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同德國中 八年級 108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31.12 KB
頁數
2
作者
Bill Gate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10-27,离现在 5 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一、選擇題:(每題 5分,共 50 )
21. 小明在課本上看到一張 1894-1913 年間的插圖,畫中有位中國女工在外國人開設的工廠工作。
請問:關於此景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中國進行自強運動開放列強投資 (B)此現象並不影響當時中國民生工業發展
(C)英法聯軍後列強租借港灣與港口發展經濟 (D)《馬關條約》允許日本和列強在通商口岸設工廠
22. 承上題,此景象與下列哪件事有關?
(A)甲午戰爭 (B)戊戌變法 (C)自強運動 (D)英法聯軍
23. 《討粵匪檄》中提到「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
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原!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
請問:關於這場動亂下列何者正確?
(A)動亂份子要求人民維護中國禮義人倫與文化 (B)平定動亂使漢人政治地位提升
(C)粵匪是指李自成,最後率軍攻陷南京 (D)此動亂政權首都設於廣州
24. 承上題,小乖生活在此次動亂政權的首都,在動亂發生時,下列哪件事可能發生在他的生活中?
(A)祭拜祖先準備鮮花素果 (B)為科舉做準備研讀四書五經 (C)假日到禮拜堂做禮拜 (D)從小要求女兒纏足
25. 下列關於清末「自強運動」的敘述何者正確?
(A)規定田地公有共享,百姓財產歸聖庫 (B)實現「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理念
(C)光緒皇帝是主要的推動者,並遭守舊派反對 (D)新政策由中央做完整的統籌,並交由地方推動
26. 下列()~()對清朝歷史的描述,請依照發生的先後順序排列?
()官員聽聞洋人快要攻入京城,皇帝倉皇出逃的消息
()官員聽聞洋人首次入侵卻不進攻廣州,轉而攻打南京城的消息
()官員聽聞洋人趁火打劫,政府被迫簽下清末喪失最多領土的條約
()官員聽聞南京城已經被叛亂團體所佔領,並改了名字
(A) 乙丁丙甲 (B) 乙丙丁甲 (C) 乙丙甲丁 (D) 乙丁甲丙
27. 某個國家身為中國的鄰居,長久以來都聲稱是中國的朋友,會為中國貢獻一份心力,卻在
清末中國遭受內憂外患夾擊時,強迫中國駐守黑龍江的將軍簽約。
請問:當時黑龍山的將軍被迫簽下哪個條約?割讓右圖哪個部分的土地?
(A)璦琿條約、甲 (B)璦琿條約、 (C)中俄北京條約、 (D)中俄北京條約、
28. 查理是生活在中國 18 世紀末的外國商人,請問:下列敘述的內容何者會出現在他的生活裡?
(A)可直接在各大港口貿易 (B)可直接在上海販售產品
(C)須透過公行才能轉售商品 (D)可委託清朝地方政府代為買賣貨物
29. 「京張鐵路是中國自建的一條鐵路,全長不到 200 公里,但因沿線地勢起伏大,山巒險要,許多外國工程師都深感為
難,而中國工程師詹天佑卻運用智慧將這條鐵路修建完工,詹天佑即為清末留美學童之一。」請問:若要查詢留美學
童相關資料,應搜尋哪場改革的資料?
(A)戊戌變法 (B)維新運動 (C)自強運動 (D)商鞅變法
30. 清末中國國力衰退,面臨內憂外患不斷的困境,在列強的進逼下,藩屬國遭到侵占。
請問:下列導致藩屬國喪失的戰爭配對何者有誤?
(A)甲午戰爭-朝鮮 (B)英法聯軍-緬甸 (C)中法戰爭-越南 (D)牡丹社事件-琉球
桃園市立同德國中 108學年度第 2期第 1次段考評量題目卷
科目
歷史
命題
教師
得分
1 2
範圍
第四冊 L1~L2
班級
八年
姓名
座號
2
二、題組(每題 5分,共 50 )
右圖是清末列強在華勢力範圍分佈圖,根據右圖回答下列 31-34 題。
31. 右圖甲處曾因一場戰爭必須割讓給他國但因某些國家的介入
導致該地可以不用割讓請問當時干預此事件的國家在華勢力
分佈於何處?
(A)乙丁庚 (B)乙丁戊 (C)乙丙丁 (D)乙己庚
32. 列強瓜分行動中有一國介入較晚因此未有所獲下列哪一國
家並未在中國取得勢力範圍區?
(A)法國 (B)美國 (C)德國 (D)日本
33. 承上題由於在瓜分行動中未取得勢力範圍區因此提出一項
政策,關於該項政策的影響,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美國不願讓其他國家壟斷在華經濟利益
(B)中國因此免於被瓜分
(C)造成各範圍區人民不互相來往
(D)主張在各自勢力範圍區不要干預他國利益
34. 根據瓜分風潮的內容,下列各國勢力範圍區與代號的配對何者正確?
(A)丙-英國 (B)戊-美國 (C)甲-德國 (D)己-日本。
35. 19 世紀中期,圖()廣州的虎門海灘曾
發生過大量毒品銷毀案件,震驚世界各
國,關於此事件的敘述何者正確?
(A)購買此毒品不會使中國經濟受影響
(B)此事件過後能互派公使駐京
(C)負責銷毀毒品的欽差大臣是李鴻章
(D)此戰爭打破中國閉門自守的局面
36. ()至圖()的事件對中國造成的影
響「不」包含下列何者?
()香港島主權由中國轉移至英國
()外國人在中國犯法不受中國法律管轄
()外國人可擁有租界地,但中國有管轄權
()破壞關稅自主權
37. 依據圖()內容判斷,「 甲」地區港口的開放與下列哪件事有關?
()簽訂南京條約 ()英法聯軍 ()甲午戰爭 ()自強運動
38. 承上題,此事件的發生對中國造成什麼影響?
(A)引發戊戌政變光緒皇帝被軟禁在瀛台 (B)知識份子開始意識到要變法圖強
(C)此事件後中國仍以天朝上國自居 (D)以基督教教義為基礎推動改革
具呈舉人康祖詒等,為安危大計,乞下明詔,行大賞罰,遷都練兵,變通新法,以塞和款而拒外夷,保疆土而延國命,呈
請代奏事:
「竊聞與日本議和,有割奉天沿邊及臺灣一省,補兵餉二萬萬兩,及通商蘇杭,聽機器、洋貨流行內地,免其釐稅等
款,此外尚有繳械、獻俘、遷民之說。閱《上海新報》,天下震動。聞舉國廷諍,都人惶駭。……。」
39. 根據上文,這份文書最有可能是誰倡議的?
(A)自強運動時的李鴻章 (B)甲午戰爭後的康有為 (C)鴉片戰爭時的林則徐 (D)太平天國時的曾國藩
40. 承上題,後來當政的皇帝依據建言,實施大規模的政治改革,下列改革內容與過程何者正確?
(A)推動改革者為道光皇帝 (B)變法期間廢除科舉考試
(C)設立京師大學堂,變法失敗後即停辦 (D)慈禧發動政變,康有為、梁啟超逃往國外
()至圖()是中國近代開放通商口岸演變圖,根據圖片內容回答 35-38 題。
圖一
圖二
圖三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