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每題 5分,共 100 分)
21. 西元 1966 年後,中國大量傳統文物遭到毀壞,就連中國第一座佛寺白馬寺,也難逃被損毀的命運。根據上述內容,中
國當時的政策最可能是下列哪一個?
(A)號召人民「抗美援朝」 (B)強調「革命無罪、造反有理」 (C)主張「超英趕美」 (D) 成立「人民公社」
22. 學生上完「大躍進」內容後,有四位學生對此主題發言。下列四位學生的發言內容,何者正確?
(A)小名:此時期青少年視「毛語錄」為真理 (B)瑛瑛:「四人幫」透過紅衛兵奪權
(C)咖菲:積極推動「改革開放」 (D)雪高:採用「土法煉鋼」提高鋼鐵產量
23. 中國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與當時的政治、經濟環境有密切關係。關於此事件發生的原因,下列何者正確?
(A)經歷十年浩劫,使社會動盪不安 (B)中共利用學生發動抗爭,從中獲取龐大利益
(C)積極推動經濟改革開放,但政治仍嚴格控管 (D)經濟特區帶動高科技產業發展,傳統產業受挫
24. 中國近代史有段時間被稱為「黃金十年」,在此期間,國民政府推動許多政策,包含財政、教育、交通等,各方面皆有
重大改變。請問:下列哪件史事並非發生在「黃金十年」期間?
(A)政府實施「廢兩改元」政策 (B)國共關係緊張,因此發動清黨
(C)政府以武力圍剿中共 (D)公布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
25. 承上題,請問:「黃金十年」介於哪兩個事件之間?
(A)孫中山病逝、盧溝橋事變 (B)八年抗戰、政府遷臺 (C)清黨、珍珠港事變 (D)北伐完成、八年抗戰
26. 圖(一)是中國某位歷史人物掌權時的事蹟,根據事蹟內容,此人掌握領導權
時,還發生下列哪個歷史事件?
(A)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 (B)兩岸領導人首次於新加坡會面
(C)香港、澳門相繼回歸中國 (D)爆發六四天安門事件
27. 下列哪一條約內容,使中國權益受損,甚至間接影響中共,在中日戰爭結束後迅速崛起,擊敗國民政府?
(A)《開羅宣言》 (B)《波茨坦宣言》 (C)《雅爾達密約》 (D)《中日和約》
28. 民國 14 年孫中山先生病逝於北京,遺囑中提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請問:孫中山認為「革命尚未成功」
最大的原因是指?
(A)段祺瑞毀棄《臨時約法》 (B)未推翻滿清帝制 (C)軍閥亂政全國無法統一 (D)討伐溥儀成立的滿洲國未成功
29. 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原因,其中一部分與受中國大陸通貨膨脹波及有關,中國大陸當時人民物資短缺,民怨四起。
請問:中國大陸當時通貨膨脹問題嚴重,與下列哪個原因有關?
(A)大躍進失敗飢荒頻傳 (B)日本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 (C)基礎建設不足,傳染病流行 (D)受長年戰亂不斷影響
30. 2020 年6月25 日為□□70 周年,許多國家發出聲明,表述自身立場,
以維護各自在○○半島上的利益,當年這場戰爭爆發時,中國人民曾組
織「志願軍」參戰。根據上述內容,□□發生的地點在圖(二)何處?
(A)甲 (B)乙 (C)丙 (D)丁
31. 日本入侵中國後,對中國採取「以華制華」策略,關於此政策,下表各
項內容何者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