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民國12年後,為了與軍閥抗衡,孫中山決定採行某項政策,卻也導致了後來共黨危害的嚴重後果。請問:下
列敘述何者正確?
(A)孫中山主張此政策為「聯共抗日」
(B)此政策容許共產黨員以個人身分加入國民黨
(C)此政策給予國民黨員在共產黨內擴張勢力的機會
(D)接受蘇聯協助,在南京成立黃埔陸軍軍官學校。
30. 小花提出了幾個線索「山東」、「日本」、「北伐」,她要小明猜一件近代中國的史事。請你幫小明從下列
選出最可能的答案為何?
(A)濟南慘案 (B)五四運動 (C)五九國恥 (D)二次革命
31. 民國4年《新青年》雜誌創刊,對知識分子產生很大的影響,關於這本雜誌的敘述何者正確?
(A)揭開新文化運動的序幕
(B)極力批判西方流行的新思潮
(C)最初由胡適創辦,陳獨秀等撰文附和
(D)以刊載文言文的文章居多。
32. 民初新文化運動期間,新知識分子大力倡導全面學習西方文化,大力鼓吹的觀念是何者?
(A)倫理、民主 (B)立憲、傳統 (C)民主、科學 (D)倫理、道德。
33.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勝國召開「巴黎和會」,中國身為戰勝國卻在外交上遭受重大挫折,引起群情憤慨。
請問:這場外交挫折是指哪一件事?
(A)中國須承認日本在東北的特權
(B)日本在山東的特權需轉讓給德國
(C)北京政府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條要求」
(D)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特權。
34. 晚清以來,農村生活困苦,大量無以維生的人民被迫從軍,之後逐漸演變成軍閥割據的局面。下列何者不是
民初軍閥割據的特色?
(A)各地將領私募軍隊,形成軍隊私有化
(B)孫中山死後,各地將領擴張權勢,形成割據局面
(C)軍閥與列強勾結,爭奪北京政府的領導權
(D)軍閥掌控各地政治與經濟,社會秩序不穩定。
35. (甲)廣州政府改組國民政府 (乙)成立黃埔軍校 (丙)清黨 (丁)誓師北伐。上述民國初期的史事若依順序排
列,何者正確?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丁乙丙甲 (D)甲乙丁丙
36. 民國初年發生的五四運動,對於中國的政治、社會、文化等皆產生深遠的影響,下列關於五四運動所造成的
影響何者正確?(甲)提出「廢除二十一條要求」、「打倒孔家店」等主張(乙)青年學生接受共產主義,
成立中國共產黨(丙)北京政府因此拒簽和約,抗議列強將中國權利轉讓(丁)五四運動後,各地大學出現
不同訴求的學生運動。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二、題組(每題 5分,共 20 分)
※民國建立後,中央政府所在地迭有變更,右圖中甲、乙、丙、丁四地皆曾是
中央政府所在地。請看圖回答37-40題:
37. 民初「軍閥割據」以前,國都遷移的情形為何?
(A)甲→乙 (B)甲→丁 (C)丙→甲 (D)丁→丙。
38. 民國6年,孫中山南下護法,另立政府,出現南北哪兩個政府對峙的局面?
(A)丙、甲 (B)丁、甲 (C)乙、甲 (D)丁、丙。
39. 北伐期間,中國的政權混亂無比,曾經同時出現三個中央政府。請問:這
三個中央政府之所在地,不包括何地?
(A)甲 (B)乙 (C)丙 (D)丁。
40. 國民革命軍北伐,在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後終告成功。請問:張學良歸順
的國民政府位於何處?
(A)甲 (B)乙 (C)丙 (D)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