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同德國中 八年級 108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229.88 KB
頁數
2
作者
Bill Gate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10-19,离现在 5 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一、選擇題:(每題 5分,共 100 )
21. 西元 1966 年後中國大量傳統文物遭到毀壞就連中國第一座佛寺白馬寺也難逃被損毀的命運根據上述內容
國當時的政策最可能是下列哪一個?
(A)號召人民「抗美援朝」 (B)強調「革命無罪造反有理」 (C)主張「超英趕美」 (D) 成立「人民公社」
22. 學生上完「大躍進」內容後,有四位學生對此主題發言。下列四位學生的發言內容,何者正確?
(A)小名:此時期青少年視「毛語錄」為真理 (B)瑛瑛:「四人幫」透過紅衛兵奪權
(C)咖菲:積極推動「改革開放」 (D)雪高:採用「土法煉鋼」提高鋼鐵產量
23. 中國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與當時的政治、經濟環境有密切關係。關於此事件發生的原因,下列何者正確?
(A)經歷十年浩劫,使社會動盪不安 (B)中共利用學生發動抗爭,從中獲取龐大利益
(C)積極推動經濟改革開放,但政治仍嚴格控管 (D)經濟特區帶動高科技產業發展,傳統產業受挫
24. 中國近代史有段時間被稱為「黃金十年」在此期間,國民政府推動許多政策,包含財政、教育、交通等,各方面皆有
重大改變。請問:下列哪件史事並非發生在「黃金十年」期間?
(A)政府實施「廢兩改元」政策 (B)國共關係緊張,因此發動清黨
(C)政府以武力圍剿中共 (D)公布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
25. 承上題,請問:「黃金十年」介於哪兩個事件之間?
(A)孫中山病逝、盧溝橋事變 (B)八年抗戰、政府遷臺 (C)清黨、珍珠港事變 (D)北伐完成、八年抗戰
26. ()是中國某位歷史人物掌權時的事蹟根據事蹟內容此人掌握領導權
時,還發生下列哪個歷史事件?
(A)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 (B)兩岸領導人首次於新加坡會面
(C)香港、澳門相繼回歸中國 (D)爆發六四天安門事件
27. 下列哪一條約內容,使中國權益受損,甚至間接影響中共,在中日戰爭結束後迅速崛起,擊敗國民政府?
(A)《開羅宣言》 (B)《波茨坦宣言》 (C)《雅爾達密約》 (D)《中日和約》
28. 民國 14 年孫中山先生病逝於北京遺囑中提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請問:孫中山認為「革命尚未成功」
最大的原因是指?
(A)段祺瑞毀棄《臨時約法》 (B)未推翻滿清帝制 (C)軍閥亂政全國無法統一 (D)討伐溥儀成立的滿洲國未成功
29. 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原因,其中一部分與受中國大陸通貨膨脹波及有關,中國大陸當時人民物資短缺,民怨四起。
請問:中國大陸當時通貨膨脹問題嚴重,與下列哪個原因有關?
(A)大躍進失敗飢荒頻傳 (B)日本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 (C)基礎建設不足,傳染病流行 (D)受長年戰亂不斷影響
30. 2020 625 日為□□70 周年,許多國家發出聲明,表述自身立場,
以維護各自在○○半島上的利益,當年這場戰爭爆發時,中國人民曾組
織「志願軍」參戰。根據上述內容,□□發生的地點在圖()何處?
(A) (B) (C) (D)
31. 日本入侵中國後,對中國採取「以華制華」策略,關於此政策,下表各
項內容何者錯誤?
桃園市立同德國中 108學年度第 2期第 3次段考評量題目卷
科目
歷史
命題
教師
得分
1 2
範圍
第四冊 L5~L6
班級
八年
姓名
座號
事蹟一:提出實現「四個現代化」
事蹟二:在中國沿岸設置經濟特區
事蹟三:與美國正式建交
項目
(A)成立時間
(B)領導人
(C)地點
(D)扶植者
滿州國
八年抗戰
溥儀
東北
日本
國民政府
八年抗戰
汪精衛
南京
日本
()
()
2
32. 中國共產黨建立後,國共之間關係複雜,有多次的合作與分裂,請依據雙方關係發展的先後順序進行排列?
(A) 分共→聯共→剿共→抗共→容共 (B) 容共→分共→聯共→剿共→抗共
(C) 剿共→容共→抗共→分共→聯共 (D) 容共→分共→剿共→聯共→抗共
33. 「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黃金少災殃。自從大難平地起,姦淫擄掠苦難當。苦難
當,奔他方,骨肉離散父母喪。《長城謠》描述東北人民思鄉之情。上述內容中的「大難」是指何事?至何時才能
離列強控制?
()北伐統一後、西安事變 ()一二八事變、國共內戰
()七七事變、八年抗戰後 ()九一八事變、八年抗戰後
34.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民營事業收歸國有消除私有資本 (B)建國初期實施土地改革政策放任紅衛兵批鬥地
(C)初期外交採「一邊倒」,倒向美國,並加入聯合國 (D)初期由鄧小平擔任領導人,在北京建立政權
35. 關於「聯俄容共」的政策,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與蘇聯合作後,獲得大量的協助 (B)中國共產黨建立後,國共雙方首次合作
(C)中國共產黨黨員以個人身分加入國民黨 (D)以打倒日本為主要目標
36. 歷史課堂中,老師列出三件歷史事件如圖(),希望同學找出事件的共通點。
請問:三件歷史事件的共通點為何?
(A)皆發生在訓政時期
(B)由相同的列強進行資金援助
(C)事件發生的地點都在重慶
(D)皆為同一位人物的重要事蹟
37. 依據圖()答題,判斷()()為中國哪些大城市,
關於這些大城市曾發生的歷史事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日軍與中國守軍衝突,引發盧溝橋事變
(B)乙:日本入侵此地,建立滿洲國
(C)丙:八年抗戰後期,國民政府所在地
(D)丁:中共經歷二萬五千里長征後,在此建立政權
38. 承上題,八年抗戰前期中國實力不足,因此採取「以空間換取時間」
的戰略,並遷都為長期抗戰做準備,圖()中哪個地點的戰役,成功
拖延了日軍進攻的速度,使遷都得以成功?
(A) (B) (C) (D)
39. 中華民國建國後,在各個階段皆有不同的國家根本大法。請問:中華民國政府遷至臺灣後,根本大法為何?
(A)憲政綱領法 (B)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C)中華民國憲法 (D)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
40. 中國曾因列強將□□地區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引發五四運動。1928 年日本
又在□□地區殘殺中國外交人員與軍企圖阻止北伐據圖()判斷,
□□在哪個一區?
(A)
(B)
(C)
(D)
()
()
()
護法運動
改組國民黨
聯俄容共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