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大白鯊的靈感來自一九六四年的一則報導,紐約 長島的一位漁民捕獲了一隻重達四千五百五十磅的大白鯊,
當時彼得心想:「如果海邊出現了一隻大白鯊,又不肯離去,會造成多大的恐慌呢?」故事在腦海裡醞釀了七年
後,他才試著寫成長篇小說,沒想到出版社看好他的題材,認定這必是一本暢銷小說。果如所料,小說與電影陸
續問世,錢潮和大白鯊所激盪出來的浪潮幾乎一般高。
成名後,他才發覺其實自己的鯊魚知識很不正確,「鯊魚不愛吃人的!通常咬一口就吐掉了!」彼得說,「因
為人的骨頭太多,太硬,還不如去吃其他肥滋滋的海底魚類。」而且,鯊魚通常不會攻擊船隻的,不可能像電影
中那樣把整艘捕鯊船都給撞毀了。
「史匹柏的電影拍得真不錯。」彼得笑著說,「大白鯊的音樂更精彩,配樂一響,大家就緊張了。那種感覺就
像是驚魂記中,變態男子拿著刀走進浴室的那場戲一樣,真的會讓人嚇得屁滾尿流。」
(節錄、改寫自原著現身:大白鯊傳奇)
31.依據本文,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大白鯊的故事情節皆為真實事件
(B)大白鯊改編成電影之後才受歡迎
(C)大白鯊一書大賣,使人競相獵捕鯊魚
(D)大白鯊敘述鯊魚出現在海邊並將人吃下肚。
32.根據前後文句判斷,第三段中「稻粱謀」一詞的意思為何?
(A)為了名留青史而思考
(B)為了天下蒼生而謀略
(C)為了衣食生計而打算
(D)為了奪權竊柄而籌畫。
(二)
當你在聽別人說話的時候,你有一邊滑手機的習慣嗎?或是,你有沒有遇過,當你在說話時,卻發現對方心不
在焉,好像沒在聽。這時候,你的感覺是什麼?其實,溝通是「互相整理」的過程,對方協助自己釐清想法,自己
也能幫助對方整理出重點,但是一直以來,大家努力精進溝通表達技巧時,卻忽略了一個事實:「 」。
作者劉秀丹在《阿丹老師的幸福說話課》一書中,提供了 5個技巧,若能在生活或工作中多加注意及練習,將
能幫助你「和誰都聊得來」!
一、利用肢體語言表達關心
善用肢體語言,可以幫助說話者感受到你的專注。有時候多說無益,只要給予對方一個微笑,或適時的點頭,
就能表達出內心的支持。
二、用簡短的回應引導對方「多說話」
你該扮演的角色應該是「鼓勵對方多說話」的聽眾,讓對方從梳理自己的思緒當中,「自己解決問題」,反而
能讓對方有自我成長的機會。
三、摘要式重點整理
當對方說完話後,你可以簡單扼要地重複重點內容,一方面是確認自己是否理解正確,避免有誤解的地方,另
一方面則是讓說話者能有被了解的溫暖感受。
四、發揮同理心去傾聽對方的聲音
《阿丹老師的幸福說話課》指出,一段聆聽是否能讓人感到溫暖,關鍵就在於聽者能否走出自己的世界,去貼
近對方現在經歷的各種情緒。
舉例來說,若說話者對於「主管突然指派一堆工作」表達出無奈的心情,你身為一個傾聽者,若做出「沒什麼
好擔心的啦!」的回應,可能只會讓對方覺得你沒有試著了解他,甚至還否認了他的感受。相反地,若你能站在對
方的角度傾聽,給予正面回應,像是「這樣壓力真的很大,看來這陣子要辛苦一點了。」反而能讓對方有被理解、
情感被支持的感受。
五、謹慎地給予忠告
當說話者對於想要解決的問題感到不知所措時,他可能需要的並不是情緒上的支持或安慰,而是希望能尋求協
助。此時,我們還是可以提供具體的建議給對方。但是在說話前,應該要注意 2件事:
(1)心態:要確認自己的傾聽與提供的幫助,是「真的想幫助對方解決問題」,而不是為了表現出自己比較厲害。
(2)需求:開口講出建議前,你可以先透過「你覺得我可以怎麼幫你呢?」「我能幫上什麼忙嗎?」「你會想聽聽
看我的看法嗎?」來確認對方是否真的需要自己的忠告。
(葉冠玟 良好的溝通,來自於傾聽!5個傾聽技巧,讓你和誰都好聊)
33.根據前後文,缺空處「 」填入下列哪一選項最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