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八年抗戰期間,國民政府為與日軍展開長期戰鬥,將重要的
物資、工廠、行政機關都遷往大後方。請問:國民政府將首
都遷移到右圖中何處?
(A)甲 (B)乙 (C)丙 (D)丁。
29. 每年1月11日是「司法節」,其由來是因為中國與美國、英國
簽訂了平等新約,廢除治外法權,讓百年來不平等條約從此
完全廢除。請問上述情況是發生在何時?
(A)聯俄容共期間 (B)十年建設期間
(C)八年抗戰期間 (D)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
30. 八年抗戰前,中共為了解除來自國民政府的威脅,提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等口號,影響當時擔任西北剿共主力的指揮官。後由該軍官發動軍變,改變日後政局的發展。這是史
上哪一事變?
(A)九一八事變 (B)西安事變 (C)珍珠港事變 (D)七七事變。
31. 一份請願書中說到:「皇上年紀很小就登基,適值革命軍興起,因為不忍兵禍才決定退位。今日幸有
『大日本帝國仗義興師東北,驅逐張氏』。所以大家公議制訂年號,『建立新邦。』」日本率先承認
此政權的合法性。請問上述「大日本帝國仗義興師東北,驅逐張氏」是指哪一事件?
(A)九一八事變 (B)一二八事變 (C)盧溝橋事變 (D)珍珠港事變。
32. 下列那一個曲線圖,最能表現中共自成立至取得政權期間勢力的消長?
(A) (B) (C) (D)
33. 明治維新後,日本展開一連串對中國發動的侵略。下列與日本侵華有關的事件,依事件發生先後順序
排列為何?(甲)滿洲國成立(乙)一二八事變(丙)七七事變(丁)九一八事變(戊)淞滬會戰(己)南京大
屠殺
(A)甲丁乙戊丙己 (B)乙丁丙戊甲己 (C)丁乙甲丙戊己 (D)丁乙戊丙己甲。
34. 中共建國十年後,當權者希望能夠加速農業、工業的發展,展開了「大躍進」。有關這場大躍進的說
明,下列何者錯誤?
(A)目標是「超英趕美」,提高鋼鐵與糧食產量
(B)雖然農業的目標未達成,但是工業上獲得良好成效
(C)農村成立「人民公社」,農民共耕共食
(D)各地為了配合政策,紛紛浮報糧食產量
35. 一則資料提到:「他痛苦地發現,美國提供的援助越多,蔣(蔣中正)接受調停的願望便越小,他對
局勢的控制力就越弱。正是這一認識,促使他要求國務院向蔣重申美援是有條件的。」以下對資料的
分析,何者正確?
(A)資料描述的是1960年代的情形
(B)資料中的「他」指的是美國總統羅斯福
(C)資料中的「局勢」指的是國共衝突
(D)美國以「美援」做為籌碼的調停最後終於成功了
36. 附圖是參考某段期間中國人口死亡率估算值而繪製 的曲線圖,圖
中甲、乙二點之間死亡率的變化,最 可能與下列何者有關?
(A)中日戰爭期間,日軍殘殺南京老百姓
(B)大躍進運動期間,政策失當所導致的嚴重饑荒
(C)文化大革命時,紅衛兵鬥爭造成眾多人口死亡
(D)六四天安門事件爆發,政府鎮壓大量抗議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