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同德國中 八年級 108 下學期 語文領域 國文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356.17 KB
頁數
6
作者
Bill Gate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10-21,离现在 5 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桃園市立同德國中 108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三次段考評量題目卷
科目
國文
命題
教師
得分
3 6
範圍
課本第四冊語()L9
L11、現代散文、古典散文
班級
姓名
座號
一、選擇題(共 40 題,每題 2.5 分)
1.下列「 」中的字,何組讀音前後相同?
A)滿腹經「綸」/羽扇「綸」巾 B)「鋪」天蓋地/各守城「鋪」
C)湖海「散」人/一盤「散」沙 D)力有未「逮」/「逮」捕入獄。
2.下列「 」中的形似字,何組字音完全相同?
A)「恃」寵而驕/兩軍對「峙」/隨「侍」在側 B)「鞠」躬盡瘁/笑容可「掬」/黃「麴」毒素
C)銀貨兩「訖」/孜孜「矻」矻/「迄」無音訊 D)顏色憔「悴」/人文薈「萃」/鞠躬盡「瘁」。
3.下列「 」中的字形,何組用字完全相同?
A)好高「ㄨˋ」遠 趨之若「ㄨˋ」 心無旁「ㄨˋ」
B)銘謝惠「ㄍㄨˋ」/ 不屑一「ㄍㄨˋ」 /「ㄍㄨˋ」此失彼
C)三顧茅「ㄌㄨˊ」/「ㄌㄨˊ」山 真面目/ 冰糖葫「ㄌㄨˊ」
D)資質愚「ㄉㄨㄣˋ」/ 稍作停「ㄉㄨㄣˋ」/「ㄉㄨㄣˋ」時立刻。
4.下列「 」中的注音寫成國字後,何組字形前後相同?
A)按部就「ㄅㄢ」/可見一「ㄅㄢ」 B)高官厚「ㄌㄨˋ」/庸「ㄌㄨˋ」之材
C)「ㄓㄢˇ」首示眾/「ㄓㄢˇ」新獨創 D)班門弄「ㄈㄨˇ」/鬼「ㄈㄨˇ」神工。
5.下列選項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據探子來報,敵軍人馬眾多,旌旗敝日,守城官兵盡皆失色
B)很多年輕人自恃聰明,卻不腳踏實地,日覆一日無所事事
C)一早,裝扮整齊的清潔人員已在灑掃街道,身形隱遁在曙色之中
D)他每天沉迷網路遊戲,導致上課倦殆欲睡,或時常心不在焉。
6.下列文句「 」中的詞語,何組詞性前後相同?
A)忽然十餘次「飛馬」報到/自「飛馬」遠遠望之
B)眾官聽得這「消息」,盡皆失色/「消息」傳來,大家都忍不住大聲歡呼
C)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警察已在這裡「埋伏」多時,卻不見嫌犯
D)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謹慎」行事才能避免失誤。
7. 下列「 」中字詞的意思,何組前後相同?
A)「旦旦」而學之/信誓「旦旦」 B)富者有慚「色」/眾官盡皆失「色」
C)「顧」不如蜀鄙之僧哉/「顧」不敗傷我乎 D)「故」作此態/何「故」便退兵。
8.在這個資訊化的時代電腦實為尋找資料的利器只要在檢索系統中輸入適當的關鍵詞就可以快速地找到想要
的資料。如果我們要蒐集有關「空城計」的資料,下列哪些選項可以作為查詢的關鍵詞?
甲、《西遊記》 乙、孔明 丙、《三國演義》 丁、司馬懿
戊、《三國志》 己、羅貫中 庚、三十六計 辛、吳承恩
A)甲、乙、丁、庚 B)乙、丙、丁、戊 C)乙、丙、己、庚 D)甲、乙、庚、辛。
9.關於三十六計成語用法,下列何者有誤?
A)假日全家出遊,我在森林遊樂區親眼目睹「金蟬脫殼」的過程,真是不虛此行
B)警方採用「欲擒故縱」的方法,讓逃犯失掉戒心後,終於將同黨一網成擒
C)我們應該想個「釜底抽薪」的辦法永絕後患,切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D)商人利用災荒囤積貨物,「趁火打劫」,大發國難財,這種行為真是令人不齒。
10.生活中的祝頌題辭,已有約定俗成,下列題辭的使用,何者皆正確?
A)賀學長畢業,用「眾望所歸」、「鵬程萬里」 B)賀友人開業,用「美侖美奐」、「駿業宏開」
C)賀著作出版,用「名山事業」、「大筆如椽」 D)賀學校校慶,用「百年樹人」、「大展鴻圖」。
11.下列有關弔唁的用語,何者正確?
A)桃李興悲:手足之逝(B)雁行失序:喪子之痛(C)忠勤足式:輓學界(D)響絕牙琴:友人之逝。
12.「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
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執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司馬光)由此段對話可知孫權
要呂蒙讀書的目的為何?
A)成為大學問家(B)能鑑往知來(C)成為吳下阿蒙(D)追求更高權位。
13.在為學一首示子姪一文中,作者用蜀鄙二僧的故事舉例,來說明自己的論點。老師請同學回答作者的用意,請
問下列哪一位同學的說明錯誤?
A)富僧無法至南海代表「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 B)貧僧成功到南海,說明「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C)富僧代表的是「自恃聰與敏而自限不學者」 D)貧僧代表的是「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
14.王安石筆下的方仲永,擁有天賦卻沒有努力向學,最後和才智平庸的人一樣。其情況可用下列何句來形容?
A)行百里者半九十(B)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C)讀書百遍,其義自見(D)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
15.關於空城計一文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言語者,立斬。」可以看出軍令的嚴明
B)「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是空城計成功的關鍵
C)孔明採用拖延戰術,等待救援,最後將士用命,以寡擊眾,順利逼退司馬懿
D)司馬懿面對空城計,先是不信,接著覺得疑惑,然後漸漸感到畏懼。
16.「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與下列何者涵義最相近?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鍥而不捨,勤能補拙(C)食古不化,剛愎自用(D)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17.根據空城計的內容,使司馬懿決定退兵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A)看見孔明氣定神閒,恐怕城中已有埋伏
B)援軍在山北小路已遭埋伏,導致軍心大亂
C)蒐集軍情的人遭孔明收買,怕誤中反間計
D)聽從兒子司馬昭的意見,因此決定退兵。
18.下列文句語氣的說明,何者有誤?
A)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見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不以為然
B)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態──推斷臆測
C)我軍若進,中其計也,汝輩焉知?宜速退──輕視斥責
D)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矣──驚嘆讚佩。
19.下列歇後語都與三國演義人物有關,請問:「 」中的人物,何者屬於蜀漢陣營?
A)「 」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B)「 」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C)「 」之心:路人皆知 D)「 」食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謹訂於國曆七月十三日(農曆五月二十三日)
為次男容皓與李天賜先生長女呈玲小姐舉行
結婚典禮 敬備喜宴 恭請
闔第光臨
楊健康敬邀
席設:台北君品酒店雲軒廳
20.根據這一張喜帖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發這張喜帖的是李天賜 B)新郎是李容皓
C)會場花籃上的題辭應該是「之子于歸」 D)容皓要稱天賜為岳父
21.「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是三國演義的卷頭辭此段話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感嘆世事無常,要人有豁達的心胸 B)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C)留得青山在,不怕日後沒柴燒 D)崎嶇的道路,才能走出精彩的人生。
22.「有僧遠自蜀中至赤足蓬頭向我鳴欲刻韋陀鎮佛寺為求巧匠到京城一瓶一缽隨緣募,萬水千山背負行。
志士苦行能若此,人間何事尚難成。」(彭端淑贈僧詩)此詩主旨在說明為學若欲有成,必須如何?
A)篤志力行(B)沿路托缽(C)跋山涉水(D)虔誠禮佛。
23.「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下
列選項對這段文字的描述,何者錯誤?
A)「曲有誤,周郎顧」指的是演奏者若有失誤,周瑜便會回頭看他一眼
B)「三爵」之後指的是飲酒過了三巡
C)透過這則故事可以發現周瑜具備專精的音樂素養
D)這則故事意在暗諷周瑜小心眼。
在過去三十年裡,編舞是我的工作。創辦雲門舞集之前,我只編過兩個短舞,是「舞者」教我如何編舞。雲門舞者
一天跳八小時,他們獻身舞蹈的熱情驅使我去創作,我必須編舞,他們才能上臺表演。
世界上沒有靈感這回事我是個工匠藝術的「術」是技術是每天每天的工作使手藝跟著慢慢熟練起說,
米開朗基羅總是忙到累極,鞋子也沒脫,倒頭就睡,鞋子穿爛了,脫下時腳底的皮膚跟著鞋底撕裂。
(節錄自林懷民青春留影
雲門‧傳奇序)
24.本文敘述和下列哪一個論點最為契合?
A)命運變化如月亮的陰晴圓缺,無損智者大雅
B)在任何行業中,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是對它產生興趣
C)靈感不是成功的保證,努力才是成功的基石
D)智慧創造財富,創新改變未來。
大河 日/德富蘆花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人們面對河川的感情,卻乎盡為這兩句話所道破。詩人千百言,終不及夫子這句口頭禪。
海確乎寬大,靜寂時如慈母的胸懷。一旦震怒,令人想起上帝的怒氣。然而,「大江日夜流」的氣勢及意味,在海裡
卻是見不著的。
不妨站在一條大河的岸邊,看一看那泱泱的河水,無聲無息,靜靜地,無限流淌的情景吧。「逝者如斯夫」,想像那
從億萬年之前一直到億萬年之後,源源不絕,永遠奔流的河水吧。啊,白帆眼見著駕駛來了……從面前過去了……走遠
了……望不見了。所謂的羅馬大帝國不是這樣流過的嗎?啊,竹葉飄來了,倏忽一閃,早已望不見了。亞歷山大、拿破
崙,盡皆如此。他們今何在哉?溶溶流淌著的唯有這河水。
我想,站在大河之畔,要比站在大河之濱更能感受到「永遠」二字的涵義。
25.「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引自《論語‧子罕》,關於這段文字的解讀,何者正確?
A)比喻時光的流逝,就好像川流不息的河水,是不分日與夜的
B)每個時刻都有逝者離去,消逝的速度,不因晝夜而有所差異
C)說明事物的消亡,就如同奔流到海的河流,永遠無法再還原
D)只要掉到河川裡的事物,會被滾滾流水帶往大海,直到消逝
26.行文時,有時不直接書寫時間,而是透過特定意象的描寫,間接傳達時間流逝之感。如「啊,白帆眼見著駕駛
來了……從前面過去了……走遠了……望不見了」除了表現帆船的駛近到離開亦能間接傳達時間的消逝下列
何者並未使用這種手法?
A)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
B)洗刷完畢,餵完了豬,這才用木盆子打一盆滾燙的水,把雙手浸在裡面,浸好久好久
C)河流的力量難以估計,它在夏季與秋季會適時地爆發一場革命,淹沒傲慢的不可一世的河岸
D)我可以從赤道如火的夕照游到星光滿天,從燥熱到平靜,泳池吸納了我的憂鬱,難怪池水藍得那麼美麗
話(節錄) 徐志摩
你們知道法國有個大文學家福樓拜,他有一個信仰,以為一個特異的意念只有一個特異的字或字句可以表現,所以
他一輩子艱苦卓絕的從事文學的日子,只是在尋求唯一適當的字句來代表唯一相當的意念。他往往不吃飯不睡覺,呆呆
獨自坐著,絞著腦筋想,想尋出他稱心愜意的表現,有時他煩惱極了,甚至想自殺,往往想出了神,幾天寫不成一句句
子。試想像他那樣偉大的天才,那樣豐富的學識,尚且要下這樣的苦功,方才製成不朽的文學,我們看了他的榜樣不應
該感動嗎?
不要說下筆寫,就是平常說話,我們也應有相當的用心──一句話可以洩露你心靈的淺薄,一句話可以證明你自覺
的努力一句話可以表示你思想的糊塗一句話可以留下永久的印象這不是說說話要漂亮要流利要有修詞的功夫,
那都是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對內心意念的忠實與適當的表現。固然有了清明的思想,方能有清明的語言,但表現的忠
實與不苟且運用文字的決心,也就有糾正鬆懈的思想與驚醒心靈的功效。
我們知道說話是表現個性極重要的方法,生活既然是一個整體的藝術,說話當然是這藝術裡的重要部分。極高的工
夫往往可以從極小的起點做去,我們實現生命的理想,也未始不可從注意說話做起。
──選自《徐志摩散文選》
27.福樓拜認為「一個特異的意念,只有一個特異的字或字句可以表現。」由他這項創作時的信仰可知,福樓拜在
創作時最注重什麼?
A)新穎的敘述方式(B)內容的精采程度(C)文章字數的多寡(D)用字遣詞的精準
28.小蘭找了幾則箴言來佐證作者對「說話」的看法,請問:下列哪句箴言不適當?
A)語言的真正作用與其說是表達我們的需求,不如說是掩飾我們的需求(英 哥爾斯密)
B)您的花言巧語對於了解您的人來說,適足以洩漏您的空虛和弱點(英 沙士比亞)
C)對一個心持反對意見者,講話卻有必要謙和而委婉。否則正像把鹽撒入傷口,會使他已有的成見更深
(英 培根)
D)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同金蘋果在銀網子裡(《聖經》)。
讀自由書(節錄) 方英文
有個作者寫了部十餘萬字的小說請我「斧正」。閒鬆下來,我即拜讀。很不錯,文筆優雅,情節抓人。讀了一半,
正值忘我境界,作者來了,送我一條菸一瓶酒,意即「勞務費」。奇怪的是,作者走後,我怎麼也讀不下去了,原因何
在?因為我不讀就有愧於作者,欠了他情分;換句話講,我讀這後半部小說,就是為了得到一條菸一瓶酒。硬讀不行,
字裡行間滿是煙味酒氣。隔了幾天,我才一口氣讀完,作者來拿稿子時我說:「菸酒你帶回去好了,你的作品已給了我
足夠的享受。」兩人遂引為知己。另一位先生,自費出了本書,贈我一冊「雅正」,並希望我寫篇書評。我用了兩天時
間,磕磕絆絆地讀完了,又累又乏,卻怎麼也寫不出文章。見我幾個月沒動靜,那位先生給別人說,方某真不夠交情,
前年還吃了我三斤野豬肉呢。我也捎話給他:我雖吃了你三斤野豬肉,你卻拿書折磨我兩天,一對一相互抵銷,現在誰
也不欠誰的了。
可見讀書是萬萬帶不得功利的,讀書的興趣就是讀書本身,想讀什麼就讀什麼,能讀多少就讀多少,千萬別為難自
己。這觀點自然無不偏頗,比如為了某種高尚的目的,而硬讀一部幾部書呢?動機令人肅然,效果卻值得懷疑。凡是在
某種專業上有所建樹的人,那一定讀過很多的,特別是關於本專業的書,而且重要的是,他讀得興致勃勃,讀得輕鬆愉
快如坐春風。一言以蔽之:愛讀,才能讀出名堂。
──選自方英文《方英文散文精選》
29.「我也捎話給他:我雖吃了你三斤野豬肉,你卻拿書折磨我兩天,一對一相互抵銷,現在誰也不欠誰的了。」
此處作者為什麼會說對方拿書「折磨」他呢?
A)對方文筆欠佳,所寫的作品,文句不通,讓人難以閱讀理解
B)對方有目的性的贈書,讓他有被迫以工作換取勞務費的感覺
C)因為欠對方人情,只好不甘不願地藉由寫書評來償還人情債
D)作者自覺吃人三斤野豬肉換來被書折磨兩天,實在很不划算。
30.梁啟超認為讀書應「無所為而為」,即「為讀書而讀書」,才能享受到讀書的趣味。他的想法與本文作者不謀
而合,下列詩文何者傳達出「為讀書而讀書」的樂趣?
A)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
B)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以不學,既學患不行
C)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D)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棲遲那可追?
勉學 北齊/顏之推
夫明《六經》之指涉百家之書縱不能增益德行敦厲風俗猶為一藝得以自資父兄不可常依鄉國不可常保
一旦流離,無人庇蔭,當自求諸身耳。諺曰:「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世人不問
愚智,皆欲識人之多,見事之廣,而不肯讀書是猶求飽而懶營饌,欲暖而惰裁衣也。夫讀書之人,自羲、農以來,宇宙
之下,凡識幾人,凡見幾事,生民之成敗好惡,固不足論,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隱也。
31.作者認為「明六經之指,涉百家之書」的最大好處是什麼?
A)經由科舉入仕步步高升,積攢千萬家財
B)增益自身德行,敦厚善良風俗,讓國家社會更美好
C)通曉天地鬼神之事,成為無所不知的智者
D)習得一技之長,足以自立,求得溫飽。
彌子瑕失寵 戰國/韓非
彌子瑕有寵於衛君。衛國之法,竊駕君車者罪刖。彌子瑕母病,人間往夜告彌子彌子矯駕君車以出。君聞而賢之,
曰:「孝哉!為母之故,忘其刖罪。」異日,與君遊於果圍,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啖君。君曰:「愛我哉!忘其
口味,以啖寡人。」及彌子色衰愛弛,得罪於君,君曰:「是固嘗矯駕吾車,又嘗啖我以餘桃。」故彌子之行未變於
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見賢,而後獲罪者,愛憎之變也。
32.衛君為何改變對彌子瑕的態度,關鍵在何處?
A)彌子瑕仗勢特權,使衛君忍無可忍 B)彌子瑕假傳君令,冒犯衛君的威信
C)彌子瑕容貌不再,使衛君感到厭倦 D)彌子瑕得罪權貴,但衛君無力袒護。
雨雪三日
景公之時雨雪三日而不霽公被狐白之裘坐於堂側陛晏子入見立有間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對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聞命矣。乃令出裘發粟與飢寒。令所睹於塗者,無問其鄉所睹於里者,無問其家;循國計數,無言
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歲。
孔子聞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選自春秋《晏子春秋》
33.「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晏子這段話的解讀,下列何
者有誤?
A)勸勉國君應具有「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胸懷 B)直斥齊景公是個自顧享受,不知人間疾苦的君王
C)以古代賢明君主為例,激發齊景公見賢思齊之心 D)提醒齊景公應當走出高牆多關心黎民百姓之疾苦。
34.下列是歷代文人詠三國人物的詩詞,何者所詠的對象是諸葛亮?
A漢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黃。群盜伺昏黑,聯翩各飛揚武侯當此時,龍臥獨摧藏。掉頭〈梁父吟〉,羞與眾爭
光。邂逅得所從,幅巾起南陽
B)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驅時無忘赤帝;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
C)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錢。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淒涼蜀故妓,來舞魏宮前
D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我們都可能是那朵枝頭跌落的花朵,滿身泥漬,甚至被輾碎了,化作泥塵;但是當風停雨歇之際,花朵仍會招展在
春陽中,一如蹺蹺板不會永遠垂落同一姿勢。(節自溫小平蹺蹺板)
35.本段文字旨在說明
A)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B)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
C)人生不會長久在谷底,但也不會永遠在雲端 D)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36.「我看到,最低俗的友情被滔滔的酒水浸泡著,越泡越大;我看到,最典雅的友情被矜持的水筆描畫著,越描
越淡。」(余秋雨《人生風景》)下列哪一選項最適合說明這段話的含意?
A)酒逢知己飲,詩向會者吟 B)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C)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D)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37.「人生就像茶葉蛋,有裂痕才入味。」下列何者符合這種說法?
A)風流倜儻的演藝人員(B)養尊處優的富二代(C)苦盡甘來的市井小民(D)清心寡慾的修行者
孔明喝退,又喚馬謖入帳。謖自縛跪於帳前孔明變色曰:「汝自幼飽讀兵書,熟諳戰法。吾累次叮嚀告戒街亭是
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領此重任。汝若早聽王平之言,豈有此禍?今敗軍折將,失地陷城,皆汝之過也!若不明正軍
何以服眾?汝今犯法休得怨吾汝死之後汝之家小吾按月給與祿糧汝不必挂心叱左右推出斬之……
左右推出馬謖於轅門之外,將斬。參軍蔣琬自成都至見武士欲斬馬謖,大驚,高叫留人入見孔明曰:「昔楚殺得
臣而文公喜。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謀之臣豈不可惜乎?」孔明流涕而答曰「昔孫武所以能制勝於天下者,用法明也。
今四方分爭,兵戈方始,若復廢法,何以討賊耶?合當斬之。」
須臾武士獻馬謖首級於階下孔明大哭不已蔣琬問曰「今幼常得罪既正軍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
非為馬謖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臨危之時,曾囑吾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今果應此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
思先帝之明,因此痛哭耳!」(節錄自《三國演義》九十六回)
38.關於本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孔明為痛失人才而淚流不止 B)蔣琬成功說服孔明收回成命
C)孫武十分贊同孔明的做法 D)王平曾給馬謖建議,但未被採用。
學問之趣味 梁啟超
我是個主張趣味主義的人,倘若用化學化分「梁啟超」這件東西,把裡頭所含一種原素名叫「趣味」的抽出來,只
怕所剩下的僅有個零了。我以為凡人必常常生活於趣味之中,生活才有價值。若哭喪著臉捱過幾十年,這麼,生活便成
沙漠要來何用?中國人見面最喜歡用的一句話「近來作何消遣?」這句話我聽著便討厭。話裡的意思好像生活得不
耐煩了,幾十年日子沒有法子過,勉強找些事情來消他遣他。一個人若生活於這種狀態之下,我勸他不如早日投海。我
覺得天下萬事萬物都有趣味,我只嫌一天二十四點鐘不能擴充到四十八點鐘,不夠我享用。我一年到頭不肯歇息。問我
忙什麼?忙的是我的趣味。我以為這便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我常常想運動別人也學我這樣生活。
凡屬趣味我一概承認他是好的但怎麼樣才算趣味?不能不下一個注腳我說:「凡一件事做下去不會生出和趣味
相反的結果的,這件事便可以為趣味的主體。」賭錢,有趣味嗎?輸了,怎麼樣?吃酒,有趣味嗎?病了,怎麼樣?做
官,有趣味嗎?沒有官做的時候,怎麼樣?……諸如此類,雖然在短時間內像有趣味,結果會鬧到俗語說的「沒趣一齊
來」,所以我們不能承認他是趣味。凡趣味的性質,總要以趣味始以趣味終。所以能有趣味之主體者,莫如下列幾項:
一、勞作,二、遊戲,三、藝術,四、學問。諸君聽我這段話,切勿誤會,以為我用道德觀念來選擇趣味。我不問德不
只問趣不趣我並不是因為賭錢不道德才排斥賭錢因為賭錢的本質會鬧到沒趣鬧到沒趣便破壞了我的趣味主義,
所以排斥賭錢。我並不是因為學問是道德才提倡學問;因為學問的本質,能夠以趣味始,以趣味終,最合於我的趣味主
義的條件,所以提倡學問。
學問的趣味,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句話我不能回答。凡趣味總要自己領略,自己未曾領略得到時,旁人沒法子告訴
你。佛典說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問我這水怎樣的冷,我便把所有形容詞說盡,也形容不出給你聽除非你親
自喝一口我這題目──學問之趣味並不是要說學問是如何如何的有趣味只是要說如何如何便會嘗得著學問的趣味。
諸君要嘗學問的趣味嗎?據我所經歷過的,有下列幾條路應走:
第一無所為──趣味主義最重要的條件是「無所為而為」。凡有所為而為的事都是以別一件事為目的而以這一件
事為手段,為達目的起見,勉強用手段;目的達到時,手段便拋卻。例如:學生為畢業證書而做學問,著作家為版權而
做學問,這種做法,便是以學問為手段,便是有所為;有所為雖然有時也可以為引起趣味的一種方便,但到了趣味真發
生時,必定要和「所為者」脫離關係。你問我:「為什麼做學問?」我便答道「不為什麼。」再問,我便答道:「為學問
而學問。或者答道:「為我的趣味。諸君切勿以為我這些話是掉弄玄虛,人類合理的生活本來如此小孩子為什麼遊
戲?為遊戲而遊戲。人為什麼生活?為生活而生活。為遊戲而遊戲,遊戲便有趣;為體操分數而遊戲,遊戲便無趣。
第二、不息──「鴉片煙怎樣會上癮?」「天天吃。」「上癮」這兩個字,和「天天」這兩個字是離不開的。凡人類
的本能,只要那部分擱久了不用,他便會麻木會生鏽。十年不跑路,兩條腿一定會廢了;每天跑一點鐘,跑上幾個月,
一天不跑時,腿便發癢人類為理性的動物「學問慾」原是固有本能之一種只怕你出了學校便和學問告辭,把所有經
管學問的器官一齊打落冷宮,把學問的胃口弄壞了,便山珍海味擺在面前也不願意動筷子。諸君啊!諸君倘若現在從事
教育事業或將來想從事教育事業,自然沒有問題,很多機會來培養你的學問胃口。若是做別的職業呢?我勸你每日除本
業正當勞作之外,最少總要騰出一點鐘研究你所嗜好的學問。一點鐘那裡不消耗了,千萬不要錯過鬧成「學問胃弱」
的證候,白白自己剝奪了一種人類應享之特權啊!
第三、深入的研究──趣味總是慢慢的來,越引越多;像倒吃甘蔗,越往下才越得好處。假如你雖然每天定有一點
鐘做學問,但不過拿來消遣消遣,不帶有研究精神,趣味便引不起來。或者今天研究這樣,明天研究那樣,趣味還是引
不起來。趣味總是藏在深處,你想得著,便要入去。這個門穿一穿,那個窗戶張一張,再不會看見「宗廟之美,百官之
富」如何能有趣味?我方才說「研究你所嗜好的學問「嗜好」兩字很要緊一個人受過相當的教育之無論如何
總有一兩門學問和自己脾胃相合,而已經懂得大概,可以作加工研究之預備的。請你就選定一門作為終身正業(指從事
學者生活的人說),或作為本業勞作以外的副業(指從事其他職業的人說)。不怕範圍窄,越窄越便於聚精神;不怕問題
難,越難越便於鼓勇氣。你只要肯一層一層的往裡面追,我保你一定被他引到「欲罷不能」的地步。
第四、找朋友──趣味比方電,越摩擦越出。前兩段所說,是靠我本身和學問本身相摩擦;但仍恐怕我本身有時會
停擺,發電力便弱了。所以常常要仰賴別人幫助。一個人總要有幾位共事的朋友,同時還要有幾位共學的朋友。共事的
朋友,用來扶持我的職業;共學的朋友和共玩的朋友同一性質,都是用來摩擦我的趣味。這類朋友,能夠和我同嗜好一
種學問的自然最好,我便和他搭夥研究。即或不然──他有他的嗜好,我有我的嗜好,只要彼此都有研究精神,我和他
常常在一塊或常常通信,便不知不覺把彼此趣味都摩擦出來了。得著一兩位這種朋友,便算人生大幸福之一。我想只要
你肯找,斷不會找不出來。
我說的這四件事,雖然像是老生常談,但恐怕大多數人都不曾這樣做。唉!世上人多麼可憐啊!有這種不假外求,
不會蝕本不會出毛病的趣味世界竟沒有幾個人肯來享受!古書說的故事「野人獻曝」我是嘗冬天曬太陽滋味嘗得舒
服透了,不忍一人獨享,特地恭恭敬敬的來告訴諸君,諸君或者會欣然採納吧?但我還有一句話:太陽雖好,總要諸君
親自去晒,旁人卻替你晒不來。
39.「趣味總是慢慢的來,越引越多;像倒吃甘蔗,越往下才越得好處。假如你雖然每天定有一點鐘做學問,但不
過拿來消遣消遣,不帶有研究精神,趣味便引不起來。或者今天研究這樣,明天研究那樣,趣味還是引不起來。趣
味總是藏在深處你想得著便要入去這個門穿一穿那個窗戶張一張再不會看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
何能有趣味?」下列敘述最符合本段意旨的是哪一選項?
A)求學貴在躬行實踐(B)治學首重探索推尋(C)學問講究博大精深(D)為學務求融會貫通
40.下列做法,哪一項符合作者所說的「趣味主義」條件?
A)學生為了考上理想的大學,持之以恆地鑽研各學科知識
B)詩人為了追求音韻美,反復修改自己的詩作
C)農民為了養家糊口,辛勤地耕耘農田
D)音樂愛好者為了提高音樂修養,每天學習演奏不同的樂器。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