D)他對
待朋友總是「慷慨」大方,私下自己卻是克勤克儉
8.「頂著豔陽 頂著雨/頂著單純兒歌的透明音符/自在自適的小小世界」關
於傘一詩,這段詩句的分析,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說明傘有遮陽擋雨
的實際功用(B)由雨聲聯想到兒歌,顯露作者的赤子之心(C)將傘想像成通透
明亮的音符(D)呈現傘下之人悠然自得的情懷。
9. 「後面的人不耐煩地抱怨這行動遲緩的老太太,她其實是聽到了,卻假裝不
知道,紅著臉努力拖著胖身軀,一步一步往上爬。」有關另一個春天 一文,
在這段文字中,老太太當下的心情應最接近於下列何者?(A)感到憤怒,覺得
同行的人毫無同理心(B)感到害怕,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不佳(C)感到難為
情,卻捨不得放棄阿波羅神殿(D)感到很懊惱,後悔參加這麼勞累的行程。
10.在再見,西莎一文中,「只見他步履蹣跚,不時停下搔癢,百無聊賴過街後,
轉進騎樓,越過市場邊緣,踅入小巷,漫無目的,又繞回原先騎樓。」這段
文字所描述的情境為何?(A)西莎在尋找同樣被遺棄的夥伴(B)西莎生性凶
猛,無人敢靠近(C)西莎因為曾被欺負,而充滿警覺性(D)西莎被拋棄後茫然
且無所適從。
11.再見,西莎一文中,「若眼前這西莎,還在他美麗的故鄉,該會多麼快樂地
跑過滿山遍野的石楠花叢,在那寧靜蒼綠的大地上放肆奔縱。」根據這段文
字,無法得知下列何者?(A)西莎目前並不在綻放野花的蘇格蘭高地上(B)
若西莎仍在蘇格蘭高地,可盡情在草地上奔跑(C)蘇格蘭高地的鄉野郊外
風景明媚(D)離開蘇格蘭高地的西莎,注定淪為流浪犬。
12.有關唐代詩人作品風格敘述,何者正確?(A)杜甫:描寫塞外風光或軍旅
生活,亦反映戰爭殘酷及思鄉之情(B)白居易:書寫社會現實,反映民間
疾苦,具悲天憫人的胸懷(C)王維:追求心靈的自由,詩作風格豪放飄逸、
自然率真(D)李白:歌詠自然山水的風光,或抒發田園生活的體會。
13.「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下列何者最能體
現這首詩所要傳達的積極人生觀?(A)電影作品即使不賣座,仍堅持拍自己想
拍的電影的蔡明亮(B)在國內國外獲獎無數,卻始終歸功於團隊的努力的侯孝
賢(C)已享有國際電影大師的美名,仍然不斷創新,追求自我突破的李安(D)
拍攝過程一波三折,作品最後無法上映,卻仍然繼續努力的陳玉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