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8. 「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這段話在說明君子與人競爭時,應抱持何種態度?
(A)舉止合宜,依禮而行(B)要爭一時,也要爭春秋(C)勝固欣然,敗亦可喜(D)恬淡寡欲,與世無爭。
9. 運動家的風度一文引用了許多名言事例,下列何者在調服輸的精神?
(A)任重而道遠(B)言必信,行必果(C)君子不怨天,不尤人(D)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
10. 下列「」中的詞語,何者使用正確?
(A) 二戰期間,英國首相邱吉爾眼見戰況不利,為避免被敵軍圍殲,只好「強將手下無弱兵」,命令軍隊在法國西岸的
敦克爾克港,進行史無前例的大撤退
(B)三國時代,赤壁之戰,吳軍都督周瑜「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不費吹灰之力,殺了魏軍的名將蔡瑁、張允等人,魏
軍的水師戰力大為削弱
(C)蜀國丞相諸葛亮,為收服南蠻各族,刻意「勝敗乃兵家常事」,七擒蠻王孟獲,又縱其歸家,使其心服口服
(D)日本軍隊處心積慮尋找時機,準備「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果然在珍珠港成功偷襲了美國的海軍軍隊。
11. 關於木蘭詩,下列哪一文句與其意旨說明的配對正確?
(A)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寫出木蘭整裝快速與忙碌
(B)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木蘭戰功彪炳與凱旋歸來
(C)朝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形容木蘭極欲獨立的意志
(D)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時間流逝之速與戰爭殘酷
12. 從「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一段可知所描寫的征戰狀況為何?
(A)軍隊整裝快速,深入險境
(B)戰況膠著,需要強力支援
(C)行軍快速,出征節節勝利
(D)天子明令凱旋軍隊速回朝
13. 下列選項中「」,何者不是用來描摹聲音的狀聲詞
(A)「盈盈」一水間,默默不得語
(B)小弟聞姐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C)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D)聞蛩「唧唧」夜綿綿,況是秋陰欲雨天。
14. 木蘭詩:「願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由上述詩句判斷,木蘭當時的心境,與下列哪一個選項最相近?
(A)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B)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C)誰知到處人爭看,反似沙場征戰歸
(D)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15. 下列何者未使用樂府詩「重句疊調」的寫作特色?
(A)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B)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C)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D)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16. 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關與本詩與木蘭詩的比較,
何者正確?
(A)兩首詩皆一韻到底(B)皆為北方民歌的樂府詩(C)皆為敘事詩,歌頌戰士的英勇(D)皆運用大量狀聲詞,加深讀者印象。
17.
上表是「樂府詩」和「古詩」的比較,根據詩體判斷,下列( )中填入的答案何者正確?
(A)○
1 士大夫 (B)○
2 民間作品 (C)○
3 敘事 (D)○
4 唯須押韻且一韻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