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同德國中 八年級 109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201.65 KB
頁數
2
作者
Bill Gate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10-15,离现在 4 1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一、 選擇題:(每題 5,共 80 )
21. 關於清末發生的「保路運動」,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起因是政府要徵收土地興建鐵路,但事後補償不公所引起的
(B)使清廷加強控制地方,間接扼殺並逐漸控制革命的力量
(C)當中尤以廣東省的保路行動最為激烈,甚至爆發官民的流血衝突
(D)革命黨人趁清廷調動湖北省新軍鎮壓保路運動時在武昌起事。
22. 西元19121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關於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以武昌為首都
(B)成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
(C)各省代表推舉袁世凱出任臨時大總統
(D)中國開始展開對君主立憲的實踐與追求。
23. 小松整理民初「臨時約法」的廢立過程如下表。請問:表中關鍵的「甲、乙、丙」三人依序應為何
(A)孫中山、袁世凱、段祺瑞
(B)袁世凱、黎元洪、段祺瑞
(C)孫中山、段祺瑞、張勳
(D)孫中山、黎元洪、張勳。
24. 革命成功後,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同意將臨時大總統的職位讓給袁世凱,其主要原因為何
(A)各省代表推舉袁世凱出任
(B)袁世凱與各國關係良好
(C)為使清帝溥儀能夠退位
(D)清朝末帝將皇位禪讓給袁世凱。
25. 民國2進行國會選舉袁世凱曾說「我現在不怕國民黨以暴力奪取政權就怕他們以合法手段取得政權
把我擺在無權無勇的位置上。」。關於此次選舉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袁世凱害怕的合法手段是指政黨政治約束總統權限
(B)國民黨主張總統制;進步黨主張內閣
(C)宋教仁主導的進步黨獲得勝選,卻遭到袁世凱暗殺
(D)國民黨發動「二次革命」,號召討袁,終獲成功。
26. 袁世凱死後,有人如此評價:「公生則人民死,公死則人民生,生死循環,互為因果。」請問,有關於袁世
凱的所作所為,以下何者正確?(甲)為中華民國第一任正式大總統(乙)主動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爭取列
強支持(丙)將臨時政府由廣州遷往北京(丁)壓制五四運動,對天安門前抗議學生進行武力鎮壓(戊)改
民國五年為洪憲元年,改國號為中華帝國(己)民國四年接受日本「二十一條要求」,並割讓山東半島。
(A)甲戊 (B)乙己 (C)丙丁 (D)甲己
27. 民國初年,政局紛亂,曾經出現過這樣的現象:『民國六年→宣統九年→民國六年』,最主要是哪一歷史事
件所造成?
(A)袁世凱稱帝後不久即撤銷帝制
(B)日本扶植溥儀建立魁儡政權
(C)張勳擁立溥儀復辟遭段祺瑞驅逐
(D)軍閥混戰導致南京領導權數度更換。
28. 民國6年,孫中山指出:「今日變亂非帝制與民政之爭,非新舊潮流之爭,非南北意見之爭,實真共和與假共
和之爭。」請問:從所述的內容判斷,孫中山所批評的「假共和」為何事?
(A)共產黨員以個人身分加入國民黨
(B)袁世凱製造輿論企圖稱帝
(C)溥儀復辟改國號為中華帝國
(D)段祺瑞拒絕恢復臨時約法與國會
桃園市立同德國中 109學年度第 2期第 1段考評量題目卷
科目
歷史
命題
教師
得分
1 2
範圍
B4L1-B4L2
班級
八年必空
姓名
座號
臨時政府組織大綱
(總統制)
臨時約法
(內閣制)
中華民國約法
(總統制)
臨時約法
(內閣制)
毀棄臨時約法
2
29. 民國12年後,為了與軍閥抗衡,孫中山決定採行某項政策,卻也導致了後來共黨危害的嚴重後果。請問:下
列敘述何者正確?
(A)孫中山主張此政策為「聯共抗日」
(B)此政策容許共產黨員以個人身分加入國民黨
(C)此政策給予國民黨員在共產黨內擴張勢力的機會
(D)接受蘇聯協助,在南京成立黃埔陸軍軍官學校。
30. 小花提出了幾個線索「山東」、「日本」、「北伐」,她小明猜一件近代中國的史事。請你幫小明從下列
選出最可能的答案為何?
(A)濟南慘案 (B)五四運動 (C)五九國恥 (D)二次革命
31. 民國4年《新青年》雜誌創刊,對知識分子產生很大的影響,關於這本雜誌的敘述何者正確?
(A)揭開新文化運動的序幕
(B)極力批判西方流行的新思潮
(C)最初由胡適創辦,陳獨秀等撰文附和
(D)以刊載文言文的文章居多。
32. 民初新文化運動期間,新知識分子大力倡導全面學習西方文化,大力鼓吹的觀念是何者?
(A)倫理、民主 (B)立憲、傳統 (C)民主、科學 (D)倫理、道德
33.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勝國召開「巴黎和會」,中國身為戰勝國卻在外交上遭受重大挫折,引起群情憤慨。
請問:這場外交挫折是指哪一件事?
(A)中國須承認日本在東北的特權
(B)日本在山東的特權需轉讓給德國
(C)北京政府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條要求
(D)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特權。
34. 晚清以來,農村生活困苦,大量無以維生的人民被迫從軍,之後逐漸演變成軍閥割據的局面。下列何者不是
民初軍閥割據的特色
(A)各地將領私募軍隊,形成軍隊私有化
(B)孫中山死後,各地將領擴張權勢,形成割據局面
(C)軍閥與列強勾結,爭奪北京政府的領導權
(D)軍閥掌控各地政治與經濟,社會秩序不穩定。
35. ()廣州政府改組國民政府 ()成立黃埔軍校 ()清黨 ()誓師北伐。上述民國初期的史事若依順序排
列,何者正確?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丁乙丙甲 (D)甲乙丁丙
36. 民國初年發生的五四運動,對於中國的政治、社會、文化等皆產生深遠的影響,下列關於五四運動所造成的
影響何者正確?(甲)提出「廢除二十一條要求」、「打倒孔家店」等主張(乙)青年學生接受共產主義,
成立中國共產黨(丙)北京政府因此拒簽和約,抗議列強將中國權利轉讓(丁)五四運動後,各地大學出現
不同訴求的學生運動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二、題組(每題 5分,共 20 )
※民國建立後,中央政府所在地迭有變更,右圖中甲、乙、丙、丁四地皆曾是
中央政府所在地。請看圖回答37-40題:
37. 民初「軍閥割據」以前,國都遷移的情形為何?
(A)甲→乙 (B)甲→ (C)丙→甲 (D)丁→丙。
38. 民國6年,孫中山南下護法,另立政府,出現南北哪兩個政府對峙的局面?
(A)丙、甲 (B)丁、 (C)乙、甲 (D)丁、丙。
39. 北伐期間,中國的政權混亂無比,曾經同時出現三個中央政府。請問:這
三個中央政府之所在地,不包括何地
(A) (B) (C) (D)丁。
40. 國民革命軍北伐,在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後終告成功。請問:張學良歸順
的國民政府位於何處
(A) (B) (C) (D)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