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同德國中 八年級 111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745.34 KB
頁數
2
作者
Bill Gate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8-01,离现在 2 8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一、 單選題 (每題 5分,共 65 )請將答案填入答案卡中
21.小夫同學閱讀《國父們:被遺忘的中國近代史》一書,得知中國有一群以推翻滿清為目標,默默流血流汗的革
命志士。請問:根據史實,下列何者的救國之道屬於「革命派」?()康有為 ()袁世凱 ()孫文 ()宋教仁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22.某電視節目提到一段歷史:「 清廷宣布將民間集資興建的鐵路收歸國有。針對民間已投資的部,所提出的補
償措施,在湖南、湖北,投資金額全數償還;在廣東,僅償還 60%,其餘則由政府股票支付;在四川,政府僅
發給股票作為補償。這種處置引起四川士紳激憤,朝廷為控制動亂,將部分湖北的軍隊調往四川平亂。不料,
竟促成了武昌起事。…」根據上文推斷,武昌一地應位於下列哪一個省份境內
(A)四川省 (B)廣東省 (C)湖北 (D)湖南省
23.承上題,關於武昌起事的後續發展,下列何者正確
(A)革命勢力攻入北京,宣統溥儀退位 (B)袁世凱趁機稱帝,取代清帝國
(C)南方各省紛紛響應革命,宣布獨立 (D)清廷掃盪革命勢力,贏得勝利。
24.民國元年(1912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但就在同年,政府首都隨即遷往北京。請問:民國元年的
遷都,與下列何者最為相關?
(A)孫文成為正式大總 (B)北伐結束,中國統一 (C)滿清帝制取代共和 (D)袁世凱成為臨時大總統
25.民國初年,中國許多傳統觀念逐漸產生了變化。請問:下列何者可以反映出民國初年的社會變遷現象
(A)以文言文創作的兒童故事書大量出現 (B)勞動人口流向城市,城鄉差距越來越大
(C)通過科舉成為進士的人數越來越多 (D)婦女高倡「男主外、女主內」主張。
26.民國 2年國會選舉結果,國民黨取得多數席次,成為國會中的最大黨,其政黨領袖宋教仁即將主導國家行政。
不料,他竟在同年 3月遭到暗殺。請問:宋教仁被殺,導致下列哪一件事的發生?
(A)學生發起五四運動 (B)孫文發起討袁行動 (C)中國對德國宣戰 (D)中國共產黨成立。
27.中華民國建立後,政局動盪不安。若將下列事件,依發生的先後順序排列何者正確?
()洪憲帝制、 ()保路運動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 ()溥儀首度退
(A)乙丙丁甲 (B)丙丁甲乙 (C)丁丙甲 (D)丙甲丁乙。
28.小杉同學在段考前,參照歷史課本整理重點,如表()。請問:表格中
何者的起迄時間與史實不符?
(A) (B) (C) (D)丁。
29.「民國成立之後,中國局勢仍然動盪不安,尤其是在〇〇死後,各地的
將領擁有軍隊,割據一方,不斷以武力爭奪地盤。他們沒有國家的意識,
只有自己的利益,他們甚至以列強作為靠山,利用列強的資助爭奪中
政府的控制權。」請問:根據上述內容判斷,下列哪一件事與上述提及
的〇〇最為相關
(A)頒布《臨時約法》 (B)曾擔任中華民國第一任正式大總統
(C)主張「聯俄容共」 (D)曾擔任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的校長。
30.民國 6年,孫文曾另立軍政府,與中央政府相抗衡,形成「南北分裂」的局面。
請問:當時北方與南方政府的所在地,分別位在右()中的何處?
(A)甲、丙 (B)乙、 (C)丙、丁 (D)甲、丁。
----------後面還有題目----------
桃園市立同德國中 111 學年度第 2學期第 1次段考評量題目卷
科目
歷史科
命題
教師
得分
1 2
範圍
12
班級
八年
姓名
座號
2
31.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某國趁機在東亞擴張,逼迫袁世凱政府接受「二十一條要求」,當時因國家政局不穩,
實力不足,最後只好接受某國提出的大部份的要求。請問:根據史實,上述的某國應是指下列何者?
(A)俄國 (B)德國 (C)日本 (D)美國。
32.某電視臺正在拍攝中國近代歷史劇,導演在劇中大量運用了「德先生賽先生「打倒文言文」「全盤西化」
標語來襯托時代背景。請問:該歷史劇的場景,最有可能要反映下列哪一個時代運動?
(A)推翻滿清革命運動 (B)憲政改革運動 (C)革命軍北伐運動 (D)新文化運動。
33.承上題,下列何者最適合當做該時代運動的推手?
(A)宋教仁 (B)孫文 (C)蔣中正 (D)蔡元培。
34.顏書基同學在某網站上看到一份文件,如右圖()。該文件是民國 13 年,中國國民黨
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的後補委員名單。他發現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毛澤東也在其中。
請問:當時造成中國國民黨「黨中有黨」的現象,與下列何事有關?
(A)孫文採行「聯俄容共」 (B)政府簽署「二十一條要求」
(C)袁世凱廢除《臨時約法》 (D)國家實施「訓政」以黨治國
35.若依照孫文規畫的建國三階段來分析,國民政府結束「軍政時期」進入「訓政時期」
的關鍵,與下列何者有關?
(A)第一次世界大戰結 (B)北伐結束,中國統
(C)武昌起事,革命成 (D)「洪憲帝制」廢除
36.承上題,國家進入「訓政時期」後,推動了多項改革與建設。請問:下列何者並非發生在此一時期?
(A)義務教育與平民教育的推動 (B)實施「廢兩改元」,後又發行「法幣」
(C)首都由南京遷北京 (D)由國民黨主掌政權,「以黨治國」
37.民國 10 年,中國共產黨在俄國共產黨的協助下成立。請問:共產黨能在中國誕生,與下列何者最無關聯?
(A)俄國共產黨擁護儒家思想 (B)知識分子尋求救亡圖存的良方
(C)俄國放棄在華的各項特權 (D)報刊對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
二、題組題 (每題 5分,共 15 ),請將答案填入答案卡中
請閱讀下列選文,並回答第 3840 題:
38.羅家倫是中國五四運動的領袖之一,根據上述資料分析,當時他發出此一通告與下列哪一件事的發生有關
(A)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B)袁世凱同意將山東權益移交日本
(C)巴黎和會的決議不利於中國 (D)中國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戰敗國。
39.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由學生發起的愛國運動,請問:其所帶來的結果為何?
(A)大批學生被政府血腥鎮壓 (B)參加會議的中國代表,拒絕簽署和約
(C)袁世凱廢除「洪憲帝制」 (D)北京政府最終放棄山東的一切權益。
40.五四運動對中國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此運動的發生,正值中國的哪一時期?
(A)軍閥割據時期 (B)十年建設期間
(C)辛亥革命期間 (D)袁世凱掌權期間。
----------題目結----------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